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一 常见天气系统课时2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课件_第1页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一 常见天气系统课时2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课件_第2页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一 常见天气系统课时2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课件_第3页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一 常见天气系统课时2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课件_第4页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一 常见天气系统课时2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2 低气压(气旋) 与高气压(反气旋)主讲教师: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高中部 高兆友2019人教版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常见天气系统2016年9月10日14时,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一个热带低压加强为热带风暴,命名为“莫兰蒂”。“莫兰蒂”于9月12日02时加强为台风,11时加强为超强台风。9月15日03时超强台风“莫兰蒂”在厦门登陆,之后逐渐减弱,于9月16日凌晨在中国黄海海域消散。“莫兰蒂”生成的地点为何会是西北太平洋洋面?“莫兰蒂”为什么登陆后逐渐减弱?【材 料】【思考题】导入新课2019人教版综合思维通过对气旋、反气旋的对比分析,学会绘制气压系统的示意图,培养读图、填图、

2、绘图技能,学会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了解气旋、反气旋的概念;理解它们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并能进行简单的天气形势分析、预测和预报。激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养成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核心素养目标1运用示意图,分析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原因。2.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面气旋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原因。学习目标2019人教版目录 CONTENTE 2019人教版0102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01第一节 课时2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低气压

3、(气旋)等压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叫等压线低压与高压描述的是气压分布状况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中的山脊)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 域(类似于地形中的山谷)气旋与反气旋描述的是气流运动状况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2019人教版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高低观看右图,思考回答下列3个问题:1.1 气旋系统产生于什么样的气压场?解析:低气压场 【合作与探究】低气压(气旋)2019人教版1005.01002.51000.0单位:hPa低低气压(气旋)2019人教版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气旋(低压)与天气解析:1.2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是沿

4、逆时针方向辐聚,南半球则沿顺时针方向辐聚,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 1.3 因为气旋中心上升,水汽冷却易凝结,所以气旋控制区多阴雨天气。1.2 北半球气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是怎样流动的?1.3气旋形成什么样的天气?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热带气旋生成于西北太平洋上。受洋面水热补给,热带气旋一般会不断加强,登陆后会逐渐减弱;根据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热带气旋分为不同级别。案例分析项目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6-7级8-9级10-11级12-13级14-15级16级及其以上材料分析:台风的形成与消亡 台风常常形成于洋面温度超过260C的热带海洋上。西北太平洋水温较高,是

5、影响我国台风的主要源地。洋面水温高,加热大气,大气膨胀上升,洋面气压降低,形成热带低压。由于上升的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继续加热大气,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带动底层空气不断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使得外围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进行,热带低压逐渐加强并形成台风。台风规模较大,直径最小的在100千米以上,大的可超过1000千米。 台风登陆后,因失去了海洋水汽和热量供应,空气上升的动力减弱,中心气压逐渐升高,加上陆地摩擦力,台风逐渐减弱,最终消亡。思考: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么消亡的?提示:分析时要关注台风发生发展的时空尺度、能量变化和天气特点。02第一节 课时2 低

6、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高气压(反气旋)观看右侧图片,思考以下3个问题:3.1 反气旋系统产生于什么样的气压场?3.2 北半球反气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是怎样流动的?3.3 反气旋形成什么样的天气?解析:3.1 高气压场;3.2 北半球反气旋水平方向气流沿顺时针方向辐散,南半球则相反,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3.3因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区天气晴朗。 【合作与探究】高气压(反气旋)2019人教版高1005.01002.51000.0单位:hPa夏季,高压控制的地区,天气炎热干燥。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就是在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冬季,高压控制的地

7、区,天气寒冷干燥,我国的寒潮天气就是高纬度大陆上的反气旋东移南下形成的。夏季和冬季高压案 例我国夏季和冬季高压识别常见天气系统并推测天气1.指出图示气旋东、西部水平气流运动方向。2.根据气压分布状况,比较乌兰巴托和北京 风力的强弱。3.判断甲、乙锋的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4.描述P地在乙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思考题】2019人教版问题:1.指出图示气旋东、西部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2.根据气压分布状况,比较乌兰巴托和北京风力的强弱。答案:1.气旋东部气流方向:东南风;气旋西部气流方向:西北风;2.乌兰巴托风力比北京大。 问题:3.判断甲、乙锋的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答案:甲:暖锋,乙:冷锋理由:由图不难发现,锋面北侧为冷气团,南侧为暖气团;气流呈逆时针辐合。锋面气旋的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锋面降水区域主要分布在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