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与网络社会治理(题库)_第1页
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与网络社会治理(题库)_第2页
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与网络社会治理(题库)_第3页
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与网络社会治理(题库)_第4页
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与网络社会治理(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0有效行数*1题目名称(标识作用)*试题类型*01:单选题02:多选题03:判断题04:名词解释05:简答题考试类型是1:练习否0:考试默认0所属课程课程编码wldxl010wldx2010wldx3010wldx4010wldx5010wldx6010wldx7010wldxS010wldx9010wldxlO010wldxl1010wldxl2010wldxl3010wldxl4010wldxlS010wldxl6010wldxl7010wldxlS010wldxl9010wldx20010wlduoxl020wlduox2020wlduox3020wlduox4020wlduox502

2、0wlduox6020wlduox7020wlduoxS020wlduox9020wlduoxlO020wlduoxll020wlduoxl2020wlduoxl3020wlduoxl4020wlduoxl5020wlduoxl6020wlduoxl?020wlduoxlS020wlduoxl9020wlduox20020wlpdl030wlpd2030wlpd3030wlpd4030wlpd5030wlpd6030wlpd7030wlpdS030wlpd9030wlpdlO030wlpdll03wlpdl2030wlpdl3030wlpdl4030wlpdlo030wlpdl6030wlpd

3、l?030wlpdlS030wlpdl903wlpd2003题干内容*正确答案(与答案匹配)*BADACBCDAAABDDCADCBCABABC难度值1-12默认1TOC o 1-5 h z2008年5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政府网站的开通,被认为是推动政府改革的重要措施。网络“抄袭”纠纷频发反映了()。1网络安全技术层面的特性有可控性、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和()。12012年3月份,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旨在提高从庞大而复杂的科学数据中提取知识的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中,网络舆论的形成变得较为复杂,但大致遵循1()模式。12012年3月14曰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刑事

4、诉讼法修正案己经将()纳入到刑事诉讼法法的证据种1类当中。下列关于互惠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o1信息安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下()不属于这三个发展阶1段。丄20;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标志着网络信1息保护立法工作翻开了新篇章。广义的网络信息保密性是指()。1最早的计算机网络诞生于哪个国家()。1()出台了世界第一部规范互联网传播的法律多媒体法n()是加强对互联网不良信息的行政监管。1信息安全领域内最关键和最薄弱的环节是()。1网络安全一般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破坏、更改、泄漏,系统连1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行为

5、人有意制造和发布有害的、虚假的、过时的和无用的不良信息称为()o现当今,全球的四大媒体是报纸、广播、电视和()o1自主性、自律性()和多元性都是网络道徳的特点。1()是我国网络社会治理的方针。1()是世界上首个强制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1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非法侵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赌暉、网络盗窃和()。三网融合指的是哪三网?()1网络安全问题影响的领域包括()。1ABCDTOC o 1-5 h z网络信息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部分,是一种()安全。1BCD网络支付需要同时具备()条件。1ABCD网络主体要提高自身的道徳修养,要做到()方面。1ABD()会对信息安全产生威胁。1AB

6、CD按商业活动的运行方式來划分,电子商务可以分为()。1BC电子证据具有()特征。1BC网络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是()。1ABC1AD加快完善我国网络安全政策法规建设的措施有()。1ABC影响网络安全产生的因素()。网络环境下的舆论信息主要来自()o1ABCD()属于网络不诚信问题。1A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的信息内容有()o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软件因素有()。1ABD1ABCD以下属于网络安全影响社会安全的是()o我国现行的有关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框架有以下()层面。1ABC1ABCD网络违法犯罪的客观社会原因主要有()o1ABCD下列

7、符合我国网络舆论特点的是()o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传播网络病毒,恶意进行网络攻击不属于网络不诚信问题的表现。()任何话题只有积累了足够数量或者分量的帖子,才能体现这种持续关注度。()我国现行的有关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框架有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司法解释四个层面。()信息安全保障阶段中,安全策略是核心,对事先保护、事发检测和响应、事后恢复起到了统一指导作用。()在我国严重的网络犯罪行为也不需要接受刑法的相关处罚。()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有效治理互联网不良信

8、息的法律前提与制度保障。()根据儿童互联网保护法,美国的公共图书馆都必须给联网计算机安装色情过滤系统,否则图书馆将无法获得政府提供的技术补助资金。()1ABCD1对1错1对1对1对1错1对1对1错互联网不良信息泛滥的原因有多种,网络道徳观念的缺乏属其中一种。()网络社会具有先进性、开放性、自由性、虚假性等特点。()互联网不良信息是指行为人通过互联网发布的公然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违背社会道徳伦理与价值观,对国家、社会及个人造成有害影响并为国家、社会及个人所排斥的,反应现实社会不良现象的互联网信息。()网络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主权、社会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在线调查进入门

9、槛低,信息发布自由度和开放度很高,具有跟帖评论、推荐阅读、RSS订阅等的互动功能。()网络道徳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是网络社会的社会背景。()网络道徳的本质是社会道徳,是社会道徳在网络领域中的新体现。()我国网络安全防御工程建设还有待加强就是因为我国国家级投入相对较少。()互惠原则的核心内容是要求消除网络社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网络主体间的交往不畅通、交往障碍。()防火墙虽然是网络层重要的安全机制,但是它对于计算机病毒缺乏保护能力。()访问控制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非法的主体进入受保护的网络资源,允许合法用户访问受保护的网络资源,允许合法的用户对受保护的网络资源进行非授权的访问。()1错1对1对1对1对1

10、对1错1错1错1错1对对钱财的贪婪也是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原始动力。()A深化政府改革纪要B政府信息公开条例A互联网产业创新活力不足B互联网诚信缺失A多样性B复杂性A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B大数据获取与提取计划A新闻信息一一舆论形成B民间舆论一一新闻报道A实物证据B电子证据A互惠原则是网络道徳的主要原B网络信息交流和网络服务具有A则之一双向性A通信保密阶段B数据加密阶段A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B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A利用密码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信息泄漏和保护信息不为非授权用户掌握B保证数据在传输、存储等过程中不被非法修改A美国B日本A美国B徳国A完善目前互联网建设的法律法B制定治理互

11、联网不良信息的专A规门性法律法规A技术B策略A系统中的文件B系统中的图片A信息污染B网络垃圾A手机B杂志A统一性B同一性A分工负责、齐抓共管B积极防御、综合防范A美国B中国A网络诈骗B网络色情A电信网B广播电视网4444444444444444444433A答案选项BB答案333A经济B政治3A单一性B整体性3A电子商务系统B电子钱包3A提高自己的道徳修养水平B提高自己的道徳修养层次3A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与攻击和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与攻击B信息系统自身的脆弱性3A间接电子商务B完全电子商务3A无法修正性B无法直接阅读3A为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B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淡薄3A进一步完善我国信息安全

12、法律B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制度体系3A网民自身的因素和网络信息因素B社会政治因素3A新闻评论BBBS3A发布虚假信息,扩散小道消息B网上恶搞、网络暴力、人肉搜索3A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信息B个人家庭住址3A外部不可抗力B缺乏自主创新的信息核心技术3A利用网络宣传虚假新闻B制造病毒,攻击网络3A法律B行政法规3A互联网立法的不健全性B技术给网络违法犯罪的防治带來挑战3A参与主体的广泛化与复杂化B互动参与性3333333333333333选项cC答案选项DD答案c政府的职能改革D加强政府信息公开c互联网市场行为亟待规范D互联网立法工作的滞后c可操作性D不可否认性c大数据安全保护计划DDT

13、计划c产生话题一一话题持续存活一一形成网络舆论一一网络舆论D发展一一网络舆论平息产生话题一一形成网络舆论一一网络舆论平息c指纹DDNA检测c网络主体只承担义务D互惠原则本质上体现的是赋予网络主体平等与公正c信息安全阶段D安全保障阶段c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D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c对数据的截获、篡改采取完整性标识的生成与检验技术D保守国家机密,或是未经信息拥有者的许可,不得非法泄漏该保密信息给非授权人员c中国D徳国c英国D新加坡c健全互联网的立法体制D设立专门的行政监管部门c管理制度D人c系统中的数据D系统中的视频c网络谣言D虚假信息c电子邮件D网络c开放性D复杂性c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发展D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c韩国D日本c网络营销D网络推广c互联网D4G网络c文化D军事、社会c积极性D战略性c支付网关D安全认证c提高自己的网络技术水平D坚决同不道徳的网络行为作斗争c有害信息被恶意传播D黑客行为c非完全电子商务D直接电子商务c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