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睡眠障碍_第1页
老年人睡眠障碍_第2页
老年人睡眠障碍_第3页
老年人睡眠障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人睡眠障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_)发病原因引起睡眠障碍的疾患多神经精神疾病(如脑血管病、周期性肢动、夜间肌 痉挛、AD、檐妄、帕金森病、抑郁症、心理、生理性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等)、全身疾患(如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夜尿次数增多、疼痛、肝肾疾病、 甲状腺功能改变、酒精依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及药物因素(如安眠药、兴 奋剂、激素、甲状腺素、茶碱、哇诺酮类抗生素、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均可致老 年人睡眠障碍。其中夜间肌痉挛(不安腿综合征)在老年人中常见,约占老年疾病 的5%;其特点为入睡后小腿屈肌群发生屈曲收缩(30s左右)、小腿深部肌肉虫行 感或雀啄感而造成患者短暂觉醒。65岁以上

2、充血性心衰患者睡眠时呼吸暂停10 次/h者占21%。睡眠易受干扰因素影响老年人由于退行性变,神经系统功能的适应性明 显降低,对睡眠时间改变及时差的耐受性较差。不良的睡眠习惯、情绪失调、社 会心理因素、不适的睡眠环境或睡眠环境的变化均可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睡眠。(二)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改变和睡眠结构变化,6080岁健康老人虽就寝时间 平均为7.58h,但睡眠时间平均为66.5h;觉醒次数及时间增加,睡眠潜伏期 延长,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降低。I期睡眠(浅睡眠)时间延长,而III、W期睡 眠(深睡眠)随增龄而 缩短,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波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10%以 下,75岁以上老年人的非快速

3、眼动期及W期睡眠基本消失。老年人睡眠障碍早期症状有哪些?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由于多种病因或干扰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常入睡困 难和不能维持睡眠;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有效睡眠时间缩短。由于白天活动 减少或小睡导致夜间睡眠-觉醒周期缩短,早起或猫头鹰式的夜间活动在老年人 中十分常见。再者,随增龄或疾病影响,睡眠的昼夜节律障碍愈明显;表现为昼 夜颠倒、时间差性睡眠障碍和夜间工作所致的昼夜节律紊乱。睡眠呼吸障碍 多见50岁以上人群中,睡眠后均可能发生呼吸障碍,如睡 眠呼吸暂停、睡眠加重呼吸疾病、夜间吸入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呼吸暂 停综合征(SAS)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占睡眠疾患的70%,且

4、随增龄 而发病率增加,男女发病之比为5:110:1。SAS又分3型,即阻塞性睡眠呼 吸暂停(OSA,指口鼻气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运动存在)、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CSA,指口鼻气流停止,同时胸腹式呼吸运动也暂停)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 (MSA,指一次呼吸暂停中,先出现CSA,继而出现OSA)。气道梗阻型睡眠呼吸暂 停(OSA)的特点是鼾声响、呼吸间歇10s后发生喘息或鼻音、梗阻缓解。OSA反 复出现,可使血氧含量显著减少、血压升高,轻者表现为打鼾(习惯性打鼾即使 不是呼吸暂停,也可加重心脏病或高血压,是OSA的常见症状)、烦躁不安、白 天嗜睡、抑郁、头痛、夜尿、阳萎,重者则可出现夜间睡眠心律失

5、常、猝死、卒 中、肺动脉高压、抽搐及认知功能下降等。有SAS发生者,其脑血管病发病率升 高,尤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机会增多。嗜睡常见嗜睡是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另一常见现象,其原因有脑部疾病(脑 萎缩、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全身病变(肺部感染、心衰、甲状腺 功能低下等)、药物因素(安眠药)及环境因素等。由于老年人对身体病变的反应 迟钝或症状不明显,有时仅表现为嗜睡;因此,了解老年人嗜睡的意义就在于明 确嗜睡的原因,并使之得到尽早的治疗。睡眠障碍是一种症状,其诊断应着重了解入睡时间、觉醒时间及次数、总睡 眠时间、睡眠质量、伴有的其他系统症状,经分析后确定病因。一般来说,任何 原因导致的有效睡眠时

6、间减少、睡眠觉醒次数增多、睡眠质量下降、PSG(多导睡 眠图)示睡眠潜伏期30min、觉醒时间每晚30min、实际睡眠时间每晚6h或睡 眠期每次呼吸暂停10s、每小时呼吸暂停30次以上者均可诊断为睡眠障碍。老 年人睡眠障碍应判断是由于增龄引起的生理现象还是疾病或药物所致。多次小睡 潜伏时间试验、呼吸暂停生理记录仪、血气分析、Holter、咽喉镜、头部影像学 检查等有助于睡眠障碍及其病因的诊断。睡眠障碍的病程对判断病因亦有帮助, 一过性失眠只表现偶尔几个晚上睡眠困难,紧张的处境及时差、工作的突然变换 是主要原因;躯体疾病和心理因素(如哮喘、心衰、悲伤)及持久的处境紧张常导 致短程失眠(1个月);

7、原发性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周期性肢痛、抑郁症 多种慢性疾病、不良睡眠卫生习惯、药物或酒精影响)是慢性睡眠困难(1个月) 的原因。老年人睡眠障碍应该如何预防?影响老年人睡眠因素繁多,除积极治疗外,还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适应环 境,心情舒畅,永远保持心理和生理健康。老年人睡眠障碍治疗前的注意事项?(一)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去除干扰因素、进行睡眠锻炼、 停用可能引起睡眠障碍的药物、治疗内科和精神神经科疾患(如心衰、肺气肿、 内分泌疾病、抑郁症、夜间肌痉挛等)以及睡眠障碍性疾病。肌松剂(如妙纳、异 舒睡、左旋多巴等)对缓解夜间肌痉挛有效。失眠的治疗(1)药物治疗:约60%的失

8、眠患者需要长期或偶尔服用安眠药物。目前用于 治疗失眠的药物有以下几类:苯二氮卓类:目前应用最多的安眠药物(约占 70%),此类药物又分短效、中效和长效3种制剂,其代表分别为三唑仑(半衰期 3.5h)、艾司唑仑(舒乐安定)和阿普唑伦、地西泮(安定)和硝西泮(硝基安定)。 短效制剂易成瘾、撤药易反跳(与用药剂量及时间无关),只宜短期应用于入睡困 难者;长效制剂抑制呼吸较强,白天残留作用(疲乏、昏睡、共济失调、记忆力下 降、注意力不集中)较明显;故应用中效制剂更安全。一般来说,入睡困难者适用 短效制剂,维持睡眠困难或早醒者适用长效安眠药。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 多塞平适用于抑郁症伴失眠者。巴比妥类:

9、如苯巴比妥(鲁米那)等,目前少用 作安眠药。抗精神病药及其他:如氯丙嗪、甲丙氨酯(眠尔通)适用于伴精神症 状者。促睡物质慢波睡眠肽(DSIP)、睡眠因子、前列腺素D2等有关睡眠物质: 正在研究之中。安眠药物的使用应遵循短期、间断、小量开始、逐渐撤药(每5 天减原量的25%)的原则,长期用药者在停用安眠药后可继续接受卡马西平、普 萘洛尔、抗抑郁药物治疗,以防戒断反应。非药物治疗:治疗失眠最重要的是消除导致失眠的各种因素,如消除心 理紧张、改变睡眠环境、避免睡前服用影响睡眠的食物或药物、保持睡眠觉醒规 律。非药物治疗适用于各类型失眠者,尤其是慢性心理-生理性失眠者。具体方 法有:刺激控制训练:这是

10、一套帮助失眠者减少与睡眠无关的行为和建立规律 性睡眠-觉醒模式的程序,包括只在有睡意时才上床、床及卧室只用于睡眠而不 在床上阅读、看电视或工作;若上床1520min不能入睡,则应起床。白天不打 瞌睡,清晨准时起床。睡眠约束:教导失眠者减少在床非睡时间,当睡眠效率 超过90%时允许增加1520min卧床时间,低于80%时应减少1520min卧床时 间;睡眠效率在80%90%则保持卧床时间不变。放松训练:通过放松来减少精 神和躯体的紧张而治疗失眠。放松方法有肌肉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沉思、气功、 太极拳等。矛盾意向训练:说服失眠者从事他们最害怕的睡眠行为即不睡,如 果失眠者试着不睡焦虑就会减轻,入睡

11、自然容易。光疗:一定强度的光(7000 12001x )和适当时间的光照可以改变睡眠-觉醒节律,对治疗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如睡眠时相延迟或提前综合征)特别有效。时间疗法:适合于睡眠时相延迟综 合征的患者,嘱患者每天将睡眠时间提前3h,直至睡眠-觉醒周期符合一般社会 习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减轻体重、戒酒、睡前禁用催眠药、不用雄激素。药物治疗:对CSA和MSA有一定效果,具体药物有黄体酮、乙酰唑胺、 甲羟孕酮(甲孕酮)、氨茶碱、止鼾灵、纳洛酮等,其作用机制为刺激呼吸中枢、 增加换气量。医疗装置:包括: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鼻扩张器对鼻病和鼻前 庭塌陷者可改善通气,减

12、轻经口呼吸引起的口腔干燥症;但对口咽部阻塞疗效差。 膈肌起搏:刺激膈肌收缩,产生呼吸运动,但对OSA疗效差。舌位置保持器 和咽托:主要防止舌后坠和软腭松弛塌陷。手术治疗:适用于OSA非手术疗效差时,方法有:腭咽腭垂成形术: 防止上咽部狭窄,改善通气。舌骨悬吊和下颌骨成形术:适用于下颌畸形及下 咽部阻塞。气管造口术:治疗严重OSA,抢救生命;经此术后卒中发生率明显 减少,疗效显著。激光手术:此操作简单、时间短、愈合快,并发症少。(二)预后睡眠障碍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诱发或促进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 未行治疗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年病死率为11%13%,呼吸暂停指数20 者病死率达37%,较20者(病死率4%)显著升高;有效地治疗后病死率明显降低。老年人睡眠障碍应该做哪些检查?有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可出现血气分析异常。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呼吸暂停生理记录仪、血气分析、Holter、咽喉镜、 头部影像学检查等有助于睡眠障碍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