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7_第1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7_第2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7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广东仲元中学 刘纯教学构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粤教版选修教材新闻阅读与写作中通讯单元的篇目。此文曾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它既具备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所拥有的共性,也有它的独特之处。作为选修篇目,本文可以让学生对新闻作品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最大的特色在于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架,字里行间灌注着记者强烈的个人情感。它最大的新闻价值在于主题的永恒:引导每一位读者铭记历史、反思历史,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所以教学时把这两点作为重难点。根据阅读的一般规律,初读文本时,读者可能对画面感较强的文字比较感兴趣,所以抓住文中画面感较强的

2、几个典型细节作为体会情感和探讨主题的突破口。教学目标:1通过鉴赏文中典型的细节描写,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强烈情感,体会本则新闻的独特之处。2. 探讨本则新闻的主题及其永恒价值。 3. 记住历史的惨痛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难点: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强烈情感,探讨本则新闻的主题及其永恒价值。教学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作为一篇新闻,标题却说“没有什么新闻”,你有没有读出新闻?设计意图:由别出心裁的新闻标题入手,看似矛盾的表述,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分析:战后的奥斯维辛每日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者,当年纳粹的骇人行径已经成了“旧

3、闻”。但是面对纳粹留下的残害犹太人的种种刑具,面对数以千计的死难者照片,参观者会有怎样的感想和触动、应该有怎样的反省和思考,这成了罗森塔尔要挖掘的新闻主题。或许在现在看来,这也毫无新闻可言,因为1970年联邦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认罪的镜头,已成为德国悔过自新的经典象征。但1958年的联邦德国对纳粹历史更多的是无视、沉默与回避。二、走进文本报道中没有过多渲染已被大家所熟知的奥斯维辛的残酷、血腥,只有一些令人过目难忘的细节,如:关于布热金卡的环境描写,焚尸炉上怒放的雏菊,照片墙上温和微笑的姑娘,参观者们的反应品味细节,思考:罗森塔尔想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什么情感?你读了这些细节又有什么感

4、受?设计意图:通过品味细节,体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强烈情感,进而领会本则新闻的主题。分析:(一)关于布热金卡的环境描写第一、二自然段:布热金卡现在平静、美好的景象与历史上的黑暗、残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作者用了“最可怕”和“居然”两个词和四个“不该”,表达了对那段噩梦般历史的强烈否定,他甚至在诅咒那个曾经充满罪恶的地方,奥斯维辛永远也不该拥有这些美好的景象,现在再美好也无法掩盖那段罪恶的历史。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警醒和担忧:残酷的历史正在远离,时间会冲淡人们的记忆,美好会掩盖罪恶。文章结尾: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意味着和平之光已降临奥斯维辛,在此饱含了罗森塔尔对和平与幸福的向往。

5、(二)焚尸炉废墟上怒放的菊花这个景象不仅让参观者及罗森塔尔终生难忘,也让我们读者回味无穷。一边是充满死亡气息的焚尸炉,一边是充满生机的怒放的雏菊;一边是对生命的戕害,一边却是生命的顽强绽放。强烈的反差既表达了作者对纳粹戕害生命的控诉,也饱含了对生命生生不息的赞美。(三)照片墙上温和微笑的姑娘在一群表情木然的囚犯中,温和微笑着的姑娘特别引人注目。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没有痛苦和恐惧的表情,这向我们昭示生命的顽强、坚韧与乐观,但这美好而年轻的生命已化成灰烬,这难道不是对法西斯最直接、最愤怒的控诉吗?(四)参观者的反应肃穆的步伐、沉重的表情、深入骨髓的惊恐、令人窒息的痛苦以及发自内心的祈祷,所有这些无

6、不昭示着参观者内心所经历的巨大震撼,他们体验到的应该不仅仅是害怕,更多的是感同身受的痛苦,以及苦痛磨折后的反思,这正是每一个善良正义的人们应该感受到的,也是作者想从中挖掘出的现实意义过去的已经过去,而未来将如何面对,这是人类必须思考的沉重话题。小结:罗森塔尔在平静的叙述中尽情表达着对法西斯残酷罪行的鞭挞和诅咒,表达着对和平与幸福的向往,表达着对人性和美好的呼唤。他也在以自己的文字拨动读者的心,引发读者去思考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美与丑,什么是战争与和平,什么是邪道与天良。三、观照现实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和平之光普照世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仍然闪耀着永恒的光芒。它的存在价值和现实的意义在哪儿?

7、请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探讨新闻主题的永恒价值,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热爱之情。分析:二战以来,局部战争不断,国际局势紧张,各国暴力、血腥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必须记住历史的惨痛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虽然和平之光已普照大地,但我们却不能忘记人类历史上无法跳过的那一页。铭记历史、反思历史是一种责任,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所必须承担的,也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民族所必须承担的。尤其是对于经受了巨大灾难的中国来说,对灾难的记取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铭记历史是我们不断奋进的动力。鲁迅曾经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现在的我们虽然与那段历史没有直接的关系,但那段历史使我们开始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 四、独特感受请在划横线处写下自己的独特感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有的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有的是 。设计意图:深化学生对本文新闻价值的独特认识,同时训练学生精炼表述的能力。五、推荐阅读(一)文学作品1纳粹与理发师作者:德 埃德加希尔森拉特 译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