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平泉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笔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承德平泉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笔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承德平泉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笔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承德平泉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笔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承德平泉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笔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承德平泉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笔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蚕豆植株细胞中具有大液泡的是()。 A根尖分生细胞B成熟的叶肉细胞C成熟的导管细胞D成熟的筛管细胞 答案:B解析:液泡是植物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才具有中央大液泡,液泡很大,可占据整个细胞体积的90%,故A错误,B正确。成熟的导管细胞只具有细胞壁,故C错误。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液泡膜、微丝、微管、高尔基体和核糖体,但有质膜、线粒体、质体、光面内质网和叶绿体,细胞壁周围具有胼胝质,即某些碳水化合物,所以筛管是活的。故D错误。2研究人员对某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采用第三人称陈述式的方式进行了记

2、录和评析。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行动研究法课堂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教育叙事案例法 A.B.C.D. 答案:D解析:知识点:生物学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型。观察法是一种较为基本和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其他一些研究方法,或者是从观察法发展来(如实验法),或者要建立在观察法所提供事实的基础上。个案研究法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教育叙事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根据定义,本题答案选D。 3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取某种B淋巴细胞之前,无需给实验动物注射相应的抗原B.只要将动物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放在同一培

3、养基中培养,就能得到杂交瘤细胞C.只要将杂交瘤细胞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就能够得到产生单一抗体的细胞群D.与常规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答案:D解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首先要给实验动物注射抗原,以获取相应的B淋巴细胞。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以获得杂交瘤细胞。最后需经专一抗体检验,筛选出特定杂交瘤细胞,才能获取能产生单一抗体的细胞群。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

4、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B.C.D. 答案:B解析:5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1:2,这是因为( )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A解析:酵母可以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在进行有氧呼吸时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1:1,一个葡萄糖分子消耗6个氧气分子,放出6个二氧化碳;在无氧呼吸时一个葡

5、萄糖分子可以放出2个二氧化碳,又因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1:2,只有当进行无氧呼吸的数目是有氧呼吸的3倍时,才能符合,所以选A。 6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至少含有多少个氧原子?( ) A.MN+ZB.MNZC.M+NZD.M+N+Z 答案:C解析:链状多肽肽键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环状多肽肽键数=氨基酸数。所以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如肽链全部为链状,则该蛋白质分子含有肽键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M-N;又因为N条肽链中有Z条是环状多肽,而每一条环状多肽的肽键比链状肽链多1个,所以肽键数为(MN+Z)个。

6、1个肽键中含1个氧原子,故肽键中的氧原子数为(M-N+Z)个;而游离的羧基中含有2个氧原子,每条链状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羧基(C端),即含2个氧原子。链状肽链数为NZ,故肽链的游离羧基中至少含有2(N-Z)个氧原子。所以这个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为MN+Z+2(NZ)=M+N+Z。 7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 A.根特征B.叶特征C.果实D.生活环境 答案:C解析: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没有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有果实。故本题选C。 8由研究者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方式,向熟悉被研究对象的第三者或当事人了解情况

7、,或者通过测试收集书面材料来了解情况的方法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经验总结法 答案:B解析: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根据题意,该教师采用的是调查法。因此选B。 9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内容要点的探究性学习属于( )。 A.发现式探究B.推理性探究C.实验式探究D.启发式探究 答案:A解析:发现式探究,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内容的要点。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老师将预先准备的教具交给学生,根据教具

8、的质、量,让学生单独或分组集体操作这些教具;第二阶段让各组学生开发他们的操作方式和他们的发现,并鼓励全班学生讨论他们刚才所获得的学习经验。 10“有人没吃早餐晕倒了,医生给他注射葡萄糖。为什么要注射葡萄糖?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细胞中的糖类。”这种教学导入类型是( )A.复习导入B.设疑导入C.实验导入D.故事导入 答案:B解析:知识点:导入的类型相关知识。以提问形式进行导入即是设疑导入。 11某高中生物教师要研究生物学教学中角色扮演对高中生合作能力的影响,其最适合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B.调查法C.行动研究法D.观察法 答案:A解析:实验法是指在人工控制教育现象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

9、划地观察教育现象的变化情况和结果的方法。题干中,教师想知道角色扮演对高中生合作能力的影响,那教师应该在教学实际中应用角色扮演法,设置好情境和变量,然后进行观察,也就是应用实验法。B项,调查法是指为了达到预设目的,按照一定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调查对象的各种材料,并做出分析、综合,从而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C项,行动研究法是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对教学实际情况做深入细致的剖析,再经过归纳、概括、提升后得出有关结论的研究方法。D项,观察法是教学研究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地掌握所研究的情况。 1

10、2某教学班有45名学生,教师在进行“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的实验教学时,不符合演示法规范的做法是( )。 A.课前录制临时装片制作的视频,在课上播放B.教师站在讲台上口头讲解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C.教师边用实物展示台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边进行讲解D.教师在课前培训小组长,由他们在小组内演示,并辅导其他成员 答案:B解析:演示法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等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B选项中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口头讲解实验过程,属于讲授法(讲解法)而不是演示法。 13下列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

11、化能”原理的是()。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C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营养素的萃取效率D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实际上体现的是催化剂的功能,A、B、D项所用催化剂分别是果胶酶、过氧化氢酶和无机催化剂FeCl3溶液,C项中水浴加热只是提高了分子的热运动,而与催化剂无关,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故选C。1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和制作临时装片的能力,同时了解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独立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12、的结构简图,然后依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进度,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纸笔测验B.实作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评价类型。诊断性评价旨在发掘、鉴定学生的学习困难或教学缺失,供调整教学方案参考。故本题选择D选项。A项:纸笔测验是指以书面形式的测验工具,主要侧重于评定学生在学科知识方面学习成就高低或在认知能力方面发展强弱的一种评价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实作评价是指使用多种工具或形式,评定学生在实际情况下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动作技能领域学习成就的一种评价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配置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背景、性向和学习兴趣,以便根据学生

13、的个别差异,安排适当的学习过程,施与适当的教学和辅导。与题干不符,排除。 15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嘌呤数大于嘧啶数B.cDNA和mRNA中的五碳糖不同C.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 答案:B解析: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数等于嘧啶数,A错误;c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mRNA的五碳糖是核糖,B正确;组成DNA和ATP的元素相同,都是C、H、O、N、P,C错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储存在RNA中,D错误。 16下图是甲、 乙两个家族系谱图。甲家族有Z遗传病患者,乙家族有红绿色盲(B-b)患者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家族中的I-1既含有基因B,又含有基因B.B.甲家族中的乙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若甲家族-8与-7为异卵双生,则-8表现型正常D.若甲家族-8与乙家族-5结婚,不可能生下兼患两病的男孩 答案:A解析:知识点:遗传系谱图等相关知识。乙家族5号为红绿色盲患者,故其母亲4号为红绿色盲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且该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1号,故1号为杂合子,既含有B基因,又含有b基因,A项正确。B项:由甲家族1、2、5,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若甲家族7号与8号为异卵双生,因-4为患病者,携带显性致病基因,故-8表现型不一定正常

15、,C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8可能患Z遗传病,而-5是红绿色盲患者,其儿子一定患色盲,故二人结婚有可能生下同时患两病的孩子,D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17C4途径中,CO2的受体是()。 A草酰乙酸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天冬氨酸D二磷酸核酮糖 答案:B解析:与C3植物相比,C4植物的光合作用多了一个步骤,就是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的作用下CO2先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反应生成草酰乙酸;然后经过一系列途径又释放CO2,再转入C3途经。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制订体现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B.教师在理解宏观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和学

16、生特点制订具体教学目标C.教师在制订具体内容标准时,要使用行为动词D.知识性目标各水平要求包括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和领悟(内化)水平 答案:D解析:知识目标的水平要求原则上划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基本层次;能力目标的水平要求原则上划分为模仿、独立操作和迁移三种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水平分为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和领悟(内化)水平三个层次。 19“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是“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 )。 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答案:A解析:该教学目标要求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

17、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属于知识目标。故本题选A。 20下列生物学研究中所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 A.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色素B.用18O标记H2O和CO2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D.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确认基因突变 答案:C解析: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所以用丙酮或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法是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扩散速度不同,以分离叶绿体色素A项错误。用18O标记H2O证明释放的氧气来自水,用14C标记CO2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项错误。鼠的体积较大,活动范围广,适宜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项正确。用显微镜只

18、能观察染色体结构,需要用电镜才能确认基因突变位点D项错误。 21教师在“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中采用了如图8所示的“六步教学”。这样的“六步教学”属于( )。A.教学方法B.教学模式C.教学策略D.教学理论 答案:C解析: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学模式是并不规定在具体实施教学时的方法步骤,而只是一个笼统的指导性的结构框架,比如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和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则更加细节化,它可以指向具体的一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甚至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

19、一个重要分支。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本题是教师设计的具体的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属于教学策略。 22下列各项中,实验操作与目的一致的是( )。A.AB.BC.CD.D 答案:B解析:知识点:生物学实验操作规范。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B选项正确。A项:滴加03g/ml蔗糖溶液,观察的是质壁分离实验。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的目的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在液面滴加一薄层石蜡是为了阻绝外界空气,探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的产物。与题干不符,排除。 23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

20、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 A.WwDdwwddB.WWddWwddC.WwDdwwDDD.WwDdWWDD 答案:B解析:A项,白色球状果实的;B项,杂交产生的全部都是白色球状果实;而C、D项,不会有白色球状果实产生,故本题选B。 24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图1中的箭头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小生物的游走方向,为了不使该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图2)是( )。A.B.C.D. 答案:D解析: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相关知识。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实际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

21、水中微小生物时,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向右下方游走,实际微生物是向左上方游走。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向右下方移动,即图2中的方向。因此答案选D。 25两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5中的甲、乙。在相同自然条件下,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丙、丁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和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相同B.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C.一昼夜中装置乙的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多D.14点时,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 答案:C解析:因装置甲是密闭的,所以ab段下降是因为C02浓度下降,暗反应速率下降;cd段下降是因为太阳

22、下山,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速率下降,A错误。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C02浓度下降,光合作用下降但并未停止,B错误。丙和丁图曲线与x=0所围的面积(x0部分须要减去x0部分面积的绝对值)就是一昼夜氧气的净释放总量,显然装置乙一昼夜氧气净释放总量较大,积累的有机物较多C正确。14点时甲中C02不足,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浓度高,C02的固定减少,但还原反应仍可进行,所以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少D错误。 26将成熟胡杨细胞放在三种不同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三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表不有添加,“一”表示无添加 A.为实验组B.茉莉酸为无关变量C

23、.NaCl为因变量D.茉莉酸可抑制质壁分离 答案:D解析: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NaCl和茉莉酸,因变量是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情况,为对照组由表数据可知茉莉酸有抑制质壁分离的作用。 27图2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中肯定含有S元素B过程是利用细胞中的原料合成的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答案:B解析:组成蛋白质的化学元素有C、H、O、N,大多数还含有S,A项错误。过程是利用细胞中的氨基酸合成多肽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B正确。一条多肽中B的数目比C的数目多1。C项错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

24、的多样性,D项错误。 28三个不同岛屿上都分布有某种动物,该动物具有一对等位基因A、a。这三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变化如图5中曲线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种群总数的25%C150代后三个种群的基因库可能存在较大差异D种群越小基因丢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和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的环境下,A的基因频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说明自然选择发挥作用,A正确;在125代时,A的基因频率为75%,则a的基因频率为25%,aa个体的基因型频率为25%25%625%,B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后,基因频率可能发生较大

25、的差异而导致生殖隔离,C正确;由图可以直接看出,三个种群的起始A的基因频率差别不大,经过自然选择后,种群的A的基因频率变化最大,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最小,说明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D正确。故选B。 29某省的生物高考满分为120分,某同学得了55分,最终成绩单上给出的成绩是“B”。这样的考试属于()。 纸笔测验终结性评价 标准参照型考试常模参照型考试 ABC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试及评价的类型。高考很明显是传统的纸笔测验。终结性评价旨在评定学习的进展和成就,作为成绩报告或教育决策的参考,如各级学校在学期末举行的期末考试,因此高考属于此类评价。标准参照型考试,是以某种既定

26、的标准为参照系进行解释的考试。这种考试是将每个人的成绩与所选定的标准做比较,达到标准即为合格,与考生总人数无关,如各种执照考试,驾驶执照考试、计算机等级水平考试等。区别于常模参照考试,公务员录用等选拔性考试。因此答案选C。二、问答题30图9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示意图。问题:(1)图中代表的气体在线粒体的_(填结构)参与呼吸作用;代表的气体参与光合作用的_阶段;与都是通过_(填结构)进出叶片。(2)当光照强度增强时,图9中的葡萄糖生成的变化是_。(增加减少不确定)(3)图9中水的产生发生在呼吸作用的_阶段。 解析:(1)内膜;暗反应;气孔 (2)不确定(3)第三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的知

27、识点,图中代表O2,代表CO2。二者通过叶片表面的气孔进出叶片,参加反应。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氢(用H表示),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个阶段,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第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氧结合而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在光反应阶段,水分解为H和O2(水的光解),然后NADP+与H结合生成NADPH,

28、并产生ATP;在暗反应阶段,CO2与C5化合物反应生成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C3化合物接受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态氢和能量,生成有机物和C5化合物(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随之增强;光照强度超过一定限度之后,植物表面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也随之降低;最终达到光饱和阶段后,增强光照,光合作用速率不发生变化。故光照强度增强时,葡萄糖生成的变化不能确定。 31(1)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接受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_被染成_,被染色的原因是_。由此可知,玉米属于_植物,小麦属于植物。(9分)(2)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知: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_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_种,即_。(6分) 解析:(1)叶肉细胞;蓝色;光合作用积累的淀粉与碘液反应变成蓝色;C4;C3(2)C3与C4;2;三碳化合物和四碳化合物解析:三、简答题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