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针疗法的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皮内针疗法的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皮内针疗法的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皮内针疗法的技术操作规范_第4页
皮内针疗法的技术操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皮内针疗法的技术操作规范皮内针疗法是以皮内针刺入并固定于腌穴部位的皮内 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目前临床上 主要包括掾钉型皮内针(又称图钉型皮内针)和颗粒型皮内 针(又称麦粒型皮内针)两种针具。皮内针疗法是皮部理论 与腌穴理论相结合的具体运用,具有普通针刺疏通经络气 血、调节脏腑阴阳的作用,还具有作用时间长、操作方便等 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主要适用于需要持续留针的慢性疾 病,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效果。一、基本操作方法(一)针具(1)掾钉型皮内针:针身长 225mm,针身粗3032号 (直径0.280.32mm),针柄呈圆形,其直径 4mm,针身与 针柄垂直。临

2、床以针身长度为 2mm和针身粗细为32号(直 径0.28mm)者最常用。多用于面部及耳穴等须垂直浅刺的 部位,也可用于皮肤屈伸度较大的部位。(2)颗粒型皮内针:针身长 5mm,针身粗 32号(直径 0.28mm),针柄呈圆形,其直径 3mm,针身与针柄在同一平 面。可应用于身体大部分皮肤平坦、屈伸度不大的部位,头 颈背部及四肢均可埋针。(二)定位根据不同的疾病部位,选取不同的穴位,对于痛症,一般以局部取穴为主,对于各类慢性疾病,可取相应的背腌穴。(三)消毒不论是图钉型还是麦粒型,都要无菌操作,于所取穴位用 75%酒精或碘伏常规消毒。(四)进针方法图钉型皮内针操作,用银子夹住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

3、 , 垂直刺入,然后以1.0*1.0cm胶布将针柄固定于皮肤,要求圆环 平整地贴在皮肤上,并用指腹按压,无刺痛即可。麦粒型皮内 针操作,左手拇食指按压穴位上下皮肤,稍用力将针刺部皮 肤撑开固定,右手用银子的尖端夹持皮内针圆环中之针体 , 对准腌穴与皮肤成 15角横刺入皮内57mm,皮内针之方向 与经脉走向成“十”字交叉,经线循行是自上而下,针则自 左向右,或自右向左的横刺,使针与经线成十字交叉型。皮 内针刺入皮内后,在露由皮外部分的针身和针柄下的皮肤表 面之间粘贴一块小方形(1.0*1.0cm)胶布,然后再用一条较 前稍大的胶布固定,皮肤过敏者,可选用特殊材质的防过敏 胶布,然后用指腹轻轻按压

4、皮内针,以检查是否有刺痛,如有刺痛可剥去胶布,用银子把皮内针退由少许 ,再用指腹按压是 否还有刺痛,如无刺痛,则胶布如前固定。(五)埋针时间埋针时间的长短,可根据病情和季节决定,一般 12 天,多者67天,暑热天不宜超过 2天,平时注意检查,防止感染。埋针期间,可每天按压数次,以增加刺激量。(六)取针取针时用银子夹住皮下有针体的一头胶布,并向另一头方向剥离,皮内针即能退由。二、常见疾病的皮内针疗法(一)项痹病项痹常因外感风寒之邪,颈项部经气不疏,机关不利, 或因素体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经筋,主要表现为颈项部酸胀、 僵硬等疼痛不适,并可伴有眩晕。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

5、疗效标准为诊断标准, 相当于西医的颈椎病,此处仅介绍项痹中的颈项颈椎病。【治则治法】疏经通络,活血止痛。行颈项局部穴位埋 皮内针。【操作步骤】取穴:颈项部穴位百劳、肩中俞、大椎、 局部阿是穴。局部穴位常规消毒后, 用银子持麦粒型皮内针 对准腌穴,双侧百劳、双侧肩中俞穴位,针尖方向朝向脊柱 方向,双侧相对而刺,埋入皮肤后,在针体下覆盖以1.0*1.0cm 小胶布,再于皮内针上覆盖以大的胶布固定,用指腹轻轻按 压,无刺痛即可。【特别提示】对于皮肤较敏感,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特 殊材质的防过敏胶布;若皮内针埋入穴位,用手指按压后,局部有刺痛感,或活动颈部后局部有刺痛感,必须拔由皮内针后重新再刺入以确保

6、无刺 痛。(二)腰痛病腰痛常与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有关, 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的不通和失荣是腰痛的主要病机, 以腰部疼痛,俯仰活动不利,一侧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为主 要表现。本病按照 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 诊断,相当于西医的腰椎间盘突生症。【治则治法】疏筋通络止痛。行腰能部局部穴位埋麦粒 型皮内针,急性腰痛者予以耳部埋相应穴位埋图钉型皮内 针。【操作步骤】取穴:腰能部:可取腰阳关、腰眼以及局 部阿是穴;急性腰痛者可取双侧耳穴:腰能椎、坐骨神经、 臀、心、肾,局部阳性反应点等。局部穴位常规消毒后,腰 能部穴位埋皮内针方法同项痹操作,针方向与督脉、经络循 行方面成“十”

7、字。耳部穴位埋皮内针,注意严格消毒,防 止感染,先用2%碘酊消毒,再用 75%酒精脱碘或直接用碘 伏消毒,用银子夹持带有图钉型皮内针的胶布,掾针针尖对准穴位,垂直慢慢按下,掾入皮内,要求圆环平整地贴在皮肤上 并用指腹按压,无刺痛即可。【特别提示】在针刺耳穴时,必须严格消毒,一是针具 的消毒,二是医者手指消毒,三是耳穴皮肤的消毒,耳穴埋皮内针时间不宜过久,一般12天即可,夏天由汗较多时可缩短时间,防止感染。(三)肩凝症肩凝症与局部感受风寒, 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 筋脉受到长期压迫,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肩痹症,以局部酸重 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强直为主要表现。本病按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8、标准进行诊断,相当于西医的肩周 炎。【治则治法】疏筋通络。行肩部肌肉丰厚处局部埋皮内 针,避开肩关节部位。【操作步骤】取穴:肩部肌肉丰厚处阿是穴为主,操作 方法同项痹埋皮内针操作。【特别提示】肩部局部阿是穴埋皮内针操作,应避开关 节部位,选取肩关节周围肌肉丰厚处,以防影响关节活动。(四)不寐症不寐多因思虑忧愁,操劳太过,损伤心脾,气血虚弱, 心神失养;或房劳伤肾,肾阴亏耗,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或脾胃不和,湿盛生痰,痰郁生热,痰热上扰心神;或抑郁 恼怒,肝火上扰,心神不宁等均可导致。本病按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相当于西医的失眠。【治则治法】宁心利胆,安神定志。行背腌穴埋皮内针。【操作步骤】取穴:心俞、胆俞穴。操作方法同项痹埋皮内针操作,均为双侧取穴。【特别提示】埋皮内针对于失眠疗效较好,作用持续时 间较长,但在治疗前应作各种检查以明确病因,如有其它疾 病、症状引起者,应同时治疗原发病。三、禁忌症关节处、红肿局部、皮肤化脓感染处、紫瘢和瘢痕处, 均不宜埋针。皮肤过敏患者、由血性疾病患者也不宜埋针。四、注意事项.穴位、针具、银子都要常规消毒。.埋针处不宜水浸泡。夏季多汗时,要检查埋针处有无 汗浸皮肤发红等。如见发红、疼痛要及时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