![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9447e546331b35410bd66abe6a53d4/139447e546331b35410bd66abe6a53d41.gif)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9447e546331b35410bd66abe6a53d4/139447e546331b35410bd66abe6a53d42.gif)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9447e546331b35410bd66abe6a53d4/139447e546331b35410bd66abe6a53d43.gif)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9447e546331b35410bd66abe6a53d4/139447e546331b35410bd66abe6a53d44.gif)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9447e546331b35410bd66abe6a53d4/139447e546331b35410bd66abe6a53d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西部风情 第1课时 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课时:共3课时。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
2、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
3、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欣赏 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内容:欣赏上去
4、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一) 能够用豪迈、乐观的情绪背唱上去高山望平川,演唱时努力表现出这首歌曲粗犷豪放的陕北风格。 (二) 用听唱法来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唱出陕北民歌的特殊“韵味”。 (三) 通过欣赏男声独唱上去高山望平川,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能够对西北民歌感兴趣,喜欢演唱西北民歌。 教学重点: (一) 用不同的方式有创造性有表现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二) 通过西北民歌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和掌握西北歌曲的风格特点,用歌声来表现船工们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和自豪、乐观性格。 教学难点: 如何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入: (1) 同学们,下面下面
5、老师为大家介绍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听完后,说出这首歌的歌名(多媒体播放西部放歌) (2) 师生总结:这首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听完后你们会联想到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对西部有哪些了解,能举出几首西部歌曲,你会演唱吗? 生:联想到了西部开发和他们的窑洞生活,以及黄河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黄河大合唱、绣金匾、拥军秧歌、信天游、脚夫调、横山上下来游击队、赶牲灵、见面容易拉话难。并哼唱旋律。 二、 学习新课: (一)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1、乐曲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花儿”分“长调子”
6、和“短调子”两大类。“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2、欣赏并展开想像回答问题: 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像,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乐句悠扬、宽长,起伏较大,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情调。极富西北地方色彩,经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罹和倾慕之情。 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二)创作活动:(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 对于陕北民歌,先凭一、两首歌曲是不能
7、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定论概括的,同学们在课下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上网、电视等途径来从各个文献了解陕北的人文特点、音乐风格、民俗风情。以更好地来体验陕北民歌的韵味。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几首西部歌曲,大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用歌声和肢体语言感受到了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其韵味,并且对陕北民歌感兴趣。以后我们在生活中应继续去体验。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
8、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播放一 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 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 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 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
9、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 1 、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 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 (1) 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2) 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 、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 、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 、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 歌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
10、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5) 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6)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一、教学内容: 1、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 复习唱好依马呀吉松 二、教学目标 : 1、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依马呀吉松 2、 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 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
11、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四、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松,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2、学生齐唱。 (二)开始上课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聆听依马呀吉松,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引出“秧歌舞”。 9、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
12、动作分解教学 第二单元 绿色畅想 第1课时 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
13、琴视唱歌曲歌词。 3、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唱歌:留给我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留给我。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2、 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 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对于我没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类、对地球的责任。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音乐。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老师面带微笑,站在学生中间。) 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乐园 二、教具激趣,解决难点。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出示
14、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让学生通大屏幕能清楚直接地看到问题,并一起开动脑筋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打击乐器来解决问题。)X X X X X X X | XX X | 师:谁来读读,拍拍,或用你身边的乐器敲击出节奏? 生1:(很自信的)有节奏地读。(其中符点处节奏不准确) 师:(给予肯定)你真勇敢,第一个挑战难点。(指出符点处的错误继续提问)谁来帮帮他? 生2:有节奏地读。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师:(肯定的)你太棒了,读得完全正确。 (然后男生读、女生读、分小组读等等) 师:同学们齐读节奏。 (反复读,熟悉难点节奏) 师:谁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这段节奏? 生2:有节奏地拍手。(生齐拍) 生3:有节奏
15、地跺脚。(生齐跺) 生4:有节奏地用响板敲击。(生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碰钟等乐器敲击和齐奏。) 三、审美体验,表现音乐。 师:刚才大家表现得太棒了,所以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留给我,同学们边听歌曲边看大屏幕上的歌词,听听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播放歌曲留给我的录音范唱) 生1: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主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主树木更好地生长。 生2: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的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 生3:老师,我知道了,这首歌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 师:(这是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发自内心地表述)同学们说得真好!歌曲中唱到“留下太阳、留下森林、留下小河
16、、留下草原”,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唱,是命令还是祈求?为什么? 生:应该用祈求的口气演唱。因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师:(培养美读,感受歌曲情绪)请同学们带着你真实的感受,把歌词当作一首诗,伴着歌曲伴奏来读一读。 生:按要求自由读歌词。 生:几名学生读歌词。 生:然后齐读。 师:(肯定的)同学们读得真好,把自己真实的感情完全投入到歌曲里了。再次欣赏歌曲,听完后说说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范唱)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欣赏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A段主题。 2、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
17、藏族、音乐风格。 3、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 教师谈话引入: 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音乐。(教师简介) 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 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段或C段。 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 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 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四、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三个音。
18、 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欢快的舞步 第1课时 欣赏 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大家一起来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
19、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欣赏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 模唱、记忆小步舞曲第一主题旋律,听辨和标记乐曲段落。 2. 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有兴趣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并向同学介绍。 教学重、难点 1.能听辨出乐曲的结构,并用简单的图式表现。 2
20、.模唱记忆第一段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欣赏歌曲不想长大,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师:这么时尚的歌曲中的有些旋律出自离我们有200多年之久远的作曲家莫扎特。让我们来走进莫扎特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 2. 教师介绍作者。(莫扎特简介) 二、欣赏小步舞曲 1. 教师介绍小步舞曲的风格特征。 “小步舞”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民间的三拍子舞蹈,原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 得名。“小步舞”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是旋律流畅、优美、华丽,节奏多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也有的作曲 家在作品中选用带符点的节奏,使得乐曲更具有推动力,伴奏简单清晰。 2.
21、 初次聆听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要求:感受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整体段落,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 3. 分段欣赏。 (一)听赏第一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一部分音频) 教学要求:熟悉乐曲第一部分。 师:听辨第一部分有几种不同的旋律。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再次聆听第一部分,感受乐曲第一部分两种旋律宛如对话般呈现的形式。宛如公主和王子在舞会中相识,你一言我一语在对话在舞蹈。 教师指导:学生先以较慢的速度读出节奏,然后跟琴进行演唱,注意空拍处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这样才能表现乐曲轻巧俏皮的感觉。师:第二旋律宛如王子娓娓动听的话语,我们来感受一下旋律线的方向,感受乐曲的情绪。 完整听第一部分音频。 (
22、二)听赏第二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二部分音频) 师:请跟着乐曲划拍,听辨这段旋律的节奏特点。 生:每拍四个音,节奏紧凑,旋律流畅华丽。 师:我们来当一名钢琴家怎么来演绎一下莫扎特的音乐。(用 O O 节奏来演奏一遍。) (三)听赏第三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三部分音频) 师:请同学听赏第三部分重复的是哪一部分音乐,并用图形表现乐曲的旋律层次。(学生活动) 4. 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要求:学生加入舞蹈和节奏声势。 5. 欣赏莫扎特的另一部作品四十交响曲,感受莫扎特音乐浪漫典雅轻快活泼的特点,重点听第三乐章具有小步舞曲风格的音乐。(播放g小调四十交响曲音频) 三、课堂小结 这首小
23、步舞曲曾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这里选用的是小提琴独奏的形式。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学唱: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1、 学会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欢快地情绪演唱、表演歌曲; 2、 结合欣赏拓宽学生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学唱乐曲小步舞曲感知乐曲二个不同乐段主题表现的情绪,能用歌唱,舞蹈,演奏等手段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1、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节奏律动结合 教学准备:音频 视频 一.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视频动画版的小步舞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以及节奏的动感 图片展示 图片1 口琴 图片2 碰铃 图片3 铃鼓 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大家认识口琴 碰铃 铃鼓 2.学前
24、热身 练声:指导学生正确发声 1=C 3/4 5 3 3 |5 4 4 | 5 2 2 | 5 1 1 | 1- 5 | 7 - 6 | 5- 4 | 3- - | 3.指导学生用圆润、明亮、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正确发声,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4.节奏模拟 让同学们依次了解一下口琴、碰铃、铃鼓等乐器及它们的音色并进行模仿。 5.分组一起来体验一下碰铃和铃鼓和在一起的效果。 碰铃:X- - | X - - 铃鼓:X X X | X X X 6.带唱学习口琴一和口琴二的简谱,并分别用啦模唱。 7.加上歌词教唱口琴一、口琴二声部。 8.分组一起来体验四个声部和在一起的效果。 9.采用不同形式演唱:分组、
25、个别演唱等。 10.跟着伴奏一起来演唱整首曲子,然后跟着老师的指挥一起来合唱整曲歌曲结束本堂课的内容。 二.小结本课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第1课时 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2、通过实践活动欣赏、摸唱、摸奏、再创造等方式,牢固地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 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 2、揭示课题
26、。 3、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二、分段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片段一,彼得出场。 5、老爷爷出场 2、片段二,小鸟出场 6、狼出场 3、片段三,鸭子出场 7、动物们的反映 4、片段四,猫出场 8、智斗 9、放绳 10、捉狼、 11、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四、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学唱:卢沟谣 教学内容:卢沟谣 教材分析: 卢
27、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卢沟谣,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2、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3、通过学唱此歌,用主流文化滋润同学们的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4拍长音,反复记号,把握歌曲的旋律特点。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
28、节奏,四拍长音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清点人数 二、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 师: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七个基本音级、拍号、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卢沟谣 三、教学过程: 1.作品简介: 卢沟谣是今年“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曲目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 2.节奏练习(为掌握歌曲节奏作准备) 让学生看乐谱,教师提问:这首歌的拍号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练习这首歌中的节奏。(掌握四拍长音和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29、3.旋律练习 音阶练习 1 2 3 4 5 4 3 2 1 (用“啊”唱) 歌曲中部分旋律的识谱练习(要求学生划节奏,加强四拍长音 附点音符的掌握) 全曲的识谱练习(根据学生情况教师给予纠正,讲解反复记号) 唱谱后用“啦”哼唱,以此熟悉旋律 4.歌词练习 歌词朗诵 带入歌词反复练习(边唱边纠正学生演唱不足的地方) 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作者写卢沟谣是希望通过它抒发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八音盒 第1课时 森林水车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3.能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
30、。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2.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 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 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 教师提问: (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 再次播放乐曲森林
31、水车主部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次) 乐曲森林水车中,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三次。除主题A外,乐曲还有序奏、两个插部(分别用B、C来表示)和一个尾声构成。下面我们先听序奏部分。 2.听赏乐曲序奏。 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学生感受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 第2课时 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目标: 1. 通过乐曲欣赏,感受圆舞曲的风格,广泛了解异国文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舞曲音乐的鉴赏能力。 2. 记忆第一圆舞曲主题旋律,模唱主题旋律,了解圆舞曲的速度、旋律特点,体验乐曲充满活
32、力的、抒情优美的情绪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介绍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了解作曲家创作的其他代表作品。 2. 感受圆舞曲的节奏速度特点,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讲解: 每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新年音乐会的返场节目里都会有一曲蓝色多瑙河。这充分说明 了蓝色多瑙河在奥地利人们的心中,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心中占有相当高的位臵,是世界流传的经典名曲。 2. 教师讲解乐曲的作者(约翰施特劳斯简介),并对乐曲进行全面地分析,使学生对乐曲有一定的了解。 3. 播放一段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视频。 二、欣赏圆舞曲 1. 初次
33、聆听乐曲童声合唱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要求:听辨五个圆舞曲主题旋律,能够分辨乐曲的段落。感受每首圆舞曲的情绪特点。(圆舞曲旋律听辨) 2. 复听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师:歌曲是几拍子的? 学生听后自由回答。 3.听赏第一圆舞曲。 教师出示第一圆舞曲主题谱例,并播放第一圆舞曲音频。 教学要求:记忆第一圆舞曲的旋律,感受圆舞曲节奏、速度、旋律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模唱第一圆舞曲的旋律,说说圆舞曲的速度、节奏和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舒展,速度轻快 师:乐曲轻盈优美,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这么著名的旋律我们来视唱旋律乐谱。 (1)学生随老师琴声轻
34、声歌唱,反复多次,记忆第一主题旋律。 (2)学生也可以用口风琴演奏,熟悉这一主题旋律。感受圆舞曲速度、节奏、旋律特点。 4. 听赏第二圆舞曲。 教师出示第二主题谱例,并播放第二圆舞曲音频。 教学要求:感受圆舞曲三拍子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感受弱起小节的特点。 师:听辨这段旋律在速度、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表现的是怎样的一幅场景? 生:情绪热烈、欢快,速度较快。表现了人们在欢快地跳着舞。师指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找出音乐的强拍,讲解弱起小节的特点。 老师指导学生哼唱这段旋律,注意弱拍和连线的拍子要准确,空拍时要做到声断气不断。学生体会演唱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蓝色多瑙河圆
35、舞曲,它是约翰施特劳斯的最著名作品。请同学们下课利用网络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学唱: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内容: 1、 学习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2、 学习读谱知识 反复记号D.C. 3、 综合训练(一)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13 13 | 5| 2、 问好歌 3、 坐下 53 53 | 1| 二、 发音练习 1、 G大调音阶练习 声音和谐优美、轻声演唱 2、欢乐颂 1=CE 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臵要高。 三、 综合训练 1、 出示幻灯,先弹三度,后弹二度,有什么不同? 2、 讲解和谐与不和谐感觉。 3、 听辩几组和谐与不和谐音程。 4、 唱一唱。 5、 讲解,做题。 四、
36、 新授 美国的笛斯尼乐园是孩子们的世界,这里有各式各样,有趣的卡通人物,充满着真善美,我们也一起去听一听孩子们快乐的歌声吧! 1、 听范唱。 (打开录音机) 2、 提问调式、拍号。 3、 唱一唱G大调音阶 4、 唱大跳音。 5、 视唱合唱部分乐谱(即B乐段) 学习D.C.标记 6、 视唱齐唱部分乐谱即A段 7、 合唱两段。唱出弱起与强起对比及连音与非连音。 8、 有表情读词。 9、 唱词。 A、 高声部先唱合唱部分 B、 低声部后唱合唱部分 10、 完整演唱合唱部分 11、 唱齐唱部分 12、 完整演唱,注意气息交换。 五、 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真善美的小世界,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吗?我们
37、要分辩真善美和假恶丑? 教学反思: 第4课时欣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风、雨、雷、电的音乐形象。 2在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了解乐曲的三部曲式结构,体验并表现音乐鲜明的力度变化与热烈欢快的情绪。 3能积极参加音乐活动,培养自身的节奏感。 4了解与音乐相关的背景知识。 教学难点:能准确的拍击出“风雨雷电”节奏。 德育美育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同学合作之间的快乐。 2能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体验乐曲的情境,感受活动的快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串铃、鼓、三角铁、节拍器、卡片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拍手节奏练习(上课铃
38、声) 二、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节奏游戏。我这里有两行空白节奏,你要用自己的耳朵仔细听,然后把节奏模仿出来! (16步骤每一条都这样走一遍) 1、展示空白节奏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2、模仿节奏(用拍手的方式) 3、填充节奏 (用磁铁粘在黑板上表示节奏) 4、加快到原速144拍/每秒,再让学生尝试拍击。 师:我们刚才的速度是120,让我们尝试144的速度,看能不能拍的同样好。 5、听旋律片段,找到拍过的节奏(要求学生仔细听,不拍) 师:让我们来听听下面的这段旋律,看你能不能从旋律中找到刚才我们拍的
39、节奏。 6、再次聆听,准确的拍出以上节奏(老师用手势提醒) 第一条节奏(先分开听辨,然后再合起来拍) 0 0 | 0 0 | 0 0 | 0 0 | x - | 0 0 | x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x 0 | x 0 | x 0 | x 0 | 0 0 | 0 0 | 0 0 | 0 0 | x - | 0 0 | x | 0 0 | 0 0 | 0 0 | 0 0 | 0 0 | x 0 | x 0 | x 0 | x 0 | 第二条节奏 0 0 | 0 0 | 0 0 | x x | 0 0 | x x | 0 0 | x x | 7、再次聆听,
40、感受“电闪雷鸣”引出标题电闪雷鸣波尔卡师:所以我们这首乐曲就叫做电闪雷鸣波尔卡,你真棒! 三、欣赏乐曲 1、完整聆听乐曲(听到什么乐器?除了“电闪雷鸣”的响声,还有什么声音?)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完整的听一听电闪雷鸣波尔卡,在听的时候除了找到“电闪雷鸣”的响声,还能听到什么声音? 2、听音乐跟着老师画出旋律线条 师: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我们一起来画一画这首乐曲的旋律线条。 3、了解乐曲结构 师:像这样的三个部分就构成了A - B - A 三部曲式。为什么第三部分是我用的是A 而不是A 呢? 师:因为这个部分和A虽然长得很相像但还是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就用A 表示。 4、找到图示中表示风雨雷电的
41、图示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画的旋律线条,你觉得这个像什么? (顺序:雨、电、雷、风) 5、找到适合表现风雨雷电的乐器,并模仿出雷电声音合适的拍击方法。 (启发学生利用身旁的物品) 师:找一找用什么乐器来表现雨的声音?那雷声还能用什么物体表现出来? 6、了解“风雨雷电”之后,分段将节奏拍得更有表现力 (风雨欢快,雷电热情)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首乐曲,你会用什么词? 四、配上打击乐器 1、分角色用乐器进行表演(第一次表演) 2、相互说一说对方的优缺点3、有表情得完整表演(第二次表演) 风雨欢快,雷电热情 五、知识拓展 1、介绍作品相关知识(作者,波尔卡这种体裁等) 师:你们知道它的作
42、者吗?对!他就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他一生创作了许许多多享誉世界的音乐作品,我这里列举了他波尔卡作品中的一些代表作,有闲聊波尔卡、电闪雷鸣波尔卡、狩猎波尔卡等等。 2、欣赏在维也纳音乐厅演奏的电闪雷鸣波尔卡 师:你觉得作者创作的这首电闪雷鸣波尔卡好听吗?(好听!)我们能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作品除了离不开作者的创作,也离不开我们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他们的精彩演绎。今天,除了有好听的音乐。我还带来了200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新年音乐会 第1课时 学习歌曲平安夜 教学目标:
43、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 2、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设问:什么节日能听到这首歌? 2、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习高声部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3、学习低声部的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4、练习合奏 三、分组用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四、各组汇报展示 五、欣赏吉他演奏平安夜和电子琴演奏平安夜。 教学反思:第2课时 学唱祝愿歌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一些节日里的歌。 2、学唱祝愿歌,并准确的演唱前八分休止符与附点八分
44、音符。 教学难点: 1、能准确地演唱前八分休止符和附点八分音符。 2、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绪,并饱含热情的演唱祝愿歌。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新课导入(图片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两张图片(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图片的内容,他们在做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做简单的引导)。 师:大家描述的非常好,在不同的节日里,我们都会用不同的庆祝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情感,但是无论在任何一个节日的庆典中,歌声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最直接的表达情感的方式,而且不同的节日里有不同的歌曲适合我们演唱,今天,我们就来学唱祝愿歌。 三、新课教学 师:老师想问下从年前到年末,我们要快乐的度过许许多多的节日,你们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呢?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等 师:首先先请同学们听赏几首歌曲的片段,并说出它们的歌名以及适合在什么节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企业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
- 现代家居装饰艺术与心理舒适度研究
- 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 现代办公中的石墨产业链创新实践
- 2025年度大数据分析项目借款垫资合作协议范本
- 用户体验在设计中的体现
- 电动汽车的节能环保技术探讨
- 生物多样性与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
- 给孩子的一封表扬信8篇
- 2025年度养老服务机构场地租赁合同及养老服务协议
- CJT 354-201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采暖及通风装置技术条件
- 2024年成都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详细解析)
- 暑假作业 11 高二英语语法填空20篇(原卷版)-【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二英语暑假培优练(人教版2019)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GMP附录《无菌药品》试卷测试题库含答案
- JBT 7387-2014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动控制阀
-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探究
-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4年保安员考试题库【典型题】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课堂同步练习
- (正式版)JBT 106-2024 阀门的标志和涂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