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四川省南充专用语文考点复习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课件(395张PPT)_第1页
2021年中考四川省南充专用语文考点复习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课件(395张PPT)_第2页
2021年中考四川省南充专用语文考点复习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课件(395张PPT)_第3页
2021年中考四川省南充专用语文考点复习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课件(395张PPT)_第4页
2021年中考四川省南充专用语文考点复习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课件(395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1年中考四川省南充专用语文考点复习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课件(395张PPT)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知识梳理素养提升真题自测明确考向真题自测明确考向?样题一(2020南充)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题目。(共15分,13题每小题3分,4小题6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真题试做嗟夫!予尝求

2、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

3、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乌:哪里。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B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适:到、往D窃会计之余功窃:偷得,这里指“利用”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C.适:使安闲/闲适。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重修岳阳楼乃不知有汉B览物之情无丝竹之乱耳C不以谪为患弗敢专也,必以分人D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由是则生而有不

4、用也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A.于是,就/竟然;B.助词,的/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都是介词,“把”的意思;D.表递进/表转折。故选C项。C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文开篇即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肯定了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期间的政绩。B乙文以“江”字先行,运用铺陈的手法,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的背景,使得小巧玲珑的亭台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C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都体现出了旷达的人生态度。D乙文把张梦得与骚人思士面对同样景色的态度作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快乐与甲文中的“乐”内涵是一致的。D本题考查对文本内

5、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本中的具体内容分析作答。D.“他的快乐与甲文中的乐内涵是一致的”错,两文“乐”的内涵是不一致的,范仲淹的“乐”是忧国忧民的大“乐”,而苏辙的“乐”是他对张梦得被贬后豁达自适态度的赞赏。4翻译下列句子。(6分)(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2)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1)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忧虑,不在朝廷做官也忧虑,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2)在他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美景。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

6、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是(这)、进(在朝廷做官)、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为亭(建造亭子)、以(用来)、胜(美景)”几个词是重点词语。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疾驰浩大。南边与沅江、湘江合流,北边与汉沔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像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在他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美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现今张

7、梦得不把被贬官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瓮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闲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文人和深思多感之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样题二(2019南充)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2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

8、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宋濂全集)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

9、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还(xun):同“旋”,转身。炯戒:明显的警戒。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媵人持汤沃灌汤:(2)缀公卿之后缀:(3)莫逾自厌厌:(4)迨年事蹉跎迨: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对课内文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并结合文段上下文语境灵活作答。“汤”在古文中一般是“热水”的意思,“缀

10、”可结合狼中“缀行甚远”的“缀”来理解,“厌”可结合名句“学而不厌”中的“厌”来理解,“迨”可结合上下句语境来作答。热水跟随满足到、等到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当余之从师也乃记之而去B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其翼若垂天之云C王生好学而不得法濯清涟而不妖D以昭炯戒可以为师矣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指小石潭。B.介词,比得上/介词,像。C.都是连词,表转折。D.连词,来/介词,凭借。C3翻译下列句子。(4分)(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2)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1)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

11、饭,没有新鲜肥美的菜肴可供享用。(2)凡是老师所说的,我全都能记下来,这难道不是善于学习吗?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第(1)句的关键词是“寓”“再”“滋”,第(2)句的关键词是“识”“是”。句意连贯、正确即可。4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谈谈你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分)在学习中,不怕困难,敢于吃苦,勤奋努力,不自我满足。在学习中,勤思好问,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及概括能力。从甲文中可概括出“在学习中,应敢于吃苦,勤奋刻苦,不自我满足等”学习态度。从乙文中可概括出“求学应勤思好问,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学生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文段中主人公对学习态度的看法

12、,谈自己的感悟。王生好学,但没有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对此感到)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一无所得,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却不思考它,最终必定没有收获,凭什么称之为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走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

13、度)吗?学习最忌讳的事,没有超过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作醒目的警戒。”文言文阅读是南充中考语文试题必考的知识点,其主要特点是:采用比较阅读的命题形式,将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文言阅读材料结合起来考查;主要从解释文言词语、翻译文言语句、辨析多义词的用法、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特点等角度进行考查。在中考复习阶段,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对于每篇文言课文里的重要词语和句子,力争准确掌握;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知识迁移,将文言词

14、语的意义和用法运用到课外文言阅读材料的理解中去。考向研析知识梳理素养提升一、部编版教材七年级文言文七年级上册1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一、词语解释1重点词语(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文章的义理(3)俄而雪骤:(4)白雪纷纷何所似:(5)撒盐空中差可拟:(6)期日中:(7)太丘舍去:(8)尊君在不:(9)相委而去:(10)君与家君期日中:不久,一会儿像什么大体;相比正午时分舍弃对别人父亲的尊称表示动作偏指一方;舍弃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2通假字尊君在不:“_”同“_”,3一词多义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期日中:4词类活用友人惭:不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日子

15、太阳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日5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多指儿子和女儿(2)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今义:因为,因此(3)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今义:日期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趁、乘约定(4)太丘舍去古义:今义:到、往(5)下车引之古义:今义:带领(6)元方入门不顾古义:今义:照顾离开拉,牵拉拉,牵拉二、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3未若柳絮因风起。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不如(把它)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4陈太

16、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5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6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时分见面。(那朋友)正午已过还没到,太丘丢下(他)而离开。您跟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您正午时分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不讲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住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三、内容理解咏雪:讲述了东晋著名政治世家谢氏家族的一个关于“咏雪”的故事,渲染了谢家融洽、和睦的家庭氛围,也表达了对谢道韫的才华的赞颂。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驳斥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

17、了陈元方聪敏过人、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品质,说明了“礼”与“信”的重要性。论语十二章一、词语解释1重点词语(1)人不知而不愠:(2)不亦君子乎:(3)吾日三省吾身:(4)为人谋而不忠乎:(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生气,恼怒有才德的人自我检查、反省竭尽自己的心力诚信(6)三十而立:(7)四十而不惑:(8)五十而知天命:(9)六十而耳顺:(10)不逾矩:(11)学而不思则罔: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上天的意旨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越过法度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2)思而不学则殆:(13)人不堪其忧:(1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5)必有我师焉:(16)择其善者而从

18、之:(17)三军可夺帅也:(18)博学而笃志:(19)切问而近思:(20)仁在其中矣:疑惑能忍受喜爱,爱好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好的方面,优点军队;改变坚定恳切仁德2通假字(1)不亦说乎:“_”同“_”,_(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同“_”,3一词多义(1)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2)而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博学而笃志:说悦愉快有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了解得到顺接连词,然后转折连词,但是并列连词,可不译知而(3)之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下车引之:(4)时学而时习之:元方时年七岁:4词类活用(1)温故而知新:(2)吾日三省吾身:之时代词,指学过的东西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

19、说,指仁德代词,他,指元方按时当时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名词作状语,每天(3)传不习乎:(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饭疏食,饮水:5古今异义(1)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可能;许可(2)饭疏食,饮水古义:今义:疏通、疏散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名词作动词,吃可以凭借粗劣(3)三人行古义:今义:数词,确指三(4)逝者如斯夫古义:今义:多指离开人世的人(5)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虚指,泛指多个逝去的一切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二、重点句子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

20、(知识)又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能顺从意愿,又不会

21、越过法度。”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

22、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这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在河边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是不能改变的。”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三、内容理解第一章: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23、、学习的乐趣和为人的态度。第二章:强调治学的人要重视品德修养,多反躬自省。第三章: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第四章:谈论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五章: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要学思结合。第六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贫乐道的品质。第七章:阐述了学习态度,倡导以学习为快乐。第八章:讲人的道德修养,要有正确的财富观,提倡“安贫乐道”。第九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虚心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无类似的毛病,要注意改正。第十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第十一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第十二章:讲学习方法,要坚定信念,广泛学习。3诫子书一、词语解释1重点

24、词语(1)诫子书:(2)夫君子之行:(3)非淡泊无以明志:(4)非学无以广才:(5)淫慢则不能励精:(6)险躁则不能治性:告诫、劝勉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确志向增长放纵懈怠;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修养性情(7)意与日去:(8)遂成枯落:2一词多义(1)以静以修身:不以物喜:(2)成非志无以成学:遂成枯落:(3)学夫学须静也:非志无以成学:意志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介词,因为动词,成就,达成动词,变为动词,学习名词,学业以成学3词类活用(1)非宁静无以致远:(2)非志无以成学:4古今异义(1)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今义:速度低,缓慢(2)

25、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今义:治理(3)悲守穷庐古义:今义:不富裕形容词作名词,远大目标名词作动词,立志懈怠修养破旧,简陋二、重点句子翻译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学习。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6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没办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

26、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三、内容理解1课文内容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立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德行。2中心思想诸葛亮的这封书信主要是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对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4狼一、词语

27、解释1重点词语(1)缀行甚远:(2)一狼仍从:(3)顾野有麦场:(4)场主积薪其中:(5)苫蔽成丘:(6)弛担持刀:连接、紧跟跟从看,视堆积柴草覆盖、遮盖解除,卸下(7)眈眈相向:(8)目似瞑:(9)意暇甚:(10)屠暴起:(11)止露尻尾:(12)乃悟前狼假寐:(13)盖以诱敌:(14)狼亦黠矣:凶狠注视的样子闭上眼睛从容、悠闲突然屁股睡觉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狡猾2一词多义(1)前狼不敢前:其一犬坐于前:(2)意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3词类活用(1)一屠晚归:动词,上前方位名词,前面名词,这里指神情、态度动词,企图动词,攻击名词,敌人动词作名词,屠户前

28、意敌(2)其一犬坐于前:(3)一狼洞其中:(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止增笑耳:4古今异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今义:几何学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名词作动词,挖洞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动词作名词,笑料能有多少二、重点句子翻译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骨头已经扔完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另一只狼正在堆

29、积的柴草中打洞,企图从通道进入从后面攻击屠户。(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三、内容理解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屠户晚归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狼贪婪、凶恶、狡诈的本性,嘲讽了恶狼因贪婪狡诈而自取灭亡的可笑下场,同时启发我们:对待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才能取得胜利。5寓言二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一、词语解释1重点词语(1)家无井而出溉汲:(2)国人道之:(3)身亡所寄:(4)终日在天中行止:(5)奈何忧崩坠乎:打水浇田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30、无,没有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6)只使坠:(7)充塞四虚:(8)若躇步跐蹈:2通假字其人舍然大喜:“_”同“_”,3一词多义(1)闻有闻而传之者:闻之于宋君:纵使,即使四方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舍释解除、消除动词,听见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闻(2)日日月星宿:终日在地上行止:(3)其及其家穿井:奈何忧其坏:其人曰:(4)之宋之丁氏: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求闻之若此:名词,太阳名词,每天代词,指“丁氏”代词,指“大地”代词,那助词,的代词,指“穿井得一人”这件事定语后置的标志日其之(5)于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闻之于宋君:非得一人于井中也:4古今异义(1)因往晓之古义:今义:原因(2)因往晓之古

31、义:今义:知道向使在于是,就告知,开导于(3)若屈伸呼吸古义:今义:如果(4)亦不能有所中伤古义: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二、重点句子翻译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你伤害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3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4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5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挖出了一个人。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你)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何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那个人消除疑虑,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消除疑虑,非常高兴。三、内容理解穿井

32、得一人:讲述了宋国有个人因打井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却被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一定要详查其真相,不要轻信盲从的道理。杞人忧天:通过杞人担心天地崩坠而另外一个人耐心解释,对他进行开导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或为没必要的事情忧虑和担心,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庸人自扰、患得患失的人。七年级下册6孙权劝学一、词语解释1重点词语(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卿今者才略:当道,当权推托研究粗略地阅读才干和谋略(6)非复吴下阿蒙:(7)即更刮目相待:(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同“_”,不再是

33、擦拭对朋友辈的敬称邪耶语气词3一词多义(1)当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2)见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掌管,主持应当,应该了解知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当见(2)见往事耳古义:今义:过去的事情(3)但当涉猎古义: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4)即更刮目相待古义:今义:更加二、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指历史只,只是另,另外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来推托。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

34、年吴地的那个吕蒙了!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另用新的眼光看待他,你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三、内容理解本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学习的重要性。7卖油翁一、词语解释1重点词语(1)陈康肃公善射:(2)公亦以此自矜:(3)睨之久而不去:(4)康肃忿然曰:(5)以我酌油知之:擅长自夸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气愤的样子舀取,这里指倒入2通假字(1)但手熟尔:“_”同“_”,(2)徐以杓酌油沥之:“_”同“_”,_3一词

35、多义(1)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以钱覆其口:尔耳相当于“罢了”杓勺勺子代词,代葫芦,译为“它的”代词,代陈尧咨其(2)射尝射于家圃:尔安敢轻吾射:(3)之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徐以杓酌油沥之:康肃笑而遣之:动词,射箭名词,射箭的本领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代词,指葫芦代词,代卖油翁,译为“他”射之(4)而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康肃笑而遣之:(5)以以我酌油知之:以钱覆其口:(6)尔尔安敢轻吾射:但手熟尔: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介词,凭、靠介词,用人称代词,你语气词,同“耳”,相当于“罢了”而以尔4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2)吾

36、射不亦精乎:(3)尔安敢轻吾射:5古今异义(1)尔安敢轻吾射古义:今义:平安,安全名词作动词,点头动词作名词,射箭的本领形容词作动词,轻视怎么(2)尝射于家圃古义:今义:品尝(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古义:今义:解释二、重点句子翻译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曾经放下陈尧咨擅长射箭,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他也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4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5无他,但手熟尔。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

37、吗?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6以我酌油知之。7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铜钱却没有沾湿。三、内容理解这篇课文通过写卖油翁高超的酌油技术,揭示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同时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过分骄傲。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到精湛之境。8.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一、词语解释1重点词语(1)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4)谈笑有鸿儒:(5)往来无白丁:神异这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大平民,指没有功名的

38、人(6)可以调素琴:(7)阅金经:(8)无案牍之劳形:(9)可爱者甚蕃:(1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1)濯清涟而不妖:不加装饰的琴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官府文书多沾染(污秽)洗;水波;艳丽(12)亭亭净植:(1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一词多义(1)鲜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耸立的样子亲近而不庄重少鲜艳鲜(2)之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清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清澈清芬之清3词类活用(1)有仙则名:(2)苔痕上阶绿:(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之劳形:(5)不蔓不枝:(6)香远益清:名词作

39、动词,出名,有名方位名词作动词,蔓延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名词作动词,横生藤蔓;旁生枝茎形容词作动词,远闻4古今异义(1)无丝竹之乱耳古义:今义:丝绸和竹子(2)无案牍之劳形古义:今义:形状(3)亭亭净植古义:今义:种植弦乐器和管乐器形体、躯体竖立二、重点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都不是没有功名的人。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6

4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水面上、陆地上的各种各样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我只喜欢莲花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8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三、内容理解陋室铭:本文通过

41、对陋室的描绘,极力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9河中石兽一、词语解释1重点词语(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2)山门圮于河:(3)竟不可得:(4)曳铁钯:(5)一讲学家设帐寺中:河岸倒塌终了,最后拖设馆教书(6)尔辈不能究物理:(7)是非木杮:(8)湮于沙上:(9)不亦颠乎:(10)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11)转转不已:(12)遂反溯流逆上矣:(13)可据理臆断欤:你们这些人;研究、探求削下来的木片埋没颠倒,错乱

42、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不停止逆流主观地判断2一词多义(1)之闻之笑曰:当求之于上流:其反激之力:(2)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众服为确论:代词,这件事代词,指石兽结构助词,的介词,被动词,成为动词,认为之为3词类活用(1)棹数小舟:(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4古今异义(1)求二石兽于水中古义:今义:设法得到;恳请(2)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名词作动词,划(船)动词作名词,涨起来的河水寻找一门学科,即物理学(3)是非木杮古义:今义:判断词,对,正确(4)渐沉渐深耳古义:今义:耳朵二、重点句子翻译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这语气词,表示“罢

43、了”沧州的南面有一座佛寺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突然涨起来的河水带走呢?这是石头的性质坚硬而沉重,河沙的性质松软而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中,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而下寻找石兽,不是颠倒了吗?5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6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大概是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而沉重,河沙的性质松软而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在石

44、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洞。这样翻转不停止,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7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9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啊,怎么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颠倒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了吗?三、内容理解本文通过僧人、讲学家和老河兵推究沉在河里的石狮子的位置的三种不同结论,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切不可不加分析而凭主观臆断,拘泥于一般的道

45、理。这个故事启发我们:遇事要多思考,分析各方面的因素,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八年级上册10三峡一、词语解释1重点词语(1)自非亭午夜分亭午:(2)不见曦月:(3)至于夏水襄陵:正午夜分:半夜日光,这里指太阳冲上、漫上(4)沿溯阻绝沿:(5)不以疾也:(6)则素湍绿潭:(7)属引凄异:(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通假字略无阙处:“_”同“_”,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快白色接连不断回声;声音悲凉婉转阙缺空隙、缺口3一词多义(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清回清倒影:清荣峻茂:自三清介词,在连词,如果数词,确数,三数词,虚数,几名词,清波形容词,

46、清澈(4)至至于夏水襄陵:每至晴初霜旦:(5)绝沿溯阻绝:绝多生怪柏:哀转久绝:4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2)则素湍绿潭:至绝与“于”连用,到了的时候到动词,阻断副词,极,最动词,断绝,消失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形容词作名词,急流(3)良多趣味:(4)每至晴初霜旦:(5)空谷传响:5古今异义(1)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今义:指可能达到某种程度形容词作副词,甚,很名词作动词,下霜,结霜名词作状语,在空旷的山谷里到了的时候(2)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或许;或者(3)虽乘奔御风古义:今义:虽然二、重点句子翻译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时即使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2自非亭午夜分,不

47、见曦月。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7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每到天刚放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肃杀和凄寒。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荡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也不消失。三、内容理解1段落大意第1自然段:总写三峡的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第2自然段: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交通阻断。第3自然段: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第4自然段:写

48、秋季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2中心思想通过对三峡形势和三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对祖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3写作特色大笔点染。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动静结合。11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一、词语解释1重点词语(1)晓雾将歇:(2)夕日欲颓:(3)沉鳞竞跃:(4)相与步于中庭:(5)庭下如积水空明:消散坠落水中潜游的鱼共同,一起形容水的澄澈2一词多义(1)共古来共谈:为字共三十有四:(2)乱猿鸟乱鸣:自云先世避秦时乱:(3)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共乱奇共同一共此起彼伏战乱奇丽零数、余数(4)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5)遂遂

49、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迷,不复得路:(6)寻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未果,寻病终:3词类活用念无与为乐者:与遂寻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连词,和于是竟然寻找随即,不久形容词作动词,游乐4古今异义(1)四时俱备古义:今义:时间(2)月色入户古义:今义:住户、人家(3)念无与为乐者古义:今义:思念季节门考虑,想到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5念无与为乐者。6怀民亦未寝,相与

50、步于中庭。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了,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想到没有与我共同游乐的人。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8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明澄澈,水中仿佛有藻和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三、内容理解答谢中书书:本文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豪之感。记承天寺夜游:本文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所见的月

51、下美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面对挫折的豁达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12与朱元思书一、词语解释1重点词语(1)天山共色:(2)从流飘荡:(3)水皆缥碧:(4)急湍甚箭:同样的颜色跟、随青白色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5)皆生寒树:(6)泉水激石:(7)蝉则千转不穷:(8)横柯上蔽:2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_”同“_”,(2)窥谷忘反:“_”同“_”,_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冲击,撞击表示多树木的枝干转啭鸟鸣,这里指蝉鸣反返返回3一词多义(1)绝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2)百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3)直直视无

52、碍:争高直指:绝百直绝妙停止确数,表示一百虚数,表示多直接笔直(4)上负势竞上:横柯上蔽:4词类活用(1)风烟俱净:(2)任意东西:(3)猛浪若奔:(4)负势竞上:上向上在上面形容词作动词,消散殆净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5)互相轩邈:(6)望峰息心:(7)横柯上蔽:5古今异义(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今义:或许;赞许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表示约数(2)鸢飞戾天者古义:今义:罪过;乖张(3)经纶世务者古义:今义:整理过的蚕丝。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二、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至、到达

53、筹划、治理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游动着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持续地啼叫着。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7横柯上

54、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三、内容理解本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的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向往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1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词语解释1重点词语(1)兵革非不坚利也:(2)委而去之:(3)安居而天下熄:(4)丈夫之冠也:泛指武器军备放弃战争停息,天下太平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5)往之女家:(6)无违夫子:(7)以顺为正者:(8)与民由之:(9)舜发于畎亩之中:(10)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这里指夫家这里指丈

55、夫准则,标准遵从兴起,指被任用;田地选拔、任用(11)百里奚举于市:(12)行拂乱其所为拂:(13)而后作:(1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5)入则无法家拂士:(1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集市违背乱:扰乱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征验、表现;显露、流露;了解、明白辅佐君王的贤士匹敌、相当2通假字(1)亲戚畔之:“_”同“_”,(2)往之女家:“_”同“_”,_(3)曾益其所不能:“_”同“_”,(4)衡于虑:“_”同“_”,(5)入则无法家拂士:“_”同“_”,_畔女曾衡拂弼横增汝叛背叛你增加梗塞、不顺辅佐3一词多义(1)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天时不如地利:(2)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与民由之

56、:(3)道独行其道:妾妇之道也:得道多助:利得道锐利有利能够实现道路原则,行为准则道义(4)戒戒之曰:必敬必戒:(5)正以顺为正者:立天下之正位:之丈夫之冠也:往之女家:居天下之广居:与民由之:戒正之告诫谨慎准则,标准正确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动词,去,到助词,的代词,正道(7)而夫环而攻之:而后作: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怒而诸侯惧:(8)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于声:而发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然后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顺承兴起,指被任用显露、流露(9)于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征于色:(10)士管夷吾举于士:入则无法家拂士

57、:于士从给处于之中在狱官贤士4词类活用(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限制形容词作动词,巩固形容词作动词,震慑名词作动词,行冠礼(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6)必先苦其心志:(7)劳其筋骨:(8)饿其体肤:(9)空乏其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惑乱(迷惑);使改变(动摇);使屈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经受饥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财资缺乏(10)所以动心忍性:(11)人恒过,然后能改:(12)入则无法家拂士:(1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使坚忍名词作动词,犯错误动词作状语,在国内动词作状语,在国外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生存;使死亡5古今异义(1)池非不深也古义:今义:池塘(2)亲戚畔之古义: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3)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今义:真诚,诚实护城河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真正,确实(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古义:今义:判断动词(5)丈夫之冠也古义:今义:冠军(6)父命之古义:今义:生命;命令(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今义:比喻了解、明白教导、训诲行冠礼这二、重点句子翻译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故君子有不战,

59、战必胜矣。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3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5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实现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志向时,独自走自己的道路。他们发起怒来,诸侯都会害怕;他们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60、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大丈夫。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8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9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用这些方法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1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