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研究复杂性与矛盾性_第1页
城市研究复杂性与矛盾性_第2页
城市研究复杂性与矛盾性_第3页
城市研究复杂性与矛盾性_第4页
城市研究复杂性与矛盾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06-04国匠城导读:本文来自同济大学通过对城市的复杂与老师近期讲座,作者用的眼光城市研究过程中出现、城市研究的复杂与和,、中国“市”与西方“city”、城市认识的复杂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新认识,避免城市研究者在城市规划中走弯路。一、城市的复杂与城市就是社会,社会的复杂与在城市以及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并且更加集中、更加剧烈。城市的复杂与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1、城市高度集聚,但是空间有限。2、城市各类发展要素有各自的运行逻辑,在有限空间发展中相互对立。3、城市是的综合体。均衡是相对的,是。4、城市人群的多样化、多元化。二、中国的“市”vs 西方的“city”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

2、有很多的概念,很自然地把它接收过来。但是作为一个学者,去研究的时候,原来的约定俗成的事、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是不是有问题,或者说该不该进一步去深究?把city翻译成城市,但两者有很多的不对应。城市规划源于西方,建立在西方语言的体系下,当应用这些词的时候,是怎样的状态,值得去。拿中国的“市”和西方的“city”来举例子就能说明问题。1、从行政建制的角度国家科学技术名词去年的建筑学名词中市与城市概念相差不多,遭到了学者的猛烈批判。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那么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通过如下对比就可以知道。讲到“市”,有市、合肥市、苏州市、昆山市等。“市”体系里面有省一级的,下面有地级市(如合肥市)县级市(

3、如昆山市)。再来看合肥这个地级市,它有中心城区部分,外面有县(肥东县、肥西县等),县下面还有镇。那么当在说“市”这个概念的时候到底在说哪个?合肥市是指整个行政区域范围还是指城区部分?如果看成城区部分,那么剩下的这些又怎么称呼?的“市”这个概念,后面会提到,是城乡合治的,城和乡是不分的,整个是一个行政区,他不是一个点,跟西方的city(一个点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在西方背景下,大致的概念先是国家,国家之后依次分为郡县(英国),或者像依次分为州县市(city),city本身是独立的,三权鼎立。西方所谓城市是一个自治型的地域,涉及的概念较为单一,跟的“市”的概念完全不一样。例如市,从city这个概念指

4、的就是外环线以内城市建成区的部分,这里面就有很大的差异。说的市是包含乡村地区的,不单是存粹的city。同时市是一个行政区的概念,city不是一个行政区的概念。除了这个区别,两者之间还有哪些区别,从以下案例来看。案例:纽约、伦敦与市域面积的比较通过纽约、伦敦和的比较,可以带出很多概念。纽约市的范围其实非常小,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纽约市集聚范围只有1214.4km,扣除水域的面积,实际土地面积为785.6km。现在通常所说的纽约指的是纽约大都市,面积8683.2km。市市域面积有6340km,外环内面积为663km,内环内面积为115km。经常把纽约大都市统计区看成长三角,把纽约市对应市。从更严格

5、的意义上讲,更应该把纽约大都市看成市,把纽约市对应的中心区。市的空间范畴完全不同。伦敦也是一样。2、从历史上看的产生和西方城市的产生完全不一样,有许多的差异。(1)从城市形成的机制上分析中国的城市是由指定的,是行政中心。过去有四大名镇,它只是镇不能成为城,因为它没有政府,没有权力的处所,所以它不是一个城市,即使它们的经济发展非常快。西方的城市是自发形成的,城市从建教堂,形成市场(市场属教堂经营),手工艺者居住下来,形成密集的区域,然后建城墙。两者后续的发展截然不同。(2)从和城市的方式上分析中国的城市是富人的地方,这也一直影响到现在对乡村的看法。为什么说是富人?来看国作首都建立的时候是什么人住

6、到了城市,原有城市的往往是被赶走,比如说建立明朝占领都,把的迁到云南,把江南的迁到去;把天下12万户富裕人家迁到咸阳。每个朝代基本上都是这样,在城市里面大量居住的是、,城市实行宵禁。在城市里能够生存很重要的一点:有房子住并且有正当职业。现今农民迁移到城市也要满足这一点,这是历史上传下来的。所以的城市里是没有穷人的。西方的城市是由穷人的,西方流行一句话:穷人跑到城市里面,城市的空气都是的。这句话怎么来的?时期很多的穷人(原来是某个领主的奴隶)跑到城市里面,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能成为这个城市的民,以前在你身上的所有全部解除。中世纪的这个法律一直延续到六七十年代很多国家或地区对待,例、等,穷人进城是讨生

7、活。中国却恰恰相反,所以把乡村看成是一个穷人待的地方,只要有能力就到城市里面去。(3)从城市与周边区域的关系上分析城乡合治的,一个县的范围中城市面积只占12%。总的来说,管理,都是以乡村的管理方式来进行的。没有专门的、独立的对城市进行在农业社会中的什么事情都能放下然后去收割,这就是运动式管理的来源。整个业社会的背景下,乡村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城市。的过程中,城市和乡村是部分的,在农同样在西方,反过来,城归城乡归乡,城市。过去有很多的出国,说这个是管农业的别人就不明白为什么要管农业。城市是在有限的范围里面,里面是一套管理,外面是另一套管理。现代文明中,很多管理的方法是从城市发展过来的,而不是由乡村发

8、展过来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的“城乡结合”、“城乡一体”是他们,不应该有这个问题,因为的城和乡都在一个管辖范围内,两者之间没有对立。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类问题呢?其实是自己把自己开来。(4)从空间形态上分析中国的城市形态是“虚”的中心权力的中心,比如皇宫、等密度相对较低的地方,虚空的地方,一般人无法进入。从上河图上就可以知道,人们的活动在城门口,城里面街巷的密度还是比较低的,尽管宋朝的开封街市已经很活跃。西方的中心,城市是由于教堂的发展而发展,教堂往往有广场,是一个有很多人参与的公共空间,是“实”的中心。3、从城市性来看所谓的城市性指的是城市的本质,这里不得不提到The Metropolis

9、 and Mental Life(Gee Simmel)和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Louis Wirth)这两本书,非常经典。从这两本书中可以归纳得出以下几点:1、广泛而复杂的劳动分工,只参与部分的生产过程。2、追求成功、成就和社会变动,理性化的、功利性和目标导向的行为。3、亲情、亲属关系的互动减弱,以前的家庭功能化转化为由专门化的外部机构来承担。4、正式的、次属团体控制的机为社会组织的基本要素。5、的交往建立在高度的角色专门化基础上,人不再作为一个完整的;与他人的关系都是功利性的,表面的世故成为最有意义的交往方式与态度。6、文化同质性,价值观,意见和观点多样化。7

10、、陌生人社会而非熟人的社会。通过上述的比较可以知道,常用的“城市”这个词,未必就对应于西方的“city”。其实同样存在于、郊区化、城乡一体(城乡结合)、都市圈(都市区)等等概念中,这里不一一举例。当学习和运用西方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时,必须警惕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三、城市认识的复杂与怎么去认识城市,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角度谈谈如何认识城市,这个过程中有主、客体二元论、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对立两种困境。主、客体二元论现代科学发展把操作的人和物分开,通过做实验和调控的方法得到结果。主体和客体追求客观性,这也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城市研究者把城市看成客体。经常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我是一个外

11、来者,和城市没有关系,我要把城市提炼,然后进行解剖。最典型的如下:城市类似就是像这样的模型,我是上帝要把房子放哪里就放哪里,因为城市是客观的。就像做试验,我可以加一点水,给它一个力等等这些都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大量的规划都建立在这个概念上面。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对立这是哲学上一直争论而从未解决。所谓理性主义推崇以建构、逻辑推理的方式;经验主义推崇以实验的方式。这两方面各有各的用处,无法取代。Michel de Certeau 在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中有一段非常精到的:全景式城市是一个“理论上”的模拟品,总而言之是一幅画,这幅画存在的先决条件就在于对实际的遗忘和不了解。他必须把自己排除于

12、种种日常行为的晦明交织之外,并且使自己对此完全陌生。相反,城市平凡生活的实践者“下面”,被条条门槛挡住了视野的“下面”他们的身体依循着城市“文章”的粗细笔画而行走,他们写下了这篇文章,自己却不能阅读。这些实践者彼此不能相见的空间之中,在这种交织中互相呼应的道路,就像是每一部分都由许多其他部分来暗示的谜诗,失去了可读性。与模型相比,这个故事每天而且无穷尽地发生着变化。在专业背景下,强调整体的理论观点的有Howard、Corbusier、Mumford等,强调体验性的理论观点的有Jacobs、Lynch、Venturi、Rossi等,他们都有各自的落点,各有各的用处。即使在强调体验性的认识中,还可

13、以区分:Jane Jacobs似的基于其中的居民的认识:场景与活动不可分离;Gordon Cullen似的基于游客的视觉认识:外在与场景;Walter Benjamin似的“子”的认识:场景与外界的边缘;在体验性认识当中也是各不相同的,看到的与怎么看是有直接关系的,这也就带来了怎么去认识城市的问题。现在城市设计里面经常用方便?的话题:城市的空间组织是为游务还是为居民服务?是为形态饱满还是为使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有些话不能说的太绝对,比如“千城一面”。我觉得同样一栋建筑在完全不一样的,人的使用方式完全不一样,产生的空间效应也完全不一样。和的含义是所谓的“千城一面”是建立在游客的视角,走马观花,而从

14、使用来说可能千差万别。度去看是非常重要的。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角四、城市研究的复杂与这里把前面几个忽略归总起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各种学科、理论之间的不可通约性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城市,一个是公共空间。城市上面已经讲到中西方存在的差异。除了这一点,的的。每个科学都有自己的界定,相互之间是不对等的。公共空间政治会学、经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很多的学科都在研究公共空间,但是各自言说的都是基于各自的学科传统所确定的基础、关注视角、分析逻辑。即使是在同一个领域含义也未必相同。公共空间,他们之间Richard Sennett在公共人的一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论证J. Habermas和Hannah Ar

15、endt在政治学领域的公共空间的不同,并提出了自己对公共空间的认识,三者对同一个词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通过以上的论述说明一点: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借鉴、融合,是非常好的事情,也是必须要经历的事情,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的概念需要警惕地使用,不能成为名词和理论的搬运工,需要经过提炼,了解名词理论背后的含义而不要被它局限。2、理论解释上的困境现在很多的理论来源于西方。我在这里举的例子。西方对于的定义:的是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普遍化,很多人也称之为现代化的本质。城市化表现为城市和城市数量的增加。西方发展的四种类型:然而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发现西方的含义是不包含中国现象的,甚至是出现的。我把它归纳化

16、快速发展中的独特现象:1、城市不一样;增长不仅遭遇制度瓶颈,而且大量游离于城市生活,并具有非长久性,的界定与西方2、“市”的数量不增反减,这在西方是从来没有的;3、城市在原基础扩张,西方主要是新建,当然这也是西方城市数量增加的体现;4、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管理方式存在农村化的倾向;我国的城市发展得不到长久的支持化。随着个方面:的快速发展,很多的贫困留在了农村,表现在以下几1、农村科技水平在,知识在不断流失。哪怕是学农学毕业的也不愿留在农村,因此农业生产的发展只能建立在粗放的扩张性的生产方式基础上。2、一些制度的设定也阻碍了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很多国家他们的快速时期往往也是农业劳动率快速提高的时

17、期,而已经跨过了这个时期。过去有很好的制度(农村联产承包制和包产到户),但现在土地流转带来了很多。3、农村人均的快速下降;农村进城具有表象性的、阶段性的特征,而且只是劳动力的进城。4、大量产生于农村和农业的资本也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城市中,用于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的资本始终处于短缺和严重短缺的状态,农业本身的再生产能力受到制约。城市的吸纳能力严重生产企业的发展近十多年来基本上是追求高资本、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绝大多数城市在进行产业选择时也都没有能力、不愿意发展能够大量吸纳劳动力的产业类型。产业类型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或者需要的少量具有高度技术训练的劳动力,其结果必然是排斥了刚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的劳动力。

18、许多城市寄希望于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来吸纳的,GDP的50、60%甚至,这里面有很多问题。50、60%不是一个衡量的标准。为什么中国GDP要7%的增长率?这其实和有关,GDP增长1%,要增长7%,增长的总量才是相等的。数字的理解不是百分比的理解,是数字背后的质量比较。同样如果百分比的话,农业社会第三产业非常发达,80、90%,那么他就是一个先进发达的农业吗?比例不说明任何问题。通过这个例子说1、很多的理论是对西方发展历程的提炼得到的,是否适用于演绎是另一方面。2、任何理论都是有条件的。就像力学定律物理定律一样,都有适用的条件,对于规划来说也是一样。然而西方工业国家发展时期的条件现在不再具备,因此把

19、西方的理论直接拿过来用也是不可行的。3、不同价值观的复杂与研究城市是多元化的。人群的多元化价值观也有所不同,这里用两个例子来说明。David Harvey的一本书Sol Justice and the City(1973)书中讲到了1970年代初,一段洲际高速公路的建设将穿越意见最终归纳成以下七条:莫中心地区,收到了几百条意见。这几百条(1)强调效率的主张(2)追求经济增长的主张(3)保护美学和历史遗产的主张(4)社会和道德秩序的主张(5)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主张(6)分配的正义主张(7)邻里和社群主义的主张这七种意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是相互妥协的方案。这里再多,为什么在建筑学中国没有大师,

20、在研究方面没有中国的理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独立的立场。西方有自己的一套哲学,我是姓“马”的,我老死也是姓“马”的,我就是运用这样一套方式方法到。有东西,能够站在一个立场上往下走。是想把所有问题综合起来,外圆内方什么也做不很多人城市意象这本书,说他没有考虑政治,没有考虑经济,但是反过来想,把这些东西揉在一起的时候能得到什么东西呢?是含含糊糊的。然而不同的这些点恰恰是他们相互的于研究来说,我认为你不用怕盲人摸象,你把一块摸清楚,别人把另一块摸清楚,拼在一起不是很好的成果吗?案例:的古城保护的古城,过去由于、等原因损坏严重,经过了20年的,后来开始修复,修复得非常怪异。比如的墓,他的正面修复后富丽堂皇,侧面却有很多破烂的痕迹。留下不同时代修复的痕迹皇后宫国内对历史建筑的态度,有人希望保留原真性,有人希望复建,然而不同的态度缺少争论。研究可以是单一的价值取向、独立的立场,而对于解决问题的规划来说,则需要把这些全部起来。结语:1、正是由于城市(研究)的复杂性和性,所以更值得研究,更应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