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堂练习题全册_第1页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堂练习题全册_第2页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堂练习题全册_第3页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堂练习题全册_第4页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堂练习题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65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了解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及发现地点。了解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石器、天然火的使用、群居生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了解山顶洞人的有关知识,知道他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来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课堂同步练习(A)课堂训练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 )A 18000年前 B 20万年前 C 70万年前 D 170万年前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直立行走

2、 制造工具 使用语言 造屋定居3、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 )弓箭 陶器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A B C D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 ) A 会直立行走 B 使用打制石器 C 会钻木取火 D 过着群居生活5、获知元谋人会使用火是通过:( )A 神话传说 B 大胆想象 C 历史文献 D 遗骨遗物*6、北京人与元谋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 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B 人工取火御寒 C 过着群居生活 D使用打制石器*7、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其面貌还保留着一些猿的特征 B 已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针C 集体居住在山洞里 D 已经懂得人工取火*8、山顶洞人

3、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是因为:( ) A 手脚有明显分工 B 距今年代比北京人近 C 懂得人工取火 D 过着群居生活9、对北京人用火的提法不正确的是:( )A 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 B 北京人用火烧烤、御寒、照明等C 北京人会用火但不会管理火 D 北京人用火驱逐野兽,又增强了体质10、山顶洞人抵御野兽的攻击,最可能使用的武器不包括()石器木棒火把弓箭二、课堂回顾*1.配一配请将下列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取得这些进步的远古人类进行搭配,答案是不定向的。A 最早使用石器 元谋人B 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 北京人C 掌握磨制石器的方法 山顶洞人D 学会人工取火E 使用天然火F 缝制衣物G 会制造装饰品

4、*2. 问答题:有人说“劳动创造了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请你举例说明)三、课堂延伸*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1.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2.北京人喝过开水吗?说一说你的根据是什么。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了解半坡聚落和河姆渡

5、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畜品种、生产工具,半坡聚落概貌,以及半坡人的彩陶艺术。通过比较半坡、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方面与前人的不同,了解他们所取得的进步。了解以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课堂同步练习(A)课堂训练1、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A B C D 2、下列关于半坡氏族聚落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会制造彩陶,鱼纹彩陶盆是其代表作之一B 学会了种植白菜、芥菜等农作物C 会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D 圈养猪、狗等家畜3、同半坡聚落相比较,河姆渡居民最大的贡献是:( )

6、A 学会了饲养水牛、猪、狗 B 妇女在氏族生活中的地位很高C 会制造精美的彩陶D 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4、我国最早会建造干栏式房屋的居民生活在:(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北京周口店 D 珠江流域5、半坡居民在生活中可能食用的食物包括:( ) 水稻 白菜或芥菜等蔬菜 鱼 猪肉 粟A BCD6、最早会挖掘和使用水井的早期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半坡居民 C 北京人 D 河姆渡居民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会制作陶器A B C D 8、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共同之处表述不正确

7、的是:( ) A 处于同一生活流域B 都种植原始农业,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C 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 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9、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 ) A 半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B 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C 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D 半坡聚落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聚落会制造彩陶10、下列国家中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是:( ) A 印度 B 中国 C 埃及 D 泰国二、课堂回顾材料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普遍发现了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等堆积物,厚度从一二十厘

8、米到三四十厘米,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从完整谷粒外形看,属于栽培的籼稻稻谷,距今约67006900年,比号称世界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塔克遗址出土的稻谷还要早数百年。这些遗物分布在400平方米的范围内,说明这时有丰富的粮食储存物。材料二:在半坡遗址中也发现有谷物的皮壳,是比较耐旱的粟的皮壳。关于粟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起源与埃及或印度。但许多学者认为后两种说法缺乏考古证据。墨西哥和欧洲虽有粟的发现,但年代均较中国晚。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问题?会引发原始居民生活发生哪些变化?三、课堂延伸1.设想自己是一位导游,要带游客参观河姆渡博物馆,请你准备一份精心的讲解。2.古建筑探

9、究:经古建筑学家鉴定,河姆渡先民的住房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因为河姆渡当年是沼泽地带,地面潮湿,所以先民先是在地上打桩,在上面架设地梁,铺上木板,构成架空的居住面,在四周排起密密的木桩作墙,然后立柱架梁盖顶。这种底层高于地面,即防潮又能防止野兽侵袭的“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至今华南有些地区仍存在。你能根据专家的介绍把河姆渡房屋画出来么?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通过了解炎帝和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出的贡献,认识到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通过了解尧舜的“禅让”,知道从尧开始,取得首领位置的方式是通过部落民主推举产生的。通过了解“大禹治水”

10、的故事,认识大禹具备的品德和对中华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课堂同步练习(A)课堂训练1、被人们尊称为神农氏的是:( )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舜2、下列成就被人们誉为是黄帝发明的是:( ) A 发明陶器 B 开辟集市 C 发明车船 D 发明医药3、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 A 尧 B 舜 C 禹 D 鲧4、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5、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向了尽头( ) 尧 舜 禹 启6、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

11、盟首领:( )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闽江流域7、被称为“人文始祖”的是:( ) A 黄帝和炎帝 B 尧 C 舜 D 大禹8、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珠江9.相传,炎帝为后世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主要发明有:( )教人农耕 发明医药 发明文字 开辟集市 发明养蚕抽丝技术A B C D 10、与“禅让”制有关的部落联盟首领有:( ) 黄帝 尧 舜 禹A B C D 二、课堂回顾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在发明文字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用 的方式,叙述先辈们脱离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历程。这些以三皇(三皇: )、五帝(五帝: )为主要

12、脉络的古代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从 走向部落、部落联盟,并逐步发展成民族和 的历史轨迹。此外,中国的文明传说是起源于 时代。因此人们常以 炎黄 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尧舜时期,洪水泛滥为害禹治水, 为治理洪水 居外十三年, 。禹用 治水,导小水入于川,导川水至于海不仅消除了洪水,还为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后来舜推举禹为他的继承人。以后,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发展,中华文化模式逐渐定型。历史上把代表这一文化模式的族群,称为 。三、课堂延伸1.谜语竞猜:千头万尾一条虫(打一历史人物)山下有条虫,像龙不是龙(打一传说中人物名)2.请你找资料探究,为什么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第4课 破解彩陶之谜学习与

13、探究之一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1、通过收集、观察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片及资料,来了解彩陶的造型、颜色和图案,分析彩陶的用途,想象先民的生产、生活情景。2、通过亲手尝试制作陶器作品,加强对陶器的认识,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同步练习(A)课堂训练看图说话:1、图片欣赏: 2、请根据图片和表格内容大胆想象和猜测,将你的想法填入下表,并和你的同学交流:陶器名称造型及颜色用途美学的角度人形陶罐小口尖底瓶人面鱼纹彩陶盆舞蹈纹彩陶盆3、通过课堂交流,以上原始陶器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个?半坡遗址出土的小口尖底瓶为什么做成那个样子?如果用这个瓶子去河里汲水,会出现什么奇妙的现象,为什么?二、课堂回顾史海破

14、迷 1、陶器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2、彩陶中的颜色(例如:红色、黑色)是从何而来?三、课堂延伸请有条件的同学亲自去尝试制作一个陶器(可以把作品的图片贴上,也可以把你的设计画出来)在动手实验中,你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收获吗? 单元综合测试(B)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分值:100分 时间:45分钟)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60分) 1有关中国原始人类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B黄河长江确实是中华人类母亲孕育中华远古文明之地。 C呈现无规律的分布,适应性很强。 D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大河流域,便于生存。2以下不是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目的

15、是( ) A烧烤食物 B 照明 C 御寒 D 娱乐3假如你在影片中看见中国原始人类戴上石珠饰品,可以推测可能最早会使用的是( )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现代人类4以下最有生存能力的是( ) A猿猴 B 北京人 C 元谋人 D 山顶洞人5下列的人类远古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 .山顶洞人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6“劳动创造人本身”说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直立行走 .制造工具 .使用语言 .造屋定居7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 A群居生活B.人工取火C使用简单语言D.制造使用简单工具8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 )弓箭 陶器 打

16、制石器 磨制石器A B C D 9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A北京人 B蓝田人 C元谋人 D丁村人 10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11 中国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 A尧 B舜 C禹 D鲧 12 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13小红家有复制的鱼纹陶盆,小丽认为:它如果是真品肯定最早是( )生产的。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14上题中提到的鱼纹

17、陶盆是( ) A彩陶B.黑陶C白陶D红陶15一位同学拿着已经做好的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考同桌它们有什么不同,以下回答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时间不同: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B 制作方法不同:打与磨 C劳动效用不同 D 形状是不同的:圆形与方形16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尧的部落联盟B禹的部落联盟第四课 C蚩尤的部落联盟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17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国王是() A舜B.尧C禹D.启18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取得的几项重要成就是( )种植粟 能制造陶器 种植水稻 铸造铁器 发明瓷器A B C D19此图反映了谁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A黄帝B尧 C舜 D炎帝

18、20.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的建立者是( )A尧 B舜 C禹 D启二、材料分析(10分)1“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之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 原文大意: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人们住进去躲避风雨。分析回答:什么时期什么人开始造房屋?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2请阅读下列材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成果沟

19、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 请回答: 1、上述资料所讲的两个时代有什么不同? 2、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的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3、从第二段资料看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4、两者相比你认为哪一种是进步的?你喜欢哪一种? 三、问答题(20分) 1以史为镜(10分) “大禹治水”是造福于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谈谈大禹治水给你的启示。 2探究园地(10分) 课题:观察人面鱼纹彩陶盆。想一想彩陶盆上为什么要刻上这些神秘的图案,这些图案象征着什么? (1)写出你选用的研究方法。 (2)将你的研究结果整理成

20、文字。 探究训练(C)一、时光隧道:1. 如果你有一个时光机,可以回到过去,你会探访哪个时期的上古人类?为什么?2. 如果要你带一件东西送给他们,你会带什么?3如果要你带一件东西回来,你会带什么?二、说图解话:根据图片所提示请你写出半坡“半地穴式”制作过程,并说明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情境再现 走进山顶洞(以第一人称描述山顶洞人的生活或劳动情境)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了解夏朝建立的基本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的建立、盘庚迁都、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迭顺序。

21、能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出其相似之处。课堂同步练习(A)课堂训练1、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 禹传位给伯益 B 禹传子,家天下 C 舜传位给禹 D 启打败有扈氏2、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于( )A 公元21世纪 B 公元16世纪 C 公元前21世纪 D 公元前16世纪3、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4、将商朝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 商汤 B 武丁 C 盘庚 D 商纣5、在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的朝代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6、奠定西周建立的重要战争是:( ) A 阪泉之战 B 打

22、败有扈氏 C 逐鹿之战 D 牧野之战7、被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都城灭亡的国家是:( ) A 东周 B 西周 C 商朝 D 夏朝8、东周建立的时间是:( ) A 公元771年 B 公元前771年 C 公元前772年 D 公元前770年9、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社会生活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的第一位统治者分别是启、汤、武王、平王。B 夏朝筑有城堡宫殿,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行政机构,所以它被看作是我国第一个国家。C 商朝的地域和影响远远超过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D 西周的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里分到土地,只有使用权,不能转让和买卖。

23、10、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灭亡叙述正确的是:( ) A 统治不得民心是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B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纣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C 商朝末年国王桀奢侈残暴,自比太阳,引起人民不满。D 西周末代统治者周平王烽火戏诸侯,最后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亡国。二、课堂回顾材料分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礼记材料一讲的

24、是哪一个时期?材料二讲的是哪一个时期?这两个时期有什么不同?2、问答题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王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提示:解答时还要掌握两个概念的实质:禅让制民主制度;世袭制专制制度)三、课堂延伸假如你是诸侯王,你愿意听从周王的号令么?如果不听从,是什么样的环境影响你的抉择?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了解西周分封制实行的原因、主要内容、作用。了解夏、商、西周的统治阶级是通过军队、刑法等暴力镇压与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双重手段来统治人民的。课堂同步练习(A)课堂训练1、分封制开始实施是在:(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2、下列

25、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交纳贡赋 交纳租赋 派兵作战 服从命令治理诸侯国 朝觐与服役 保卫周王 A B C D 3、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不包括:( ) A 亲戚 B 功臣 C 前代贵族后裔 D 少数民族部落首领4、下列属于西周时期统治阶级的是:( ) A 民 B 士 C 众 D 庶人5、被驱使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动,一般拥有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符合以上条件的是:( ) A 诸侯 B 士 C 平民 D 奴隶6、下列对奴隶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犯B 他们毫无人身自由,但生命要得到保障C 贵族强迫他们去做

26、苦役,等他们有了钱就可以给自己赎身,摆脱可怕的生活D 奴隶的身份不会世袭7、“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 人祭 B 人殉 C 牛祭 D 牛殉8、有特权在触犯刑法后交纳一定数量的赎金就可以免刑的人是:( ) A 农夫 B 工匠 C 奴隶 D 卿大夫9、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 分封制 军队 刑法 礼仪教化A B C D 10、统治阶级通过哪一种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 ) A 祭祀天地 B 祭祀祖先 C 祭祀社稷 D 祭祀神灵二、课堂回顾1.材料分析: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原文大

27、意:将同姓子弟亲戚分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原文大意:周朝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为诸侯,但是后代疏远了,诸侯之间象仇敌一样彼此进攻,就连周天子都不能禁止。 读了这两段材料后,你认为分封制能不能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长久牢固的统治?你认为我们国家今天的政治制度与西周分封制有什么不同?2.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在河南安阳发掘出十一个商朝王陵,王陵里埋着很多陪葬的人,武官村里陪葬的人有300人,还有大量牲畜。材料二 在安阳,发现了191座祭祀坑,人骨一千多具,其中绝大多数是15岁到35岁的青壮年男女。他

28、们死得很惨,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斩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商朝的什么事实?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奴隶怎样的生活处境?三、课堂延伸 1、我国是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比如清明节我们都要去扫墓,表达我们对先人的追思。现在请你去采访周围的长辈,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礼仪规范,将你所了解的礼仪规范和同学进行交流,议一议这些礼仪制度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2、“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子”是我国民间的一句俗语,你知道为什么皇帝会更喜欢他的长子吗?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1、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2、知道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并能

29、在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式图上找出其相对应的地理位置。3、知道齐桓公称霸及其条件,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等历史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诸侯争霸的作用。课堂同步练习(A)课堂训练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 楚庄王 B 宋襄公 C 齐桓公 D 晋文公2、在争霸斗争中,遭到彻底失败的是:( )A 宋襄公 B 晋文公 C 越王勾践 D 吴王阖闾3、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的是:( ) A 城濮之战 B 葵丘之盟 C 长平之战 D 问鼎中原4、齐桓公任用的改革家是:( ) A 姜尚 B 管仲 C 吴起 D 商鞅5、齐桓公发展齐国势力的口号是:( ) A 改革内政 B 发展生产

30、C 尊王攘夷 D 改革军制6、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 A 葵丘之战 B 城濮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7、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是从哪一个诸侯国中分裂出来的:( ) A 齐国 B 楚国 C 秦国 D 晋国8、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 )A 楚国 B 燕国 C 秦国 D 齐国9、下列哪一个成语与晋文公有关:( ) A 卧薪尝胆 B 问鼎中原 C 退避三舍 D 老马识途10、朝秦暮楚这一个成语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 A 诸侯争霸 B 三家分晋 C 周王室衰微 D 合纵连横二、课堂回顾1、材料分析题“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阅读材料回答

3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2、学习利用历史典故识记历史知识。本课历史典故较多,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如“管仲相齐”、“葵丘会盟”、“退避三舍”、“尊王攘夷”、“卧薪尝胆”、“纸上谈兵”、“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你还知道其他么?3、填图乐园请在下图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三、课堂延伸1.成语对应(请将下列成语与相关的历史事件用线相连) 朝秦暮楚 相传燧人氏用人工方法生火钻木取火 西周时大量的奴隶被集中在贵族的田地里劳动千藕其耘 春秋时楚庄王数次挥师北上,打败晋国问鼎中原 战国七雄为了各自利益时而“合纵”时而“连横” 2如果你是春秋

32、时期的一位诸侯,想做霸主,你需要哪些条件,你又会怎样去争霸主之位?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牛耕的使用,在生产上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在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等史实的基础上,认识社会变革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课堂同步练习(A)课堂训练1、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 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 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C 各国的社会变革 D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2、“千耦其耘”的劳动场面出现在:(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3、我国铁制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是在:( ) A

33、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4、战国时期,我国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是指:( ) A 集体耕种 B 个体劳动 C 铁器的使用 D 两牛牵犁的使用5、“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出现于:( )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6、战国时期,首开变法之风的是:( ) A 魏国 B 楚国 C 韩国 D 秦国7、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8、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楚悼王邹忌 B 魏文侯吴起 C 秦穆公商鞅 D 秦穆公申不害9、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不属于富国措施的是:( ) A 编制户口

34、,加强刑法 B 奖励生产 C 承认土地私有 D 统一度量衡10、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A 统一度量衡 B 奖励军功 C 奖励生产 D 推行县制 二、课堂回顾问答题试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分析战国时期农业生产能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材料阅读甘龙、杜挚和顽固大臣反对商鞅变法的主张,他们的意见如下:甘龙:聪明的人是不会通过变法法令来治理国家的,采取旧法治理,官吏熟悉百姓也安定啊!杜挚:不是非常有利,就不能变法,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能变法。用古人的法令,是没有错误的。 顽固大臣:秦国怎样才能富强?怎样控制人民?如何解决经济混乱?如何削弱地方势力? 原文见史记商君列传假如你是商鞅

35、,你怎样才能驳倒上述观点,说服秦孝公变法。三、课堂延伸1、今天在你的家里或农村里看到的还有与当时相似的农具吗?你会使用么?从中你会想到什么? 2、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处以极刑。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现象?又如何认识这些改革者的遭遇呢?这些历史事实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呢?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学习,明白他们的含义,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通过学习司母戊鼎,搜集青铜器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加深青铜艺术这一文化瑰宝的认识。课堂同步练

36、习(A)课堂训练1、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 A 金文 B 小篆 C 甲骨文 D 陶器上的符号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3、猜一猜下列甲骨文是十二生肖中的哪一种?( )A 虎B 鼠 C 兔D 蛇 4、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青铜立人像 D 青铜编钟5、下列不是青铜器合金的是:( ) A 铜 B 锡 C 铝 D 铅二、课堂回顾 1. 下图这件青铜器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被称为_,重800多公斤,是_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三、课堂延伸看生肖,说历史选择

37、你自己的生肖。学者画出来2由上可以看出甲骨文是什么文字?反映什么朝代什么历史现状?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了解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 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分析百家争鸣产生的时代背景。结合各派的学术观点来讨论现实问题,加深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在辩驳中学会吸收对方思想的精华。 课堂同步练习(A)课堂训练1、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 A 私学的兴盛 B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 社会大变革 D 士人的解放2、在下面这些思想家中,你认为不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孟子3、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38、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4、孔子的言论已记载在:( ) A 春秋 B论语 C诗经 D尚书5、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 )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6、后被秦始皇所采用的学说是:( )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8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荀子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10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

39、原因是()A频繁的争霸战争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二、课堂回顾材料分析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谈谈你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从中你受到什么启示?2填表总动员请你填完整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览表流派人物历史时期主要思想代表作品及影响儒家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言论收在论语中。孟子战国时期民贵群轻,仁政,保护资源荀子战国时期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老子春秋晚期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道家学派创始人,著道德经庄子战国时期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墨家墨子战国初期 法家韩非战国末期反仁政、倡法治、中央集权著韩非子兵家孙武春秋晚期著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

40、膑战国时期战胜而强立,敌天下服 三、课堂延伸1东湖中学是一所新建成的美丽校园,可是,总有一些同学不能自觉保护这美好的校园环境,例如,校园里原本洁白的墙壁已留有脚印、球印;光洁的地板粘上了口香糖。作为东湖中学的学生,请你用儒家道德教育、法家规章制度、道家自我觉悟的观点,为保护校园环境提出你的建议。 2合作探究学习 在诸子百家中,你最欣赏哪种观点。为什么? 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了解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理位置和功效,知道李冰父子在水利工程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知道编钟的出土地点,认识战国时期高超的音乐水平。课堂同步练习(A)一、课堂训练填填看战国时期,秦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

41、建了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_,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_,它的复制品已在2001年被联合国永久收藏,复制品被命名为“中华世纪鼎”。 2战国时期,秦蜀郡守_父子主持修建了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_。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湖北随县出土了我国战国青铜曾侯乙_。这些乐器的大量出土,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了很高水平。 4、 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防洪排水 B防洪蓄水 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合作探究学习 5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对郫县有什么好处? 二课堂回顾这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示意图这个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它

42、是由谁主持修建的?你能说出“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几部分的作用吗?它为什么会在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呢?三、课堂延伸“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请你翻译古文说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是天府呢?第12课 了解身边的“历史”学习与探究之二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学会收集材料、调查探究等方法,了解自己身边的历史.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切身感受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激励学生察往知来,与时俱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课堂同步练习(A)课堂训练请你设计一个“了解身边的历史”的活动方案:调查主题:调查方法:调查内容:课堂

43、回顾什么是了解调查法?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调查历史的方法?通过本课,你学会了哪些展示调查结果的方法?三、课堂延伸 通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关于身边的历史,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单元综合测试(B)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分值:100分 时间:45分钟)班级_ 姓名_ 成绩_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60分)1 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 ( ) A、夏 B、商 C、西周 D 、东周 2 战国时期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属于 ( ) A、儒家 B、法家 C、纵横家 D、道家 3 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统一度量衡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4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

44、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5 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6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7 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防洪排水 B、防洪蓄水 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B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夺D维护小国的经济利益9下列历史事

45、件或典故与成语“朝秦暮楚”有关的是()A围魏救赵B纸上谈兵C卧薪尝胆D.“合纵”“连横10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主张改革,提倡法制的代表人物是()A孙武B.孙膑C孟子D.韩非11下列典故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A. 老马识途 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D尊王攘夷12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人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 D、韩非13战国时期,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争不断 B分封制度的瓦解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新兴地主阶级

46、登上历史舞台14按地图位置,战国七雄中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诸侯国依次是( ) A秦、楚、齐、燕 B楚、燕、齐、秦 C齐、秦、燕、楚 D齐、楚、秦、燕15对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兴盛 B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受到冲击 C在各国竟相改革的风潮中,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受到了具有远见的国君的重用 D官学很兴盛,培养了大批人才16以下关于夏商西周国家,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 军队 刑法 兴办教育 礼仪教化 A B C D17关于西周的分封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周王分封给诸侯的土地归诸侯所有

47、 B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将血缘关系融入国家统治 C诸侯因为政绩突出而得到周天子的分封D诸侯与周天子相互对峙18都江堰建成后,受益最大的地区是() A. 江汉平原地区B关中地区C川西平原地区D中原地区19下列内容属于商鞅变法措施的是() 奖励耕战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建立县制受封的贵族传到第三代,就收回爵位ABCD20战国时期同春秋时期相比,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哲学思想得到大大发展。它所反映的深刻社会背景是( )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和发展 社会发生巨变,它反映了新旧阶级在政治上的争论和斗争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提高 战争过于频繁材料分析(20分)1历史诊所(10分) 皮皮:我非常想知道远古人类的情况,你能

48、告诉我一些北京人的事情吗? 贝贝:当然可以了!北京人可以人工取火,他们用磨得光光的石锅做饭。 皮皮:噢 !你还能告诉我我国原始聚落的情况吗?比如半坡聚落? 贝贝:那就更没有问题了!他们呀,日常生活使用陶器,陶器可好看了,底色是红的, 上面绘有人、动物等图案,叫什么来着?对了,叫叫黑陶。他们住的房屋呀,是干栏式的! 皮皮:那春秋战国时期的耕作方式是千耦其耘还是个体农耕? 贝贝:我知道!是千耦其耘呗。 皮皮:唉,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哪个朝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贝贝:是夏朝吧? 聪明的小朋友,你认为贝贝的回答怎么样?你能诊断出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吗?请在答案卷上写出出错处并简单说明理由。(6分)

49、对贝贝这样的学习态度,你有什么体会?(4分) 2字行天下(10分)请填出答案(甲骨文知多少)你能从上列商朝文字中看出当时施行过的刑罚么?问答题(20分)1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法、道三家的思想主张有什么不同?根据你对三种思想的看法,就学生拉帮结派现象如何遏制问题给学校教导处写一份建议书。 (100字左右)2. 针锋相对编写辩论词。(100字左右)代表儒、法、道的不同方,开展辩论,急需辩论词,请你帮忙。 探索训练(C)金字塔园地西周实行依据血缘关系亲蔬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宗法制,并以次为原则进行分封。周王自称天子,由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诸侯往下也按同样原则把本封地内的民众和土

50、地逐级分封给卿大夫、士。士以下没有土地、不再分封。请填写完整国王统治阶级军队贵族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探究制作材料代表性生产工具优点与缺点木、石、骨、蚌铜、青铜很少用于农业铜珍贵、质地软、青铜虽硬,但比较脆,易断铁 填上表后,分析:使用木制、石制工具时,奴隶怎样才能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 古书上把这种大规模的耕作叫做“ ”,铁制工具和 使用并推广后,生产效率提高,还需要奴隶们进行大规模的耕作么? 如果奴隶主仍然残酷剥削奴隶,奴隶们会有生产积极性么?如何调动奴隶的积极性呢? 奴隶主开始改变剥削方式为 承租人对小部分收入支配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史书上把这种情况叫做 , 。可见,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

51、广,使 逐渐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 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在这种剥削方式中,劳动者不在称为奴隶,而叫 ,那些开明的奴隶就成了新兴 ,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小导游:联系世界古代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的湮废,写一段历久不衰,永葆青春都江堰的导游词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质量调研班级_ 姓名_ 成绩_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开卷考试。题型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一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填入相应的序号下。)春秋时期的鲁国初税亩和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

52、。1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氏族公社的形成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学会建造房屋2 在下列远古人类中,还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3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到“小国寡民”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4战国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主张的是: ( )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5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在全国推广最早开始于( ) A、西周分封时 B、齐桓公称霸时C、商鞅变法时 D

53、、秦始皇统治时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而来 B.金文比甲骨文更加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期 D.大篆形成于西周的晚期7 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铁器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普遍推广 C.水利的大量兴修 D. 荒地的不断开垦8 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同学们应该查阅( )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庄子9 下列项目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A兴办“私学 B“温故而知新” C“仁”的学说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0这些变法的最大作用和产生的最主要的社会后果是( ) 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新的阶级,形成了新的阶级

54、关系 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 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1造成变法局面出现的根本因素是( ) 奴隶已经缺乏劳动兴趣 铁制工具出现,生产力显著提高 地主阶级迫切要求上升为统治者 社会环境优越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演变和发展时期。请根据有关叙述回答题。 12对这两个历史时期的本质的理解是( ) 我国封建经济出现一次飞跃 无正义战争,所有战争都是为了掠夺人口和土地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封建制度诞生和确立 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不断举行起义 13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剧烈,大国不断兼并小国。为了生存,各国在人才问题上采取几乎相同的态度是( ) 把人才当作食客,收养起来 心存疑虑,不敢轻易启用人才

55、大胆使用来自他国的人才,进行社会改革 将来自他国的人才赶出国门 14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开始崩溃。这种状况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是( ) 各诸侯国普遍实行变法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土地制度已从根本上改变15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是 ( ) 种植粟能制造陶器种植水稻挖掘水井发明瓷器 AB CD16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产生的 A奴隶制B世袭制 C分封制D禅让制17在中国古代史上,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A这是一种进步B.无所谓进步与退步 C这是一种退步D.进步与退步交织在一起18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社会

56、走向了尽头( ) 、尧 、舜 、禹 、启19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叫( ) A. 人殉 B人祭 C人牲D殉葬20奴隶主死了,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 ( ) A. 人殉 B人牲 C斩首 D. 祭祀21下列关于夏朝社会经济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青铜酒器和兵器B. 用粮食酿造酒C有雕饰美观的玉器D用铁制造农具22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23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 ) A齐国B楚

57、国C赵国D.秦国 24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是 ( ) 食物太少;工具简陋;生活环境险恶;由母系血统维系的群体不易分开 A B C D25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 采取磨制和钻孔的技术制造石器;使用弓箭;懂得人工取火;按血缘关系组成固定的集体;开始用简单的语言交流 A B C D二、辨析题:(12分)26A:孔子教育风范填写:(6分)孔子认为,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贫富贵贱,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对象: 孔子很了解自己学生,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针对性地对他们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克服不足。教学方法: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8、 学习态度: 孔子认为学习应该反复学,加深认识。 学习方法: B:孔子讲学历史短剧编写: 众弟子:孔先生早! 孔子:(摇头,叹气)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好天下,我认为只有两个字“仁”和“礼”! 弟子:(拱手问道)请问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 孔子:(点头,微笑)提的好啊!“仁”就是 。 “礼”就是 。 弟子:弟子不明白,怎样才能做到“仁”? 孔子:仁者爱人。正所谓“己所不欲, ”。才乃仁也。 弟子:请问怎样才能做到“礼”呢?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加强个人修养,人人循规蹈矩,岂不天下太平!材料解析题(12分)27阅读材料: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材料二、知之为知

59、之,不知为不知。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回答:(1)以上三段材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4分)(2)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分别说明他对学生是怎样要求和教育的?(6分)(3)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问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计28分)28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主要学派有哪些?代表人物分别是谁?29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请回答:(1)材料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2)根据这一思想,商鞅采取了什

60、么行动?包括哪些具体措施?(3)商鞅的行动有什么重大意义?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了解了秦统一的背景,能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掌握了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了陈胜、吴广起义打击秦朝的残暴统治。知道了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课堂同步练习(A)课堂训练李白曾有诗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反映的是( )长平之战 B. 楚汉之争 C. 陈胜吴广起义 D. 秦统一全国2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B. 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