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北京的四合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描写的四合院的四时生活图景2、了解民俗文化的定义,并能从文中找出民俗文化的描写3、掌握解读文章需要运用的知人论世的方法4、学会辩证分析现代文明进程与乡愁情节教学重难点:1、把握民俗文化的定义,并能准确地筛选出民俗文化的内容。2、不同的作者笔下的北京的秋天,感情基调迥异,要用知人论事的方法来分析。3、如何运用思辨意识来分析现代文明进程与传统生活方式的矛盾,如何分析文中蕴藏的的深沉的悲哀。教学方法:1、自学法 2、合作探究法 3、思辨分析法教学安排:一课时一、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文章北京四合院、中国建筑的特征回顾照顾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展示清代传

2、统建筑构建瓦当、滴水瓦的实物,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是实用与美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通过实物展示,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划分文章层次,归纳段意,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三、合作探究1、湖南卫视热播向往的生活,远离喧嚣,守拙归园田,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过上了他们向往的生活,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引导学生从老北京的四季生活图景中找出自己最向往的生活图景。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评。2、探究老北京四合院蕴藏的民俗文化,教师展示民俗文化的定义,学生合作探究,梳理文中民俗文化,比如冬至、腊八、春联等属于随时年节,“不刮春风地不开,不刮秋风子不来”属于谚

3、语歌谣等。4、在四合院的夏日避暑的描写中,探究科技与生态能否和谐共融,发掘作文训练素材,并进行任务驱动作文训练。5、四合院的秋日图景是绚烂、美好的,这和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的所说的“悲凉”是截然不同的,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分析两篇文章的感情基调的差异。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指导点评。6、围炉夜话在今日已经成为一种奢求,因为有了空调和手机,人们距离更近,但心更遥远,通过漫画的对比反差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社会现实。7、老北京的四合院在作者笔下是和暖、明丽、爽洁、绚烂,但我们能不能从读到一种深沉的悲凉?引导学生从文中的“乡愁”思考开去,探究现代文明进程与乡村之恋的冲突与出路。四、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对老北京四时生活图景的追忆,写出了对传统生活的美好怀恋和热情礼赞,语言雅致又活泼动人,但蕴含在文中的现代文明的暗线,让我们去反思传统生活与现代化进程的冲突与出路,文章有思辨的力量。五、作业作文训练工业化和城镇化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