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2016-2021呼和浩特语文中考真题汇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ec944092dce63021465c6eb7f5733a/2aec944092dce63021465c6eb7f5733a1.gif)
![文学类文本阅读-2016-2021呼和浩特语文中考真题汇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ec944092dce63021465c6eb7f5733a/2aec944092dce63021465c6eb7f5733a2.gif)
![文学类文本阅读-2016-2021呼和浩特语文中考真题汇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ec944092dce63021465c6eb7f5733a/2aec944092dce63021465c6eb7f5733a3.gif)
![文学类文本阅读-2016-2021呼和浩特语文中考真题汇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ec944092dce63021465c6eb7f5733a/2aec944092dce63021465c6eb7f5733a4.gif)
![文学类文本阅读-2016-2021呼和浩特语文中考真题汇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ec944092dce63021465c6eb7f5733a/2aec944092dce63021465c6eb7f5733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学类文本阅读2016-2021呼和浩特语文中考真题汇编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四小题。赵州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 605 年左右,到现在已经 1300 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 37.4 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
2、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 28 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
3、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1)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全长 50.82 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桥。B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经过了整修的赵州桥。整修后,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C李春是一位杰出的工匠,他设计的赵州桥具有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D这座到现在已经 1300 多年的石桥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因为它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2)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句话放在 段段首恰当。(3) 赵州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优秀设计传统的三个特点:用料省、 和 。(4)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
4、面两小题。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i 文段所写的是哪座桥?它与赵州桥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ii 文段运用了摹状貌和 两种说明方法。这座桥与战争有关,你想到了什么?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五小题。父爱之舟吴冠中 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父亲送我
5、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那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起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半夜我被臭虫咬醒,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儿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
6、我高兴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父亲经常
7、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
8、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落过榜。我又要去报考无锡师范了。 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渔船,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但我也睡不好,因为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更未能领略到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意境。船上备一只泥灶,自己煮饭吃,小船兼作旅店和饭店,节省了食宿费。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见了嘲笑。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
9、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醒来,枕边一片湿。(1) 文章题目“父爱之舟”的含义是什么?(2) 段和段是“我”梦中难忘场景的一部分,请你根据对这两段内容的理解分析,填写表格中的空缺部分。父亲的形象特点概括相关事件段
10、段1.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让我缴学费,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2.父亲送我到学校。(3)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4) 请你联系上下文,品读下面的语句,回答问题。i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揣摩这句话中“新滋味”的内涵。ii 比较文中画线原句和下面的改句,说说原句好在哪里。改句:老天不负苦心人,我考取了。(5) 请你简要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2016呼和浩特)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忆读书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
11、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 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 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谈到 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
12、,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就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 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时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 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 水浒传大加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
13、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
14、许多人物。 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 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 封神传,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 荡寇志,等等。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节选自冰心 忆读书
15、,略有改动)(1) 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作者真正开始读书是几岁? (2) 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第一次读书是在其舅父杨子敬指导下进行的,是舅父教她怎样读三国演义的。B“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主要是说母亲催促她睡觉,而她还想读书,于是哭了。C作者在一知半解读书时,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是因为“凯”与“诸”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岂”和“者”两字的读音相近。D读过 聊斋志异,对作者写作很有帮助。 作文老师曾有“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批语,其中的“柳”与“长吉”是指柳宗元和李贺。(3) 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
16、念我决定咬了牙(4) 根据作者的本意回答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喜欢读水浒传? 为什么不喜欢读 荡寇志 ? 为什么喜欢读 西游记? 为什么不喜欢读封神传? (5) 三国演义聊斋志异 水浒传 红楼梦这四部书的作者分别是谁? 从它们的体裁上看, 聊斋志异与其他三部书有何不同? (6)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谈到的读书方法与冰心的读书实践不谋而合。 结合冰心的读书经历,说说你对马南邨文章中“读书不求甚解”这个观点的理解。 (2017呼和浩特)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
17、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
18、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
19、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 文章第一段三次说是“事实”,用意何在?用文中的短语概括这一段论证的内容。(2) 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之外,还明示了民族自信力在当时的作用,请你在文中找到并摘抄下来。(3) 依照文中画线句子的逻辑关系,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A只要就B只有才C即使也D虽然也(4) 文中划线字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说说它的作用。(5) 请你选取一个体现当代中国富有自信力的例子并加以概述。(2017呼和浩特)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颗枸杞豆(节选)程海 星期日到了。我在村子里玩了整整一上午,觉得腻味透了。我多么想念我的小树林啊!多么想念我
20、的可敬的三叔啊! 下午的小树林静悄悄的,各种花儿、草儿,连那些爱吵闹的小山雀,也仿佛午睡了,一点儿声息也没有。 他果然又在里边,斜躺在一堆野草上,显出十分衰弱的样子。 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大大的眼睛闪露出笑意。我跟着走到他刚才躺过的地方,坐了下来,忽然发现脚前的泥土上画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这些画儿下面画了三个圆圆,好像滚动的铁环。 “三叔,你画的是什么?” “画的都是三叔。” “可一点儿也不像你呀?” “像,很像!”他凄然一笑,指着塔说,“我小时想做一个建筑师,但又讨厌建筑学上那些个复杂的公式,就放弃了。这一摞书,是我第二个理想
21、,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写了几篇稿子,寄出去被退回来了,我又灰心丧气,不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这一棵树,是我第三个理想,想当一名生物学家,后来又觉得生命的起源、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渺茫,我又颓唐了。第四个理想还没有建立,命运忽然对我说:算了吧,你该回老家了!” “那些铁环是什么意思?”我悲伤地问。 “这是我一生的成绩:三个0。” “那老师一定会批评你了。” “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 我沉默了,抬头望他,不知为什么,他眼眶里滴下几滴泪水。 这时,太阳快要西沉
22、。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我
23、一下站起来,逃跑了。 秋天又来到了山沟,小树林的叶子变得殷红殷红,好像里边藏着一个发出红光的太阳。 那位三叔像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临死时,好乡亲友都去探望他,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去了。我没有去,我怕再看见他那张凄楚、苍白的脸。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来一件临别的赠礼三颗红色枸杞豆,这也许是三叔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但我这回把它猜出来了。 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0”! 但“0”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于是,我从这三个“0”出发,勤奋地去准寻一,二,三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 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爸爸以为这是他拳头惩罚的功劳,他的口头禅是:“猪羊怕
24、杀,人怕打!”其实,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散客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1) 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三叔在我心目中的形象。(2) 文中划线的句子使用表达的方式是 和 (3) 请仔细阅读,我与三叔关于太阳的对话。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再生命赋予人的无数次机会中,抓住他,就是抓住了一个金盘子,人生会变得光明无比。B抓住“太阳”,需要人对生命意义的觉悟,还需要费点力气。这是“三叔”对自己人生反省的收获。C“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是三叔在人生困境中矛盾心理的体现,“他”巴不得自己同我一样,所以忘情的“捏住了我的脸蛋”,全然不顾“我”的痛楚D“三叔”于“我”的
25、对话,不仅有他对自己人生的懊悔遗憾,更是深深寄予着他对我殷殷期盼。(4) 但“0”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作者对他在文中的安排别具匠心。请你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5) “三颗枸杞豆”使你对自己现今的学习生活有怎样的思考和启迪?将你的真情感悟简要写下来。答案1. 【答案】(1) B;D(2) (3) 结构巧;强度高(4) i 卢沟桥;都是“石拱桥”。ii 作比较;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或抗日战争开始,或 1937 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2. 【答案】(1) 作者把父爱对于“我”成长的作用比喻成“舟”,父亲从小疼爱“我”,教育“我”,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我”不断成长。(2) 父亲的形象特点概括相关事件重视教育(或在“我”的成长、教育方面,有远见)。段1.教育我要念好书。2.遇上大雨大雪天背我上学。(3) jiotio(4) i “新滋味”:与父亲(家人)离别的滋味;体会到家境困窘却给予我全部的支持与爱;肩负着全家期盼也品尝到了责任的滋味。ii 原句好处:以第三人称的角度记叙,写明“苦心人”指“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