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邵培仁传播学笔记绪论重要概念:传播学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传播本质传播规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传播学的定义传播研究(CommunicationStudies),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是通过“事实陈述”而得出“价值判断”的一个命题论述。传播理论(CommunicationTheory),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传播科学,是一门探索揭示人类传播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宗
2、旨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传播现象,总之,凡是客观地存在于传播活动中并构成影响的现象,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的研究宗旨,就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人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它是由传播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传播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和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和隐蔽性。三、传播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2.互动性3.开放性4.综合性5发展性传播学的研究体系一、传播学
3、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传播学与社会学2.传播学与人类学3.传播学与文化学4.传播学与心理学5.传播学与宣传学6.传播学与新闻学7.传播学与历史学8传播学与地理学二、传播学的知识层次按照知识的构成或抽绎层次,我们可以把传播学分为:理论传播学,历史传播学,实用传播学和边缘传播学。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传播科学论:这是对该学科研究对象、范围、体系和意义的宏观认识传播过程论:这是对人类传播的特性、模式、分类、功能和原则等基本问题的中观认识。传播主体论:这是对传播主动者和信息发出者的形貌特点、传播机制、调控形态等的认识。传播客体论:这是对人类传播的内容或信息的认识传播载体论:这是对传播符号和传播媒介(合称传播载
4、体)的认识。传播对象论:这是对信息传播的终点接受者的特性、动机、需求以及接受机制的认识。传播方法论:这是对传播活动中传播策略、传播技巧等具体操作行为的形貌、特性、使用规律及其功效的认识。8传播环境论:这是对环绕、置放在传播活动周围的情况和条件的认识。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意义一、有助于推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二、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三、有助于提高传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四、有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五、有助于人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一、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1独立性:外在特征主要是指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具体性或指定性2稳定性:这是建立在某种传播研究方法的内核或基质保持相对不变的
5、基础上的3创造性4解释性5科学性二、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种类哲学方法:它是指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地说,哲学方法主要表现为:1)客观性2)辨证性3)具体性4)发展性专向方法:它是指通过运用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准则、尺度和方法,甚至一、套独特的术语,从某一、特殊角度或层面来观照和分析研究对象,从而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揭示传播的本质规律和各种关系:1)社会学方法2)心理学方法3)语言学方法横向方法:1)控制论方法2)信息论方法3)系统论方法具体方法1)调查研究法2)内容分析法3)控制实验法4)个案研究法第一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第一节传播学的渊源与孕育一、传播学的欧洲渊源奥
6、古斯特孔德(AugustaComte):大力提倡实证主义的研究,但他本人的著作似乎还遗留着形而上学时期甚至于神学时期的东西塔尔德涂尔干齐穆尔二、美国传播学的孕育.杜威库利帕克米德第二节传播学的产生和确立一、传播学的五位创始人拉斯韦尔2.勒温3.霍夫兰4.拉扎斯菲尔德5.李普曼二、传播学的完善者韦伯施拉姆十分重视传播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扩大传播学在美国和世界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影响。第三节传播学的现状和趋势一、传播学的研究现状1传播学已流传、扩散到全世界2传播理论多姿多彩,学术流派层出不穷3研究方法灵活多样,研究领域不断扩大4研究机构相继成立,科研队伍不断壮大5研究专著大量出版,学术刊物纷纷创
7、办6设立传播专业,培养传播人才二、传播学的发展趋势1科学化趋势2融合化趋势3鲜活化趋势4操作化趋势5分支化趋势6本土化趋势第二章传播重要概念:传播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传播模式阳光模式整体互动模式传播功能传播原则第一节传播的概念一、传播概念的演变“共享”说2.“影响”说3.“反应”说4.“互动”说5.“过程”说二、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传播是信息的交流3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4.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二节传播的特点一、社会性和阶级性二、目的性和计划性三、主动性和创造性四、协同性和互动性五、永恒性和历史性第三节传播的分类一、内向传播:又叫人际传播,是人们头脑里“主我
8、”同“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它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二、人际传播: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三、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四、大众传播:这是指职业传播者和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五跨国传播:这是指国家对外传播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等所进行的针对国外受众的传播活动。第四节传播的革命一、语言传播革命: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二、文字传播革命:三、印刷传播革命:它使人类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四、电子传播革命五、网
9、络传播革命:它是在电话高度网络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它除了具有其他传播的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主动性、隐蔽性、参与性、交谈性和操作性等特点。与此同时,手机这一、最新型的通讯工具正在逐步演化为传播媒介,甚至有可能成为第六次传播革命的导火线。六、历次传播革命的反思与总结:从五次传播革命的历程所呈现的形态来看,我们认为有四种状态应引起传播学界的重视: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一直呈加速度状态发展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和传播科技始终呈叠加性状态发展叠加性状态又导致了整合性状态信息和知识的增长与累积呈金字塔状态发展从五次传播革命所形成的结果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1)语言传播是人类的重
10、要特征2)文字传播使人类可以将事件和自己的经历、见闻、思想固定或记录下来,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传播3)印刷传播打破了少数人的传播特权,导致了文化和教育的普及4)电子传播则将人类由国内传播引入国际传播,由大众传播带进跨国传播5)网络传播是将以往各自独立的单一传播转变为综合传播,将单功能的媒体转变为多功能的媒体再从五次传播革命与社会进步的互动关系来看,我们认为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每一次传播革命的爆发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每一次传播革命都不可避免地造成所谓的“信息沟”(InformationGaps)或“知沟”(KnowledgeGaps),形成新的传播或接受信息和
11、知识的不公平。人类传播革命与社会文明进步不仅互相促进而且步调一、致,在步幅和步频上基本上成正比例关系最先发生传播革命的地方或国家,不仅社会进步和文明的程度高,而且在竞争中也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传播上的优势必然会导致文化上的优势地位第五节传播的模式传播模式就是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象征性的拥有同现实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一、优秀传播模式的功能和标准它通常具有五种功能:1)构造功能2)解释功能3)引导功能4)简化功能预示功能标准:1)呈现性:就是用语言文字或符号、图形等方法对信息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部联系的主要特征进行有意的、十分简明的呈现,
12、让人一目了然。2整体性:就是所采用的观照、审视的角度,能够鸟瞰和反应出传播活动的整体形貌和全部过程3超陈性:就是模式设计者的思维弹动超越了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构架的束缚4启发性:可以充分地发挥传播学者的智能和潜力,便于进一步扩大和展开研究范围5实用性:不仅能反映出传播过程中信息互动的真实面貌和整体态势,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效用二、传播模式的典范与评介1单向传播模式双向传播模式3互动传播模式: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连接各大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它包括六大要素和四项因素:六大要素:终端机,信息交换设备,信息库,大众媒介,信息源,社会服务四
13、项要素:经验要素,环境要素,价值要素,规范要素三、整体互动模式的要素与特点整体互动模式是指岁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等人类重要传播系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整体的综合的呈现与描述。它包括了三个系统:即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它还包括了四大圈层要素:即核心要素: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次级要素:1传播的或反馈的信息从哪里来2以什么形式传播3怎样传播4谁还参与了信息互动5受者认识传播的形式吗6谁回话边际要素:价值,环境,规范,经验干扰要素:任何阻塞有用信息通过的障碍和不属于信息来源原意的附加物都是干扰因素四、传播模式的运用及原则审查批判的原则:只有对已有的各种传播模式进
14、行仔细推敲,严格审查和理性评判,才可以在尊重前人劳动成果的基础上,决定接受什么屏弃什么,从哪些方面予以修改和完善服从事实的原则:审查与批判必须以服从事实为依本,充分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努力使自己的意见符合客观证据3有用有利的原则:优秀的模式应该是有既有用又有利的第六节传播的功能一、传播功能的来源与阐释传播功能指的是传播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及其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或效能。传播功能的分类:1从功能呈现的方式来看,它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是人们可以明确看出或感觉到的作用或效能,而隐性功能则是人们不易察觉的作用效应从功能释放的效应来看,它可以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就媒介来说,假如它的贡献是维护了社
15、会,那么它就可以被称为正功能;反之,它的存在是破坏了社会,那它就是负功能从功能应用的区位来看,它可以分为思想功能和交际功能思想功能是指人类传播活动对人的思想意识所产生的种种作用,交际功能是指传播活动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所产生的各种作用二、个人的功能传播活动所具有的对个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或者须由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个人去完成的任务,就叫个人的功能。这种功能依照施拉姆的解释也叫内向性功能或社会成员自身功能。三、组织的功能在传播活动中,媒介组织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或应该完成的任务,就叫组织功能。它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告知功能:告知是向人们迅速、及时地提供新近发生的新闻和信息。表达
16、功能:所谓表达,就是人们通过媒介和符号表述和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3解释功能4指导功能:指导是人类传播的基本功能,是指通过告知消息、表达观点、解释缘由、公开劝服,对受众的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一、定的方向性指点和引导的作用四、社会的功能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首先,传播媒介是经济变革的“扩大器”;其次,传播媒介又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教育功能:首先表现为大众传播媒介拥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可以从某些方面起到等同于学校的部分作用;其次,它可以创造一、种重视教育、具有强烈教育意识的社会环境;第三,它能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传播逐步夹带和积聚知识;第四,就是大众媒介直接传播知识。4文化功能:1)承接和传播文
17、化2)选择和创造文化3)积淀和享用文化第七节传播的原则一、制定传播原则的客观依据1依据传播的规律依据传播的目的吸取和总结传播的经验和教训审视和研究传播媒介与受众二必须遵循的传播原则可信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有序性原则协同性原则5适时性原则6适量性原则第三章传播者个人层面的传播者一、传播者的角色作为表述、传播知识和思想感情等精神内容的传播者,其角色可以分为普通角色和职业角色。职业传播者专司传播,并以此得到物质上的利益和心理或精神上的满足,通常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教育,有专门的职业道德和规范。社会愈是进步文明,公众对传播者职业角色的期望愈高、愈严格。二、传播者的特点代表性:代表一、定的传播部门、
18、传播组织、政党和阶级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自主性专业性:大众传播者特别是新闻传播者必须具有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特质。集体性复杂性三、传播者的权利可以分为一般性权利和专业性权利两种。一般性权利指的是普通公民都享有的传播权利,如言论自由权、出版权、著作权、通信自由权等。职业性权利是指专门从事传播活动人员应享有的权利:采访权:记者可以通过一切正当手段自由地采访新闻的权利报道权:记者有传送、报道公众所关心的消息情报的权利批评权:记者拥有对报道对象的言行进行议论和批评的权利4.专业保密权:记者和新闻媒介有对新闻提供者的情况实行保密的权利5安全保护权四、传播者的责任1契约性责任:这是新闻传播
19、者对自己服务的新闻媒介以及在内部组织中所应承担的类似于合同性质的一系列责任:1)采集信息2)鉴别信息3)选择信息4)加工信息5)传播信息6)搜集反馈2社会性责任:保护社会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和谐与人民团结3法规性责任4国际性责任五、传播者的赢效因素1权威性:传播者具有使受众相信、听从的力量、威望和地位的特质,通常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表现在权力和地位上;其次表现在资历和威望上;第三,表现在专业特长上;第四,反映在能力和才华上。2可信性:传播者具有使受众认可和信赖的一系列特质3接近性:传播者在信仰、民族、籍贯、专业、个性、情趣、距离上与受众接近或相似的特质4熟知性:在传播活动中,只要传播者
20、多露面,增加与受众接触的次数和信息互动的频率,就会使受众产生“熟人”印象,形成亲近的倾向。悦目性:传播者容貌漂亮,对受众具有悦目性,那他(她)本人及其所传信息则易为受众所接受和喜爱第二节媒介组织一、媒介组织及其地位1.媒介组织的定义所谓媒介组织,是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它是一种社会机构,渗入社会的一切过程和现实生活的一切领域是经过认真筹划、充分准备而有意建立起来的,不是自然形成的成立得到了权威部门的认定和社会大众的承认,具有明显的集体认证和服务大众的计划以及人员更替的程序有明确的目标,就是满足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媒介组织成员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并以此谋生媒介组织
21、要开展活动,实现目标,形成媒介中特有的角色关系媒介组织的行为讲究效率,强调时效任何媒介组织都有至少一种以上的固定媒介用于专门的信息传播制订各种规章制度,以约束媒介组织成员的行为媒介组织的独特地位首先,媒介组织是一种公共事业单位。其次,媒介组织是一种信息产业机构最后,媒介组织是一种社会机构二、对媒介组织的质疑与批判媒介组织与意识形态:作为统治合法化工具的媒介,其操纵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传播内容的左右和控制,二是对媒介语言的规范和约束,三是对传播过程的控制与操纵。而大众传播媒介捅咕哦对内容、语言和过程的操纵,最终达到社会意识一致化和思想规范化,即最终达到了操纵、控制的目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22、,西方媒介的虚假性和欺骗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造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的虚假统一;二是制造虚假需求;三是美化、幻化现实。2媒介组织与文化产业3媒介组织与媒介文化媒介文化既是快餐生产和消费的具有代表性的形式,又是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霸权的重要表现形式。媒介文化生态系统只有保持其内部以及内部和外部之间稳定而有规则的资源流动与循环,才能维持媒介文化的特定结构和功能。三、媒介组织的运作1媒介组织与信源的三种关系一是分离的关系:在这一模式中,传播者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二是合作的关系:传播者与信源往往互相利用,互相帮忙,共同达成彼此的目标三是同化的关系2传播者与受众的四种关系一是支配的关系:传播者根据自己
23、的目标或意图将思想、观念或信息强行灌输给特定受众的传播情境。二是疏离的关系:传播者将其与受众的关系看得很淡,往往缺乏为受众而采集信息、传播信息的意识。三是圈层关系:作为个体的传播者有意愿将自己的目的与部分受众的需求、兴趣相结合并将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中那种关系引进大众传播的态势。四是服务关系:要求大众传播者将受众看成是服务对象。传播者心目中的受众四、守门人和守门理论从勒温、怀特、麦克内利到巴斯,其守门人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对一个由信源到受众这样复杂的新闻运作过程中的写作、修改、删节、合并、舍弃等守门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但往往不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就是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结果不是难以把握就是有所疏
24、漏。五、守门人的角色和与特征守门人的三重角色所谓守门人,显然是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首先,他是一位接受者;其次,他是一位守门者;再次,他是一位传播者。2守门人的特征隐形性:他总是置身幕后,很少抛头露面,因而也很难为公众所知晓依附性:他的劳动成果总是依附在传播者的劳动成果上追加性:在依附性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系列选择、舍弃、修改、润色、排版等追加劳动完善性:通过守门人的追加劳动使信息传播更加无懈可击六、守门人的功能与责任守门人的功能在大众传播中,守门人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检查功能,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桥梁功能守门人的责任确定“编导”方
25、针;确保产品质量;加强整体协调;发现和培养传播人才第三节传播制度研究一、施拉姆的报刊四种理论集权主义理论2自由主义理论3社会责任理论4.苏维埃理论二、阿特休尔的媒介三种体系西方媒介体系2.东方媒介体系3南方媒介体系三、传播制度理论评析1传播制度理论是依据资本主义制度提出来的2传播制度理论是依据北美观点提出来的3传播制度理论应该不断修正与更新4传播制度理论在分析问题时的四个切入点也值得商榷首先,大众传播媒介究竟是民营还是国营,这两种形式不仅早已被打破,而且在一个国家内往往民营与国营并存,其界限也日益模糊。其次,在传播媒介“为谁说话”的问题上,全球的传播媒介也大同小异第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媒介
26、并非总是“以非政治形式进行告知或教育”第四,世界上没有不受控制和约束的新闻自由第四章传播与信息第一节信息研究简述一、信息研究的纵向扫描1技术信息论:指将通讯系统传输信息能力和可靠性进行研究的观点用于描述、解释社会信息传播中的某些现象的观点。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SHANNON。语义信息论:指研究信息交流中被传输的符号怎样准确地运载欲表达的意义的理论效用信息论:研究信源所发出的信息被信宿收到后起的效果和作用的理论二、信息研究的断面观照信息过程论:过程论者从信息研究中看到了大众传播媒介操作人心、增强传播效果的巨大可能性。信息仪式论:研究新闻的形式,研究特定的新闻形式与社会、文化传统的关系,有助于更深刻
27、地认识新闻和信息和特点和功能信息崇拜论信息经济论:正像自然资源需要开发一样,信息资源也急需开发,而且现代社会正是通过大力开发信息资源来推动其他资源的开发,进而实现经济的飞跃和社会的发展。信息社会论: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是这个社会的动力和核能,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信息公平论:又称为信息均衡论或世界信息新秩序,是指在全球传播过程中或世界文化关系中专门由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一系列试图改变信息不平衡或文化帝国主义状态的改革理论。第二节信息的传播分析一、信息与物质、媒介、符号的关系信息与物质:信息凭借能量而发生或传递,但却可以无限复制,长期保存信息与媒介:信息的传播依赖物质,信息的贮存也只有借助与物质才能实
28、现。但是,信息所要表征的不是它的物质载体的属性,而是被反映物的属性信息与符号:信息需要以物质为载体,以符号来表现。在传播学中,符号是表达特定信息的方式或形构,媒介是传播或负载符号的物质实体,而信息则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和媒介相互交换的特殊内容。二、信息与讯息、文本、知识、数据的关系信息与讯息、文本在传播学中,讯息是指由一系列有序性符号组成的表达特定信息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信息和符号两个部分。信息与知识、数据数据是组成信息的素材。数据是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搜集的原始材料,根据使用数据人的目的按一定的形式加以处理,找出其中的联系,就形成了信息。第三节信息的特征与分类一、一般信息的特征客观性
29、: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抽象性:它是一个既没有大小,也没有重量的非实体的抽象的内容感知性:信息是能够通过人的感官被接受与识别的。传递性:信息作为事物运动状态的情况,只有经过传递、交流,才能为人们所感知和接受,才能转化为知识并发挥作用存贮性:信息可以借助物质载体长期累积存放,以便随时提取共享性:信息一旦生成传播出去,就可为众多的人所接收、占有和享用二、大众媒介信息的特征1新闻性:大众媒介中未知性、意外性、新颖性的信息所具有的信息量越大,新闻性也越强2娱悦性:新闻媒介正日益成为新闻与娱乐的媒介知识性:今后大众传播的知识性只会增强不会减弱价值性:信息价值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理论价值、经济
30、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宗教价值5真实性:是指按照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作真正客观、准确的描述和反映,而不能凭人们的主观臆想和推断作夸大、缩小和虚假的信息传播时效性:信息从大众媒介发出到受众接收、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三、大众媒介信息的种类:过去信息、现在信息和未来信息过去信息是一种回顾性、历史性、昔时性的社会信息,现在信息是一种报道性、现时性的社会信息,未来信息是一种展望性、方向性、预测性的社会信息意见性信息,事实性信息,情绪性信息意见性信息是对客观事物所作的价值判断、因果分析和理性抉择,事实性信息是对客观事物所作的客观、公正、准确的报道和反映,情绪性信息是对社会生活中大众的情感体
31、验、精神状态所做的真实、直观的表达和陈述。指导性信息、确认性信息和娱乐性信息第四节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一、信息爆炸:量的分析信息爆炸的表现:新闻信息飞速增加;娱乐信息急剧攀升;广告信息铺天盖地;科技信息飞速递增信息爆炸的后果:信息泛滥;信息超载;信息浪费;信息疾病二、信息匮乏:质的审视信息匮乏的表现所谓信息匮乏是指大众媒介提供的巨量信息中严重缺乏受众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能了解事情真相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主要表现为:真相信息匮乏2)重要信息匮乏3)知识信息匮乏信息匮乏的原因1)人的惰性2)市场取向3)传受失衡信息污染与信息侵略、信息污染:精神世界里的垃圾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
32、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元素,或者媒介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对传播生态、信息资源以及人类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损害或其他不良影响。1信息污染的表现:有害性和有毒性信息;虚假性和伪劣信息;重复性和图象性信息2向信息污染宣战二、信息侵略:没有硝烟的星球大战信息侵略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试图利用自己在传媒和信息上的优势,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和推广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播体系和精神领域,最终达到嫁接和取代的目的。1信息侵略的性质2信息侵略的危害3构筑抵御信息侵略的“万里长城”:首先,要健全和强化大众传播法制,对信息的品质、级别和传播范围、比例等做出严格规定;其次要加强思想文化建
33、设,用正确思想和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第三、要发展和完善本国的传播体系,形成自己的传播优势和传播特色;第四,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资源,积极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第五,要创立和发展本国的跨国传播网络第五章传播与符号重要概念:符号信号编码译码外延意义内蕴意义符号、意义与传播一、符号是人类的标征符号,特别是语言符号,既是一种沟通工具,也是一种进一步优化生命品质、磨砺人类精神的手段,还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符号、语言与意识、思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社会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人是有自我意识的,并且以抽象的理性形式为主要特征,故无需语言符号。作为一个物种,符号帮助我们冲破了
34、直接经验或意识的牢笼,使我们获得了无限的空间和自由的时间,改变了人类相互作用的方式。符号为人类所独创和独有符号,它一旦产生就不会退化和倒退,因为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促进了脑量的增加,大脑促进了劳动的革新这一连串的前者驱动后者的连锁反应导致了整个过程趋于“完善”,各个要素达到“最佳”。符号不同于信号。信号是指客观事物本身的某一部分或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某一部分,它预示着客观事物的来临。符号与表示物之间是逐一对应的关系。符号也不同于征兆。征兆反映的是因果关系的一对一的表示对象,具有自然显示的特点,本身不含有目的性和密写性的信息。符号是信息和声音、形象的组合,是信息的感性袒露和外在表征。符号是传
35、递信息、指示和称谓事物及其关系的代码,也是人类生命演化漫长过程中创造的可以优化生命品质、磨砺人类精神的特殊武器,并为人类所独享。二符号与意义意义性质与表意过程意义作为符号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全部内容,是人对客观事物进行阐释的结果。面对某一客观事物,用于指代或表述的符号也可以是多样的。外延意义与内蕴意义一般说来,任何一个语言符号的意义都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外延意义与内蕴意义。所谓外延意义,是指语言符号体系中所固有的与客观事物有代表性关系的意义。内蕴意义是指人们在运用语言符号时所表达的与客观事物无直接联系的评价性意义。外延意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内蕴意义包括修辞意义、语境意义、历史意义、文化意义。但
36、是,外延意义与内蕴意义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编码与译码编码位于传播者一端,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具体符号或代码。译码位于受传者一端,指的是将接受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传播者所传达的原初的那种信息或意义。编码与译码的连通过程实际上就是简单的传播过程理想的编码和译码是:传播者使之符号化的信息被毫无损伤的、原原本本地传给接受者,既不多余也无不足。条件:1)传播的路线要通畅,传受二者要乐于沟通和交流,且无噪音干扰;2)用于编码和译码的代码本(符号系统)必须为双方所熟悉并顺利使用;3)符号形式与符号内容必须基本对应;4)符号、表述和文本所承担的负载、传送信息的任务必须分别加以明确规定;5
37、)编码和译码必须遵循社会公认的规则第二节符号的特性、功能与易读性一、符号的特性任意性: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性约定性:符号作为社会约定俗成的表示意义的标记,一经置于社会领域,不仅个人无权改变它,就是社会大众或政治集团也不能改变现存的符号。组合性:符号不是孤立的,而是既相互对立,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4传授性:传授性的特点使使用者既掌握了某符号系统的组合规则,又掌握了该符号系统的文化密码和语义内幕跨越性:符号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地传播信息。二、符号的功能指代功能表义功能:通过符号表示和传达传播者自己的感受、情绪、见解和客观事物的形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等信息。自律功能显示功
38、能:符号的使用和传播,能显示个人政治地位的高低、经济条件的好坏、教育程度等。认识功能:接受者通过对符号的读解获得对客观世界的间接认识。交流功能三、易读性与易读标准易读性研究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字词的形式2句子的形式3.行段的形式4.难度指数5.人情味成分第三节语言符号一、语言的性质和地位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并且是比较高级和复杂的符号。在现代的传播活动中,只要一、定的语言符号标记或指代了某种事物或思想,它就可以被分解成语音形式、文字形式和语义内容三个方面。在传播活动中,语言不仅无法脱离意识和思想而单独存在,而且要实现任何目的也离不开对话者的协同与合作。二、语言的基本特性1语言是静态的,
39、现实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现实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象的,现实是具体的三、语言的误用1死线上的演绎:语言被捆死在某一条抽绎水平线上,结果不是由于语言被固定在高水平线上使人难以理解,就是语言被限定在低水平线上让人不得要领。传播者要克服这一、毛病,就应该根据内容需要和文体特点,沿着抽绎阶梯作上下波动,使之有跌宕起伏,即既有高抽绎水平的概括总结又有低抽绎水平的细致描绘。2潜意识的投射:传播者在发表某种看法时,实际上在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状态下将自己个人的深层态度加进了对事物的评价。3误认为同一:语言的使用忽视了同一、范畴或同一、类别中各个分子之间的差异和区别,把它们视为同一,混为一谈。4估计极端
40、化:语言的使用者在观察和描述事物时采用了“非此即彼”的、排斥中间层次的极端语言。5语言与实际混淆:人们在传播中不看具体实际,只看符号本身,或只是在语言领域里去推定其含义。6推论与事实相乱: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经常根据符号推论出事实,虽然大多比较准确,但也有推论与事实不符的,从而造成了推论与事实的混淆。第四节非语言符号一、非语言符号的特点连贯性:非语言符号具有很强的数位性,它传播信息时,只是在一连串的符号中着重突出某个符号,而该符号的表述并没有固定的位置,而且它总是与语言符号或其他表述方式结合在一起。相似性:非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因为它是把客观事物符号化。通义性协同性即时性:非语言
41、符号往往未经思考就立即做出条件反射式的传播真实性:非语言符号泄露的信息更加真实、可信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补充的功能替代功能:以非语言符号代替语言符号传播信息强调的功能:以非语言符号增强语言符号中特定信息的重点和力度否定的功能:有时非语言符号户否定语言符号所传播的信息含义重复的功能:以非语言符号重复语言符号中的信息调节的功能:以非语言符号来协调和调控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状态三、非语言符号的类型外貌与衣着2.表情和眼神3.姿态动作4.触摸行为5.空间与距离第六章传播媒介重要概念:媒介传播形式传播渠道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网络媒介媒介恐慌论媒介决定论第一节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一、媒介的概
42、念1对媒介的不同解释2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渠道的区别1)传播媒介vs传播符号: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而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点符号的物质实体。2)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形式。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一,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物体3)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渠道:渠道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不同的传播渠道需要不同的传播媒介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二、传播媒介的构成要素1物体: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2信息:首先,传播信息是传播媒介
43、的基本功能和唯一使命;其次,任何有序的完整的符号都蕴涵着特定的信息;此外,信息也是传播者和受传者发生关系、形成互动的理由和前提。三、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1实体性中介性:一是指它的居间性,二是指它的桥梁性负载性4.还原性5扩张性四、媒介分析的标准1时空偏倚2参与程度3传播速度4保存时间5媒介威望6传播过程第二节传播媒介的类型一、书写媒介:由自然物简单加工而成的负载有文字与图象的物质实体。二、印刷媒介:将文字和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印在薄页上形成的报纸、杂志、书籍等物质实体。它具有鲜明的特点:1)借助机器设备可以迅速大量地印制生产2)容纳的信息多、内容广3)读者可以自由地决定阅读的时间、地点、速度
44、和方式4)它可以长期保存5)它能适应不同读者的不同兴趣和要求6)印刷媒介的威望较高,专业性较强三、广播媒介:录编、传送和接收信息的电子媒介四、影视媒介:录编、传送和接收声音和活动图象新鲜一、的电子媒介。五、网络媒介: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充分的交互性、方便性和快捷性第三节媒介理论述评一、伊尼斯的媒介偏倚论二、麦克鲁汉的媒介决定论:1.媒介是人体的延伸2.媒介就是讯息3.媒介之热性与冷性三、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欧文戈夫曼梅罗维茨的主要观点:在现代社会,媒介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必然导致人类行为的变化。每一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而电子媒介能够促进原来不同情境的合
45、并。对媒介情境论的评价与思考:这个理论将媒介研究与社会研究相结合,以动态的和可变的眼光分析情境与行为的关系,将受众的概念纳入媒介情境分析之中;但是,他过分夸大了媒介科技的作用,过分夸大了媒介科技对社会的消极作用四布热津斯基的媒介失控论:1.美国是全球传播的枢纽2.预警:媒介失去控制五媒介恐慌论或每体恐怖论:媒介恐慌论是指媒介在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大规模报道的过程中会导致产生新的更多的恐慌现象或恐慌心理的媒介理论。1媒介与恐慌文化2媒体与恐怖主义3解决之道:学界的对策与建议第七章传播的谋略重要概念:谋略传播谋略传播战略传播计划第一节传播谋略的立体透视与分析一、传播谋略的内涵与机理1传播谋略的内涵所
46、谓传播谋略,是指媒介组织面对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的环境,为实现自己的总任务和目标所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整体性发规划。2传播谋略的机理优秀的传播谋略总是建立在以下四个原理之上:1)它反映了主体谋求利益的动机;2)它适应了施谋对象趋利避害的心理;3)它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或突破口;4)它顺应了客观事物发展和竞争的规律和趋势。传播谋略的四个原理决定了谋略思维方法必然由两种心理因素构成:谋略思维的合意性和合理性。二、传播谋略的起点与特点1传播谋略的起点:竞争和对抗传播谋略的特点:对策性与策略性;利己性和互利性;稳定性与灵活性;情报性与依赖性第二节传播谋略的运筹与决断一、谋略运筹与决断的原则有用原则
47、:传播者能够有意利用媒介内容来影响或控制人们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作出反应。有利原则:效果最好;耗时最少;耗力最小;开支最少;风险最小3有理原则:一要合法;二要合律;三要合情;四要平衡有节原则:传播谋略在实施过程中的一种适当节制二、获取锦囊妙计的正确途径完善决策机制2.确保情报质量3保持谋略弹性4.精选筹划时机三、获取锦囊妙计的基本步骤情报活动2.设计活动3选择活动4验证活动第三节古今传播谋略经典辱骂法:给某个事物赋予一个不好的标签,使人们不经检查就拒绝和谴责光辉泛化法:将某个事物同人们普遍认同的好的事物或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好事物的光辉泛化,使人们不经检验和查证就接受或赞同这一事物转移法;将某
48、种权威、约束力或者某种令人尊敬和崇拜的事物的威信转移到特定事物上,使这一事物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证词法:以身说法平民百姓法洗牌作弊法乐队花车法一、直接性谋略:1.投其所好2既成事实3及时褒贬4恐惧诉求二、间接性谋略:1典型示范2示假隐真3声东击西4指桑骂槐三、连续性谋略:1连环式2递进式3疲劳战四、积累性谋略:1油点扩散2香肠切片3细雨连绵五、时机性谋略:1等待时机2抓住时机3创造时机4控制时机六、定位性谋略:1本位定位1)功效定位2)品质定位3)指向定位2关系定位1)亲合性定位2)分离性定位3)中间性定位3观念定位1)逆向定位2)是非定位第八章传播的技巧重要概念:传播技巧传播技术传播实践首位法新
49、奇法归谬法逆证法滋补法接种法第一节传播技巧的概念与特点一、传播技巧的实质传播技巧,就是有效熟练地灵活运用传播原理、知识和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特殊的传播技能或方法。它由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各种符号有机组合而成。人类传播史反复证明:传播实践是传播技巧的源泉,而传播技巧也可以优化具体的传播实践。传播技巧是传播理论的集中表现,是传播者高度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文化素养和足够的经验知识的综合反映。传播技巧又是在遵循传播规律的基础上生成和制定的具体方法二、传播技巧的特点独立性2.稳定性3.创造性第二节传播技巧的掌握与运用一、获取传播技巧的途径掌握传播理论2.总结历史经验3.深入传播实践二、运用传播技巧的原则1技巧要为内容服务2技巧要与谋略吻合3技巧要为受众接受4技巧要灵活运用第三节中外传播技巧集粹一、组构技巧:1.明示法和暗示法:这是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将所要传播的中心思想或基本内容作出明确的或含蓄的归纳总结。首位法和新奇法:在出现两个以上的传播者或阐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时,先出场的传播者和先阐述的观点在其特定的情境中获得了较大的传播效果,谓之首位法;相反,后出场的传播者和后阐述的观点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了较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分包合同中的质量要求
- 石材购销合同案例示例
- 劳动合同补充协议的监督与执行程序
- 工厂工业品采购合同模板
- 审计服务合同范本版示例格式
- 联盟共营合同风险防范
- 员工担保书格式样本
- 合伙人之间的利润分配约定
- 制冷机购销合约
- 坯布销售与供应合同
- 人工智能伦理导论- 课件 3-人工智能伦理
-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文本表
- 非煤地下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方案
- Elisa检测技术课件
- 测量系统分析课件
-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婚嫁金满期返还险
- 危货运输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幼儿园小朋友可爱卡通恐龙风格餐前播报餐前分享
- 宫腔镜手术知情同意书
- 大数据培训课件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