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1中考备考语文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第1辑)(学生版+教师版)2020中考备考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练习版)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整理(有答案无解析)(共三类:课内、课外、对比阅读)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10分)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9.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1分)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又何间焉/间不容发 B.望其旗靡/所向披靡C.公将鼓之/锣鼓喧天 D.小信未孚/信手拈来11.对“齐师伐我”一事,曹与“乡人”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12.阅读第二段,从
3、曹刿简短的话语中,你能感受到当时怎样的战斗形势?(2分)13.本文借曹刿之口,揭示了战争中的哪些制胜之道?(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
4、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6.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非木柿 故大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益慕圣贤之道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C.
5、足肤皲裂而不知 食不饱,力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D.以中有足乐者 皆以美于徐公 以光先帝遗德7.下列对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在求学的过程中克服了无书、无师、求学路途遥远、生活艰苫等重重困难。B.详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略写现在的成就,鼓励青年一辈努力学习,力求做到“业有精”,“德有成”,属于欲扬先抑的写法。C.文中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了表明求学诚恳、执着、机智。D.好的品德修养是终能学有所成的土壤,因而得以“遍观群书”,得以“硕师名人与游”,得以“ 预君子之列”。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三)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8-10题(8分)余幼时
6、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
7、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质: (2)敞: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幼时即嗜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2分)为什么“不敢出一言以复”? (四) 古诗文阅读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8、。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
9、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5.解释句中加点词语。(2分)(1)俟其欣悦_ (2)持汤沃灌_1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计日以还 B. 从乡之先达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而承天子之宠光 是肤皲裂而不知 D.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久而乃和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以中有足乐者,
10、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8.本文是怎样劝学的?(4分)(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
11、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6.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非木柿 故大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益慕圣贤之道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C.足肤皲裂而不知 食不饱,力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D.以中有足乐者
12、皆以美于徐公 以光先帝遗德7.下列对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在求学的过程中克服了无书、无师、求学路途遥远、生活艰苫等重重困难。B.详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略写现在的成就,鼓励青年一辈努力学习,力求做到“业有精”,“德有成”,属于欲扬先抑的写法。C.文中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了表明求学诚恳、执着、机智。D.好的品德修养是终能学有所成的土壤,因而得以“遍观群书”,得以“硕师名人与游”,得以“ 预君子之列”。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一)群文汇读(16分)文房四宝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文化图腾。北宋作家苏易简的文房四谱一书,详
13、尽展示了笔墨纸硯的辨识与妙用,完美重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意趣。学有余力,值得一览。文房四谱(节选)苏易简墨薮云:取崇山绝仞中兔毛,入九月收,取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妙,今之小学者言笔,有四句诀云;“心柱硬,覆毛薄,尖似锥,齐似凿。”资暇云:松花笺,代以为薛涛笺,误,松笺其来旧矣。元和之初,薛涛尚斯色,而好制小诗,情其幅大,不欲长剩,乃命匠人狭小为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栽诸笺亦如是,特名曰薛涛笺。或云:端州石砚匠识山石之文理,遭之五七里得一窟,自然有圆石青紫色,琢之为砚,可值千金。 小学:中国传统语言学。溲(su):调和。挺:硬而直,这里指块状的墨。自然:天然。6.请结合语境,解释文
14、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绝( ) 使( ) 尚( ) 是( )7.请将“其”“也”“之”三个文言虚词准确还原到文中的方框内。(3分)A.八九月收 B.色俱可爱 C.松花笺,代以为薛涛笺,误8.请用六个标点符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松烟二两丁香麝香干漆各少许以胶水溲作挺火烟上熏之一月可使9.请翻译文房四谱(节选)中有关的文段。(2分)10.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历代文人最钟爱的笔、墨、纸、砚,有许多连同产地一起成了享誉古今的知名品牌,请各举一个这样的品牌名称。(2分)笔:_ 墨:_纸:_ 砚:_11.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含有“笔”“最”“纸”“”中任意一字的一联古诗。(2分)(二)阅读下
15、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共12分)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来得知名。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信拜礼毕,上坐。信曰:“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
16、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蓐食:蓐,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下:即为胯下。蒲伏:同“匍”。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布衣,即为布制衣服,为古代庶人之服,这里借指平民,如“布衣之怒”。B.拜,在这里表示授予官职,“拜大将”就是“授予大将军”。C.三秦、河南,古地名。随着时间推移,古今词义所指有
17、的有变化,如“三秦”;有的没有变化,如“河南”。D.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种传记的体类,内容是记叙人臣的事迹,以便流传后世。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B.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C.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D.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韩信为布衣时,很穷困而且无所事事,经常去亭长家蹭饭,因饭不好,最后大怒而去。B.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就亲自把他追回来,后来韩信得到重用,被授予大将军一职。C.韩信受到汉王重用后,趁机指出要充分利用民心,并献计汉王向东出击,最后让汉王一
18、举平定三秦。D.本文在人物塑造上很有特色,运用一些典型小故事,把主人公塑造得栩栩如生,如“胯下之辱”。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1)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2)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三)蛛与蚕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然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宫绂绣,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日:“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19、(选自雪涛小说有删改)注:衮龙:龙袍;绂绣:一种官员的礼服; (枵腹:空腹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 分)我固自杀 固遂为文章 遂孰非我为 孰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然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 (2)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 11.文中的蛛与蚕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 (3 分)(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1题。(6分)橄榄时珍曰:橄榄名义未详。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其有色黄者不堪,病物也。王祯云: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王元之作诗,比之忠言逆耳,世乱乃思之,故人名为谏果。时珍曰:名医录云,吴江王顺福家人,食鳜鱼被棘,横在胸中,不上不下,痛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忽遇渔
20、人张九,令取橄榄为食。时无此果,以核研米,急流水调服,骨遂下而愈。今人煮河豚、团鱼,皆用橄榄,乃知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节选自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19.用“/”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故 人 名 为 谏 果。20.用自己的话说说橄榄为什么又叫做“青果”。(2分)21.文中引用名医录里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五)文言文阅读(10分)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21、”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刪改) 解释谒者:官名。河南: 指河南郡。节: 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矫制:假传圣旨。数: 屡次。黄老之言: 指道家学说。大指: 大的原则。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上使黯往视之 使: 乃召拜为中大夫 乃:12.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B.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D.怀民/
22、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14.文中的汲黯作为文臣,和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武将周亚夫一样,也具有 的品质,从原文中“ ”这一句可以看出。(2 分)15.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2 分)(六)古诗文阅读(共20分)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
23、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史记循吏列传行县:出行属县。以父立政: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子其治事矣: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惠:恩惠.听:偏听,偏信。居官:担当的官职。不与吏让位:不曾把官位让给下属。傅:推诿。听微决疑:听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
24、件。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纵:越过)B.不私其父,非孝子也 (私:偏袒)C.过听杀人,自拘当死 (过:经过)D.辞不受令 (辞:言辞)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B.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C.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D.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15.文段中石奢和李离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些共同特点具体
25、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5分)(七)古代诗文阅读沧浪亭记(节选)苏舜钦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箕?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
26、?,隔此真趣,不亦鄙哉!阜f:土山。并bng:靠近。纵广:纵横。杠gng:独木桥。亏蔽:掩映。坳o:低洼。倚q:弯曲的堤岸。榜bng:摇桨,划船。幅巾:男子用布包头,不戴帽子,古人认为这是很随意的装束。洒然:畅快的样子。?箕:坐时臀部着地两腿分开前伸,形如箕。?踞:蹲坐。?形骸:身体。?汩汩:沉浮。?磨戛:折磨。17.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B.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C.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D.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18.修建沧浪亭之前,经历了一系列过程。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27、19.与朱元思书中,吴均由山水美景引发了人生感怀“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请摘抄本文中思想情感、表达作用都与之相近的句子。(2分)20.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3分)A.其地益阔 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孙权劝学)B.旁无民居 居无何(史记周亚夫军细柳)C.水之阳又竹 已而夕阳在山(欧阳修醉翁亭记)D.不亦鄙哉 肉食者鄙(左传曹论战)(八)文言文阅读(10分)贞观十七年,太宗谓待臣曰:“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司空房玄齡曰:“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貴,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太宗曰:“公意推过于主,朕则归咎于臣。夫功臣子弟多
28、无才行,藉祖父资荫遂处大官,德义不修,奢纵是好。主既幼弱,臣又不才,颠而不扶,岂能无乱?隋炀帝录宇文述在藩之功,擢化及于高位,不思报效,翻行弑逆。此非臣下之过欤?朕发此言,欲公等戒勖子弟,使无愆过,家国之庆也。”太宗又曰:“化及与玄感即隋大臣受恩深者子孙,皆反,其故何也?”岑文本对日:“君子乃能怀德荷恩,玄感、化及之徒,并小人也。古人所以贵君子而贱小人。”太宗曰:“然。”司空:古官职名。宇文述:与后文的“化及”“玄感”“岑文本”都是人名。擢:提拔。戒勖:劝诫勉励。愆过:罪过;过失。8.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1)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 ( )(2)皆反,其故何也 ( )9.下列各句中的“而”与“
29、颠而不扶”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B.足肤皲裂而不知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10.翻译句子。(2分)此非臣下之过欤?对于“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这种现象,房玄龄的观点让我们想起孟子说的“ ”。(2分)12.通读全文,可归纳出太宗与侍臣对话的主要目的是 (2分)三、对比阅读题。(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l2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答(与
30、)谢中书书(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小石潭记8.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晓雾将歇(h) B.沉鳞竞跃(yo)C.参差披拂(c) D.佁然不动(ti)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五色交辉 (2)四时俱备(2)青树翠蔓 (4)俶尔远逝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实是欲界之仙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1
31、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18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32、,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12.解释下
33、列句中加点的词。(共4分,每小题1分)(1)选贤与能( )(2)不独子其子( )(3)屋舍俨然( )(4)寻病终( )13.翻译下面的句子。(共4分,每小题2分)(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文构想的大同社会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3分)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听了之后为什么“皆叹惋”?(3分) 文的“世外桃源”与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4分) (三)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6-第20题。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
34、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35、称善者久之。良将李牧司马迁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教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
36、传有删改)便(bi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莫府:即幕府。飨(xing):用酒食招待。入盗:入侵。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让:责备。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16.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2分)A.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B.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C.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D.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1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军细柳 上自劳军B.居无何 常居雁门C.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他人代将D.已而之细柳军 赵之良将也18.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3分)A.甲文中有许多词语和古代礼仪相关,如“
37、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现文帝为周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于是以身作则,恪守军礼,以示君威。B.甲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不仅未得到至尊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他却对周亚夫大加称赞,体现了汉文帝的开明、识大体。C.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军士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D.乙文中“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从反面说明李牧之前对匈奴的用兵策略是正确的。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如是数岁,亦不亡失。20.从以上两文中看,李牧在治军方面与周亚夫有什么共同点?李牧又有什么独
38、特之处?(3分)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12分)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候约,先入关者王之。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选自入关告谕)族;灭族。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弃市
39、:死刑。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霸上:地名,在咸阳东。9.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A.上书谏寡人者 诽谤者族B.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公问其故C.门庭若市 烨然若神人D.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水落而石出者10.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2)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1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为 父 老 除 害 非 有 所 侵 暴 无 恐!12.概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3.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2分) (五)
40、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第1216题。(共10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
41、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12.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2分)(1)尝趋百里外 趋: (2)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材:13.翻译下列句子。(2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吾资之昏不逮人也。14.请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人 之 为 学 有 难 易 乎15.阅读甲、乙两文,分别归纳出“故余虽愚,
42、卒获有所闻”和“聪与敏者自败”的原因。(2分)16.请从文章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甲、乙两文的异同点。(3分)(六)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欧阳修归田录(乙)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
43、曰:“非聘徽 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 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 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 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 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 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 赠遣之。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 能动。
44、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此句为作品原有内容。(庖丁)“解牛”是说透彻把握牛之筋节骨肉等内在结构, 才能游刃有余。(轮扁)“斫轮”是说斫轮奥秘难以传授,需要在实践中领悟。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无他,但手熟尔但:尔安敢轻吾射轻:老翁手一短柄斧手: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则:11.你从两文中两位老翁身上分别获得怎样的教益?(3 分)1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及其作用。(3 分)(七)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
45、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染:熏陶,沾染。与:赞许。狎:亲昵,亲近。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2)未尝不叹息痛恨痛恨:(3)愿陛下亲之信之愿:(4)不私于物私:(5)今则不然然: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15文段中,“亲贤臣,远小
46、人”是为了追求“_”,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用原文语句填空)16请结合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八)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024题。(14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
47、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节选自愚公移山)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
48、:“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节选自清代吴敏树书谢御史)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荷担者三夫_ (2)赵兵果败,括死军覆_(3)母置之,吾计已决矣_ (4)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_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且焉置土石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括母上书言于王曰C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D始龀,跳往助之 王终遣之22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今 括 一 旦 为 将 东
49、 向 而 朝 军 吏 吏 无 敢 仰 视 之 者2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2)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_24乙文描写了一位有德有识的母亲。她上书推辞儿子为将,说明她深明大义,有自知之明;她能看出儿子和丈夫的差别,说明她_;她讨得“无随”的承诺,说明她_。(2分)(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节选自礼记)师川外甥奉议: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
50、,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奉议;官名,即奉议郎。奉思:思念。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不知其旨也 旨:_ (2)然后能自反也 反:_(3)诚能如是 是:_ (4)令心意不驰走 走:_7.下列对
5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B.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C.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D.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3分)(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2分)9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十)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
52、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铨九龄,母授
53、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选自蒋世铨忠雅堂集)注:铨:蒋世铨的自称。先府君:指已去世的父亲。扑:打。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_(2)援疑质理 质:_(3)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_(4)吾母垂涕扑之 涕:_1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
54、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烨然若神人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B.以衾拥覆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C.教之为吟哦声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D.令跪读至熟乃已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13.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_(只填序号)(1分)加冠,意思是到了成年。古时男子18岁行加冠礼,戴上成人的帽子,表示进入成年。经,这里指经书。我们常说的“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14.下列关于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中“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谨于求学、渴求知识的情状。B.甲文中通过自己求学的亲身经历,勉励马生勤
55、奋求学、谦虚求教。文章情感真挚,循循善诱。C.乙文通过的自述,再现了幼年读书时父母督促自己学习的场景,在温馨回忆的同时,也包含有对父母过于苛责的不满情绪。D.两篇选文都阐明“学业有成,必须勤奋”这一道理,但表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学习要注重积极求索的内在动力,乙文侧重于学习需要鞭策督导等外在因素。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译文:_(2)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译文:_(十一)文言文阅读(14分)? (一)王荆公再罢政,以使相判金陵。筑第于南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
56、来尝乘马与肩舆也。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墙,辄不答。元半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报宁。既而期公疾愈,税域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解释王荆公指王安石。使相:官职名。肩奥:轿子。?(二)荆公退居金陵,蒋山学佛者俗姓昊,日俱洒扫,山下田家子也。一日风堕挂壁旧鸟巾,昊举之复置于壁。公适见之,谓曰,“乞汝归遗父。”数日,公问恢幞头安在。昊曰:“父村老,无用,货于市中,尝卖得钱三百文供父,感相公之赐也”公叹急之。因呼一仆同昊以元价往赎,且戒苟以转售,即不须访索。果以弊恶犹存,乃赎以归。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
57、所赐者、乃复遗吴。(选自墨庄漫录,有删改)解释乞:给。?幞(f)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弊恶:破旧。1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去蒋山亦七里( ) (2)公适见之( ) (3)且戒苟以转售( ) (4)乃复遗吴( )16.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 1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线句的意思。(3分)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18.两文都写罢政后的王荆公,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十二)阅读两则选文,完成913题。(12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
58、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弟总宜平心静气。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节选自曾国家书)解释:日:一天天地。朴陋:粗俗鄙陋。颐指气使:
59、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9.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精:(3)悲守穷庐 穷庐: (4)此即日习于傲矣 习:10.请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静以修身/皆以美于徐公B.险躁则不能治性/至则无可用C.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D.车马仆从习惯为常/二虫尽为所吞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2.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 A ”四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文中曾国藩
60、以自己为例劝诚弟弟,提出做事宜“ B ”,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两文的都认为 C 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与做事。(3分)13.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培养“俭”的习惯。(3分) (十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15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带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龙门吊租赁及吊装作业风险分担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四人共同经营民宿的合伙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车辆租赁与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展会现场搭建及展品运输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施工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养护承包合同范本8篇
- 2025年度电动汽车充电桩安全检测与维护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新媒体营销活动合作协议范本2篇
- 2025年度泥瓦工劳务分包合同工期延误责任协议
- 2025版农业机械销售订购合同(年度版)3篇
- 2024年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质检中心制度汇编讨论版样本
- 药娘激素方案
- 提高静脉留置使用率品管圈课件
- GB/T 10739-2023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 《心态与思维模式》课件
- C语言程序设计(慕课版 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行业会计比较(第三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项训练(含解析)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课件
- 《美的历程》导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