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区域卫生与智慧医疗发展分析目 录TOC o 1-5 h u HYPERLINK l _Toc517294767 1.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 PAGEREF _Toc517294767 h 3 HYPERLINK l _Toc517294768 2.方正医疗专供机面世,成就医生“好助手” PAGEREF _Toc517294768 h 7 HYPERLINK l _Toc517294769 3.区域卫生信息化技术路线图 PAGEREF _Toc517294769 h 9 HYPERLINK l _Toc517294770 4.中域海量:对接“医疗I
2、T”平衡点 PAGEREF _Toc517294770 h 15 HYPERLINK l _Toc517294771 5.医疗信息化采购权生变,智慧医疗成富人俱乐部 PAGEREF _Toc517294771 h 19 HYPERLINK l _Toc517294772 6.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PAGEREF _Toc517294772 h 23 HYPERLINK l _Toc517294773 7.区域医疗信息化迫在眉睫 PAGEREF _Toc517294773 h 26 HYPERLINK l _Toc517294774 8.区域智慧医疗信息化成热点 PAGEREF
3、_Toc517294774 h 29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EBM是指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循证医学中的证据主要指临床人体研究的证据,按质量和可靠程度可分为五级(可靠性依次降低)。一级: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二级: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RCT结果。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四级:无对照的病例观察。五级:专家意见。在治疗方面,国
4、际公认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CT)和RCT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SR,或Meta-分析)结果是证明某种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可靠的依据(金标准)。但在没有这些金标准的情况下其他非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及其SR也可作为参考依据但可靠性降低。 循证医疗保健(Evidence Based Healthcare,EBH)循证医学用于针对个体病人的临床实践时称为Evidence Based Medicine,在用于对成组病人或群体作出医疗卫生决策时又称为Evidence Based Healthcare。 循证医学的基本实践过程1.针对具体病人提出临床问题。2.高效率收集解决问
5、题的最好研究依据。3.严格评价研究依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4.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具体病人的处理。5.对进行的临床实践作出后效评价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SR)SR是按照特定的病种和疗法,全面收集所有相关、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并进行科学的定量合成(Meta-分析)从而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即这种疗法究竟有效、无效、或还需进一步研究。目前发达国家已将SR和RCT作为制定治疗指南的主要依据。 管理医疗(Managed care)对同类病人的治疗方法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称为管理医疗或控制医疗(Managed care
6、)。是介于针对个体病人的传统临床医学和针对群体的公共卫生学之间的一种医疗形式。医学发展到20世纪末,传统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学之间的截然分界已不再存在。在介于其间的管理医疗系统中,对一组情况类似的病人,确定出一套规范的基本医疗措施,指导医生的医疗行为。这些规范的基本医疗措施是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的。 Cochrane协作网( Cochrane Collaboration, CC)Cochrane协作网是一个国际性的非赢利的民间学术团体,旨在通过制作、保存传播和更新系统评价提高医疗保健干预措施的效率,帮助人们 制定遵循证据的医疗决策。CC内部的每一个中心和每一个成员,都共同遵守九项原则:即和作;
7、立足于每个参与者的热情和奉献精神;避免重 复;减少偏倚;随时更新;开展与病人利益和临床实践相关的研究;推动发展;保证质量;可持续性:确保对评价、编辑处理和主要功能的管理和更新。大家共同努力,保证为医疗保健各领域提供高质量、最新的SR,促进SR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在C内部发展高效率、高透明度的 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以争取CC内部的相互理解与合作。目前全世界已有13个国家成立了15个中心,其中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挪威 、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南非、西班牙、德国和中国都是一个国家一个中心,只有美国是一个国家4个中心,分别位于San Antonio、San Francisco、New Engl
8、and和Baltimore, 4个中心共同行使别的国家一个中心的功能,因而耗资、耗人,协调工作量大,已于2000年 3月决定合并成一个中心。CC内部最核心的生产单位是50个系统评价组,即按照大家共同感兴趣且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病种成立的SR小组(Cochrane Review Groups, CRGs),例如中风组、传染病组、性传播疾病组,肿瘤组等,目前已有50个CRGs。还有按照相互关系的远近组成的不同领域(field)和网络等实体,现已有肿瘤网络、补充医学(Complementary Medicine) 、老年医学保健、健康促进、初级保健、康复医疗及相关治疗和疫苗等7个领域,正在筹措儿童保
9、健、护理和药品领域,逐渐涵盖医疗保健领域的方方面面。 Cochrane 数字图书馆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 CL)是CC的主要产品。SR主要借助Cochrane图书馆以光盘(CD-ROM)形式一年四期向全世界发行。在众多的临床医学数据库中,CL之所以被认为是循证医学的重要资料库,则因为它是目前得到日益广泛关注和重视的最全面的系统评价资料库;是卫生保健疗效可靠证据最好的和唯一的来源;是易于不断得到更新和接受评论,修改错误,从而保证质量,增强结论的可靠性的电子杂志。CL适用于临床医生、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等有关人员。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Cochr
10、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 CDSR (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资料库) 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s of Effectiveness, DARE(疗效评价文摘库)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CENTRAL (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和CENTRAL管理资料库)Cochrane Review Methodology Database (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数据库)About Cochrane Collaboration(Cochrane协作网信息
11、)实施循证医学条件最佳的科研证据,高素质的临床医生,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现代的医疗措施。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别作为证据提供者,参与收集与评价文献,提供最佳证据。作为证据应用者,正确、客观、结合实际地应用证据。循证医学的目的循证医学的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包括发病与危险因素认识与预防疾病;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疾病的正确合理治疗应用有疗效的措施;疾病预后的判断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合理用药和促进卫生管理及决策科学化。 循证医学对临床医学的影响促进临床医疗决策科学化与临床医学发展促进临床医生业务素质的提高,紧跟科学发展水平发展临床难题,促进临床与临床流行病学科学研究促进临床教学培训水平的提高
12、,培训素质良好的人才提供可靠的科学信息,有利于卫生政策决策科学化有利于患者本身的信息检索,监督医疗、保障自身权益方正医疗专供机面世,成就医生“好助手”2010年,中国新医改进入关键性的第二个年头,医疗信息化的具体实施成为今年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如何在医疗信息化进程中,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使医生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树立起科技医疗的形象,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不单单要靠医疗行业的努力,更需要依赖设备供应商、应用方案商等多方面在多层次上的相互配合协作才能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整个新医改内容的关键。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HIMSS)总裁Stephen Lie
13、ber认为,中国政府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医疗系统改革,但是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和相关机构正在努力鼓励大家使用IT技术以及相关临床信息技术系统,尤其在医院、社区以及公共医疗领域开展信息共享极其重要。鉴于现在我国医疗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医疗信息不对称情况显得尤为突出:农村医生、社区医生对于医疗行业信息获取途径有限,而互联网上各种资料不仅查找复杂,并且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如何帮助他们准确全面的获取信息,将有用的信息整理集合,成为摆在各方案提供商面前的问题。8月底,方正科技以工作在医疗第一线的医生需求为中心,研发推出文祥E510医疗专供机,提供从医疗行业日常应
14、用到IT管理的全面解决方案,以省心、贴心、安心的服务成为医生离不开的好助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文祥E510为医生解决了两大大方面的信息安全问题:一是通过系统自动还原,保持软件系统稳定和重要文件安全,解决了系统崩溃等问题;二是通过随机配备的自动备份软件,实时保护医生重要文档,解决了软件损坏、文件丢失等问题。有了文祥E510的安心帮助,医生的日常记录就如同被锁进了保险箱,医院信息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区域卫生信息化技术路线图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系统首次与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以及医疗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制、科技和人才保障、法律制度并
15、列,被称之为“新医改的四梁八柱”。这是医疗卫生信息化技术领域迎来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医改方案指出:“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快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方案中重点强调了“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方案要求:“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
16、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加快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管理与监督、参保单位和个人管理服务等具有复合功能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合)人员就医,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加强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关键环节的监控。”标准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20多年以来,信息标
17、准化始终困扰着业界的发展,很多专家为此付出了不懈地努力。2009年是医疗卫生信息化标准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年,5月和8月,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相继出台,我们称之为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标准年” ,新医改之年,标准的出台必将极大地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5月,在卫生部推出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后,本刊记者采访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饶克勤主任时,饶主任指出,按照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当前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打好三个基础、建好三级平台、提升业务应用系统”。“打好三个基础”的核心是要加快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化的建设
18、。第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化的居民健康档案,其中包括统一的内容,和标准化的信息及数据。如果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和标准化的要求,健康档案将会是五花八门,这将会重走美国过去的道路。二是建立国家电子病历的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即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电子病历的内涵、基本架构和数据标准做出清晰定义。三是建立国家卫生信息数据字典。只有打好这“三个基础”,才能推动以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才能使我国信息化建设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各个业务领域的应用性,实现各级业务系统的数据采集、共享和交换。“建好三级平台”就是建立国家、省和地市三级平台。地市级平台是面向居民
19、的个案数据平台(包括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摘要等)、数据交换中心、区域卫生管理平台;省级平台是面向综合卫生管理平台,包括个案索引和系统整合等,主要目的是服务于管理决策和社会需求,实现区域内信息共享;国家级平台是全国的综合卫生管理平台,主要服务于管理决策、政策制定、行业监管、健康评价、以及绩效考核。“打好三个基础、建好三级平台”,就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必须要对医药卫生领域各个环节的需求、内容、信息、流程、管理以及标准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解决信息从哪里来,怎么来?信息储存在哪里,怎么储存?以及信息被谁利用和怎么用等问题。医院信息化建设趋于成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们认为,我国医院信息化建
20、设趋于成熟,未来几年,医院信息化建设仍将保持比较快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医院深化管理和服务临床业务方面,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以下方面:1. 成熟的信息技术加快了建设进展医院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建设发展,已经度过了试点阶段、重点医院部署阶段,正在向普及化应用和部署阶段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各种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信息产品价格日益降低以及大量的成功客户案例,这些因素都大大加快新用户立项、选型和部署的步伐。2. 数字医学装备技术发展推动了临床信息化建设和升级随着医学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医院购置大量采用新技术的医学装备,因此,建设PACS、LIS等临床信息系统,结合电子病历系统统一管理临床数字资源,已经成为医院
21、迫在眉睫的需求。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有34.1%的医院正在计划建设PACS系统;而已经建设了PACS系统的医院,也面临着升级和增加存储容量的需求。3. 医院内部的需求驱动力在增强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开展和深入,数字化医院管理成为各级各类医院院长面临的重要课题。医院信息化的需求开始从满足医疗业务需求上升到管理的需求。信息化经历着从关注技术方案到医疗业务,进而到优化管理流程、改进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服务的综合满意度,达到体现医疗公益性的目的。4.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到日程在医疗资源整合中,随着集团医院、医院与社区联合等新模式探索的展开和深化,医院的围墙渐渐被“推倒”,区域医疗将会成为院长们的管理
22、范畴。而具有“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特色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将成为各级政府和医院院长关注的焦点之一。 区域卫生信息化技术路线随着医疗资源整合的深入,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将成为未来35年的发展重点,现在各地都在积极地探索。专家认为,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和电子健康记录主要就 是要解决“三个模型”和“三个架构”的问题,即:概念模型、功能模型和信息模型,以及业务架构、系统架构和信息架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资源规划的重点就是 结合本地实际,完成“三个模型”和“三个架构”的系统设计。饶主任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第一步要建立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的概念模型,即建立“以人为本”的三维健康管理模型。第二
23、步是根据概念模型,以区域标准化健康档案建立为主线,对医疗卫生相关的业务进行梳理,建立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的功能模型。第三步是根据前两者,分析数据流,建立数据模型,从而标准化区域卫生服务数据集。三个阶段的研究层层递进,步步相连,将对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的基本功能规范的研究贯穿始终。近年来,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卫生部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和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组织全国近千名专家、学者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开展了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科技攻关,同时,在广东的佛山和江门,以及上海、浙江等地开展了研究试点项目。饶主任认为,这些研究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信息化理论与基
24、础层面,包括需求分析(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卫生信息标准与数据字典、健康档案的内容规范与信息标准、电子病历的基础架构与信息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另一个层面是信息技术实际应用层面,包括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以及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等方面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项目,建立和完善了国家医疗信息基础框架和基础理论,同时取得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架构和信息标准,电子病历基本架构和数据标准研究,数字化医院的试点示范工程,基于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以及国家、省级卫生管理平台方案等一系列成果。迎来“电子病历”发展高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
25、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电子病历的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建立国家卫生信息数据字典,加强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基础上,重点推动以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并提升业务应用系统,构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服务机制,实现区域卫生协同,惠及居民。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卫生部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于2009年7月推出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这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首部关于电子病历的国家标准,对于规范和推动我国各级各类医院建设和应用电子病历具有重大的意义。电子病历是现代医疗
26、机构临床工作开展所必需的业务支撑系统,也是居民健康档案的主要信息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的电子病历建设是实现区域范围以居民个人为主线的临床信息共享和医疗机构协同服务的前提基础。不仅能保证健康档案“数出有源”,还能有助于规范临床路径、实现医疗过程监管,促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紧急医疗救治能力。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的“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总体目标,现阶段我国电子病历标准化工作的首要目的是满足区域范围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临床信息交换和共享需要,实现以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区域卫生协同,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焦点问题。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首次制定了我国电子病历业务架构
27、和数据标准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电子病历的基本概念和体系架构,电子病历的基本内容和信息来源,电子病历信息模型,电子病历数据组与数据元标准,电子病历基础模板与数据集标准等内容。电子病历标准的出台,必将推动医院电子病历的建设和应用,引来电子病历的建设高潮。中域海量:对接“医疗IT”平衡点医疗和IT本身是矛盾的:医疗是一门经验科学,经验越足越有价值;而IT追求的是新技术,需要快速的知识更新。IT人员善于用最新的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医疗人员却更为注重过往经验的积累与体现。因而,如何在医疗和IT中间取一个平衡点,成为医疗IT业者共同面临的一大门槛。重构远程医疗商业模式不同于一般商业性医疗方案商,北京中域海
28、量医疗标准数据库有限公司是卫生部直属医院管理研究所参股的中外合资企业。配合医院管理研究所承接一些国家课题,中域海量主要负责相关政策标准的解读,并将这些标准更加IT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域海量就像一座嫁接桥梁,帮助用户搭建起从医疗到IT间的联结通道。” 中域海量常务副总经理张照宇表示。张照宇将公司的主营业务定义为“医疗IT”,除上述标准解读业务外,公司在相关商业医疗IT项目上的操作同时也进行得有声有色。“在配合卫生部将相关政策落实到位的同时,中域海量不会去炒作一些概念和噱头。我们只是在脚踏实地做事情,这既是由于我们的特殊身份决定的,也是我们与同行不同的一些地方。”其中,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核心的
29、远程医疗就是中域海量当前的重点项目之一。张照宇指出,农村卫生工作一直以来是一项长期受到重视的政府工作。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以来,中央政府和各地区政府在农村医疗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效果显而易见。然而,由于我国人均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医疗发展受到区域和经济的双重影响,农村地区长期缺少医疗人员和医疗技术的问题不可能短期得到解决,超过中国一半的人口只能分享3%的医疗人员。虽然“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等有关政策可以缓解一些问题,但是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中域海量分析了中国目前远程医疗的技术水平,并且结合中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个商业模式,大致解决的就是针对农民看
30、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有别于以前远程医疗的新的商业模式。”他介绍道,以前的远程医疗主要集中于疑难杂症和罕见疾病的会诊,利用远端的专家,对某一些特殊病例及比较复杂的病例,集中进行会诊。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中域海量设计了一套针对农村多发病、常见病的一套远程医疗体系,使远端病人和中心端专家建立一个联系通道,并通过这一通道进行诊断。虽然在实际手段上同传统远程医疗技术并没有太大区别,但中域海量更看重的除了使农村在医疗资源均等化事件中能享受到相对均等的医疗资源外,还结合新农合的政策进行了新的设计。“解决这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只要能把病人留在当地解决他的医疗问题
31、,对于农民的负担是最低的,包括他的交通支出、医疗支出等问题。基于中域海量的远程系统,我们核算下来会减轻农民负担一块很大的比例,而对新农合也能省很多钱。”张照宇说。去年10月份,中域海量与辽宁省阜新市正式签署框架协议,共同发展中国第一个城市农村远程医学咨询和远程医学会诊项目,并希望在项目成功的基础上向全国推荐。“我们会根据这些项目的试点,同相关部门共同探讨该模式的可复制性。目前这个工作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近期我们会对相关事件有进一步的公布。”张照宇说。区域医疗任重道远随着新医改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与实施,医疗行业对信息化的重视也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区域化医疗、HIS、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都成为当前
32、行业非常热门的词汇。“但真正把区域化医疗做好,目前好象成功案例并不是很多。上海、厦门等地进行过这方面的一些尝试,但和国家要求的区域化医疗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张照宇说。根据政府最近出台的区域化医疗新政,要求各地卫生局做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区域规划,规划内容涉及到医院数量、医院分布、医师数量以及各种医疗资源的调配,包括健康档案管理、与相关政府机构的接口处理,等等,这些都在地方政府区域医疗规划的范围之内。“要将如此庞大的一个设计以IT的形式来体现出来,真不是目前的医疗IT能够解决的。”张照宇指出,当前的医疗IT更倾向于产品和纯医疗的流程设计,而在区域化医疗平台中要涉及到医疗平台均衡调用的问
33、题。以疾控中心为例:疾控中心对疾病的发现和监测手段与医院完全不同,其疾病监测都有一套独立的管理软件,如何纳入到区域医疗体系范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全部实现的。而对于电子病历,虽然电子病历已在我国经历了很长一段发展时间,但目前国家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中域海量基本电子病历所做的事情是,还主要集中在医院病人数据收集方面。相较而言,医疗数据的来源比全概念的区域医疗来得简单,而且,电子病历主导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终老全生命周期的医疗状态的监控,在这个过程中,最基础的就是人的数据,同时,基础医疗数也是能维持区域化医疗的运营的核心支撑。其实当前大多电子病历企业所做的都是为未来国家区域化医疗整体体系下先期
34、进行数据收集准备,同时搭建一个更具效能的数据分析体系。把准医疗IT平衡点在张照宇看来,医疗和IT本身是矛盾的:医疗是一门经验科学,经验越足越有价值;而IT追求的是新技术,需要快速的知识更新。IT人员善于用最新的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医疗人员却更为注重过往经验的积累与体现。因而,如何在医疗和IT中间取一个平衡点,成为医疗IT业者共同面临的一大门槛。“早期的HIS是IT厂商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了解决医疗问题而设立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医疗人员为了解决医疗问题而设立的方式。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便,或一些看似很外行的软件管理方式。但这是不可避免的,让IT人员去理解理解,这确实很难。”张照宇坦言,在医疗
35、IT行业,既懂IT又懂医疗的综合人才的缺口非常大,中域海量同样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人员的使用上很难取舍:作为医疗IT人员,要懂得更多IT知识,才能对相应事件有更好的理解;相应地,如果他只懂IT,不懂医疗,他就很难与医疗届专业人士进行很流畅的沟通。医疗人关注业务,IT关注技术,如果没很好的对接点,就很难满足医疗行业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对此,中域海量与国内几家高等院校签订了一些战略合作协议,一方面为公司培养自己的医疗IT人员,另方面也为高校培养专业人才,同时也尽企业一份社会责任。除了行业背景的优势外,中域海量的另一大优势也在于民营资本参与医疗事件。众所周知,当前大部分主力医疗机构都属公立性质,即便
36、有一些民营企业,但都未进入主力阵营。从这个角度来看,民营资本与商业公司的参与,将给整个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进程带来更多管理借鉴和商业价值。 医疗信息化采购权生变,智慧医疗成富人俱乐部 医改实行一年,采购主体从过去的各大医院,集中到区域卫生厅局等主管单位,大平台大集中式采购,使中小企业失去生存空间。有中小企业主向本报诉苦,这种采购主体的转变,极大地抬高了市场进入门槛,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以医疗影像方面为例,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已经有超过四成中小企业遭洗牌。 随着包括用友、东软、神码等巨头动辄以上亿注册资金临时组建医疗公司,杀入医疗信息化,这个行业也开始从中小企业混战,走向富人俱乐部超级玩家
37、时代。与此同时,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平台阳谋”浮出水面。在平台概念包装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成为平台寄生虫。 现在医疗信息化的重点,是社区信息化、区域信息化,采购主体从过去的各大医院,集中到区域卫生厅局等主管单位,大平台大集中式采购,每个单子都是两三千万、四五千万,中小企业根本就够不着门槛。 采购主体生变,中小企业遭洗牌此前,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医疗信息化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如1300家左右的三甲医院等),中小城市、特别是县、乡镇医院除了办公自动化之外,对信息化建设是有心无力。而这轮医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加强基层医疗,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而信息化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38、用,因此,对信息化就高度重视。 广州番禺某社区医院的信息化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这次医改,使得医疗信息化的主体,从此前的单个的医院,转向了片区整合,卫生厅局成为推动信息化的主导力量,也掌握了信息化设备的招标采购权。 采购主体的换位带来的最大变动,就是相关领域的中小IT企业遭遇洗牌。据了解,此前各地都有很多专业的中小公司专注做医院的信息化业务,他们凭借各种优势(如人脉资源,回扣等),各有各的活法。虽然很难做大做强,但日子还是过得下去。 “以前我们只要找单个医院谈,单子较小,可操作的空间就比较大。可以走正规程序,也可以潜规则。但现在医疗信息化的重点,是社区信息化、区域信息化,采购主体从过去的各大医
39、院,集中到区域卫生厅局等主管单位,大平台大集中式采购,每个单子都是两三千万、四五千万,中小企业根本就够不着门槛。”已经在广州医疗信息化市场打拼了多年的黄先生告诉记者。 据黄先生透露,很多此前做医疗行业系统集成的中小企业,现在已经很难单独接到活了,不少中小企业不得不裁员、转行、甚至关门。“机会好点的,能从大的集成商那里接到些活。这些大集成商,会把一些含金量不高,或者自己不能做的业务,转包给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 “智慧医疗”成富人俱乐部自去年启动新医改以来,医疗信息化市场就成为各大IT厂商争夺的香饽饽。据东软首席运营官卢朝霞此前透露,未来三年,医疗机构信息化的投入将高达100亿160亿人民币,如
40、果算上硬件投入和医疗设备投入,这将是一个高达数千亿的巨大市场。 医疗信息化市场风光无限,各大软件厂商争相挤进来。东软、用友、神码等管理软件巨头都成立了专门的子公司,专攻医疗信息化市场。加上华海、天健这些在该领域经营多年的公司,还有IBM、甲骨文、惠普、西门子等跨国巨头,使得现在这个市场里,玩的都是大户。“注册资金起码5000万,超过1亿的也有多家。中小企业根本就进不了这个圈。”东软医疗内部人士告诉南都记者。 该人士指出,中小企业之所以很难在这轮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是因为医疗信息化需要一套标准来支撑,如果中小企业太多,就会很乱,市场没有标准,就会给信息化建设留下隐患。“以前一个省里就有几十家企
41、业在做医疗信息化,现在全国就剩下那十几家巨头在玩了。” 政策导向也在推动大者通吃。据上述黄先生介绍,以前申办高新技术企业门槛不高,很多中小公司都能拿到。但如今,中小企业几乎很难拿到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资源进一步向大公司集中。 跨国公司平台阳谋医疗被公认是信息化最后一块肥肉,谁控制了平台,谁就能掌握话语权。 面对这轮医改大餐,IBM是最早提出平台概念的,在IBM的平台概念中一种是用于医域医疗和综合性医院集团的区域整合平台。另一个热门的是“云计算”的智慧医疗。 在IBM之后,微软、G E等大公司均相继提出平台的概念,微软通吃了医院信息系统、统一智能系统,甚至个人健康管理。而G E则面对中国市场推同一
42、系列的协同平台。国内的企业看到平台的战略很热门,包括东软、用友都跟风搞起了平台。平台的概念类似于给医疗系统打造了一个底层操作系统,如果一旦大公司抢滩了医疗系统的底层平台,那么中小企业就只能寄生到这个平台上。中小企业的生存要依赖平台商,游戏规则只能由平台商制定。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容提供商、软件开发商、设备生产商参与进来,然后又演变成为一个行业价值链平台。谁控制了核心平台,谁就控制了价值链关键点和薄弱点。 医疗器械行业的现状,就是跨国公司平台阳谋的追求目标。由于医疗器械行业的产品分类复杂、技术难度跨度大、进入障碍和自由退出机制都具有一定难度,使得这个行业一直处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二者之间。据记者了解
43、,目前在中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几乎为洋货所垄断。根据一些数据公司对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定向调查显示: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市场均被外国品牌占据。 旁边报道GE7000万乡镇医疗投资疑云GE医疗中国的新总裁对几千亿的医疗投资冲动不已。在这个去年三月刚从拉美公司调到中国的,在他看来新医改给他送来了天大的礼包,在预计8000亿投资中的三分之一会投入乡镇医疗。G E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提到广大农村会成为G E的处女地。 最新的投资消息是G E目前服务乡村市场的人员将从目前的100人增加到500人,面对
44、这样的一个市场,G E无疑是不惜血本,“一个G E商务人员一年成本,包括工资加各种服务和活动费用,至少需要15万,仅在人员配备上,一年就多投入7000多万元。”对于G E的这股大跃进,不少行业内的人表示“看不明白”,首先,这个市场并不像研究机构推算出的那么庞大,“一个镇医院买个二三十万的设备都是天大的数目了,可以说这是一个没有太大消费力的群体,过去也只能养活一些国产品牌区域服务商”。 长期做乡镇医疗的服务商告诉南都记者,在城市,一家医院有能力花上千万来购买一台PE T /CT,但在农村市场,一个医院花一万块钱买个心电图就了不起了。在城市,医院、产品需求和资金都很集中,数量可能只有三四千家左右,
45、而农村的这些资源则很分散,数量更是高达10万多家,曾经很多雄心勃勃准备在这块市场上大展拳脚的投资者已经铩羽而归。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从投资结构看,预计未来5年,IT硬件投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软件与服务的投资比重将逐年上升。未来5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将出现如下发展趋势:1、更多厂商加入到医疗业IT市场的竞争行列。纵观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从1993年起步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大批做HIS的独立软件开发商(ISV)蜂拥出现;第二阶段是在价格战和不成熟的市场中,大批ISV倒掉;第三阶段则是国外公司介入。 未来中国医疗行业IT市场的快速增长,将受到更多厂商的关注。国际厂商
46、中,除了英特尔把智慧医疗单拿出来,作为与数字企业、移动市场并列的行业市场外,其他如IBM、Oracle、思科等都成立了专业的医疗行业部门。而国内也有一些厂商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正在介入,比如方正收购在医疗行业方案提供方面排列五大的ISV众邦。最值得关注的是国外公司的进入,它们无疑会使医疗信息化市场的竞争态势变得更如火如荼。2、IT应用范围逐渐拓展,更多新兴应用进入眼帘。HIS一统天下的格局终将被打破,也正在被打破。继PACS(医疗影像信息系统)快速发展后,USIS(超声信息系统)、PIS(病理信息系统)、CMS(成本核算系统)、PEIS(体检信息系统)等也在发展,未来在电子病历、社区医疗以及
47、更大范围的健康管理方面,还会催生更多的应用。在应用上,仍将继续一个三步曲的进程。第一步,计费系统和临床系统;第二步,电子病历、结构化系统,更利于查询;第三步,工作流引擎、主件开发、SOA架构,更灵活,可以再造流程。3、医疗IT产品与服务一体化同时得到人们的关注。在很多医疗行业的ISV看来,整合产品与服务,是解决原有市场利润率低的最好方式,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尽管医疗信息化相关服务还不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但越来越多的ISV开始靠服务,把市场做精做深。4、竞争压力将促使医疗行业信息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企业之间整合。国内早期现身的ISV企业,生存下来的大都通过引入战略投资等方式,壮大规模,取得更
48、多的生存与发展机会。这些成长起来的ISV下一步必将通过收购的方式,整合区域的小型ISV,获得更多客户资源,完善产品线,扩大战场,以应对国内外厂商的竞争。5、整合产业链推进整合应用将成为未来发展主流。对于大部分主力ISV来说,技术越来越不能成为其发展的门槛,而整合应用将成为未来竞争的重点。通过与先进厂商的合作,在其平台上进行开发,将有利于国内厂商站到全球医疗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前沿。整合产业链、整合医疗IT资源,将成为医疗信息化应用的主流。6、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用户需求更加趋于理性。如果将医疗行业用户的IT采购划分为冲动型、印象型、理性化三种,那么经过几年的应用与发展,相关的流程与应用将成为用户关
49、注的核心。而由于用户对业务流程与应用的考虑越来越多,用户的需求将更加趋于理性化。7、医疗信息化外包,跨企业整合IT资源。从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来看,医疗IT系统外包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而国内这一市场也进入预热期。医疗IT外包,某种程度上可能推动IT资源更快地整合,推进IT应用。比如,为了实施远程医疗系统,政府、医院、研究机构、电信基础设备运营商、大型专业IT外包服务商、医疗业ISV等,有可能整合为一张网,共同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8、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将在全国快速发展。2003年以后,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以后,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需求有加速释放的迹象;预计从2007年
50、开始的未来5年中,中国不同地区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的发展将进一步加速。9、区域医疗信息化整合需求将到更多的释放。2006年底,国家科技部公布“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重大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名单时,已明确提出要汇聚多方力量,以“资源共享、长效服务、低成本、低风险”的建设理念,构建涵盖医疗、教育、行业管理、疾病报告及公众健康服务的信息服务平台。在医疗行业改革进程中,如何充分整合医疗资源,更好地实现患者在社区医疗机构与大型医院之间的转诊成为一个关键,而区域医疗信息化整合解决方案将成为支撑其发展的一个关键。区域医疗信息化迫在眉睫医药卫生信息化,已经干了20多年。这20多年,我们把绝大部分时间和力量都用于
51、一个个基层卫生机构上,也就是局域网的信息化上。两年前提出区域信息化时,很多人还认为那是少数人研究的事,离自己还很远。新医改“意见”出台之后,短短一两个月时间,很多人已经认识到,区域卫生信息化已经迫在眉睫,是必须大干快干的事了,计算机世界报在上海长宁区组织的“2009年区域卫生信息整合高峰论坛”证明了这一点。新医改“意见”诸条款中,直接或间接对信息化提出要求的不下20余处,其中有基层机构的,但更多的是区域性的。笔者认为,“意见”着眼的是“大卫生”、“大医疗”,信息化工作者也必须从“大”处着眼,对新要求、新任务予以足够重视。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需求紧迫关于区域医疗信息化,除了“四梁八柱”中专门作为一柱
52、提出的“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之外,“意见”中还有多处对区域性信息系统提出迫切要求。新医改“意见”第一次把公共卫生提到“四梁”之首,明确提出:“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关于公共卫生的信息管理,仅从“公共”两字理解,就意味着是“大范围”、“大面积”的。无论区域是大还是小,公共卫生的信息管理,我认为最迫切的,也是最主要的是把各“条”(线)的、各种基层的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将各种动态情况实时地展现给各级管理者,以便于对公共卫生的
53、掌控。医疗服务体系,虽然排在“四梁”中第二,可它需要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做的事情更多,无论是眼前的“难”和“贵”的问题,还是长远的“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都需要区域性信息系统综合解决。就已经见到的和可以预料的结果看,如果建立起“医疗协同网络”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例如:“医疗文档共享”或称“医疗文档调阅”,可以有效减少重复检查检验,从而有效缓解“贵”的问题;远程会诊、远程预约挂号、远程代理检验、远程查询、远程医疗咨询等可为百姓就医大大提供方便,从而缓解“难”的问题;连同诊疗记录一起网上传递的“上传下送”不仅可以使“医疗资源合理利用”,还能使医疗的连续性得到有效保证,同时又能减少
54、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检验;将音视频系统与这种医疗协同网络相结合,不仅可以进行远程会诊、远程阅片、还可以进行疑难问题讨论和远程培训,大面积提高基层医师水平,完全可以不做任何额外投资就能非常经济、方便地解决由于基层医疗水平低而导致大医院拥挤、小医院冷清的矛盾;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意见”中反复提到的,即加强医疗和公共卫生监管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也必须借助区域医疗协同系统。总之,在区域性医疗网络上可以干的事情很多,可以解决“意见”中提出的很多问题。上述提到的,都是“意见”贯彻执行急需配合解决的,也就是说,建设区域性医疗协同系统是迫在眉睫的,是需要大干快上的。建设区域医疗协同系统,最主要的是“统筹规划”。现在
55、各地已经出现不同业务部门各自建设各自区域系统的趋势,按照这种趋势发展,必然又是重复的基础设施投资,而且还达不到“信息互通”。快上不等于匆忙,舍不得花费人力和时间全盘规划,到头来将是“费”和“差”。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区域性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它不属于哪一家、哪一个基层医疗机构,它是协同本区域所有医疗资源来为全民服务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多方资源,所以它必须由政府组织建设,而且还必须由政府运维管理。需要基层信息化密切配合公共卫生的基层机构以及各级医院自身的信息化当然还要继续建设和发展,也只有基层信息化达到一定程度,“医疗协同信息系统”建设才算有了基础。“
56、意见”对这些基层信息化建设也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医药分开”,这是从管理角度提出的。从业务角度说,“医”和“药”是密不可分的,医药分开管理之后,给医疗信息处理和药品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这里边又有新的文章要做。譬如:“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及“以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为重点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等。特别是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变革,社区卫生系统的“收支两条线”,势必给卫生经济管理和整个的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课题。“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
57、式”以及“制定统一的诊疗规范”等新举措又给传统的医疗信息处理提出挑战。贯彻新医改精神,已经讨论了多年的“电子病历”的概念需要完善。多数人原来理解的电子病历只是本医院的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记录的数字化并归档,现在必须站在大医疗的角度来理解电子病历。也就是说,仅仅本医院的诊疗记录,无论你的数字化做得多好、多么完善,都只是一个人的病历,或者说是个人电子健康记录的一部分,都不可能达到病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要求,建立个人的电子病历必须放在“区域医疗协同网络”上一起考虑。社区的个人健康档案更是如此,单靠社区本身不可能保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如果不与“区域医疗协同系统”相结合,它所能起的作用将很有限。区域医疗协同
58、系统的建立,与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之间必然发生大量的数据交换,建立多种系统接口,需要各基层机构的信息系统设计为这些数据交换和系统间接口提供方便。需要制定新的统计指标这次医改是革命性的,对于管理机关来说,无论是管理内容还是管理方式也都将有很大变化,由此想到,负责随时向主管者反映行业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的统计工作需要尽快研究制定适应新要求的统计指标。“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现有的医务统计指标都是反映一个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质量的,统计工作如果还仍然沿用这些传统指标反映情况已经远远不够了。我认为急需补充反映“意见”要求的、能够按照新的运
59、行模式和管理模式清晰反映整个地区行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的统计指标。经济方面的统计工作对我们很有启示。反映经济运行的几个主要指标,如GDP、CPI、PPI等,主管领导几乎每天都要看,百姓也关心这些指标,我们的医疗和公共卫生也应该有这样类似的让主管者一目了然的指标。本人不是搞统计的,当然提不出合适的指标,只是把问题提出来做个呼吁。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新医改“意见”的贯彻执行,对医疗信息化都提出了新课题,特别是区域性的信息系统必须加紧加快建设,否则就会因信息化的滞后而制约新医改的贯彻执行。区域智慧医疗信息化成热点广义数字化医院是指在传统数字化医院基础上,多家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通过宽带网络和标准协议相连
60、接,而形成的具有高度区域整合、资源整合特征的智慧医疗社会服务体系。当前区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三甲”医院的优势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社区医院和农村医疗机构医疗水平落后,且难以获得“三甲”医院的支持。建设广义数字化医院旨在充分挖掘大医院的优势资源,有效支援社区医疗和农村医疗,增强社区医院和农村医疗机构的实力,使更多的群众能享受到医疗服务,缓解 “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的社会问题。建设广义数字化服务体系广义数字化医院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结合国外医院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我国现有国情,建立一套技术先进、应用深入、管理科学,且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数字化医院体系。比如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计划以实施此项目为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员工个人岗位工作计划报告
- 街道年度残联工作计划
- 科技创新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范文
- 计划生育冬服春节前后工作要点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 小学生学习安排及计划
- 中专班护理学基础授课计划
- 关于旅游方面的创业计划书
- 血站血液管理201年工作计划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模板
- 手术室的人文关怀
- 2024年呼吸内科护理工作计划模版(4篇)
- (三级)工业机器人运用与维护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农贸市场通风与空调设计方案
- 辅导员年度述职报告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全册)
- 四年级英语上册 【月考卷】第三次月考卷(Unit 5-Unit 6) (含答案)(人教PEP)
- 2024-2030年分析仪器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