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检测题1_第1页
六年级语文检测题1_第2页
六年级语文检测题1_第3页
六年级语文检测题1_第4页
六年级语文检测题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检测题一、生字集合1、读读写写nuo y i zhng rng k wi dun lin f h( ) ( ) ( ) ( ) ( )2、去伪存真(1)幸(而、尔) (幅、副)度 (坐、座)无虚席(2)薄(b ao bo)弱 刹(sha cha)那间 转(zhun zhun)化二、遣词炼句1、仿写词语 头涔涔、泪潸潸 、 、 无缘无故 无声无息 、 、 2、选词填空欣赏 观赏 玩赏(1)当我敲门进去的时候,他正在()一幅书法作品。(2)我正在()刚买的遥控飞机,妈妈喊了我好几声,我都没听见。不知所措 惊慌失措(1)碗又一次掉下来,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他有些( )了。(2)

2、警笛划破夜空,正在珠宝店作案的盗贼一下子( )。3、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并成一句。(1)你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 你经不起生活的考验。 (2)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 无名指和小指能力薄弱。 三、篇章记忆1、甘瓜苦蒂, 。 墨子 ,孰能无惑? 师说 这样的格言,我还知道 2、“为是其智 ?曰: 。”这句话出自 。我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我这样评价两小儿辩日故事中的两个孩子: 4、“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 ;像 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 ,没有 ,也没有 。”这句话把八千多日子比作 ,这让我感受到 X阅读小天地杨柳节选作者:丰子恺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

3、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 w);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象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ro ro)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 )到

4、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1、划掉括号中的错误读音,并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2、划线部分把杨柳当成 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3、文章把杨柳与其它树进行对比,突出杨柳 的特点。4、作家为什么如此喜欢杨柳?杨柳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精神?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检测题基础知识1、读读写写fi cu fng zhng bin po s mio jio zi( ) ( ) ( ) ( ) ( )2、找出并改正错别字洪堂大笑( ) 赞叹不己 ( ) 素然起敬( ) 峰拥而至( )3

5、、填入不同的“hu” ( )议 彩( ) 智( ) ( )集4、同字不同义 胜:A.超过,占优势 B.优美的 C.尽 D.能承受(1)日出江花红胜火( ) (2)美不胜收( ) (3)名山胜景( )5、巧填词语 山 岭 山 岭 歌 舞 歌 舞 无 无 无 无 天 地 天 地6、选词填空试图 企图 (1)许多( )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2)敌人( )从刘胡兰的口中得知党的机密,真是白日做梦。夸张 夸大(1)后果没那么严重,你不要( )事实。(2)藏戏面具运用象征、( )的手法,使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7、填入恰当的关联词,并仿写句子(1)北京( )是城市,( )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

6、( )过得分外热闹。 (2)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 )生活再苦,感觉( )是甜的。 篇章记忆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 ,课文按 顺序介绍了北京春节民俗。其中,对除夕的介绍中有这样一段精彩描写:“除夕夜家家灯火 ,不许 ,鞭炮声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 , 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这几句话,我体验到 2、“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这句话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我可以用这种方法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学楼: 3、通过阅读藏戏一文,我了解到藏戏的主要特色:戴着面具演出、没有 、一部戏可以演出 。我还知道一些地方戏曲,比如河北梆子、 、 阅读小天地除夕夜的年夜饭守岁酒节选除夕

7、的夜饭,既是一年辛苦忙碌、辞别旧岁的重要时刻,又是具有祈望将来,迎接新年的特殊意义,当全家老少合欢团聚,共进年夜饭的时候,其乐融融,洋洋得意,自不必细说。在上海的风俗中,年夜饭这顿丰宴,同样很隆重。年夜饭的莱肴,上海人很讲究好名堂。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果类中的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食物,俗语说:“除夕吃红柑,一年四季保平安。”还要吃些芋头即芋艿,上海人有谚语说是:“除夕吃芋头;一年四季不犯愁。”另外,吃豌豆,因为豌豆又名安乐菜,和长生果之类,同样都是很吉利的名称。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

8、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除夕之夜的吃,在年夜饭之后,饭莱虽撤去,但守岁酒和果品之类却是一直要吃到第二年的。关于守岁酒,唐人诗中有首守岁,表达了一年又将伊始的辞旧迎新之情:“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旧俗在除夕子夜时分,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接灶就是把灶神从天上接回家来。届时,家里男主人换衣服,上供物,焚香燃烛于灶前。接灶完毕,家中主人亲自关上大门,门上贴有“封门大吉”的红纸。这时实际上已是年夜结束了。待到拂晓鸡鸣时,换贴“开门大吉”红纸,家家赶紧燃放起爆竹,“蓬啪!”“劈里啪刺,劈里啪刺”响声此起彼伏,

9、连续不断,宣告新的一年开始了! 1、选文按顺序先后介绍了上海人家年夜习俗,包括 、 、 、 、 等。其中,对 的介绍最详细,列举了 、 、 、 等,还引用了两句俗谚。民间俗谚生动形象,我也知道一些 (写出两条)2、读划线部分,理解成语“无稽之谈”: 3、关于“守岁酒”,文中引用了唐诗守岁。有关新年(或其它节日)的诗词,我也积累了一些。这是其中一首: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检测题一、读读写写kng b sh j b xu xng wng i s( ) ( ) ( ) ( ) ( )二、遣词炼句1、照样子填词语,让描写更具体。(黑魆魆)的围墙 ( )的绿茶 ( )的头发 (焦急)地等待 ( )地回

10、答 ( )地吼叫2、把划线部分换成合适的成语,再试着用这个成语说一句话。(1)我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 (2)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 3、巧填关联词,让意思更明确、条理更清晰。(1)他( )浏览一遍就算了,( )一边看一边思索。(2)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抓紧时间读书,( )读得十分认真。( )读什么书,他( )是边读边做笔记,( )是浅显易懂的文章,他( )要边读,边圈圈点点。三、篇章记忆1、“那是一间高大的 的房子,室内陈设 简单,一张 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 。”这就是周总理的办公室。在这里,我们看

11、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 , !2、“我 ,但我深深地知道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 ,我应该 !”节选自革命先烈叶挺的 。我还读过很多记述革命故事的书籍,如 、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 ,或 ,或 。”我理解司马迁的话。本单元课文中, 、 都是为人民利益而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阅读小天地几十年来,解放军战士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事迹一直在神州大地传颂。2010年2月25日,同样的壮举再次发生粤西罗定市公安局交警莫健用驾驶的警车,顶住了失控的客车,使其免于翻下公路深沟,自己却壮烈牺牲。中午1时左右,刚刚处理完当天第3宗交通事故的莫健,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就驾驶

12、警车与同事唐伟光前往第4宗交通事故现场。途经素龙路段,一辆中型客车因避让一辆突然横穿马路的摩托车,急刹车转弯冲过隔离带,从对面车道越过中间分隔带缺口,直往公路边两米多的深沟中冲去,一边的轮胎已离开地面,客车严重倾斜,即将滚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莫健不顾个人安危,当即驾驶警车直接顶住了迎面而来的客车。客车因受到警车外力缓冲,终于在农田边停住,转危为安,车上26名乘客安然无恙。唐伟光重伤入院,而莫健,只留下一句“对不起”,便永远闭上了年轻的双眼。 莫健,一名普通的交通警察,为了一辆客车,为了素不相识的乘客,撇下心爱的父母妻儿,离开相伴7年的战友们,走完了39年的人生之旅,谱写了一曲新时期的“欧阳

13、海之歌”!1、根据句子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1)由危急转为平安。 ( )(2)形容没有受到丝毫损伤。 ( )2、从哪些语句能够看出这是“千钧一发的时刻”?用“”画出。3、短文的第一段与第三段是 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 。4、牺牲前,莫健只留下一句“对不起”。联系上下文,你认为,这一句“对不起”是对谁说的?为什么?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6、如果你是莫健的战友、亲人,或者是客车上的乘客、司机,或者只代表自己,会对莫健说些什么?选择一个角色,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检测题1、读读写写gui qio hn n tin m ch chng d jio( )

14、 ( ) ( ) ( ) ( )2、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1)这张画纸皱了,你把它摩(m m)平吧!(2)红红显然受了委屈,小嘴一撇(pi pi),眼泪掉下来了。(3)同学们正在野炊,一只野兔箭一般地从身边窜(cun cun)过。3、选词入句(1)鱼贯而入 一拥而入a. 得知李大钊同志就在屋内,这帮匪徒撞开屋门,( )。b. 海豚表演馆开馆时间终于到了,等候许久的游客们从检票口( )。(2)用“续”组词并选择填入句中 a. 演出结束了,人们( )走出剧院。b. 虽然“黄金72小时”已经过去,但震区搜救行动仍在( )。4、词语填充,并选择其中一个写句子。 ( )手好( ) 落( )而( )

15、满不( )( ) 天( )海( ) 与世( )( ) 三、篇章记忆1、把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俄国 马克吐温 凡卡 美国 契柯夫 汤姆索亚历险记 英国 笛福 鲁滨孙漂流记2、鲁滨孙的荒岛生活让我们从中取得了经验教训:“在 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 ,从而找到 。”我理解这段话,也知道一些这样的事例,比如 。3、 是道德之本。 人是为了 才活着的。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 ,而是 。 这些句子含义深刻。我还积累了一些,比如 。4、通过阅读本组课文,我们了解了不少外国著作中的人物形象。其中,给我印象较深的是 ,因为 。阅读小天地老人与海节选(老头几乎拼了命捉到一条大马林鱼,却引来了鲨鱼。当拼

16、力赶跑一条鲨鱼之后)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多钟头。这时他又看见了两条凶残的鲨鱼。它们来了。一条鲨鱼转了一个身,就钻到船底下看不见的地方,它把那条死鱼一拉又一扯,老头儿感觉到船在晃动。另一条鲨鱼用它一条缝似的黄眼睛望着老头儿,然后飞快地游到船跟前,张着半圆形的大嘴朝死鱼身上被咬过的部分咬去。在它那褐色的头顶和后颈上,在脑子和脊髓相连的地方,清清楚楚地现出了一条纹路,老头儿就用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里攮(nng)进去,又抽出来,再攮进它的猫似的黄眼睛里。鲨鱼放开了它咬的死鱼,从鱼身上滑下去,死去的时候还吞着它咬下的鱼肉。由于另一条鲨鱼正在撕咬死鱼的缘故,船身还在晃荡,老头儿松开了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

17、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一看见鲨鱼,他就从船边弯着身子把刀子朝它身上扎去。可是鲨鱼的皮很结实,好不容易才把刀子戳进去。这一下不仅震痛了他的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鲨鱼又很快地露出头来,当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来靠在死鱼身上的时候,老头儿对准它的扁平的脑顶中央扎去,然后把刀子拔出,又朝同一个地方扎了一下。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戳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老头儿又把刀子扎进它的脊骨和脑子中间去(鲨鱼依然在不断出现,老头儿也不知道究竟杀死或者赶跑了多少。天亮时,已经筋疲力尽的老头儿把巨大的马林鱼骨带回了港口。)1、找出描写老人与鲨鱼搏斗动作的词语写下来,数一数各出现了几次?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18、? 2、用“”标出文中划线处的关联词,再反复读句子,有什么感受? 用这些关联词说一句(或者一段)话,来概括老头儿在与鲨鱼搏斗过程中的表现。 3、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作家借老人的口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并不是 。你尽可以 , 。”而我想对老人说: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检测题1、读读写写rng y mi gu lng y qn sh f l( ) ( ) ( ) ( ) ( )2、去伪存真(1)头(街、衔) (惨、残)重 司空见(贯、惯)(2)卓(zhu zhu)有成效 烟熏火燎(lio lio)嫦娥奔(bn bn)月二、遣词炼句1、填充词语,并观察特点写出几个 ( )独有( )

19、、 、 目( )口( ) 、 、 2、联系整句话,填入合适词(1)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筹划“六一”活动,我们还得( )。(2)班会不是“一言堂”,我们既然要讨论这个话题,大家当然可以( )。(3)评价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无中生有,而应该( )。3、把划线部分概括成一个词语,再选择其中一词写一句话。(1)你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怎么能把事情做好呢?( )(2)事情发展成这样,真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 三、篇章记忆1、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 追求,以及数十年 、 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我知道,这个“梦想”指的是 。2、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 的人,给那些 的人,给那些具有 的人。这段话让我深受启发: 3、本组课文都引人深思,其中,我更欣赏的是 ,因为 。4、课外,我还阅读了一些科普书籍,记住了这些为科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 阅读小天地与死神抢时间 卧病榻攀高峰一位身患绝症的高级知识分子,在生命最后的两百多天里,以超人的毅力,写了两篇在在国际计算学习界引起(轰动 震动)的论文,一部国内机器学习理论的开拓性专著。今年2月23日,在做完这一切之后的第17天,年仅58岁的洪家荣神态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洪家荣是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