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_第1页
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_第2页
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_第3页
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_第4页
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二0二0年十二月前 言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确立了“243”内涵式办学思路(即专业训练和文化教育“两条腿走路”,选项、选苗、选人、参赛“四个环节入手”,输送、入学、就业“三个出口引导”),整体工作遵循着“抓住一个中心、确保两翼齐飞、实现一个超越、打造一个品牌”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即紧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确保训练与教学“体教融合,比翼齐飞”。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

2、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创佳绩”的中心任务,以守护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为己任,以深化体教融合、探索内涵发展为抓手,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不断丰富办学内涵,着力提升育人质量,在党建工作、人才培养、项目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探索新举措、取得新成绩,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高层次发展。令人振奋和骄傲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以“高责任、高效率、高速度、高水平”的四高要求,快速响应、周密部署,及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专项方案,明确了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坚守校园、坐镇一线,带领全校师生,以“党建网格”的模式构建起了严密科学的疫情防控体系;在战“疫”一线敢作为、能担当,班子成员连续在校

3、值班157天,组织召开线上线下会议40余次,在抓好“停训不停练,停课不停学”的同时,多措并举、高度负责,组织全体外训教练员全力以赴做好防疫,在特殊的环境里克服了极大的困难,历经32天的艰苦奋战,用铁一般的纪律和作风,确保了13个外训队伍、363名师生在全国疫情最严峻期间全部安全完成冬训任务、全部安全返回居住地。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勇敢担当,积极当好复工复学的“排头兵”,灵活运用教育智慧构筑起学校防疫的“铜墙铁壁”,从严把排查关、入口关、开学关抓起,让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成为全市第一个安全顺利复学的职业学校,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在这次特殊的“教育大考”中做到了让学生开心、让家长安心、让社会放心,

4、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和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了校园安全和师生健康,将疫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小、最低。2020年,学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摘金夺银成绩优异,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效益突出,班子成员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坚毅果敢的气魄、竭诚奉献的爱心、脚踏实地的行动,彰显了当代共产党人的风采。1.学校情况1.1学校概况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始建于1984年,是集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体育科研三种职能为一体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附设一所初级中学,命名为兰州101中学。学校隶属于兰州市教育局,学校坐落于兰州新区中心发展地带,占地面积457.93亩,校园内建筑面积18007万平方米。学校目前开设运动训练1

5、个专业,设置有田径、武术、棒球、垒球、曲棍球、篮球、足球、乒乓球、跆拳道、射击、拳击、摔跤、自行车等竞技体育项目,主要任务是对青少年进行文化教育及体育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能够代表省市参加国内外、省内外专业比赛,同时为省市体育工作提供教学、科研、保障和服务工作。自2015年搬迁新校区后,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训练设施先进齐备,加之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科学的管理体系、良好的校纪校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优异的参赛成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学校在省市乃至全国有着较高的社会声誉,是一所规范化办学水平高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学校是经国家

6、体育总局评估认定的“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国家垒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田径竞走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国家女子投掷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中国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全国青少年曲棍球训练基地”,同时也是国家少年男子曲棍球队的长期驻地。学校培养的运动员在全运会、亚运会等各级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成绩突出,向国家、省市各级各类优秀运动队输送后备人才成绩显著。1.2 学生情况学校年获批招生名额为120人,面向全国招收具备身体条件好、具备体育特长的初中毕业生。2020年招生157名,招生人数较2

7、019年增加了10%。目前,学校在校生人数为917人,其中:中专生431名,初中生389名,小学住校生97名(就读于兰州新区第五小学);开设6个年级共18个班级,其中:中专3个年级8个教学班,初中3个年级8个教学班,小学2个辅导班。2020年毕业人数125人,毕业率93.98%。部分体能好、运动成绩突出的的运动员被输送至省队及国家队继续进行训练,以确保后备人才队伍的延续性。2020年运动技术等级达国家健将4人,一级8人,二级55人;输送到省体工队34人、市体工队15人、考入高等院校27人。当年学生流失率为0。1.3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在职教师104人,生师比7.5:1,其中:教练员55人,教师49

8、人,硕士学历9人,高级职称19人;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2.4%,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8%,硕士以上学历达到9.2%,高级职称达20.7%,“双师型”教师比例由2019年18.9%增长到20.6%。 近年来,学校以发展特色专项为引领,以内涵式发展为目标,注重打造高品质、高素质人才队伍,着力构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平台,按照“目标明确、训练科学、师资优化、争先创优”的原则,针对不同运动员的训练特点、体能素质及竞赛规程,打造师资队伍和甄选后备人才,2020年,学校引进5名高水平实用型人才充实到教练员队伍中,运动技术等级为国家健将及以上水平,其中1名为国际级健将,5名引进人才训练参赛成绩

9、全部在全省职业比赛第三名及以上。1.4设施设备学校教学、科研设施齐备,固定资产总值4.7亿元,其中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4.5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3445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为16个。各项目均有独立可保证全天候训练的标准训练场馆。有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1个、室内综合训练馆1栋、篮球馆1栋、足球场2片、标准室内篮球场4片、羽毛球场6片、射击馆1栋、乒乓球馆1个、室外曲棍球场3片、武术馆1个、跆拳道馆1个、重竞技馆1个、拳击馆1个、力量训练房1个。图书室、语音室、电教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运动员选材测试室、化验室、康复室、桑拿房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学校现有图书室面积约600,自

10、有纸质图书9.7万余册。电子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正在搭建应用中,年更新图书2000余册,生均纸质图书220册。2020年新增训练服装器材135万元,新增学生公寓楼卫生间修缮和热水改造28万元、教学楼、公寓楼维修60万元。2.学生发展学校坚持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并重,使每一名学生在完成文化课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身体素质,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严把招生入口关,在形态机能和专项技术测试的基础上,提高了文化课考试在录取中的比重,促使生源质量从根本上改善。学校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通过队会、班会、团会和个别谈话等多种渠道加强学生思想和心理教育,每学期都举办包

11、括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志愿者服务等在内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成长,学生整体素质日益提高,运动竞技水平不断攀高,参赛成绩屡创新高,校风、学风持续改善,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促进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根据中小学德育指南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相关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文明校园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营造优美的生活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感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劳动教育方案,在实

12、施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学会了一些劳动技能,不良的习惯同时得到改善,劳动教育初显成效。2.1学生素质学校重视强化常规管理,注重专业教育,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技能训练,积极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遵从“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从春训抓早、赛前细抠到冬训抓紧,抓实抓好每个重要阶段的训练。竞技体育比的是真功夫,拼的是真本事,来不得半点含糊和虚假,没有平时点滴的积累,就无法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教练员在训练计划的制定上要保证年度、阶段、周、课时训练计划的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又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动态调整,做到环环相扣、严丝合缝,有效做好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学校所有在校运动员

13、均能达到中学生三级运动员水平,70%以上的学生能达到全国二级运动员水平,25%的学生能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水平,运动成绩为学生参加体育单招考试铺设了通道。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为100%,在校生犯罪率为0。2.2在校体验学校采取半军事化全封闭式管理,人防、技防、物防等安全管理到位,学生住宿、用餐、洗澡、取暖等生活保障到位。学校从加强学生运动营养方面入手,针对大运动量导致的学生血色素低的情况,增加红肉及各类蛋白质的摄入,并针对降体脂的学生专门提高减脂餐,确保学生健康有效的减脂。在原材料日益增长、伙食费不涨的情况下,确保每日早餐有蛋有肉、有两炒菜三粥品。午餐、晚餐三荤两素、三主食一杂粮一份水果;学

14、校通过组织开展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校体验,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训练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均较高,学生对学校有归属感、有认同感。2.3资助情况学校严格按要求落实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以及贫困生助学工作,以实施“免”“补”工作为重点,在发放助学金过程中,严格按申请、评选、公示、审核程序进行,操作有序,流程清晰,实施到位,完全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将所有资金都打入受助申请学生的银行卡内,做到专款专用,保证资金使用及时准确到位。2.3.1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2020年发放初中寄宿生补助共计121人次,发放金额7.5625万元。上级拨付资金7.5625万元

15、,结余0.5875万元。2.3.2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2020年春季学期发放助学金情况如下:2018级91人,金额9.1万元。2019级77人,7.7万元。合计168人,合计金额16.8万元。2020年秋季学期发放助学金情况如下:2019级67人,金额6.7万元。2020级56人,5.6万元。合计123人,合计金额12.3万元。全年合计291人,合计发放金额29.1万元。2.3.3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免学费2020年春季学期享受免学费人数401人,秋季学期享受免学费人数426人,共计807人,应享受金额80.7万元,实际下拨资金80.63万元,资金缺口0.07万元。2.3.4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创

16、业补助2020年10月上报2018级家庭困难学生2人,享受2021年毕业生创业补助, 0.1万元/人,合计金额0.2万元。2.3.5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2020年11月上报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2名,获评国家奖学金,发放金额1.2万元。2.4就业质量学校重视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职业教育课程和创业教育活动,进行职业生涯成长规划教育,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对职业的理想和规划。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市场人才需求合理有序开展就业工作,根据毕业生反馈信息和回访调查显示,学生就业渠道主要包括:在俱乐部担任教练或健身指导,月工资不低于2500元;在保安系统或救援队任职,月工资在2500元左右。2020年

17、毕业学生125人,直接就业68人,就业率80%;对口就业35人;对口就业率52%;初次就业薪资2500元左右;就业满意度29%。2.5职业发展学校引导学生客观准确地制定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期望,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能很快适应和发挥个人的潜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按照自己的自身特点来进行职业选择,充分认识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机会。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得到提升。3.质量保障措施3.1专业动态调整学校专业技能教学内容有别于其他普通中职学校,运动训练为学校专业技能教学核心内容,训练工作是依据国家体育行政

18、部门的训练大纲和工作要求来计划实施。学校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关于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评估细则等指导意见精神,进行充分调研,结合实际制订并执行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具体执行方案的过程中,广泛听取师生意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相应调整教学内容安排和训练参赛安排。每学年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座谈会,根据省市体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与需要,合理布局专业各运动项目的招生和发展,及时调整实施教学训练计划,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定期动态调整。为加强学校各项目发展,进一步摸索项目规律,探讨科学训练方法,学校在各项目梯队建设方面狠下功夫,着力改变人才梯队匮乏的现象。多渠道、

19、多网点的开展招生选材工作,通过组织集训、参加比赛、学习交流等方式,发现和挖掘优秀体育苗子,积累后备人才培养的经验。武术、垒球、曲棍球、田径项目分别成立了苗子队、集训队和专业队,同时以青少年俱乐部的形式作有益补充。通过近年来富有成效的工作,梯队建设成果凸显,一些群众基础雄厚的项目在此基础上还组建了业余训练班,年龄层次上从上向下延伸,完善了人才培养的长期链条。目前,学校各项目队已完成了代表兰州市和兰州新区参赛2022年省运会的阵容安排,为兰州市代表团完成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以冲击2021年全运会最高领奖台为目标,强化了曲棍球队全员竞技素质和训教水平,同时为2024年参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青

20、年运动会曲棍球、垒球项目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学校致力于打造优秀运动队,结合体育训练特点,不断丰富、发展和深化专业教学,除对重点运动员除了进行常规训练以外,还对其进行针对性培养和训练,挖掘自身潜力,制定专门训练计划和方案,从校领导到教练员、运动员,在整个备战参赛过程中,做到了任务逐层分解、压力层层传导,确保抓得紧、抓得实、抓得细,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提早进入了比赛状态,经过一个阶段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训练备战和参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运动队士气旺盛,训练质量和竞技水平都有了新的提高。3.2教育教学改革在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学校以“学训并重,品学兼优”为目标,加强对

21、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训练规律的研究,调整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保证运动员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训练中去;学校大胆尝试新的教学理念,提倡有效课堂,采取短时间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和“一课一得”的教学模式,形成了适合学生的教学特点。严格按照9年义务教育要求开设初中附设班的基础课程,针对不同训练层次的学生开展小班额分班教学,对于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的学生发放体育单招专用辅导资料,有针对性的进行文化课教学活动,保证这部分学生的升学率达到85%以上,对于未达到二级水平的学生,参照普通中学利用人教版课本开展教学活动,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好文化基础。3.3 教师培养培训学校立足办学目标,科学筹划,以形式多样的各

22、级各类培训为抓手,激发师资队伍活力,充分发挥优秀教育教学、训练、管理能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加强青年教师梯队建设,促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脱颖而出;各教研组每周结合教研活动正常开展业务培训,结合课程标准、竞赛规程等进行专题学习研讨;注重利用以团队合力有效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进程,通过以老带新、外出学习、参加线上线下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和引导青年教练过好本领关,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本年度共参加各类培训1082人次,其中:参加国家级各类培训26人次,省级各类培训及观摩学习58人次,市级各类培训及观摩学习242人次,片区培训165人次,校本培训591人次,继续教育合格率

23、100%,超额完成培训任务。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有制度、有计划、有记载、有总结、有成效,教师有专业发展计划;每周四为教师读书日,有组织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并要求每位教师完成学习笔记、教学心得、随笔、反思一万字以上,阅读教育专著两本以上。3.4 规范管理情况学校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了超过41项的基本管理制度,内容涵盖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金管理、采购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教职工管理、纪检监察、训练比赛管理、学生管理、行政后勤管理、招生管理、组织与人事管理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风险防控部位,加强管理薄弱环节,科学规避管理风险,切实提高了管理质量与效率。学校以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

24、地评估细则作为实施训练、教学、管理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日常工作中将“基地”评估体系的要求贯彻到教育教学及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之中,着力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管理:一是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训练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职责权限。二是教学训练管理制度规范、完备,实施计划管理。除不定期检查外,教务科、训练科在期中和期末均组织专业部对教学计划和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督查,确保了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齐全。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注重教案实用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三是教学课程的开设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尽量开足开齐,教材选用规范,选用人教

25、版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中专部普通班采用人教版新课标A版教材,单招班采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的体育单招复习材料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管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从学生工作实际出发,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拓宽工作思路;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配发班主任工作手册,做到学期工作有计划、班级活动有记录、期末工作有总结,确保班级管理工作“规范、合理、有效”;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交流经验,找出问题,制定措施;加强团委和学生会队伍的建设,优化团学干部队伍,加强指导与培训,在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定期召开学生会干部会议,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职能作用,参与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力求达到学

26、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后勤服务:坚持“后勤工作服务于教学训练工作中心”的原则,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提高后勤保障工作水平,切实为教学、训练提供坚强保障。加强对水电使用、设备维护、环卫保洁、校园绿化、物资采购、食品卫生安全、校园安全、疫情防控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为全校师生教育教学、训练备战、生活学习保驾护航。财务管理:坚持以“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原则,按计划行事,合理使用资金,保证专款专用,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行为,完善财务制度、落实岗位职责,严格审批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确保学校各项专项经费管好、用好,保证各类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果和效益。安全管理:在做好常规

27、校园安全工作的同时,学校针对疫情防控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方案、预案,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除班会、队会的安全教育外,以季节性安全宣传教育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抓好法治宣传、交通、消防、卫生、大型活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注重对危化品、特种设备的管控;定期开展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宿舍违禁品检查、校园安全值班巡逻、安全隐患排查;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求生技能;严格门控管理,实行外来人员测温消毒和登记制度,加强对易发时间段、重点区域的巡逻,避免各类针对师生的侵害事故、事件发生,确保了校园的安全稳定。科研管理:

28、学校鼓励各位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论文,不断提高教科研的能力。本年度学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省级规划课题立项5项,立项在研3项;结题2项;市级规划课题立项1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中发表论文13篇。3.5 德育工作情况学校秉承“读训并重,品学兼优”的办校传统,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特色鲜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感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自2019年开始制定实施了学生“育德积分银行”德育量化考核机制,将原本难考难量的学生品行进行量化,用清晰、可操作性强的方式使德育教育“有法可依”,让全员育德落地生根。从“育德积分银行”实施以来,全体学生纪

29、律明显好转,不良行为得到遏制,教师管理压力有所减轻,学生行为习惯的转变促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意识,在全校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学生通过将自身行为和细则的要求进行对比,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照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行自查,与全体教师、教练员签订了师德师风承诺书,全体参赛教练和师生签订了反兴奋剂承诺书;全体师生无违反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无校园传播宗教行为、无违反师德师风的问题出现;全体党员和思政课教师守土有责,确保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和干净。一年来,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3.6党建情况学校党总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以党建

30、工作促进学校优质特色发展和师生共同成长为目标,不断强化党建工作的职能,积极带领党员干部和教工,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有力推进学校改革建设和创新发展。全年共组织中心组学习8次,三会60次,党课17次,主题党日活动22次,每月开展工作约谈,共计约谈78人次。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在党总支苗书记的关心下,从氛围的营造、宣传教育形式的丰富到学习资料的配备、场所环境的改善,各支部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党员活动室,为进一步完善活动阵地、丰富学习教育内容打下了基础。学校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提高组织功能,2020年11月底完成了支部换届,明确各支委

31、的工作责任,落实好支委工作责任制,对支部重点工作进行了逐一落实,明确了时间节点和责任人。以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在认真做好台账管理的同时,各支部根据训练教学工作繁重、党员集中学习安排难等实际情况,多手段、多举措丰富了党员教育形式,通过开展“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创建活动,选树优秀党员典型,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鼓舞全校师生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积极构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紧紧围绕学校转型发展的近期目标,充分挖掘学校的独特的奥林匹克体育文化底蕴和丰富体育教育资源,让全体师生从学校优秀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中,得到激励,焕发教育精神,在更高层面上凝心聚力,形成心齐劲足、

32、和谐奋进的工作格局。4.校企合作学校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不断拓展实习实训基地,增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学生实习与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近年来学校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江苏扬中国家曲棍球训练基地、玉溪市体育运动学校、广东惠州体育运动学校、四川遂宁棒球训练基地、陕西省西安市体育工作大队、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广西北海足球基地、张家口阳原县龙汇功夫训练基地),加强了与高等院校和高水平运动队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训实习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4.2 学生实习情况在学生实习工作中,学校根据上级要求,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详细

33、制定学生实习计划,签订实习三方协议书,选择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并加强跟踪指导。5.社会贡献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校按照“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方针,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和人才质量,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目标管理体系、训练监控体系和效益评估体系,通过几年来的运作,队伍建设成果凸显,一年来在国内国际高水平竞赛场上成绩喜人由学校培养输送的垒球运动员王兰参加2020年全国垒球锦标赛获第一名;垒球柴燚楠参加2020年全国垒球锦标赛获第二名;垒球运动员柴燚楠、王涵琪、裴霞令、李蓥冶、沈颖参加全国垒球冠军杯获第三名并达到国家级健将

34、运动技术等级。2020年学校各项目共参加全国各类比赛10项,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达12人次,获银牌6枚、铜牌2枚、4-8名8人次;参加全省比赛153项,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达491人次,获第一名63人次、第二名59人次、第三名68人次;4-8名次130人次。4人次运动成绩达国家健将标准,8人次运动成绩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55人次运动成绩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5.2社会服务学校在提升办学质量,培养体育人才的同时,全体师生积极发挥专业所长,为服务地方体育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学校受国家、省市等各级相关部门的委托,成功承办、协办全国、省市体育赛事、培训6项,学校承接了甘肃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

35、收高水平运动队考试(552人)、承办了“熊猫杯”中国慢投垒球企业联赛兰州分站赛(148人)、2020年青少年射击锦标赛(145人)、兰州市第二届中小学生综合运动会篮球(408人)、排球(287人)、乒乓球(中学组)(177人)、武术(598人)等项目的比赛、甘肃省大众冰雪(滑轮 陆地冰壶)教练员培训班(87人)、兰州市第三届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406人),接待总人数共计2808人次,派出志愿者100名,参与兰州新区马拉松赛,派出裁判员40名,志愿者100名。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特色专业、师资力量等优势,积极开拓培训领域,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全面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工作。受邀为全省

36、公安机关参加首届警体运动会兰州代表队的运动员举办集训,为解放军某部队参加比武大赛的官兵举办集训,全年共培训385人次。 学校积极承担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和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任务,积极为兰州市82中、62中、新区第五小学提供智力支持和体育项目推广,对口帮扶学校开展“一校一品一特色”工作。 6.举办者履责6.1经费兰州市财政对学校财政投入逐年加大,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学校全年经费预算拨入2912.0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823.05万元、项目支出1089万元。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34.1万元;中等职业免学费80.63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拨款8.15万元;体彩公益金专项拨款300万

37、;现代职业教育专项拨款28.8万元;中职改善办学条件拨款84万,全年经费共计3446万元,生均拨款约4.9万元。6.2政策措施近年来,学校在发展中得到了兰州市教育局和甘肃省体育局等教育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关怀,学校主管部门兰州市教育局在支持学校办学自主权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学校不断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正在试点推行业绩性绩效工资制度,确保教师队伍稳定,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7.典型案例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不动摇,尤其近几年,在探索体教融合、内涵发展模式的思路引领下,从学校管理提质、校园文化提升到教育

38、教学增效、人才培养增量等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套做法,秉持“在传承发展中创新,走特色办学之路”的目标,紧扣改革转型向前发展的生长点,着力打造特色办学品牌。7.1以德治校,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走文化独特的强校之路秉承“读训并重,品学兼优”的办校传统,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特色鲜明的发展理念,重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爱心呵护每个学生成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引导每个学生发展;落实“德育为先、习惯为重、发展为本”德育教育宗旨,将班队作为管理的最小单位,通过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细节的培养,从考勤和卫

39、生治理这样的小事抓起,通过“育德积分银行”制度实行从班级、运动队到个人表现的量化考核,做到细化责任,奖惩分明。在班队日常管理中,注重体育文化的输入和影响,重视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运动队精神既是运动员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也决定了赛场上的“气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仅要有高超的运动技能,还要具备健康向上的思想水平、顽强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学校善于用多种手段鼓励运动队发掘自身文化价值,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通过对运动队进行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为运动队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锻造了一支有内涵、讲团结、能配合的

40、文明之师,一支敢于拼搏、永不言败的威武之师。学校在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上突出了“体教融合、比翼齐飞”的育人理念,以学生的成长、教职工的发展和学校的升格转型为重点,创设和谐优美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健康、精神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通过抓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从外延上体现文化校园;将学校在三十多年的办校历史中集聚的甘于奉献、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体育拼搏精神,与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奥运精神密切结合;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同奥林匹克精神有机融合,塑造学生“崇德以向善、明礼而知耻、博学以强能、尚美而善技”的独特精神气质,彰显体育精神与儒家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涵,构建了精神内涵

41、丰富、校园环境与兰州新区城市环境和谐统一、“立德树人创佳绩”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彰显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极大地鼓舞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在积极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的同时,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龙头带的作用和引领辐射作用,用体育教育的力量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竞技体育、投身竞技体育,为后备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可造之材。7.2凝聚精神,瞄准目标,优势明显走特色鲜明的立校之路瞄准培养“思想素质高、运动水平高、文化层次高”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目标,在体教融合共育人才方面探索出一系列措施办法文化课教师与教练员实行“训教共管、优势互补”的联抓共管策略,使学训关

42、系协调,双方配合密切,义务共尽,成果共享,团队协作,优势互补,达到教、训、学三者的认识统一,使教育资源和体育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产生“112”的办学效果;在学生人数激增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推行“小班额”分层次教学,根据不同科目的功能和特点,有所侧重的进行教材处理,分层次设定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目前就读年级所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结合运动员学习时间少、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训练任务重不想过多的作业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教学办法,不断总结提炼,共同探索体教融合背景下打造高效课堂的路径。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大幅提高,高考上线率、运动员达级输送不断创造新高,在确保“体教融合”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真正实

43、现了训教共管“比翼齐飞”的培养目标。新校区的投入使用使学校彻底摆脱了规模限制的阻碍,跨入了飞速发展的“高速时代”。学校正如羽翼渐丰的大鹏般在属于自己的天空里振翅高飞班子讲团结、顾大局、能奉献、敢创新;教职工整体素质高,人才梯队布局合理,中层干部队伍、师资队伍结构整体趋于年轻化、高学历化。全校师生凝心聚力,“体教融合”优势逐渐凸显,办学特色日益明显,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充足;校园环境优美,训练比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各类标准用房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发展的外生动力强大,学校正在致力探索一条适应新时期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暨具有优质的体育资源、具有特色的教育资源、具有带动群众体育发展的社

44、会资源和具有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的专业资源的特色办学之路。7.3高点定位,精诚团结,务实创新,走跨越发展的兴校之路在项目调整方面,学校坚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利于竞赛、动态调整的原则,力争做到“优势项目不重叠,短缺项目做补充”,积极配合我省高水平运动项目的规划布局;同时根据各级赛事改革,及时调整项目结构,增强学校竞技水平在全省的竞争力;通过从省内和省外两个源头抓好招生选材,选拔一批优秀苗子队员入队训练,确保项目梯队建设合理,后备人才资源充足。近几年来,通过外出训练和比赛,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从技战术的应用到团队协同作战,各方面都有了大幅提高,达到了磨练队伍、提升竞技水平的目的。让高水平运动队办

45、在学校,让优秀运动员甚至世界冠军从校园里走出来,是学校的发展方向,定位在“高起点”、“高标准”上,在经费投入和师资配备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从政策和人才方面为项目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证,通过与专业运动队高位对接,曲棍球、垒球两个项目的训练和实战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升,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效益突显。近年来,学校坚持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实践竞技体育由金牌战略向人才战略的转移,大力提高人才输送质量和覆盖面。尽管保持着较高的输送率,但仍有一部分运动员无法进入专业队而需要寻求其他出路的,这也是全国各类体校普遍面临的难题。对少数进入上一级运动队的毕业生来讲,当他们的职业运动生涯结束后,最终还是要回归社会,作为学校和教育者,不仅要对他们在校的阶段负责,更要对他们一生负责。青少年运动员经过多年的运动训练,已掌握了一定的专项技能,但是如何让多年积累的专业优势成为运动员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运动员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促进运动员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是我们更为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以推进体校改革为契机,抢抓机遇,将“体教融合”培养模式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有机结合,推行普通教育管理规范建立与运动训练竞赛相适应的灵活多样的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模式, 探索构建符合运动员实际的教学训练体系,开展适合运动员的“弹性学制”的学历教育;将学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