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对人的影响_第1页
建筑环境对人的影响_第2页
建筑环境对人的影响_第3页
建筑环境对人的影响_第4页
建筑环境对人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iii建筑是历史和文化的凝结与浓缩,对城市而言,更是其精神的象征。让优秀建筑面向公众,让公众走近优秀建筑,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公众包括青少年对文物保护的认识与理解,感受建筑本身所承载和包蕴的厚重历史文明和丰富文化内涵,并从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精神,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建筑无疑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最早的记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标志。当历史退向时间帷幕的深处时,惟有建筑在那巨大的空间里闪烁着人类指挥最耀眼的光芒。历史长河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令人惊叹不已的建筑,他们以独有的风采向人类展示着它们独到的美,我希望通过这次的论文能够更的认识到建筑是人的建构物,是

2、人的智慧、理念、想象、审美与实际需求的物化;人是建筑的设计者、营造者,优秀建筑的文化血脉与使用功能从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为栖居于建筑中的人提供给养。由于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错。敬请老师指正。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0 摘要1绪论2 HYPERLINK l bookmark2 1.1建筑环境概述2 HYPERLINK l bookmark4 1.2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4 HYPERLINK l bookmark6 1.3生态建设应把握的重点6 HYPERLINK l bookmark8 建筑环境与人8 HYPERLINK l bookmark10 2.1

3、公园环境的创设8 HYPERLINK l bookmark12 2.2校园环境的创造9 HYPERLINK l bookmark14 2.3居住小区的发展与思考12建筑环境的影响16 HYPERLINK l bookmark16 3.1空间环境影响16 HYPERLINK l bookmark18 3.2风水环境影响20 HYPERLINK l bookmark20 住宅人居环境23 HYPERLINK l bookmark22 4.1居住区人居环境设计要求及规划布局23 HYPERLINK l bookmark24 4.221世纪住宅发展方向27 HYPERLINK l bookmark26

4、 4.3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32 HYPERLINK l bookmark28 中国人的理想环境模式及其生态史观33 HYPERLINK l bookmark30 5.1中国人所追求的理想环境模式33 HYPERLINK l bookmark32 5.2原始人满意的生态环境是现代人理想环境模式的基本原型35 HYPERLINK l bookmark34 5.3主要文化定型时期的环境经验与中国人独特的环境观37 HYPERLINK l bookmark36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39 HYPERLINK l bookmark38 6.1易于居住的城市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39 HYPERLIN

5、K l bookmark40 6.2为人而设计39 HYPERLINK l bookmark42 6.3行为与建筑环境40 HYPERLINK l bookmark44 6.4建筑环境与人流分布40 HYPERLINK l bookmark46 6.5建筑环境与行为特征40 HYPERLINK l bookmark48 6.6广场使用的影响要素41 HYPERLINK l bookmark50 6.7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41 HYPERLINK l bookmark52 6.8多层面道路及公交系统41 HYPERLINK l bookmark54 6.9高架步道系统41 HYPERLINK

6、 l bookmark56 6.10地下空间开发42 HYPERLINK l bookmark58 6.11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42 HYPERLINK l bookmark60 6.12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在有效利用地形地貌方面的具体手法42 HYPERLINK l bookmark62 6.13城市环境美化43结论展望44 HYPERLINK l bookmark66 参考文献46 HYPERLINK l bookmark68 致谢47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建筑环境对人的影响摘要本文主要以人为本,讨究建筑与人的关系是否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思考建筑对人的尊重或人对建筑的尊重。建筑学讲究空间关

7、系,也讲究空间与人的关系,环境与人的关系。有特色的城市可以唤起人们对城市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更可以提咼人的品格。世界上凡是有人栖息的地方就有人营造的建筑物。建筑是人的建构物,是人的智慧、理念、想象、审美与实际需求的物化;人是建筑的设计者、营造者,优秀建筑的文化血脉与使用功能从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为栖居于建筑中的人提供给养。关键词:建筑、建筑环境与人、人文环境绪论1.1建筑环境概述在人心目中,建筑总是与艺术联系在一起的,认为它是美的。古代的建筑艺术,无论是古罗马式,还是哥特式、巴洛克式,都讲究形式的豪华和庄严,体现了古人的美学观点。现代建筑艺术,则更加注重功能上的合理和环境的舒适。让建筑与自然环

8、境及人的精神融为一体,让人们充分享受自然环境和建筑艺术所提供的乐趣,既实用又美观,这就是现代建筑思想的基本要求。过去,人们认为建筑造型艺术应当从建筑自身中去寻找。但在今天,人们已经更加重视建筑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人与建筑的关系应当是相互尊重,相互协调的关系。现代建筑的亲切进人之感,可以从建筑的整体和局部中体现出来。近年来,美国建筑师波特曼提出了“共享空间”论,这种共享空间显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人与建筑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建筑是城市的实体组成部分。随着全世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建筑的规模、性质、形式和内容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当前,建筑设计已经不可能自我封

9、闭在个体的范围内,需要“以城市设计的概念指导园林的规划设计。另一方面,反过来以微观环境的研究逐步上溯,深化规划设计的科学与艺术。”可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艺术鉴赏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把建筑的空间与室外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这个目标的完成,建筑装修和园林设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建筑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复杂,建筑结构、设备、材料、施工技术也日益进步,因而建筑装修担负的任务和使用的手段也比过去要多得多。在建筑行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里,装修设计(特别是室内装修),已经从建筑设计当中分离出来了,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专业。我国在这方面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加之材料、设备品种单调,

10、使得一些新建筑装修手法比较陈旧,新意不多。对比中国,建筑师将21世纪“建筑与环境”的基本特征可进一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建筑”注重对“信息资源”的获取,而“信息资源”涵盖了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和生物资源。正是这种涵盖为“建筑与自然资源环境”的最佳配置提供了可能。(二)“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不受地域文化的阻隔。在地球村中,只要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建筑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建筑与环境的交流、整合和传承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和保持其丰富的多样性。(三)“建筑”将大规模应用更适于人类生存的新型建筑材料,如生物材料、复合材料等。建筑形态(形式)所传达的信息量将成倍增加,其传播方式也将大为改观。高清晰电

11、子屏幕、虚拟现实装置可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广泛的适用于“建筑之中”,其所形成的独特全息集成,将彻底改变“建筑与环境”的形态关系。(四)在农业时代,人类为了抵御各种自然灾害,不得不艰辛地筑居;在工业时代,人类如机器般的劳作,一方面破坏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使人类濒于丧失精神家园的境地;在20世纪后半叶,人类的主要精力放在修复工业时代造的创伤之中;在21世纪“建筑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发展之中,人类将实现“诗意地栖居”。“有文化的建筑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以“21世纪的建筑学”为主题,其6个分题之一便是“建筑文化”。建筑作品为“时代缩影”、“石头的史诗

12、”,兼有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结晶的双重社会价值。呼吁人们“奋力夺优,争取更多的建筑珍品载入中华建筑创作的史册,造就出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建筑文化瑰宝为后世所珍惜永存。”建筑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基本构成与人类文化类似。建筑文化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它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可居性、同构性、民族性、地域性。它是人类生活方式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建筑文化,是任何一个人的生存须臾不能离开的生存文化。对此,建筑师及全社会的未来责任是:普及建筑文化,完善建筑科学体系,推进城市诸专业科学与文化交叉,大力引进建筑高新技术及设计理念。一幢有特色的建筑就是一座丰碑,它凝聚了设计者和建造者

13、的心血和智慧。造型不同,风格各异。寓意深沉的建筑,凸现了丰富的美学内涵,让人回味,让人流连。砖瓦灰沙石造就的色彩班驳的建筑,由于赋予不同的功能,使它成为安居乐业的场所,经济文化的载体,历史变迁的见证;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城市尽显卓越风姿和现代都市气派。“良好的建筑有三个条件:方便,坚固和愉悦。”建筑理论可以以来自一位英国人文主义者一一亨利沃顿爵士建筑学要素的这句话为出发点。建筑学正是三个分别的目的的汇合的焦点。1.2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1.2.1“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哲学基础我国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可以说,“天人合一”的思想已全方位

14、地渗透到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理论家积极探讨的课题。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本质在于它从实践角度出发,揭示自然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被人化的实质,使人与自然形成实践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与自然对立;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又密切联系。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了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劳动中,人致力于塑造一个和谐的“人化的自然”。但由于社会中异化劳动的存在,

15、人实际上成了自然界的破坏者,如自然景观的破坏,生物资源的毁灭、环境的污染等。由此,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和发展枢纽。通过园林绿化和改善人民居环境,不断增强节能效益、生态效益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以我市为例,桃河的治理、园林城市创建活的实践证明,生态园林、生态环境已表现为一种生命、一种理想的生存环境。正是出于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当代人热情倡导一种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积极主动的生态建设来修复已遭破坏的地球环境的道德态度。为此,联合国颁布了21世纪议程,我国也制定了中国的21世纪议程,把人与自然和谐和作为走向21

16、世纪的哲学导向,寻求“高效和谐一一持续发展”,创建绿色城市生态文明的优化模式作为跨世纪城市规划战略的永略目标去求索,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升腾。1.2.2生态环境建设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人类发展史表明:“政治是人为的短期行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是短短的一瞬间,而人类生态的需要却是子孙万代永恒的需要”。全球生态环境现实说明,发展中国正经受来自的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军。我国的国情是:城市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资源水平和人均绿地水平都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国民经济还欠发达,现代城市园林起步晚,起点低,投入有限,总体的质量、数量和水平低于

17、发达国家。这就迫切需要树立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现。“植树种草就强国路”正成为人们共识。为了使生态环境建设适应人与自然可持续发民要求,国内有专家明确提出:以山水资源为环境基础,以山水文化为民族特征,以整体观为思维方式,以山水景观作为城市构图要素的中国园林城市或“山水城市”,是中国城市化运动发展的方向,“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式”;是中国21世纪议程“是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结合。“未来的城市应当充分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行。融生态、文化、

18、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议,符合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对环境综合需求的准则。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凝练。建设生态城市,实质上是调控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转化持续不断地进行,其目标是遵循城市社会功能整体性一一和谐生态一一平衡发展规律,对自然由无序蔓延变为合理分布,变恶性掠夺为最大值利用,建设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同步协调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合理布局,最终的发展目标是达到以人为本改造自然,优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1.2.3建设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和发展必然选择城市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是受人为活动强烈影响的生态实体。从生态城角度看:城

19、市是特定地域范围内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物流流动为载体,科教文化为动力,社会体制为径络,由其“因子一一要素一一子系一一系统一一巨系”构成的人工生态综合体,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一经济一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的提出基于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将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到城市研究中,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二十一世纪,人类将由追求功能齐全旧城市转向追求清新绿色的优美环境,这是人类的觉悟,也是自然法则使然。基于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党中央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提出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全局的重点来实施,我市市委、市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将本市列为“

20、国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试点示范区”,并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无论从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上来看,加快建设生态城市对发挥十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作用都有着举足轻重作用。13生态建设应把握的重点生态城市的前景应该是“山翠草绿、花香鸟语、空气清新、天蓝水碧、经济繁荣、文明守纪、关系融洽,天人合一”。它的归根点就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这是永恒的主题。作为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生态城市建设首先应遵循系统原则、生态原则、自然原则和经济原则。在此基础上,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导向。只有从这一哲学基点出发,才能围绕“以人为本”原则,促进良性的生态城市建设运行机制形成,

21、实现整体协调发展。只有用“高效和谐和持续发展”优化模式框定其战略属性,才有构筑建设生态城市的可能。二是转变战略思想。要从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转向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应按照客观规律把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中去。为适应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协调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还必须科学地设置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并抓好落实。三是用优化规划蓝图作指导。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客观管理和控制,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运用用生态规律看待城市发展问题,在制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既要考虑经济规律,又要考虑生态规律。同时,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

22、,必须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反映特色,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标和措施具体化,并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四是认真处理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更要处理好建设与保护、建设与发展的关系。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经济手段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这迫切需要制定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五是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制体制,强化环境管理。应借鉴发达国家“经济靠市场,生态保护靠政府”的有益经验。必须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执法与监督结合,为

23、生态城市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六是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应创建富有我国特色的环境生态教育体系,以增强生态环境危机意识,普及环境生态知识,提高全民族生态文化基础。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社会风。建筑环境与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强调阴阳平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崇尚“天人合一”。黄帝宅经云:“宅以形式为主题,以泉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期,是事俨雅,乃为上吉”。这种自然与人工的血肉关系,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环境观念。将来的环境必将是生态与人文的统一,自然与人工的统一,历史与现代的统一,科学与文化的统一,这是符合历史发展与生态发

24、展的趋势。2.1公园环境的创设2.1.1环境空间的开放性现代园林把过去孤立的,内向的园林转变为开敞的,外向的整个城市环境,从城市中的花园转变为花园城市。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提供公共休闲、娱乐场所,平衡城市发展,调节土地使用密度,城市防灾,美化环境,净化污染等多项功能。在公共开放空间里,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沟通。城市开放空间的最早的物质意义上的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二十分之一的用地有建筑物,而剩余地用作公园或娱乐,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是不被利用。城市开放空间在目前有了更新意义的内涵,体现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重新认识,与可持续

25、发展的概念相一致,是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辨证统一,是对空间资源及其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平衡。2.1.2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公园是为人提供接触自然,与自然对话的场所,因此公园要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最终的目的一一为人服务。设计的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位和独特的生活情趣。设计一个儿童游乐场,必须设施齐全、安全适用,并按各种年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布置各类玩器具,作为儿童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以锻炼儿童的体魄,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勇敢精神、合作精神为主要目的。德国卡塞尔市公园中组织题为“欢迎幻想”的别开生面的活动,以“阳光下的城市”为主题,鼓励儿童和青少年利用

26、各种建筑材料在公园中创造出自己的艺术品。法国巴黎迪斯尼乐园中的古堡、花坛、水池、优美的造型、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构筑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幻想国的环境设计力求营造一个新奇的氛围,一个理想的空间。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老城堡显得遥远而神秘。前面花池用大卵石砌壁,更加烘托出神秘的气氛。节目舞台周围奇特的大树,给环境增添了活跃的气氛。宇宙池外的水池、涌泉、叠山构思新奇,创造出一种奇特的景观环境。探险园的火山正欲喷发,滚滚地从地下升起,山坡上随处可见动物遗骸,其设计主题突出一个险字,再现了美国探险者所经历的艰难历程。2.1.3以人为本,人与景活公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和儒家的生态思想。在公园景观设

27、计中,尽量为市民创造舒适的空间,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们的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在公园内设置较多的漫步道、活动场地、休息庭架、桌,并结合园景修建了茶社、游艺室、游览室、儿童乐园同时利用海河得天独厚的水资源,设置喷泉戏水池,体现儒家朴素的生态思想和讲求“藏风得水”的风水理论,使城市依山系而发展,商业贸易依水系而繁荣。现代公园的设计植物景观优于建筑景观,并且发挥了植物对整个城市环境的生态效应,体现了以认为本的设计原则,建筑、环境都要适应于人,服务于人。2.2校园环境的创造无论规划还是单体设计,“环境意识”越来越被建筑师所重视,校园规划建设更是如此,校园规划建设中创造良好的校园环

28、境,形成校园独特的空间环境序列尤为重要。学生是校园的主人,校园建设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校园中最活跃的因素,除在学校里学习、运动、休息等最基本的校园生活外,更需要交流交往,因此,努力营造大环境(如景区、集中绿化环境),精心设计小环境,尽力创造校园建筑内外的公共活动空间是校园规划建设成败的关键。在精心的营造与设计中,创造多层次的社交性共有空间,提供条件和机遇,促进学生的交往与交流,使学生们在交流中学习、增长知识,在交往中相识、增长才干。当然,有特色的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学生身心都得到感染,并给学子们留下永远美好的记忆。(一)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以及反馈对人情绪的感染,都会产生物质的效应。人在良好的环

29、境中,在使人精神振奋的条件下,无疑会更多的诱发思想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这对教学、科研的作用虽是无形的,但肯定是有效的。“智能型校园”之美化,立足于创造优美高雅有文化的校园环境,以适应人的精神需要,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如日本很讲究的立体绿化艺术、室外美术、雕塑、室外文物展、历史文物荟萃陈列、名人业绩碑、茶道、花道、枯山水等,以及精心设计的叠石、草坪、流水、花丛、造型树、彩色艺术路面、石灯及小建筑等,在校园中都有反映和展现。(二)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标志着速度和效率。“智能型校园”和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多采用集中式的布局,建筑群体也多以成组成团的方式组合,尽量减少楼间距离及交通路线。各个相对

30、独立的区域之间,也尽量打通分割界限,室内室外都设有方便的连廊和通道,使建筑群体,在整体上能联络通畅,达到提高和保证交往、交流、传递、沟通之最佳效率。(三)以人为服务的思想,在建筑设计中,力求周到,更有时代性、更富创造性。校园建筑应有校园建筑的品格,探求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反映学生心理与环境行为的崭新的建筑形式是建筑师、规划师把握的关键。校园建筑的风格会给人以强烈的第一印象,更是代代毕业了的学子们的永久回忆。校园建筑在表现不同建筑个性的同时,加强建筑的群体意识,注意发挥校园建筑的群体效应,和谐中力求统一,统一中有变化。在设计时注重校园建筑的整体性,使其成为一曲和谐的乐章,主调不断地涌现、重复,

31、会增强人们的记忆,达到良好的效果。(四)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我们今天研究校园发展与环境问题时,应该树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用可持续的观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要始终如一的保护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要保持校园自然环境,要有足够比例的绿地。校园内应争取确立文物、绿地等重点保护区,重点绿地区内不能在扩建校舍。同时,还应积极促进生态发展,如校园生物的繁衍增殖、树木优生、草皮更新、水面净化、建巢引鸟以及禁猎等等。在建设中要树立不在破坏生态平衡的意识。现有的自然环境不能在破坏,要反对“先破坏,后治理”的传统观念。校

32、园建设更不能说施工场地越平越好,也不能说只有拆光才能新建。在规划设计时就要十分精心,填塘、平地、伐树、铲草都要十分慎重。规划设计如能在适应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创造出新的建筑,才是高水平的建筑。建筑用地应该尽量紧凑、节约,为了多留可供人类生存、生活的户外活动场地与绿地,对建筑密度指标应有法规性规定。创造新的生态平衡。扩大绿地,最好室内、室外同步,加大绿化强度。人造自然环境;制造小气候,充分利用阳光、风、雨、雷、电等自然资源;使人类能更好的享受自然、回归自然。(五)研究、发展模数式建筑设计原则,按一定的模数式原则确定建筑物的尺寸,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和统一的柱网、层高、承载能力,平面布局可以

33、灵活变化,用可移动的各种家具组成不同的功能空间,以力求适应建筑物满足多种功能的需要和发展。由此具有显著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在高校建筑中,图书馆、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等主要建筑均可采用。模数式的设计思想与人文的设计思想也是彼此交融,是在高技术的基础上兼顾着人文精神,着重体现的是技术与使用功能层面的因素。21世纪是信息时代,模数式的设计思想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形成高智能的,集声、像、文字一体化的多媒体空间单元,开始出现所谓的电子图书馆。这种图书馆将成为下一个世纪图书馆的新模式。建筑设计也必然顺应技术的进步,以模数式原则进行建筑设计将会增加时代的新内容,更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六)

34、“多媒体”对跨世纪校园建筑带来的影响和变化。21世纪被称之为信息的时代。可以想象得到,电脑将大量引入各行、各业、各类建筑、各个部门、各种课堂使之成为人手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教学形式和使用教学建筑的方式会更加生动、活泼,其效果及服务质量,将会有飞跃的进步。这一切对学校建筑带来的变化,估计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的现代化建设将会迅速发展。其主要特点之一是校园建筑的自动化系统向网络化综合管理系统方向发展。高新技术在我国高校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的推动了我国高校现代化的建设。未来新的校园建筑,除了满足教学、科研的基本功能外,要更多更好的解决信息、资料的处理与交换。因此,校

35、园建筑自动化方面的投资,在整个校园建设中的比重,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新增自动化网络设施,从设备安装、机房建设、布线系统、网络布局等都要与校园建筑设计发生十分密切的联系,甚至要影响建筑的布局与设计,以及相应的要修订有关的建筑设计规范。21世纪校园环境要遵循“以人、自然文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和利用基地的自然环境,强化校园内外环境的融合与渗透,强调与城市的对话,有效发挥空间环境构成的再创造价值及人文价值,为学生提供自明性成长环境和具有归宿感的生活需求环境,使其在自然美的震撼和人文主义的熏陶下树立崇高的信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会迅速增长,不仅涉及的领域会越来越广,且要求提供的

36、时间更快,准确性更高。这一切将又迫使信息的提供、组织与更新更要适应变化形态的发展与变化,这将是校园规划面临的新课题。当今的环境回归自然的以人为核心,恰当处理人与科技的关系,把审美作为环境的主要功能,进行综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艺术设计,利用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去创造和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环境设计力求做到“营造人类生存环境的高品位,达到生存平衡的最佳状态”。2.3居住小区的发展与思考2.3.1居住小区模式的原型和背景雅典宪章强调城市明晰的结构组织,注重功能分区与用途纯化,追求统一的视觉空间秩序,将城市机械地分割为四项基本功能,即居住、工作、交通和游憩,强调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分区布局,再以交通网彼此

37、联系。雅典宪章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实质在城市形态上表现为各城市功能被交通线划分成具有严整几何性的功能分区,形体环境秩序井然。同时城市结构以纵向的树形结构形成等级化的组织体系,即按照严格的递增等级来组织城市。2.3.2中国城市居住小区的发展(一)对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居住小区模式的置疑不论是邻里单位模式,还是以之为原型的居住小区模式,都是建立于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基础上,是功能至上理念下的产物。作为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组织结构的基础,邻里单位过分注重功能,注重公共交通与居住的分离,注重空间组织的秩序和空间结构的明晰与条理性,试图以良好的形体环境重塑人的社会生活。应该看到,在从邻里单位理念上发展起来的小区

38、模式中,屈从于汽车交通的需要,以公共设施服务及其半径限定居住人口规模的方法把居住空间的主体一人置于从属的地位,忽视空间规模及范围与人的认知和控制能力之间的关系,人不得不屈从于物质环境。小区模式等级化的组织结构,把居住空间机械地分解为住宅、道路、服务设施、绿地等一系列子系统,道路宽度、绿地大小、服务设施规模,根据等级层层分解、逐级缩小,从而将各个子系统分解成的等级化的树形结,这种树形结构排除了居住、交通、休闲、服务等空间的综合交叉,无法与居民生活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所具有的网络化结构相符合,泯灭了物质形态与社会网络、人文关系间的对应。小区模式所采用的先验结构,不论是小区一组团一院的三级组织结构还是小

39、区一院落的二级结构,它们既定的结构和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使居住小区在形体环境和规模彼此相似的同时,失去了不同居住小区与各种类型居住人群之间应有的差异。从本质上讲,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小区模式忽视了人对居住空间的主体性,单纯注重物质形体美学及其物质形体的功能结构。因此当物质环境得以完善、再进而追求居住空间更多的精神层次内涵的时候,小区模式就明显地表现出先天不足,难怪在现有居住小区中,人们享受物质环境日益完善的同时,感慨精神生活的贫瘠,居民对所居住的空间缺乏认同,居民间缺乏交往,人际关系冷漠。(二)西方居住空间构建模式的发展I960年代以后,战后新建的大量城市新区其功能分区、等级化的组织结构所带来的生

40、活、就业、文化、娱乐、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逐步出现,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所倡导的功能化等级性的城市组织结构遭到不断的怀疑和挑战。人们重新品评传统的城市空间及其网络结构,开始反对城市功能分区、低密度分散等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并逐渐出现了尊重生活本身的要求,顺应人生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讲求城市结构的多重性、功能的复合性,允许适当的高密度和功能混合等趋势。在这一背景下,邻里单位模式逐步被社区理论所代替。建立在社会科学领域成果的基础上,社区理论强调了社会整体关怀,把居住置于社会网络的整体中。社区理论把人与所居住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并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生活与物质环境的对应,追求多层次的物质环境与多元

41、化的生活方式复合,激发居住者对所居住的环境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在这一理论基础上,以小学的服务半径设定规模、以交通干道划分空间范围的方式被遵是从人的认知范围和规模所代替。居住空间在组织结构上不再继续沿袭邻里单位的树形结构,并试图使居住空间与丰富多样的具有网络结构的邻里生活相适应,向多功能复合的空间回归,对居住空间中人的认知、参与、创造能力及居住空间的秩序、意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具体和深入。工作、居住、交通、游憩等各项职能空间不再被机械地割裂,尤其在进入信息时代后,劳动密集型生产被高科技的知识密集型生产所代替,也为城市生产、生活、居住的空间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居住空间内允许与其它城市职能混合布局。至

42、此,居住空间的构建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国外大城市中出现了混合居住区、居住综合体、整体式小区等,在居住空间中融入多种城市职能,比如办公、小型工业、多种服务设施,同时将多种功能立体化地进行组织。2.3.3对我国居住小区建设的思考(一)居住小区规模以人的尺度限定住宅区规模就必须了解人的认知能力。根据生理学家的研究,人的视力能力在超过130m140m就无法分辨其他人的轮廓、衣服、年龄、性别等,因此在传统街区中通常将130m140m作为街与街之间的距离;F吉伯德指出文雅的城市空间范围不应大于137m,亚历山大也指出人的认知邻里范围直径不超过274m(即面积在50h平方米左右)。因此可以判定以人的尺度

43、确立的理想的居住小区规模是应该小于5h平方米的。同济大学周俭等学者通过对居住空间的研究提出我国居住小区规模应该是不超过150m的空间范围或4h平方米的用地规模,其结论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相近。因此从居住者对所居住环境的控制能力和认知能力看,我国通常的居住小区规模是明显偏大的。由于同一个小区内居住人口过多,居民间从相遇、相识、相知,到建立交往圈,并重组社会邻里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可能性随着异质性人群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减小居住小区的规模不仅可以增进居民的交往,加强居住空间的邻里感,也顺应了住宅商品化以后的市场机制制约下的开发模式,避免了住宅大规模开发中一次投入过大的压力,以及对市场判定不准而大量房

44、屋空置等问题。同时小规模居住小区建设有利于将多种职能空间有机分散在居住空间附近,形成居住空间与其他多种职能空间混合布局。另外,减小住宅区规模也有利于避免同一阶层居民家庭的过度聚集,降低居住分异的程度。(二)居住小区的组织结构设想住宅商品化过程中,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通过房价的过滤作用在居住模式和居住区位上形成了明显的分化。由于不同阶层的居住分异,不同社会阶层居住空间彼此隔离,在激化社会阶层的对立、引起社会矛盾以及对儿童成长等方面所产生的社会学后果也令人担心。在减小居住小区规模后,通过在同一地块内并置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小区,有可能通过规划模式的变化为改善居住分异所造成的社会隔离作出尝试。同时由于服

45、务设施都布置在各居住小区间的道路上,公共服务设施将从目前小区模式中对外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对外包容的外向型,因而有可能通过多个社会阶层共用某些服务设施,如小学、商店、酒吧、绿地等等,促使各社会阶层建立交往的机会,降低居住分异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三)多种规划模式的引入在住宅商品化实施以后,出现同一社会阶层在相同空间聚居,不同阶层居住空间上分异的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正视这一客观结果,并在居住空间规划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需要根据居住者的主体特征、生活模式、居住偏好等因人而异地作出规划,比如在低收入阶层的居住空间中需要类似手工作坊式居住工作合一的依据,需要在居住地附近建立在地缘关系基础上的就业场所(比

46、如各种小店、小摊点等)。而高收入阶层需要更多的娱乐休闲设施、停车泊位以及与提高生活舒适程度相关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服务设施等。在居住空间规划与空间组织中对这些差别的有效对应是无法通过具有先验性的小区模式,以及建立在小区模式基础上的居住空间优劣评价体系来完成的。因此有必要以多种的规模结构和规划模式对应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和多样化的需求,从而使居住空间的塑造真正向关怀人的生活与心灵的社区与邻里模式回归。建筑环境的影响3.1空间环境影响纵然谈论线条,面,体积和体量肯定有价值,但并不是建筑特有的价值。建筑除了仅有的长和宽的空间形式一一即面,供我们观赏的一一以外,还给了我们三度空间,就是我们站在其中的空间。这里

47、才是建筑艺术的真正核心。各种艺术的职能,有许多与雕塑共同之处,与音乐共同的就更多了。但它也有它的特殊的领域和自己独特的趣味。空间就是它所独占的。各种艺术中,唯有建筑能赋予空间以完全的价值。建筑能够用一个三度空间的中空部分来保卫包围我们人;不管可能从中获得何等美感,它总是唯有建筑才能提供的。绘画能够描写空间;诗,例如雪莱的诗,能够唤起人们对空间的印象;音乐则能够给我们空间的类似形象;但建筑则直接与空间打交道,它应用空间作为媒介,并把我们人摆到其中去。尽管我们可能忽视了空间,空间却影响着我们并控制着我们的精神活动;而我们从建筑所获得的美感一一这种美感好像很难解释清楚一一大部分都是从空间产生出来的。

48、即使从使用的观点出发,空间也理所当然是我们的目的。建筑的目的就是要围成空间;当我们要建房屋时,我们不过是划出适当大小的空间而将它隔开并加以围护,一切建筑都是从这种需要产生的。但从审美观点上看,空间就更为重要了。建筑师用空间来造型,正如雕塑家是用泥土造型一样。他把空间设计作为艺术品创作来看待;就是说他力求通过空间手段使进入空间的人们能激起某种情绪。事实上空间就是活动的自由。这就是它于我们的价值所在,它就是以此引发我们的体验,我们会本能地适应我们所处在的空间环境,设想我们自身处在该空间中,以我们的活动圆满地充实这个空间。总之,建筑价值等于其空间的价值,其它的因素都从属于空间。那些从黄金分割、音乐的

49、和声等出发的解释,要么只适用于建筑造型效果,不然,只要想在建筑领域站得住脚,就必须坚持抓住三度空间这一事实。建筑的社会内容,心理的作用和形式的效果都体现为空间形式。建筑界常引用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句话的意思表明了一幢建筑,人们要用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空间。3.1.1住宅设计中因功能的要求不同而导致空间形式的变化(一)大小不同。在我国,起居室(客厅)是一家人生活、起居、娱乐、会客的主要空间,应考虑到人的多种活动,其应设计为最大者;相对来说,卫生间在一套居室中仅需必要的卫生设施,为最小者;卧室和厨房也应有相应的面积,不能只是

50、单纯的扩大面积而不完善其功能。(二)形状不同。各房间因功能不同,对形状的要求也不同,如居室太狭长,就欠灵活且令人不舒服,而厨房既使长一些也无损功能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三)朝向不同。为争取必要的阳光照射而又避免烈日暴晒,以及建筑同环境关系,得根据房间性质而各得其所。如图31中,应在南向布置一个或一个以上卧室。(四)功能空间与建筑造型。住宅建筑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后,要考虑的就是其优美的立面和造型带给人们精神上良好的感受。以上所述为住宅建筑中功能对于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性。也就是说,设计的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这些基本功能要求。3.1.2住宅设计中内部空间的组织与处理建筑空间有内、外之分,内部

51、空间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功能)而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它和人的关系最密切,对人的影响也最大,它应当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具有美的形式,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感受和审美的要求。在住宅设计中,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谈,我认为尤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一)空间的体量。住宅空间的舒适度是以人的尺度和心理接受的感觉为基准,过大的空间会失去家庭的温馨感、亲和感,失去家庭特有的生活气氛,有时还会使人觉得自己渺小而冷漠、僻静。目前,由于住宅市场的炒作和使用方盲目攀比的心理,使很多设计变得不理性;厅的面积被扩大到60-70M2,卫生间被扩大到18M2。这不是正常人所能接受的。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

52、曾指出:“日本式建筑中四张半席的空间对两个人来说,是小巧、宁静、亲密的空间”其所说的四张半席相当于我国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居室。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中曾谈到:“尽管我们可以忽视空间,空间却影响着我们,并控制我们的精神活动。”有关研究表明,引起人们心理体验的,不仅是建筑物的物理实体,主要是使用建筑空间的人和活动。(二)空间的尺度。尺度问题就是在空间的高度上应考虑好的两个高度:绝对高度(实际层高)和相对高度。选择合适的层高在住宅设计中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大部分地区住宅设计层高一般为2.8米。空间的高度对于精神感受的影响很大,这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绝对高度:以人为尺度,过低会使

53、人感到压抑;过高会使人感到不亲切。另一个是相对高度:空间的高度与面积的比例关系,相对高度愈小,顶盖与地面的引力感愈强。相对高度不能只着眼于尺寸,而要联系到实际的平面面积,人们在实际生活经验中体会到,在绝对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面积愈大空间愈显得低矮;另外,作为空间顶界面的天棚和底界面的地面一一其相互平行、对应,如高度和面积保持适当的比例,则可以显示一种互相吸引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造成一种亲和、适宜的感觉。(三)空间的形状和比例。不同的形状空间,往往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在选择空时,必须把功能使用要求和精神感受要求统一起来考虑,使其不但适用而且又能按照一定的艺术意图给人以良好的精神感受。对于一般建筑空

54、间来讲,所谓形状就是指“长、宽、高三者的比例关系”。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处理好建筑物整体的比例关系;也就是从组合入手来推敲各基本体量长、宽、高三者的比例关系。(四)空间围与透关系的处理。在建筑空间中,围与透是相辅相成的,只围而不透的空间会使人感到闭塞、气闷;只透而不围的空间尽管开敞,但这样的空间犹如置身室外,违反了建筑的本意和初衷。所以在设计中应把围与透这两种互相对立的因素统一起来考虑。(五)色彩与质感的处理对空间的影响;在处理室内色彩时,要注意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以及根据功能不同而要求不同,室内色彩一般遵循上浅下深的原则,这样能给人产生一种稳定的空间。还应掌握好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关系;只有调和没

55、有对比会使人感到平淡而无生气;反之,过分强调对比则会破坏整个空间的整体感。3.1.3建筑造型(外部体形)和空间的关系建筑的外部效果,其实就是内部空间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空间,就必然会产生什么样的外部体形。外部体形是内部空间的反映,而内部空间包括它的形式和组合情况,又必须符合于功能的规定性。所以,建筑体形不仅是内部空间的反映,而且它还要间接地反映出建筑功能的特点。住宅建筑是直接服务于人们生活、休息的一种建筑类型,为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感觉,在功能的规定性下,其在立面设计和整个建筑造型上应做到具有小巧的尺度,亲切、宁静、朴素、淡雅的气氛。如图32立面图:fflfflffl.ss蚩gscuE*至輯ByR

56、厶-11F4HEJ-B“7-rnl=Hs0s-03sBB-0-St!阜回皐B一EE-REuEu目BB31=HyHUrni一llllllMfflHs.ffl詰洛ptyRyH可月11lllmfflsfflfflfflaraH十一-*-二-_亠一-4一M二-亠匚一一M一十Zf-B-PB0EUEIm.FTn-图32立面图在立面造型上采用传统欧洲古典建筑的三段式风格(基座、中段、坡屋面的顶部);上部为红色钢筋混凝土现浇坡屋顶。为满足通风的要求,在坡屋面上设置了三角形的通风窗;为满足检修和采光,设计了凹式铝合金窗;这种处理既有充分的功能依据,又极大丰富了建筑物的体形和外部轮廓线的变化。中部有设计细腻的阳台

57、,方向形状都有变化的窗户等,主体颜色为乳白色外墙涂料。基座为仿石质浅灰色外墙涂料。整个建筑造型典雅、别致,同室外青褐色的条石台阶、花池、嫩绿色的草地、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互为映衬。成功营造了温馨、浪漫、雅致的生活气息,同整个生活区美好优雅的环境设计相辅相成。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人员在住宅设计过程中,应在使用方所提供的各种原始资料、具体标准和要求的条件下,在现有国家标准规范及相关政策条件下,对整个建筑设计进行构思、分析和规划,对建筑中各房间功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整个用地环境充分理解。在有限的居住面积中合理组织、搭配各功能空间,充分考虑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精心设计出以人为本的人居住宅,为广大住

58、户营造更好、更舒适的居住环境。3.2风水环境影响风水理论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3.2.1古代建筑风水学的基本思想众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

59、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3)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4)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新石器时代原始居住形式的不断改进,反映了人们随环境而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原始聚落的位置选择,也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有了较高的认识水平。总之,人们在观察环境的同时,开始了能动地选择环境。从现代城市建设的角度上看,也需要考虑整个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系统。每一地域都有它特定的岩性、构造、气候、土质、植被及水文状况。只有当该区域各种综合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协调、彼此补益时,才会使

60、整个环境内的“气”顺畅活泼,充满生机活力,从而造就理想的“风水宝地”一一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中国常见的背山面水的城市、村落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典型环境。其科学的价值是:背后的靠山,有利于抵挡冬季北来的寒风;面朝流水,即能接纳夏日南来的凉风,又能享有灌溉、舟楫、养殖之利;朝阳之势,便于得到良好的日照;缓坡阶地,则可避免淹涝之灾;周围植被郁郁,即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调节小气候,获得一些薪柴。这些不同特征的环境因素综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环境。这个富有生态意象、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或村镇,也就是古代建筑风水学中始终追求的风水宝地。3.2.2古代风水学对现代城市规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