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性别控制_第1页
蛋鸡的性别控制_第2页
蛋鸡的性别控制_第3页
蛋鸡的性别控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蛋鸡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摘要:性别控制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一门技术,通过这项技术,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家畜家禽 进行调控,以便使其经济价值取得最大化效益,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性别控制的原理与方法。关键词:禽类;性别控制;芳香化酶;外源激素;前言:性别控制是通过对动物的正常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使雌性成年动物按照人们的意愿生产 特定性别后代的动物繁殖新技术,是一项能显著提高动物繁殖效率的生物工程技术,对动物育种、 生产和遗传疾病的防治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鸟类在进化上介于遗传性别决定的哺乳动物和温度 性别决定的爬行动物之间,这种进化上的特殊性,决定了鸟类的性别决定不仅受遗传因素的调控, 而且还受体内

2、类固醇激素的影响。正文: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干预使雌性成年动物按照人们的意愿生产特定性别后代的动物繁殖新技 术,通过它可以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消灭不理想的隐性性别以及防止性连锁疾病,加快珍稀动 物的繁殖、保种进程,促进遗传科学的发展。因此,此项技术的实践价值是非常高的。鸡性别与其 生产力关系极大。在蛋鸡生产中,母鸡的生产效益远高于公鸡;而在肉鸡生产中,公鸡的生产效益 远高于母鸡。因而性别控制成为提高养鸡业生产效益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本文主要就性别控制的 原理方法作一介绍。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一般雌性为XX、雄性为XY,1 959年人们发现Y染色体是性别决定因子。有 些多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

3、的人发育为雄性说明,Y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是一个关键因素。1959 年后一直认为Y染色体有决定睾丸分化的基因(testisdetermining factor,TDF)。到了 1990年,Gubby 等发现并克隆了 SRY基因。确认SRY / Sry就是决定睾丸分化的最佳候选基因。1991年Koopman将 含有Sry基因的DNA片段(14kb)作为外源基因导人雌性鼠胚中,结果引起部分性反转,从而证实SRY 基因就是睾丸决定因子。鸡性别控制是由基因决定的。一般认为鸡性别与性染色体(Z和W)和羽毛生长速度基因(K,k)有关。 其中,母鸡性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为ZZ。Tone等对家鸡的DNA用Xh

4、oI酶切获得了 w染色体 上的称之为XhoI家族的0.6 kb和1kb的特异片段。其中0.6 kb为一重复序列,研究表明其与性别 有关。Dvorake用火鸡胚的mRNA构建的eDNA筛选出与性连锁的cDNA克隆,这是一个既位于Z 染色体又位于W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定名为DZMI,为一非常保守序列,可用于性别鉴定。禽类性别控制的研究涉及性别决定、性别分化、性别鉴定、性别诱导和性别控制等方面3。性别控 制的技术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实现的,一是通过外源激素诱导性别的反转,例如雌激素。二是通过芳 香化酶抑制剂控制家禽性别,例如非甾类芳香化酶抑制Fadrozole。三是通过免疫学方法诱导。同时 性别鉴定也

5、有许多方法,以下将逐一介绍:1.性别控制1.1外源激素诱导鸡左侧睾丸在孵化第10天仍具有向两性发育的潜能,而右侧睾丸在性别分化后即丧失发育为卵巢的 潜能,根据鸡胚胎性别分化的激素学说,性别的发育取决于胚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分化出来的生殖 脊中皮质部与髓质部的发育程度。可以利用人工方法,用雌激素或雄激素处理鸡胚,以调节皮质部 和髓质部的发育,从而控制性别。雌激素在鸟类卵巢的分化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胚胎时期的鸡胚胎性腺能够合成类固醇类激素,包 括雌二醇,并且雌性性腺比雄性分泌更多的类固醇类激素,外源性雌激素可以使雄性雌性化,而雌 激素的对抗物则可以扰乱正常的卵巢的形成,如果给遗传上的雌性注射芳香化酶

6、抑制剂就可以使其 雄性化,同时外源性雌激素也可使爬行动物睾丸雌性化。和其他的激素一样,雌激素是以配体介导 转录因子方式通过特殊的核受体蛋白发挥其生物作用的。1.2芳香化酶抑制剂诱导在鸡的性腺分化过程中,芳香化酶的作用是催化性腺类固醇激素形成,促进雌激素生成。因此,运 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能够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影响雌激素的生成,使胚胎雌激素减少,睾丸酮浓 度相对增加,从而促进睾丸组织的发育,有利于胚胎向雄性转化。鸟类性反转用得最多的是非甾类 芳香化酶抑制Fadrozole,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芳香化酶竞争性结合,从而抑制其活性,阻断雌激素 合成。高剂量的Fadrozole处理鸡胚时,会对胚胎发育有

7、毒害作用,显著降低出雏率丘。芳香化酶抑制剂处理家禽的方法有:1.2.1涂抹胚蛋将芳香化酶抑制剂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在胚蛋性分化早期(07日龄),用移液管吸取处理液(移 液管事先用处理液润洗一遍),在鸡蛋长轴的1/4到1/5区间以同心圆均匀地划上竖线涂抹,药物 通过蛋壳,渗入禽胚发挥作用El。1.2.2处理产道和精液处理母禽产道法,是将芳香化酶抑制剂于输精前经泄殖腔向输卵管灌注,隔日重注一次,输液后, 第二天收集种蛋。处理公禽精液法,是将采集的公禽新鲜精液,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稀释,然后进行 人工授精,每隔三、四天输精一次,第二天收集种蛋6-2。1.2.3胚蛋注射在性分化前的胚蛋气室外侧钻一小孔,将

8、现配的芳香化酶抑制剂溶液用注射器注入胚蛋,然后用石 蜡封孔,放人孵化器继续孵化。性反转的公鸡从组织学上观察,有两个睾丸,但比正常者稍小,形 态不规则:睾丸内有精子发生,但精子数少SI。1.3免疫学方法诱导用免疫学方法诱导性别反转是以皮质诱导系统和髓质诱导系统能产生类似于抗原一抗体拮抗性的诱 导物质,即诱导组织在放出刺激诱导物质的同时,也产生一种抑制因素,一个诱导系统诱导物质的 抗原,能引起另一诱导系统产生抗体。因此用睾丸和卵巢制成的抗血清处理性别未分化的鸡胚,可 以诱导性反转口。2.性别鉴定2.1超声波扫描主要用于显示鸡蛋中胚盘的位置,现一般不使用这种方法。因为其波长不能穿过完整的蛋壳,使得

9、大部分能量不能进入蛋内,要显示其胚盘位置,只有把蛋壳和壳的外膜去掉才行。由于胚盘这种偏 离现象的存在,使得对鸡胚的操作必须在完整的蛋中进行,这虽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仍可能对未 孵化的蛋进行性别鉴定,随着实验步骤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这种方法将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8。 2.2蛋内尿囊液雌激素含量测定美国Embrex公司的两项专利,包括在大范围的商业化条件下对16. 18日龄的胚胎测定蛋内和蛋内 尿囊液性激素水平,禽蛋中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即表示即将孵出的是母鸡,该技术的先决条件是胚胎 的孵化和发育至少保持16天。Embrex的自动鉴别鸡胚性别的原理就是检测在雌鸡胚尿囊液中含有 而雄胚尿囊液中没有的雌激

10、素。17日龄的肉鸡胚尿囊液中雌激素水平已经可以用RIA试剂盒进行检 测。雄胚尿囊液中的雌激素水平一般不能检测到,既使能检测出来也往往低于42p,而雌胚尿囊液 中雌激素的水平至少是雄胚含量的3倍。雌激素将是进行鸡胚性别鉴定的理想的生化指数。尿囊液中的雌激素通常以硫酸盐或葡糖醛酸化合物形式存在,为了形成游离的雌激素,尿囊液通常 要经葡糖醛酸酶处理。因此,根据尿囊液中雌激素的含量情况,可以对 1318胚龄的鸡胚进行性别 鉴定,而不受种鸡的日龄、品种等因素影响卬。2.3流式细胞仪对鸡胚进行性别鉴定规模化生产要求自动化,而家禽胚胎期性别的自动化鉴定要求胚胎具有特殊的性别标记。这种标记 可使性别鉴定准确率

11、达98. 5%,鉴别速度达每小时2万至3万胚,而成本费用与手工操作法相当。早期研究已涉及了不同性别鸡胚的理化参数方面如心率等的差异;母雏W染色体的PCR分析鉴定; 核磁共振法分析不同性别鸡胚性腺的解剖学差异;而流式细胞仪是进行鸡胚性别鉴定的潜在方法1Q: 未来的展望性别控制与鉴定在畜牧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许多动物的重要经济性状郭与性别有关,如 肉、蛋、乳、毛、茸等的生产都需要特定性别的动物进行生产。近年来性别控制与鉴定的方怯有多 种,但各有优、缺点,性别鉴定体系均不够完善,许多技术存在着成本高、耗时长、取样时损伤胚 胎、移植受胎率低等缺点,很难在生产十推广应用。因此,发展一种更准确、简

12、便、快速、廉价的 方法是研究者今后努力的方向。参考文献:1张晓文,惠清法,孙志宏著.动物早期性别控制的方法.J延安大学学报,2008, 6: 9-172决肯阿尼瓦什著.动物性别鉴定与控制研究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8:159-1603张居农,赵晏,雷英,鹏杨珂著.禽类与鸟类性别控制的研究实践与进展.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 繁殖学分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4薛安永,许汉峰,李广录,阿米娜,赵宗胜著.雌激素受体在鸡上的研究进展.J上海畜牧兽医通 讯,2008:10-115杨秀荣,郑江霞,那日苏,李俊英,杨宁著,Fadrozole对公鸡的生长发育和精清激素浓度的影 响.J繁殖生理,2009:10-126王利兵,王守勋,张伟著.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家禽性别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