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学设计参赛_第1页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学设计参赛_第2页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学设计参赛_第3页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学设计参赛_第4页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学设计参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的二、 三框题。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三大热点。 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 人口是关键因素, 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人口数量和空间的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 而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理解人口其他知识的基础。【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学情分析】学生刚接触人文地理,知识比较简单,比较容易记忆。但要活学活用,需要下一番功夫。特别是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及应用是重点同时也

2、是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利用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和人口年龄金字塔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探讨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形成原因。2.利用比较法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并进行相应的读图思考练习,提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2、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主要特点。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教学

3、难点】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设置问题,引入课堂情境: 2001 年 4 月,联合国全球人口预测报告中指出,目前全世界每年净增人口 7700 万,其中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每年净增人口就占全球净增总数的一半。预计到2030 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 亿。问题:你认为世界各国人口增长的规律相同吗?你能说出势吗?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将找到答案。21 世纪人口增长的趋教师:给学生展示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定义。设计意图: 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人口出生率: 一

4、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 1 年)出生的存活婴儿数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所占的比例,可以用百分率表示。人口出生率 =同期出生人数 /一定时期人口数x100%人口死亡率: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 1 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所占的比例,可以用百分率表示。人口死亡率 =同期死亡人数 /一定时期人口数 x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类型)它反应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学生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后 ,结合课本 P4-5 内容,图 1-1-4 ,进行小组合作填写下表。阶段原始低速增

5、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段主要特征原因典型分布地区特别注重原因的填写学生填写完之后,在班上进行交流。同时学生提出疑问,进行答疑。设计意图: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除了原因只要认真读课本在课本上都能找到,而原因的填写学生经常填写不全, 这正好需要学生讨论补充完整, 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学生交流、教师答疑的同时,让学生得出结论:原始低速增长阶段的人口口增长即原始型加速增长阶段和增长减缓阶段的人口口增长即传统型低速增长阶段的人口口增长即现代型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很容易, 但不会看图分析问题, 特设两个探究活动。学生分组分别对探究一和探究二进行探究, 同时进行组内交流

6、, 然后小组代表在班上发言。 这样一来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趣味性, 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新知识。.探究一 :甲、乙两区域的人口增长特征有什么异同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数量及变化甲乙探究二 :比较丙、丁两区域的人口增长特征差异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数量变化丙丁通过探究,学生对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的“三率 ”以及人口数量变化分析的很明确了。设计意图: 学生识图能力不行,在这紧接着设计了怎样分析曲线图?学生:自己发言,探讨看图的规律。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纠正错误。同时给出正确的判断方法1.看图名2.看坐标轴3.看图例4.看变化趋势,并注意图中拐点教师:下

7、面我们来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教师给学生有关资料, 让学生明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并设计了探究三。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 上部代表老年人, 下部代表少年儿童;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在某一年龄阶段的男性或是女性人口的数量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探究三:读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分析年龄结构有何特点, 体现了哪种人口增长模.式?设计意图: 学生初次接触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教师给的材料正好可以解惑。 探究三里涉及三幅图, 第一幅教师领着学生一起看, 第二幅学生探究, 第三幅学生自主解决。学生了解了如何读图, 大部分学生已经能掌握了, 但还有小部分同学

8、没有掌握,正好利用第二幅图探究的机会加以解决。 已经会的同学可以进一步熟练。第三幅图正好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可以进一步查漏补缺。 学生还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 帮助不懂的同学, 学生在相互帮助过程中既增加了同学之前的感情,也巩固了知识。探究三: 读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分析年龄结构有何特点,体现了哪种人口增长模式?“高低高 ”模式年轻型塔基宽塔顶窄,呈现典型的金字塔状“高低高 ”模式成年型塔基变窄,塔顶变宽“低低低 ”模式老年型塔基较窄塔顶较宽,呈现矩形甚至钟形教师:展示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练习:1、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一个地方总人口变化人口增长模式反映

9、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人口增长模式因各国及地区的选择而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仅反映人口出生的状况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3、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多属于低速增长阶段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都属于增长减缓阶段我国各地的人口增长模式都为增长减缓阶段非洲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为增长减缓阶段.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展示材料,引入下一个知识点。德国议会 6 月 14 日正式批准关于德国政府

10、计划实行的“父母金 ”政策草案。根据这项政策,父母金颁发标准为父母一方净收入的 65(最高不超过每月 1800 欧元),“父母金 ”发放时间为 12 个月。假如父亲一方也为照顾新生儿停职两个月(即所谓的 “爸爸产假 ”)的话,那么父母金发放期限还可以延长两个月。学生:结合课本P5-7 填写下表。国家问题影响措施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设计意图: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自主完成。表格填完之后进行交流。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组织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自主完成后,教师给学生掌握的时间。教师:展示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练习 :新华社 2008 年 5 月 27 日电俄罗斯总统梅德韦

11、杰夫签署一项政令,鼓励妇女多生育,以扭转俄罗斯人口数量下降趋势。 根据这项政令, 俄设立 “父母荣誉勋章 ”,授予那些多生孩子的 “英雄母亲 ”。俄罗斯人口每年以超过 70 万的速度减少,若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到 2050 年,人口数量将减少一半。据此回答 4、5 题。4.由材料可知,梅德韦杰夫鼓励俄罗斯夫妇多生孩子,并进一步提高生养孩子家庭补贴金额的原因是()A、纬度高,气温低B、人口大量外迁C、劳动力不足D、人口分布不均5、俄罗斯目前的这一人口问题产生的影响是()A、有利于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B、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资源D、动摇和影响综合国力【板书】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

12、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人口增长模式1、主要特点2、分布地区二、人口问题.1、发展中国家2、发达国家【课后探究】1、读 “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有关问题。( 1)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_ ,原因是_;而 70 年代以来,二者明显下降,原因是_。2)建国以来,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出现在 _ 年代前后,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其原因是_。(3)从图中“三率”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接近_ 模式,其特征是_。2、试分析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因素.【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的二、 三框题。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三大热点。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 人口是关键因素, 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人口数量和空间的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