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新厂镇小学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_第1页
石首新厂镇小学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_第2页
石首新厂镇小学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_第3页
石首新厂镇小学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_第4页
石首新厂镇小学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石首市新厂镇小学一、背景与概况新厂镇小学创建于1914年,是石首第一个中共党小组的诞生地。 占地19400平方米,生均为17.3平方米,21个教学班,在校生1400 人,专任教师6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共有46人,小学高级教师35 人,地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10人,教师团队作风优良、业务 过硬、勇于创新、不忘初心。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为6043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为12112平 方米,图书室、电教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和多功能教 室齐全,计算机室64平方米,学生计算机40台,多功能电教室2 个,班班通一体机21台套,学校生活区、各办公室

2、网络畅通,计算 机办公快速高效,能满足工作需要。早在2005年,学校就敏锐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独特 魅力,购进了 2台奔腾386 ,就此起步,大胆地尝试着把信息技术引 入教学和管理。不断积淀的百年老校,11年来,随着教育均衡发展 的推进,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1 / 10年)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 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 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

3、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我校在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应用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二、特色与创新(一)紧密三个结合,完善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规划。.学校实际与信息化发展形势紧密结合。当今社会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 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 信息技术正 在引发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全球信息化进 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全球治理体

4、系深刻变革,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 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教育科技高速发展,我们农村学校渴求快 捷的信息、丰富的资源,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 育发展的新潮流,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2 / 10.学校自身筹建与上级政策引领紧密结合。我校2005年就购进了计算机,用于学校管理办公专用,2006年 各处室配备了办公电脑,2007年添置了网络服务器,上网访问教育 网,实现在线办公,校园网络全覆盖。2008年市教体局、电教馆、 政府项目为我校配备了高规格多媒体教室,能共享中央电教馆资源。2009年我校五、六年级配备了 8套班班通一体机。2010年新建了 第

5、二个多媒体教室,2012年补增10套班班通设备,2015年9月一 二年级新增6套班班通,至此,我校24个教室全部配齐了多媒体讲 台、计算机及教学软件等,显示终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操作和使 用十分方便,一直坚持宁愿用坏,绝不放坏。.短期实施、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紧密结合。201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 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 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 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 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我校依据教育部和湖北省有关要求,

6、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方案: 新厂镇小学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网络中心管理制度、网络教室使 用管理制度、教育信息化应用制度、教育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等。学校人人是责任人,个个讲文明,分工明确,任 务具体。每节课有维护,每一天有小结,每一周有培训,每一月有3 / 10 测试评定,每一期有定性定量的考核评价,将短期安排与长远规划紧 密结合,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全面可持续发展。(二)启动三项工程,提升信息化应用的基础环境。.启动学校网络建设工程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师备课、辅助教学活动提供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应用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各种

7、能力,为 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加强网络的建设。我校已经建成光 纤百兆到控制中心的校园网站,配置了 3台服务器,每个办公和教学 场所都有网络终端模块,只要有教学需要,将计算机接入即可实现高 速上网。多媒体教室2个,有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等多媒体演示设备,用于交流、展示、开放的大型活动的公开课使用。所有24个教室都配备了教学一体机,雅图、希沃电子白板设备,满足整合教学的基本 需求。学校电子备课室,满足教师设计预案、课件制作、查找资料等 日常工作需求。目前,校园广播系统,班班通网络、电子白板、有线 电视,基本努力实现了以校园网为背景的教和学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启动教师教科研的空间和群组建设

8、工程学校电教中心编撰了教师通讯录,收录了全体教师的手机长短号、QQ账号、微信号、优课账号、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账号、中国移动和教育账号、博客账号、教师人人空间、工作室等,分学科、 分年级都有QQ群、微信群,学校统一组织教师加入相应的群组, 如4 / 10 e21湖北教研群、湖北小学数学群、荆州小学数学群、石首教科群、 湖北创客教育交流群等等。这使教师们加强学习、加强交流,信息量 大增,共享前沿思想,眼界开阔,更好地为“自身教学”服务,为“学 生学习”服务,发挥了独特的功能。3,启动家校联系沟通的建设工程。“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 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

9、复杂的任务。”这是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 替代的教育者。在“互联网+”的时代,家校联系和合作显得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并赋予新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只有这 样,我们的家校联系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成功有效、 不断发展。我校传承家访、电话和短信联系方式的同时,加强与家长 的多方式联系,多渠道沟通的平台建设。现在各班都建议家校QQ、微信及其群组、电子邮箱,网络班级论坛、“校讯通”,极大地提升 了交流环境。(三)拓展三种渠道,促进信息化应用的能力提升。.拓展教师研训,着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拓展师资培训渠道,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 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教

10、育信息化的关键。为此,学校坚持 骨干培训、普遍提高相结合、学用结合和分散与集中的原则,深入开 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学校长期珍视各级电教馆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外请专家,组织5 / 10专题讲座培训,重在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管理理念。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普及性培训,如博客培训、课件制作培训、班班 通一体机培训等。通过整体规划、全员参与、分层递进的培训,教师 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拓展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我校以石首市教科课题为载体,积极引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加强信息技术理论学习,有效提升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11、我校 承接的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组织得力,研究扎实被评为荆州市先 进课题组。校本教研长期坚持,成果显著,大批青年教师得到迅速成 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我校以课堂为阵地,频繁地使 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不仅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其他学科 甚至体育课老师有时也使用信息技术来上课。 现在能用信息技术上课 的教师已达到100%。通过教学实践,老师们对如何使整合更有效有 了较深的认识,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拓展大赛渠道,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养。连续几年来,我校把课外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培养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增强师生的信息素养,我校每学期都开 展了各式各样的信息技术学科

12、活动,如电脑绘画,电脑小报制作评比 等等,同时还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参加电教馆的有关比赛活动,如:信6 / 10 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查、公布中小学实验 教学说课评选、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和教育杯”湖北省中小学 电脑制作活动暨NOC活动、中国移动“和教育杯”论文大赛等,即 将启动机器人及创客教育。(四)深化三个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实现优 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 型社会;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 独特的重要作用。

13、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 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 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 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 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 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光盘等)相配合;教学 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 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 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 协作交流工具 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师生广泛参与教与学的活动,贯 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

14、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 实现新的应 用,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 以促进信息技术在7 / 10 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 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尤其是课堂教学 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 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 量的强大支撑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的深度融合学校建有信息技术教室、美术绘画室、音乐乐器舞蹈室,开设了科学活动制作室,开辟校园科普橱窗展,开设红领巾广播站科普栏目, 利用教师博客师生共同交流科普话题,形成了良好的校园科普氛围。让

15、学生在科技活动基地开展各类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学校的科普活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蓬勃开展,已形成了点面结合,人人参与的特点,摒弃了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完成的科技活动,二是面向全体。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生活的设计,既真实地反映了活动源于生活需求, 又 极大地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现在,学校教职工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登陆QQ群和微信群,打开校园网,查看学校各类通知公告、工作安排、待办事宜、校内邮件、日程安排等,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学校强力推进数字化办公,学校所有的会议通知、一周工作安排、公文流转全部通过校园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办公效率。学

16、校8 / 10 一直重视学生德育工作,重视德育工作的数字化,教导处和少先队充 分利用校园网资源有效辅助心理咨询、班会课、中队活动、家长会等 常规德育工作。总务处在网上实行了校产公开化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和透明度。三成果与影响教育信息化,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是素质教育的必然 要求,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 辛勤的耕耘换来 的是累累硕果。新厂镇小学的老师们在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中, 获 得许多市级以上的奖项。其中,我校优质课龙吉庆老师的马铃薯的 沉浮、杨先军的沙尘暴、田文华的食物的营养获荆州市一 等奖,邓婷老师的科学实验说课钟摆的研究获石首市一等奖,曾 辉老师的实验论文浅谈

17、科学课的学生实验获湖北省教育技术装备 二等奖,刘芳老师的课件小数的意义获湖北省教育信息化中心一 等奖,覃章兰老师的论文活教圆柱体获湖北省一等奖,龙吉庆老 师的教学案例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思维培养获湖北省一等奖,李蓉 老师的信息技术实践征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教师能力培训研 究论文获中央电教馆三等奖,杨晓丽老师 2015年中国移动校讯通 杯论文教师数字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获湖北省电教馆馆 一等奖,吴光波老师2012.10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依托9 / 10信息技术 提升图形教学论文一等奖,2013.10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教学设计一等奖,2014.10 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教育学会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