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铁路 兰州至重庆线兰州至广元段初步设计风险评估报告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11月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26 o Current Document 一、编制依据1 HYPERLINK l bookmark38 o Current Document 二、隧道概况1 HYPERLINK l bookmark42 o Current Document (一)地层岩性2(二)地质构造4(三)水文地质特征5(四)不良地质、特殊岩土条件8 HYPERLINK l bookmark86 o Current Documen
2、t 三、评估对象范围及目标9四、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9(一)评估程序9(二)评估方法11五、风险评估内容11(一)风险指标体系11(三)风险清单表11 HYPERLINK l bookmark102 o Current Document (三)风险分级及接受准则12 HYPERLINK l bookmark112 o Current Document (四)初始风险评定14(五)初始风险处理措施16 HYPERLINK l bookmark125 o Current Document (五)残余风险等级评定18 HYPERLINK l bookmark129 o Current Docume
3、nt 六、风险评估结果22一、编制依据1、关于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铁建设 【2007】102号)。2、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7】 1007 号)。3、铁道部计划司“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项目 建议书的批复的通知”(计长函2007115号)。4、铁道部与甘肃省、四川省和重庆市关于报送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可 行性研究报告的函(铁计函2007950号)。5、铁道部计划司关于下达2007年铁路勘察设计工作计划的通知(铁 计2006 1号)中附件32006年铁路勘察设计工作计划的要求。6、铁道部鉴定中心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可行性
4、研究审查意见(参考 初稿)及2007年7月16日2007年7月21日可研审查会精神。7、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关于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项 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组评估意见(初稿)。8、其他国家、铁道部规定的安全规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 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401)、隧道施工安全作业手册、铁 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 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7186号)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 程、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等有关规定。二、隧道概况胡麻岭隧道工程位于甘
5、肃省境内榆中县与定西市,进口位于榆中县龙泉 乡下郭家庄村,出口位于定西县苦河左岸,主要穿行于黄土高原的黄土梁、 峁区。地面高程一般为21052430m。梁、峁顶部多为耕地,隧道顶部的黄土第1页共22页冲沟均有季节性流水。山间冲沟发育,下切较深,沟深一般为1520m,冲沟 沟壁陡峭,垂直山脊多呈树杈状分布,交通较为不便。胡麻岭隧道起讫里程为DK68+626DK82+234,全长13608m,设计为一座双线 隧道,最大埋深295m。除隧道进口 936.95m位于半径为6000m的曲线上、洞 身2106.05m位于半径为5000的曲线上及出口 724.9m位于半径为5000m的曲 线上外,其余地段均
6、位于直线上。洞内线路为8.0%o(7974m)、12.8%o(2500m)、 13 (2390m )及 12.8%o(744m )的单面上坡。(一)地层岩性工程涉及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细圆砾土;第四系 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冲积粉质黏土、砂质黄土、黏质黄土、细砂、细圆 砾土,中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及湖积粉质黏土;第三系泥岩、砂岩、砾岩; 白垩系砾岩。其特征详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砂质黄土(Q产3):主要分布于隧道顶部冲沟中。浅黄-褐黄色,厚1 3m,土质不均,含砾石颗粒及砂透镜体,土体松散,潮湿,ID级普通土,。0 =120kPa。细圆砾土(Q4ai6):主要分布于隧道顶部冲
7、沟中。青灰色,厚0.53m, 砾石成分以砂岩、花岗岩为主,磨圆度好,粒径220mm约占40%,20 40mm约占20%,4060mm约占10%,60mm约占15%,余为砂土充填, 潮湿,稍密,D级普通土,o 0 =400kPa。2、第四系上更新统粉质黏土(。产):褐黄色为主,厚度17.5m,土质均匀,黏性较强, 硬塑,D级普通土,o0=150kPa。砂质黄土(。产):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河谷阶地及顶部沟谷两岸阶 地上。浅黄-褐黄色,厚520m不等,土质不均,局部夹圆砾薄层,稍湿, 稍密,D级普通土,o0=150kPa。黏质黄土(。产):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河谷阶地。浅黄-褐黄色,厚 0.83m
8、, 土质均匀,具孔隙,硬塑,CD级普通土,。0 =150kPa。砂质黄土(QjoG :主要主要分布于黄土梁、峁顶部。浅黄色,厚10 30m,土质较均一,含较多虫孔及针状孔隙,垂直节理和裂隙发育,稍湿,稍 密,级普通土,o0=150kPa。细砂(。严):分布于隧道出口端。棕红色,厚度110.10m,颗粒成分 以石英、长石为主,砂质不纯,含砾石及砂质黄土,局部泥质胶结成块状, 稍湿,中密,级普通土,o0=150kPa。细圆砾土 (Q3ai6):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端。青灰色,厚0.514m不等, 砾石成分以砂岩、花岗岩为主,磨圆度好,粒径220mm约占45%,20 40mm约占10%,e 4060m
9、m约占10%, 60mm约占5%, 余为砂土充填,潮 湿,中密,级普通土,o 0 =450kPa。3、第四系中更新统砂质黄土(QjoG :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段。浅黄色、浅棕红色,厚50 170m,土质较均,含古土壤层,偶见蜗牛壳,潮湿,密实,皿级硬土,。0 =180kPa。粉质黏土(Q2i1):分布于隧道进口段下部,灰黄色、褐黄色,结构较紧 密,坚硬,D级硬土,。0 =200kPa。4、上第三系砂岩夹泥岩(NMs+Ss):砂岩:棕红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粉细粒结 构,泥质胶结,局部夹有砾岩薄层,成岩作用差;泥岩:棕红色为主,泥质 结构,泥质胶结,节理裂隙发育,成岩作用差,属极软岩,具膨胀性
10、。砂岩 夹泥岩,属软质岩,岩层产状近似水平。风化层厚1215m,强风化,D级硬 土,。0=300kPa,弱风化,D级软石,。0=400kPa。5、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Ess+cg):砂岩:棕红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粉细粒结 构,泥质胶结,局部夹有泥岩薄层,成岩作用差;砾岩:暗红色,砾状结 构,砾石成分主要砂岩、石英岩及姜石等,颗粒呈圆次圆状,砾 石以直径为240mm为主,最大达100 mm,泥质胶结,成岩作用差, 岩层产状为N73 W/64 S,风化层厚1215m,强风化,山级硬土,。 0=350kPa,弱风化,IV级软石,。0=450kPa。6、白垩系砾岩(KG :暗红色,中厚层状,砾石
11、成分主要砂岩、石英岩等, 磨圆度差,分选差,颗粒多呈棱角状,砾石以直径为240mm为主, 最大达100 mm,泥质胶结,成岩作用差,岩层产状为N7E/24N, 风化层厚1215m,强风化,I级硬土,。=400kPa,弱风化,I级软石,。0=600kPa。0(二)地质构造工程通过区域就大的构造而言,位于祁连褶皱系构造单元的祁连中间隆 起带之东南端,属于多旋迪构造运动表现明显的地区,前震旦纪、阿森特一 加里东旋迪的构造运动表现甚为剧烈,使前震旦纪、震旦纪及前寒武纪地层 褶皱成山,奠定了本区构造轮廓,褶皱紧闭,具地槽型特点。工点区表层大部分为风积黄土覆盖,下伏第三系和白垩系泥岩、砂岩及砾岩, 构造相
12、对简单,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物探成果报告及调查,隧道通过区内构 造形态主要有不整合接触带及小型褶皱。1、不整合接触带:里程小里程方向岩性大里程方向岩性DK75+170白垩系砾岩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DK78+150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上第三系砂岩夹泥岩隧道通过区褶皱形态表现很不明显,仅能通过砂岩夹砾岩产状的分析 看出,在石门水库附近显示为一向斜形态,轴向近东西。(三)水文地质特征1、地下水分布特征及类型地下水的分布、埋深与含水层(体)的富水性受控于地形地貌、地层岩 性、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隧道通过地区属黄土高原区,地表覆盖有厚度较 大的第四系砂质黄土,基岩仅在冲沟陡坎处出露。下伏基岩为第三系砂岩夹 泥
13、岩、砂岩夹砾岩和白垩系的泥岩夹砂岩,支沟内有冲、洪积物堆积。根据 隧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等条件,隧道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第 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为节理裂隙水。(1)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内孔隙潜水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内孔隙潜水属季节性或间歇性的暂时性潜水,分布于 第四系地层的孔隙中,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区内降水量小,多集中在7、8、 9三个月,分布极不均匀,造成了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过程的间歇性,其相对 于雨期较为滞后。浅层地下水主要沿基岩垂向裂隙渗入补给深层基岩裂隙水 或沿基岩面径流,如此浅层地下水在其介质中的赋存时间相应较短,不会形 成稳定的地下潜水含水体,故为季节性或间
14、歇性的暂时性潜水;季节性潜水 接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在补给过程中,由于地面坡度大,降雨量少且大 气降水多以面流形式沿地面顺斜坡汇聚于冲沟内形成地表径流,地表砂质黄 土亦阻碍对地下水的补给,一般含水量甚微。(2)基岩裂隙水节理裂隙水:分布较普遍,由于各种岩层风化带厚度不一,节理裂隙发 育程度等因素,变幅较大,地下水储存和补给条件差,水量较贫乏。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隧道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受控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 造和气候条件。隧道区地下水以潜水为主,受地形、地貌及岩性控制,地下水运移条件 十分复杂。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主要受裂隙通道控制,无统一的地下水面。 地下水以接受大气降
15、水的入渗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主要以补给地表沟水 和泉水形式进行天然排泄。泉水流量均小于1m3/d,且在冬季时均有冻结现象。3、水化学测试通过对隧道区地表水、泉水、钻孔水取水样化验可知,共取水样7余组, 分别做了全分析、简分析及侵蚀性CO2分析,化验结果,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 HCO3SO4Na、SO4ClNaCa、SONaCa 型水,PH 值 6.997.05,矿化 度一般1.122.28g/l,硫酸根离子含量960.6mg/l,氯根离子含量347.4mg/l, 根据环境水对混凝土侵蚀判定标准属硫酸盐侵蚀及氯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 H2, L1。4、隧道涌水量预测计算根据两种方法计算的涌水量,考
16、虑隧道涌水的不可预见性,在设计中以 计算结果较大的降水入渗法作为本次设计涌水量,即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为 3250m3/d、最大总涌水量为9750m3/d。5、地下水富水性分区根据水文地质调查、隧道洞身位于含水层的状况及水文地质计算分析, 隧道地下水富水性为弱富水区,其主要特征:隧道通过地段因受构造活动影响小,地下水的赋存主要受延伸长大的构 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节理密集带控制,具较好的储水条件,但富水性较差, 第6页共22页单位正常涌水量为234.1ma/d km。本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泉水或区域径流方式排泄为主, 径流排泄条件一般,动态变化大,季节性降水及地表水体对地下水有一定影 响
17、。6、隧道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根据水文地质调查及涌水量计算并依据隧道水文地质特征所划分的弱富 水段,对隧道工程水文地质进行分段评述DK68+626- DK69+450隧道进口段为黄土梁斜坡,该段地层岩性主要 为第四系砂质黄土,砂质黄土大孔隙发育。但其处于黄土梁斜坡地貌中,地 形坡度大,补给来源少,且埋藏浅(其厚度小于100m),属于弱富水段。预测 单位正常涌水量为195.6m3/d km,基本不会产生大的涌水现象。DK69+450DK72+370段,该段地层岩性为砂质黄土,大孔隙及垂直节 理发育。位于黄土梁峁地貌中的梁顶及冲沟,水的补给来源不充分。属于弱 富水段。预测单位正常涌水量为243.8
18、m3/d km,基本不会产生大的涌水现象。 在DK72+270DK72+370段,是第四系中更新统砂质黄土与白垩系砾岩接触带, 由于砾岩成岩作用差且强风化,为储水创造了条件,水量较大,隧道通过该 段时,有出现集中涌水的可能。DK72+370DK76+420弱富水段,洞身穿越砾岩或砂岩夹砾岩。地貌上 处于黄土梁峁地貌中的梁顶及冲沟,埋深较大,补给来源不充分,属弱富水段。 预测单位正常涌水量为234.1m3/d km,基本不会产生大的涌水现象。DK76+420DK76+775弱富水段,为洞身浅埋段,穿越马家庄沟,其表 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及粗角砾土,孔隙较发育,下第三系砂岩夹 砾岩,节理发
19、育。该段埋深3390m,隧道穿越该段时有涌水的可能。预测单 位正常涌水量为293ma/d km。DK76+755DK77+710弱富水段,洞身穿越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地貌 上处于黄土梁峁地貌中的梁顶及冲沟,埋深较大,补给来源不充分,属弱富水 段。预测单位正常涌水量为234.2m3/dkm,基本不会产生大的涌水现象DK77+710DK78+518弱富水段,为洞身浅埋段,穿越奶长沟 其表层 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及粗角砾土,孔隙较发育,上第三系砂岩夹泥 岩,节理发育。该段埋深15100m,隧道穿越该段时有涌水的可能。预测单 位正常涌水量为292.1m3/d km。DK78+518DK82+23
20、4弱富水段,洞身穿越低中山峡谷区,地表发育各 冲沟均属季节性流水,补给来源不充足,水量较小,地层主要为下第三系砂 岩夹泥岩,基岩裂隙较发育,含有少量基岩裂隙水,属弱富水段。其中 DK82+196DK82+234隧道出口段为黄土梁斜坡,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风积 黄土,砂质黄土大孔隙发育,但其处于黄土梁斜坡地貌中,地形坡度大补给 来源少,富水性较差。预测该段单位正常涌水量为234m3/dkm,基本不会产 生大的涌水现象。(四)不良地质、特殊岩土条件1、不良地质该隧道工程范围内不良地质主要为滑坡及黄土陷穴。滑坡:位于隧道进口端DK68+600+850段右侧约100m处,外貌呈圈 椅状,后壁形态不明显
21、,滑坡宽约350m,轴向长约280m,滑坡体厚度约15 20m,主滑方向近平行于线路,该滑坡离线路远,对工程无影响。黄土陷穴:DK78+275+310段发育黄土陷穴约5个,呈串珠状分布, 陷穴直径约13m,深约3m,底部连通。隧道在此段浅埋,陷穴位于隧道正 上方,对工程有一定影响。1、特殊岩土隧道通过区主要特殊岩土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1)湿陷性黄土隧道进口段约350m位于砂质黄土中。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风积砂质黄 土具湿陷性,湿陷类型为自重,湿陷等级为III级,湿陷土层厚1025m;出口 端约30m位于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中,具湿陷性,湿陷类型自重, 湿陷等级II级,湿陷厚度5
22、12m。(2)松软土根据附近静力触探报告,隧道进口端黄土层自地面以下约5m为松软土。(3)膨胀土(岩)根据试验资料,隧道进口段第四系中更统风积砂质黄土具有膨胀性,属膨 胀土;隧道通过区第三系泥岩具有膨胀性,属膨胀岩。三、评估对象范围及目标评估对象:胡麻岭隧道。评估目标:通过对风险评估,识别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等级, 提出风险处理措施,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从而达到保障安全、保护 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的目的,后果或损失与评估目标关 系见下表。后果或损失与评估目标关系表评估目标后果或损失安全风险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第三方人员伤亡、第三方经济损失、工期延误工期风险工期延误
23、、经济损失投资风险经济损失、第三方经济损失环境风险环境破坏、经济损失、第三方经济损失四、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一)评估程序1,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1)对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对初始风险进行识别,形成风险清单表,分别 确定各风险因素对目标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2)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权重),并进行多风险因素综合影响分析;(3)评价初始风险等级;(4)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理方案或措施;(5)对风险进行再评价,提出残留风险等级。2.风险评估流程图41风险评估流程图(二)评估方法风险估计和评价可采用专家调查法、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故障树 法、模糊综合评估法、蒙特卡罗法、敏感性分析法等
24、方法。由于铁路隧道风险评估刚刚起步,在缺少足够数据的情况下,可主要采 用主观估计的方法(专家调查法),先由评估单位或专家对风险因素的发生概 率和权重做出一个主观估计,然后通过专家委员会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对 隧道的风险等级及风险应对措施提出指导性意见(即头脑风暴法)。五、风险评估内容(一)风险指标体系隧道风险指标体系项目施工方法目标风险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初步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矿山法安全、环境、质量、投资、 工期、第三方塌方瓦斯突水(泥、石)大变形岩爆进出洞风险其他(三)风险清单表胡麻岭隧道风险清单表序 号风险事件风险产生的原因险源类别后果1塌方1、洞口、洞身浅埋段2、地层不整合接触带3、
25、围岩破碎地段4、岩层产状;5、隧道埋深。G人员伤亡工期延误投资增加2突水(泥)1、地层不整合接触带2、基岩裂隙水发育G人员伤亡工期延误投资增加3变形G投资增加注G-表示地质因素(三)风险分级及接受准则1、铁路隧道风险分级包括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标准、事故发生后果的等 级标准和风险的等级标准。2、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分成五级,如下表所示: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1很可能50.030.30.1可能40.0030.030.01偶然30.00030.0030.001不可能2100030010001003003010092F101F101100.110.010.124624260.520.5
26、(4)环境影响是指隧道施工对周围建筑(构)筑物破坏或损害、环境污 染等,根据其影响程度进行分级。环境影响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严重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环境影响描述永久的且 严重的永久的但轻微 的长期的临时的但严重的临时的且轻微的注:“临时的”含义为在施工工期内可以消除;“长期的”含义在施工工期以内不能消除,但不会是永久 的;“永久的”含义为不可逆转或不可恢复的。4、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如下表所示。风险等级标准后果等级轻微的较大的严重的很严重的灾难性的概率等级12345很可能5高度高度极高极高极高可能4中度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偶然3中度中度高度高度
27、极高不可能2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很不可能1低度低度中度中度高度5、铁路隧道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风险等级接受准则处理措施低度可忽略此类风险较小,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中度可接受此类风险次之,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高度不期望此类风险较大,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并加强监测极高不可接受此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一般应规避,否则要不惜代价降低至少降 低到不期望的程度(四)初始风险评定通过对胡麻岭隧道的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特殊 地质进行详细分析后,统计出胡麻岭隧道在不采取任何措施情况下的目标风 险等级(初始风险等级表),
28、见表4-1。胡麻岭隧道正洞初始风险等级表表4-1序 号段落长度风险事 件成因初始风险塌方突水(泥)变形概率等级后 果 等 级风 险 等 级概率等级后 果 等 级风 险 等 级概率等级后 果 等 级风 险 等 级1DK68+626374塌方、突泥突水、变形隧道进口,埋深较浅。位 于第四系上更新统、中更43高23中12低DK69+000新统砂质黄土中,黄土具 湿陷性。度度度DK69+000塌方、突洞身位于第四系上更新高度中度低度2250泥突水、统、中更新统砂质黄土中,332312DK69+250变形黄土具湿陷性。3DK69+250302塌方、突泥突水、变形洞身位于中更新统砂质黄32中23中12低D
29、K72+2700土层中,土体密实。度度度4DK72+270100塌方、突土石分界,基岩风化层厚,33高43高12低DK72+370泥突水岩体破碎。度度度5DK72+370278塌方、突洞身位于白垩系砾岩中,32中23中12低DK75+1500泥突水胶结较好。度度度6DK75+15050塌方、突不整合接触带,岩体破碎,33高43高12低DK75+200泥突水裂隙发育,可能存在基岩 裂隙水。度度度DK75+200洞身位于下第三系砂岩夹7122塌方、突砾岩中,局部夹有泥岩薄33高23中12低DK76+4200泥突水层,成岩作用差,泥岩具 膨胀性。度度度8DK76+420216塌方、突洞身位于下第三系
30、砂岩夹33高43高12低泥突水砾岩中,成岩作用差,上度度度胡麻岭隧道正洞初始风险等级表表4-1序 号段落长度风险事 件成因初始风险塌方突水(泥)变形概率等级后 果 等 级风 险 等 级概率等级后 果 等 级风 险 等 级概率等级后 果 等 级风 险 等 级DK76+636部沟内常年积水,有突水 可能。DK76+636洞身浅埋,位于下第三系9139塌方、突砂岩夹砾岩中,成岩作用43高43高12低DK76+775泥突水差,上部沟内常年积水, 有突水可能,。度度度DK76+775 DK77+710塌方、突泥突水、变形洞身位于下第三系砂岩夹10935砾岩中,局部夹有泥岩薄 层,成岩作用差,泥岩具 膨胀
31、性。33高度23中度32中度11DK77+71050塌方、突泥突水、变形隧道在此段浅埋,洞身位 于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33高43高12低DK77+760中,成岩作用差,上部沟 内常年积水,有突水可能。度度度12DK77+760248塌方、突泥突水、变形洞身位于下第三系砂岩夹 砾岩中,局部夹有泥岩薄33高23中32中DK78+008层,成岩作用差,泥岩具 膨胀性。度度度本段为浅埋段浅埋,洞身DK78+008塌方、突位于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高度高度中度13325泥突水、和上第三系砂岩夹泥岩风434332DK78+333变形化层中,岩体较破碎,上 部沟内常年流水。14DK78+333185塌方、突泥突水
32、、变形隧洞身位于下第三系砂岩 夹砾岩和上第三系砂岩夹33高43高32中DK78+518泥岩风化层中,岩体较破 碎,上部沟内常年流水。度度度DK78+518塌方、突泥突水、变形洞身位于上第三系砂岩夹15353泥岩中,局部夹有砾岩薄33高23中32中DK82+0568层,成岩作用差,泥岩具 膨胀性。度度度洞身位于上第三系砂岩夹DK82+056塌方、突泥岩及其内化层中,岩体高度中度低度1668泥突水、较破碎,出口端位于第四332312DK82+124变形系上更新统细砂及黄土 中,工程地质条件差胡麻岭隧道正洞初始风险等级表表4-1序 号段落长度风险事 件成因初始风险塌方突水(泥)变形概率等级后 果 等
33、 级风 险 等 级概率等级后 果 等 级风 险 等 级概率等级后 果 等 级风 险 等 级17DK82+056 DK82+234178塌方、突泥突水、变形洞身位于上第三系砂岩夹 泥岩及其内化层中,岩体 较破碎,出口端位于第四 系上更新统细砂及黄土 中,工程地质条件差43高度23中度12低度(五)初始风险处理措施1、隧道洞口边仰坡易产生滑坍失稳,对洞内或洞口施工安全造成重大威 胁。风险处理措施:洞口工程应与洞口相邻工程统筹安排、及早完成,施工 宜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 况,及时清除悬石、处理危石,并应进行不间断监测。结合现场地形,洞口 边、仰坡应及早做好
34、坡面防护,确保洞口稳定。洞顶边、仰坡周围的排水系 统宜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隧道开挖应力求早进洞,避免出现深 路堑或高边坡,尽量减少对山体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洞口土石方工程施 工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洞口位于砂质黄土中,边仰坡采用M0浆 砌片石防护。洞口段开挖到隧底标高后,应及时施作排水侧沟。2、洞口或洞身浅埋地段,容易产生坍塌冒顶、引起地表沉陷或边坡滑坍, 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风险处理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应建立完善的监控量测系统,及时 进行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地表沉降量测,及时掌握围岩变化情况。设计中 考虑采取超前小导管支护措施,并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必要时可采
35、取 地表注浆处理措施。根据围岩条件及监控量测资料,合理确定开挖进尺,以 确保开挖、支护质量及施工安全。尽早进行仰拱落底施工,及使支护结构封 闭成环,以减少围岩变形,并严格控制落底进尺。浅埋段施工时,V级围岩 第16页共22页采用三台阶开挖方法。为保证安全进洞,在拱部设一环巾108管棚超前支护,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架立钢架,施做锚杆及喷混凝土支护措施,并遵循“管 超前、勤量测、及封闭、强支护”的施工程序。3、第四系上更新统砂质黄土、上第三系砂岩夹泥岩节理裂隙发育,容易 局部掉块坍塌,对洞内施工可能造成威胁地段。风险处理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利用手喷混凝土系统向坍塌处喷 射混凝土,及时封闭围岩
36、,减少岩石暴露时间,并安装钢拱架,以防止继续 坍塌掉块,必要时可采用超前支护加固围岩,以防止隧道坍塌掉块。4、第三系泥岩、砂岩、砾岩,成岩作用差,属软质岩、岩性接触带、岩 体破碎、浅埋段等易产生围岩易失稳的地段,可能造成掌子面或拱墙坍塌, 引发隧道大型塌方,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风险处理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利用手喷混凝土系统向坍塌处喷 射混凝土,及时封闭围岩,减少岩石暴露时间,并安装钢拱架,以防止继续 坍塌掉块,必要时可采用超前支护加固围岩,以防止隧道坍塌掉块。5、隧道洞身DK76+636-+775、DK78+008-+333段埋深较浅,左侧水库蓄 水后水位高于线路高程50m左右。浅埋
37、地段发生突然涌水对洞内人员安全造 成危害;风险处理措施:尽量在水库未蓄水前完成该段工程,开挖后根据地质条 件采用径向注浆,封堵基岩裂隙,采用全包防水,保证防水效果。6、隧道通过砂质黄土地段易发生塌方。风险处理措施:通身通过黄土地段隧道的施工应采用机械和人工挖掘,不宜采用钻爆法 施工。隧道施工前应详细调查隧道通过地区冲沟、陷穴分布情况,并对其进 行夯填、浆砌片石铺砌处理,防止地表水下渗,对隧道施工产生不安全因素。 隧道的施工应根据隧道断面大小、埋深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中隔壁 法等分部开挖法。(五)残余风险等级评定通过对胡麻岭隧道初始风险等级的评定,对安全等级为“高度”的风险事 件必须采取有
38、效的措施,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对初始风险采用相 应的工程处理措施以后,进行残余风险评估,残余风险等级见表5-1。胡麻岭隧道残余风险等级表序 号段落长度风险事 件风险处理措施塌方概率等级后 果 等 级1DK68+626DK69+000374塌方、突泥突水、变形采用三台阶法,必要时采用CRD法;V级围岩加强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 全断面设1棉/0.6m的I20b型钢钢架。DK68+626+656段拱部设置一环 08大管棚超前预支护,其余地段拱部设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并注 水泥浆液。222DK69+000DK69+250250塌方、突泥突水、变形三台阶开挖;V级围岩一般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全
39、断面设1棉/0.8m的 I20b型钢钢架,拱部设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并注水泥浆液。223DK69+250DK72+2703020塌方、突泥突水、变形台阶法开挖;W级围岩混凝土衬砌,拱墙设1棉/1.2m的格栅钢架,拱部 设超前锚杆预支护。324DK72+270DK72+370100塌方、突 泥突水三台阶开挖;V级围岩一般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全断面设1棉/0.8m的 I20b型钢钢架,拱部设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并注水泥浆液。225DK72+370DK75+1502780塌方、突 泥突水台阶法开挖;W级围岩混凝土衬砌,拱墙设1棉/1.2m的格栅钢架,拱部 设超前锚杆预支护。326DK75+150
40、DK75+20050塌方、突 泥突水三台阶法开挖;V级围岩一般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全断面设1棉/0.8m 的I20b型钢钢架,拱部设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并注水泥浆液。227DK75+200DK76+4201220塌方、突 泥突水台阶法开挖;W级围岩混凝土衬砌,拱墙设1棉/1.2m的格栅钢架,拱部 设超前锚杆预支护。22胡麻岭隧道残余风险等级表序 号段落长度风险事 件风险处理措施塌方概率等级后 果 等 级8DK76+420DK76+636216塌方、突 泥突水三台阶法开挖;V级围岩一般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全断面设1棉/0.8m 的I20b型钢钢架,拱部设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并注水泥浆液。229DK76+636DK76+775139塌方、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成数(同步练习)六年级下册含答案
- 徐州工程学院《工程制图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学语文经典散文解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双河市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江苏理工学院《法医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宿州航空职业学院《高等数学提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职业大学《企业经营管理沙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州市八县协作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牵引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 360色彩基础知识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说课稿》
- 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清单(桥梁工程)
- 供应链管理-第十三章供应链绩效评价课件
- DB15T 489-2019 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范
- 1.《郑人买履》课件PPT
- 焊接过程记录表
- 急性心肌梗死PPTPPT
- 钢架桥搭设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 遵义会议ppt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3》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高教类课件:微电影创作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