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轨道交通Z4线一期工程施工第9合同段(暗标)1对工程工程综合说明或概述综合说明1. 5. 1设计概况1、堡东路站于家堡站区间本区间全部为地下盾构区间,区间起点位于堡东路站,区间线路出堡东路站后 沿融仁路向北敷设,依次下穿金蕴道、金昌道、金隆道、永太路,到达于家堡站小 里程端盾构井。本区间设计起讫里程为:右DK9+714. 188 (DK9+714. 188)右DK10+301. 703 (K10+301. 703),区间右线长为587. 515m,左线长为584. 728m (其短链为2. 787m)。 本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主要穿越地层为粉质粘土,粘土地层。区间覆土 9. 2m 17.
2、4mo该区间曲线半径550m,线路纵剖面大体呈“一”字,出堡东路站以最小纵坡2%。, 最大纵坡25. 747%。至于家堡站小里程端明挖区间(明挖区间已土建施工完成)。端头 井采用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的加固形式。堡东路站于家堡站区间采用直线环+左转弯环+右转弯环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 盾构管片内径为5. 9m,外径6. 6m,宽度1. 5m,厚度350mm。衬砌环全环由小封顶F、 两块邻接块L和三块标准块B构成,采用错缝拼装,环向和纵向连接均采用弯螺栓 连接。1. 5. 2工程地质1、堡东路站于家堡站区间本区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人工堆积Qml),第四系全新 统新近沉积层(Q/43
3、N/al)、第I陆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上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 Q/43/al)、第I海相层(第四系全新统中组浅海相沉积Q/42/m)、第H陆相层(第四 系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Q/41/h及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41/al)、第III陆相层(第 四系上更新统五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3e/al)、第H海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四调整,以使盾构在全线推进中,能随地质、埋深、环境 条件变化而动态地、合适地确定施工参数,做出快速、 灵活兼预测性的应变反响。(4)加强机械检修养护,防止长时间停机,防止螺旋输 送机喷涌砂,盾尾和皎接部位漏砂等,造成地层损失, 加大沉降。(5)重视二次注浆或屡次注浆控制沉降的作用。(6
4、)控制好盾构姿态,防止盾构大幅纠偏、上浮或叩头、 后退等现象发生。另外在曲线地段施工,减少超挖。(7)先期沉降预测,必要时提前进行地层加固。盾构 始发、到达盾构始发到达主 要穿越粉质粘土 和粉砂,局部有淤 泥质粉土,场地土 对混凝土结构具 有微腐蚀性,对钢 筋混凝土结构中 的钢筋具有中等 腐蚀性。盾构始 发、到达风险等级 为III级。(1)始发、到达端头井米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加固宽度 为盾构隧道结构每侧3m,竖向加固范围为盾构隧道结构 上下各3m,长度为11m;(2)盾构始发、到达40m范围管片进行拉结处理,以抵 御盾尾反力下降造成的接缝密封条压缩不充分;(3)采用信息化施工,加强地表监控量测
5、,通过监控量 测结果指导施工。(4)特别注意盾构机姿态控制,尽量防止盾构机低头与 偏离,加强盾构姿态测量,发现偏差及时调整。(5)盾构进入端头加固地层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掘 进参数,必要时可采取加泥、加水或加泡沫的方式对土 体进行改良。(6)在盾构机刀盘距洞门围护结构0.5m时,尽量出空 土仓中的硝土,减小对洞门及车站端墙的挤压,以保证 凿除洞门混凝土施工的平安。6. 4环境风险识别与分析及应对措施6. 4.1堡东路站于家堡站区间表6. 4. 1-1堡东路站于家堡站区间环境风险及应对措施环境风险建(构)巩筑区间沿融任路敷 设,区间一对区间控制性建(构)筑物或管线沉降根据经验和施工 变形规律,
6、先期进行预测分析,假设总沉降量预计超出标 准,在盾构掘进前进行地层加固措施,一般采取地面跟 踪注浆、搅拌桩或旋喷桩等进行加固处理,在盾构通过 后再进行二次注浆或屡次注浆处理。本区间根据国内外盾构施工经验,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 在不采用地层或建筑物加固的情况下施工,地表沉降一 般可控制-30+10mm范围内,能够保证建筑物和管线的 平安,但需要施工中采取综合措施:(1)充分掌握周边环境情况盾构推进前,应掌握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建、构筑物、 地下障碍物、地下管线等,必要时可进行物探或开样槽 探明,对重要建、构筑物应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2)建立完善的监控量测系统,及时定期进行监测 监控量测是现代地下
7、工程信息化施工的重要内容和组成 局部,是动态了解盾构施工对地面沉降和周围建筑物影 响的重要手段,通过量测信息的反响,可及时调整盾构 施工参数和采取技术措施,以确保工程平安和保护周围 环境。(3)掌握盾构掘进参数与地层位移间的规律,进行智能 化施工盾构推进的初始100m长度作为试验段,根据地面变形监 测数据及盾构施工所采用的参数,掌握不同地层中盾构 机掘进参数和地表沉降的相关关系,不断优化调整,以使盾构在全线推进中,能随地质、埋深、环境条件变化 而动态地、合适地确定施工参数,做出快速、灵活兼预 测性的应变反响。(4)加强机械检修养护,防止长时间停机,防止螺旋输 送机喷涌砂,盾尾和皎接部位漏砂等,
8、造成地层损失, 加大沉降。(5)重视二次注浆或屡次注浆控制沉降的作用。(6)控制好盾构姿态,防止盾构大幅纠偏、上浮或叩头、 后退等现象发生。另外在曲线地段施工,减少超挖。(7)先期沉降预测,必要时提前进行地层加固。对区间控制性建(构)筑物或管线沉降根据经验和施工 变形规律,先期进行预测分析,假设总沉降量预计超出标 准,在盾构掘进前进行地层加固措施,一般采取地面跟 踪注浆、搅拌桩或旋喷桩等进行加固处理,在盾构通过 后进行二次注浆处理。管线风险盾构区间下穿管 线有:给水管、污 水管、雨水管、电 力管、天然气管等 市政管线1、施工前对管线的现状进行调查,掌握管线的现状情况;2、控制好盾构姿态,防止盾
9、构大幅纠偏、上浮或叩头、 后退等现象发生;3、及时布设测点,盾构施工期间加密监测频率,根据监 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既有管线平安。4、必要时采取注浆加固等措施进行保护。5、加强施工管理与控制,防止开挖面失稳引起过大的地表沉降; 同时也应防止地面土仓压力过大引起地表的过大隆起。6、施工前要进一步调查地下管线的详细情况,以便采取可靠的 保护方案。7、加强与有关管线单位的协同合作,顺利完成对管线的 调查与保护工作。5联络通道风险识别与分析及应对措施6临时用电风险识别与分析及应对措施7风险应急措施8事故应急处理预案7施工平安、文明、环保保证措施1施工平安保证措施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环保保证措施8
10、地下管线及周围建(构)筑物保护措施下管线保护措施(含地下管线迁改)1.1堡东路站于家堡站区间盾构区间下穿管线有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电力排管、弱电管、天然气管 等管线。为减少盾构施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拟采取以下措施:严格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参数控制,减小地层沉降值。及时对环形空隙进行填 充,并且做好二次补压浆工作。加强地面沉降监测,尤其要对沉降敏感的重要的管线(如给水管线)要布点 监测并及时分析评估施工对管线的影响,根据施工和变位情况调节观测的频率,及 时反响指导施工。在盾构进入管线区以前,以通过段所得到的地层变形实际监测成果为基础, 再次对管线区内的地面沉降做出进一步预测,以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并
11、据此做出正确 的管线保护方案。加强施工管理与控制,防止开挖面失稳引起过大的地表沉降;同时也应防止 地面土仓压力过大引起地表的过大隆起。施工前要进一步调查地下管线的详细情况,以便采取可靠的保护方案。加强与有关管线单位的协同合作,顺利完成对管线的调查与保护工作。2周围建构筑物保护措施2.1堡东路站于家堡站区间_为减少盾构施工对建(构)筑物及地面道路的影响,拟采取以下措施:(1)根据前期盾构掘进参数控制与地层位移的关系,确定合理的土压力设定值、 排土率及掘进速度、土层损失率等参数。盾构推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和调整盾构机的各项参数(主要有正面土压力、千 斤顶顶力及编组、推进速度、刀盘扭矩、排土量、螺旋机
12、转速、同步注浆压力及注 浆量等),使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平安、可靠的要求范围内。1)盾构机姿态控制:在盾构机进入影响区域之前,尽量将盾构机的姿态调整至 最正确,严禁向上抬头,严禁超量纠偏、蛇行摆动等。严格控制盾构的轴线和纠偏量。2)根据查明的地质情况,针对土层的变化设定合理的土压仓压力,在盾构下穿 铁路前调整好。出土量原那么上按理论出土量出土,每环出土量控制在98%左右,减 少土体扰动保持土体密实。3)盾构推进速度控制在1. 01. 5cm/min范围;4)螺旋输送机的转速保持在812r/min范围,排土量为理论值的98%。5)为控制隧道后期的沉降量,保证周边建构筑物的平安,盾构掘进引起的
13、地层 损失率应小于0. 5%0(2)减少盾构的超挖和欠挖,以改善盾构前方土体的坍落或挤密现象。盾构掘 进速度,应与地表控制的隆陷值、进出土量、正面土压平衡调整值及同步注浆等相 协调,如停歇时间较长时,必须及时封闭正面土体。(3)配合地面量测及时进行壁后注浆和二次注浆。1)严格控制盾尾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并及时进行二次注浆。2)同步注浆液采用惰性浆液,注浆压力约0. 29Mpa,并根据盾构推进速度控制 注浆量,实际注浆量采用理论值的150%250虬在确保压浆质量的前提下,方能进 行下一环的推进施工。3)二次压浆在管片出盾尾5环后进行,二次注浆宜从隧道的两腰开始,注完顶 部再注底部,也可多点同时
14、进行,注浆完毕后封闭注浆孔,浆液采用水泥浆掺粉煤 灰,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双控。施工中对压浆位置、压入量、压力值做详细记录,并 根据地层变形监测信息及时调整。(4)制定专项的监控量测方案,做到信息化施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 的控制标准,设定相应的预警值、报警值、警戒值。对盾构管片、交通道路路面及 相邻房屋均应加强施工监测,严格控制地面沉降量和管片结构的内力。在基坑周边 建筑物设置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倾斜的观测点;针对桥桩的沉降及变形加大观测 频率;对结构上方的地下管线(尤其重力管及有压管线)的沉降进行监控,当构筑 物的变形速率或变形量超过警戒值时,及时与监理、设计、业主沟通,及时采取措 施,
15、保证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的平安。(5)施工单位应根据各项工程风险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应有专门的应急预案, 一旦发现事故苗头,能够立即采取抢险措施,控制事故的进一步开展。9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3质量保证体系4质量管理制度5质量管理实施措施6关键工序质量保证措施7成品保护措施8工程检测试验9质量事故处理应急预案10冬、雨期施工措施10.1冬、雨期施工组织管理2冬期施工措施3雨期施工措施4夏季施工措施11各相关接口的协调、配合措施11.1外界对工程的干扰与协调2社会风险处置3相关接口12工程竣工验收后服务措施组滨海潮汐带相沉积Q/3d/mc)、第IV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三组
16、河床河漫滩 相沉积Q/3c/al)、第HI海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二组浅海滨海相沉积Q/3b/m). 第V陆相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一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3a/al)、第IV海相层(第 四系中更新统上组滨海三角洲相沉积Q/23/mc)、第VI陆相层(第四系中更新统中组 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22/aDo本区间范围内地层从上而下依次为:1杂填土、2素填土、11粘土、(6)2 淤泥质粉质粘土、21淤泥质粘土、3粘质粉土、31砂质粉土、34粉砂、 43粘质粉土、44粉砂、4粉质粘土、41粘土、1粉质粘土、1粉质粘土、 2粘质粉土、1粉土。盾构区间主要穿越34粉砂、21淤泥质粘土、4粉质粘土、41粘土、 1
17、粉质粘土、1粉质粘土粘土等地层。1.5. 4工程周边环境状况区间起点位于堡东路站,区间线路出堡东路站后沿融仁路向北敷设,依次下穿 金蕴道、金昌道、金隆道、永太路,到达于家堡站小里程端盾构井,沿线多为荒地, 沿线两侧建筑为一或二层。1. 5. 3水文地质1、堡东路站于家堡站区间本场地浅层地下水表层为第四系孔隙潜水,赋存于第n陆相层与第v陆相层之 间的的粉土、砂土层中的地下水具承压性,为浅层承压水。第v陆相层以下的粉土、 砂土层中的地下水与浅层地下水没有直接联系或联系很小,为深层承压水。堡东路站于家堡站地下区间潜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中腐蚀性;对混凝土中钢 筋在长期侵水条件下具微强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
18、件下具中强腐蚀性。微承压 水对混凝土结构在长期浸水环境中具弱腐蚀性;对混凝土中钢筋在长期侵水条件下 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具强腐蚀性。1.2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1. 2.1工程特点 1. 2. 1.1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1. 2.1. 2技术难度大2. 1. 3周边环境复杂1.4工程量大、施工工法多、工序繁琐 1. 2. 1. 5地上地下管线种类和数量多、施工前期协调量大 1. 2. 2工程重点分析及对应保证措施 1. 2. 2.1工程质量、平安管理、本钱控制是本工程的重点 1. 2. 2. 2确保交通畅通和交通平安是本工程实施的重点 1. 2. 2. 3结构防水是本工程的重点
19、2. 2. 4防扰民及民扰是本工程的重点2. 5盾构机进、出洞是本工程的重点本标段进出洞共8次,盾构始发、到达风险等级为III级。区间结构位粉质粘土、 粉土层中,盾构施工风险较高,易发生漏水、涌砂或重大坍塌事故为了保证盾构机 顺利进出洞,必须对地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做好充分准备, 怎样保证盾构始发、接收平安是本工程的难点。采取具体措施如下:(1)严格控制始发基座、反力架和负环的安装精度,确保盾构出洞的轴线准确 无误;(2)出洞前在基座轨道上涂抹油脂,减少盾构推进阻力,在刀头和帘布橡胶板 上涂抹油脂,防止推进时,刀头损坏洞门帘布橡胶板;(3)盾构始发前及到达前提前做好测量工作,
20、以微抬头姿态始发,以符合设计 轴线姿态到达,以防止始发中下沉,及无法进洞情况发生。(4)盾构进入端头加固地层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掘进参数,必要时可采取 加泥、加水或加泡沫的方式对土体进行改良。(5)在盾构机刀盘距洞门围护桩0. 5m时,尽量出空土仓中的脩土,减小对洞 门及车站端墙的挤压,以保证凿除洞门混凝土施工的平安。(6)端头土体采用地面三轴搅拌加固、旋喷包角的加固方式,严格控制各项参 数,确保土体加固质量。端头加固采用胶凝材料强度等级为42. 5及以上的水泥;加 固范围:纵向加固长度为11.0m,加固宽度均为盾构隧道结构轮廓线左右各3.0m, 竖向加固范围均为盾构隧道结构轮廓线上下各3.
21、 0m。(7)盾构进出洞破除洞门前,对洞门位置进行水平探孔检测,假设水平探孔中发 生漏水、漏砂现象,那么需要查明情况,并在必要时采取补强措施。(8)按设计要求做好洞门止水装置,同时在洞门周圈预埋4根应急注浆孔,当 盾构进出洞过程中出现漏水漏沙时,通过洞门周圈预埋的应急注浆孔注双液浆或聚 氨酯进行堵漏。(9)在洞口安装进、出洞装置,进、出洞装置由帘布橡胶板、圆环板、扇形板 及相应的连接螺栓和垫圈组成,安装时进行准确定位,确保充分发挥作用。(10)在端头井范围内无管线区域施做观测井兼应急降水井,并进行降水实验, 确定降水深度及强度对周边管线、建筑物的影响范围及影响强度,以备突发情况进 行应急降水。
22、(11)盾尾钢丝刷采用专门的装置安装牢固,盾尾钢丝刷中填满盾尾油脂,保 证盾尾密封。(12)充分做好2次或屡次盾构进、出洞施工应急预案。(13)及时施做二次注浆,按要求进行进出洞设计判定,正确及时的安装帘布 橡胶板。(14)洞门破除阶段及进出洞过程中,工程领导及现场技术人员24小时值班, 及时处理一切意外事件。(15)做好周边建构筑物监控测量,发现测量数据出现大的变动,立即查明原因,并进行补救,防止出现沉降过大,导致建构物开裂等情况发生。1. 2. 2. 6车站深基坑开挖是本工程的重点2. 2. 7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控制是本工程的重点2. 8盾构区间侧(下)穿建构(筑)物是本工程的重点堡东路站
23、于家堡站区间沿融任路敷设,区间一。在施工期间,确保建构(筑) 物的平安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具体施工对策如下:(1)施工前应对区间下穿房屋的建造年代、基础型式、使用现状等进行详细调 查,并应与产权单位协商对房屋现状进行评估,确定变形控制标准,作为监控量测 的依据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地基加固。(2)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多种通信工具,加强监控量测,将监测数据和盾构 的施工参数快速传递给分析中心,分析中心通过分析判断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指导盾 构施工。(3)盾构设备对平安掘进是至关重要的。在进入建筑物密集群之间需对盾构机 进行全面检修,是盾构机的任何零部件都能正常运行,尤其是刀盘上泡沫管的畅通、 盾尾刷良好的
24、密封性能、注浆管的畅通。确保穿越过程中设备无故障,进行连续施 工。同时必顺保证刀盘刀具的合理配置和完好性,防止在该区段内停机换刀。(4)盾构施工对周边土层影响程度受控因素太多,如土仓压力、推进速度、总 推力、出土量、刀盘转速、注浆量和注浆压力等施工参数,在区间普通地段设置试 验段,试验段长度为50100m,按风险工程区域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对盾构推进参数进 行优化。(5)由于地质条件、地面附加荷载等诸多不同因素的制约,导致平衡压力值的 波动,为此,需及时分析沉降报表。假设盾构切口前地面沉降,那么需调高平衡压力设 定值,反之调低;假设盾尾后部地面沉降,那么需增加同步注浆量,反之减少。(6)盾构掘进进
25、行严格的线形控制和姿态控制,姿态调整不宜过大、过频,减 少纠偏,特别是较大纠偏,姿态调整控制在5mm范围内,以防止对土体的超挖和扰 动。(7)确保同步注浆质量和数量,防止地层变形、提高结构的抗渗性、改善结构 受力情况,防止较大沉降的发生,确保管片围岩间隙及时充填密实,同时结合下穿 段具体地质情况确保注浆量及注浆压力。(8)进入风险区前对盾构及其配套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养,尽快调整好盾构机 的施工状态,以最好的状态通过风险区。(9)加强监控量测,对邻近建筑物布设监测点,在施工时进行实时监控,根据 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地面加固措施。(10)对于与盾构区间较近的楼房,应做好
26、对楼内人员临时疏散的准备。(11)做好工程事故预防工作,抢救器材、设备等必须存放现场,并配备训练 有素的抢救人员。1. 2. 3工程难点分析及应对保证措施1. 2. 3.1合理筹划、加强施工组织及协调管理是本工程的难点1. 2. 3. 2克服干扰确保节点工期目标的实现是本工程的难点1. 2. 3. 3软土层地连墙施工质量控制是本工程的难点3施工总体筹划3. 1施工指导思想2施工总体目标3施工组织机构设置4主要岗位及部门职责5施工工区划分3. 6施工队伍布置及任务划分1. 3. 7施工筹划8施工计划安排9施工方案10施工期间交通组织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工期计划安排及保证措施2.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7、2. 1. 1布置原那么1.2施工现场布置1.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1. 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主要内容及说明2工期计划安排及保证措施2.1工期计划安排1. 1编制依据及原那么2. 1. 2施工总工期及里程碑工期安排2.1. 3主要阶段指标2. 1.4施工阶段计划图2. 2工期保证措施2. 2. 1关键线路工期保证措施2. 2. 2关键工程里程碑工期保证措施2. 2. 3前期协调工期保证措施2. 2. 4计划管理措施2. 2. 5过程管理措施2. 2. 6组织管理措施2. 2. 7劳动力管理措施2. 2. 8技术保证措施2. 2. 9物质、设备保证措施2. 2. 10工期滞后补救措施3工程班子的配置、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工1工程班子的配置2劳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北京市建筑行业劳动合同培训与考核规范
- 拆除窗户劳务合同范本
- 泵房土建施工合同范本
- 承包烧烤厨房合同范本
- 煤炭居间协议合同范本
- 项目epc模式合同范本
- 房产抵押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签订适用的合同法规参考
- 2025年标准个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参考
- 高中地理第三章同步学案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 【教学课件】鸽巢问题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课件
- 幕墙工程验收质量规范
- 小学科学苏教三年级下册3单元声音的奥秘《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 恶心呕吐PPT精品课件
- 防汛物资台账参考模板范本
- 手足口病护理查房ppt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Unit 4 Journey Across a Vast Land Using Language-Listening课件(26张)
- ICD-O-3形态学编码汇总
- 第4期一文打尽xps图谱分析教程及在各领域的应用avantage操作指南
- APQP培训试习题(含答案)
- 防雷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