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变革-以文化的力量-基于张謇教育思想的“大生课堂”建设_第1页
教学变革-以文化的力量-基于张謇教育思想的“大生课堂”建设_第2页
教学变革-以文化的力量-基于张謇教育思想的“大生课堂”建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目简介】文化传承涵养教育创新。作为南通市小学课改样板学校,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秉持张 客“大生教育思想,将其有机地融入课堂,成功申报江苏省 2018年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 验项目“基于张客教育思想的大生课堂建设。该项目是对张客教育思想在当下小学教育 教学中的重新定位、活化、运用与发展,无论是课堂内容、方法策略,还是实施路径、评价体系,都 呈现出生动的“大生课堂样态。教学变革:以文化的力量*-基于张謇教育思想的“大生课堂”建设摘要:“大生”教育理念是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从张謇先生那里寻绎的一道有着久远生 命力的文脉。学校汲取张謇教育理论滋养,在探寻教学变革的过程中,不断赋予校本教

2、育智慧的 新意涵。以“学历案”“学习单”“察学表”为支撑的课堂变革,有效地改进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 学习方式,使课堂成为积极稳定的学习场、思维场和研究场。关键词:教学变革;张謇教育思想;“大生课堂”张謇先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卓越先驱,其独 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和兴学实绩举世瞩目,创造了 许多“地标”式的教育史实。张謇先生教育思想既 立足近代,又对接现代,昭示未来;既生成于南通 本土,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地方性知识”,又有世 界眼光、国际视野,有超过地域的普适价值。他的 思想在当代课程改革进程中,依然带给学校教育 丰盈的滋养。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汲取张 謇先生“大生”教育思想,鲜明地提出“大生课堂”

3、 的教学主张,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 实验项目“基于张謇教育思想的大生课堂建设” 为研究契机,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课堂教学变 革,建构“大生课堂”样态,为课改呈现了一份生 动活泼的“大生”样本。一、本土智慧的滋养:“大生课堂”教学主张 的文脉延续张謇先生非常欣赏周易系辞传中的一句 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可以解释为, 天地最大的美德,就是孕育生命,并承载、维持生 命的延续。张謇先生受儒家思想影响,恪守“人 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精神,主张“人是万物的灵 长”。1899年,他创办“大生”纱厂,从“大生” 二字中,可以深刻地体悟他关怀苍生、造福民众的 思想。在兴办实业的实践中,他充分

4、重视调动人 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发展 人”,他的许多行动与“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不 谋而合。张謇先生说:“培护径寸之茎,使之盈尺及丈, 成有用之才。”在他看来,教育的功能就是呵护 生命的成长,关注成长的细节和过程,研究生命的 无限可能。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我们提出“大 生课堂”教学主张及其相应的实施构想。概言之,“大生”即是以学生为大,让儿童站到学校和课堂 的中央;以生命为大,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以 生长为大,赋予学生知识、智慧和精神的“获得感”。 一言以蔽之,“大生课堂”为儿童的“真学”、“乐 学”和“优学”而教。它是“高师附小人”在张謇“大 生”教育精神的沃土上培

5、植而成的,一株馥郁芬芳 的课改之花。二、历久弥新的思想:“大生课堂”教学主张 的内涵梳理张謇堪称百科全书式的传奇人物,他给后人 留下一座巨大的思想“富矿”。我们从“大生”视 角探索,撷取张謇先生三个方面的教育思想,进行 “大生课堂”教学主张的内涵梳理。(一)“全面发展”思想是“大生课堂”的价值 旨归张謇先生认为:“学问之竞争,实践、合群、 阅历、能力之竞争也。”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 地,是学生人生之旅的出发点。我们对课堂的价 值定位除了知识传授,还有主动、灵活、持久的学 习能力与学习品质的培养,以及学生沟通、合作、 互动等社会属性的涵育。通过这些为学生“带得 走”的智慧和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个

6、性和可持续 的发展,为适应未来储备充沛的学习力。(二)“知要会通”思想是“大生课堂”的设计 原点张謇先生有言:“比类而观,乃能知其要;参 互以证,乃能会其通。”“知要”“会通”即学习 的融会贯通,“大生课堂”要帮助学生打通知识壁 垒、学科壁垒和思维壁垒,让学习的过程成为认知 的建构过程。张謇先生还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强调“学必期于用”“良知之学,重在知行并进”。 落实到课堂上,就是要关注学习的实践环节,学以 致用,学用结合;落实到教学方法上,则倡导“实 用、自得、自动”,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断塑造学生对自我、对学习的认识和体验。(三)“适其所适”思想是“大生课堂”的审美 追求张謇

7、先生说,“凡事必求其适”8。好的课堂 一定是“一切都刚刚好”,呈现出合宜与和谐之美。“大生课堂”应该是适合的,是以儿童为对象的“专 属订制”;“大生课堂”应该是适切的,踏准生命 节拍,符合儿童成长的规律和节律;“大生课堂” 应该是适时的,从真实学情出发,关注生命的成长 需要;“大生课堂”应该是适性的,要使每一位学 生获得符合自生“天性”的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大生课堂”应该是适意的,让儿童敞开心扉,享 受生命的舒展与自由三、走向可见的学习:“大生课堂”主张的实 施路径“大生课堂”的探索过程,是对张謇教育思想 的继承与创新同构的过程。“大生课堂”不仅是一 种课堂文化模式,也是一种具体而微的课堂

8、设计思 路。“学历案”“学习单”“察学表”支撑下的课堂, 呈现出非常明确的共同学习愿景、组织策略和实施 路径。“当学习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具有适当的挑 战,教师和学生都致力于所追求的目标是否实现以 及实现的程度如何时,学习就会发生。”9让学习 可见,让学生走进学习场域,进行真实、完整而有 深度的学习,是“大生课堂”建设的核心问题。(一)以学生为大:“学历案”使课堂成为稳定 的“学习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前提是确立学生在 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大生课堂”从改变教师的备 课方式入手,以学历案替代了传统的备课,确保教 师站在“学”的视角进行课堂的整体建构。以简驭繁的课堂结构,引领问题聚焦学历案是由教

9、师设计的、体现学生学习经历 的方案。一份完整的学历案包含了“自主先学一合 作互学展示说学提升用学”四个基本模块,四 个模块的有机组合,即形成了一个成熟而有效的学 习活动框架。这种框架,其实是一种方向指引,让 教师备课的着力点从传统的教案设计转变为根据 教材要求寻找合适的学习材料,提炼模块的核心问 题,设计课堂的学习路径。学生在学习时进一步“聚 力”与“聚焦”,防止课堂目标的游离以及教学的 碎片化,确保课堂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张弛有度的梯度延伸,顺应学习节奏在张謇先生看来,从“径寸之茎”到“成有用 之才”,生命自有它的节奏,所以“大生课堂”上 述四个板块呈现出逐层推进的态势。“自主先学” 强调学生

10、的学习起点和个体背景,“合作互学”指 向学习的路径和品质,“展示说学”凸显学习的反 馈与分享,“提升用学”落实学习方法与思维提升。 以这样一种合乎规律的节奏稳步推进学习,丝丝 入扣又富有变化,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节奏中一 步步走向学习深处,抵达预期的学习目标。灵活开放的模块组合,尊重多元需求课堂模块应该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具 体操作时不宜恪守某种固定程式。“大生课堂”在 基本理念和核心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对各模块呈 现时机、时长以及呈现方式、方法等都没有具体要 求和规定,各模块还可以交替、重复、循环使用, 富有生成性。教师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和 不同教材的实际情况,制作多种模块的变式,并

11、随 时进行修正、补充和再创造。这样在确保了学历 案在实用、科学的基础上,又呈现出灵活、有效的 特点。(二)以生命为大:“学习单”使课堂成为持续 的“思维场”所谓“知要会通”,本质上是依赖于思维的 关联与拓展。我国古代教育家大多主张“学思并 重”,而张謇先生在关于“以思运教”煦 的论述中, 把“思”提到首要位置。学会思维恰是当下学生核 心素养养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从这个角度来说,“以 思运教”的教育思想是极具前瞻性的。“大生课堂” 把一份“学习单”作为撬动学生思维的“杠杆”, 落实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习得思维的策略与经验, 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的增值。同情境对话: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思维 过程“学习单

12、”是在课堂上供学生使用的学程导 引。“学习单”上罗列的每一项学习任务,都囊括 了 “学习目标一学习方式一学习结论”三个方面, 每一项任务都尽量放于学生全身心“做”的情境 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在问题情境中,教师 渗透多样化的学习实践,启迪学生的思维,引领学 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探究,最终拨开重重迷雾、 解决问题,走向深度的知识理解和创造。这是学 生从不知到有知,从知之浅到知之深,从不能到能 的一个渐进的生长过程。同自我对话:从满足知识习得到提升思维 品质“大生课堂”把思考作为核心行为,在学习单 右侧设置了 “学力提升” 一栏,用以帮助学生揭示 学习过程与方法,促进“知”与“思”的相互联系

13、与转化。“学力提升”栏一般用于引导学生对学习 活动回顾整理,进行知识的系统构建:可引导学生 对学习内容质疑反思,优化其思维品质;可引导 学生总结概括学习方法,促进学习迁移和转化; 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通过评价 发现自我,改进学习这些教材之外的“新知 识” “新实践”,形成了一种新的“成长性经验”, 实现了学生后续学习水准的提升。同他人对话:从追求合作分享到兼顾思维 差异“学习单”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合作小锦 囊”“合作小窍门”,指向的是课堂互动的方法指导。 如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单”上就要提供明确合 理的小组分工,以便产生积极的角色互赖;学生 交流展示时,“学习单”上会提出明确的

14、倾听、交 流等社会性互动规则,在行为训练中形成同伴交 流的言语习惯,优化学生的社会情绪。与此同时,“学习单”也体现了对“每一个”的关注,即充分 考虑思维的差异性和丰富性,通过提供选择性任 务让学生各取所需,通过推介个人学法以实现思 维互补,通过写出个人的课堂期待以满足不同需 求,从而在正视思维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每一个” 的个性发展。(三)以生长为大“察学表”使课堂成为 独立的“研究场”课堂变革除了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 学习方式,还需要构建一以贯之的课堂观察和评 价体系,即设计“察学表”。“大生课堂”把课堂观 察与评价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来进行,通过多元 交互印证的观察、记录、分析等方式,全

15、方位实现 师生的共同成长。朝向一个愿景开发多维度指标“大生课堂”围绕学生维度和教师维度建立了 一套“察学”指标。学生维度的指标包括先学、互 学、说学、用学四个方面,教师维度包括导学、诊 学两个方面,整个察学表共围绕6个方面18个指 标进行观察、记录。从两个维度的占比来说,对学 生的评价是课堂评价的主要方面,旨在检验核心 素养的落实情况,这是评价课堂成败的关键点。 而教师维度的评价,一方面是服务于学生学习,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观课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 为,使自身的课堂教学朝着学校课改价值归一的 方向发展。“察学表”使身处其间的每一个人都拥 有相同的课改愿景,由此形成了同一价值层面的 研究合力。基

16、于一种定式衍生多学科变式“大生课堂”认为,针对具体的某一堂课而言, 有效的课堂观察必定脱离不了学科素养的概念框 架。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时,既要“仰望星空”, 朝向学校课改的愿景,又要“脚踏实地”,指向具 体的学科特质和教学内容。所以在朝向相同愿景 的前提下,“大生课堂”鼓励教研组对“察学表” 进行适度改造,通过更为具象的描述,凸显课堂研 究的侧重点和学生学科素养着陆点。在“察学表” 的改造过程中,教师的研究意识不断被唤醒,无论 是课堂实施理念,还是对教材的理解,又向前挺进 了 一大步O围绕一次观察开展多层次评价为了进一步聚焦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凸显课 堂的价值取向,“大生课堂”把定量评价作为课堂 观察的有效辅助手段,通过课堂数据的搜集,进行 细节之处的关照。课前由执教教师或教研组长设 计好“察学表”并以二维码的方式进行推送,观课 教师通过扫描二维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