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_第1页
初一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_第2页
初一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_第3页
初一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_第4页
初一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一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第十九课时 掌握读书方法一、 引入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公式:W(成功)=X(刻苦努力)+Y(方法正确)+Z(不说空话)。读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做到成功的读书呢?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非常关键,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掌握读书方法”阅读指导课,一起来探讨“掌握怎样的读书方法及怎样掌握读书方法”。二、 介绍读书方法(打开课件)老师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几种读书方法,大家来探讨一下吧。1、学生读。2、教师讲解。3、看了这几种读书方法你有什么感受?生说自己选取读书方法的过程及体会。4、下面我们就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书。三、 自由读书 师:“按照我们平时在图书馆找书的方法

2、,找到喜欢的书籍,采用适当的方法读书吧”!生找书,看书,师适当指导。四、 交流读书方法师:“你选用的是哪种读书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吧”。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实际情况介绍。师:假如书被你借在了手中,你有了充足的时间你会怎样读书?师:我们可以把各种读书方法结合起来,第一步略读,第二步速读,第三步精读,第四步写读,第五步通读,第六步再读。这样一本书读完以后就不会忘记,谈起本书你就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五、 名人读书法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伟人名人光耀星河,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名人读书方法有哪些可以借鉴。(打开课件)师生一起学习马克思读书方法。六、 比较电视与读书师:放学以后同学们回家会干什么?师:大家都

3、很爱看电视,我为大家准备了一小段电视剪切,一起来欣赏。(打开课件)共同观看。师:通过观看录像你了解了什么?师:同学们能不能说出周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时间和地点呢?生:不能。 师:如果是书籍的话我们就可以用再读的方法直到记住为止,电视播放过去就不可再播了,虽然电视以其生动形象性深入人心,但是也不能取代书籍,在电视文化日益泛滥的今天,同学们爱书吧,它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永远的好朋友,我们的生命都会因读书而无比精彩。 第二十课时: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教学目标:一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认识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

4、。二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并进行尝试。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激发兴趣,鼓励阅读。2指导方法,有效阅读。二难点:学以致用,理论指导与实践练习相结合。教法学法:一讲座式教学法。二 比较式阅读法,仿写式阅读法。教学准备:一打印讲座稿及比较阅读材料。(教师)二推介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或文章(一本或一篇)。(学生)三进行课外阅读实践仿写。(学生)教学设想:一以课鲁迅自传为例,尝试进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比较阅读,以及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自我小传或自我画像。二有时间让学生展示推介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或文章。三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用名言,导入激趣,揭示课题。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

5、;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各种社会、体验各种生活、结识各种人物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王梓坤我想这里的“好书”不单指我们语文教材中选择的文质兼美的课文,还应该指语文课之外的许许多多的书籍和文章。现在考查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主要是通过考查同学们对课外文章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尤其是中考)。那么,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呢?今天我们就来聆听一位博士给中学生的讲话大家一定终身受益。二指导讲座(下发讲稿),教师解读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三学生展示推介课外阅读精品(13位同学)。四比较阅

6、读(阅读名人传记或有关资料)(一)鲁迅自传有关资料链接(附后)(二)阅读老舍自传(原文附后),开展讨论,比较特色。鲁迅自传老舍自传1、 语言平实简练,谦逊求实1、语言简练,短小精悍2、 感情含蓄,深沉爱国2、质朴质谦,妙趣横生五读与写相结合,仿写展示(1-2位同学)。自我小传或自我画像六总结全文引用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读书的时候,要做到脑勤、手勤,遇到有心得就写下来,多动笔,多写、多记,不然你有心得不写下来,时间长就忘了。多写多记,念书多了,就积累了不少知识,可以左右逢源。陈垣七课后延伸:1课外阅读书目推荐(练习册、学习指导)2建议记诵的诗文(含各种名言警句) 第二十一课时:

7、安徒生童话| 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重温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课前准备: 1、学生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故事; 2、要求同学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这本书。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希望自己变得更美丽些吗?如何做才能更美丽呢? 2.光有外表的美是肤浅的,拥有内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崇高的美!(指名说,板书课题:读书让我们美丽) 3.开学一个月了,咱们班的图书角也成立一个月了。同学们每人提供的图书以及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使我们每个人拥

8、有了充足的图书资源。这一个月下来你读了几本了,读的哪几本呢? 4.这些书一定让你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聪慧,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读书成果吧!二、图书交流推介会 1. 小组交流、汇报读书成果。 2. 全班交流。(指名汇报,师引导,推荐好书给班上其他同学。)三、走近安徒生,重温经典 1. 刚刚同学们向大家推荐了许多的好书,听了你们惟妙惟肖的介绍,老师也忍不住 想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了,它的名字叫安徒生童话(展示书) 2. (出示安徒生图片)这位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出示)安徒生:(1805.4.21875.8.4)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其童话真正达

9、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于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登塞。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3. 师述:2005年4月2日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的儿童和无数成人都在纪念这个人。中国的庆典和纪念活动也异常丰富,举办了儿童绘画比赛、演出童话音

10、乐剧和出版最新版安徒生童话全集等30余项活动,还任命了7名“安徒生大使”,其中包括电视节目主持人鞠萍、歌唱家宋祖英、运动员姚明等。(出示相关文字) 4.安徒生实在太有魅力了,他的灵魂飞翔了200多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出示)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

11、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第二十二课时 推荐阅读中国节教学目的:1、通过对中秋、重阳节的了解,激发学生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2、 通过向学生推荐中国节,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中秋、重阳节,激发阅读的欲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2、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同桌交流。()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

12、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三、走进中国节1、今天老师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中国节。(出示中国节这本书)里面说的都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统节日吗?(学生自由讲)总结:历史传承下来的、代代相传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2、那你们知道有那些传统节日吗?(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 腊八节、 除夕)3、中国节这本书,就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节、重阳节、 腊八节、 除夕八个节日(课件出示8个节日)四、感受中秋节1、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刚过的其中一个(中秋节)2、那同学们都是怎么庆祝的?(学生自由讲 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3、现在的中秋节也就是

13、团圆节,吃月饼、赏圆月,更期盼家人团圆。即使再忙,这一天也要回家,图的就是一个团圆!4、其实中秋吃月饼这一习俗很早就流传了,自读你们手中的资料吃月饼 想一想:吃月饼这一习俗是怎么由来的?(1)小组讨论,交流(2)全班反馈先秦时期:老人吃的糍粑饼唐明皇时期:仿造嫦娥的仙饼唐高祖时期:吐蕃人敬供的圆饼 明朱元璋时期:起义传递消息的圆饼抗击北方靼子时传递消息的圆饼总结: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中秋前后,都跟饼子有关,慢慢也就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5、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中秋的习俗也不一样。(出示中秋习俗课件)祭月 请篮神 听香 吃月饼 吃芋头 烧塔 走月亮 摸秋 竖中秋 骂中秋 夺状元饼以及少数民族的

14、办歌墟 追月 寻月 偷月 闹月 跳月 6、没读这本书之前,很多我也是听都没听过。同学们想了解吗?留给同学自己在这本书中找答案。(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9、紧接着中秋的就是(重阳节)你们对重阳节有什么了解?(学生自由讲)10、出示儿歌: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从儿歌里我们就感受到重阳节的一些习俗。(学生自由讲 登高、饮酒、插茱萸、吃重阳糕)10、那同学知道为什么要过重阳节吗?阅读资料桓景避邪说、宫习外传说请同学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一说由来11、过去人们国重阳节是为了祛灾避邪,现在重阳节已经发展成为老人节了,希望人们能够尊敬老人。同学们,今年的重阳节,你准备怎么

15、做呢?(学生自由讲)12、是啊!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是应该去了解、继承、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其实还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包括它们的由来、习俗、趣闻这本书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这是一本很值得去阅读的一本书。四、总结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段话:阅读,终生的承诺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谈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第二十三课时【台湾】张晓凤 1师范读 2你读过

16、安徒生的童话吗? 3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安徒生,重温他那亲切感人的经典故事。 四、赏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1. 安徒生的童话里经典的故事莫过于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谁来回忆一下故事的大概内容呢?(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组图 ,生边看图边回忆故事) 2. 可怜的小女孩最后怎么了?(出示)第二天清晨寒气袭人的时刻,小女孩坐在那两幢房子的角落里,双颊红通通的,嘴角上却挂着微笑。她死了,是在旧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冻死的。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照到的只是一具小小的尸体。小女孩坐在那里,身子已经冻得僵硬了,手里依然拿着火柴,一束快要烧尽的火柴梗。“她是想暖和暖和身子。”有人说道。可是却没有人会想到她曾经

17、看见了那么美丽的东西。也没有人会想到,她跟着她的老祖母是在怎样的光辉照耀之下走进新年的快乐中去。 1师配乐范读 2看着图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 3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谁来读一读这两段文字。 4.读书是幸福的,它让我们受益匪浅,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她不仅认认真真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出示)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哥哥给我一盒歌碟,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晚上,我把他们放在床头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

18、问,这是为了什么?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 在一块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 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 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1听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 3这首诗感动着我,你们的发言温暖着我,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五、总结延伸 1. 安徒生是世界童话大王,他的童话故事大都是经典很值得一看,你还看过哪些? 2. 老师这有他童话全集的一些目录,没看过的抓紧去拜读吧!(出示安徒生童话全集图书目录) 3. 目录上的省略号表示? 4. 安徒生为何能写出这么多生动感人的童话呢?想知道的话,就到他写得自传真爱,让我如此幸福中找答案吧!这里的“真爱”,是对书的的真爱,对生活的真爱,更

19、是对童话的真爱。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出示)人生就是一个童话,我的人生就是一个童话。这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着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安徒生 1指名读。 2“阿拉丁神灯”听说过吗? 3推荐看一千零一夜。 4. 今天,我们在一起分享了最近一段时间的读书心得,同时还走近了安徒生,重温了经典。同学们,你们有收获吗? 5.看来读书确实?(让我们美丽)以后,我们还将感受更多的经典,读更多的书! 第二十四课时 推荐阅读中国节教学目的:1、通过对中秋、重阳节的了解,激发学生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2、 通过向学生推荐中国节,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重

20、点:了解中秋、重阳节,激发阅读的欲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2、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同桌交流。()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三、走进中国节1、今天老师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中国节。(出示中国节这本书)里面说的都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统节日吗?(学生自由讲)总结:历史传承下来的、代代相传的

21、节日就叫传统节日。2、那你们知道有那些传统节日吗?(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 腊八节、 除夕)3、中国节这本书,就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节、重阳节、 腊八节、 除夕八个节日(课件出示8个节日)四、感受中秋节1、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刚过的其中一个(中秋节)2、那同学们都是怎么庆祝的?(学生自由讲 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3、现在的中秋节也就是团圆节,吃月饼、赏圆月,更期盼家人团圆。即使再忙,这一天也要回家,图的就是一个团圆!4、其实中秋吃月饼这一习俗很早就流传了,自读你们手中的资料吃月饼 想一想:吃月饼这一习俗是怎么由来的?(1)小组讨论,交流(2

22、)全班反馈先秦时期:老人吃的糍粑饼唐明皇时期:仿造嫦娥的仙饼唐高祖时期:吐蕃人敬供的圆饼 明朱元璋时期:起义传递消息的圆饼抗击北方靼子时传递消息的圆饼总结: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中秋前后,都跟饼子有关,慢慢也就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5、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中秋的习俗也不一样。(出示中秋习俗课件)祭月 请篮神 听香 吃月饼 吃芋头 烧塔 走月亮 摸秋 竖中秋 骂中秋 夺状元饼以及少数民族的办歌墟 追月 寻月 偷月 闹月 跳月 6、没读这本书之前,很多我也是听都没听过。同学们想了解吗?留给同学自己在这本书中找答案。(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9、紧接着中秋的就是(重阳节)你们对重阳节有什么了解?(学生自

23、由讲)10、出示儿歌: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从儿歌里我们就感受到重阳节的一些习俗。(学生自由讲 登高、饮酒、插茱萸、吃重阳糕)10、那同学知道为什么要过重阳节吗?阅读资料桓景避邪说、宫习外传说请同学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一说由来11、过去人们国重阳节是为了祛灾避邪,现在重阳节已经发展成为老人节了,希望人们能够尊敬老人。同学们,今年的重阳节,你准备怎么做呢?(学生自由讲)12、是啊!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是应该去了解、继承、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其实还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包括它们的由来、习俗、趣闻这本书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这是一本很值得去阅读的一本书。四、总

24、结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段话:阅读,终生的承诺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谈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第二十五、二十六课时教材分析在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既要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融合,实现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阅读教学正是这一教学思想的延伸,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培养了学生阐述自己

25、观点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想。是初中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认识阅读与语文学习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有选择地进行阅读。2、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有效方法,并进行尝试。、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激发兴趣,鼓励阅读。 2、指导方法,有效阅读。 二、难点:学以致用,理论指导与实践练习相结合。教法学法:一、讲座式教学法。二、 比较式阅读法,仿写式阅读法。教学准备:一、打印讲座稿及比较阅读材料。(教师)二、推介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或文章(一本或一篇)。(学生)三、进行课外阅读实践仿写。(学生)教学设

26、想: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给他们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机会,利用电脑方便灵活的检索、显示功能,以及网络教室教室机和学生机之间的交互功能,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个别辅导,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向全班同学进行转播。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整堂课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辅以必要的个别辅导。2、有时间让学生展示推介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或文章。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揭示课题。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我想这里的“好书”不单指我们语文教材中选择的文质兼美的课文,还应该指语文课之外的许许多多的书籍和文章。现在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

27、能力,主要是通过考查同学们对课外文章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尤其是中考)。那么,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大家一定会受益多多。二、(下发课文阅读稿),教师解读如何进行阅读才有好效果课文阅读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在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人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

28、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好得远。(乙)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罗汉需要人们的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

29、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丙)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de,我的蟋蟀们!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1、本文出自_先生回忆性散文集_,他原名_,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2、文段甲描写百草园的自然景物,按空间顺序中的由_到_的顺序写,集中笔墨写的是_一处。在这里,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描写了_、_的叫声,还细致了描绘了_的生理特征。接着由昆虫写到了植物_

30、、_,其特征是木莲有莲房般的果实,何首乌有_,最后写_,用了_修辞手法,用 的方法写出它的味道。3、从文中找出运用下列修辞手法的句子。(1)、比喻:_。(2)、拟人:_。(3)、排比:_。4、将表示声音、颜色、形状、滋味的词语写在下边,并简要分析其作用:(1)声音:_ (2)颜色:_(3)形状:_ (4)滋味:_(5)作用:_。5、选文甲分别从春夏秋三个不同季节写百草园的景色,试用“_”划出写春景的句子,用波浪丝划出写夏景的句子;用“ ”划出写秋景的句子。6、文段乙表达方式侧重于_。写捕鸟的动词有:_、_、_、_、_、_,作用是:_。7、文段乙的中心是:_8、文段丙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_9、

31、文段丙中三个“也许”表观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 。三个也许能否删掉,为什么? _。10、文段丙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_。11、文段丙中有二个“们”,删去之后意思基本不变,但用上则对话表达更有好处,请你谈谈用上的作用和好处。 三、给学生分析答案及如何做题1、第1题学生可以直接作答 鲁迅 朝花夕拾 周树人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些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因此阅读题中有我们熟悉的就可以直接作答。2、第2题学生可以读甲文可以作。因此阅读题中有些题我们只读一段就行了。3、第3、4、5、7、8题学生可以在文中去找,略作分析。4、第6题学生可以就主要靠记忆了。5、第8、9、10题学生可以学生反复地读,体会作者的

32、感情。6、第11题学生全凭语感了来答题因此学生在做阅读题时这样来做:自己熟悉的可以直接作答;不太熟悉又不难的可以简单地读一读就做;部分的题就要靠记忆了;许多答题就要反复地读体会作者的感情;个别题凭语感。当然我们在做答题时,可以尽量用文段中的文字来答。四、学生做练习,巩固教师刚才所讲的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曾经为我苦了一生,把我养大,送我进学校,为了造屋子,买了几亩田地。六十岁那一年,还到汉口去做生意,怕人家嫌他年老,只说五十几岁。大家都劝他不要再出门,他偏背着包裹走了。“让我再帮儿子几年!”他只是这样说。后来屋子被火烧掉了,他还想再做生意,把屋子重造起来。我安慰他说,三年以后我自己就可积起钱造屋了

33、,还是等一等吧。他答应了。他给我留下了许多造屋的材料,告诉我这样可以做什么,那样可以做什么。他死以前不久,还对我说:“早一点造起来吧,我可以给你监工。”但是他终于没有看见屋子重造起来就死去了。他弥留的时候对我说,一切都满足了。但是我知道他倘能再活几年,我把屋子造起来,是他所最乐意的。我听到他弥留时的呻吟和叹息,我相信那不是病得痛苦的呻吟和叹息。我知道他还想再活几年,帮我造起屋来。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含义。弥留( ) 呻吟( )2.“我的父亲曾经为我苦了一生”,根据父亲对我的爱,从中体会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3.“大家都劝他不要再出门,他偏背着包裹走了”“偏”这个词能否去掉?为

34、什么?4.对“我相信那不是病得痛苦的呻吟和叹息”一句怎么理解?5.本文围绕哪件事描写父亲对儿子的深情?6.本文赞颂了什么?7.父亲为儿女做的事很多,你能写出两件事吗?从中你有什么体会?五、对上文的答案作分析、小结1、第1题学生可以直接作答,读音和词义就全靠记忆了。2、第2、5题学生可以在文中去找,略作归纳。3、第3、4题学生可以学生反复地读,体会作者的感情。4、第6题学生可以学生反复地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凭语感组织文字作答。5、第7题学生可以学生反复地读,寻找文章中的语言来答六、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1、中国文章千千万,同学们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要采用的方法也很多,但总体上来说与我们今天教学的方

35、法不尽相同,也八九不离十,希望大家在今后的阅读中尽量用我们的方法来阅读,2、教师请有一定阅读知识的学生来谈谈自己的阅读经验,总结今天所得。七、作业设计1、成长阅读教学反思 阅读是初中生活中比较困难的,因此必须抓住某一点来提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上必须对某些问题加以提炼。因此我在教法上用由浅入深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到陌生的,在相对有难度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归纳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阅读能力。 第二十七课时 掌握读书方法一、 引入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公式:W(成功)=X(刻苦努力)+Y(方法正确)+Z(不说空话)。读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做到成功的读书呢

36、?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非常关键,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掌握读书方法”阅读指导课,一起来探讨“掌握怎样的读书方法及怎样掌握读书方法”。二、 介绍读书方法(打开课件)老师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几种读书方法,大家来探讨一下吧。1、学生读。2、教师讲解。3、看了这几种读书方法你有什么感受?生说自己选取读书方法的过程及体会。4、下面我们就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书。三、 自由读书 师:“按照我们平时在图书馆找书的方法,找到喜欢的书籍,采用适当的方法读书吧”!生找书,看书,师适当指导。四、 交流读书方法师:“你选用的是哪种读书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吧”。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实际情况介绍。师:假如书被你借在了手中,你有了充足的

37、时间你会怎样读书?师:我们可以把各种读书方法结合起来,第一步略读,第二步速读,第三步精读,第四步写读,第五步通读,第六步再读。这样一本书读完以后就不会忘记,谈起本书你就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五、 名人读书法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伟人名人光耀星河,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名人读书方法有哪些可以借鉴。(打开课件)师生一起学习马克思读书方法。六、 比较电视与读书师:放学以后同学们回家会干什么?师:大家都很爱看电视,我为大家准备了一小段电视剪切,一起来欣赏。(打开课件)共同观看。师:通过观看录像你了解了什么?师:同学们能不能说出周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时间和地点呢?生:

38、不能。 师:如果是书籍的话我们就可以用再读的方法直到记住为止,电视播放过去就不可再播了,虽然电视以其生动形象性深入人心,但是也不能取代书籍,在电视文化日益泛滥的今天,同学们爱书吧,它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永远的好朋友,我们的生命都会因读书而无比精彩。 第二十八课时: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教学目标:一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认识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二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并进行尝试。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激发兴趣,鼓励阅读。2指导方法,有效阅读。二难点:学以致用,理论指导与实践练习相结合。教法学法:一讲座式教学法。二 比较式阅读法,

39、仿写式阅读法。教学准备:一打印讲座稿及比较阅读材料。(教师)二推介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或文章(一本或一篇)。(学生)三进行课外阅读实践仿写。(学生)教学设想:一以课鲁迅自传为例,尝试进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比较阅读,以及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自我小传或自我画像。二有时间让学生展示推介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或文章。三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用名言,导入激趣,揭示课题。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各种社会、体验各种生活、结识各种人物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王梓

40、坤我想这里的“好书”不单指我们语文教材中选择的文质兼美的课文,还应该指语文课之外的许许多多的书籍和文章。现在考查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主要是通过考查同学们对课外文章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尤其是中考)。那么,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呢?今天我们就来聆听一位博士给中学生的讲话大家一定终身受益。二指导讲座(下发讲稿),教师解读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三学生展示推介课外阅读精品(13位同学)。四比较阅读(阅读名人传记或有关资料)(一)鲁迅自传有关资料链接(附后)(二)阅读老舍自传(原文附后),开展讨论,比较特色。鲁迅自传老舍自传1、 语言平实简练,谦逊求实1、语言简练,短小精悍2、 感情含蓄,深沉

41、爱国2、质朴质谦,妙趣横生五读与写相结合,仿写展示(1-2位同学)。自我小传或自我画像六总结全文引用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读书的时候,要做到脑勤、手勤,遇到有心得就写下来,多动笔,多写、多记,不然你有心得不写下来,时间长就忘了。多写多记,念书多了,就积累了不少知识,可以左右逢源。陈垣七课后延伸:1课外阅读书目推荐(练习册、学习指导)2建议记诵的诗文(含各种名言警句) 第二十九课时:安徒生童话| 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重温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课前准备: 1、

42、学生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故事; 2、要求同学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这本书。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希望自己变得更美丽些吗?如何做才能更美丽呢? 2.光有外表的美是肤浅的,拥有内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崇高的美!(指名说,板书课题:读书让我们美丽) 3.开学一个月了,咱们班的图书角也成立一个月了。同学们每人提供的图书以及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使我们每个人拥有了充足的图书资源。这一个月下来你读了几本了,读的哪几本呢? 4.这些书一定让你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聪慧,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读书成果吧!二、图书交流推介会 1. 小组交流、汇报读书成果。 2. 全

43、班交流。(指名汇报,师引导,推荐好书给班上其他同学。)三、走近安徒生,重温经典 1. 刚刚同学们向大家推荐了许多的好书,听了你们惟妙惟肖的介绍,老师也忍不住 想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了,它的名字叫安徒生童话(展示书) 2. (出示安徒生图片)这位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出示)安徒生:(1805.4.21875.8.4)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于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登塞。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正是他,首次将“童话”

44、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3. 师述:2005年4月2日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的儿童和无数成人都在纪念这个人。中国的庆典和纪念活动也异常丰富,举办了儿童绘画比赛、演出童话音乐剧和出版最新版安徒生童话全集等30余项活动,还任命了7名“安徒生大使”,其中包括电视节目主持人鞠萍、歌唱家宋祖英、运动员姚明等。(出示相关文字) 4.安徒生实在太有魅力了,他的灵魂飞翔了200多年,

45、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出示)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 世界名著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的1、明确阅读一定数量名著的重要性。2、举十部世界名著作为阅读的切入点。(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对十部名著的全方位介绍,尤其是版本问题。2、难点:阅读外国名著时的一些方法技巧。(三)课时安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