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汇总)_第1页
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汇总)_第2页
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汇总)_第3页
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汇总)_第4页
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 /68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制度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对院内外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的质量和水平,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努力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安全的医疗急救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医院实际,现对应急管理作如下要求。一、医院突发事件定义本文件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及医院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核素泄漏、重大医疗事故、水、电、医疗设施等的质量事故、水灾、火灾、台风、地震、战争、动乱、恐怖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

2、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的事件。二、成立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小组组长:卞立琴副组长:钱中林组员:孙卫国卫金金温福敏刘晓梅李三超三、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小组职责1不定期召开应急管理小组会议,对医院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并提出改进建议。2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工作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常备不懈,及时有效。3对事发现场伤亡情况和事态发展作出快速、准确的评估,及时了解掌握事故的原因、特征、规律、医疗救援资源、地理交通状况等信息。4在事发现场或临时指定地点设立临时指挥部,组长(总指挥)负责组织、部署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工作,组长不在时,根据突发事件原因由分管院领导担任总指挥,副

3、组长按各自行政分工协助总指挥负责所分管部门的应急和医疗救援工作,指挥、调遣院内各科室医疗救援力量和应急处置、抢险维修人员,本小组中各位组员即是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的具体实施人。5向当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领导小组或上一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有关情况并接受其指令和任务,统一口径对外发布有关信息,会同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损失进行调查、评估,并将调查结果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等。四、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职责1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管理。医院内突发事件大体可分为环境安全和公共卫生两类,医务科负责对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

4、毒、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核素泄漏、重大医疗事故等)的应急救治管理;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对环境安全类突发事件(包括水、电、医疗设施等的质量事故、水灾、火灾、地震、战争、动乱、恐怖事件等)的管理。分类管理不是分开管理,各主管部门要注重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地做好应急事件的管理工作。2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务科负责制订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医院诊疗过程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类预案;护理部负责制订护理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感染管理科负责制订医院感染爆发紧急处置预案;预防保健科负责制订预防感染、食物中毒类预案;计算机中心负责制订信息系统突发故障应急预

5、案;设备科负责制订水、电、气、医疗设备故障及突发辐射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医院办公室负责各类预案的汇总、整理工作。以上范围外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职能由主要分管部门负责牵头制订。3各预案制订部门负责预案的演练工作,包括制定计划、人员与物资的准备、演练总结等。4各部门及时总结预案演练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预案进行修订,并做好修订记录交医院办公室。5各职能部门就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必要时交医院应急管理小组讨论。五、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各级各类人员职责10 /687安全保卫组: 3/681当得知本地区有重、特大事件发生,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包括医、护、医技、行政后勤人员,下

6、同)均应主动赶赴医院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救援工作。2院内发生突发事件后,凡在医院或接到呼叫的医务人员都应主动及时到达现场,中层以上干部到现场后应当立即向现场指挥部报到,并接受其统一指挥和调遣,其他人员向本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到,积极组织起来,参加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工作。3医疗救援组:医生护士的主要岗位是在病人身边,应尽力保护病人的生命安全,保障急、危、重病人及时准确的救治和快速撤离出危险区域,安抚病人及陪客,组织和发动家属或轻病人开展自救互助,接受指挥部指令,涉及到全院的突发事件,三级医师必须到位4通讯联络组:建立医院各级各类人员通讯网络,及时维护医院通讯网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保证和督促中层以上干

7、部和特殊工种岗位工作人员的通讯工具保持良好的运作状态。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负责呼叫有关人员到场,及时将指挥部指令传达到位。院内通讯中断时,及时启用对讲机,无条件地开通各级各类人员的自备手机,并尽快恢复通讯联络。5生活保障组:建立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生活保障体系,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负责供水、供粮,提供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所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工具杂品等,妥善安排病人生活,保证参加救援者有较强的战斗力。合理调度车辆,保证指挥者、专家、救援人员及特殊用途的用车。6维修抢险组:完善对医院现有设备的使用、维修建档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负责医疗仪器设备及其他生活或辅助类设备的维修抢

8、险工作,组织设备、总务、高配等部门人员积极采取措施,排查故障,不能及时修复时提供备用设备,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以保证临床开展医疗救援工作和事故发生区域人们的生活所需。建立医院安全保卫制度,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负责院内事故发生区域或全院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合理调配人力,维护秩序,保护现场,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8以上各组有“*”者,负责本组与指挥部的联络工作,随时接受指令和任务,反馈应急救援现场进展情况。六、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原则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应遵循依法管理、预防为主、强化培训、适时演练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应对、快速

9、反应、措施果断、科学处置、协调合作的原则。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中,有不负责任、不履行岗位职责、不服从指挥调度、散布谣言、扰乱医疗秩序、危害公众健康等行为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医院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医院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的科学研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调查、现场救护、传染源隔离、卫生防护、监测检验、监督检查等工作所需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的储备,做到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七、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院内、外突发事件急救信息ir白天:院办、医务科、院领导夜间:急诊科、总值班1r总机呼叫领导小组成员

10、及相关医务人员迅速到院到岗成立临时指挥中心视情况向上级卫生行政发出指令II主管部门报告八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各小组执行指令,实施各自职责并及时反馈现场救援情况注: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种类;2、员主要的伤情、采取的措施及投入的医疗资源;3、急需解决的问题;4、本院、本单位人员、设备、房屋等受损情况;5、疫情的报告和公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施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

11、制度。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级有关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2、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3、医务科在院长的领导下要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搜集整理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

12、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4、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5、医院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搜集整理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有权要求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采取医学措施时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报公安机关依

13、法协助强制执行,并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6、对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法律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7、医院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并定期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8、发现瞒报、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不报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

14、情的,拒绝接诊病人的,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对其主要领导、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态恶化等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医院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重大紧急事件的危害,保障医院广大职工及就医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第二条本预案所称突发重大紧急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及医院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

15、感染爆发流行、重大医疗纠纷或事故、水、电、医疗设施等的质量事故、水(火或风)灾、地震、动乱、恐怖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的事件。第三条突发重大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应遵循“依法管理、预防为主、强化培训、适时演练、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应对、快速反应、措施果断、科学处置、协调合作”的原则。第四条在突发重大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有不负责任、不履行岗位职责、不服从指挥调度、散布谣言、扰乱医疗秩序、危害公众健康等行为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医院奖惩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6、第五条医院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的科学研究,建立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调查、现场救护、传染源隔离、卫生防护、监测检验、监督检查等工作所需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的储备,做到有备无患,防患未然。所需经费列入医院财务预算。第六条对参加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的工作人员,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个人表现给予相应的奖惩。77/68二、组织管理第七条医院成立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由院长及有关部门和科室负责人组成,院长或其授权的分管院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医院内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有关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重大紧急事件

17、应急处置的有关工作。第八条对突发重大紧急事件进行分类管理。医院内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大体可分为环境安全和公共卫生两类,医务部重点负责对公共卫生类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爆发流行、重大医疗纠纷或事故及医疗设施质量事故等)的应急处置管理;行政人事部重点负责对环境安全类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包括水、电设施质量事故、水(火或风)灾、地震、动乱、恐怖事件等)的应急处置管理。第九条分类管理不是分开管理,各主管部门要注重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地做好突发重大紧急应急事件的应急处置管理工作。三、监测与预警第十条根据突发重大紧急事件的类别,

18、主管部门(医务部、行政人事部)应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一个灵敏准确的监测体系,落实人员对监测数据及时进行科学分析与综合评价。!第十一条医院所属各部门、各科室均为突发重大紧急事件的监测单元,每个职工均有监测的责任及报告的义务。第十二条根据突发重大紧急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范围是局部还是全院,医院设定两个级别的预警及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仅影响医院部分地域或部分科室且危害较小的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定为黄色预警,应急响应为相关部门或科室及人员;影响医院整体工作或危害较大的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定为红色预警,应急响应为全院所有部门或科室及人员。四、应急报告与信息发布第十三条建立突发重大紧急事

19、件应急报告制度。医院职工对发生和可能发生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及其潜在隐患均应在发现情况后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医务部:6683353;行政人事部:6683302/6683312;非上班时间报告院总值班:。第十四条主管部门在接到突发重大紧急事件报告的同时,应及时将情况报告医院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有关领导,并组织人员,分工明确,通讯联络,根据指挥部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或应对突发重大紧急事件。第十五条医院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根据情况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认,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自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发生时计算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或疾控中心报告。第十六条任何科室和个

20、人对突发重大紧急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第十七条医院建立突发重大紧急事件信息发布制度。信息发布应及时、准确、全面。由医院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指定医院主管部门领导统一对外发布,严禁其它人参与发布信息,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和权威性。五、培训与演练第十八条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主管部门应认真研究各自主管范围内最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估计可能发生的情况,拟定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对相关人员实施强化模拟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第十九条培训应是全方位的全员培训。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主管部门应对全院各级各类人员(包括试用期人员),采取走出去、

21、请进来等多种形式,进行涵盖各类突发重大紧急事件的监测、预警、识别、报告、应急处理技术、群体防护、个体防护、现场救护等内容的培训。对特殊人员应进行特殊技能的培训,如医院主管部门信息发言人应进行媒体沟通技巧的培训等。第二十条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主管部门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中各责任人的责任与义务分别制订“应急反应手册”。手册针对各个关键部门的具体负责人,明确其职责范围、协调对象、主要对策、行事步骤、联系方式等。手册内容力求简明扼要,便于携带。第二十一条模拟演练每年组织1一2次,由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指定主管部门制订模拟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技术培训,模拟情景,实际演练,提高组织成员的应

22、急反应能力,训练一支能打硬仗的应急处置团队。六、应急处理第二十二条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发生后,主管部门应立即组织人员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建议。第二十三条启动医院应急处置预案,需经院务会批准,上报市卫生局或疾控中心备案。第二十四条应急处置预案启动后,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为医院最高领导,有权紧急调集医院人员、储备物资、相关设施、设备等;必要时对人员疏散或隔离,并可依法对传染病疫区进行封锁。所有科室及个人应当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精诚协作,各司其职,集中力量保证突发重大紧急事件的有效控制,努力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第二

23、十五条应急处置预案启动后,总务后勤及采购部门要尽一切努力充分保证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物资包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药房要保证药品的供应。第二十六条根据突发重大紧急事件的类型,主管部门要指定相关人员深入一线现场,对重大紧急事件现场进行紧急处置,对参加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的工作人员及可能受到影响的人群进行分类指导,制定相应的防护控制措施,保障人员安全,防止交叉感染,提供突发重大紧急事件防治知识的宣传资料,为应急处置指挥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七、责任追究第二十七条未依照本预案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重大紧急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当事人及其所在部门或

24、科室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八条依据突发重大紧急事件要求,未及时完成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药品等物资供应和储备的,对主管部门或科室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九条在突发重大紧急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它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

25、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当场训戒、口头警告、行政处分、就地免职,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对疫情畏缩不前或临阵脱逃的。2、不听指挥、延误救治时间的。3、擅离职守或工作消极的。4、违反规程,草率马虎,操作不当致使防控救治不力导致疫情蔓延、扩散的。5、拒绝接诊患者的。6、拒不服从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调度的。7、泄露秘密或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的。八、附则第三十一条医院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有权根据突发重大紧急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或失误及时修订、补充、调

26、整和完善本预案。第三十二条每次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处置之后,各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做好突发重大紧急事件的善后工作,认真总结应急处置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及失误的教训,做好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后医院的重建工作。第三十三条本预案解释权归医院管理委员会。第三十四条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突发事件中群体伤员、中毒等患者抢救组织工作预案一、准备阶段:1、接到电话后,通知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值班医生接诊准备。2、通知行政,医疗主管部门(行政负责人:卞立琴、钱中林医务科负责人:卫金金)。3、通知相关科室医师,护理人员到现场集中。4、随时向医院领导汇报。5、通知手术室、血库等做好准备(值班医生、护士、主任、护士长)。6、成立

27、临时抢救领导小组:医疗技术组:负责诊断、治疗、抢救预防等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责设备、器材、病房设施等工作。7、通知医院宣传部门,进行必需的摄影、摄像工作,一方面可及时做总结,一方能为医院留档。二、预检分诊1、指定专人负责病人登记及统计。2、根据群体伤员病情进行预检分诊。如;危重病人与轻病人,内科和外科作大致区分,对需紧急抢救的病人做到紧急处理。3、根据病人的主要伤情,确定首诊负责科室。4、组织对病员的输送人员,对重伤员需指定专人守护。三、输送安置阶段:各项检查完成后,患者诊断已明确1、需急诊手术者应立刻送手术室。2、危重病人应收入到各相应专科及重症病房.进行抢救及治疗。3、轻病人相对集中安置,

28、进行治疗。医院节假日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严格落实我院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安全管理工作,维护医院的安全及稳定,切实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就重大活动期间及节假日期间应对和处理突发问题制定如下工作预案:1、切实加强值班工作:落实好总值班工作,保证按要求全天在院内值班,并及时巡查各岗位工作情况及安全情况,各职能部门值班人员必须在金华并做到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2、做好卫生应急准备:临床科室做好排班及应急备班,备班医生必须在金华市区并做到24小时手机开机,听从总值班人员或医务部门相关人员的安排,随叫随到;3、严格

29、各项工作制度:各部门严格按照工作制度执行工作;4、强化部门沟通协调:各部门人员应互相积极沟通解决问题,有情况及时向总值班人员汇报,各部门人员应服从总值班的调度,通力配合,确保医院平安、和谐。5、在做好卫生应急工作的同时也要认真做好内部防火、防盗、防车祸等其他各项安全工作。6、有效开展应急处置: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发现人员应立即向总值班汇报,总值班应立即赶到现场并召集相关人员组成应急小组解决问题,同时向上一级的分管院领导汇报情况。具体如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人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告之病人情况,将病人转至相关的综合医院解决,同时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相关情况,最后汇报至医务科,由医务科通过网络汇报至

30、市疾控中心。突发事件:发现人应立即采取解决措施,并通知保卫人员及总值班人员协同解决,现场的工作人员要尽全力进行事故处理,不能互相推委,延误时机。在特殊情况下,根据事件的性质、轻重,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同时向院领导报告。必要时,火灾报119,治安刑事案件报110。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应急预案一、总则第一条为切实维护医院的正常医疗、工作秩序,保护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患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卫生部、公安部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治安管理维护正常诊疗秩序的通告等法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第二条重大医疗纠纷是指

31、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医患双方对诊疗后果及其原因有分歧,患方出现故意殴打医务人员、损坏医疗机构公共财物、占据办公、诊疗场所、拒绝将尸体移放太平间等影响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的行为的医疗纠纷。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的群体事件是指因重大医疗纠纷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危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以及扰乱医疗机构工作、医疗秩序的群体性事件。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的群体事件的处理工作。二、组织机构第四条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处理,由医院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成立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卞立琴副组长:钱中林成员:卫金金温福敏孙卫国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调度安排应急

32、处置工作,各成员按照分配的工作岗位,各司其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唐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处理等日常工作。职责第五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制定防范、处理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事件的预案,预防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理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的群体事件。第六条发生重大医疗纠纷后,医院立即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重大医疗纠纷处理工作小组下设工作组,由医务科(包括投诉中心)、护理部、涉及医疗纠纷科室、保卫科和医院办公室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负责处理有关事宜,做好患者一方的解释和说服工作,缓解医患矛盾。如果发生扰乱医院工作秩序的事件,应该立即报告县卫生局和公安局由县卫

33、生局、公安局向县政府报告。对一般医疗纠纷事件要以书面形式或电话2小时内报县卫生局备案。第七条医院应当协助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在接待投诉人时进行实时录像和同步录音,并妥善保存录像录音资料。第八条在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处置时发现患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医疗机构内部保卫部门应立即在职责范围内处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有关情况: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的;故意损坏公共财物的;侮辱、威胁、恐吓、殴打医务人员的;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的;占据办公、诊疗场所、抢夺医疗文书或医疗物品,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在医疗机构内或大门口设灵堂、堵塞通道及大门,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其他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行为。三、医

34、疗纠纷处理程序第九条凡发生医疗事故或可能是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事件,当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本科室负责人和单位领导报告,单位领导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对出现本预案第八条所列情况的要及时向公安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报告。患者及其家属可向医疗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查处要求。第十条投诉中心接到医疗纠纷的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负责调查、处理或确定专人调查处理。第十一条发生医疗纠纷后,医患双方可在自愿、平等、诚信的基础上进行协商处理,如达成和解协议,处理即告终止。对投诉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疗纠纷,医院应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工作。经多次调解仍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可建议患者或家属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鉴定。第十二条

35、为查明医疗纠纷案件的原因,医院和死者家属均可以提出尸体检验的要求。如因拒绝或拖延尸体检验而影响对死因的判定,由拒绝或拖延一方负责。尸体检验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应敦促死者家属将检查后的尸体及时进行火化。第十三条收到尸体检验鉴定结果后,医患双方应当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清责任,划分责任大小,确定医方存在责任的,医患双方应当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规定,通过医患双方协商、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调解或诉讼所在地人民法院裁决等方式,妥善解决医疗纠纷。第十四条因医疗过失或医疗并发症致残但不需继续治疗的住院患者,其家属应及办理出院手续。对于无理纠缠,拒绝出院的,经劝说无效,医院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以医

36、疗事故为借口要挟、损坏公物,殴打辱骂医务人员,聚众闹事,以及其他行为扰乱医院工作秩序者,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院前急救应急预案1总则编制目的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工作建设,做好辖区内突发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工作,最大限度维持急救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减轻患者痛苦。逐步形成院前急救与医院急诊科、院内综合技术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体系。编制依据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37、、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关于建设发展城市社区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政策和预案为依据。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与模式广义上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有救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和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行为的总称,即伤员尚未到达医院前的救治。狭义的院前急救专指有通讯、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因此,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1)接受呼救。(2)安排、协调和实施院前急救。(3)指挥大型灾难急救。我院暂时院前急救模式主要

38、:院前型:以院前急救为主要任务,不设床位,出诊时随车人员为急救医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辖区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本辖区居民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各种疾病、传染病、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各种事故灾难或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引起的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突发卫生事件的院前急救工作。工作原则(1)部门主导,积极参与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协调急诊科及相应职能、临床科室人员参与院前急救处理工作。(2)快速反应,规范救治加强院前急救信息网络建设能够及时接收呼救,提高全院卫生专业人员对院前急救实践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接收、早救治;普及全院卫生人员的急救专业知识,加强依法监督,保证各类急救事件应

39、急救治措施的规范有效。(3)加强宣教,群转结合利用医院宣传力量建立志愿者队伍,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群众基本了解如何快速获得院前急救服务、做好获得急救服务的准备,如何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准确处理急诊问题,以及如何选择所救治的医院,使院前急救工作取得最佳效果。2、院前急救组织领导小组及职责院前急救领导小组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与本院技术人员构成情况相结合,设立院前急救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领导院前急救领导组组长,相关业务院长任副组长,统筹安排全院急救力量;各职能及临床科室主任为院前急救领导小组组员,根据组长安排具体实施各项院前急救工作。院前急救领导小组职责(1)能力建设:负责本院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40、,提高医务人员面对院前急救的救治能力。(2)技术支撑:承担相关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技术方案应于现行的急救技术规范、方案保持一致;指导、协助各科室制定院前急救应急预案;分析辖区内各类院前急救事件的救治方式,提出改进意见;不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演练。(3)监督管理;根据院前急救相关管理制度与监督方案,对院前急救工作及相关科室进行长期管理,保证院前急救工作的效率与最大限度成功率,为院内救治做好准备工作。3院前急救的队伍建设、调度及培训队伍建设调度员: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接听电话时能够快速将现场、地点询问清楚,必要时辨明谎报;熟练掌握本市的地理交通和地形地物,才能在指令中简洁、明确的表达现

41、场地址,合理地调配急救资源。司机:方向感明确,对辖区地形地物熟悉,驾驶技术过关,做到驾驶技能稳、准、快。在接到院前急救信息的详细地址,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急救医生: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经过专业培训有较强分析判断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具有全面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够简洁询问病史,快速查体,综合分析,正确判断,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危及生命的因素,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满足各类急危重病人抢救治疗的需要。院前急救队伍的调度健全调度制度,努力做到国际上普遍规定的受理呼救电话后1分钟内出车,严格值班制度;要做好随车记录制度,准确及时记录伤病人病情和院前急救情况及其疗效;定期检查车载药品

42、,随时补充缺失药品;坚持车辆维修、保养制度,始终保持车辆的完好状态;建立通讯器材维修、保养制度,始终保持急救通讯指挥系统的灵敏有效。按病情采取“直接转送、先救后送、边救边送、边送边联络”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转运途中患者的死亡率,进一步为实施院内救治争取时机。院前急救队伍的培训定期有领导小组选派急救经验丰富的医师对院前急救队伍人员进行包括急救技能、法律法规等各项业务培训,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进行专业考核,将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与年度考核表。4院前急救的终止(1)开展病人出诊、救治和转诊工作。(2)院前急救出诊人员负责对急救情况按规定程序对出诊及患者情况进行报告、登记。(3)检查车载药

43、品、设备的使用状况,及时补充完善。急诊抢救预案准备阶段1接到电话,值班医生、护士作好接诊准备的同时立即报告科主任、科护士长及急诊室护士长;2报告医务处、门诊部、护理部、保卫科等;3必要时汇报院领导;4由科主任牵头成立抢救指挥组;5通知相关科室医师,调集护理人员、工勤人员到急诊科集中;(一线:为在班急诊医生护士及工人;二线:增加输液室、内科观察室护士及相关科室医生;三线:调出班,请求病房工人增援)6根据伤员人数及病情成立数个抢救小组,每组均有医生、护士、工人组成;7划分抢救区,危重病人抢救区:急诊抢救室;急诊大厅:轻伤病人治疗区;成人输液室:轻伤病人观察区;8通知手术室、供应室、药房、血库等做好

44、准备;9通知医院宣传部门,进行必需的摄影、摄像工作;二、预检分诊1指定专人负责病人登记及统计;2根据伤情进行预检分诊,并做好标记;红色为危重病人;绿色为轻伤病人;黑色为死亡病人;3保卫部门协助维持秩序;三、抢救阶段1对需紧急救治的病人进行抢救,如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吸痰、心肺复苏等;2出示特优卡,为危重病人提供优先检查、治疗、住院;3完善各项记录;4抢救完毕,由专人护送住院;需急诊手术者由医生护士护送至手术室;危重病人转重症监护病房;轻病人相对集中进行治疗;四、终末阶段1于6小时内完善抢救记录;2抢救物品终末消毒处置;3补充消耗物品;4抢救仪器消毒后再次检查性能保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45、5抢救室地面、空气消毒;6进行抢救总结、讨论。门诊候诊病人突发意外处理预案一、组织落实:由科主任护士长全面负责,人人参加培训,人人知晓急救流程,掌握心肺复苏。二、各楼层配备抢救药品,定期检查,及时补充,保持备用状态。三、各楼层导医随时巡视就诊病员,发现危重患者应提前就诊或送急诊科就诊。四、病人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楼层导医或其它医务人员立即将病人妥善安置,就地抢救。五、通知就近医师进行抢救,同时设法立即通知急诊科。六、门诊、急诊配合现场抢救。七、病情许可者可转入急诊抢救室抢救观察,待病情稳定后转入病区继续治疗。门诊患者就医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紧急处理流程待诊病人呼吸心跳骤停楼层导医妥善安置病人,同

46、时通知就近医师并协助医师进行门诊急诊配合现场抢救门诊意外伤害事件应急预案为了切实保障门诊患者在我院就医的人身安全,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理医院门诊区域内的非医疗事故引发的意外伤害事件,特制定本安全应急预案。一、成立院内意外伤害事件应急小组组长:温福敏副组长:卫金金成员:代振兴孟凡华张晨琳二、可能引发院内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门诊患者、职工不慎碰撞、摔伤;因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拥堵、踩踏;医院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导致的用水、用电、屋顶落物等安全隐患;院内各重点区域如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等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所造成的意外人身伤害等方面。三、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原则1、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迅速把伤者送

47、往急诊科治疗处理。2、及时通知医务科,下班时间应通知院总值班人员,告知情况。3、如遇严重意外,应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并进行调查。医务科或院值班人员应查明事件情况并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4、在应急处理意外事件的同时,由医务科或院值班人员负责联系伤者家属并做好其他相关工作。辅助科室危重病人抢救应急预案为给急危重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提高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此,对发生在辅助科室的危重患者的抢救处理,制定规范的应急措施。1、当辅助科室在检查时,病人发生晕厥、过敏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检查治疗。由在场的最高职称医务人员主持抢救工作。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有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

48、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或本科听班人员。特殊病人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科、护理部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2、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涉及到法律纠纷的,药报告有关部门。3、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口头医嘱形式直接执行。4、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

49、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行口头医嘱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几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所用药品的空安经二人核对方可弃去。各种抢救药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房间进行终未消毒。6、安排有权威的专门人员及时向病员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是配合,必要时请家属或单位在病历上签字。7、需跨科抢救的重危病人,原则上由医务科、业务总值班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作者。参加跨科抢救病人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特长致力于病人的抢救工作。8、不参加

50、抢救的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抢救现场,但须做好后勤工作。9、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影像或其他待检科室,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绝或推迟,总务科应保证水、电、气等供应。10、各辅助科须保持急救器材与急救药品的正常,以备急、病人突发疾病治疗、抢救时使用。11、抢救结束后,除做好相关记录外,还应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原因分析。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有效的预防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污染,有效应对实验室突发污染事件,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准确,保障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实验室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加强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51、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实验室污染事件及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规范、科学、迅速有效地控制。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发生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科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1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污染事件;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侵害;3病原微生物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当出现以上适用范围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二、应急管理小组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

52、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处理小组全体成员,应立即按实验室污染突发事件处理的技术规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调查原因,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预防措施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

53、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5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填写准确。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6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7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四、应急控制措施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中心应急机制。在中心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有关部门进入应急状态,对突发事件进行侦测、调查,综合评估,采取应急处理

54、措施,控制危害的蔓延。综合评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引起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对污染的物品、区域、感染的人员进行采样和检测,对可疑生物进行样本检查,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以确定事件的性质与危害。对污染区及其周围的地区进行卫生监测。对于病原微生物的丢失或被盗事件,应监测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现场调查和取证人员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现场控制措施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的规模、危害的程度,可能波及的范围,封闭或封锁相关实验室和实验区。对于受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影响的病人实行就地报告,通过“绿色通道”,送至实验室人员感染救治点。对于疑似病人和接触

55、者进行入院观察。对于事件中的高暴露人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医学观察或隔离。在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的调查。对于查明的微生物病原,要对其进行封存和销毁,紧急封闭公共饮用水源等公众共用设施。对受到污染实验室等所有场所、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保护易感人群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紧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卫生知识宣教针对事件性质,开展特异性卫生知识宣教。出现大量或毒性极大的病原微生物丢失、并有迹象出现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事件时,立即上报医院相关部门,必要时进行人员疏散。追踪监测追踪事件可能波及的地区

56、的高暴露人群,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上报与部门协调及时上报,报告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病原微生物丢失事件,立即上报公安部门,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查明下落。对于受到感染侵害的实验室人员,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提供有关资料,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把危害降低到最小。五、应急处理程序1.实验室如果发生一般病原微生物泼溅或泄漏事故,按生物安全的有关要求,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选择敏感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皮肤上,立即用75的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

57、验室工作人员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洗眼液冲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衣服、鞋帽上或实验室桌面、地面,立即用10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等进行消毒。2.实验室实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污染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实验室应急管理小组报告,在2小时内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以下控制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封闭被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院观察;进行现场消毒;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如果工作人员通过意外吸入、意外损伤或接触暴露,应立即紧急处理

58、,并及时报告实验室应急管理小组。如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刺伤、金属锐器损伤,应立即实行急救。首先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挤伤口的血液,再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的碘伏)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厌氧微生物感染不包扎伤口)。必要时服用预防药物,如果发生HIV职业暴露时,应在一到两个小时以内服用HIV抗病毒药。六、保障措施1技术保障: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含金量,强化实验室规范化建设。2人员培训:加强对涉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测与预警、疫情分析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实验室业务人员在法制化管理和法律责任方面的培训。

59、3监督检查:建立实验室检查制度,定期自查。4应急演练:应急演练工作每两年不少于1次。演练工作应根据性质的不同分类进行。1目的为保障紧急抢救患者情况下临床血液能快速安全输注于临床,制定紧急用血工作预案。编制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临床紧急用血进行管理,确保输血安全。5组织及职责为做好临床紧急输血工作,确保紧急用血的顺利实施,成立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组长:医务处主任副组长:输血科主任成员:各临床科室主任职责医务处主任负责紧急输血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决策和现场指挥。医务处负责各科室协调与信息上报,并

60、监督执行预案。输血科负责预案的具体实施。其他各科主任具体负责各部门的应急工作。6紧急用血管理预案经治医师首先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最好静脉插管,通过该插管采集供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病毒筛查试验用的血标本,并同时通知输血科做好紧急用血准备。输血科在确认库存血液不足时,立即与采供血机构联系,说明哪种血液不能满足紧急输血的需要。如果有多名医护人员处理多名伤员,此时应指定1名医师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输血科联络。每个患者的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应清楚地标明患者姓名和唯一性病案号。若无法识别患者(如患者昏迷),可在病案号的基础上加紧急入院号(如01号、02号),避免在确认受血者身份和粘贴血标本标签时出错。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