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的理念与策略_第1页
观课议课的理念与策略_第2页
观课议课的理念与策略_第3页
观课议课的理念与策略_第4页
观课议课的理念与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观课议课的理念与策略第一讲 观课、议课的理念教育时报一位教师诉说的苦恼:他多次修改教案,结果评课时,“心情越来越沉重,难过、压抑一阵阵袭来,仅存的一点自信被同事和评课者击跨了” 人民教育创刊60年报道过的33件最有影响力的事件(2010.9)2006年第7期人民教育发表看似平常的两篇文章探寻一个敞亮的教学视界、为了教师的批判精神-关于“观课议课文化”的对话,结果,“观课议课”一词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在全国走红,并被学校广泛采纳。一、观课理念一个“观”字提醒我们全面收集课堂信息;一个“议”字凸显出教师的专业主体地位。 旨在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改变教师在议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象(人为刀

2、殂 我为鱼肉 )。 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 专业自主权是指教师作为主体,在遵循社会、教育规范的前提下,自由选择教育行为,并不断追求自我超越境界的教育自主权利。 专业自主权不是专业发展的充分条件,但却是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一、观课理念1、操作形式:献课教师上课前说课,议课前自评献课教师上课前说课关注的问题1. 你是如何理解教材的?对教材作了哪些新的思考?2. 学生的学情是什么?3. 根据你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学情分析,你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4. 本节课设计你整合了哪些资源?你想作哪些方面的探索?5. 说说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意图。

3、6. 你是如何来检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7. 你认为这节课设计的亮点是什么?你的困难或困惑是什么?8. 你需要别人在你课堂上观察什么?献课教师议课前自评的问题1. 你认为这节课目标达成了吗?你是如何知道的?2. 你偏离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了吗?如果是这样,请告诉我们有何调整?3. 你认为你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什么?不足之处是什么?4. 如果你有机会再上一次,你会作哪些方面的调整?一、观课理念2、以案例为载体:“观课议课”过程中,“观”是基础。“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可以说,“观”是选取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没有了“案例”,“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靶子。一、观课理念3、观课议

4、课探询思路:学生学的效果学生学的行为教师教的行为教学设计教师的教育假设(教育观念)达到“以学改教”的目的。4、观课者的位置:坐在学生中间5、选择和确定“观课议课”的主题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搜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观课议课主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二、议课理念1、议课理念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上课者将“表现、展示”作为主要献课取向。议课: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上课者将“改进、发展”作为主要献课取向。(1)要议出联系 帮助

5、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具体联系。 观课是建立初步联系的过程;议课是建立深入联系的过程(2)要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鸡蛋、大豆) 关注探究新的和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议课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3)要以议促教师对日常行为的反思 针对习以为常的行为,深度挖掘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波斯纳、1989)二、议课理念2、议课的任务评课的任务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有相对统一的规范)。教师是个被动的受帮助者。议课的任务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促进理解和教

6、师的自主多样选择。教师是个主动的参与者,促其反思提高。3、观课、议课的目的同伴互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一改:改进教学实践 二促: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提:提出问题讨论,提高教学技艺, 提升教育品质平等互动、经验分享;尊重倾听、各取所需4、观课有哪些常用的基本类型检查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评比型:评优课、考核课、名、特、优推门式:观摩型: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 展示课、汇报课调研型:研讨课、探索课、实验课临床指导式:按内容则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5、注意表达方式:2001年人民教育 “评课,究竟谁说了算? ”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说了算 谁说了都算,谁说了都不算。不存在谁

7、听谁的,谁说的有道理并且我愿意听的我才接受。5、注意表达方式:2007年第7期福建教育王牧春,作为评课者事后反省“听课评课给教师带来的伤害,评课是十分危险的事,应十分小心,要象鉴定国宝一样给出合适的价位”注意表达方式:交流的总效果7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艾帕尔梅拉比)“思想在表达时死亡” “述而不著”(盲人摸象、后现代主义)评课是句号,议课是不断的问号和逗号。 陈大伟“我们都是带着偏见来的:-君子和而不同建议议课时使用“我注意到”、“我发现”等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第十六6、议课的策略以学论教直面问题平等对话最近可能

8、区建议策略之一:以学论教内容:关注焦点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考查教师的教。理论基础:加涅的“为学习而设计”和“为学习而教”。观课焦点从教师转向学生:教学活动-学习状态,教育过程-课堂情境策略之一:以学论教应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的哪些方面?一看学生的情绪状态二看学生的活动广度三看学生的活动时间四看学生的参与方式五看学生的参与品质六看学生的活动认知水平七看学生的参与效果优良参与品质的主要特征是:)善于倾听、理解要点、抓住关健;)敢于动口、提问质凝、发表见解;)乐于思考、掌握方法、探究知识;)勤于动手、合

9、作学习、主动发展。策略之二:直面问题直面问题是观课议课取得实效的前提,又是推进观课议课的困难所在。问题是我们的朋友。-迈克富兰 这是改进教学的基础。问题:现象问题、关系问题、意义问题和行动问题。 “课”是载体,是献课者和观课者共同对话交流的平台。没有问题和困惑的课堂是不存在的,没有必要为课堂中的问题大惊小怪。策略之二:直面问题一个技巧: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找出关键问题;同时不拘泥于细节操作时注意:尊重教师的参与需要。提供自由发表意见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策略之三:平等对话议课是一种对话。需要创设参与者进行平等对话的氛围。尊重和创造多样性:对话中要看到他人,并维护他人发表意见的权利,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鼓励议出多种看法、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策略之三:平等对话克服参于者消极接受评判和批评的“小媳妇心态”,唯唯诺诺,防止自我省略与自我删除,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不轻易放弃自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