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阿秒激光的电子运动实时测量技术_第1页
基于阿秒激光的电子运动实时测量技术_第2页
基于阿秒激光的电子运动实时测量技术_第3页
基于阿秒激光的电子运动实时测量技术_第4页
基于阿秒激光的电子运动实时测量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阿秒激光的原子尺度下超快电子动力学实时测量技术摘要:自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以来,缩短激光脉冲宽度一直是激光器设计和制造的重要方向。半个多世纪以来,激光的脉冲宽度经历了从最早的毫秒、调Q技术的纳秒、锁模技术的皮秒和飞秒再到本世纪千禧年诞生的阿秒激光,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超快激光技术让生物、化学和物理的学科界限逐步消失,因为它们的微观基础都是来自于时间尺度在几十阿秒到几十飞秒的电子运动,而阿秒激光超高的时间分辨率为人类了解甚至操控原子尺度下的电子运动提供了可能。本论文首先简要说明产生阿秒激光脉冲的原理,然后介绍几种基于阿秒激光的泵浦探测技术(阿秒条纹谱、阿秒隧穿谱、阿

2、秒吸收谱、阿秒光电子谱和阿秒相关谱)以及它们的应用,最后简单介绍近两年阿秒泵浦探测技术最新的技术进展和研究成果。关键词:阿秒激光原子尺度电子运动实时测量泵浦探测0引言电子是20世纪科技革命的关键角色,而人们预期在21世纪光子将会取代电子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但事实是自第一台激光器问世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现在,我们对电子运动的研究才刚刚从宏观和介观进入到微观原子尺度范围内,因此研究电子运动的时代还未结束。由于原子尺度内电子运动的时间尺度约在阿秒(s)量级,因此直到阿秒激光技术的出现才开启了实时观测原子尺度内电子运动的新时代。阿秒相干光源在原子和分子内电子运动的探测、原子核结构的探测以及相关的

3、正负电子和射线产生等基础物理学研究上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在超快信息、生命科学以及材料科学技术等方面创造前所未有的极端条件和提供全新的研究手段。更为重要的是,生物、化学和物理学科在微观层面是统一的,地球上的生命现象、化学反应和信息能量传递等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原子、分子和纳米尺度下电子的运动。基于阿秒激光的泵浦-探测技术能实时测量在原子尺度范围内的电子运动,打破了学科壁垒,让生物、化学和物理学科在同一层面上进行研究;同时也为深入理解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发现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新现象、新规律提供了研究手段和观测工具。微观世界的物质结构和时间演化由量子力学描述。由薛定谔方程和测不准原理可知,,即两个跃迁量子态

4、间能量差越大,粒子运动越快。化学反应一般在几十到几百飞秒之间,而半导体纳米结构、分子和原子轨道中单个电子的运动则一般是几十飞秒甚至是小于一阿秒的时间间隔,而原子核的状态变化则更快1(图1)。根据计算可知对于电子在两个本征态的谐振运动,其能量变化大于3.83eV时,电子运动周期就有可能在1fs以下,进入阿秒时间尺度。阿秒泵浦-探测技术是测量技术的革命,在人类历史上它第一次提供了超快电子运动的直接的实时测量但超快电子动力学测量必须采用单个阿秒脉冲,因此研究如何产生单个阿秒脉冲至关重要。下面介绍目前关于单个阿秒激光脉冲的产生方法。1阿秒激光脉冲的产生2通过锁模和光学参量放大(OPA)等方法可以获得飞

5、秒超短激光脉冲,但要获得周期量级甚至脉宽更短的激光脉冲必须对激光光谱进行充分的展宽。但是宽带激光脉冲在非线性介质中传播时会有非常明显的色散效应,因此还要对其进行色散补偿才能得到超短脉冲。所以若要通过传统方法产生阿秒激光脉冲,就需要产生更宽的激光光谱、增益带宽更宽的增益介质和更好色散补偿。由于目前飞秒激光各组成部件技术上的瓶颈(钛宝石晶体的增益带宽和啁啾镜的带宽不够宽),要产生阿秒脉冲必须另辟蹊径。1987年McPherson等人研究亚皮秒KrF激光(248nm)与惰性气体的相互作用,由于激光聚焦功率密度超过原子内部基态波尔轨道上库伦场对应的功率密度,因此出现了传统微扰理论无法解释的气体高次谐波

6、(HighHarmonicGeneration,HHG)辐射现象。气体高次谐波的产生来源于原子在强脉冲激光场下的电离与复合过程,其辐射谱具有超宽的平台区(图2),可以由此获得亚飞秒甚至阿秒的远紫外(ExtremeUltra-Violet,XUV)脉冲,并且通过调谐可覆盖从近红外到软X射线波段(最短至1nm左右),因此气体高次谐波是获得阿秒时间尺度相干脉冲的首选光源。图2(左)原子电离复合过程产生XUV脉冲示意图;(右)O10203040谐菠级次典型的气体高次谐波辐射谱少周期激光脉冲泵浦理论上证明了气体高次谐波产生的阿秒脉冲个数随着基频(泵浦)光脉冲的缩短而剧烈减少,因此有少周期激光脉冲驱动的气

7、体高次谐波即可产生单个阿秒XUV脉冲辐射。2001年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加拿大国家研究中心和德国比利斐尔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小组利用脉冲宽度为7fs的少周期激光脉冲与氖气相互作用,首次在实验上产生了单个650as150as的超短脉冲(实验装置结构如图3所示);2004年few-cyclelasarfieldfew-ccleleserpulse*750nmt.1=5怙WL03mJTime百何lightXUVpulseknocksfreeIn怕Atomicga吕R.Kienberger等通过稳定载波包络相位(CEP),用脉冲宽度为5fs的少周期激光脉冲直接产生250as的单个XUV阿秒脉冲。p

8、仝二Bc心EBPCW01234opticalcycle图4(左)利用双色场减少阿秒脉冲链的脉冲个数,pai匸OOE-2PUN-E-UQlumpun-fr(b)A代rz亠.7們cCAAde一八小200tinw他)20-I-.-L-1S1OaQo.aQarirsD-M詔吕U-JS?E?S罢口巨口生S40-I2To1-o.aa.-onre弔匸H-,R3uac一Anx京uscAfiHN_gu0E一nx虚线表示电子电离与复合过程并产生阿秒脉冲;图3(左)从上到下气体高次谐波阿秒脉冲个数随驱动激光脉冲周期数减少而减少;(右)第一台利用少周期激光脉冲泵浦产生阿秒激光脉冲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双色场理论上,通过在基

9、频光场上叠加倍频光场,由于对称性被破坏,可使产生阿秒脉冲链的脉冲个数减少一半(图4(左)。Pfeifer等人通过多周期的驱动激光脉冲叠加一个锁相的弱二次谐波,产生了脉宽为550as的单个阿秒脉冲(图4(右);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曾志男等人在双色场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电场的精密调控,获得了一个脉冲宽度短至23as的超短脉冲。右)多周期驱动激光脉冲叠加二次谐波产生单个阿秒脉冲偏振时间门和双光学门偏振时间门是目前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其原理是气体高次谐波的产生效率严重依赖于泵浦激光脉冲的线偏振特性,只有线偏振的泵浦光才能有效产生气体高次谐波。因此若能使泵浦激光脉冲从圆偏振变化为线偏振再恢复圆偏振,就可以大大减

10、小有效泵浦时间产生脉冲宽度更短的阿秒脉冲,这个方法被称为偏振时间门。偏振时间门使用双石英波片产生偏振随时间变化的激光脉冲(图5(左),其中第一个波片对两个偏振方向上的电场引入等于激光脉冲宽度的延迟,第二个波片使两个偏振方向上的电场分别变为左旋和右旋偏振光,这样脉冲电场在中间重合位置就是线偏振光。2006年,Sansone等利用载波相位稳定的5fs激光脉冲和偏振时间门在实验上产生了130as的单个超短脉冲;2008年美国Kansaa大学的ZenghuChang教授提出基于偏振时间门的双光学门方案,通过附加倍频及广场形成双色时间门,降低产生单个阿秒脉冲对驱动激光脉冲宽度的要求,使脉冲宽度长达28f

11、s的驱动激光也能产生单个阿秒脉冲(图5(右)。图5(左)偏振时间门原理;(右)脉冲宽度为9fs的驱动激光脉冲在单色场、双色场、偏振时间门和双光学门方法下产生的气体高次谐波连续谱,可以看到双光学门可以产生非常好的连续谱。阿秒超快电子动力学实时测量技术对微观运动进行实时观测需要在时间上精确定义泵浦光和探测光,也就是精确测量和控制泵浦光和探测光的时间间隔,同时使它们具有较高的信噪比。泵浦探测技术时间分辨率的极限在于激光的脉冲宽度因此阿秒激光的出现使我们有能力可以研究原子尺度内的超快电子动力学演化。实时观测甚至控制亚原子尺度的电子运动的技术支柱主要有三个:受控强IR/UV激光场,同步亚飞秒XUV/软X

12、光源和先进的探测设备,相关技术现在已经基本成熟。下面根据原子内各种激发和弛豫过程介绍相应的阿秒泵浦探测技术(图6)及其应用例子3。streakcarrftraOOVaenceemlssloiivalenceOccupiedvalencti-CQrs4evalAugerphotodecayemiionEg旳rhrtaiPhoo-Ajg&rEmissiordcGHych口#4IKL-Q-IialfM凫Hu胎CtHi记tunrelingapectmsacp/图6原子内的各种激发和弛豫过程及对应的阿秒泵浦探测技术2.1电子激发和弛豫过程:阿秒条纹谱(AttosecondStreakSpectrosco

13、py,AST)和阿秒隧穿谱(AttosecondTunnelingSpectroscopy,ATS)阿秒条纹谱的原理是使用阿秒XUV脉冲和红外激光脉冲共同与介质相互作用,阿秒XUV脉冲通过单光子电离使介质处于激发态,电离出的电子在红外激光场中运动并获得额外的动能使最终探测到的光电子能谱发生移动(图7)。通过精确调控阿秒XUV脉冲和红外激光脉冲之间的相对延迟,得到随相对延迟变化的光电子能谱图,据此就得到介质激发态的超快时间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阿秒XUV脉冲给定了激发态时间演化过程一个确定的时间起点,并将超快电子动力学演化过程转变为动量偏移量随时间的变化。由于原理与条纹相机类似,因此这项技术被

14、称为阿秒条纹3。沁)/profileofphoioelectronsElectronvelocitydistributionJj?QB!?创圭皿更宜辄)sodasElectronreleasetime,fTimeVelocitychangealongttieElvectorLaserelectricfield.L(t)i图7产生阿秒条纹谱的原理示意图原子和分子的带能激发(energeticexcitation)通常会导致一个或者多个电子的出射,这些电子的时间演化通常携带了原子内部动力学演化的信息。例如,俄歇(Auger)电子辐射的演化反映了空穴的衰减过程。2002年,F.Krausz研究组使用

15、他们产生的0.9fs脉冲宽度的XUV脉冲观测氪(Kr)原子M壳层的俄歇衰变过程,测量了电子空穴的衰变曲线并发现其寿命大约为7.9fs【4。整个测量过程的原理是,在XUV脉冲激发下内壳层能级的一个电子被电离形成空穴,随后处于外壳层的电子会填补该空穴跃迁到内壳层,多余的能量若使附近的一个电子电离并辐射,则该电子被称为俄歇电子(图8(左)。使用阿秒条纹谱可测得俄歇电子的时域演化(图8(右)。皿航诗i32t9笆:nalu-时芒刃p.rRqpF亠旳O3B-42Gb电咗rt4-=_v另njqII吕DSWIG-200204(9AUftuAJrilStandarderrorODiairthEur#(1018s

16、93.9-1260.99-12.79工2-10.6O.SS-11.010.2-5.01.01-5.9113.0-4.91.60-5.890100110Photon的的削(eV)图13(左)阿秒条纹谱技术测量氦原子电子一次及二次电离时间延迟的测量误差;(右)从实验测量结果结合量子力学理论恢复得到的光电效应中辐射电子与剩余电子在IR场下的电子一电子关联时间总结阿秒泵浦-探测技术是测量技术的革命,而不仅仅是采用了新的激光产生技术和把激光脉冲缩短3个数量级,而是在人类历史上它第一次提供了超快电子运动的直接的实时测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阿秒测量技术能做的远不止于阿秒量级的时间动力学测量,还可以和光激

17、发电子显微镜&EEM)或STM、UEM结合测量电子的四维时空演化;或改进现有的阿秒脉冲技术,设计空间分辨率在亚皮米的阿秒电子显微镜10。此外,目前的阿秒测量技术光子能量最高可达lOOeV,但仍处于非相对论量子力学范畴。未来进一步提高光子能量可使阿秒测量技术用于研究相对论性光电子的相互作用,并有望夺得激光领域的下一个诺贝尔物参考文献1 HYPERLINK https:/www.attoworld.de https:/www.attoworld.de曾志男,李儒新.阿秒激光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KrauszF,IvanovM.Attosecondphysics.Rev.Mod.Phys.

18、,20098,1:163-234.M.Drescher,M.Hentschel,R.Kienberger,etal.Time-resolvedatomicinner-shellspectroscopy.Nature,2002,419:803-807.M.Uiberacker,Th.Uphues,M.Schultze,etal.Attosecondreal-timeobservationofelectrontunnellinginatoms.Nature,2007,446:627-632.S.X.Hu,L.A.Collins.AttosecondPumpProbe:ExploringUltrafastElectronMotioninsideanAtom.Phys.Rev.Lett.,2006,96:073004.L.Seiffert,Q.Liu,S.Zherebtsov,etal.Attosecondchronoscopyofelectronscatteringindielectricnanoparticles.Nat.Phys.,2017,13:766-770.M.Schultze,M.FieR,N.Karpowicz,etal.DelayinPhotoe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