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课件_第1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课件_第2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课件_第3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课件_第4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相见欢宋 朱敦儒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2.通过诵读和意象分析,体会词人所抒发的情感。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意象分析西楼清秋愁思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意境赏析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雄浑壮阔之景 意象分析 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常用来代指显贵士族,还有指代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的内涵。 子路“君子死,冠不免”,结璎而死。 五胡乱华,晋室南迁,建都建康(也是南京),史称“衣冠南渡”。 三:如何理解“悲”的情感 中 原 乱,簪 缨 散,几 时 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背景资料: 此词写于靖康之难后,汴京沦陷,徽宗、钦宗二帝被擒,朱敦儒随流民南迁,扬州在金陵的北边,是抗金的前线。 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词,读出你心目中的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四:再次朗读,读出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