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专题分析报告_第1页
东南亚专题分析报告_第2页
东南亚专题分析报告_第3页
东南亚专题分析报告_第4页
东南亚专题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南亚旅游专题分析报告第七组东南亚概述东南亚地理上包括中南半岛和南阳群岛两大部分,世界各国习惯上将越南、 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5国称之为东南亚的“陆地国家”或“半岛国家”; 而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菲律宾 5国称之为东南亚的“海洋国家” 或“海岛国家”,群岛区和半岛的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半岛北部山地属亚热带 森林气候。浓郁的热带气候与海岛特征融合在一起,使得东南亚地区充满了诱人 的吸引力。东南亚10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旅游目的地。 从自 然资源来看,东南亚是世界三大热带地区之一,复杂多变的地貌和气候造就了东 南亚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各国除老挝以外都有漫长的海

2、岸线,星罗棋布的海岛, 适合发展目前世界最盛行的“ 3S”(阳光、海水、沙滩)旅游。新加坡的圣淘沙海 滩,泰国的帕塔雅海滩、普吉岛,越南的海防,菲律宾的科雷吉多岛等都已经成 为闻名于世的度假胜地。止匕外,东南亚国家还有众多的火山、溶洞、瀑布景观、 著名的避暑胜地和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东盟国家拥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如印尼的婆罗浮 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佛塔,泰国的班清、农诺他遗址以及分布在东盟国家的巨石 文化遗址对文化旅游有很大的吸引力。东盟国家还有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如泰国有“黄袍之国”之称,是唯一的仍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印尼是世界上最 大的伊斯兰教国家,菲律宾是东南

3、亚唯一的天主教国家。 同时,东盟各国是多民 族文化国家,亚洲文化与欧洲文化兼收并蓄,民族风俗色彩纷呈。东南亚国家中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文莱等国旅游业发展中起步较早, 目前旅游业已经发展成熟,旅游的各种服务和配套措施相当先进, 如从旅游交通 设施来看,以“新马泰”为代表的旅游业发展较好的东盟国家,不惜超前投资, 已建成亚洲第一流的交通设施。新加坡的樟宜机场运行着世界上57家航空公司的飞机,880条航线把世界上110个城市与新加坡相连。马来西亚的公路四通八 达,公路长度和质量居东南亚之首。其优良的交通系统已被世界银行定为交通发 达A级国家。这些国家的旅游品牌已享誉世界,成为倍受欢迎的旅游目的

4、地。东南亚旅游业伴随着其经济的长足进步而越来越引人注目。东南亚各国和大 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经济实力有限的情况之下选择了优先培育和发展国际入 境旅游市场的方式,并以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在世界旅游版图上占据重 要地位。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以热带气候与海岛特征为主体 的“S”(阳光、海水、沙滩)特色,更是成为这一地区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耀眼 亮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的入境旅游人数从 1992年的2177 万人次增长到2002年的4399万人次,翻番的速度只用了 10来年的时间。近些 年东南亚国家的旅游业更是蓬勃发展,其增长速度是世界旅游业平均增长速度的 2倍,

5、2008年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吸引游客 5400万人次,其中约42%的 游客来自东南亚内部,除此之外,主要客源地还包括欧盟、中、日、韩等地。东南亚旅华市场若干特征分析东南亚旅华游客是我国主要入境游客群体之一。 研究近两年的统计数据,可 以发现东南亚旅华游客具有以下特征:主要流向近距离的南方省份和经济活跃、 区域间经贸交流、人员往来频繁的发达省份;以商务为首要旅游目的,探亲访友 旅游特色鲜明;季节分布和人均花费都较为均衡; 对具有我国特色的、日常生活 需要的旅游商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了解上述特征,可以有针对性地开拓东南亚 旅华市场。从空间分布来看,东南亚旅华游客旅游流具有三大特征:1、东南

6、亚旅华旅游流的空间集中度非常高;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中,广东等9省接待了 旅华东南亚游客总数的80%,其余22省份接待的东南亚游客仅占20%。2、东南亚旅华旅游流呈现出显著的距离衰减规律;可以看出,距离是影响东南亚旅华旅游流的重要因素。上述9省份中,仅北京属于北方省份,其余8省均属于南方省份,和东南亚地区存在着地理空间上的 接近性,特别是云南和广西两省份,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地理上和东 南亚各国毗邻,接待的东南亚游客数量多,并且占本省接待外国游客的比例也高 (23.8%、18%)。这说明,地缘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东南亚旅华游客群体的流向。地理空间的接近,直接

7、或间接造成了有利于旅游活动的因素:首先,南方各 省和东南亚各国交通便利,旅游通达性良好;其次,南方各省和东南亚各国经贸 交流频繁,商务、会议等旅游活动活跃;第三,历史上南方各省和东南亚各国之 间人员迁徙频繁,东南亚各国华侨的祖籍多为南方各省, 认祖归根、探亲访友也 使得旅游活动更为频繁。3、除距离因素外,东南亚旅华旅游流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接待东南亚游客最多的上述9省中,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北京6省均属于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达、对外经贸交流活跃的省份。贵州、 湖南、江西等省虽然在地理空间上距离东南亚各国较近,但由于经济发达程度不 够,所以接待的东南亚游客较少。东南亚旅华旅游流

8、时间特征2006-2007年,按照月份统计,东南亚旅华游客总数在各月份之间没有太大 变化,除12月份之外,旅游淡旺季差异较小,12月份,东南亚旅华游客明显增 多;相比之下,除东南亚地区之外的入境游客总数季节变化则较为明显,旅游淡旺季差异较大,7、8、10月份是其他入境游客较为集中的月份,2月和12月份 是其他入境游客最少的月份东南亚旅华旅游流季节差异较小,有利于我国主要旅游接待地合理安排东南 亚旅华游客的旅游活动。东南亚旅华游客旅游目的特征东南亚旅华游客最主要的旅游目的是商务, 近三分之一东南亚游客旅华是进 行商务活动(32.5%);其次是观光游览(22.9%)、休闲度假(18.5%)和探亲访

9、 友(14.3%);以会议、宗教朝拜和文体、科技交流为旅游目的的东南亚游客是 很少的。和东南亚旅华游客相比,其他国家旅华游客的首要目的是观光游览(32.8%),其次是商务(31.3%),再次是休闲度假(15%)可见,东南亚旅华游客在商务旅游和探亲访友旅游两类旅游活动方面,比例 高于其他外国游客,这和我国近年来和东南亚地区经贸活动日益活跃以及历史上 我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频繁的人员迁徙、流动有密切关系。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额, 从1990年的66.91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 1608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2007年初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服务贸易 协议在菲律宾签署,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贸

10、区的建设进入全面、实质性的实施阶段。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双边的关税将大大下降,非关税壁垒将大幅度减少,双边的贸易、投资将大大增加;还有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 投资峰会、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等一系列合作机 制的建立和实施,昆曼公路等一批跨国合作项目也将陆续建成和投入使用17。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东盟10+3的地区一体化进程有可能进一步加快,中国 和东盟之间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步伐很可能加速 18 o迄2007年,东南亚华人华 侨总数约3348.6万。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东南亚的中国移民及其眷属 至少在250万以上。东南亚华侨华人约占东南亚总人口的 6

11、 % ,约占全球华侨 华人的73. 5 % (具体见表3)。19。可以预见,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商务 活动将会更加活跃,伴随而来的商务旅游和探亲访友旅游活动也将继续增长。 东南亚旅华游客旅游消费特征1.东南亚旅华游客人均花费2007年,东南亚旅华游客每人每天花费在 172美元至203美元之间,各国之 间较为均衡,略少于我国主要入境客源国的游客花费。但是,和 2006年相比, 东南亚旅华游客的花费增长较快。随着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东南亚经 贸活动的日益活跃,可以预见,东南亚旅华游客的旅游花费会有一个较快的增长。 2.东南亚旅华游客对旅游商品的消费兴趣根据2006年和2007年的抽样调查结

12、果,东南亚旅华游客对旅游商品的兴趣 主要集中在食品/茶叶、服装/丝绸、纪念品/工艺品,其次是中成药/保健品和瓷 器/陶器;而对于我国不占优势的旅游商品或者东南亚地区更有特色的旅游商品, 例如酒类/香烟、地毯/挂毯、首饰/珍珠和胶卷/电器等旅游商品,东南亚游客的 兴趣不大可以看出,东南亚旅华游客对于日常生活用品以及中医药保健用品表现出较 为浓厚的兴趣,而对于奢侈品的兴趣则不大。东南亚旅华游客对于文复品/字画的兴趣偏低,可能和以文化/体育/科技交流 为旅游目的地的东南亚旅华游客数量(仅占东南亚旅华游客总数的2%)很少有关。因此,针对东南亚旅华游客,我国应该开发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具有比较优 势,同时

13、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旅游商品, 而不宜过多推出没有特色,日常生活 不太需要的旅游商品。进一步发展东南亚市场对策以商务为首要目的,探亲访友目的鲜明的东南亚旅华游客今后仍然会主要流 向距离较近的广东、云南、四川、广西和经贸活动活跃的上海、江苏、北京、浙 江、福建等地。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东南亚经济贸易区的加 快建设,东南亚旅华游客的规模会不断扩大, 旅游花费会不断提高。加快旅游基 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开发具有我国特色的、日常生活需要的旅 游商品是开拓东南亚入境旅游市场,不断提高旅游收入的得力措施。第一,建立双方旅游合作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建立旅游合作组织,其任务 是制定

14、旅游合作计划,协调旅游业务,定期举行会议,交换旅游信息,发行有关 的旅游合作出版物,解决双方在旅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第二、合作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开辟新的旅游路线。根据目前旅游者的流 向情况,重点应发展中国西南的旅游业务,以吸引更多的东南亚国家的旅游者。 鉴于东盟国家旅游业起步较早,旅游机构的经验较丰富,可以邀请有经验的管理 人员到西南地区考察,提供咨询。在旅游路线方面,可以考虑开辟新加坡一中国 西南旅游线(如新加坡一昆明一成都一桂林一广州一香港等),马来西亚一中国西南旅游线(如吉隆坡一广州一桂林一成都一贵阳一昆明等),泰国中国西南旅游线(如曼谷一成都一重庆贵阳昆明等),澜沧江一媚公河旅游线(昆

15、明 一西双版纳一琅勃拉邦一万象一廊开一桔井一金边等)。在旅游项目方面,可考 虑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项目,如品尝中国西南名特食品游,中国西 南寻根游,西南民族节日游,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游,西南溶洞群游,宗教朝圣游 等。止匕外,还可开展一些带专业考察性的旅游项目,如西南动植物考察,东南亚 与中国西南跨境民族比较考察、中国西南高原湖泊考察,中国西南民俗考察、中 国西南乡镇企业考察等等。第三、进一步发展边境跨国旅游。从近几年的实践看,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国 家的边境旅游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按照中国人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在今后一段时 问,参加边境跨国旅游,仍将是中国公民赴东南亚国家旅游的主要选择。中国仍 将是接壤的东南亚国家的巨大客源市场。 但从当前情况着,与中国西南开展边境 跨国旅游的东南亚国家还须进一步加强边境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增加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线,增加新的旅游项目,使边境跨国旅游能吸引更多的 中外游客。第四,加强双方在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