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史的系统知识,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古代历史的具体问题,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学会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整体事实,寻找它的真实确切的根据;理解事实,寻找发展进步的规律。(三)教学内容本大纲起隋唐,止于清后期中英鸦片战争(1840年)以前,分为六章,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民族、社会生活等方面。(四)教学时数90学时(五)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二、本文第十章 隋朝的统一与社会经济的发展(581618年)教学要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隋朝前期的政治和经
2、济;隋朝与周边各族的关系;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末农民战争。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隋朝前期的政治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二、政治制度的整顿和改革三、隋朝与周边各族的关系第二节 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整顿发展经济的措施二、社会经济的发展三、营建东都和开凿大运河第三节 隋朝的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一、宗教文化二、科学技术三、对外文化交流第四节 炀帝暴政与隋朝灭亡一、炀帝的残酷统治二、隋末农民起义三、隋朝的灭亡第十一章 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618907年)教学要点:唐朝建立和巩固;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武则天与武周社会;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唐宪宗与元和中兴;
3、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教学时数:1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唐前期的政治和经济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二、唐太宗朝政和“贞观之治”三、武周政治四、唐玄宗与“开元之治”五、社会经济的繁荣1.均田制和租庸调2.农牧业、水利的恢复3.手工业的发展4.商业5水陆交通第二节 唐后期的政治和经济一、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安史之乱二、唐后期的政治斗争1.藩镇割据与反割据2.宦官专权与南北司之争。3.牛李党争。三、安史之乱后的经济改革四、经济地理的变化第三节 唐代周边各族一、突厥及西域诸王国二、薛延陀和回纥三、吐蕃四、南诏五、靺鞨族和渤海国第四节 唐朝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唐朝的
4、对外交通二、唐朝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三、唐朝与朝鲜、日本的关系四、唐朝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交流五、唐朝与中亚、西亚、北非各国的交流第五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和唐朝的灭亡一、唐末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黑暗二、唐末农民大起义三、唐朝的灭亡第六节 唐朝的文化一、宗教和哲学二、经学和史学 三、文学四、艺术五、科学技术第七节 唐朝的社会生活一、衣食住行二、婚丧礼俗三、文体娱乐四、节日风俗第十二章 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时期各族联系的加强和经济重心南移(9071279年)教学要点:五代的更替;十国春秋;北宋的局部统一;北宋前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王安石变法;北宋时期的社会经济;金的兴起与北宋的
5、灭亡;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宋辽夏金时期的经济和文化。教学时数:1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五代十国和契丹的兴起一、五代十国二、契丹的兴起和南侵三、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进程四、南方经济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第二节 北宋的建立和社会矛盾的发展 一、北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二、北宋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三、北宋前中期的社会矛盾四、变法运动1.范仲淹的庆历新政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3.王安石变法过程及失败五、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第三节 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佃客身份的变化二、手工业的发展和工匠身份的变化三、商业的发达第四节 辽、西夏及其他边疆民族与北宋的关系 一、契丹辽朝1.辽朝的建立及其制度2.
6、与北宋的和战3.辽宋边贸二、党项西夏1.党项族源2.西夏的建立及其制度3.与北宋的和战及交往三、大理四、壮族第五节 宋金和战一、女真的兴起和辽、北宋的灭亡二、南宋的建立和抗金斗争三、钟相、杨么起义四、南宋与金的和战1.南宋初抗金与绍兴和议2.完颜亮南下与隆兴和议3.韩侂胄北伐与嘉定和议第六节 宋金对峙时期的南北经济一、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1.农业2.手工业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二、南宋中后期的社会矛盾三、北方经济的恢复和人民的抗金斗争第七节 五代两宋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一、海外贸易的发展二、中国和高丽经济文化的交流三、中国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四、中国和南亚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五、中国和阿拉伯、非洲
7、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第八节 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的文化 一、宗教二、哲学三、史学四、文学艺术五、科学技术第九节 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的社会生活 一、服饰二、饮食三、居室四、婚嫁五、丧葬六、节日习俗第十三章 元朝的大一统(12341368年)教学要点: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汗国的建立;蒙古军的三次西征;蒙古军的南进;忽必烈建立元朝;旧俗与汉法之争;元朝的政治制度;元朝的经济状况;元朝的文化;元朝的民族政策;元朝与诸国的交往;红巾军起义。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统一一、蒙古族的起源和蒙古国的建立1.蒙古族的起源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3.蒙古政权的建立二、蒙古贵
8、族的对外扩张1.对金的战争2.对西夏的战争3.蒙古的西征4.四大汗国的建立三、元朝的建立和南宋军民的抗元斗争1. 蒙哥伐宋2.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3. 元朝的建立4. 南宋的灭亡5.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一、“汉法”的采用二、元朝的官制与兵制1中央官制2行省制的确立3元朝的兵制三、元大都与元上都四、元朝的民族政策五、元朝初年的平叛斗争1.李璮之叛。2.海都乃颜之叛六、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七、元朝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第三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一、农业生产和土地占有关系二、手工业的发展三、商业的繁荣四、海运的发展与大运河的疏浚第四节 元朝的衰落和灭亡一、元末社会矛盾的激化二、红巾军起义三、朱
9、元璋势力的发展与明朝的建立四、元末农民战争的特点及历史意义第五节 元朝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一、哲学与宗教二、史学三、语言、文学、艺术四、科学技术 五、社会生活第十四章 明代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13681644年)教学要点:明朝的建立与巩固;明朝前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靖难之役与仁宣之治;明代中期的社会矛盾与张居正改革;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明代中后期的资本主义盟芽;明末农民起义与明朝的灭亡;明代的中外关系和文化交流。教学时数:1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明初的政治和经济一、明初的政治(一)君主集权的加强1废行省、设三司2“胡蓝之狱”;废中书省,设内阁大学士。3五军都督府与卫所的设置。4大明律
10、与大诰三篇;严刑酷法与整顿吏治;。5厂卫制度。(二)学校、科举与文字狱(三)靖难之役与迁都北京二、明初的社会经济1.明初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2.明初赋税制度3.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第二节 明代中期的社会矛盾和张居正的改革一、明朝中期的社会矛盾1增大与阁臣间的斗争2厂卫制度的发展与宦官专权3皇庄、官庄的发展,土地兼并的盛行;军屯制度的破坏。4财政危机加深5流民问题是趋严重二、明中期的农民起义三、张居正改革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一、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农业生产力的提高2.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的发展3.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4.商品经济的发展二、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与
11、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1.封建生产关系的新变化。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三、城市人民反对税监、矿监的斗争第四节 明朝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明末农民战争一、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1.阉党专权与政治统治的腐败2.东林党的产生及其政治活动3.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4.土地兼并与“三饷”加派5.严重的灾荒二、明末农民战争三、农民起义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第五节 明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各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蒙古族1.蒙古三部的分布及其与明朝的关系。2.瓦剌部南侵与“土木之变”。3.俺答汗、三娘子与明廷的关系。二、畏兀儿族三、藏族三、西北地区卫所的建立四、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五、满族1.女真三部
12、与建州三卫2.奴尔干都司的设置3.建州女真社会经济的发展4.奴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5.后金政权的建立6.八旗制度7.后金和明朝的战争8.皇太极在东北地区的发展第六节 明代的对外关系和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势力的斗争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2.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二、华侨对“南洋”地区的开发三、东南沿海人民的抗倭斗争四、万历时期的援朝战争五、反抗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殖民主义侵略的斗争六、西方传教士来华第七节 明朝的文化 一、永乐大典的编纂二、哲学三、文学艺术四、科学技术第八节 明朝的社会生活 一、礼制 二、生活习俗第十五章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16441840年)教
13、学要点:清朝的崛起与清军入关;清朝前期强化统治的措施;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清朝的腐朽与清代中后期的社会危机;清朝时期的文化。教学时数:2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清军入关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一、清入关初的政策措施1.笼络汉族地主阶级,扩大统治基础2.减免赋税,恢复生产3.严明军纪4.整顿吏治5.薙发、圈地、“逃人法”二、南明政权的兴亡与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1.福王政权2.鲁王政权与唐王政权4.桂王政权5.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6.起义军余部的抗清斗争。三、郑成功的抗清斗争与收复台湾1.郑成功的抗清斗争2.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第二节 清朝的政治制度一、皇帝制度与中央决策体制二、
14、中央官制三、地方官制四、边疆地区的行政体制1.东北地区2.内外蒙古3.新疆地区4.西藏地区五、兵制和刑法六、学校、科举与文字狱第三节 清朝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一、康熙加强集权与巩固统一及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鳌拜专权与清除鳌拜的斗争2.平定“三藩”之乱3.统一台湾4.平定准部上层分子的叛乱5.抗击沙俄入侵的斗争二、土尔扈特蒙古重返祖国的斗争三、对西藏管理的加强1.驻藏大臣的设置。2.金本巴瓶掣签制度四、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政策五、西北地区的叛乱及其失败1.大小和卓木叛乱及其失败。2.准格尔叛乱及其失败。六、边疆地区的开发及各族经济文化发展第四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15、的缓慢增长一、清初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1.停止圈地2.实行“更名田”。3.奖励垦荒。4.整顿赋役制度。5.“摊丁入亩”的实行及其历史意义。6.匠籍制度的废除。二、清前期农业经济的发展三、清中期地租形态的变化四、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五、清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第五节 清中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及各地民众的反抗 一、清中期的社会危机1.统治集团的日益腐朽。2.土地集中与高额地租。3.繁重的赋役。4.流民增加。二、各族民众的反抗斗争1.抗租斗争2.武装起义3.农民起义中的秘密结社与秘密宗教第六节 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中国人民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一、中国和亚洲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二
16、、华侨对南洋开发的贡献三、中国和欧洲的交流1.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2.近代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四、中西贸易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1.中英关系与中西贸易2.西方殖民势力在沿海地区的侵扰第七节 清(鸦片战争前)的文化与社会生活一、哲学二、考据学与史学三、图书整理与编纂四、文学艺术五、科技与建筑六、社会生活三、参考书目(一)文献资料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北史,中华书局1975年。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
17、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元典章,台湾故宫博物院影印元刊本。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明通鉴,中华书局1959年。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本。清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二)今人著作金宝祥:隋史新探,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韩国磬:隋唐五代史纲,人民出版社1977年。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1954。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
18、联书店1956年。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胡如雷:李世民传,中华书局1984年。胡如雷:唐末农民战争,中华书局1979年。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中华书局1986年。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高世瑜:唐代妇女,三泰出版社1990年。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陶炳懋:五代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周宝珠等:简明宋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漆侠:王安石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邓广铭: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83年。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
19、治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三联书店,2004年。漆侠、乔幼梅:辽夏金经济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吴天墀主编: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李蔚:简明西夏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李桂芝:辽金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张家驹:两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侯外庐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方建新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宋晞宋史研究论文与书籍目录,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宋晞宋史研究论文与书籍目录续编,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2003年。刘浦江编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韩儒林:穹庐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陈高华:元史研究论稿,中华书局1985年。杨志玖:元史三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编:元史论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吴晗:朱元璋传,三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