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完美版2课件_第1页
(部编版)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完美版2课件_第2页
(部编版)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完美版2课件_第3页
(部编版)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完美版2课件_第4页
(部编版)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完美版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周春秋血缘宗法血缘贵族战国秦朝军功事功将吏士卒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两汉道德 才能儒生 文吏察举制第1页,共32页。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页,共32页。课标要求: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的新成就。第3页,共32页。察举在汉武帝时形成固定制度,由郡国定期向中央推举人才(西汉时每年举1人),以及应中央政府的特殊需要,不定期推举若干专门人才。察举标准有四条,“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 察举虽由地方官掌握,但前提往往是被选拔人当地的士人舆论, 当地舆论对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的评价

2、,评价高者,很自然能够被推举。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选官制度选拔权力归属?选拔依据是什么?察举制选拔权力:中央掌握选拔依据:乡里清议、德才兼备第4页,共32页。选官制度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察举制异化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世家大族控制选拔依据:从德才兼备到门第门生选拔权力归属?选拔依据是什么?第5页,共32页。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是针对察举制带来的选举权流失的弊病,而采取的选举改革,其目的就是将选举权收回中央,由乡里评议改为官方评议,削弱地方化的倾向。具体方法是,每州设一大中正,每郡设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

3、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中正编订的本地人材料,在技术操作上分为两项:一是“家世”,二是“状”,即对本人道德状况、才能学识的评语。然后根据“状”,参考家世,评定每个人的“品”。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选拔权力归属?选拔依据是什么?第6页,共32页。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初创选拔权力:从世家大族控制到收归中央(中正官)选拔依据:从门第门生到家世、才能并重(定品)选拔权力归属?选拔依据是什么?第7页,共32页。选官制度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门第高者品级就高,门第低者品级就低,朝廷任命中正官时,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们的意见,连中

4、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曹家这个来路不正的门阀做了皇帝,事实上不可能从根本上铲除门阀。所以,选官制度改革的举措适得其反,不仅没能实现重整官僚体系、重新确立皇权至上地位的目标,反而成了门阀政治的催化剂。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选拔权力归属?选拔依据是什么?九品中正制异化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又被世家大族控制选拔依据:从家世才能并重到只看家世第8页,共32页。隋唐萌发 壮大 顶峰 转衰 北魏:重新确立西魏北周:关陇集团 (军事贵族) 士族政治 东汉曹魏西晋东晋南朝十六国北朝九品中正制催化选官制度第9页,共32页。选官制度在士族的长期压抑下,这些下

5、层士人始终地位卑下,他们既无悠久的家世可以炫耀,也无深厚的社会背景可以依恃,但他们入仕从政的愿望却十分强烈士族长期垄断选举,明显地侵害了寒族的利益,然而仅就寒族来讲,他们无力发动选举制度的变革,要完成这一变革,改变自己的地位,必须依恃君主即皇权的力量。而要想君主来发动选举制度的变革,其前提是这一变革必须符合君主自身的利益要求。所谓君主的利益,从根本上讲就是重建并不断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陈秀宏唐宋科举制度研究寒门士人怎么办?第10页,共32页。选官制度选拔权力归属?选拔依据是什么?隋朝开创了科举制,这是官僚体制的最大转变之一。隋文帝杨坚虽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但却回到了汉代地方推举的老路上,这

6、实际上已经行不通。隋炀帝登基不久,就下令设十科举人,随后十科减为四科,还是有“文才秀美”科,即进士科,进士科的取士,以考策论为主,考试在中央政府举行。从此,中国选举制度开辟了以考试作为人才取舍主要标志的科举时代。当然,南朝末年整个士林雅好文章辞赋,蔚成风气,影响到北方。上流社会以文采相尚,也对以文选人的选举制度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科举制选拔权力:中央掌握选拔依据:考试第11页,共32页。选官制度帖经和墨义10% 20%录取率以文辞华美为胜1%2%录取率隋炀帝:始设进士科唐太宗:进士 明经武则天:殿试 武举唐玄宗:请高官主持科举制的发展第12页,共32页。地方和中央官办

7、学校学生其他读书人通过即获得“资格”以文取士书、判身、言选官制度第13页,共32页。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以文取才)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权归中央)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士族和寒族)之存在;(门第日衰)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提高官员素质)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学而优则仕的认同)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钱穆国史大纲选官制度如何评价科举制?第14页,共32页。当然,科举制的推行,对历史的发展,也带来很大负面效应。首先

8、,它使得学校体系从此以后就和选官制度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学校成了科举的附庸。知识学习被限制在文字、文字书写、文学和道德讲求上。其他专业知识则退回到了师傅私相传承的作坊阶段。使中国本来就该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受到了影响,以至于长期无法进化。其次,科举虽然强化了官僚制,但也使得人才都被行政体系吸走,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其三,科举制虽然推动了人们向学,但也极大地催生了官本位文化的生长。整个社会的运行,都围绕着官僚体制打转,这对于中国社会以后的发展影响甚巨,以至于今天仍有余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选官制度如何评价科举制?第15页,共32页。汉代形成中华帝国的常态: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儒家正统和

9、士大夫政治对两千年的政治进程,综合考虑其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周期性三者,就可以得到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演化轨迹。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第16页,共32页。三省六部制 西汉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丞相多由功臣列侯充任,权力极大,他们既能参与制定国家重要政令、辅佐皇帝总管全国政务;又能督察中央百官和地方二千石郡守、王国相,大大影响皇帝的集权。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秦:三公九卿制第17页,共32页。三省六部制亲卫武将(皇帝亲信)尚书台(尚书令)侍从近臣 中朝官(决策)外朝官(执行)三公九卿等皇帝外朝官是在宫廷外办公的官员。中朝官是指在宫内办公的官员和皇帝身边的属员。尚书本来是皇宫内收发和记录奏

10、章的技术性工作,起在行政机关和皇帝见传达信息的作用。后来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有意扩大尚书的机构,尚书获得了拆阅和事先批阅奏折的权力,又获得了批阅奏章下发的权力,逐渐侵蚀外朝官的权力。汉:中外朝制第18页,共32页。三省六部制东汉:尚书台第19页,共32页。三省六部制自尚书台侵夺了丞相的权力,变成了实际上的中枢机构之后,兼尚书事的重臣往往变成了事实上的丞相朝代更迭后,新朝为了强化君权,特立机构中书省,将尚书台的权力分割出去一部分,专门负责起草诏书和掌机要,自然也就成了参与最高决策的核心机构。由于中书省设在宫苑,由皇帝的近侍顾问转成,所有王朝政令皆自所出,所以权威日重,人称“凤凰池”。 张鸣中

11、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书省:草拟诏令第20页,共32页。三省六部制进入晋朝以后,设立门下省,长官为侍中,有议论尚书奏事之职,在对尚书奏事说三道四的同时,由于其皇帝跟班的地位,所以还可以时常对皇帝的阙失提点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门下省的权力越来越大,渐渐地开始对中书省起草的诏书也发表批评意见,最后发展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不合适的诏书驳回重议,这就获得了“封驳权”,这就形成了对中书省的制约。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门下省:封驳审议第21页,共32页。尚书省:执行三省六部制中央政府设政事堂,作为宰相的议事机构,一切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三省的首长都是宰相,以后凡参加政事堂会

12、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所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宰相多至一二十人。 樊树志国史概要第22页,共32页。三省六部制唐初宰相多至一二十人,重大事务都由政事堂会议讨论,何以开元、天宝之际会形成李林甫、杨国忠擅权的局面?变乱制度的正是唐玄宗时期,出现了宰相的宰相(或曰当国宰相、宰相之长),使宰相制度发生变化,终于使皇权跌落和三省制度变形,一方面皇帝不亲理朝政,另一方面又舍弃三省合议制原则,转而委用个别亲信宰相裁决政事。如委用得贤,固然无妨,一旦委用得奸,必然导致政局败坏。 樊树志国史概要三省六部制的异化天宝政局崩坏的制度因素第23页,共32页。三省六部制时期中枢机构设置权力配置西汉武帝前三公九卿制丞相集决策

13、、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武帝后中朝和外朝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东汉三公和尚书台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魏晋南北朝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隋唐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掌行政、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中国古代中枢机构演进第24页,共32页。赋税制度唐朝开国后,沿袭前代均田制。规定,男女始生为黄,四至十五岁为小,十六岁至二十岁为中,二十一至五十九岁为丁,六十岁以上为老。均田令规定,丁男、中男给田一顷,老男或笃疾给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丁男、中男以外的人,如果是户主,将按半丁授田(有封爵贵族和五品以上官吏可授永业田5001000亩。各级官吏有职分田2顷至12顷,以为薪

14、俸。各级官府有公廨田1顷至26顷,以为办公费)所授田中,丁男、中男十分之二是永业田,十分之八是口分田,唐制,口分田即前代的露田,人死后朝廷将田收回;永业田即前代的桑田,可传给子孙,不再收回。 白寿彝中国通史隋唐时期田制土地制度:均田制第25页,共32页。赋税制度租: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田租)调: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绢二丈、棉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庸: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是正役。如不服役,可以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纳二十天的数额,叫“以庸代役”。“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赋税制度:租庸调制第26页,共32页。赋税制度以“人丁”为标准计税,整齐划一 实行实物

15、地税和劳役相结合以庸代役保证农时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唐代庸调银饼唐代调布赋税制度:租庸调制庸、调原来都缴纳绢或布,开元、天宝年间庸、调便折成银两第27页,共32页。赋税制度天宝十四载,户部上天下户数八百九十余万。安史之乱后六年统计,天下户一百九十余万。造成此种户口锐减之原因有三:第一,戎马干戈中丧乱流离;第二,摊户陋规,民户逃亡;第三,政令效率低落,疏于申报。租庸调制之实行,以均田为主,而均田之基础,又建立于地籍户籍渊查之上。均田制度之实行,有其本身之困难,复以田地少而负担重,造成户口逃亡,再经战乱,户籍破坏,人口锐减,资料散失,无法整理,推想地籍亦必凌乱,租既无均田为根,难以征课,调庸从户从丁

16、,亦无法着手。 邝士元国史论衡 租庸调制崩溃第28页,共32页。赋税制度每户按贫富等级(据人丁和资产划分户等)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夺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幸。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杨炎“请作两税法”疏唐后期:两税法第29页,共32页。租庸调制两税法背景目的标准影响均田制实施均田制无法推行巩固统治,保证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解决财政困难对农民人身控制强纳庸代役保证农时政府赋税得到保障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人丁财产赋税制度第30页,共32页。两税法的施行是中国赋税史上的重大变革,重大变化是以货币税代替实物税,变按丁计征为按资产计征。陆贽反对以资产定税,坚持以人丁定税,认为财产情况复杂,按财产征税很难做到公平合理,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