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思考题-(仅供参考)_第1页
中特思考题-(仅供参考)_第2页
中特思考题-(仅供参考)_第3页
中特思考题-(仅供参考)_第4页
中特思考题-(仅供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导论上课的思考题怎样理解中特的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中特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实际和时代特色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方法:彻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彻底解放和发展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凡是有利于两个解放和发展的思想、制度、实践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凡是不利于两个解放和发展的思想、制度、实践都是我们要改革和突破之处。四个“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初级阶段,改革开放,生命依据,价值支撑理论特色: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理论自觉民族特色:优良传统,民族复兴时

2、代特色:工作重心,改革开放;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科教兴国,依法治国;两个文明,总体布局。怎样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中国当代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1)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目的。(2)三大事件: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

3、主义基本制度;3)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中国梦:是两大历史任务和三件大事的总结和展望。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新中国成立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4)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1)应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2)应正确把握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3)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

4、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1)将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起来;2)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起来;3)将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怎样理解中特“三总”论述和意义“三总”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依据: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必需从实际出发;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百年不动摇;4)贯彻于经济社会所有领域,所有过程。总布局:1)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2)形成相对完整性。具有历史性、现实性、时代性的统一。具有指导未来的开创意义。总任务:实现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与中华民族追求的有机统一。“三总”作用意义:总布局:相对完整的现实构架,成熟有机体,具有强大生命力总依据:基础,立足点,出发点总任务:目标,终点,归宿有机统

6、一:出发点,目标,现实路径。试从中特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等3方面,阐述中特的科学性和意义理论基础及科学性: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1)科学定义:关于改变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是正确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2)科学方法:历史地看待资本主义,在批评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一是对历史的客观评价:这一时期主要矛盾是经济危机,根源是产品过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唯一的出路是公有制。而是对主体的批判,矛盾是两极分化,根源是按资分配,出路是废除私有制。(3)理论核心:1)彻底解放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力2)彻底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7、3)在实践中完善发展理论,在理论创新中推进实践创新。主要内容:(1)中特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2)四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3)四大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4)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5)“五位一体”基本构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三)意义:1)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2)是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3)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开创的社会主义4)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5)是当代中

8、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旗帜6)对维护和推进国际共产主义事业有重大意义。课本思考题1、谈谈你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1)两大主要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两大历史任务间的关系:1)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

9、史前提。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4)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1)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2)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正确把握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3)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内容):(1)理论、道路和制度三位一体: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

10、1)中特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特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2)中特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中特制度:以中特理论体系为指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相适应,在

11、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形成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2)“五位一体”基本构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3)四大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4)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5)四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二)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

12、不懈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在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因此不论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都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优”在何处?中国“特”色:1)实践特色:初级阶段,改革开放,生命依据,价值支撑2)理论特色: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理论自觉3)民族特色:优良传统,民族复兴4)时代特色:工

13、作重心,改革开放;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科教兴国,依法治国;两个文明,总体布局。(2)“五个有利于”彰显了中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1)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3)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4)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5)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二、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一)上课的思考题1.怎样认识中特的社会主义基础及其意义?(毛泽东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成果及其当代意义)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基础:新中国建立后的积极探索和成果: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14、和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中央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基础:完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了公有制及其经济基础。提出和实践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提出和实践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稳步发展思想。提出和尝试了利用私营工商业和商品经济思想。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和文化基础:确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和实践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阶段和中心任务的实践探索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根据本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的时间探索关于

15、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实践探索关于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实践探索重大意义: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形成基本制度框架及其实践基础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和工业体系,创造了最初物质和技术基础为我国改革开放、中特的当代兴起,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前提,提供制度、物质基础,理论准备和宝贵经验怎样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表现,包括: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性增长方式尚未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

16、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治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性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如何深入理解和用好战略机遇期?理解战略机遇期:我国的战略机遇期是21世纪头20年,作出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是:国际形势:1)和平与发展仍是两大时代主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世界多极

17、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3)经济全球化继续前进,进一步带来好机遇4)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持续推进,为发展中国家的追赶提供新的依据和动力(2)国内条件:1)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是三步走战略承上启下的关键期2)进入矛盾凸显期,也进入发展黄金时期3)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期4)对外开放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时期5)20多年改革发展,已具备实现经济起飞的有利条件用好战略机遇期,三个方面:(1)首先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四个必需更加自

18、觉”:必需更加自觉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需更加自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需更加自觉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必需更加自觉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贯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

19、布局: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全面深化改革;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4)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4.如何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1)科学发展观核心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做到“四个必需更加自觉”:1)必需更加自觉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必需更加自觉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

20、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必需更加自觉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4)必需更加自觉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3)结合自身,在医学学习工作中,自觉坚持求真务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5.怎样完整准确认识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其变化和正确应对?我国的基本国情:见课本思考题第1题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见上课思考题第3题(3)如何正确应对:客观看待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加忧患意识,妥善处理各种风险

21、,把握和创造机遇,同时坚持既定的内外政策方针不动摇。(4)把握战略机遇期:见上课思考题第3题课本思考题1.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1)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社会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这“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作出正确决策的出发点

22、和落脚点。(2)成就: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工业化迅速推进一进入中期阶段,信息化跨入中等水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初见成效,城镇化进入加速时期,市场化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初步形成,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与世界融合更加紧密。(3)阶段性特征(困难):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性增长方式尚未改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23、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治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性课题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2.结合实际谈谈对胡锦涛讲话的理解:“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需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许多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如

24、何解决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如何打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检验着我们执政党的能力。胡锦涛这段话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说明了社会发展要在社会基本矛盾不断解决中实现,改革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1)深化改革必需坚持正确的方向:改革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活力,要求改革的设计必需更加到位,方向必需科学,措施必需协调。2)要在稳定的基础上促进改革:我们的问题是历史积累下来的,不可能一夜间解决,所以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把握好节奏、力度,把握好老百姓的承受力。3)改革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动群众参与其中,让人民群众从中受益。4)深化改革急需要

25、清醒坚定的政治勇气,也需要统筹兼顾的政治智慧,既要珍惜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也要正视积累下来的改革问题。如何理解“我国发展仍处于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21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出该判断的依据是:(1)国际形势:1)和平与发展仍是两大时代主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3)经济全球化继续前进,进一步带来好机遇4)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持续推进,为发展中国家的追赶提供新的依据和动力(2)国内条件:1)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是三步走战略承上启下的关键期2)进入矛盾凸显期,也进入发展黄金时期3)改革进入完

26、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期4)对外开放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时期5)20多年改革发展,已具备实现经济起飞的有利条件十八大作出再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据: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仍未改变新技术、新产业革命继续提供良好的外部氛围国际环境总体上仍有利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特道路理论和制度日趋成熟国际话语权明显提升(三)如何用好战略机遇期:上课思考题第3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课的思考题联系对某一经济理论的深刻认识,说明中特经济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8个方面: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

27、想,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通过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这一经济理论说明其对经济成功的重要意义:(结合课本思考题第1题)中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某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牢固树立哲学依据,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正确继承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深刻揭示社会主

28、义本质充分汲取历史教训,发展生产力是现实的首要任务科学总结实践经验,以不断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道路建立宽广的视野,以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必然要求如何把握中特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与实践?(如何坚持、深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特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双向结合。具体表现为: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运用市场对经济信号的灵敏性,促进生产和需求协调国家

29、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二)中特市场经济体制实践(如何坚持深化完善):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期决定性作用。十八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更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深化公有制企业改革发展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公企改革,使之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支持非公企业发展严格遵守市场规律,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

30、场体系使非公企业成为真正平等的市场主体优化宏观调控体系,更有效发挥政府的服务和管理作用解决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例过低的问题,解决好分配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解决好地区和城乡差距的问题。怎样把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如何坚持、深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反映了中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理解:确立和实践好“重要支柱”“根基”“两个都是”的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

31、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和深化“两个不动摇”:必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需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其活力和创造力要完成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课外: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必需把两个部分统一起来,不能独立。第一,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内在联系来看,它们作为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可并存并统一于一定经济形式中;第二,从作用来看,两者的统一,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第

32、三,从互补性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整体。)直面现实问题,正确回应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坚持公有制,不排斥继续走市场经济道路坚持公有制,不排斥把我国建成发达国家3)坚持公有制,不排斥实现经济高效率。怎样认识和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一)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推动型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由低级经济结构向高级经济结构转变由单纯经济增长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总之,有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二)为什么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将走到边际“刘易斯拐点”预警世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趋势(三)怎样加快转变?(1)调整经济结构是实现转变的战

33、略重点,关键是实现“三个转变”:1)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做到五个“更多依靠”:1)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2)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3)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的新驱动4)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5)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如何认识现阶段经济发展战略和道路?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关于经济发展的

34、基本思路、基本任务、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并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这一基本战略思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经济发展道路是指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确立的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主要包括:1)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

35、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立足国情和农业发展阶段,遵循农业发展规律,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人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3)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为原则,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经济增长极。

36、总之,就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分析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更加自觉走科学发展道路。怎样认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涵和途径?基本内涵:(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推动经济发展(2)怎么创新:着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3)加快建设凝聚全社会力量的创新体系(二)紧迫性:(1)与发达国家比较,创新能力不足(2)创新性国家综合实力三部分:国家科技竞争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品牌影响力(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路径:经济强国,必需创造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37、,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占有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进一步扩大科技合作课本思考题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许多成就,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8个方面: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思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基本经济制度思想、基本分配制度思想、对外开放思想、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思想、经济发展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分析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

38、是我国的经济建设摆脱了生搬教条、因循守旧的道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三个有利于”标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市场经济理论指出,市场经济是手段,不是属性,开放型的市场经济赋予了我国经济建设巨大的活力,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分配制度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允许出现贫富差距,允许出现“先富”“后富”,绝对平均是不现实的,极大的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所有制理论指出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既能够保证公有制的基本制度“不变质”,又有利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宏观调控既能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能统筹多方关系,对国民经济进行科学的调节。

39、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实践不断证明这样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而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中国目前情况,谈谈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经济增长: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经济规模在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经济规模在量上的扩

40、大和在积极结构效益、生态和生活水平等质的提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目标。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只有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才能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条件和保障。只有达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和要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才算真正达到。(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1)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地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路径办法。2)怎样加快转变?A.调整经济结构是实现转变的战略重点,关键是实现“三个转变”: a.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

41、、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b.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c.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B做到五个“更多依靠”: a.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 b.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c.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的新驱动 d.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e.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3)促转变是谋发展的必然要求,谋发展是促转变的重要目的。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

42、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3.有人认为只要能够引进外资,就能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请谈谈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靠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一)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靠经济转型: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积累,付出了很大的发展代价,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率低下、环境损害大、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中国应以“扩内需、调结构”为宗旨进行经济转型,增加国内市场需求,扩大进口贸易,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必须摒弃

43、自然资源和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发展引导到更多的依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各类创新活动上来,让民众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到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经济发展与民众幸福共同提升,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二)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审时度势,认真实施互利共盈的对外开放战略,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在新一轮世界经济调整中抢占先机,在国际经济秩序的大变革中赢得新的战略机遇。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扩大对外贸易,有利于提升国内产业结构。坚持“引进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既要充分利用国内

44、资源还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通过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来增强国际竞争力,完善利用外资形式,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广泛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更好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弥补国内不足,扩大国际市场和空间。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市场,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上课的思考题怎样认识党的民主传统及其意义?(怎样认识在革命建设各个时期始终高举民主旗帜)各个时期的民主:党的诞生时期:诞生与民主运动潮流,以实现人民民主为己任。中共二大建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

45、命纲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1)1931年江西瑞金召开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建立民主专政国家所有工农兵及劳苦民众都有权选举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民主理论和实践主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三三制”、论联合政府等。解放战争时期:积极为争取和平而斗争。建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建国初期:提出并实践了人民管理国家各方面事物的一系列新思想。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改革开放以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提出一系列国内政策,最重大的两条,一

46、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进行其他领域改革。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论断,开创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当代意义:成功开展了人民民主、民主执政的实践尝试,积累了一系列经验对实现人民民主、民主执政进行积极的理论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开辟,积累了成功的历史经验和理论准备(4)为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自信,创造了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力量源泉 2.怎样理解中特政治发展道路(1)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高举人民民主旗帜,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

47、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独特优势:(3个能够)1)能够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有利于发挥建设管理国家的主人翁责任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能够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效率办成事的政治优势3)能够保障国家的统一稳定:有利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3)根本目标: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1)是最广泛的民主。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民包括一切不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2)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一方面要求在人民内部实现最广泛的民主,另一方面要求对各种犯罪行为依法

48、使用专政手段予以制裁。3)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是人民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反映、落实和满足。4)是全面的民主。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个方面。(4)根本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中国民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民主与集中相统一,民主与科学相统一,使社会发展既满足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又合乎客观规律。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保证了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合乎人民的利益和意愿。3)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和可靠保障。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49、,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一系列政治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体制和机制。3)不断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努力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理念。(8)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3.如何正确认识和坚持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做

50、主的政权组织形式。1)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是民主政治最鲜明特色,政治文明最重要表现3)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核心地位4)是我国各种国家制度的源泉(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越性1)符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与国体相统一2)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3)保障人民真正行使当家做主权利4)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5)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坚持完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2)充分发挥人代会的作用,保障人民各项权益3)加强和改进人代会的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4)必需

51、坚持依法办大事,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如何正确认识和坚持我国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太多了不想打字见课本69页)(二)课本思考题1.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一)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结合上课的思考题第1题)(1)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经过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初步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2、、政治协商制度等政治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二)人民当家做主是本质和核心: 近代以来,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国家事务中,我国的每一次民主政治改革其根本目的都是保证人民民主权力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我们党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党的指导思想的每一次飞越,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的各项政治制度都服

53、务于人民有效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事务,服务于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做主保证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愿,离开人民当家做主,不受人民监督,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就会脱离正确方向,就会变质。中国共产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做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结合汶川大地震等,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1)优越性:在中国制度体系很多方面的优越性中,最显著的莫过于其“动员能力”。1)能够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有利于发挥建设管理国家的主人翁责任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能够保证国家

54、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效率办成事的政治优势3)能够保障国家的统一稳定:有利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2)结合实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政治安定,民族团结,国际合作广泛;在应对亚洲金融风暴、九八抗洪、抗击非典以及抗击今年初南方冰雪灾害、当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种种突发事件方面,党和政府处理及时,措施得当,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这充分表明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一是在社会常态方面,能否保证经济社会较快、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是在社会非常态方面,能否保证对各种突发事

55、件和危机作出及时、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却相对滞后。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1)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许多人一说到政治体制改革,就认为会影响社会稳定。有的把“稳定压倒一切”作为拒绝政治体制改革的托词;有人经常错误地把前苏联的解体归咎于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在中国不断制造“政治体制改革恐惧症”。(2)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种倾向的干扰:一是“向西看”,即把政治体制改革等同于照搬西方

56、国家的政治制度。二是“向后看”,即用完全否定的目光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三是“向上看”,即完全无视我国存在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描绘得完美无缺,实际上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改革。(3)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经济体制改革有“三步走”、“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而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步骤则显得比较笼统模糊。(4)政治体制改革最大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权力主体。一方面,权力主体应该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织策划者、推动者和具体操作者,而另一方面,权力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需要改革的对象。实践证明,当改革者自身成为改革对象的时候,改革是很难进行下去的。

57、(二)解决方法:(1)要破除那种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本末倒置的“伪稳定”观,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姓“资”姓“社”的困扰。(3)研究设计出阶段性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政治体制改革规划日程表。(4)政治体制改革还特别需要共产党人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需要干部阶层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勇于牺牲既得利益。这是对党的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党性和执政能力的真正考验,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乃至整个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课的思考题怎样认识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表

58、述和内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内涵:揭示和概括建设中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实践成果和要求。包括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目的、发展动力、思路、格

59、局、战略、领导力和依靠力等。意义:(见课本79页扩展)1)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2)是科学发展之路3)是强基固本之路4)是以人为本之路5)是改革创新之路如何认识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着力点?重要性: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着力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理推进理论创新,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60、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增强中特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制的自觉性坚定性。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怎样理解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即文化与经济政治等相互作用,而成为国家和社会凝聚力量、激发斗志、指引方向的精神推动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其他影响力更具渗透性、持久性、广泛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