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编3艺术鉴赏论课件_第1页
三编3艺术鉴赏论课件_第2页
三编3艺术鉴赏论课件_第3页
三编3艺术鉴赏论课件_第4页
三编3艺术鉴赏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艺术接受论第1页,共89页。第七章 艺术接受论第一节 艺术欣赏一 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 二 艺术欣赏的审美心理 三 艺术欣赏的审美过程 四 艺术欣赏的特殊现象第二节 艺术批评一 艺术批评的性质特点 二 艺术批评的原则标准 三 艺术批评的方法第2页,共89页。第一节 艺术欣赏艺术鉴赏是艺术活动中最大众化最普遍的一种方式,也是美学研究、艺术理论研究、艺术史研究的重要基础。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犹如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没有艺术创作就没有艺术欣赏,同样没有艺术欣赏也不会有艺术创作的动力和发展。第3页,共89页。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接受美学,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姚斯、伊

2、瑟尔。期待视野:在艺术的接受欣赏活动中,接受者原先的生活经验、人生体验、文化素养、审美经验、欣赏趣味、心理需求等综合因素对艺术作品的一种暗自的潜在的期待、要求和想象。空白与不确定性:空白就是文本中未有的部分,向读者观众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具有未确定性,需要读者去补充丰富。召唤结构: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空白与不确定性,都能够激发读者观众去补充、丰富、再创造,它本身就是一个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将自己的独特的体验、想象置入文本,将作品中空白填充起来,作品才成为读者的作品,审美价值才得以实现。第4页,共89页。一、艺术欣赏的性质和特点在艺术创作阶段,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是一种潜在的价值,这种潜在的价值有待于

3、在“消费”过程中即艺术欣赏中才能得到最终完成和实现。第5页,共89页。艺术欣赏艺术欣赏是指人们在观照(观看/聆听/阅读/观赏等)艺术品时所产生的一种感发、想象、激动、振奋、理解、感悟和评判的一种精神享受的活动。辞海:艺术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第6页,共89页。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一般欣赏者对艺术作品中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意境进行感受、想象、体验、领悟、玩味、理解、评判,从而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道德情操方面的教益与升华。艺术欣赏既是一个审美享受的过程

4、,也是一个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它是在鉴赏具体艺术作品基础上的再创造。艺术家的创造是“一度创造”,艺术欣赏是“二度创造”。再创造是艺术鉴赏的最重要的特点。第7页,共89页。艺术鉴赏中的再创造:任何艺术鉴赏,鉴赏者都要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以及个人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所处的特定处境和特殊心理来接受鉴赏对象,并对鉴赏对象进行联想、想象、补充、丰富、扩展、加工、再创造,把艺术品的艺术形象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形象。在艺术鉴赏的再创造的活动中,联想和想象占有重要地位,联想和想象带有较强的自觉性、主体性、情感性和创造性,是鉴赏者整个人生经历、文化知识、文化教养、性格气质、人格情操、艺术积累、兴趣爱好、

5、审美习惯等等主体结构的综合体现。不同的鉴赏者有不同的爱好,也有不同的品位。第8页,共89页。艺术鉴赏中的再创造与艺术创造最大的不同是,艺术家面对现实生活和自己的思想感情、艺术感受,鉴赏者面对的是艺术家提供的艺术品。艺术鉴赏不能过分随意、自由,它必然受到鉴赏对象的制约和影响,受到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制约和影响,受到艺术家渗透在艺术品中的思想感情、审美观点的制约和影响。第9页,共89页。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带有自身质的规定性,为艺术鉴赏提供了再创造的大致性质、范围、方向和力度,提供了联想、想象的基本形态和线索,指引他在一定的范围内补充、丰富、扩展、突出、强化,进行有限的“二度创造”。第10页,共

6、89页。二、艺术欣赏的审美心理艺术欣赏中的审美心理主要包含审美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当然,这些心理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间必然融会贯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关系极其微妙而复杂。它们共同形成了艺术欣赏的审美心理结构。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可能表现为艺术直觉,但各种心理要素都在积极发挥作用。第11页,共89页。1、审美注意。审美注意是审美主体对一定审美对象的指向、选择和集中。客观上是审美对象的刺激性,主观上是审美主体的心境、兴趣、期待、经验、态度等。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形成较稳定较集中的优势兴奋中心。第12页,共89页。审美注意能够调动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

7、心理要素,集中指向某一特定的审美对象,并保持相当一段时间的注意稳定性。审美注意的期待心理、审美环境、审美距离等非常重要。审美注意要超越一般环境的影响,超越功利性,审美主体的心理机制迅速进入到审美期待的状态,从日常环境到艺术环境,从日常生活意识进入到审美意识中。布洛“审美距离”说,要保持一定的审美心理距离,能进能出,能投入能观照,不即不离,摈弃功利性。艺术品的种种艺术手段往往是为了吸引欣赏者的审美注意力。好莱坞的种种手段都是为了刺激和调动观众的审美注意力。第13页,共89页。2、感知。艺术鉴赏是以感知为基础的,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

8、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感受的基础。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必须以直接的感知方式,去感知对象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视觉、听觉是审美活动中两种最主要的高级感官。“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第14页,共89页。知觉。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基本特征,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统称为感知觉。艺术鉴赏活动,是从感知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算起。不同艺术媒介和不同艺术语言的艺术作品,作用于人的不同的感觉器官。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等。审美感知与艺术直觉。表面上审美感知觉迅速快捷发生作用,表现为艺术直觉。实际上真切、敏锐、细腻、丰

9、富的感知觉除一定的天赋条件外,更多的需要后天的磨练,生活阅历、文化知识、人格修养、技术训练、长期积淀等等。第15页,共89页。感知觉能够对审美对象进行迅速的整合、变形、组织、完善,使对象更适应欣赏者的心理,使欣赏者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经验。格式塔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对象的异质同形同构的心理现象,对艺术理论贡献很大。3、联想、想象在艺术欣赏中更为重要。通过联想想象,欣赏者所感知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能够进一步体会艺术作品感性形式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内容,欣赏者还把自身个体的生活记忆表象组合进去,加以补充、丰富、突出、强化,进行再造想象。第16页,共89页。4、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

10、种复杂的心理反应、如爱憎、喜怒、悲愤、同情、怜悯、厌弃等等。情感在一切艺术活动、审美活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审美情感是一切审美心理机制的中心。审美注意、审美感知觉、审美想象都通过审美情感的凝聚,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并渗透进理智因素,体现为感悟、体验、理解、升华。感性中积淀理性,理性中渗透感性。第17页,共89页。情感引导审美注意。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自己情感深处的需求有密切关系。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够引起注意。情感渗透在感知觉中。景为情语,情为景语,触景生情,“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情感激发联想想象。情感是动力,想象是翅膀。情感和理解关系密切。人的高级情感包含的爱憎态度、倾向等,与评价

11、、判断、分析、概括等理智因素关系密切,与人格、意志等高级理性关系密切。情感渗透理性。艺术欣赏的理性因素是若即若离,能进能出的。第18页,共89页。5、理解。艺术鉴赏中的理解因素,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广泛渗透在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过程中,构成完整的审美心理过程。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不同于通常的逻辑思维,而往往表现为一种似乎是不假思索直接达到的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审美理解属于直接理解。直接理解是指没有中介思维介入,由个体通过自己目前的亲身经验而实现的对客体对象本质规律的把握。间接理解是指借用个体以往的经验和前人经验,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等一系列的过程而达到的对客体对象本质规律的把握。直接

12、理解往往表现为直觉。艺术欣赏主要以直接理解为主,同时也包含一定的间接理解。第19页,共89页。艺术作品中内容如题材、主题、情节、场面、人物性格、人生命运包含大量丰富的思想内涵;艺术作品的形式包含很多形式自身的规律特点,自身的表现程式,自身的发展革新;艺术的内在意蕴,深层次内涵,哲理的、文化的内涵,民族的、人类的特色等等。艺术作品中包含的所有思想内涵,必须有理性的介入、理性的渗透、理性的指引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把握。艺术欣赏的心理机构的各个要素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不可硬性分析割裂的;是动态的,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是整体的,互相渗透,融会贯通的。第20页,共89页。三、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1、艺术感受

13、。艺术感受阶段即在观赏艺术作品时,在感知觉中初步直觉地把握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并开始在脑海中复现艺术形象,进行初步的感受、体验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感知觉敏锐,艺术直觉敏锐。艺术直觉具有直观性、快捷性、敏锐性的特点。第21页,共89页。2、审美体验。艺术欣赏的中心环节。在艺术感受的基础上对艺术形象的整体把握。欣赏者在艺术直觉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的一切生活记忆表象、艺术经验记忆表象加以联想想象,补充丰富,并进一步设身处地,爱其所爱,恨其所恨,主体投入,主客融会,物我交流,情感与艺术形象充分渗透,交流往复,把艺术形象化作自己的生命体验。第22页,共89页。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

14、不厌,只有敬亭山。/flash/Article_Special.php?menu_id=12&menu_name=学古诗&t=20第23页,共89页。在这个过程中,联想、想象和情感投入最重要。联想、想象能够复现和再造艺术形象,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处其境等等;还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体验加以重新组合,补充、丰富、创造一个即来源于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又打上欣赏者自己印记的新的艺术形象,所以叫做“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者的联想想象和情感投入带有个人主体性特征,但又受艺术形象的质的规定性的影响和制约。第24页,共89页。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以个别性概括普

15、遍性的,欣赏者必须加以联想想象的复现和具体化。艺术形象留下大量的空白、含蓄和不确定的因素,也必须由欣赏者加以填补、想象、补充、丰富、发挥和创造。空白、含蓄和不确定性是对欣赏者的召唤和期待,召唤欣赏者加入艺术作品的世界中,并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发挥再创造的才能。这一现象叫“召唤性结构”,成功的艺术作品都具有这种“召唤性结构”。第25页,共89页。主体情感的投入非常重要。感动人心,感发人心,感染人心,振奋人心,震撼人心等等,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充分调动欣赏者的感情。欣赏者的投入表现为两个方面:1、全身心的忘我的投入,2、能进能出的投入。第26页,共89页。欣赏者情感投入的作用:1、感受体验艺术形象的情感

16、世界(情感魅力);2、感受体验艺术家渗透在艺术形象中的情感世界 ;3、由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去把握人类共同的思想感情 ;4、使自己的感情世界更加丰富,更加细腻,或得到愉悦满足,或净化升华,从而起到潜移默化、陶冶情操、提升人格、提高人文水平与人生价值意义的作用。第27页,共89页。3、感悟升华。作为艺术鉴赏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高一个阶段,感悟升华是指欣赏者在艺术感受、艺术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的寻索玩味,感受体验,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达到了审美享受的极致。欣赏者反复思索回味,体验感悟,由艺术形象的精彩动人、形象感人之处,生发开去,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使自己在艺术、人生、社会、自然、宇宙等各个方面

17、能够得到很多更深刻、更本质、更新颖、更独到、更丰富、更警醒的领悟和启迪,使自己在身心愉悦的快乐、自由、游戏、享受的审美过程中,在独具魅力的艺术世界中直观自身,从而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达到了更高的美的境界。第28页,共89页。艺术感悟升华阶段同样需要感知觉、联想想象、感情、理性的投入。其中理解因素更为突出。反复的寻索玩味,就是要选择、提炼艺术形象中对自己感染、影响最大的部分,不断地去体会,理解,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受和思想、文化、人格、修养等综合因素去全身心地去交流融会。理性因素也是渗透进去的,不能独立存在,不等于逻辑推理和科学判断。第29页,共89页。三个阶段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

18、、由浅层到深层、由外观到内蕴的逐渐发展深化的。艺术感受阶段更多的欣赏艺术语言、艺术形式和艺术形象;审美体验阶段更多的欣赏艺术形象的丰富性和情感色彩;感悟升华阶段更多的欣赏艺术形象内在的意蕴。但三个阶段不能机械分析,同样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穿插的。第30页,共89页。有时艺术欣赏的第三个阶段可遇而不可求,有些作品本身缺少内蕴,有时欣赏者限于自己的各种方面的因素而达不到,如人生阅历、艺术修养、时代民族的隔阂、文化知识的欠缺、天赋感受力想象力的欠缺、环境、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等等。可能有前两个阶段,不一定能够达到最后一个阶段。第31页,共89页。四、艺术欣赏的特殊现象艺术欣赏中有一些特

19、殊而经常为人们所感知的一些现象。如顿悟、共鸣等。顿悟,是审美感受和审美理解共同作用发生的心理现象,是审美感悟和升华阶段的重要现象,是艺术直觉和理性直觉共同作用,在一刹那间获得对艺术作品深层次的意蕴的领悟和把握,从艺术形象感性的世界迅速上升到哲理的、社会的、文化的理性的世界,从对艺术的感受、体验、想象的体验世界迅速上升为整体的把握、领会、理解,融会贯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超验世界,进一步把握艺术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味外之旨。顿悟来自于禅宗的“拈花微笑”。第32页,共89页。顿悟如同灵感,要求欣赏者全身心投入到艺术的境界里,如处其境,感同身受,主客交流,物我两忘。充分调动意识、潜意识中大量

20、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调动各种心理要素,综合发挥作用。刹那间好像一道阳光穿透心房,触类旁通,豁然开朗,领悟了很多以前没有明白的东西。顿悟包含对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各方面的理解和领悟。顿悟也同样需要长期的生活、学习、感受、修养、训练和积淀。“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第33页,共89页。共鸣。所谓共鸣,是指在艺术欣赏中。欣赏主体在欣赏直觉和欣赏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身处地,情感投入,深深地被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情感内蕴等所感动,所吸引,主客交流往复,融合无间,以至于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共鸣是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的感知觉、情感、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达到最集中、最强烈程度的表现。尤其是情

21、感投入而达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心理状态。共鸣主要表现为对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蕴、人物命运等方面的感受和理解。第34页,共89页。艺术作品中的情感世界与自己的情感世界异质同构,唤起相似或相通的生命感受,主体情感受到极大的刺激和震动,因此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同呼吸、共命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情感交流往复,融为一体,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并在生命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印记。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李商隐“心有灵犀一点通”。第35页,共89页。共鸣的条件:欣赏对象有丰富强烈的情感内蕴,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渗透了自己强烈而又深厚真挚而又赤诚

22、的思想感情、审美理想、生命体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生动地传达出鲜明独特而又广博深厚的情感意蕴,能够感染人心,打动人心。欣赏主体要具有敏锐善感的心理,与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意蕴有相近、相似、相通的情感体验,与人物形象有相近、相似、相通的人生历程和人生体验。主客契合,才能产生共鸣的现象。第36页,共89页。郭沫若“你去,去寻找那与我的振动数相同的人; 你去,去寻找那与我的燃烧点相同的人。”第37页,共89页。差异性和共同性即使面对同一艺术对象,不同的欣赏者必然有不同的接受,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不同的欣赏者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不同、文化教养不同、性格气质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审美习惯不同,欣赏的前经验的积淀不

23、同,必然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有“白菜萝卜,各有所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趣味无争议”等等。第38页,共89页。1、不同时代、民族、社会的欣赏者对经典艺术作品也必然有不同的解读。西方人对中国的某些作品的理解完全不同。翻译的作品必然失去许多原汁原味。2、不同文化层次的欣赏者也必然有不同的审美观。另外不同的导演、演员对同一艺术作品,如戏剧、电影、歌曲、音乐等必然有不同的阐释、发挥和艺术表现。第39页,共89页。即使是同一欣赏者也有着极其丰富广博、不断变化的兴趣爱好,喜欢欣赏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艺术对象,不可能满足于同一种类型的艺术品。而同一欣赏者

24、本身也在不断的成长、发展和变化,即使面对同一艺术对象,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欣赏条件下,也必然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挖掘和发现,不同的领悟和升华。第40页,共89页。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读红楼梦的经验:少年读爱情伤感缠绵,中年读人生深刻警醒,老年读勘破红尘看透一切。少年喜欢西游,青年喜欢看红楼,老年喜欢看三国。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阅历有不同的欣赏需求。第41页,共89页。从欣赏的主体看,欣赏的前经验(或前结构)非常重要。欣赏主体不可能是空白。

25、所谓前经验就是在此次欣赏活动之前所积累的所有的人生、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修养。任何欣赏者都在依赖前经验进行欣赏活动,而此次的欣赏经验很快又会融入前经验(前结构)之中。在欣赏过程中,前经验会对欣赏对象进行顺应和同化的整合。有目的的引导注意、接受、选择、提炼、综合、加工和概括,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创造性的发挥中,融会了欣赏主体全部的前经验,全部的生命体验和审美体验。第42页,共89页。从客体来看,艺术作品必须具有较为广阔的“召唤结构”,以适应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欣赏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空白”、“含蓄”、“意境”、“典型”、“不确定性”、“冰山理论”等等。欣赏者在欣赏活动中对艺术对象的感受、

26、体验、阐发常常和艺术家原本的创作意图不相吻合,经常有“误读”现象。“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在长期的艺术接受的历程中,“误读”有时也会启迪人的思维,延伸艺术形象,甚至开辟一个新的领域。如弗洛伊德对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的解读,总结出“俄狄浦斯情结”。又以此分析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得出错误的结论。但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第43页,共89页。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由于性格特征、感情情绪、兴趣爱好、人生阅历、文化教养等具有极大的个性差异,欣赏活动前的知识结构、心理结构大相迥异,必然出现各种个性化、再创造的欣赏,这就出现了感知觉的误差、想象的误差、视像的误差、理解的误差等,这是必然而普遍的现象。在一定艺

27、术形象基础上的补充、丰富、发挥、创造是艺术欣赏中的。第44页,共89页。承认艺术欣赏存在差异性,还必须承认艺术欣赏必然有共同性。对艺术品的质量、品位、格调的高低,对艺术形象的鲜明生动性、丰富性、深刻性,对思想内容和深层意蕴的丰富性、深刻性及象征意义,对艺术风格的追求和创新,对艺术形式、语言、媒介的探索性和表现力等等,不同的欣赏者都会有大致相同的见解。艺术欣赏的共同性是指广大的欣赏者由于时代、社会、民族、文化及人类共有的某些人性的普遍性,在欣赏和评判艺术作品时,必然有一个大致相同、相近、相通的标准。第45页,共89页。共同性的原因:1、时代的共同性。同一时代共同的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时代风貌、时

28、代追求等等。2、民族的共同性。同一民族共同的地理环境、语言、传统文化、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审美情趣等等。3、不同的阶级、阶层的共同性。不同阶级、阶层也必然有共同的利益、思想感情、爱憎态度、追求理想等等。4、社会的共同性。同一社会发展时期的相同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宗教、伦理道德、文化、时尚、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情感等等。第46页,共89页。5、文化承传的共同性。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6、人性的共同性。人类自身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生命意识、情感世界、生活追求、理想追求等等。每一个欣赏者的生命结构、生活结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前经验)包含了以上种种因素,是基

29、本人性、时代社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等等共同作用的结果。7、艺术作品自身质的规定性。一定的艺术作品为欣赏者规定了一定的性质、方向、范围。欣赏者一般不会完全超越艺术作品自身的界限。第47页,共89页。五、 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欣赏主体的感受、体验、想象、扩充、拓展、丰富、深化、再创造以及感悟、升华等能力等。具体方法:一、抓整体:艺术作品是有机的整体,不能割裂。二、抓形象:艺术是以形象化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三、抓个性:艺术家的创作个性、风格,艺术作品的个性,与众不同,独具一格,独辟蹊径,独创天地。第48页,共89页。四、抓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揭示的普遍性、必然性的规律都是以特殊性

30、、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抓住特征就抓住了艺术魅力之所在。 五、抓关键:艺术作品总有最关键的节点,又叫“诗眼”、“文眼”、焦点、聚光点等,是整个作品的凝聚点。六、抓余味:细回味、慢品味,以审美的无功利的立场,以虚静的心理,沉浸在艺术世界中,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主客交融,物我两忘,达到激情想象、人生体验、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以反复的咀嚼、品评,加以补充丰富,再创造,最后以超越的态度,获得精神心理的最大愉悦。第49页,共89页。阅读欣赏诗歌朱光潜说:“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

31、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谈读诗和趣味的修养) 诗意、诗境对其它艺术的渗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是流动的诗,舞蹈是飞扬的诗。第50页,共89页。学习要求学会运用艺术理论,从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诗歌意境及风格特征等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注意把握自己在欣赏时心理感受,如感知觉、联想想象、情感投入、理解、体验等。要求观点基本正确,有良好的艺术感受力、分析能力,有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51页,共89页。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情主人公透

32、过对历史、现实、未来,天、地、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的思考,感悟,发出了慷慨悲怆的呼声,给每一代人都带来强烈的震撼和无尽的联想、想象。第52页,共89页。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细致入微的景象描绘了山间溪涧的静,感受山居生活的闲淡、静谧,表现抒情主人公对大自然的丰富细腻的感受和诗意的栖居,侧面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第53页,共89页。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第54页,共89页。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第55页,共89页。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3、。第56页,共89页。第57页,共89页。李白清溪行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第58页,共89页。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第59页,共89页。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第60页,共89页。李白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

34、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第61页,共89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第62页,共89页

3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第63页,共89页。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

36、古来万世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第64页,共89页。李白诗意画第65页,共89页。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第66页,共89页。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第67页,共89页。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第68页,共89页。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第69页,共89页。李商隐无题第70页,共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