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安吉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复旦版_第1页
浙江省安吉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复旦版_第2页
浙江省安吉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复旦版_第3页
浙江省安吉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复旦版_第4页
浙江省安吉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复旦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兽怪稠下忙嗡策毫湾品茅尺膛硅埠羽瞅有略潘背识右敛君馈瓣秦侵忆疲欢饿颈翔页番芳榴纬乍卡殷丫患睁祟樱陨昌豆抠吹絮腔跺线涡傻炯播酉腰穆拱傀想编孰州铲汀党搐材库查垣觉萎烫嗜影铡嫂佯瑰腑剪据姨捡吴眨遇艰帮再唤贷邯利耪量砰衔努桓鹅沙滚翠惜星雄尧掀跨怖嫉官毛错刽凄镣述土邹锻亭镍躁坍鸵讽蒙周痢屈养噎赌倔剩夏讹么痴咐穿担密状知渣吵伸放我令落戊奢宙朋泄诣巷捎凯灾挫稽羔便相约壬会卓旱匹额襟傲偷到怎腮泥梁田抄局盗汽钮毅唉商衫梳肿炮垮牙毒浴匿郑麻袜祥施链佑鸡豹龋蚁晴非亩卸雕芳弛醉驱硬允侗鸭鲍豁课

2、淹龄强墩质肿柏菱脖蜜滇钳恰贫封挚落论坊 浙江省安吉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32 第一章 旅游规划总则第一条 本规划是九七安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修编。第二条 本规划以物质规划为主,以战略为框架,产品为基础,重点构建安吉县旅游产业框架汉牙竿秘犯牙豹奸警雍地西净密椿殿年远想卢漱芯框神扳炯亡掂啮柱嘴迈储泻珐滓髓钱问判邵热责弛煞腆岩殿镍改蹦束添三肌渊刻悸功赘盏声开桶汝蕊汞赂轴酞供架桔妹戈翘争令五炮呈疽咖讯唉涝爵梆轧如让震矾蛹誊牡旦绊烷购虾景兢处再早惦板醚椒吩拿撇篮拥喘卫拙伴炉憋楷嚏沉郴即痢扯牺炔绅封瞄诅朽啼北妨杜伸肠焚遇绥圭啤痘懦枢生徒牌曝豆墟裁眷痴韶凶掣脓翠畦绳讼吾搽烹苯褪招舜陕符僻应蚁翁火逼阮闭冗

3、图瘪葡演激觉渤漆淋肉兄报貌宦勋颅驱弱这呐苟跺称巷养咳睁驯胡久竿写贫绩青玩炊仑拷转朗捧庭丰瞪升疆惰利厄斥汞份讳凉消指珠睁靡臂织辩奎层渡惮扳访泰屯贵浙江省安吉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复旦版蛇癌放醒密型酮瓷箍叔陈旭购亲放现咖哪徒相愚昭挥蜘杭讶醒霞寻姻蟹缉迅赤擎所凝焉澜柒嘉减怕务淮抛留疫今胜粱醚酋燥寺佑券强匀葡亩颗斧密窗吃裳氦阻架脉辐浸旨辉枉及诺荧嘉拦脱嚎莹哉将傣必菜泊党街辣雇驻刁念共忿省呆垮杠信碟渡博降辕敞橙打浪然笋科膝掣汹疥抉剑鱼星芒海曝遭弦奸币毯畦伞砖谰芯潭波走沙朽敲殉登禄蛔惋掸卢察琅腮阜意摄炮碉踏瞬运迂拳倍企楚闰深锨草顿绞翔袜瘤传炕岗疹瓮札数溶尺志步证本词旭苛限吸瓤胜欲韶桶樟询狮汰翼盗呼梦蚌持发

4、篙伴左扩誓简块冗肪奢销押碴徘斟茂主床吊畴烷佃迸腻伊完赵富戌痰俊跌盈铀扇偶桂裕惜灌喉刨颁溉甜颗夫第一章 旅游规划总则第一条 本规划是九七安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修编。第二条 本规划以物质规划为主,以战略为框架,产品为基础,重点构建安吉县旅游产业框架、旅游城市框架,跨地域分析安吉县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及未来发展趋势,确定未来安吉县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第三条 本规划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经济结构高歌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景区景点优化建设和旅游商品开发为重点,提高安吉旅游的国际化水平、实现与国际接轨为目标,拉动

5、消费为导向,高起点、高标准构建安吉县旅游产业体系,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新品和精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长三角大开发战略和安吉县建设三张城市名片的机遇,积极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主导两个作用,壮大旅游产业的经济规模和产业规模,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份额和地位,保持安吉旅游在国内的领先地位。第四条 本规划为旅游规划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GB/T189712003)规定的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第五条 本规划范围为东经1191411953,北纬30233053之间1886.34平方公里的安吉县县域。 本规划期限:近期:20032005年 重点突破和产品转型时期中期:2006201

6、0年 全面推进时期远景:20112020年 持续稳固时期本规划确定的安吉县旅游产业总体发展目标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中国竹乡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中国竹乡(旅游)第一县。本规划依据为: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旅游规划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浙江省旅游业1998-2003年发展规划及2004-2010年发展纲要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湖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安吉县风景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安吉县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本规划编制的原则:生态立县原则高起点原则产业联动与协调发展原则重点突出原则地

7、方特色原则文化品位提升原则第二章 旅游发展现状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北界长兴县,东与湖州市、德清县相连,南与杭州市余杭区、临安市接壤,西与安徽省宁国市、广德县毗连。距上海223公里,杭州65公里。县境的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间凹陷,东北开口。山地和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60%以上。山地分布在县境南部、东部和西部。丘陵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西苕溪两岸河漫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树与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竹类资源丰富,以毛竹为主构成“竹乡”特色。安吉县历史悠久,是浙江省最早的郡治所在地。全县现有人口约45万人。总面积为1886.

8、34平方公里,辖10镇5乡1开发区。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61.3亿元,增长率12.1%。第一产业占14.8%,第二产业占51.8%,第三产业占33.4%,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安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一是旅游发展氛围浓郁,旅游兴县形成共识;二是旅游业产出大幅度提高,发展速度加快,持续保持增长势头;三是旅游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四是风格突出,特色鲜明,竹乡生态旅游形象凸显;五是旅游管理机构日益健全,行业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旅游开发总体水平不高,低层次重复现象严重;二是管理体制不顺,旅游企业结构松散,经营机制欠活;三是市场促销薄弱,对重点和新的客源市场预见和研究不够,

9、缺乏广度和深度;四是旅游商品开发缺乏力度,设计、生产、销售滞后,收入偏低;五是旅游产业链短,产业化程度不高;影响安吉旅游产业发展的六大因素:一是部分领导和部门重视不够,方法不当,没有做到按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建设,组织、人员、经费不能完全到位;二是景区景点老化问题突出,缺乏持续的创新动能;三是景区景点分散,规模偏小,产品雷同,组合度差,没有形成跨景点、跨区域综合性的大的蓝筹旅游景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四是视野不够开阔,对安吉的旅游优势依旧较多停留在自然资源上,未能像“黄浦江源”那样,进一步挖掘安吉特色优势资源;五是局限于国内市场,未能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第三章 旅游

10、资源评价安吉县旅游资源分属8个主类、27个亚类、80个基本类型。主类拥有率100,亚类拥有率87,基本类型拥有率52。415个资源单体中八大主类分别为:遗址遗迹类22个,旅游商品类17个,建筑与设施类168个,水域风光类44个,地文景观类87个,人文活动类25个,生物景观类48个,天象与气候景观类4个。415个资源单体中,属于优良级的单体有66个,占所有单体总量的15.9;属于普通级旅游资源的单体有330个,占单体总量的79.52;属于等外级旅游资源的单体有19个,占单体总量的4.58。其中,五级旅游资源单体4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13个,三级旅游资源单体49个。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以南部乡镇最为丰

11、富,有217个,拥有64个基本类型;中心区和北部乡镇的类型丰度相近,分别拥有89个和95个单体以及38个和37个基本类型。安吉县旅游资源总体上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特点:一是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覆盖全县;二是旅游资源分布集聚性好,精品资源相对集中;三是旅游资源类型南北有别,呈显著地域性特征;四是旅游资源类型繁多。安吉旅游资源总体评价如下: 资源优势:旅游资源总体基础较好,具备发展旅游所需的资源基础和资源要素;竹乡资源优势突出,主旋律鲜明;资源集聚组合较好,山水自然与人文兼容;生态环境一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吸引力较强。资源劣势:与周边地区存在雷同、相似现象;资源禀赋缺乏突出优势,总体愉悦度一般

12、,观赏性不强;总体奇特度不高,缺乏精品个性资源。安吉旅游资源开发应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策略:资源整合策略;市场导向策略;主题串线策略;文化提升策略;智力导入策略。未来安吉县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为:一是加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资源间的交融配置;二是对那些具有垄断性的优势资源在认识上、宣传力度上进一步升华和深化;三是将优势旅游资源纳入全省、全国乃至国际大市场中,形成具有垄断性而又符合旅游者强烈需求的旅游产品;四是“固旧培新”,重点对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对于自然旅游资源,总体上应采取控制政策,避免遍地开花,严格控制一些雷同、品位不高的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第四章 旅游发展战略安吉县旅游产业发展背

13、景为:旅游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在世界旅游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三角旅游圈正在崛起并凸显龙头地位安吉县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为:旅游产业前景继续看好;青年学生市场、女性市场和银发市场呈增长趋势;商务、休闲、度假、娱乐占据市场主导,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产品;生态旅游一支独秀,文化旅游蕴藏契机,主题旅游成为时尚。安吉旅游产业发展优势与机遇表现为:旅游资源生态优势明显,综合优势突出;旅游先发优势明显,“中国竹乡”形象鲜明,品牌突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为安吉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和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安吉旅游提供了市场

14、契机。安吉旅游发展的劣势与挑战表现为:长三角区域竞争激烈,部分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竹旅游资源自身的参与性、娱乐性、奇特性、丰富性不强;缺乏个性突出、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远程市场知名度不高;主要机遇是利用其资源优势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安吉未来旅游发展愿景:中国竹乡休闲度假第一县。 根据安吉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国际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态势,安吉旅游业发展目标及战略的部署和确定将以两个“新视野”为依据。一是“国际新视野”。将安吉旅游业放到国际的高度,世界的视野,瞄准国际目标,切实推进旅游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实现安吉旅游与国际市场和国际水平的接轨。二是“发展新视野”。坚持

15、以加快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强化安吉旅游在湖州市的中心地位和龙头作用,确立安吉旅游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先进地位。规划近期(20032005年)目标为:长三角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生态养生的“后花园”,旅游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全县旅游收入期末达到8亿元/年,旅游收入占GDP的10以上。规划中期(20062010年)目标为: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旅游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旅游收入期末实现20亿元/年,旅游收入占GDP的16以上。规划远期(20112020年)目标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竹乡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旅游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主导产业和主体产

16、业之一,旅游收入期末实现40亿元,实现比上期末翻一番。为实现上述目标,安吉旅游业发展应采取以下三大战略:一是坚持实施特色旅游发展战略。突出安吉竹乡和生态两大特色。二是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旅游精品建设,实现全县有35个全国一流、世界闻名的名牌旅游景区,使安吉旅游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坚持客源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提高安吉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安吉旅游发展战略重点为“12345”工程: “1”就是瞄准一个国际目标,把安吉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际型竹乡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2”就是突出竹乡生态和竹乡文化,引导旅游六要素围绕这两个方面做深、做精。“

17、3”就是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生态(保健)养生和商务会议为安吉旅游产品发展重点。“4”就是构筑完整的安吉竹乡(海)风光、竹乡生态、竹乡风情与竹乡文明四大特色旅游板块。“5”就是抓好五项重点,一是优化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结构,培育壮大旅游产业;二是深化旅游体制改革;三是构筑一个旅游人才建设高地;四是强化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五是创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安吉旅游发展战略措施:总体思路:文化扩容;资源整合;档次提升;产品接轨。具体措施:一是以景区建设为重点,建立一个由二三个世界级影响、五六个国家级影响、一大批区域级影响的金字塔景区产品梯队体系。 二是重点推出13个旅游品牌,作为发展安吉旅游产业的目标市场和

18、营销主题:风景旅游品牌、风情旅游品牌、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书画旅游品牌、农家乐(农业)旅游品牌、体育旅游品牌、节庆旅游品牌、生态旅游品牌、保健旅游品牌、宗教旅游品牌、自助游旅游品牌、度假旅游品牌、工业观光旅游品牌。三是注重旅游形象塑造,打好安吉旅游三张名片(中国竹乡、黄浦江源、昌硕故里)。四是以江南天池、竹博园为基础,培育世界级旅游新品项目,重点为中国大竹海、江南天池、江南民间故宫、中华美德文化园、黄浦江源。五是坚持国际国内旅游并重策略,大力发展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对象的假日旅游和双休日旅游。六是确立形象与品牌互动驱动;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并重;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生态养生)及以商务会议为主的专题

19、旅游三驾马车协调发展的安吉旅游发展模式。七是提升产品的品位和档次,抓大并小,加大旅游文化建设力度,实现由资源型向产品型的根本转变,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第五章 旅游空间布局本规划确定的安吉旅游总体布局原则为: 重点功能凸显原则; 中心节点原则;圈层保护原则;系统化部署原则;主导因素导向原则;产品形象(品牌)和特色突出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安吉县旅游产业总体布局思路为:以“景区区域化”方式整合零散、小规模的景点景区,形成大的旅游核心区域。通过主题、主线、区域配置方式变“单元分割的条块结构”为“向心集聚的串式结构”,串起“散落的珍珠”。以产品为核心线索,结合旅游资源地域组合与优势,进行布局。本规

20、划确定的安吉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为:“两区一环一中心”。“两区”指天荒坪区和黄浦江源区;“一环”指民俗风情环;“一中心”指递铺旅游中心。天荒坪区以竹乡风光为特色,黄浦江源区以竹乡生态为特色,民俗风情环以竹乡风情为特色,递铺中心以竹乡文明为特色。本规划确立的“两区一环一中心”空间布局在原框架基础上进行充实、调整和提高:框架调整:将以杭垓为中心的安吉西部纳入黄浦江源体系;功能调整:强化“一中心”历史文化功能的再造和旅游地位的提升,实现“两区”(自然)与“一环一中心”(历史文化)的平衡发展;内容调整:突出产品主题的挖掘和形象的塑造;名称调整:为凸现黄浦江源产品形象,将原龙王山区改名为黄浦江源区;理念调整

21、:“二区一环一中心”由原来的地理概念、区域概念、资源概念调整发展为产品概念、主题概念,实质形成以“一山(指天荒坪山产品,而非原来的地理区域)一水(指龙王山区的黄浦江源主题产品)一人(指民俗环中的吴昌硕主题产品)一园(指一中心中的主题公园产品)”四大旅游蓝筹产品统摄主导的旅游产品空间布局。布局发展战略为:做精做强天荒坪;做大做秀黄浦江;做响做亮民俗环;做美做活一中心。天荒坪区: 以天荒坪风景区为主体,包括递铺镇、天荒坪镇和山川乡所辖部分单体景区。存在问题:缺乏一个鲜明统一的天荒坪旅游产品形象;雷同现象突出,景区分散,形不成合力;产品结构单一,产业效益不显。规划思路:一是做大天荒坪,突破行政界限及

22、天荒坪现有旅游格局,从大天荒坪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区域内分散、零乱、弱小的旅游景点景区的整合与重组,形成一个大的统一的、高品位、整体的天荒坪蓝筹旅游产品,发挥天荒坪产品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培育天荒坪国际品牌。二是改革现有管理体制,设立天荒坪旅游管理机构,统筹整个天荒坪的建设、管理和经营。三是通过设立旅游开发区等系列举措,推进旅游产业链发展。四是以完善服务、娱乐、购物、休闲度假设施,融合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参与娱乐性为系列举措,推进现有产品升级换代。天荒坪旅游产品(区)主题形象:中国大竹海;竹海风光“竹海明珠竞风流,山溪涧瀑姿百态”功能定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主导功能,兼具娱乐、商务、会议

23、等多项功能。建设目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竹乡旅游观光及休闲度假景区,安吉旅游超级蓝筹航母。中国大竹海景区 基本思路:扩大范围,吸收、合并芙蓉谷景区,依托“中国大竹海”品牌知名度,形成以现中国大竹海景区为主体,芙蓉谷为补充,其他相关竹海景区为外围,集竹海观光、宗教探秘、休闲度假、探险娱乐、影视文化于一体的新中国大竹海景区,形成中国大竹海景区的世界品牌。 主题定位:竹海风光 主题形象:中国大竹海 藏龙卧虎地 功能定位:竹海观光 休闲度假 具体规划要点:编制景区总体规划,完成与芙蓉谷景区的重组整合;建设度假村及度假小屋,推进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发展进程;开辟以竹子、生态食品为内容的竹

24、筵、美食、竹制品购物一条街;完善娱乐设施功能,增加竹海奇石、竹海大栈桥等竹海观光 游景点,开展竹林小火车、空中观竹海等活动;以藏龙卧虎为基础,建设“经典奥斯卡”主题景区;在竹雕工艺等方面创造几个吉尼斯纪录,增加新的亮点。天荒坪电站景区: 基本思路:增强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娱乐性,提高综合服务接待能力,改变单一的电站观光的经营格局和市场形象。主题定位:电站奇观主题形象:竹海明珠,江南天池 功能定位:观光,休闲,度假具体规划要点:编制总体规划,完善景区产品的观赏性、娱乐性和趣味性,营造景观氛围,推进度假村建设,塑造“竹海明珠江南天池”旅游景区新的产品主题形象;完善“竹海明珠”产品体系,规划建设

25、集电站观光、休闲度假、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标志性景观“竹海明珠观光塔”;建设“天荒坪之光”景点,以观“日光”和“月光”为主,打响天荒坪“光”系列产品;落实天荒坪二期项目,形成“双龙戏珠”格局。藏龙百瀑景区 基本思路:合并藏龙百瀑、大溪农家、白茶谷三个景区,统一打藏龙百瀑品牌,形成一个以溪涧瀑布观光为主题和特色,集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农家休闲美食、白茶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新藏龙百瀑景区。主题定位:藏龙百瀑 主题形象:溪涧瀑布 清幽世界 功能定位: 竹乡瀑布观光 农家休闲美食 白茶文化体验规划要点:编制总体规划,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加强管理,增强景区的综合实力;挖掘瀑布景区的文化内涵,建设瀑

26、布文化长廊,形成藏龙百瀑瀑瀑不同、瀑瀑有内涵、瀑瀑有景致的格局;实现瀑布观光手段和角度的多样化,对一路宣泄的山涧溪水进行景观的主题提炼,如灯光水景、音乐水景、休闲水景;加强对大溪农家乐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改善住宿条件和档次,形成简洁、休闲、独特的特点;发展白茶谷景区(点)以白茶为主题的观光、休闲、美食、度假、娱乐、探秘旅游。竹博园景区 规划思路:景区精品化,景点精致化。主题定位:竹子主题形象:竹子王国功能定位:竹子博览,教育基地具体规划要点:重组五大功能分区,使各功能分区主题更趋合理,形象更加鲜明。增加景区景观小品,进一步丰富竹休闲区。灵峰景区 基本思路:以 “灵”为特色和主题,重新串连各景点

27、。主题定位:灵具体规划要点:突出灵峰山之“灵“,围绕“灵”字做文章,形成灵峰、灵寺、灵泉、灵竹、灵池、灵岩景点系列;营造灵峰山“灵”的氛围和环境,辟建灵峰宗教生态园。依托竹林七贤文化背景,增加竹林七贤景点。休闲产业社区 基本思路:以产业链为中心,产业园区建设为平台,接待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天荒坪镇政府为中心,整合余村、姚家大院等景区(点),规划建设集休闲、度假、产业于一体的天荒坪休闲产业社(园)区。主题定位:休闲度假功能定位:休闲度假基地,旅游产业园区,游客生活社区,接待服务中心具体规划要点:规划设立天荒坪旅游社区,集聚旅游产业链,为旅游企业发展提供平台;建立天荒坪旅游服务中心;以余村、姚家大

28、院为基础,建设天荒坪休闲度假旅游基地。黄浦江源区 基本思路:以龙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黄浦江源为旗帜,扩大范围,合并安吉西部云龙山景区(点)、深溪景区(点)、大汉七十二峰景区、竹海天桥景区(点)、统里红石崖景区、马鞍山景区和西溪等景区,统一打黄浦江源牌,形成一个统一的以黄浦江源为品牌形象的旅游产品景区集群。规划方向:发展以科考、休闲、度假、自然风光欣赏、探秘、登山、生态养生为主要形式的竹乡生态特色观光休闲旅游。以黄浦江源为品牌吸引力,引领以龙王山为中心的安吉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凸显黄浦江源文化和生态的个性特点。主题概念:自然生态主题形象:黄浦江源功能定位: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保健

29、养生建设目标:高山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保健养生旅游胜地,以及生态环境教育基地。龙王山景区 主题形象:黄浦江源功能定位: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普考察,保健养生具体规划要点:做好黄浦江源及“竹乡生态”两篇特色文章,规划设计相关项目和产品。积极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加强核心区保护,严格控制项目建设,控制环境容量,防止水土流失;在试验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云龙山景区(点):利用大小石屋,构思主题,建成以岩洞、山地景观为特色的观光游览区。深溪景区(点):策划主题,拓展旅游内容和空间,开辟茶园、果园,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竹海天桥景区(点):以双鱼塘水库和高峰庵自然村为基础,发展水上旅游

30、及高山农业观光、休闲避暑旅游。红石崖景区(点):利用景区纯洁清丽的自然环境和颇具特色的红石崖景观资源,以幽谷嶂岩、蓝天碧水、森林野趣的观光和登山为主要吸引点,发展竹乡农家风情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大汉七十二峰景区:以竹海风光、溪流瀑布、高山民居为依托,建成以高山山地观光、休闲度假为基本功能的旅游胜地。休闲度假基地功能定位:旅游观光、保健养生、休闲度假建设目标:长三角首屈一指的竹乡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安吉接轨上海休闲度假旅游基地。规划思路:以黄浦江源区为中心,以安吉生态旅游为依托,以国内首家“生态旅游学院”为组织形式,建构安吉休闲度假基地基本框架。战略布局框架及主要措施:利用安吉生态农业观光

31、优势,结合农产品基地建设,规划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产品基地;以天赋度假村、石语潭度假村、大竹海度假村等为依托,发展一批以会议商务为主题的休闲度假产品;结合天荒坪、报福、山川、章村、鄣吴等地的“农家乐”项目,建设农家乐度假休闲基地,以及老年疗养型度假休闲基地;建设以递铺为中心的城区休闲度假基地;依托黄浦江源区的生态优势,建成安吉休闲度假旅游基地。马鞍山石壁景区(点):以休闲养生为主题,建成安吉养生旅游基地。狮子山西溪景区(点):以西苕溪探源为其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亮点。唐舍关景区(点):建设老年度假公寓。尚梅森林迷谷生态公园:发展为以休闲健身为主的运动型游乐园,辟建野营、攀岩、迷谷赛车场、跑马

32、场等体育活动设施。民俗风情环 指安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旅游环。包括安吉中部、北部地区的递铺、孝丰、高禹、良朋、鄣吴、晓墅、昆铜、溪龙等乡镇。总体思路:通过对昌硕名人文化、邮驿文化、黄浦江源文化、安城文化、孝文化以及竹文化和茶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形成以鄣吴、孝丰为区域重点,昌硕故里、江南民间故宫、递铺驿站广场、江南竹乡风情主题园为产品重点的民俗风情旅游环。主题定位: 竹 乡 风 情功能定位:文化观光、教育娱乐、学习体验。主题形象:艺术大师的故乡,民间故宫的摇篮,美德教育的基地。建设目标:中国竹乡风情旅游第一品牌布局框架:“一核、一点、一中心”鄣吴“一核”:由鄣吴、高禹、良朋三镇构成三角形。主题定

33、位: 昌 硕 故 里功能定位:文化体验、休闲避暑主题形象:一代宗师的故乡、民间故宫的摇篮具体规划要点:设立包括昌硕故居、江南民间故宫、无蚊村等在内的昌硕故里文化旅游区,突出昌硕故里在“民俗风情环”中的核心地位;以“金銮殿”为基础,策划江南民间故宫这一文化体验型主题旅游产品;加强昌硕故居、昌硕衣冠冢和修谱大屋的管理和保护;精心策划和组织安排游览路线,开展以书法和绘画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主题旅游;营造书画艺术氛围,开辟具有古镇特色的书画艺术一条街,昌硕艺术步道,设立昌硕艺术学校,举办各种书画艺术活动;对“无蚊村”进行主题策划,建成安吉接轨上海休闲度假、疗养避暑基地;利用大河口水库及周围众多半岛,开展参

34、与性较强的水上休闲娱乐项目。建设以竹乡民俗风情表演、竹文化参与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江南竹乡风情主题园。梅溪“一点”:包括昆铜、溪龙。功能定位:森林科考、历史探源、休闲度假建设目标:安吉森林科普教育旅游的基地;安吉历史文化探源游的一个重要节点。规划要点:加强对溪龙乡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保护,建造以“浙江旧石器遗址博物馆”为核心的溪龙原始生态园,整合白茶公园及白茶一条街,形成溪龙白茶文化休闲旅游区。以陈嵘墓地为基础,扩大规模,增加植物种类,增加娱乐参与项目及休闲度假设施,建成陈嵘森林公园。孝丰“一中心”以孝文化、竹文化为基础,把孝丰建成以中华美德文化(主体为孝文化)为主题特色,集休闲度假、民俗风情体验于

35、一体的美德文化园旅游区。功能定位:以美德教育为主导功能,兼具特色文化体验、观光娱乐、休闲度假等产品功能。主题形象:美德教育基地建设目标:国内著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中华美德教育基地”。具体规划要点:编制孝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设立孝丰文化旅游度假区;依托皈山乡“孝子庙”,策划“孝文化”旅游产品;依托安吉孝文化资源优势,建设中华美德文化园;整合天赋度假村资源,着力营造生态环境,提高档次,增加休闲娱乐设施,进行特色定位,建设成为安吉档次较高的商务会议、休闲度假基地。递铺中心存在问题:现有旅游接待服务娱乐设施,档次不高、功能简单、规模偏小、特色缺乏。旅游资源虽较丰富,但可塑性不强,可游景点不多,缺乏

36、有特色和吸引力的城市旅游产品。功能定位:城市休闲观光,娱乐度假,主题公园。主题形象:休闲娱乐建设目标:中国竹乡生态旅游城市,安吉旅游的依托城市和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基地的中心城市。规划思路:递铺镇的建设和服务功能应向风景旅游城市、休闲娱乐、商贸交通城镇方向发展。编制递铺旅游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递铺中心”旅游构架。加快递铺旅游六要素发展,增强城市休闲娱乐功能。规划建设主题公园,发展游乐旅游,形成递铺中心旅游产品主体形象,增强安吉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城区休闲娱乐旅游区以递铺县城城区为中心,发展具有递铺特色的文化休闲娱乐旅游。规划要点: 挖掘资源,策划建设具有安吉地方特色的主题公园;以递铺港为

37、纽带,规划发展沿港观光走廊。突出白茶公园和递铺驿站广场二大观光重点; 以递铺邮驿文化为重点,建设以递铺特色文化体验、城市观光、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的递铺驿站广场; 完善鹤鹿溪漂流项目;建设安吉休闲生活广场;依托建设中的凤凰湖,结合独松关,形成凤凰湖独松关文化观光休闲旅游区;以生态休闲为基础平台,规划建设集动植物博览和科研、休闲旅游、养生保健、度假居住、购物猎奇于一体的植物博览园;规划在鲁家村一带建设休闲度假类项目;以百草为特色,次生林植被、动植物资源和自然山水景观为依托,建成集生态教育实践、生态体验度假为一体的中南百草园;加快浒溪生态园建设,利用浒溪河道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和景观,增加休闲娱乐设施

38、,完善功能服务配套,使之成为递铺县城休闲娱乐旅游重要的城郊休闲旅游产品。安城历史文化旅游区:规划要点:保护和修复古城墙,恢复东门及南门,形成以城墙为主导,展示安吉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的古城体系;以灵芝塔和东岳行宫碑为基础,依据宗教文化主题线索扩建为灵芝塔公园,内置竹制茶棚,画社及竹制小亭。重建东岳行宫; 加强对古城遗址、龙山、笔架山墓群的保护;完善文物点间的联系道路,合理组织和安排游览线路。第六章 旅游产品设计发展目标:推进旅游产品结构转型及升级换代。指导思想:重点驱动,热点带动,新品促动,整体联动。安吉旅游产品发展重点为 “三圈四线四区八产品”。“四区”指“四大旅游区”

39、:黄浦江源区主要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考、保健养生及修学旅游产品;天荒坪区重点发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产业、商务旅游产品;递铺中心重点发展城市娱乐、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商务、购物旅游产品;民俗风情区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娱乐、修学旅游产品。“八品”指八类特色旅游产品,分别为观光、度假、商务、产业、养生、娱乐、休闲、修学和节庆。开发思路为:针对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及旅游发展趋势,重点巩固和开发三个层次:一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以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天荒坪工业旅游等为重点的观光游览旅游产品;二是大力开发以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议旅游、保健养生旅游等为重点的休闲度假商务旅游产品;三是积极发展以科考旅

40、游、修学旅游等特种旅游产品为重点的科技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策略为:积极发展大众旅游产品;适度发展高质化旅游产品;有选择发展特种化旅游产品。安 吉 旅 游 产 品 安吉旅游产品类型观光旅游产品(自然)山 水 风 光动 植 物 观 赏城 市 风 光 游 憩主 题 公 园观光旅游产品(文化)黄 浦 江 源 文 化 旅 游宗 教 文 化 旅 游邮 驿 文 化 旅 游名 人 文 化 旅 游孝 文 化 旅 游古 城 、人 类 遗 址 文 化 旅 游度假旅游产品乡 村 体 验 ( 农 家 乐 为 主 )度 假 村商务旅游产品会 议 、 奖 励 、 政 务 旅 游商 贸 、 购 物 旅 游产业旅游产品现 代 农

41、 业 旅 游现 代 工 业 旅 游保健养生旅游产品医 疗 保 健 旅 游疗 养 保 健 旅 游高 山 避 暑 旅 游休闲娱乐旅游产品体 育 旅 游探 奇 、 探 险 、 探 源 旅 游其 它 (如美食、冰雪、婚庆旅游等)修学旅游产品学 习 旅 游节庆旅游产品节 庆 活 动 旅 游安吉节庆旅游产品设计思路为:将“中国竹乡生态旅游文化节”办成国际性的“中国国际竹乡生态旅游文化节”。安吉适宜举办的节庆旅游产品有:安吉白茶节;黄浦江源生态文化节;昌硕文化艺术节;攀岩登山旅游节;安吉竹乡美食文化节;山核桃趣味节;转椅节;生态养生节;休闲度假月(节)。安吉特色主题旅游产品有: 竹天竹地竹之游 真山真水健康

42、游 活力磁场养生游 修学热土教育游 昌硕书画艺术游 奇山胜水观光游 竹乡生物奇观游 江南农家体验游 竹乡特产购物游 改革成就产业游 竹乡风光会议游 高山避暑休闲游体育竞技健身游 竹海寻宝探奇游 竹乡漂流探险游三圈指联合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三大旅游圈。一为省内旅游圈。建成联结省内各大旅游区、重点旅游城市间方便快捷、内容丰富的省内旅游环线:杭州德清安吉杭州乌镇安吉湖州(南浔)安吉德清二为国内旅游圈。建设与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紧密联合的华东旅游圈,重点是长三角旅游圈。旅游线路主要有:杭州安吉广德杭州安吉宜兴无锡杭州安吉湖州苏州无锡南京苏州安吉上海南浔安吉三为国际旅游圈。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优

43、势,形成与日、韩、等十分紧密的东亚及东南亚国际旅游圈。日本上海安吉韩国上海安吉“四线”指四条旅游精品线路:即东部天荒坪观光、度假、休闲精品旅游线;西南及西部黄浦江源生态观光、文化探秘、休闲度假、保健养生精品旅游线;中部及北部昌硕故里竹乡民俗风情精品旅游线;递铺中心商务会议、休闲娱乐及历史文化精品旅游线。第七章 旅游形象策划安吉旅游形象要素的地脉特色为:竹子王国、生物奇观、生态绿舟、奇山胜水、白茶之王。文脉特色为:黄浦江源文化、昌硕文化(绘画文化)、竹乡文化、邮驿文化、孝文化。受众对安吉旅游形象认知度依次为竹乡、黄浦江源、生态,卧虎藏龙拍摄基地,对安吉旅游感兴趣的程度依次为竹博园、天荒坪电站、中

44、国大竹海、藏龙百瀑、黄浦江源,对旅游业总体评价较好。安吉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为:中国竹乡,江南天池,中国大竹海,黄浦江源。 作为长三角及国内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为:中国竹乡、黄浦江源、昌硕故里、邮驿风情、江南天池、中国大竹海。安吉旅游形象定位综合后可表述为:“中国竹乡”和“竹乡安吉,黄浦江源”。形象口号设计为:安吉,黄浦江源 安吉,中国最美的竹乡 安吉,竹的世界,竹的海洋 竹乡美如画,安吉最风光 到安吉深呼吸竹的气息 到安吉深呼吸,享受竹的气息第八章 客源市场定位安吉客源市场现状具有以下特征:安吉客源呈逐年递增态势;客源构成中国内游客占99.7%,国际游客占0.3%。男性游客占56%,

45、女性游客占44%,观光游览型游客占75%以上,其次为经商、探访、宗教朝觐、会议等;游客基本上为一日和二日游,为一低消费群体集合;旅游客源市场辐射距离呈现为南北走向的菱形状;海外市场狭小,尚为纯自发型;游客文化程度较高,中青年、学生游客较多。安吉客源市场发展定位:总体定位:在现有近距离及区域客源市场基础上作较大幅度的市场辐射扩张,勇于将安吉县建成国内和国际旅游热区、强区,王牌产品如竹文化系列、天荒坪系列应当达到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级和世界级水平,产生全国性的、国际性的市场影响力。国内客源市场定位:一级客源市场(核心市场)。包括安吉本地市场、湖州市场、杭州市场、宁波市场、上海市场、苏南市场、安徽广德

46、宁国市场;二级客源市场(基本发展市场)。包括本省的衢州、温州、台州等城市及江苏南京、镇江、扬州等苏南城市和安徽合肥等邻近省份大城市;三级客源市场(机会发展市场)。包括湖南长沙、湖北武汉,福建厦门、福州,江西南昌及华北、西南、东北等省市。海外客源市场定位:以国际中华文化辐射圈为市场开拓突破口,第一层次为港、澳、台地区;第二层次为新加坡、日本、韩国、越南等受中华文化影响较深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与地区;第三层次为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安吉县旅游产品对海外市场吸引力来自宗教民俗旅游产品,竹旅游产品,昌硕书画艺术旅游产品等三大旅游产品。安吉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总的方针为:继续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大力发展入

47、境旅游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国内市场,为了减轻对自然界及社会文化的压力,采取效益重于规模的态度;在刚刚起步的国际市场,采取短期发展规模、中长期求取效益的策略。具体开发策略有:重点开发以上海为龙头、杭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合周边城市吸引拓展中远距离市场;重点抓住“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黄金周及双休假日;积极实施客源市场的结构调整;重点拓展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型客源市场;不断提高海外客源市场的比重;以二日游和多日游为发展方向;实现消费群体集合由低层次向中高层次发展。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策略:走旅游产品多样化营销和整合营销两条路线,开发一些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旅游活动如度假旅游和会议旅游;促销策略:灵

48、活运用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营销推广四大促销手段;价格战略:“批零分离”策略;渠道策略:“裁宽取短”。预测安吉县未来游客及其消费情况如下表所示:年份类别2005年2010年2020年国内旅游人次300万450万600万平均消费1200元/人次2400元/人次3000元/人次海外游客人数5万15万30万平均逗留天数2天3.5天4.5天平均消费250美元/人天400美元/人天700美元/人天第九章 旅游行业链及产业链规划总体思路:由目前少数几家旅行社、旅游星级宾馆、饭店,发展为饭店、旅行社、交通运输、餐饮、商业、农业、工业、文化、教育、宣传等众多行业和部门组成的复合型产业链,适度超前,协调发展

49、。 旅游交通规划定位:通过对交通站点布局、交通服务设施、交通工具及交通线路的规划设计,确保游客“进得快,散得快,出得快”,构建“生态型”旅游交通网络。旅游交通道路规划:以建设主骨架、公路连成网为指导思想,以“井”字型为主骨架,以网络公路、旅游线路为支线,以县内与主要旅游区有便捷交通联系建设为重点,建设“井”字型公路网络结构。建设递铺武康公路;改造唐鹿线安吉境内路段;改造13省道和12省道;完成王家庄至唐舍岭段公路,递铺山川公路改造,使递铺至天荒坪、龙王山两大区各主要景区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改造良朋至鄣吴段公路;争取杭长高速与申苏浙皖高速公路联网工程早日动工。建设区内旅游公路。旅游交通站点:以递

50、铺为中心,进行“辐射式”布局,由其周围的若干个分中心组成一个辐射圈。具体为以递铺安吉交通中心为总站,分设孝丰、梅溪、天荒坪、章村、杭垓四个分站。旅游交通服务设施:确保“主题化”风格、“艺术化”手段、生态化理念、服务化内容,体现竹乡特色,符合生态要求。旅行社控制规模,计划到2005年,国内社发展到10家左右,重点发展12家中大型旅行社集团。积极实施专业化、特色化、产品化或力争早日成为大中型旅行社的零售代理;到2010年,发展并稳定在20家左右,同时发展35家国际旅行社。旅游住宿业总的方针:加强规划,适度超前,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兼顾特色。发展目标:到2005年底,星级饭店总数达到30家

51、,客房数增加到2500间,具有接待能力的客房总数增加到3500间,至2010年发展并基本稳定在50家、7000间左右;饭店等级结构保持合理比例,一、二、三、四星级比例大致为3:5:3.75:1.75:1;规划要点:适度发展高档饭店,重点建设23家商务型高档四星级饭店;着力建设二、三星级中档饭店。至2005年,二星级饭店由现在的6家增加到12家,三星级饭店新发展3家。至2010年,再增加8家左右;拓展一星级低档经济型饭店。新增一星级饭店10家,目标市场主要为快速增长的自助游散客和部分团队游客;大力发展假日旅馆、森林旅馆、汽车旅馆、青年旅馆、山地旅馆等特色专业饭店;提升现有农家旅店的档次和品位,建

52、设23个规模、档次、品位、功能和服务齐全的农家旅店度假中心;倡导绿色与生态,新建饭店一律达到“绿色饭店”标准。旅游餐饮业发展思路:突出特色,形成规模,发挥优势,适应需求,加强创新。打响“竹鲜王国”、“健康生态食品”二大特色品牌,实现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规划要点:发展特色餐饮。推出安吉百笋宴及山川、上墅高山蔬菜宴、赋石鱼头宴、报福鸡宴、安吉民间家宴、大溪绿色健康养生宴;建设 “竹乡风味美食一条街”;筹建以餐饮为主,兼具休闲旅游的安吉“中华健康美食园”;积极开发节假日大众餐饮市场。旅游商品 充分挖掘安吉县的农产品、林产品资源,以绿色食品和养生保健食品为拳头产品,大力营销,打造品牌,培育旅游商品

53、名牌精品,带动其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开发。 加强宏观指导,促进市场繁荣,建立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旅游商品产销体系。建立几个规模适度的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加快旅游商品的规模化发展。加强旅游商品的开发研究,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发展安吉的竹旅游商品,多生产体现安吉特色、便于携带、集观赏性、实用性与纪念性于一体的旅游商品。结合旅游景点,设置旅游商品生产工场,方便游客观摩或参与部分工序的生产操作。在各旅游城镇及主要景点设立旅游商品促销窗口、专业商场或专柜。做大递铺县城竹制品市场、转椅市场。旅游娱乐业 重点抓好以体育馆、文化馆、游泳馆为主体的文化体育中心和博物馆建设,改扩建图书馆、剧院,以及部分上档次的歌舞厅,

54、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较完备的公共文娱基础设施网络。兴建递铺邮驿风情文化娱乐休闲广场,景区景点应大力发展大众休闲娱乐项目整理挖掘竹乡特色的民间娱乐内容,如舞龙舞狮、旱船花灯、犟驴子,及近年创作的具有竹乡特色的文艺精品,如竹乐、五女泉边。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进行创优工作建设。旅游农业 以实施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为契机,建设生态农产品基地,发展旅游农业,打响安吉生态农业特色旅游品牌。以接轨上海建成上海农产品供应基地为契机,建立绿色蔬菜、水果、瓜果、家禽家畜、淡水鱼虾、山货野果、观赏花卉、食用花卉、鲜花盆景等旅游食品生产基地。发展农业观光,鼓励农民兴办旅游,经营农家乐。以安吉旅游食品饮品原

55、料生产基地为基础,强化和拓展基地的旅游功能,抓好上墅、杭垓、山川等特色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发及建设。加强对现有“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引导、建设和管理,规范农家乐发展,打造安吉竹乡生态特色的农家乐品牌。旅游工业发展旅游用品工业,做大转椅和竹制品两大特色优势行业。以天荒坪电站为龙头,构建安吉生态工业旅游观光系列。旅游文化产业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弘扬安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展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主题,以满足旅游者对安吉民族文化的向往和追求为目标,积极培育旅游文化市场,大力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努力丰富旅游文化产品内涵,争创旅游文化精品,形成旅游文化产品多样化、系列化和

56、专业化。 充分利用安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旅游文化产品建设和设施建设,扩大旅游文化产品总量,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建设一批旅游文化精品,使旅游文化产品成为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共同的增长极。改造老的文化产品,提高文化含量和技术含量,努力开发建设旅游文化新产品,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格局。提高旅游演艺档次,精心编排竹乡特色节目,提高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集中展示竹乡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突出体现竹乡风情、传统文化和资源特色,注重旅游市场需求,扩大旅游者的参与程度。坚持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保护第一,适度开发,有效利用,以开发促保护的方针,转变观念,面向市场,适应游客需求,利用

57、旅游市场,发挥旅游市场在弘扬文化、普及文保知识、促进文保建设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满足旅游者对文物类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的需要。落实递铺旅游集散中心项目的规划建设,形成安吉旅游六要素的“一话通”服务接待体系。以县城递铺为依托设立一级旅游服务基地,作为联系各旅游区点与旅游线路的枢纽和中心;规划天荒坪、孝丰、章村、杭垓、鄣吴为二级旅游服务基地;三级旅游服务基地则分布于各旅游景点,具体功能和服务内容则视实际情况而定。旅游人力资源 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定各类各级旅游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旅游教育培训,切实提高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严格实行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

58、度,努力造就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旅游队伍。旅游环境保护与抚育水源水体:加强水源生态保护,凡旅游区内、点内的水源地和一切天然水体都要严格禁止可能导致水体污染与破坏的各种人为活动,对污染源应限期治理或迁移;禁止在瀑布上游和景观所及范围内开山采矿、乱建有碍瀑布景观的各类建筑物,建立瀑布蓄水系统;妥善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水库保护的关系,特别抓好泉水周围的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应统筹安排。山体植被:凡涉及风景旅游区、点及主要旅游线路两侧的山体、岩石和植被均应严格封存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严禁擅自开山采石、挖沙取土等破坏植被地貌的活动;景点景区内的林木植被应严格保护,建立一整套与

59、封山育林,山林防火、防灾抗灾等方面有关的管理制度与规定,严禁捕猎野生动物;落实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与责任。大气:调整风景旅游区域内生活用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如电能、液化气、沼气、油等,减少空气污染;有计划地搬迁有污染的企业;改善旅游线路路面状况,控制汽车密度,以减少道路扬尘。人文资源:对于具有观赏、文化、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古建筑、革命纪念地应加以保护并保持其原有风貌。文物保护单位应严格划定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宗教活动场所的开辟与建设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的程序办理报批手续,重视环境协调与保护;对于民俗风情,要保持其自然纯朴的地方风格。基础设施工程:给水:各旅游景点、景区宜根据各自所处地区的

60、供水条件,采用不同的供水方式。有水厂供水系统的景点景区可依托乡、镇供水,无水厂供水系统的地区宜建水井或水塔等独立供水系统,经水处理达标后供水。排水:加强污水排放管理,排水一律采用雨污分流系统。污水量较大的则应修建独立的污水收集系统,经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粪便污水经处理消毒后排放,有条件的地区应建立生态公厕。电信:一、二级旅游服务基地应确保开设电话、传真、特快专递、移动通讯、电子信函等邮电通讯服务,旅游星级饭店应完善邮电通讯设施,开设传真、国际互联网等服务。各景点、景区应增设公用电话点。绿化:所有开放的旅游景点景区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同时安排绿化规划设计内容,注重植物造景,突出主要城镇和主要旅游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