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茄子研究与生产现状及今后研发思路_第1页
安徽茄子研究与生产现状及今后研发思路_第2页
安徽茄子研究与生产现状及今后研发思路_第3页
安徽茄子研究与生产现状及今后研发思路_第4页
安徽茄子研究与生产现状及今后研发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2008-06-06安徽茄子生产与研究现状11. 生产面积:安徽省现有茄子栽培面积52.5万亩,产量约90万吨,分别占全国栽培面积、产量的1/20、1/25,其中春季面积39.5万亩,秋季面积13万亩。一、生产现状22. 主要栽培方式: 塑料大棚、小拱棚和地膜覆盖。其中塑料大棚效益最高,4000-6000元/亩;小拱棚3000-4000元/亩;地膜覆盖2000元/亩。33.主要品种:苏崎茄、杭州长茄、杭州红茄、皖茄1号、皖茄2号、白衣天使、白茄2号、紫罐茄、青圆茄以及进口日本、韩国的品种,如:紫丽、黑船;黑秀大长茄、长寿大长茄等44.主要分布区域:沿江流域:主要栽培紫长茄类江

2、淮之间:主要栽培紫长茄、青长茄和白茄等沿淮淮北:主要栽培紫罐茄、青圆茄等5目前安徽茄子研究单位只有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其他单位尚未将茄子列为研究对象。目前投入的技术力量有10人,其中研究员2名,副研3名,这些人同时承担着番茄、辣椒方面的研究工作。二、研究现状1.研究力量6“九五”以来,省科技厅立项“茄果类蔬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茄果类蔬菜专用型品种选育”、“茄果类蔬菜种质创新、专用品种选育与产业化”、“设施果菜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研究与专用品种选育”等项目以及省种子工程项目部分涉及茄子品种方面的研究工作。参加863航天育种的部分工作涉及茄子内容。2.研究项目7此外,在设施栽培、嫁接栽培等方面兼顾

3、做了部分工作,如标准化栽培研究方面涉及此部分工作“九五”以来,投入于茄子方面的研究经费不足50万元,仅占茄果类蔬菜总经费的20%,尚未将茄子单独立项进行研究。8育成4个品种,并通过省级品种鉴定: “皖茄1号” “皖茄2号” “白衣天使” “白茄2号”3.研究成果9制定了省级技术标准2项,如“大棚茄子早熟栽培技术规范”、“秋延后大棚茄子栽培技术规范”一项省级二等奖涉及茄子品种(1997年)10生长势强,穗状花序,单果重150 g ,糯性强、口感好。耐热、耐湿,茎叶表面密生银灰色茸毛,可驱避蚜虫和粉虱、抗病毒病。适合露地越夏栽培和秋延后栽培。11生长强健旺盛,紫色长茄,有光泽,皮薄,单果重140

4、g左右,果实均匀一致,肉质细嫩、口感佳。适宜春早熟种植。12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力中等,果实粗棒形,白皮白肉,果面光滑,果肉细嫩,一般单果重200g左右,亩产达3500-4000kg。高抗枯萎病和绵疫病,是一保护地和春夏露地栽培。13植株生长势强,早熟,果实粗棒状,果皮薄、白色、光滑、有光泽,果肉白色,肉质细糯,无粗纤维,口感佳,单果质量180g左右。抗枯萎病和绵疫病能力强。宜早春保护地和春夏露地越夏种植。1415161、投入的技术力量和研究经费均不足。与安徽省的茄子生产规模不协调,远远弱于番茄和辣椒2、基础性研究滞后。育种方面刚刚应用分子标记技术,栽培生理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病理学研究尚未起步3、产学研联合不够紧密4、不少地方仍然采用老品种和传统技术三、存在问题171、加大技术力量和研究经费的投入。2、进一步做好安徽省茄子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安徽茄子地方资源十分丰富,要进一步做好分类鉴定工作四、今后研发思路183、加强抗病、抗逆育种,特别是抗黄萎病、根结线虫、蚜虫、红蜘蛛、茶黄螨育种和耐热性、耐低温弱光育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