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跟孔子学教学_第1页
王鹏跟孔子学教学_第2页
王鹏跟孔子学教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跟孔子学教学小学部 王鹏 自古以来,无论中外的教育家,都对音乐的教育作用给予了高度的注意。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倡音乐教育的大师,他说:“广博易良,乐教也”。意即利用音乐陶冶青年的性格,使其养成文质彬彬、温良敦厚的君子风度。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价值观念的建立,人格的完善,理想的升华,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修养的作用。而音乐恰恰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着德育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欣赏者的心灵,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人们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可爱;听施特劳斯的维也纳圆舞曲人们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从春江花月夜优美的

2、音乐声中,可以想象到那个春风和煦、明月当空、山水相连的动人画面,并从内心感叹祖国山河的无比美好。义勇军进行曲给人以奋进的力量,黄河大合唱又使多少人受到鼓舞。那亲切优美的民歌,色彩斑斓的民间器乐演奏,如委婉悠扬的江南丝竹、清新华彩的广东音乐等,不仅能够使人获得音乐的美感,更使人产生一种由衷的民族自豪感总之,音乐能唤起人们多种多样的感情,对音乐的系统学习有利于理解和信念的形成,并对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它在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决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 但是,面对媒体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学生获取音乐食粮的主要途径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多少学生能认可与彻底

3、的接受呢?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然而,学生已经对所欣赏的音乐产生不了兴趣,何谈喜欢与欣赏呢?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呢?所以,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分析能力,就必须转换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以适应新世纪、新学生的新的要求,而不是要求学生适应我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方法的转变与更新 中学音乐教育不是以培养音乐家为目标,而是通过古今中外各类型经典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和欣赏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聆听,认真体验,使其内心情感渗透到作曲家所表现的丰富情感世界中去,在高雅艺术的熏陶下,其身心就不断地得到愉悦,从而使心灵得到升华,并由此逐步实现完美人格的创造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4、 欣赏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先“讲”,学生后“听”,等到学生欣赏的时候以兴趣全无,因为教师讲的太多了,也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这种“填鸭式”的老套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适应新时代下的要求: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接受知识;学生无从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才能,甚至会发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等。 针对这些缺点,我在教学中尝试采取了几种教学方式: (一)“启发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所谓的“启发开放式”是指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己充分发挥自由联想和想象,在不离开音乐共性、作品思想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音乐进行再创造。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法

5、呢? 首先,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它具有社会科学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具有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音乐作品除了能给人以教育启迪之外,它有一种独特的、感人的魅力 - 人们的感情和思想可以在乐声的熏陶中尽情地、自由地驰骋!如陈钢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中的 B 段,同一段音乐有人理解为是描写苗寨人民欢快的劳动场面;也有人理解为是描写劳动之余,一对青年男女在翩翩起舞,从而迎来了更多的青年男女共舞的场面。再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开始句,有人理解为“命运的叩门声”,也有人理解为是“贝多芬对命运的挑战和反抗”,这些讲法我认为都是正确的,这就是我理解的音乐的多重性。 第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音乐欣赏是艺术化的

6、音响流在听觉中造成的一个持续不断的“痕迹流”。这个感知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在记忆的基础上完成的审美过程。了解作品的整体,还要注意很多细节,比如:和声、旋律、速度、音区等等,这个分散又集中的统一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接受的音乐的多层次性和内涵。同时重要的是当音乐刺激听觉时,会把非同类的事物也牵涉到审美中来。这种非同类因素有:听觉的感觉、哲理的体会、过去有关的生活经历、知识的积累、经验、思想及欣赏时的情绪等等,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联想,便存在着个别差异问题。当然这里要提醒的是:不能因个别差异而放弃音乐的共性。比如音乐中出现鸟鸣时你不能理解为这是马蹄声,否则就离开了最起码的音乐共性。 第三,再从调动学生主

7、题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来讲,这是“启发开放式”教学有着一定的作用。如果不给学生自由想象、创造想象的机会,一直要求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转,这样会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性才能。因为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给学生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鉴赏能力,锻炼学生自己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去探索、寻找、发现音乐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因为艺术价值高的作品都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体。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作品、欣赏作品的能力。 “启发开放式”教学能给学生在欣赏课中积极参与和自由联想的机会。通过这种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崭新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培养学生善于独立而且主动进取,决不墨守成规的习惯,不断发展完善其观点,把音乐思维

8、的振幅再扩大,把音乐的美再度升华。 (二)“求异思维式”的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已经引起了音乐欣赏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于是有关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多起来,但即使再多教学方法的出现也掩盖不了现在中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现状: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一成不变的素材为主要内容;以枯燥、单调的分、合为基本手段;不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放在 “ 欣赏者 ” 而不是 “ 鉴赏者 ” 的地位。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还是思想的懒惰者呢?音乐本就是一门模糊的

9、艺术,没有什么对错而言,音乐课堂是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地方,也没有对错可分。所以,在音乐教学上,学生有权利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锻炼自己的“求异思维”! 例如:欣赏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后,学生们认为梁祝的结局大大削减了其艺术感染力,有人问:一个悲壮的爱情故事为什么在 “ 化蝶 ” 的大团圆中结束?是否是对封建制度的默认和赞同?有人问:梁祝结尾的音乐为什么是爱情主题的简单再现,而不描述祝英台撞死在碑前,从而留下荡气回肠的千古的遗憾?但是在对比欣赏了二胡叙事诗新婚别后,学生大都很喜欢。他们认为相比而言新婚别的结局自然、合理的多:在凄厉、哀怨的主题变奏声中,从军者的脚步渐渐远去,荒野枯树下泪流

10、满面的妇人招手惜别,最后定格成一副苍白的画面,并永远保存在我们心里。 二、其他的教学方法 常言道:“教有常法,而无定法”,我在教学过程中还尝试了其他几种教学方法: 1 、擂台赛式教学策略 把音乐课堂,变成一个竞赛的场所,把学习知识变成打擂的形式,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民歌一课时,把学生分成 4 个参赛小组,通过“民歌知识问答、辨别不同地区的民歌、赛歌”三个环节的竞赛,不仅使学生主动地掌握了有关民歌的知识,还在“赛歌”这一环节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音乐才华。在紧张、活跃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2 、游戏教学策略。 每个人都不会拒绝游戏,学生更是不例外。将以讲述、静听、观看为主的教学内容改换成以一串游戏节目,以学生的自我表演等为主。必要时改变学生座位,将“插秧型”改成“半圆型”或“马鞍型”,撤去讲台或将讲台置于一角。教师由“主角”改换成“导演”,上课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上台表演,从游戏中获取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美。这个教学策略适用旋律性、故事性很强的乐曲,比如韦伯的邀舞等。 3 、环境熏陶策略。 在音乐教学时不妨精心营造一下课堂的环境,比如可把教室布置成花园式,满目翠绿,让学生一进课堂就仿佛联想起“鸟语花香”般的情景等。一旦学生有了这种环境熏陶并得到心理共鸣,就更易“听懂”音乐感悟音乐,激发出灵感,活跃课堂气氛。那么,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