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总结,二轮复习规划武继芳时光飞逝,转眼间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已接近尾声,在教学过程中总 有一些感触,现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几点心得: 一轮复习总结:今年我担任励志中心理五班物理教学工作,开学一个月,已深深感觉到学生 普遍存在物理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太好,学习方法不对头等问题。为了获取更好 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重视基础知识,重视基本概念。物理第一轮复习中,学生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基本解题方法与技 巧。注重训练学生对物理情景在脑海中再现的能力。 可以说,一旦学生可以将物 理题目中的描述转化成真实准确的场景,物理学习就会提升到一个
2、更高的层次。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基础,时间也足够长,所以一定要全面复习,教材上每 句话都要思考。但这并不是要把所有知识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按照考纲对那些基 础的而又比较难的章节多下些功夫。二、研究考纲和近几年高考试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近几年物理学科高考试题特点:.题型和难度保持稳定,成题改编唱主角。.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主干知识是指力学和电学知识,这些知识是对自 然的重要认识,是今后继续学习深造的重要基础。.重视能力的考核。重点: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表述能力、应 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试题重视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与学科技术的应用。在一轮复习教学
3、过程中,我努力做到点滴渗透,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动手能力。三、注重物理模型的构建,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最终达到“多题归 一”的学习境界能力是实践中锻炼中形成的,不是“听”出来的;复习课的容量不能以教师 所讲的题数来衡量,而应看课堂上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 教师决不要包办代替;看复习课的任务是否完成,不仅要看课是否讲完,重要是 看学生是否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外,教师还要多花点心思去关注下学生是 如何学习的。我们经常感叹已经讲了很多,学生还是不会,事实上我们可能只注 重如何讲而忽略学生如何学,或者说根本不去关注他们是否清楚我们的讲授意图。 学生做过大量的试题,
4、我们要舍得花上一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做好几个环节:(1) 对试题进行归类。如:万有引力与天体的运动专题中,有关稳定轨道运动参量、 恒星质量、轨道半径的确定、变轨问题分析、同步卫星的有关常识、双星问题、 星球上的动力学等问题。(2)对解题思路方法的归纳。如:共点力的平衡专题中, 有关力的分解与合成技巧,三力平衡一一合成或分解,四力及以上力的平衡一一 一正交分解。数学求算方法一一三力平衡问题,已知角度一一三角函数法、已知 边长一一相似三角形法、正交分解一一三角函数法等。(3)对相似或相关问题进 行区分比较。如带电微粒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等。再如:水平面上子弹穿木块问题,水平
5、面光滑和粗糙应分别如何处理。(4)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关键点,如动量守恒定律运用的专题中,关于相互作用系统的确 定、两车相撞,车上的物体是否参与运动、两冰车上的小孩互相抛球、相互作用 过程的选取、守恒条件的分析、速度矢量方向在守恒式中的表示(包括已知方向 的表示与未知方向的表示)(5)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或拓展。二轮复习规划: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不可能再面面俱到,而且时间也不允许,因此,在第 二轮复习中,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打破章节界限,对高考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实行专题复习。我认为,设置专题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几三种:.以知识的内在联系设置专题。如:力和运动、能量与动量、电场与磁场等。.以题
6、型设置专题。选择题专题、图象专题、临界问题、弹簧类专题、传送 带问题,实验专题,等等。.既以知识的内在联系设置专题又以题型设置专题(混合型) 复习的重点是主干知识的综合应用,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问题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从考题逐渐趋于稳定的特点来看,2010年对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 应用问题的考查重点仍会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因此在第二轮的复 习中,还是应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 注重多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培 养,训练从守恒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3、场:电场、磁场是中学物
7、理重点内容之一,分析近十年来的高考物理试卷可知,这部分知识在高考试题中的比例约占 13%,年年都考。这部分内容的复习 应加强对力、电综合问题、联系实际问题等高考热点命题的复习。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 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 运动; 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利用牛顿定律及能量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棒在 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这部分内容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出现在甘肃省高考理科综 合试题的大题部分,因此在2010年的高考复习中应当给与充分的关注,
8、要加强 这个方面的专题训练和总结。5、图象问题:考试大纲能力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具有阅读图象、描述 图象、运用图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来看,图象在高考中出现 的频率很高,年年必考,所以正确运用图象,是备考的重要课题。6、用、并联电路规律与电学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二、抓好审题、规范和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应试能力 ,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 做好专项训练。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理解能力、推 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
9、 要求,要注意加强以下两方面的专项训练:1、审题能力:审题能力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有学生埋怨 自己因看错了题而丢分,甚至还有些学生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题, 因题干太长,无法从中获得有用信息。)这些都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如何才 能避免呢?具体来说,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语的理解。有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 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忽略了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 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 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
10、 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如:“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点是相互之间的弹力、摩擦力为零”(因弹力和摩擦力属于接触力);“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点为绳子的拉力达到最大值”;“两物体在追 击过程中速度相等时间距最大或最小”;“用绳拉住的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 恰好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重力单独提供向心力”等都是一些常见的的隐含条件,要在大脑中行成一种潜意识。 干扰因素的排除。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有用的, 有些是无关的条件,而这些无关的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他们排除,题目就能迅速得到解决。三、研究学生,把握二轮复习的教学难度,抓住能力的增长点。1、利用好反馈信息,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药物经济评估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评估领域的新技术试题及答案
- 科技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趋势试题及答案
- 食品检验中的统计学应用试题及答案
- 第1讲 运动的描述-2026版大一轮高考物理复习
- 预算与评估的一致性分析试题及答案
- 教师述职报告会议
- 小学语文习得策略及试题设计
- 汽车维修工车主使用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统计学考试技巧与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人工挖土方注意事项
- 2022年应急救援安全应知应会考试题库(500题)
- GB/T 8162-2018结构用无缝钢管
- GB/T 39712-2020快速施工用海工硫铝酸盐水泥
- GB/T 23319.2-2009纺织品洗涤后扭斜的测定第2部分:机织物和针织物
- GB/T 22294-2008粮油检验大米胶稠度的测定
- GB 5009.4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
- 设备供应售后维修服务方案
- 10556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自考考试大纲
- 悬臂吊技术方案
- 报联商——有效沟通PPT通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