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经济学基本知识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例如:生产者如何分配资源以获取最大利润消费者分配收入以获取最大效用厂商如何决定产量、投入生产要素的数量、成本和利润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价格如何决定1宏观经济学考察对象: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主要研究内容经济活动中有关经济总量的决定与变化例如:国民收入与总就业量社会消费、储蓄与投资数量与比例货币流通量与流通速度价格总水平与利息率经济波动经济增长2一、市场供求规律(一)需求与供给需求(Demand)的概念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需求要具备的两
2、个条件有购买欲望有购买能力3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社会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消费者嗜好的变化需求函数若只考虑价格因素社会人口数量及其组成消费者对未来的看法其它商品的价格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地域因素等4需求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需求曲线及其变动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称需求量变动其它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称需求的变动QPOQPO5供给(Supply)的概念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卖的商品量。供给要具备的两个条件有出售的愿望影响供给的因素商品的价格厂商要达到的目的现有的技术水平供给函数若只考虑价格因
3、素 有供应的能力其它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成本厂商对未来的预期等6供给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供给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供给曲线及其变动价格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称供给量变动其它因素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称供给的变动QPOQPO7(二)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市场价格当 DS 时Pd = Ps PEON为均衡价格PE OM为均衡数量QPODSENM8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S不变,D变动 D不变,S变动QPOSD1D0D2N1N0N2M2M0M1QPODS1S0S2N2N0N1M1M0M29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求
4、定理:10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S与D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QPOS0D1D0D2N0M0S2S111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12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给与需求反向变动13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的市场效应支持价格均衡价格ON0支持价格ON1供给过剩部分为M1 M2限制价格均衡价格ON0限制价格ON1供给不足部分为M1 M2QPODSEN0M0QPODSEM0FGFGN1M1M2M2M1N1N014(三)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弹性系数微分形式弹性系数一般是负值,通常仅考虑其绝对值15Ed = 0 需求完全无弹性QC(常数)E
5、d = 需求完全有弹性PCEd = 1 单位需求弹性 Q = a / P1Ed 0 需求缺乏弹性 Q = a P (1 ) (1 0)Ed 1 需求富于弹性 Q = a P (1 ) (0 Ed 0 Ed 1QPO Ed = 0Ed =Ed = 1 16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程度: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商品可替代程度:易被替代需求弹性大,不易被替代需求弹性小商品使用时间长短:非耐用品需求弹性大,耐用品需求弹性小17需求价格弹性在经济分析中的意义假定某商品(如电视机)需求富于弹性,Ed = 2销售量为Q ,单价为P ,销售总收入为TR1P Q若降价10 ,由
6、可得:Q =0.2Q降价后的销售总收入为TR2(P 0.1P) (Q0.2Q)1.08 TR1 若提价10 ,则 TR2(P 0.1P) (Q0.2Q)0.88 TR118需求价格弹性在经济分析中的意义对于富于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入成反方向变化P 则 TR , P 则 TR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入成同方向变化P 则 TR , P 则 TR“谷贱伤农” 就是这个道理,还有哪些经济现象可以用需求的价格弹性解释?19需求的收入弹性反映商品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弹性系数微分形式 E r 1 称为高级品 0 E r 1 称为正常品 E r 0 称为低级品20恩格尔曲线与恩格尔系数恩格尔
7、曲线恩格尔系数用于食品的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20% 最富裕;20左右 富裕; 4050 贫穷QYO 0E r1, 高级品E r 0 为替代品 P y Q x , P y Q x E c Es 0 供给缺乏弹性:供应量变动率 Es 1 供给富于弹性:供应量变动率 价格变动率23供给弹性几种情况示意图Es = 0 Q = C(常数)Es = P = CEs = 1 Q = a P1Es 0 Q = a P (1 ) (1 0)Es 1 Q = a P (1 ) (0 Es11Es 0 24弹性理论的应用:蛛网理论蛛网理论基于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蛛网
8、理论研究的商品有一定的生产周期(如农产品),假定:本期价格取决于本期产量,本期产量取决于上期价格。根据商品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分三种情况考察:(1)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 ( Es Ed )(3)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 ( Es = Ed )25收敛型蛛网 发散型蛛网 封闭型蛛网蛛网稳定条件Es Ed 蛛网中立条件Es Ed DSDSDSQQQ000PPP26二、生产规律与生产决策(一)生产的基本规律生产要素劳动(L);资本(K);土地(N);企业家才能(E)生产函数产出Qf(L,K,N,E)若只考虑劳动、资本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则Qf(L,K)27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 是产出的劳动投入弹性
9、系数 是产出的资本投入弹性系数若 1,上式为线性齐次CobbDouglas生产函数28CobbDouglas生产函数可通过对数变换化成线性方程:LnA、 、 等参数可以通过对统计数据作回归分析求得。CD生产函数 中A 被认为是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从数学形式看,A 是劳动产出率和资本产出率的几何加权平均值:29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边际收益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能增加的收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其它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边际收益要经历递增、递减、最后成为负值的过程。30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要素投
10、入量(X)、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为:QX0TPAPMP阶段MPAPAP ,TP阶段MPAPAP ,TP阶段MPS第二阶段:规模收益不变阶段 Q =S第三阶段:规模收益递减阶段 Q S32对规模经济现象的解释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一个厂商的生产规模适度扩大,有利于内部合理分工,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改善采购和营销条件。但规模过度扩大则会降低内部效率。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一个行业规模适度扩大,会产生集聚效应,在共用设施、人才、信息等方面给厂商带来好处。但规模过度扩大则会导致过度竞争、环境污染等弊端,使厂商成本增加,收益减少。33(二)成本与收益
11、分析成本的有关概念成本(Cost)成本指生产活动中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代价。即:必须向为生产活动提供所需生产要素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支付的报酬。在经济学中,成本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在短期内,厂商不能根据要达到的产量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如设备、厂房、管理人员)。从长期看,厂商可以根据要达到的产量调整全部生产要素。34短期成本固定成本( fixed cost , FC)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 variable cost , VC)短期内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总成本( total cost , TC)FCTCVCQ0C35平均固定成本(AFC) Q表示产量 average fixed
12、cost平均变动成本(AVC) 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成本(AC) average cost边际成本(MC) marginal cost微分形式36各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AFC为一双曲线,AVC、AC、MC均为上凹曲线MC曲线与AC曲线一定交于AC的最低点(E点)MC曲线与AVC曲线一定交于AVC的最低点(H点)MCACAVCAFCEHQ0C37短期成本曲线之间关系的证明由对AC求导当 时,有 ,即 MCAC同理,可证明,当 时, MCAVC38长期成本从长期看,厂商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一切生产要素,因而不存在固定成本。长期总成本(LTC)曲线以坐标原点为起点。一般情况下
13、,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均呈“U”形, LMC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于LAC曲线的最低点。LTCQ0CLACQ0CLMC39长期成本从长期看,厂商可以根据要达到的产量调整生产规模,使之处于平均成本最低的状态。因而,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现为对应于不同生产规模的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LAC曲线的最低点与生产的“经济规模”相对应。有些行业LAC曲线呈“L”形,只有最低经济规模。CQ0LAC40收益的有关概念收益(revenue)收益指厂商出售产品所得的收入。收益中包括了成本和利润。总收益(total revenue , TR)假定产品价格(P)不变,总收
14、益(TR)与总产量(TP)的关系为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 , AR)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 , MR) 微分形式:41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收益(R)和成本(C)均为产量(Q)的函数,用 I 代表利润,则当 时,有 ,亦即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42(三)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假如只考虑劳动(L)和资本(K)这两种生产要素,假定生产函数是连续函数,三维空间中的最大产量(Q)曲面如下图所示:LKQOCEADFBG43等产量线如果用平行于 LOQ 平面的平面 KOC 割最大产量曲面,交线 CD 在 LOQ 平面上的投影就是 KOC 时对应于劳动投入的总产量曲线。如果用平行于
15、KOQ 平面的平面 LOE 割最大产量曲面,交线 EF 在 KOQ 平面上的投影就是 LOE 时对应于资本投入的总产量曲线。如果用平行于 KOL 平面的平面 QOG 割最大产量曲面,交线 AB 在KOL平面上的投影就是 QOG 时的等产量曲线。44等产量线在 KOL 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越高。同一平面上的等产量线不相交。等产量线是凸向原点的曲线。等产量线上各点的斜率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经济区域内,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值,且沿曲线递减。OLKQ 1Q 2Q 3经济区域45等成本线假定只考虑劳动(L)和资本(K)这两种生产要素,其价格分别为 w(工资)和 r(利
16、息),若总成本为 c ,则有 或等成本线表示既定的成本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组合KLc/wc/r046一定成本下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可以实现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扩张线LOKQ 1Q 2Q 3MNABLOKC47(四)产品的最优组合假定厂商用既定的资源能够生产X、Y两种产品产品组合示例 生产可能性曲线YX0abcdef48等收入线假定厂商可以生产 X、Y、这两种产品,其产量分别为 x 和 y ,其价格分别为 P x 和P y 总收入 或既定资源条件下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等收入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所对应的产品组合就是在既定资源条件下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yxR/P y0R/P xyx0BAC4
17、9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 因为将资源置于某种特定用途而放弃另外一种最好的资源投入机会而牺牲的利益。 在既定资源条件下,假定厂商可以生产两种产品,当把资源用于生产某一种产品时,机会成本就是所放弃生产的另一种产品数量。产生机会成本的条件资源本身有多种用途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而不受限制资源具有稀缺性50三、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市场结构类型及其特征51(一)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行为模式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有大量相互独立的买者和卖者产品同质要素自由信息充分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PQ0DP0ARMR52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短期产量决策产量决策决策准则:MRMC盈亏决定MCACP* ARMRQ0R , CQ00
18、R ,CQMCACAVCP1P3P2P4Q4Q3Q2Q153(二)完全垄断市场的企业行为模式企业的收益曲线垄断市场中,企业平均收入等于商品价格,AR曲线就是需求曲线 ,MR AR企业的短期产量决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Q*应在 MRMC 处,相应的价格为 P*QP0MRDARQP0MRDARMCACQ*P*54(三)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行为模式垄断竞争市场特征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企业进出行业自由有差别的同类产品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企业自认的需求曲线(行业内其他竞争者不改变价格)市场份额需求曲线(行业内其他竞争者同时改变价格)QP0市场份额需求曲线企业自认需求曲线ddDD55垄断竞争市场企业产量决策与
19、短期均衡 企业产量决策 短期均衡QP0ddDDMR dMCP0Q0Q1P1QP0ddDDMR dMCP*Q*56垄断竞争市场的非价格竞争与经济效率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影响价格,控制价格的能力较弱,因而会采取非价格竞争手段品质竞争促销活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低于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条件造成产品差别和品质竞争,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要和激励企业创新。57(四)寡头垄断市场的企业行为模式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行业内企业屈指可数产品差别或有或无企业间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相互依存进入该行业不易形成寡头垄断的原因行业的规模经济壁垒少数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原料、技术等)政府的扶植和支持58寡头垄断
20、市场模型寡头垄断市场情况复杂,涉及到企业数目、企业间关系(独立或联合)、产品的异同、竞争对手的反应方式等问题,难以建立统一的理论模式。建立在不同的企业行为假定基础上的主要市场模型有:PP*Q*Q0MC3MC1MC2MR1MR2D1D2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假定:产品市场价格已形成,一个寡头企业提价,其他寡头企业不跟随,一个寡头企业降价价,其他寡头企业跟随。价格领导模式博弈卡特尔模型59一、投资 广义的投资是指人们的一种有目的的经济行为, 即以一定的资源投入某项计划以获取所期望的报酬。投资可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所投入的资源可以是资金,也可以是人力、技术或其他资源。本章所讨论的投资是狭义的,
21、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为实现某种预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预先垫支的资金。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金。 (一)固定资产 指的是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较长(一般为1年以上)的生产资料.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为多个生产周期服务,经反复使用仍能维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并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磨损把自身的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品上去。第三节、技术方案的基本经济要素60 工业项目建成后,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有三类: 第一类是有形资产,指具有实物形态的各种固定资产; 第二类是无形资产,指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为企业提供某些特权或利益的固定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权、技术诀窍等. 第三类是递延资产,指集中发生但
22、在会计核算中不能全部记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 固定资产的投资构成见下页。61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购建费用无形资产获取费用开办费(递延资产)预备费用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场地使用权获取费用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获取费用其他无形资产获取费用咨询调查费人员培训费其他筹建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62(二)流动资金 指在工业项目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备品备件,支付工资和其他费用以及被在制品、半成品、制成品占用的周转资金。在生产过程中,流动资金的实物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其价值一次全
23、部转移到产品中去,并在产品销售后以货币形式获得补偿。每一个生产周期流动资金完成一次周转,但在整个项目寿命期内始终被占用.到项目寿命期末,全部流动资金才能退出生产与流通,以货币资金形式被回收。 工业项目投资中流动资金数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产品产量、生产技术、原材料燃料消耗定额、生产周期的长短以及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此外原材料、燃料的供应条件、产品销售条件、运输条件及管理水平等也都会对流动资金占用额产生影响。 流动资金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形成流动资产,其构成如下页.63流动资产存货现金及各种存款应收及予付款项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协作件外购商品短期投资64二、产品成本 技术经济分析中使用的成本概念与企业财务会计中使用的成本概念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财务会计中的成本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发生费用的记录,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是确定的,所得到的成本数据是唯一的,而技术经济分析中使用的成本有许多是对拟实施项目未来将要发生的费用的预测和估算,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是不确定的,不同的实施方案会有不同的成本数据;其次,在技术经济分析中,根据分析计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乒乓球教练合同
- 复合钢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天线支架(底架)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日化生产专用设备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胎压监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电池汽车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腈纶纤维制造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内燃室内叉车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重庆科瑞制药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淄博市总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历史试卷A卷(含答案)
- 麻醉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华能四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下属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 钢结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
- JJF 2221-2025导热系数瞬态测定仪校准规范
- 华为手机协议合同
- 山东省高中名校2025届高三4月校际联合检测大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无答案)
- 2025年武汉数学四调试题及答案
- 【MOOC】数学建模精讲-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