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应用语言学 1 第一章 应用语言学概述2 一、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学科地位(归属):语言学语言学的三个分支: 1 本体语言学 2 普通语言学 3 应用语言学3 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在我国的学位教育体系(学科专业目录)中,应用语言学属于(文学)大类。文学大类共设有4个一级学科,其中2个一级学科中设有“应用语言学”专业。应用语言学属于文学类的二级学科。4 学位教育体系:12大类1哲学2历史学3文学4管理学5经济学6法学7理学8工学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教育学文学有4个一级学科:1、中国语言文学: 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少
2、数民族语言文学(8个二级学科)2、外国语言文学: (11个二级学科) 包括“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新闻传播学: (2个二级学科)4、艺术学: (8个二级学科)5 解题:应用语言学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发展规律的科学。随着语言学、各门学科的发展,20世纪产生了应用语言学。6 二、应用语言学的性质1. 什么是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问题的学科。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语言教学,特指外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应用于各实际领域的语言学。 研究如何用语言学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
3、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7 语言实际应用1:良好交际 对不同身份、不同关系的人应有不同表达方式。例:春节期间,同学们都要走亲访友。这天,爸爸、妈妈带你去爷爷家,大家谈起了期末考试,堂弟说:“哥哥的语文没有我考的好,才85分。我考了90分。”你该怎么说,既不失面子,又不破坏过节的气氛?语言实际应用2: 人机对话语言实际应用3: 外语教学语言实际应用4: 刑事侦探8 2.应用语言学的性质: 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举例(1):语言教学举例(2):语言信息处理9 三、应用语言学的特点1. 相对独立性。2. 实用性。3. 实验性。4. 综合性。10 四、应用语言学
4、的学科体系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领域: 1 语言教学(第二语言) 2 语言规划 3 计算语言学 4 社会语言学11 国外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设有19个科学委员会:成人语言教学、应用计算语言学、儿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与偏误分析、言谈分析、教育技术与语言培训、多语环境下的语言教育、语言与性别、特殊用途的语言、语言规划、语言测试、词典编纂与词汇学、母语教育、心理语言学、修辞学与风格学、第二语言习得、社会语言学、术语学、翻译。12 我国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共有21个(据刘艳春统计分析):辞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儿童语言研究、翻译研究、港澳台语文研究、计算语言学、普通话及推普研究、社
5、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中介语研究、文化语言学、学科研究、语感研究、语文学习与教学研究、语言风格研究、语言规范研究、语文规划研究、语言立法、语言市场调查研究、语言应用、新词新语研究。13 我国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领域总结为 四个方面(据刘艳春):1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语文学习与教学)2语言规划(语文规划、语言规范、语言立法、推广普通话)3计算语言学(机器翻译、语料库建立、语言信息处理)4社会语言学(港澳台语言研究、文化语言学、新词新语研究、语言风格研究、语言应用与市场价值研究)14 五、应用语言学简史1. 应用语言学正式形成的标志: 1964年 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的召开(法国南锡),“国
6、际应用语言学协会”的成立。15 2.中国应用语言学形成的标志: 1984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用所)的成立。“语用所”属于中国社科院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领导,研究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研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开展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及网络建设、信息服务。16 3.国际应用语言学发展简史虽然正式形成学科较晚,但人们很早就关注语言应用问题。早期语言本体、语言理论和应用是融合在一起的。教授古希腊语、拉丁语有悠久的历史。但应用语言学没有独立的研究对象、理论和方法,正如语言学直到历史比较语言学才正式成为一门学科。直到1870年,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 德 库尔特内首先提出“应用语言学”这一术语,
7、主张区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但是他没有明确界定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没有提出理论概念体系。17 二十世纪4050年代,美国大力发展外语教学,出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战略的需要,研究如何教授英语,对外英语教学,出版著名杂志Language Learning(语言学习);1957年1962年,美国建立了5000多间语言实验室,开展外语学习;1959年在华盛顿成立“应用语言学中心”。 1964年 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的召开后,应用语言学迅猛发展,已经召开了16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18 4.中国应用语言学简史先秦:开始识字教学,实现“书同文”政策, 编写了尔雅等字典。20世纪初:五四
8、运动白话文运动, 国语统一运动 拼音化运动。确立了以北京话为语音基础的现代汉语标准语地位。19 建国初 50年代60年代: (1)1955年10月 “全国文字改革会议”、“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 标志着语言应用研究的新的历史阶段。(2)确立 “两推一简” 三项任务(3)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汉语拼音方案(4)50年代明确了普通话的含义(5)文字规范化方面,发布了3个表: 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1964年 简化字总表 1965年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使得现代汉语文字规范化、标准化。20 1985年12月 “国家语委”成立 国务院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更名为“国家语言文
9、字工作委员会”1985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视部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6年1月6日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1992年语言文字应用创刊1995中国应用语言学学会创办,召开全国学术研讨会2001年1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1 六、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第一种方法:调查与比较法 语言规划、对外汉语教学、地名研究、儿童语言研究都需要收集资料,在大量资料基础上分析事实,得出结论。收集材料有3种方法: 访谈法 观察法 问卷法22 (接前页)收集材料的3种方法: 1. 访谈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谈话的方法。 设计好如何切入话题,引导双方谈话,如何提问问题,得到想要的答案。所以要设
10、计好话题、问题、谈话内容等。 访谈的几种形式:(1)念字表词表句子等,(2)提问,获得所需信息,(3)刺激反应,(4)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23 2. 观察 观察研究对象言语行为获得材料的方法。 隐蔽观察(不暴露身份在一旁观察) 参与观察(参与语言活动收集材料)3. 问卷 书面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如语感调查 需要编写一系列问题,注明年龄、职业等 分封闭式、开放式两种回答方式最后要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和规律;用客观数据,阐释、验证假设。24 实例展示:美国Labov(拉博夫)调查美国纽约市民的发音情况。floor star worker 25 思考用什么方法合适:1.要调查全国各个地方
11、使用普通话的情况、对普通话的态度2.要调查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在发音上有什么差别3.要调查唱中文歌曲、看中文电影、旅游对于学习汉语的作用26 第二种方法:定量和定性结合定性是对所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及联系进行概括,采用综合的方法,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出结论。定量是利用数量、频率、比例统计来说明事实和规律,验证假设。用的是分析和演绎的方法,讲究操作和控制,用数字说明问题,比较客观、有说服力。如研究印尼学生偏误定量分析需要采取各种抽样手段: 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27 抽样:从一个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观察。抽样是为了使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使结论具有推断意义或普遍意义。要注意:选好取样的范围
12、、样本要有典型性、选取适当的取样方法、样本要有足够数量。抽样方法:非随机抽样、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具有偶然性、主观性随机抽样:每个成员有同等的被抽中机会。分层抽样与多级抽样:如Labov的各阶层英语调查。28 实例展示在语言研究中的定量和统计:“关于”、“对于”的区别,一般解释是: “关于”是引出关联到的人或事物; “关于”只用在句首。最新统计的结果:“关于”大多与表示“言说” 义的动词、名词搭配,而“对于”大多与表示“心理”义的动词、名词性成分搭配。( )她的婚事,那就更不能提了!( )出席会议的人员名单,大家讨论了一下午。( )新月,他总是充满了愧意。( )学校的生活,大家都非常怀念。( )
13、这一点,没有一个人反对。据李秉震(2012)统计,“关于”与言说义动词或内容名词共现的比例是76%,“对于”与心理义动词、名词共现比例是75%。29 第三种方法: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因果研究的最主要方法。实验研究需具备3个条件:第一,设置可能引起行为改变的可变化的影响因素;第二,设立2个以上的样本组,它们除了可变化影响因素外,在其它所有方面都相似;第三,当影响因素发生改变时,记录行为改变的数据。 为了验证某个假设是否成立,或为了验证某个理论是否有效,常用到实验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可以创造一个人为的环境,引入可控制的变量,进行一
14、些操作,观察记录其变化和结果,并加以解释和推断,这就是实验法。 30 实例展示:一个人越早学习一门外语,效果就越好?英国二语习得学者Cook,控制教材、教法、环境、教师等因素,使之稳定,进行实验。再如:(1)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哪种有效?(2)母语迁移、学习环境、教学方法哪一项因素对外语学习影响大?31 实验法注意: 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科学的设计、正确的实验操作,才有可靠的结论。实验步骤有三:1实验设计:选择课题任务、提出假设、决定变量、操纵控制变量、观察与测量2实验的实施:按照切实可行的方案执行,包括目的、实验对象、时间地点、实验内容、程序、实验人员、实验报告3实验的解释:对结果
15、作科学的解释、总结。32 第二章 儿童语言发展与语言习得33 第一节 儿童语言发展概说儿童语言发展,是指儿童母语的获得过程,和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过程。大多数儿童都在出生后四至五年内,未经任何正式训练就可顺利地获得听说母语的能力,儿童语言发展具有一定神秘性。研究意义: 了解儿童语言获得过程及其规律,可以进一步解释人类语言的内在因素以及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对语言教学也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34 一、几个基本概念1.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 语言能力,是说某种语言的人对这种语言的抽象、潜在的认识,以及理解把握规则、创造性运用规则的能力。 语言运用,人在交际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行为。2.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
16、 语言习得,是人在自然状态下不经过刻意学习而获得某种语言的过程。 语言学习,是在儿童习得母语之后,在正式的场合里进行的继续学习母语、第二语言或外语的过程。35 3. 第一语言: 一个人出生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4. 母语:父母乃至多代以前一直沿用下来的语言。母语一般指的是民族共同语。36 区别 “母语”和“第一语言”两个概念:现代汉语词典:“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方言。”李宇明:“母语是一个民族领域的概念,指向民族共同语。” 经过对语言转用、语言死亡、双语社会的考察,他认为母语反映的是个人或民族成员对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母语直接指向民族共同语
17、。王宁:“社会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标准语。”第一语言: 从获得顺序上来说,人首先获得的语言是第一语言,它是人在自然状态下不经过刻意学习而获得的语言。37 第一语言和母语是交叉关系:第一语言 母语38 本族语:“语言习得者自己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较普遍的认识是,母语等同于本族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母语和本族语是同一概念,是人思维和交际的自然工具。”因存在本族语的死亡等现象,所以,本族语也不完全等同于母语。 39 第二节 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 (一)儿童语音的发展1. 反射性发声阶段 啼哭:1个月以后,婴儿的哭声开始分化,因为饥饿、疼痛、生气而发出的哭声不同。2. 呀呀语阶段 婴儿在大约5个月的时候,
18、进入了呀呀语阶段。发出一连串声音,有节奏地、有语调地加以重复,好像自己在和声音玩游戏。通过呀呀语,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发音器官,为以后说话做准备。呀呀语阶段可以延续到6至8个月。40 3. 语音习得阶段10个月以后,开始习得规范化语音。语音习得具有一定的顺序: 习得的第一个辅音一般是双唇音,前辅音的习得先于后辅音,清辅音的习得先于浊辅音,元音的习得顺序是先舌面,后舌尖,先习得a、i、u、e,鼻元音、边音最后习得。41 (二)儿童词汇的发展儿童第一个词产生于10-13个月龄,一般来说,1岁左右出现约20个词,2岁左右出现300-500个词,3岁左右接近1000个词。掌握词汇的顺序: 儿童一般先掌握
19、实词,再掌握虚词;先掌握具体的,再掌握抽象的;先掌握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再掌握关系不密切的。事物 动作 属性 关系谁、什么怎样、为什么正在 已经、就要大小 红绿伟大、勇敢、坚强42 儿童词义的掌握情况: 不断完善(一)过度扩大 儿童所理解的词义,往往超越了成人词义的意义范围,例如把所有的鸟都叫做鸭子,月亮很远、圆,于是把见到的其他所有的圆形东西包括皮球、至信封上的邮戳都叫做“月亮”。“下雨啦”用所学词语称呼相似的物体:例如不会说“脚趾”,但是会说“海龟”。(二)过度缩小 “车子”只指自己家附近经常停的几种款式的车;“猫”只是自己家的猫。概括性不够。(三)无重叠的意义 有时候儿童表达的词义与成
20、人的词义完全不同:“老公” 43 儿童掌握词汇的特点:1. 发展的顺序性以及对情境的依赖。2. 发展的不匀速性和阶段性。3. 词汇意义的逐步精确化和概括化。 最初可能词义过分扩大,或过分缩小,没有完全掌握词的语义特征。随着认知的发展,会对词的全部语义特征的理解逐步精确化和概括化。 44 (三)儿童语法的发展 A、不完整句阶段(一)单词句(独词句)阶段 1-1.5岁 单个词的运用不限于指称功能,还可以表达自己的需要、愿望、情绪,或描述周围的情境或事件。(二)双词句(电报句)阶段 1.5-2岁 儿童用两个词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 是单词句向完整句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由单词句阶段发展到双词句阶段,具有
21、了一定的组合功能,儿童了解了基本语法关系。45 B、完整句阶段(一)单句的发展 从2岁开始,儿童的单句出现了各种修饰语,如数量词、形容词,状语,有了多层定语。 出现了复杂谓语句,如连动句、兼语句、主谓谓语句等。(二)复句的发展 4岁儿童能理解并列复句,以后理解递进、条件复句、选择复句等。(三)其他方面,2岁以后,儿童对“把”字句、疑问句、否定句、被动句、双重否定句也有了逐步理解和掌握,句子也逐步变得复杂。 4岁以后,篇章衔接、连贯能力也得到逐步提高。46 第三节 儿童语言习得理论语言习得理论,是对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深入观察、客观描述、科学分析、正确解释、准确概括。一般来说,语
22、言习得理论(包括二语习得)主要包括三种: 环境论、先天论、互动论 (一)环境论,强调外在语言环境对语言习得的影响;(二)先天论,认为包括二语在内的所有语言习得,都是人类先天具有的语言学习机制的产物;(三)互动论,则认为语言学习是内在机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47 (一)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是美国的沃森、斯金纳)认为:任何行为都是在环境刺激下的反应,语言行为也是如此。这是受到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影响。 1. 强化说。斯金纳提出了语言获得的“学习-强化”说。认为语言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解释语言行为,最合适的模式是“刺激-反应”论。 积极强化 重复,形成习惯 刺激 反应
23、 消极强化解释:环境刺激要求语言学习者做出一定反应。如果说话人的话语得到了所期待的回应或效果,说话人的语言就会产生积极强化作用,促进语言学习。学习是随着“积极强化”而逐渐形成一种习惯。48 例如:在“与人见面”的情境中,受情境刺激,语言学习者会做出“问候”这一语言反应,如果这一反应得到积极反馈,该反应就会被积极强化;反之,说话人会尝试其他方式。2.模仿说 由行为主义学家奥尔伯特提出,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主要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完全否认儿童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选择性模仿说:(Whitehurst)认为儿童学习语言并非是对成人语言的机械模仿,而是有选择的模仿。模仿的结构可以用于新的情境,或者重新组合
24、。选择性模仿不是在强化和训练的情况下发生的。简评:行为主义者认为,“刺激-反应”和 “强化” 是儿童学习言语的必要条件,忽视了儿童是一个积极的主体, 忽视了儿童的能动性、创造性。49 (二)心灵主义的先天决定论1. 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主要观点:乔姆斯基旨在探寻关于语言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人的语言能力和知识究竟从何而来?传统的语言研究,包括以索绪尔为代表的欧洲结构主义,只研究语言的结构(发音、构词、句法)和结构关系,却忽视了社会因素,没有回答关于语言根源的问题。以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美国结构主义,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人刚生下来并不会说话,而是通过后天经验,在机械的刺激-反应作用下学会了说
25、话。如前所述,这种说法否认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也无法解释人类学习语言的很多现象。 50 乔姆斯基语言认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先天主义。他认为,人之所以能学会和使用语言,是因为人脑的生物学结构中有专门的语言官能(language faculty),人脑正是靠这一先天的生物机制,形成语言能力的。 他认为,儿童天生具有LAD(语言习得装置)。它包括:原则、参数。其功能:假设、概括、评价。 乔姆斯基首创了普遍语法。他1981年提出了原则与参数理论,认为人类所有语言遵循一系列共同原则,即“普遍语法”。这个是儿童天生具有的。人类语言除了普遍、抽象原则以外,还靠不同的特定参数互相区别。51 语言材料 L
26、AD语言能力。 儿童在语言学习中,通过处理语言材料,获得了某语言的基本数据,而很快完成参数设置,这样儿童先天具有的关于语言的普遍原则和后天获得的语言参数结合,构成了其语言能力。当儿童发现了语言的深层结构以及深层向表层结构转换的规则,就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规则了。注:句子分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深层结构显示基本的句法关系,决定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则表示用于交际中句子的形式,决定句子的语音。 他打破了杯子。 他把杯子打破了。52 2. 伦内伯格的观点(1)遗传素质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语言是人类大脑成熟的产物。(2)语言发展存在关键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大约从2岁左右开始,到青春期结束。简要评论:乔
27、姆斯基和伦内伯格都否定环境和语言交往,过分强调先天性。 认为儿童接触一定语言材料会自动获得语法,也是忽视儿童的创造性。53 (三)主客体相互作用论皮亚杰(瑞士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言语发展的基础:言语发展同认知结构一样是通过遗传、成熟和外界环境等相互作用而实现的。皮亚杰的主要观点:(1)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符号功能是儿童运用某种符号来代表某种事物的能力。(2)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和认知的发展有着互动的作用。他认为,学习者遇到不能理解的事物时,会作“自我调整”(包括同化、顺应)。(3)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既不是环境强加的,
28、也不是人脑先天具有的,而是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54 总结:(一) 儿童语言发展的共同因素与一般规律1.儿童语言发展的共同因素(1)儿童具有相同的先天因素精细的、专门化的发音器官,大脑中的语言中枢,这些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发展的可能性。(2)儿童的语言发展需要丰富的后天因素他们所听到的语言、看到的生活场景和人际环境等一切社会环境,使先天因素所提供的可能性成为现实。55 2.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1)人类的语言能力是按照某种生物发展的时间表趋向成熟的。例如,从简单句到复杂句,从掌握具体意义到抽象意义,语法从不完善到完善。(2)人类的语言获得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关键期。 2-12岁是关键期(
29、3)人类的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语言与智力相关联,语言水平随智力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高。 56 总结(二):儿童语言发展的差异性语言发展的差异性表现在: 1. 语言获得的早晚,2.语言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差异性原因:1.不同语言有差异,如词汇变化和句法差别,而不同语言的儿童在掌握语言的某些成分时有难有易;2.儿童在大脑、语言器官的发育和认知的发展上有早晚的不同;3.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交际、成人的语言教授和儿童的模仿学习、主动创造性也是影响其语言获得的重要因素。 57 第三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58 一、关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四种重要理论: 1. 语法翻译理论 2 .行为结构主义理
30、论 3 .转换生成语法认知理论 4 .交际教学法理论59 1. 语法翻译理论 作为一种古典的教学法,形成于18-19世纪,代表人物是奥伦多夫(德国)。他认为,理解掌握语法规则是阅读和翻译的基础,主张用背诵语法规则、做翻译练习来掌握外语。 语法翻译法:先讲词法,后讲语法;讲完语法规则后,举例句,并翻译成本族语。用本族语和外语互译的方法巩固所学的语法规则。 特点:过于强调系统语法知识的学习、翻译法,忽视了口语和表达技能训练。60 2. 行为结构主义理论 主要观点:语言学习是一种行为,主要表现为记忆、模仿。语言学习和人类其他行为一样,都是通过刺激和反应而形成的习惯。这一理论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
31、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沃森。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人的语言行为也是一种反射现象,即一个“刺激反应”过程。61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并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奖惩来决定自己以何种方式行动,因此,人既没有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也没有任何的尊严,人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 人的言语行为就像人类其他行为,是由刺激引起的反应,反应结果得到强化,以至形成为习惯。布龙菲尔德:
32、语言作为一种行为,经由习惯的养成而学会。语言学习就是一个模仿、重复、操练并通过强化形成习惯的过程。62 教学上听说法听说法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产生。二战爆发后,美国军队为在短期内培养大批掌握外语口语能力的军人,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强化训练士兵的听说能力,听说法便应运而生。听说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1)听说领先,注重口语。听说是一切言语活动的基础,口语是第一位的,读写是在听说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初级阶段先练口语,以培养口语能力为主,读写为辅。 (2)反复操练,用模仿、重复的方法反复实践,形成自动化的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句型是语言教学的基础, 通过句型操练能自动化地运用
33、每一个句型,掌握目的语。(4)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和翻译,尽量用直观手段或借助于情景、语境,直接用目的语理解和表达。63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语言结构对比包括母语同目的语结构的对比分析,及目的语结构内部的对比分析。(6)及时纠正学习者出现的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7)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影、电视等;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强化刺激。64 对听说法的评价 1.优点: (1)以口语为中心,注重培养听说能力; (2)强调句型的训练,创造了一套通过句型操练进 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方法; (3)通过母语和外语对比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 (4)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进行教学。2
34、. 缺点: (1)强调听说,忽视读写。 (2)听说是枯燥的机械性操作;句型操练脱离语境;不利于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65 3. 转换生成语法认知理论 主要观点: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脑中语言官能的产物,而不是刺激-反应的结果。人脑中的天生的语言官能,即语言习得机制,使人类先天具有两部分语言知识原则和参数。人类先天具备关于语言的一套普遍原则,并通过后天有限的经验(基本语言数据输入)而完成参数设置 ,这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注:乔姆斯基认为,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有一套普遍的语法。语言学习绝对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是靠不断根据输入的语言材料,对语言规则提出假设验证,对规则
35、进行内化和运用的过程。66 60年代初,皮亚杰(瑞士)创立“发生认识”论,他认为“一个刺激要引起某一特定反应,主体及其机体就必须有反应刺激的能力”。个体如何能对刺激作出反应呢?这是由于个体原来具有格局(认知结构)来同化这个刺激。个体把刺激纳入原有的格局之内,就好像消化系统将营养物吸收一样,这就是所谓同化。 “认知法”:产生于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卡鲁尔、布鲁纳。认知法反对听说法的“结构模式”论和过分依赖机械性的重复操练,认为任何语言里的句子都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学到每一个句子,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智力,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运用。67 “认知法”的特点:1. 把培养语言能力
36、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主张通过有意识、有组织的练习获得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2反对机械背诵、模仿,重视对语言规则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3教学目标是全面地掌握语言,同时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不完全侧重听说。4.提倡演绎法,启发学生分析、发现语言规则。5.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但是,认知法没有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68 4. 交际教学法理论交际学派观点: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结构,还要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语句。交际法是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
37、(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他们认为,语言的研究不应该脱离其产生和存在的语境。语言的学习过程,是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场合利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69 海姆斯认为,语言这种社会行为,以交际目的为驱动力,在特定环境和背景下发生,因说话人的身份、关系等不同而遵循相应的准则,采用不同风格和表达方式。如:师生和家庭对话不同。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框架,包括4方面:(1)形式上的可能性。(符合语法规范)(2)心理上的可行性。(让人容易理解) The mouse the cat the dog chased ate had a white tail.(3)
38、语境下的得体性。(风格、方式要考虑文化背景等)(4)交际中的实现性。(实现言语行为,达到意图)70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卡内尔和斯韦恩,也提出了其“交际能力框架”:(1)语法能力(2)社会文化能力(3)语篇能力(整个语段意思连贯、逻辑顺畅)(4)策略能力(替代、回避、语言转换等)71 因此,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强调语言的真实性,选取真正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语言和场景来进行语言练习。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学生多处于某种“交流”、“交际”的场景中,参与有趣的课堂活动来掌握外语。教学过程包括:1. 展示语言材料,进行词汇、句法结构练习;2 .句型与语境结合,反复练习;3 .根据话题、任
39、务,用目的语交流;4 .在真实语境中进行社会交际活动。72 其优点是: 1. 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 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恰当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2. 以语言功能为纲,兼顾结构,注重交际的目的性、得体性。其缺点是: 1. 如何确定和统计功能项目,有待进一步探讨; 2. 以功能为线索组织教学,很难保证语法项目的体系性。73 功能项目主要包括: 1.表达社交活动,如问候、寒暄、介绍、感谢等; 2.表述客观情况,如询问、叙述、说明、描述等; 3.表达主观情感,如喜欢、愿意、后悔、称赞等; 4.表达使令, 如要求、建议、命令、禁止等; 5. 表达理性态度,如同意、相信、拒
40、绝、评论等; 6. 表达道德感情,如道歉、自责、同情、轻视、中 立等; 7. 采取社交策略,如引开话题、引起注意、打断谈 话、结束交谈等74 其他教学法简介:5. 阅读法。20世纪初英国教学法专家魏斯特(Michael West)在英语教学试验中新创造的一种教学法。魏斯特认为,学会用外语阅读比较容易,学生在开口说话前,先学习一定数量的材料,有一定语感,可以减少说话时犯错误的可能性,从而更快地学会外语。因此,他主张,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直接阅读能力(即不通过翻译而直接理解)。 6. 自觉实践法。创始人是60年代的著名心理学家别良耶夫。自觉实践法认为,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学习用外语思
41、维的过程。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训练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使其达到熟巧的程度。 它的教学原则如下:用“自觉性”原则理论指导实践,先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来促进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学习过程是言语语言言语。言语活动根本上是一种交际活动,要在具体场景中培养语言熟巧技能。考虑母语影响,考虑语体差异。这是前苏联外语教学的一贯传统。75 7. 视听法。本世纪50年代产生于法国,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古根汉和南斯拉夫的彼塔尔吉布里纳。 主要特点:(1)利用教学电影和录音展示语言项目,向学生提供有意义的话语和语境;(2)在母语与外语对比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3)用操练的方法学习基本语法和词汇;(4)听说先于读写;(5
42、)课堂上一般不使用学生的母语。8.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放映幻灯、教学电影,尽可能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充分感知学习内容,获得最大量的信息 。 这种方式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避免枯燥和畏难情绪;同时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外语,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感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学生读、听、说、写能力的提高。76 二、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1.输入假说输入假说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提出的,是近几十年来影响广泛、解释全面又很具争议性的理论。早在1970 年代初克拉申就提出了“监控模式”,80 年代对之进
43、一步扩充修订, 形成了“输入假说模式”。具体而言,“输入假说模式”由五个互相联系的核心假说构成,它们分别是: 语言习得学得(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假说; 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监控假说; 语言输入假说; 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所谓 “输入”,是指让学习者通过听和读来接触语言。 77 语言习得是自然的环境、非刻意地学习,以意义交流为主。语言学习是正规系统学习和训练、有意识的学习,以语法知识、形式结构为主。语言知识的习得遵循其固有的顺序,
44、不以语言项目难易程度或教学大纲的安排为序。说话人会有意识地用学过的“语法知识”来监控说出的句子,对语言运用进行审查、修正,使其更规范。“足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必要条件,学生对这些“可理解性输入”的接收,是学习语言的唯一途径。理想的输入应该具备4个特点: 可理解性、足量性、输入的语言既有趣又有关联、非语法程序的安排。学习的动机、态度、自信心和情绪等因素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的作用。78 输入假说的要点是:学生大量收听、观看外语材料,客观上可以保证大量的外语语言输入,为语言习得和输出打下基础。学习者之所以能够习得语言 ,是因为语言中包含稍高于他自己目前语言水平的语言材料(即“i+1”水平)。
45、态度、情绪等因素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的作用。克拉申提倡自然法。这种理论重视自然的交际,强调非正式的习得,而不注重形式语法的分析。自然法强调先充分理解后再表达,不强迫学生表达。79 斯韦恩:“输出假说” 学习者需要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语言表达,来发展他们的语法知识系统。 当语言输出者发现自己表达的问题时,当他发现对方没有听明白时,他会继续努力,调整自己,借助听话人的反馈,来做到正确表达。“输出”对语法的准确性、对表达的连贯性、语用的得体性都有促进。80 2.文化适应模式文化适应模式是苏曼(美国Schumann )在70年代提出的语言学习理论。从社会环境因素和学习者个人因素的视角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动力机制
46、做出了独到的解释。 他强调,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及心理距离决定的。距离越近,越容易获得第二语言。决定社会距离的各种社会因素包括:两社团文化是相近还是相异,两社团对彼此所持的态度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学习者社团与目的语社团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地位是不是平等的,学习者社团是被目的语社团同化还是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等。 Schumann强调,这些因素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动机、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态度、以及目的语的输入品质、数量等。心理距离,如学习者是否认同和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在接触一种新文化时是否有困惑、焦虑和失落感、学习者学习目的语动机是否强烈,这些因素也决定着获得目的语
47、的质量。81 三、语言教学中的对比分析研究(一)对比分析语言教学的对比分析始于美国拉多(R. Lado)1957年发表的跨文化的语言学,他认为在外语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广泛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倾向于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外语学习中来。拉多的著作以结构主义语法为理论框架,系统阐述了语言对比的理论、方法和步骤,影响深远。对比分析的作用: 对比分析把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而确定二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分析旨在预测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可能造成的影响,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迁移: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或者后续学习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
48、迁移。 如,说汉语的人,在英语发音上,总是带着汉语或某方言的口音、语调。语言学习中的迁移分为三种: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正迁移是母语的某些知识和使用母语的经验对于目的语的习得产生启发作用;负迁移是母语的某些知识和使用母语的经验对于目的语的习得产生阻碍或干扰作用;零迁移是母语与目的语没有产生任何关系。82 对比分析的步骤方法和难度等级模式对比分析的步骤方法: 描写- 选择 -对比 -预测 all 和都对比分析的难度等级模式:零级:(迁移)。发生正迁移,学习没有困难。一级:合并。多种项目合并到一项。人称、时态二级:差异不足。母语有,而目的语没有。如汉语的量词;英语的the,时态,体,数,格,三级:
49、再解释。项目的形式、分布、功能有差异。如all 和汉语的“都”、汉语 “被”字句 thick和厚四级:超差异。母语没有,目的语有。“把”字句五级:分裂。母语一个项目,目的语分为几个。汉语的“是”,Uncle83 对比分析有其不足之处:(1)站在“教”的立场上对两种语言作比较;不同之处不一定会带来负迁移。(2)忽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84 四、偏误分析研究 (一)偏误分析所谓偏误,是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规律性错误。比如,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学习英语,常常会忘记要在第三人称单数一般现在时动词后边加“s”,这类错误一般学习者自己难以察觉。 他结婚了王兰。偏误分析,就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
50、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偏误产生的原因等。为什么要进行”偏误分析”?对比分析会预测到一些偏误,而事实上有些预测到的偏误没有出现,许多没有预测到的偏误却出现了。这使母语产生干扰作用的观点受到质疑。于是偏误分析应运而生。 85 (二)偏误分析的产生基础偏误分析产生的基础是认知心理学和中介语理论。认知心理学在三个方面不同于行为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一个转换生成的创造系统,而非一套习惯或结构系统; 语言的获得,需要有意义地学习,而非反复、机械地操练; 语言学习是不断假设-求证的过程,需要犯错和改错,而不是尽量避免犯错。中介语,指第二语言习
51、得者所形成的与母语和目的语两者都不相同,但逐渐趋近目的语的动态语言系统。 86 (三)偏误的来源 1. 语际迁移:母语知识向目的语迁移 学习者在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常常是依赖母语知识,比如越南学生受其母语的影响,在运用汉语时常常出现“这个/那个量词名词” 的错误用法(如“这个本书很有意思” )。韩国学生受其母语影响,常沿用韩语语序“主语宾语谓语”,造出“每天下午我的房间打扫”之类的句子 。同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偏误。泰国声调。33,21,41,45,14 2. 语内迁移(规则泛化)。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
52、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偏误,这种现象也称为过度概括或者过度泛化。例如“我今天起得很晚了” 。比如外国学生知道了“开”可以与“门”、“窗”、“电视”、“收音机”等词搭配,于是想当然地写出“开嘴”、“开书”之类的错误搭配。 3. 学习语境的影响。主要指教师不够严密的解释和引导、甚至不正确的示范造成学生的一些错误。比如“热闹”一词。一些老师在课堂训练中教学生运用“把”字句,却忽略了教学生“把”字句的转换,学生要转换“把”字句时就会出现“我看见她把教室进去了”、“大家把那些话听见了”之类的错误。 87 4. 交际策略。造成偏误的交际策略很多,回避和套用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回避是指第二语言学习在
53、对某一语音、词汇或句式甚至某一话题感到没有把握时而尽量避免使用的学习方法。比如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奶奶”这个词,那他在表达时常常会选择用“爸爸的妈妈”来代替,从而达到他的交际目的。 (套用话语模式:多谢夸奖。) 5. 文化迁移。有研究发现其实一些偏误并不完全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了语言形式上的偏误,或是语言使用上的偏误。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受本国文化的影响,或是由于未能正确理解目的语文化所造成的。比如:英美学生常常不会发汉语中的第四声,因为在英语中,发第四声通常带有生气的意味,而在中国这只是四声中的一个声调,不带任何特殊的含义。这就是一种文化上的差异,使学习者有一种心理上障碍,造成
54、偏误。 (关于谦虚客气、“东西”一词的使用) 88 (四)偏误分析的步骤 a)选择语言材料。 b)找出样本中的错误。 c)从语法角度对错误进行描写归类。 d)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探讨错误产生的原因。 e)评估错误的严重性和普遍性,为补习提供依据。 89 偏误分析有以下三个作用: (1)通过偏误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程度及其所达到的阶段; (2)通过偏误分析,研究者可以了解学习者是如何习得目的语的,有助于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和步骤; (3) 利用偏误分析,教师可以预先了解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偏误及偏误的来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从一开始就提供正确的示范,让学习者
55、正确地模仿、记忆和运用;同时它对习得过程和习得规律的研究丰富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大大促进了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 90 1. 韩国学生:暑假我济州岛去了。 主语+宾语+谓语2. 被: 门被开了。 那个城市现在被建设得好极了。3. 他们昨天洗澡(唱歌)了三个小时。4. 我每天吃饭在食堂。5. 小王下个月结婚小赵。6. 下个早上我要去厦门大学。7. 你没看见他吗? *是,我看见他了。8. 我们的校园很大和漂亮。 受and影响9. jia jian qiao ,这些音节里“i”上的点都丢了。10. 今天晚上有韩国和日本的足球竞技。(比赛).11. 我今天早上起得很晚了。12. 我决定了去北京留学。 1
56、3. 他昨天去了机场接我。14. 他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91 15. 教材或教师的解释: 反而:“出乎意料或常情之外。”造成学生这样说:“他以为我喜欢他,我反而不喜欢他。”16. 词典:“都”表示总括全部。学生造句:我们家都有四口人。17. 他们俩学习都很好,真是半斤八两。18. 他把球一脚踢进了球门。 他一脚踢球进了球门。19. 幼儿园的老师打扮孩子们像花一样。20. 他扔果皮进垃圾箱里。 他摆书在书架上。21. (回避用补语)我气得晚上不能睡。 他气得不说话。他生气了,他不能说话。22. 外国学生跟中国老教授说:“老不死的,又看见你了,还活着呢!”23. 韩语有敬语系统,习惯于正式的表达。
57、 你进餐了吗?24. 外国人对长辈直呼其名。“沈家煊老师”25. 韩国人:他的眼睛像蛇一样。26. 写信地址的顺序从小到大。27. 英美学生不太会发汉语第四声,觉得带有生气的意味。92 五、“中介语”理论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赛林克(Selinker)于1972年提出,他在中介语中认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会构造出阶段性的语法,即“中介语”。 Selinker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者整个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母语规则迁移和目的语规则泛化,产生一系列逐渐趋近但是始终不同于目的语的中间过渡状态,这个过渡状态称为中介语。(或“过渡语”、“语际语”)93 例子:
58、一些学习者往往用母语的文字去记录外语的语音,如把英语的goodbye注为“古的白”,结果读出的外语语音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外语。这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的个人性语言系统,体现了语言学中的“中介语现象”。Selinker的中介语理论使得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Selinker讨论了中介语的五个产生过程: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分概括、训练迁移、第二语言习得策略、交际策略94 学习者的语言自成系统,该语言随着他们的目的语水平的提高而向目的语靠近。是从母语向目的语过渡的语言变体。所以,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开放性。通过中介语的收集、分析,可以推断语言习得的心理
59、过程。95 Selinker提出了“僵化”(“化石化”)概念。 实际的学习中,绝大多数语言学习者的外语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语言能力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很难再有飞跃, 这就是外语学习中的石化现象。“语言中的石化(僵化)”,指的是没有完全掌握目的语之前,学生语言水平停滞不前的现象。母语的词条、规则和次系统倾向于保留在与目的语相关的中介语中,阻碍目的语水平的提高,这种倾向不随学习者的年龄和接受的训练指导而改变。 例如:宾补共现顺序96 发生语言僵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母语的迁移作用。Selinker认为,母语的词条、规则倾向于保留在与目的语相关的中介语中,母语的迁移作用是第一位的。
60、2. 文化迁移模式。Schumann认为, 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文化适应程度决定了目的语的掌握程度。社会心理距离很可能是很多语言学习者产生语言僵化的重要原因。3.关键期假说。语言功能由大脑某一区域专门管辖并定位在左脑,随着人年龄增大,语言的可塑性逐渐降低,语言发展受限,不能适应各种变化, 形成了僵化。 97 母语负迁移是石化的一个因素。长期的母语负迁移对外语的习得产生干扰,甚至把母语中的语言形式错误的运用于目的语,这些形式僵化下来,就形成了中介语的石化汉语。 “看电视”、“看电影”、“看书” “see a newspaper”、“look a book” “了” “不”和 “没” “再”和“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宜宾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内蒙古通辽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专题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内蒙古兴安盟(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 16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真题训练卷(原卷版)
- 休闲娱乐场所全包装修合同
- 保健品运输合作协议
- 图书馆装修装饰工程合同
- 棋牌室装修安全协议
- 大型设备快递配送协议
- 创新实践(理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点试题及答案【200题】
- 基于PLC的药片自动装瓶控制系统设计
- 林织项目三级动火许可证
- 迁入街道公共集体户承诺书
- 镇江市内河航道网规划
- 阻尼比的计算精品课件
- 物业保洁合同
- 2021年普通口译服务合同范本word版.doc
- (完整word版)直接无捻粗纱拉丝机卷绕比的计算与选择.doc
- 学校科学教育评价机制方案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