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读书与治学_第1页
漫谈读书与治学_第2页
漫谈读书与治学_第3页
漫谈读书与治学_第4页
漫谈读书与治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漫谈读书与治学1一、治学的路径1、学问的境界2、博通与专精3、治学的条件二、读书的方法1、读书为治学之本2、浏览与精读3、“四到”之功三、书目的选择1、书籍的类型2、如何选择书目3、推荐书目简介2治学的路径学问的境界“为人之学” 以读书治学来博取名声和谋求功利,治学的目的外在于自我,故曰“为人”,相当于“求用之学”“为己之学” 以追求知识和提升自我为目的而治学,治学的目的在于自我完善,故曰“为己”,属于“求知之学”3治学的路径学问的境界坏的学问 潘耒论“俗儒之学”:“雕琢辞章,缀辑故实,或高谈而不根,或剿(chao)说而无当。” 好的学问 章太炎论“国学”:“学名国粹,当研精覃思,钩发沉伏,字

2、字徵实,不蹈空言,语语心得,不因成说,斯乃形名相称。” 4治学的路径博通与专精博通为先 学者往往不能预知在何种情况下会用到何种知识,甚至也难以分辨哪些知识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因而只能在平时注意积累知识,向各种知识敞开心灵,通过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渊博的、随时可用的学识。 荀悦申鉴:“有鸟将来,张罗待之,得鸟者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无时得鸟也。” 专精为本 章学诚文史通义:“大抵学问文章,须成家数,博以聚之,约以收之;载籍浩博难穷,而吾力所能有限,非有专精致力之处,则如钱之散积于地,不可绳以贯也。” 治学三阶梯 吴于廑:宽窄宽5治学的路径治学的条件取得成就的条件 天赋家学师承勤奋勤奋最可靠 清代学者

3、王鸣盛:“每当目轮火爆,肩山石压,犹且吮残墨而凝神,搦(nuo)秃毫而忘倦。时复默坐而玩之,缓步而绎之,仰眠床上,而寻其曲折。忽然有所得,跃起书之,鸟入云,鱼纵渊,不足喻其疾也。” 6治学的路径治学的条件积蓄学养 学养(知识、修养和能力的综合体)渊博的知识高明的见识严谨的专业规范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想象力 美国历史学家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 ):“一个人无论是什么学科背景,他的整体文化素养(或者说他的“整个教育”)越广博,越深厚,他就越愿意调动他所拥有的一切才智来作用于他正在探讨的课题。这种才智不论是否来自其学科的“方法论”,都能够增加他说出有意义的东西的可能性。”显性知识

4、和隐性知识 哲学史专家张世英:“写文章有必要的引证就够了,但在写出的论文背后,还应有未写出的东西做后盾,后盾越强,文章也就越扎实,越有分量。” 720世纪中国最为博学的学者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先后赴日本、美国、德国留学,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教授,著有金明馆丛稿、金明论从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寒柳堂集、柳如是别传等。 820世纪中国最为博学的学者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牛津大学,历任清华大学教授、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围城

5、、宋诗选注、管锥编和七缀集等。9读书的方法读书为治学之本吕祖谦:“为学之本,莫先读书。”章太炎:“实事求是之学,虑非可临时卒办。” 萧公权:胡适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但在此之前还要加上“放眼看书”的阶段,只有广泛读书以后,才谈得上假设和求证。 10读书的方法读书为治学之本治学有“因”有“创”读书与查资料(读书能力退化)学者读书,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在读法和目的上都有特殊要求。知识的积累,学养的增益,性情的陶冶,资料的收集,灵感的获得,都要借助于读书。11读书的方法读书为治学之本林语堂 “快乐读书法” 用读水浒传和红楼梦的心态来读经典和学术著作汉书下酒 宋人苏舜钦夜读汉书,每遇精彩处,

6、即饮酒一大杯,读书一夕,饮酒一斗。 12读书的方法读书为治学之本多读 “博极群书”深思 “书从疑处翻成悟”活用 “读书得间” “两脚书橱” 13读书的方法浏览与精读浏览 粗略阅读,速度快,读得多。 并非浮光掠影,漫无目标,要有较强的目的性,要抓住书中的要点,掌握书的核心内容。 精读 黄庭坚:“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 “尽心一两书,其余如破竹数节,皆迎刃而解也”。 “反复精详”、“熟读精思” “一目十行”与“十目一行” “无一字不求正解”(读书必先识字) 两相结合,取其所长 浏览偏于弘泛 精读不利广博 两者结合,才是读书上策 清人李光地:“读书不透,多亦无益;然亦未有不多而能透者。” 14读

7、书的方法 “四到”之功朱熹:“心到、眼到、口到” 胡适:再加上“手到” 标点分段(古书)、查参考书、做札记 读现代书和外文书更要“手到”“手到”尤为重要:“善读书不如善抄书”只有“手到”才能把书变成自己的15书目的选择书籍的类型经典 伊塔洛卡尔维诺关于经典的十四条定义: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新书专业书“闲书”16书目的选择如何确定书目借助于目录等工具查阅报刊上的书评请相关专家推荐参考名家读过的书单照顾兴趣和专业要求17书目的选择推荐书目中国典籍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曹道衡编:汉魏六朝文精选,江苏

8、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曹雪芹等: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版。郭预衡编:明清散文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鲁迅:呐喊、彷徨、野草、二心集、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司马光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王水照编:唐宋散文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吴敬梓: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18书目的选择推荐书目欧美典籍柏克:自由与传统,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

9、版。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孟得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帕斯卡尔: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希罗多德: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新旧约全书,

10、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4年印发。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19书目的选择推荐书目当代中国名著陈寅恪: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版。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换,三联书店1988年版。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钱锺书:钱锺书集,三联书店2002年版。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吴于廑:吴于廑学术论

11、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余英时:论士衡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朱自清:经典常谈,三联书店1980年版。20书目的选择推荐书目当代欧美名著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上、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房龙:宽容,三联书店1985年版。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版。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三联书店1997年版。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上、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萨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21推荐三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