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finish企业伦理研究中理论观点_第1页
3finish企业伦理研究中理论观点_第2页
3finish企业伦理研究中理论观点_第3页
3finish企业伦理研究中理论观点_第4页
3finish企业伦理研究中理论观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生企业伦理课程企业伦理研究中的理论观点介绍王新超组织管理系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2022/8/101历史的分析2022/8/102古希腊的哲学观点主要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或“善的观点由于人是有良知的,内在的标准会约束个体的行为,当每个个体都表现善的行为时,社会整体就会产生有秩序的结果教育,特别是美育,是导致社会环境有序的根本方法判断行为的道德标准,也就是行为的结果,能够符合人的本性,满足个体的根本欲望;因为,人的本性是美好的,只是环境的不良改造,使人产生恶的行为倾向2022/8/103核心的思想由于伦理问题是涉及行为双方产生的结果在现实社会环境中,我们的大多数行为过程是一种零整合选择过程,

2、而不是非零整合选择过程这就决定,我们的行为多少都可能对对方产生一定的伤害因此,伦理的标准,就是判断产生伤害的程度,以及能造福对方的程度2022/8/104内在标准的限制无法反映社会的复杂性,现代社会的状况与传统社会相比较,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无法确定个体良知的程度,也没有可操作性的检查标准针对个体行为,有明确的责任承担者,但对于企业,组织的责任承担不能集中于个体的责任中2022/8/105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亚当-斯密强调市场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市场的调节,不仅是对生产活动,经营行为的调节,通过相应的社会压力,舆论与抵抗行为的压力,也可以限制不道德的行为2022/8/106市场

3、的自发力量的限制主要问题是假设人是完全理性的动物,具备充分的理性思考的条件,但事实并非如此自发力量的作用,需要时间的准备,许多不道德的行为在短时间内难以表现出影响的不良后果,产生不应有的损失2022/8/107铲除剥削的观点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资本家追逐利润的动机,必然产生不平等,乃至不道德的行为倡导社会平等,生产是为社会成员的需要,而不是追逐利润当企业的生产活动是以满足社会成员需要为目的,就可以保障企业行为的道德性2022/8/108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从外在因素消除不平等状态,使企业失去主要的、真正的责任者,导致企业经营活动失去应有的动力满足根本的需求,失去创新、开展的动力,也

4、使企业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社会使命,丧失自己的社会功能在问题表现的初期,不能预见成熟的解决问题的条件与方法2022/8/109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商帮与商人精神晋帮与徽帮是传统商帮的典型代表商帮文化和伦理精神的共性,就是“以诚待人、“以信接物、“诚信为利徽商的“贾而好儒促使自身直接攀缘封建政治势力,与封建宗族势力结合,成为独特的经营手段徽商强调商与儒的结合,有力推动了“京剧的改革与开展2022/8/1010强调文化因素但更看中政治势力的保护在注重传统文化因素在交易行为中的作用,利用人们对文化的尊敬,产生商业信誉的同时,更强调对社会中政治较强势力的投靠与利用这是传统中国商业文化,商业伦理的一个重要特

5、点注重社会时世的开展,构成中国传统商业伦理与精神的根底。“小生意与小势力官僚勾结;大生意与权势大的官僚勾结,这是商帮生存开展的依靠 - ?商道?2022/8/1011对道德伦理行为的一般分析2022/8/1012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开创道德两难的研究方法一个名叫海因茨的人,需要一种昂贵的特效药来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他向创造并控制这种药的药剂师提出先付一半的钱,另一半以后再付,却遭到药剂师的拒绝。海因茨为挽救妻子,假设偷取药品就违背了社会“不许偷盗的规那么;假设遵守社会规那么,就使妻子等死 2022/8/1013个体的道德开展层次通过对个体道德行为开展的观察,柯尔伯格提出道德开展三阶段的观点三

6、个开展阶段,应该反映行为的道德水平从低到高的演变,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到达第三阶段,也没有任何人能永远保持在第三个阶段大多数人的行为是在不同阶段之间转换2022/8/1014第一层次:前道德时期阶段1,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但凡权威人物选手的就是好的,遭到他们批评的就是坏的。他们道德判断的理由是根据是否受到惩罚或服从权力。他们凭自己的水平作出防止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而不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那么。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首先考虑的是,准那么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别人的需要,并初步考虑到人与人的关系,但人际关系常被看成是交易的关系。对自己

7、有利的就好,不利的就不好。好坏以自己的利益为准。在惩罚服从取向下:海因茨不能偷药,因为要坐牢在相对功利取向影响下:海因茨可以偷药,出狱后仍可以与妻子在一起2022/8/1015第二层次:传统道德时期阶段3,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或好孩子定向。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阶段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意识到了普遍的社会秩序,强调服从法律,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儿童遵守不变的法那么和尊重权威,并要求别人也遵守。由于个人反响受环境因素,别人的评价影响,所以,海因茨应该偷药,救妻子别人会理解,而不偷药,别人会认为他残忍

8、2022/8/1016第三层次:后道德时期阶段5,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在前一阶段,个人持严格维持法律与秩序的态度,刻板地遵守法律与社会秩序。而在本阶段,个人看待法律较为灵活,认识到法律、社会习俗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可以改变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说来,这一阶段是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幸福的,但并不同意用单一的规那么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道德判断灵活了,能从法律上、道义上较辨证地看待各种行为的是非善恶。阶段6,普遍的道德原那么的定向阶段。这个阶段个人有某种抽象的、超越某些刻板的法律条文的、较确定的概念。在判断道德行为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的道德准那么,同时也考虑到未成文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那么。

9、道德判断已超越了某些规章制度,更多地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准那么。在社会法制取向影响下:海因茨有权利得到药,如果药剂师不同意,政府应该出面处理在价值观念取向影响下:生命比一切都重要良知之上,法律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2022/8/1017道德教育的根本观点 道德行为的必要性: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儿童的道德开展是有阶段性的。道德开展阶段的特点,循循善诱地促进他们的开展。道德教育的执行: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广泛开展各种道德教育活动,提供略微超出儿童开展水平的 社会道德问题让他们讨论,以激发他们去实现更高阶段的道德水平,

10、使他们的思维模式向更高水平开展。2022/8/1018市场经济的根本条件2022/8/1019市场体系有效运作的条件拥有可占有和控制私有财产的权力:允许私人占有财产,并尊重私有财产权,使交易双方能放心交换;责任,承诺拥有买卖产品和效劳的自由选择权:自由选择权使竞争能够控制市场,自由选择权保证花钱能够买到任何想要的产品;关注开展能获得关于这些产品和效劳的准确信息:准确的信息保证购置者在市场中可以找到需要的产品与效劳,才能保证自由选择权;重视质量1864-19202022/8/1020市场活动的道德伦理反映市场活动的秩序,需要主动有意识的维护既有法律、行业的标准,也要有道德伦理的标准2022/8/

11、1021佛里德曼的企业伦理责任观点在1963年他的?资本主义与民主?一书中,佛里德曼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是获得最大化的利润,他反对企业参与社会活动其前提是,每个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它必须做其应该做的事企业的功能就是为社会提供财富,同时,主要是为股东与投资者创造财富;提高生产率,培训人员,加强管理,这都是实现企业根本目的的手段企业不能为参与社会活动而损害了所有者的利益2022/8/1022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传统观点首先强调: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股东效劳。经营者的义务就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最大努力为股东创造利润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股东往往无视企业长期开展,只注重自己短期利益的回报,这对企业的

12、损害极大;另外,企业更应该思考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方,员工、企业所在社区,他们与企业关系比股东更密切股东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考虑让企业破产;但只有企业的更广范围的利益相关者们,希望企业长期存在并开展2022/8/1023企业的内部道德责任不造成任何危害,这是企业最低的道德要求其次,企业的开展依赖制度的存在,因此,企业有道德义务不危及制度,这就是市场自由竞争的制度企业还需要在经营过程中做到公平,交易的公平最后,企业的根本义务要遵守合同,诚信2022/8/1024对市场与商务活动的错误认识人们一直对市场活动的物质性特点予以成认,但却无视了其人性化的特点创造价值追求金钱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谋生的

13、手段,其中存在责任与价值动机的思考比方,如果我们回忆自己工作中曾经有过的快乐印象,肯定人们会想到自己的同事、愉快的活动;因此,金钱下面实际掩盖了人们真正的需求世俗对自私自利、拜金主义的强调,掩盖了市场与商务活动的许多美德,包括:为组织以及生产的产品与效劳做出奉献的自豪感、恪尽职守的无私、与他人的良好关系、相互间的关爱不图回报的道德精神等2022/8/1025重新评价认识商业与企业伦理20世纪初期,德国哲学家格奥格-西默预言了金钱的非人道特点,由于金钱成为万能的交换中介,甚至包括了情感与道德在内的任何事物的代价,从而,使市场与商务的行为,充满了不道德的结果由于人们过于强调商务活动的冷漠无情、道德

14、败坏的外表现象,却遗漏了作为人类活动必然的人情与义务的特点,事实上,正是这种人道或道德伦理精神,使金融交易、工作职责、社团活动具有意义市场与商务活动存在的重要意义,应该是它促使人们关注彼此的需要与期望,促进人类不断创新与生产,并对公平交易规那么形成共识,使人们意识到信守承诺的重要性2022/8/1026从道德判断到道德组织2022/8/1027道德判断的根本特点道德判断是对行为的正确与错误、好与坏的评价道德评价的根本特点:对行为正确与否的评价应具有广泛适用性道德评价是生活中重要的标准,应该凌驾于其他任何标准之上符合道德的行为应受到道德赞扬,不道德行为那么应该接受道德指责2022/8/1028道

15、德判断的难点我们只能清楚自己的道德标准,并努力保持自己的行为与此标准保持一致,保证行为的道德性;但我们难以判断他人的道德标准,也无从判断其行为是否与其内在的道德标准一致即使我们“认为正确,但并非证明“实际正确,如果我们只是强调自己的行为“问心无愧,并以此认为就是道德的,这就是以主观责任代替了客观责任,也就否认了道德评价的客观性2022/8/1029经营管理中的道德判断在伦理范围内,对理想组织状态的追求,是进行道德决策、任命道德经理、最终创造道德组织;使组织在能够完全进行道德决策的经理掌握之下,形成道德组织企业道德行为的根本形式就是道德判断,表现为经理或组织中的经理产生的单一或孤立的道德行为、行

16、动、政策、做法或判断更高一层的开展,由具备道德管理特征的经理或经理群,产生伦理领导行为,使道德责任成为组织行为的主导因素最终是建立道德组织,道德责任成为组织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局部,道德管理涉及所有组织、决策、制度与行为,在道德管理文化要求下,组织选择最正确的行为2022/8/1030影响道德判断的因素道德想象:在竞争中思考道德关系问题,确认在什么地方、什么人会受到自己决策行为的不利影响道德识别与排序:识别决策行为中存在的道德相关与不相关因素,道德的影响真实存在,还是被夸大;并使自己具有道德问题解决能力,一旦识别就提出解决的方案,对重要性进行排列道德评估:明确原那么,权衡道德因素重要性,明确决策的

17、道德与经济后果;将对他人的关心与组织目标、方案、合法性结合起来对道德分歧与含义模糊的容忍:两难困境总是存在的,人群的分歧与模糊的理解也是必须接受的,怎样面对这样的挑战,答案经常是不确定的管理能力与道德能力的综合:道德管理不是孤立于组织管理过程,这种能力也应该是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成分之一,这种能力也需要实践经验积累道德责任感:道德责任感与正直应该是管理者所有能力的根底。决定道德责任感的因素有,关心公正、公平,对人、群体、社区做应做的事2022/8/1031主要的道德伦理标准总结在道德判断中作为工具性质的道德标准存在很多,但通过研究总结,人们针对企业的伦理活动,提出三种根本的标准:结果论conseq

18、uentialist approach:也被称为目的论teleological ,是根据行为目标形成的道德判断标准非结果论 nonconsequentialist approach :也被称为义务论 deontological ,是建立在行为的动机、规那么、过程和义务上的道德判断标准契约论contract approach:产生于社会交换与经济学中的一种规那么,强调文化之间的差异 结果论与非结果论更反映与利益的直接相关关系2022/8/1032企业伦理的结果论观点2022/8/1033对结果论观点的认识结果论是比较早期形成的观点,人们认为行为的善恶完全取决于行为产生的结果。结果是好的,行为是善

19、的;结果是坏的,行为那么是恶的由于结果好与坏的标准没有一致、明确的答案,因此,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相对性的道德判断标准行为没有完全的好与坏,通常是一个行为同时包含好与坏两方面成分;因此,善的行为是指比其他任何可供选择的行为,能够产生,或将要产生,或意欲产生更多的好处,行为产生的整体结果,好处多于害处,或净好处更多2022/8/1034对相对性的判断行为的结果针对于谁好处决定于行为者个体,产生利己主义egoism的标准;能够使个人的长期兴趣得到满足与开展,或者为了个人的长期利益而放弃对眼前利益的追求好处决定于行为影响的他人,产生利他主义utiliterianism的标准;强调道德行为可以使每个人的

20、长期利益与兴趣得到满足与开展2022/8/1035个体的长期利益与兴趣不管利己还是利他,更强调从个人的兴趣利益出发兴趣与利益包括生物上的需求、欲望兴趣与利益也包括精神上的追求,象忠诚、友谊、奉献、自我实现等对个人利益与兴趣的保证,是组织活动的根本驱力,保证个体的工作热情,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灵活性当我们否认个体利益的合法存在时,对他人的关心也就失去了意义2022/8/1036关于利己与利他概念的认识根据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处理自己与他人利益的倾向,将行为的道德标准分为三种典型类型: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极端利己主义成认他人利益的开明利己主义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的公共利益观利他2022/8/1037极端利己主

21、义为了求得利益而不择手段,交易双方本应存在的道德义务都不在考虑之中心理学上的利己主义,强调个人追求私利不顾他人利益标准性的利己主义观点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私利,而不顾他人利益2022/8/1038极端利己主义的不道德表现只成认范围极为狭隘的行为动机不伤害他人,对人的无私关心,个人利益之上的责任感,都不在考虑之列兴趣只在自身利益,实现目标不择手段是绝对自由主义的表现,将任何合理、合法的选择置之度外不成认可能的利他与义务感将目标、动机、行为混为一谈,认为只要动机“良好,行为伤害他人也可以原谅2022/8/1039小群体与家族的利己主义这种观点主张,将某个利益群体的道德目标、自身利益、道德原那么,

22、同社会认可结合在一起,即需要对个人利益加以限制,但限制的目的是使小群体的利益到达最正确状态这种观点的危害,在于使小群体的成员无视群体外其他群体的利益,使社会公众利益得不到保障在企业生产活动中,企业利益群体内的成员平等相处,所有成员利益得到尊重,但对群体外任何人的利益毫不关心2022/8/1040开明利己主义将决策评价从自我利益中心观引向即利己也利他的整体利益观开明利己主义强调利益相关者利益,在尊重利益相关者最低权利要求前提下,与相关方面保持良好交流,通过以个人利益为本位的谈判或协商,来确立伦理原那么在这里,尊重弱势一方被看作是起码的道德义务2022/8/1041利他与功利主义是否存在真正的利他

23、?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以个体兴趣与利益为根底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强调行为结果的最大成效,如果存在一个比其他决策效用更大的决策选择,这个决策就是道德的功利主义要求决策者理性评估众多项选择择的正负效果,然后选择产生最大净效用的在行为决策的本钱收益分析上,需要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本钱与收益,为多数人带来最多好处的决策就是符合伦理道德的功利主义的哲学根底,起源于英国哲学家边沁(Jeremy Bentham)与穆勒(John Mill)的思想2022/8/1042功利主义的分析行为功利主义(act utilitarianism):用行为功利主义评价个体决策,道德的价值决定于特定行为的后果准

24、那么功利主义(rule utilitarianism):强调行为的特定标准,只有持续遵循这种标准才能获得最大净效用,但对于特定行为并不一定适用比方,“不要对顾客撒谎这条准那么,用行为功利主义标准解释,就是如果说谎的后果对顾客来说是收益大于说谎的本钱,那么行为就是道德的;而准那么功利主义认为,谎话必定产生长期的不利后果,降低顾客满意度、以及对企业信任,长期来看并不能产生最大净效用,因此,不能撒谎就是根本的准那么2022/8/1043不同功利主义标准的比较行为功利主义注重考察某个行为的总体后果,是从短期利益观点进行判断准那么功利主义注重考察一系列行为的后果,是从长期利益观点进行判断但两种观点都是对

25、行为者与行为影响者的整体自我利益的考虑2022/8/1044经济学的著名论题1968年哈丁博士发表?公地的悲剧?文章,表达了公地现象公地现象是英国历史上的一种土地制度,封建主将自己领地中划出的未开垦土地作为牧场,无偿提供当地牧民使用。由于无偿放牧,每个牧民都尽可能增加牛羊数量,随着无节制的牛羊数量增加,牧场最终因为过度放牧成为不毛之地对这个现象的经济学解释就是,个人在决策上只考虑个人边际收益大于或等于个人边际本钱,并不考虑个人行为的社会本钱,最终导致无限制放牧权的经济系统失败和崩溃人类过度使用看似免费的空气、水、海洋等自然资源都要付出公地现象的代价2022/8/1045企业经营生产中的公地现象

26、2002年美国不兰迪斯大学杰佛逊教授在北京大学演讲,指出公地现象不仅存在于自然资源使用中,不仅自然资源能够成为“公地,“公地的本质特征决定于资产的使用方式的产权结构。如果某种资产的产权安排决定了很多人都不同程度的使用这种资产,这种资产就具有公地的特性就象南京冠生圆事件,1918年在上海创立的品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价值1000万元的品牌资产,但无形的资产最后演变成无主资产,没有对这个资产负责的直接责任人中国的大多数老字号存在这种产权公有化过程,“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无信用;“恒产一是产权归属,一是所有权的长久使用;当任何事物一旦公用,必然形成“责任主体虚位现象,大家都拿,谁也不管20

27、22/8/1046义务论与绝对道德标准2022/8/1047义务论的原那么义务论原那么,也称非结果论原那么,是由许多套准那么构成,核心内容是强调具体的决策是否道德与该决策的结果无关,道德的标准表达在依据的原那么上,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具体分析,又可以分为以权利为根底的非后果性原那么,圣谕论;以及以公正为根底的非后果性原那么,理性原那么2022/8/1048关于康德康德是伟大的哲学家他试图寻找纯的责任,即脱离具体情景的纯粹道德判断原那么结果论与契约论,只能告诉我们人们是怎样做的;但却不能提供人们应该怎样做的原那么2022/8/1049关于人类理性概念首先,假设人的行为是受理性指导的,这也应该是人类区

28、别动物的分水岭理性分为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两种理论理性: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是与知识的积累有关,表达行为“能与不能的问题;应该是与个体的遗传以及社会的遗传有关,是不能受个人控制的实践理性:行为中的意愿与动机,表达“愿意不愿意的问题;是决定于个人的,因此,更多表达道德伦理问题两种理性之间,实践理性应该优先与理论理性,因为这是人的特有特征2022/8/1050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根据理论理性,人们将把世界看作是机械的、必然的、因果性的,人的行为也将是被动的接受与认识在实践理性指导下,行为是有目的性的,人是能动的,可以自由、改造世界,人的这种主动行为显然带有伦理的成分,如何改造,如何影响康德认为,

29、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是分裂的,而且实践理性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力更大,并且涉及伦理问题2022/8/1051在实践理性指导下的普遍原那么由于任何一个行为在实施时,都不能完全确定行为的结果,因此,道德价值与标准应该根据做出决定或实施行为的人的意愿与动机判定;在正常情况下,只有善良的意愿更能够保证导致有利的结果假设从行为结果出发,我们会重视个人的责任,责任的压力就可能导致非伦理的行为,可能是对对方,或者是对本身个人意愿可以转换为个人义务,如果我们希望别人生活好,我们将始终按照这样的标准行为,这种行为方式就不再是个人的一种选择,而演变成为一种不可推卸的义务2022/8/1052义务的普遍性与结果的相对特点

30、不同,义务具有普遍意义由于正确的义务适用于每一个人,也就具有普遍意义判断普遍性的一个方法,“在行动前,能够确认,是否世界上每一个人,在面临相似的情况时,都能以几乎相同的方法采取行动,这就是简单原那么,也是绝对命令原那么;“绝对意味着无条件、无限制我所采取的行动方式必须是我希望别人在同样情况下也应该采取的方式;对我在道德上是正确的东西,对他人也必须在道德上是正确的;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需要公正对待每个人2022/8/1053义务论的道德判断原那么优先判断原那么绝对命令与权利原那么良好愿望原那么完善与不完善道德责任原那么2022/8/1054什么是优先判断优先判断(A Priori Judgeme

31、nts)是强调动机对行为的指导性寻求原因,是人的一种本能现象,也是所有科学研究与问题解决的根底原因是推理产生的,推理使我们对原因分类,形成可见的目标,并用来解释变化的过程;因此,推理产生道德情景中的责任概念康德提出,道德责任不能产生于人的本性,也不能产生于经验,而必须来自道德推理;当我们寻找道德行为应该的标准时,就是推断所有人应该遵守,并永久遵守的标准2022/8/1055绝对命令与权利权利原那么强调尊重、保护个人自由与特权;每个人有权利不容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但同时也必须保证不侵犯对方的权利比方,员工有申诉的权利;企业有保护自己商业秘密的权利,但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商业秘密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是对权利原那么的表达:如果一种行为的准那么能够成为每个人在同样环境中行为的一般规那么,这种行为在道德上是适宜的道德的可逆性、普遍性原那么要永远把个人人性与他人人性看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当你利用他人来到达自己目的时,应该有义务把他人当作人看待,并增强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