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集(粤教版)_第1页
语文: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集(粤教版)_第2页
语文: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集(粤教版)_第3页
语文: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集(粤教版)_第4页
语文: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集(粤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集第一单元“认识自我”教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方法论,做好高中新阶段学习的思想准备。2、结合各课特点,学习议论文、散文的一般写法。3、学习语言。4、教法上注意: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研究探讨,转化能力。适用343教学法。*单元导语讨论:1、为什么“认识自我”是世上最大的难题?用书上的话回答。2、为什么说“高中时期是确立自我意识最为关键的阶段”?参考阅读第一课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朱光潜一、作者:朱光潜,现当代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二、词语:洗

2、练渣滓zhdzi惰性叨tG。天之幸附丽琐屑xi席不暇暖奔波劳碌长沮jCl桀爬溺ni退隐躬耕黄yin缘幸进因循苟且贪污淫佚yi穷究随俗浮沉蹶jud倒补充词解:琐屑:琐碎细小。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忙得很。退隐躬耕:辞官隐居,亲自耕田。穷究:彻底追究。随俗浮沉:随着世俗上升或下降。蹶倒:跌倒;受挫。三、学习研讨:(一)自读课文一遍,划下生字词。(二)思考探究:1、作者从自己学作诗填词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感悟?第六页倒数第7行一一第七页第五行(集体朗读)。归纳成两点:“我的毛病确是在没有下过力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

3、的路径走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集体朗读)3、“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文中的寓意是什么?人要敢于追求,敢于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4、为什么人应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第9页第二自然段。(集体朗读)5、作者认为,人如果“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就会“失去最高生命的价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参看第7页倒数第二自然段。(集体朗读,回答)6、全文可分几个部分?第二部分可分几层?每层大意是什么?(写出来)第一部分:由填词一事引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从理

4、论上和事实上论证中心论点。从理论上论证(人不是动物,应不为抵抗力所阻);举两个事实论证(人必须克服悟性);联系实际,从反面(某学生因懒而堕落)论证;上升到民族高度论证,深化了主题。第三部分:结论。提出希望。7,一共举了几个例子?这几个例子在类型上有什么不同?四个。自己;凡人;伟人和隐土;反面。8、作者将孔子与长沮桀溺比照着写,有何用意?一意在说明选择的路径不同,人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有伟大成就,就在于他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9、举例证明倒数第二自然段的观点。四、小结:学习了本课后,你对“认识自己”有了什么新的体会?-提示:重点在题目的寓意(即主题),结合本单元的学习目的。五、练

5、习:1、评析漫画决心,写一篇小作文。(见第二页)2、抄写生字词,并翻译孔子和孟子的话。3、预习第二课。第二课我很重要毕淑敏一、作者:毕淑敏,当代女作家,著有小说红处方等。二、词语:战栗li菽shd粟sti濡ni养掉以轻心回溯sCi嵌qidn合雾霭di鬼斧神工瞳16ng孔混淆xido生死攸y6u关相濡ni以沫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万劫不复微蹙cu一沓dd沓独出心裁驰chi骋寰hudn宇补充词解:战栗:害怕发抖。裸露:没有东西遮盖。掉以轻心:表示对某种东西漫不经心,不当回事。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回溯:回忆。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生死攸关:生死相关。独出心裁:原指作品的构思

6、有独到之处,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三、学习研讨(-)朗读课文。(-)思考探究1、题目是我很重要,可一开始为什么用排比句式连续地说“我不重要”?联系时代背景看。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不重视个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时代的进步,个体才得到重视,现在国家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这里是破旧立新。2、作者认为“我很重要”的依据是什么?请列点概述。(课堂练习,每人先在书上用铅笔划出每层的中心句;逐层朗读归纳)每个人都是万物之灵;每个人都是人类不断进化的成果;每个人的出生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个人都有无法承载的亲情:每个人都有相濡以沫的同道;每个人都有要抚养的后代:每个人都有珍贵的友情;每个人的作用别

7、人无法替代。3、课文中说“人们常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那么,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断定“我很重要”的?一人的生命的来源、发展、与其他生命的密切关系和作用这四个角度来断定的。4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认为“我很重要”就是“以我为中心”,一切从“我”出发。你认为课文中所说的“我很重要”与这些人的“我很重要”一样吗?为什么?在生活中你是否也认为自己“很重要”?为什么?一提示:“以我为中心”,一切从“我”出发,是极端个人主义,事事处处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本课说的是要充分了解生命的价值,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体现生命的意义(主题)。(三)语言欣赏你最喜欢课文中的那些句子?说说你的理由,再有

8、感情地朗读。一提示:语言优美,新鲜,丰富,饱含激情,善用比喻、排比、反问、夸张等各种修辞手段。四、练习:1、评析漫画不合作,写一篇小作文。(见第二页)2、抄写生字词,并抄下你最喜欢的句子。3、预习第三课4、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收集整理你喜欢的与正确认识自我相关的成语、格言、警句、座右铭(十句以上)或名篇名段,编制成小册子。第三课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王海桐一、作者:王海桐,北京大学学生,2001年四川省高考状元。二、词语:木然浑浑噩噩凭依逡qun巡沙砾li干瘪丑陋拙zhu6劣金戈铁马,醉卧沙场玉树临风释shi然诠释枷锁希冀ji攥zuan住豁hu6然啼笑皆非云淡风清懵mdng懂世事小心翼翼yi尴gd

9、n尬的吃yi语如影随形呵h护补充词解: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逡qM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或退却。玉树临风:形容英俊潇洒的样子。释然:放松。诠释:解释。攥住:用手握住。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啼笑皆非:哭笑都不是,形容处境尴尬或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状态懵懂世事:糊涂,不明白事理。尴尬:处境窘困,不易处理。吃语:梦话。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跟随在后面。呵护:保护,爱护。三、熟读课文四、思考探究1、导语主要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一介绍写作的缘由和主线(文眼)。2、主线(文眼)是文中的哪句话,找出来。“我愿意写我的困惑和思考,而不仅仅是状元成长录3、细读课文,找出各

10、部分的“困惑和思考”,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出关键句。导语部分:困惑:“在无数人眼里,我是一个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这让我不舒服。”思考:“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肉的。”奶奶拂袖而去:困惑:“真可惜,我只是个他人口中无用的女孩,既不美丽,也不灵巧。”思考:“任难以成为梧桐的无奈与不甘心做梧桐的抗争在心底拔河,注定我永久地挣扎与反抗。”我比想象的灵巧:困惑:”一句无意的话让一个孩子傻傻地记了那么多年,自卑了那么多年。”思考:“态度是成功的标准,对于自我生存的态度,可能是启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也可能是锁头一一习惯是一种力量:困惑:“在在有意无意的暗示、训言中,我慢慢变得很努力地去做每一件事

11、,总期望能做得更好,一直到很多年后,我才猛然惊觉这成了一种习惯。”思考:“这种习惯给我的生活和学业带来了很大的促进,可它同时也带给我巨大的压力。”享受青春的美丽:困惑:“而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小姑的不幸英年早逝这一意外又沉重的打击了我。”思考:“所以没有永远,只有这一刻,可以为我们感受和掌握。”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困惑:“什么时候我不再需要他们的鼓励,我会真正坚定而自信地走上自己的道路?”思考:“这些呵护使我所有信心的来源4、课文中有许多表现作者坚定、乐观、迷惘的语句或段落,找出一两个能引起你共鸣的例子,谈谈你的感受,并加以仿写。5、如何理解“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天下没

12、有只赚不赔的买卖。提示:要成功,必须得付出。五、联系自己思考:1、作者说:“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么713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这句话透露了什么情感信息?你对“高考状元”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不愿别人把自己看成只是“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2,你觉得作者在成长的岁月里有过遗憾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3、在青春的校园里你也可能与作者当年一样,正孕育着美丽的梦想。请把你梦想中的点点滴滴,记录在日记中或与同学交流。六、练习1、抄写生字词和佳句。2、结合第三页第三题,参看第22页讲述自己的故事,做第五页布置的大作文我是谁。3,本单元学习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结合自己的收获给自己写一句座右铭或一句勉

13、励性的话。*点击链接自读演讲的艺术第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传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通过传记的学习,了解传主的人生经历,体会传主的精神,从中汲取成长的教益。是第一单元“正确认识自我”的深化。这些传主为我们正确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2、结合各课特点,熟悉传记的写法学会写传记文3、学习语言。4、教法上注意: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研究探讨,转化能力。适用343教学法;前两课较易,可加快进度。*单元导语研讨:1、什么是传记?是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重要文体。可分为人物传记和传记文学。人物传记在通常情况下可视为复杂的记叙文。2、从传记中你可

14、以学到什么?见第二自然段。*基本阅读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陈廷一一、作者: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二、词语:推崇籍(”)贯一介儒生不知天高地厚血气方刚卤(10)水肃然起敬美味佳肴(y60)奢侈(shechl)津津有味张灯结彩裹(gu6)脚水泄(xi。)不通补充词解:推崇:指出某人某物的优点。一介:一个。不知天高地厚:形容狂妄自大的样子。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水泄不通:水都流不出去。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十分严密。引于淡泊心甘情愿地不追求名利。三、阅读全文,分析思路,把握文意:全文可分成几部分?找出能大致表现每部分大意的概括性的句子,再加工,写出每部分的大意。(课堂练习)三部分

15、。(一)写“布衣总统”称谓的来历。(二)从衣食住行、待人宴客的具体方面写“布衣总统”的简朴生活。(三)写“布衣总统”悄然出巡的故事,表现了他为人民着想、甘于淡泊的高尚品质。三、重点研讨:1、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你认为孙中山表现了什么品性?张之洞当时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甘于淡泊;胸怀大志,不畏权贵。说明张之洞尽管摆官架子,但还是善识人才。2、找出第二部分中有概括性的句子及词语,体会它们的作用。总领下面的文句,使层次分明。3、第二部分写孙中山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环境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4,文中说,群众见到孙中山的时候,一起高声呼喊:“大总统万岁!”你觉得这个口号表现了群众怎样

16、的心情?这个口号妥当吗?为什么?热爱,尊重。妥当。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5、本文从哪些方面赞扬了孙中山甘于淡泊的品质,这种品质在当代青年人身上还需要吗?说说你的理由。从名片简单、衣食住行、待人宴客和悄悄出巡四个方面。需要。国家;文明建设;个人素质。6、课文中引用了一首北伐军的军歌,其中“警钟一鸣森森森,睡狮齐猛醒”两句歌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格?用同样的修辞格仿写句子。(课堂练习)拟人。四、主题思想:(小组讨论归纳)本文通过对“布衣总统”孙中山先生名片简单、衣食住行、待人宴客和悄悄出巡的片断描写,反映了了他的简朴生活,表现了他为人民着想、甘于淡泊的高尚品质。五、练习:1,抄写生字词。2、按第二段仿

17、写你身边的同学,500字以上。3,预习第五课。4、课外阅读短文读书“三到”始知书(第58页)。第五课华罗庚顾迈南一、作者:顾迈南,当代作家。二、词语:署(shti)名苏家驹(ju)惨淡扉(fei)页勤能补拙莫名其妙怠(ddi)慢吴筱(xiS)元瘟疫蔓延一拐一痛(que)怜悯(min)停滞(zhi)不前蜚(fdi)声金瓯(du)鹘(zhan)褒(bdo)奖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追溯(sii)赞赏备至商榷(qiie)暴跳如雷如获至宝置若罔(wdng)闻出类拔萃(cui)运筹学从实以终补充词解: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作者等项的一页。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笨拙的不足。怠慢:冷淡。蜚声:扬名。梁园虽

18、好,非久居之乡:比喻外地再好,也不是适宜长期居住的地方。备至:完全,到了极点。商榷:商讨。如获至宝:好像得到了最珍贵的宝物。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象没听见一样。指不予理睬。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等)运筹学:利用现代数学的成就,特别是统计数学的成就,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能发挥最大效力的科学。从实以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直到最后。三、熟读课文,掌握大意。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填表。四、研讨:1、课文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有何好处?一倒叙(中途)。开头把最精采的地方先提出来,产生强烈的悬念。以下部分按时间顺序分三部分写,使繁杂的内容条理清楚。2、请划分第一部分艰苦自

19、学的青年时代的层次,并归纳大意。(课堂练习)一出生:家道贫寒,父母疼爱。中学时代:名师培养,爱上数学。辍学工作:刻苦自学,迷恋数学。病后残废:献身数学,写出名作。3,从第一部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4、在第二部分中,华罗庚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就?在书上划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成就的?有何好处?按地点和时间。多而不乱。5、华罗庚为什么出国又回国?提示:为了提高自己,科学报国。6,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一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79年华罗庚成功的西欧之行和他光荣地入党。7,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

20、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空”、“松”、“实”的理解。“空”:缺少坚实的基础和实践。“松”:松动,松懈,放松长期的努力。“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8、请找出文章中引用的华罗庚的诗句,说说它们对表达华罗庚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受所起的作用。具体生动的说明和补充作用。五、小结:(讨论)从华罗庚的人生道路中,你觉得成为一个科学家要有怎样的条件?一热爱祖国和人民;立志献身科学事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善于交流和合作等。六、练习:1、抄写生字词。2、课外阅读第七课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第六课罗曼罗兰(节选)(奥地利)茨威格一、作者:

21、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以小说和传记见长。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和时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心灵热情的描摹。世界闻名。著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三位大师。二、题释: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文学大师,著有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母与子等。荣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三、词语:勃艮棺加或gdn)第喧嚣斯宾诺莎能言善辩名噪一时炯炯(ji6ng)发亮供人消遣(qi百n)混沌(hundun)派补充词解:炯炯:光明,明亮。如目光炯炯。名噪一时:一段时间内名声显赫。四、熟读课文,理清思路:全文分几部分?写出各部分大意。(一)罗曼罗兰就读的高师在教育方面的特点。

22、(-)高师教育对罗曼罗兰的影响。1、他获得了扎实的知识基础、无可比拟的工作能力和勤奋精神。2、他与自己的好友产生了新的崇高的思想境界。3、他对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倾注了仰慕之情。(三)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创作成果。五、筛选信息,分析研讨:1,罗曼罗兰就读的高师在教育方面有哪些特点?在书上标出。再用短语逐条归纳。封闭式;培养目标高;有传统精神和经验;严格要求;有一定限度的自由;培养了最渊博的学者。2、文中说:“他第一次学会了把世界史看作是各个时代的涨潮与退潮的永恒活动;对于各个时代来说,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你是怎样看待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的?提示:昨天是今天的基础;今天是昨天的发展:明

23、天是今天的提高。螺旋式上升。3、压缩下面的句子成一句话:“在当代,没有一个艺术家像他一样在一切领域具有如此扎实的有系统的实际知识基础,即使接近这个水平也不可能。也许,他那无可比拟的工作能力,他那超人的勤奋,也是在他闭门幽居的年代获得的“在当代,没有一个艺术家像他一样在一切领域具有如此扎实的有系统的实际知识基础,即使接近这个水平也不可能。也许,他那无可比拟的工作能力,他那(和)超人的勤奋,也是在他闭门幽居的年代获得的。”4、他与自己的好友产生了新的崇高的思想境界,这种思想境界的内含主要是什么?在书上划出。并把它简括成一句话。“他们都感觉到了也在所不惜。”为人民而创作。5、罗曼罗兰年轻时也“追星”

24、,但他的“追星”和现在不少年青人的“追星”有什么不同?提示:目的;内容;方式。6、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创作成果有哪些?在书上划出。7、从文章中找出对罗曼罗兰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说说作者是如何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形象的?一法国理想主义新艺术创作流派的三位伟大代表人物:保尔克洛岱尔,安德列休阿列斯,夏尔贝济。他们有相同的理想、追求和爱好,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共同提高。这对突出传主形象起到了衬托和强化的作用。六、概括主题:提示:从段意入手。本文介绍了罗曼罗兰年青时就读巴黎高师的情况,突出了他崇高的理想追求、勤奋精神和巨大收获,给了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七、练习:1、抄

25、写生字词。2、课外阅读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3、阅读第59页放言述说平生事一文。第7课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卞毓方一、作者:卞(bian)毓(yii)方,当代作家,记者。二、人物介绍:文天祥(12361283),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市)。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三、词语:怦(peng)然凛(Un)凛而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独柱擎(qing)天煌煌(hudng)笔墨云愁雾惨颠簸(bo)黄钟大吕舍身取义刀光剑影戕(qidng)灭衢(qU)州迫不及待葵蕾(hud)秽(hui)精神侏儒摇唇鼓舌聒(gu6)噪不已戟(jl)指厚脸味心李煜(yii)

26、璘璘(lin)绝尘一代枭(xido)雄趾高气扬衣单形瘦雍(yong)容戏谑(xu&)恼羞成怒撒手铜(jidn)箴言(zhen)缥地(l6ixie)字(bi或b6)罗乱髭(zi)倒竖拽(zhuai)博学宏词科诘(ji6)难歇斯底里黔(qi6n)驴技穷孤注一掷奸佞(ning)攘(rdng)袂(mi)心旌(jlng)嵇(ji)绍祖逖(ti)颜杲(g百o)卿擦拭笔走龙蛇摧枯拉朽补充词解:怦然:形容心跳的样子。凛凛:严肃,严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比喻竭力挽回危险的局势。独柱擎天:比喻独力支撑起大局。煌煌:明亮。舍身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刀光剑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秽土:肮脏的土。精神侏儒:

27、指精神上苍白、猥琐的人。戟指:直指的意思。绝尘:完全没有了尘土,形容走远了。一代枭雄:某个时代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物(或智勇杰出的人物;或魁首)雍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撒手铜:指旧小说中厮杀时出其不意地用铜投掷敌手的招数,比喻最关键的时刻使出最拿手的招数。箴言:劝诫的话。诘难:追问,责难。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黔(qidn)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了。孤注一掷: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奸佞(ning):奸邪谄媚的人。心旌:心旗。笔走龙蛇:比喻卓书的笔势矫健生动。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跨。四、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五、研讨:1、全文主要写了文天

28、祥一生中哪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1279年被元兵所俘,1280年被押送至北京囚禁,在狱中写完正气歌。(1283年被元朝杀害)按时间顺序。2、概括每部分的大意。、概述文天祥一生的伟大意义,介绍他被俘的情景。二、写文天祥在狱中不畏敌人的威逼利诱,表现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硬骨头精神。三、写文天祥在狱中创作正气歌的情景,并给予高度的评价。3、作者在第一部分认为,假如文天祥在被捕的时候就死去,毫无疑问,他是可以永生的了。但同时作者又说:“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耍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的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柄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一

29、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你认为文天祥未完成的使命是什么?在敌人的威逼引诱、软硬兼施下,表现中华民族“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硬骨头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作为杰出的榜样代代相传。4、作者在第二部分里集中笔力写文天祥在各种考验面前的凛然正气。请结合文天祥的表现,说说下面的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认识。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名利引诱看起来比肉体折磨“美丽”得多,但它的杀伤力更厉害,因为它能直接毁灭人的灵魂。真的,你让葵蕾如何跟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英雄与叛徒之间决无共同语言,只有尖锐的对立。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在权力的高地,往往是那些敌对派别的首领,也就是对峙的双峰

30、,才更为了解,更为识得对方的价值。因为同在高位,在敌对中更能感受对手的份量。5、作者说:“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漩涡里分娩。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请结合对正气歌的认识举出中国诗史上一些例子谈谈你的看法。一参考50页倒数第一段。如司马迁、屈原、曹植、诸葛亮、杜甫、陆游、辛弃疾、关汉卿、蒲松龄、曹雪芹、鲁迅、田间等。六、练习:1、抄写生字词。2、抄写并翻译文中所引文天祥的诗句。第8课我的回顾【美】爱因斯坦一、作者:爱因斯坦(18791955):生于德国,1900年入瑞士籍,1940年入美国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

31、学革命的旗手。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二、词语:目瞪口呆桎梏(zhigti)真知灼(zhuo)见毋(wU)庸置疑吞噬(shi)深邃(su1)窒息(zhi)内疚(汕)弊病扼杀夭(yd。)折补充词解:真知灼见:正确的认识,透彻的理解。桎梏: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毋庸置疑:无须怀疑。深邃:深奥。(深)夭折:未成年而死,这里比喻事情中途失败。三、熟读课文,理解文意。四、研讨:1、理清思路,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指明顺序:、说明写作的缘由和动机。二、回顾自己青少年时代的思想变化一一如何走上研究物理学的道路。1、12岁那年,中止了宗教信仰,确立了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宏大志向。2,12-16岁,

32、通过阅读,知道了当时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成果和方法。3、17岁进入大学,主要因为兴趣走上研究物理学的道路。时间顺序。2、作者为什么说:“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求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见第二自然段。“那些希望和努力”主要指物质方面(胃)。3、作者的宗教信仰在12岁那年突然中止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中止了宗教信仰后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见课文:“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已失去了最初的尖锐性时感受也还是如此确立了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宏远道路。4、对文中“有类似想法的古今人物”,你对他们有何认识?请列举说明。提示:首先弄清“有类似想法的含义。再列举有关人物。5、作者说:“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

33、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为什么?一提示:参见第55页课文最后一句话。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五、概括主题:爱因斯坦在文中回顾了自己青少年时代如何走上研究物理学道路的过程,表现了他崇高的理想志向、伟大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六、讨论:爱因斯坦给了我们哪些宝贵的启示?提示:参见主题。六、练习:1、抄写生字词和你喜欢的句子。2、课外阅读爱因斯坦的传记。第三单元9.荷塘月色教学目的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

34、手法的运用。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2、安排3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第1课时一、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二、解题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2、写作背景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

35、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三、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解答:全文分三大段: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

36、静迷人。(主体)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四、释义:幽僻:幽深、僻静。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踱:慢步行走。弥望:满眼。弥,满。袅娜:柔美的样子。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风致:美的姿态。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梵婀玲:小提琴。一例:一律。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碧:青翠欲滴的样子。大意:大概的轮廓。五、讲读第一段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

37、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第2课时一、讲读第二段:(一)、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

38、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幻灯片: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漫步思索(二)、讲读第2节提问:请一位学生找出小路的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耍条件。幻灯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三)、讲读第3小节:提问

39、: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四)、讲读第4小节: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

40、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41、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

42、。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五)讲解第五节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解答:泻、浮、洗。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讲解: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43、,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如流水一流动(六)讲读第六节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堂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

44、空虚与哀愁。讨论: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七)总结:第二段着重

45、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二讲读第三段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苫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

46、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一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

47、,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三、小结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四.布置

48、作业:(-)思考和练习的二、五.(二)背诵4-6三节第3课时一、讨论归纳作品的思想性:二、概括作品的艺术性:.结构特点.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现手法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的运用附注:板书一、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荷塘二、荷塘月色荷叶:田田(多)亭亭(美)形态美零星点缀、白(色)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袅娜、羞涩(态)荷香:缕缕一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象闪电(快)荷波凝碧(色)流水:脉脉(态)静态美(正面)月光:如流水一流动泻一轻柔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和影的和谐(反面)(侧面):黑影、倩影树:垂而、阴阴(沉郁)四周远山:隐隐约约(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蝉鸣

49、、蛙叫三、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10.散文两篇教学目标:1、在品味冰心平易自然简洁含蓄的语言,感悟文中蕴涵的丰富哲理。2、在朗读中体悟散文的艺术手法和语言运用。教学设想:一课时活动课师:通过阅读文章,谁能告诉我们冰心老人的那个家在哪里?生1:只有住着我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师:对了,就是这一点题之句。冰心94岁写下了这篇文章,应该说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彻悟,对家有着清醒的认识。然而只有住着我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师:她是怎么得出这个答案的?文章从什么写起?全体:梦,做了一个梦。师:梦见自己在大街上喊“洋车”要车夫送她回家,回的那个家就是中剪子

50、巷。文章从一个真实的梦境写起。巧妙构思。这一切是从老人的梦境里幻化出来的。奇怪了,为什么在梦里找到了这个答案?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全体: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巡“o师:有时梦是不会撒谎的。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一个人在梦里“暴露”与“揭发”的往往是他寄情最深的东西,唤起他潜藏在心底的美好感情。冰心先生漂泊了一生、走了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用她的话来说她曾居住过的四川、云南、东京、伦敦、巴黎、柏林、开罗、莫斯科、美国“都不是她的家二照理,一个女性在自己成了家庭主妇、有了完整的家庭意识后的家才是真正的家,冰心老人在梦中完全应该回到成年后安家的任何一个门

51、庭,不管它在哪座城市;然而,“只有住着我的父母的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这句体验整篇文章情感的关键句,我们怎么来理解呢?关犍字是什么?全体:灵魂深处永久。生1:永远挂念、永远不会忘记。师:在心里哪个位置?生1:心里最深处。师:对,心里最深处、最原始的地方。生2:一个人一生会去到很多地方,但是最难忘记的是小时候父母爱护我们的地方。师:那个地方就是我们的家,家的概念是从那获得的。生3:冰心住在中剪子巷,那个家是从十多岁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她认为是她灵魂深处的家是因为那是她梦开始和发芽的地方。师:对,所以我们说少女爱做梦,那个梦就是从那个家开始萌芽的。生4:冰心晚年写了这篇文章,想过

52、的家越过成年每一个地方,回到最初的家,这个家有父母之爱兄弟之情,这才是最自然、最纯真的爱,是其他家都不能比的。师:是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取代的。生5:我想问一个小孩家是什么,他会回答,家是妈妈温暖的双手,是爸爸宽阔的肩膀,作者沉静在了对童年美好的回忆,她眷恋当时人间最美好的情意。师:她为什么眷念童年?生5:那里有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师:最纯真、最美好的时刻,我们的心灵可以得以依靠。生6:我们在语文校本课上,老师曾为我们放过一部叫那山、那人、那狗的电影,里面有两句话说:“走了那么远,才知道心比脚还累,出了山一辈子都想家。”那家就是父母的家,是保护自己、守得宁静的家,对家的想念是落下的眼泪、留下的

53、欢笑。课件展示:只有住着我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一生中最热闹、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一段。”她生命中最初地荣誉与美德,理想与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发芽。师:有过泪水、有过欢笑、有过回忆,回忆里有很多很多。刚才也谈到那是她十多岁到二卜多岁度过的地方,她的理想、抱负正是在那树立的。同学们说得很好,看来大家是有感触的。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里,父母之爱、姐弟之情陪冰心走过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即“一生中最热闹、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一段。她生命中最初的荣誉与美德,理想与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发芽。你们现在能体会这种感情吗?可能有的同学能够体会;有的同学体会得很朦胧:有的同学正在学着体

54、会。毕竟我们的经历还不是特别丰富。没关系,生活就是一本书,让我们细细去阅读。回顾九十多年的生命道路,冰心用了哪四个字来概括?全体:酸、甜、苦、辣。师:当万千恩怨”纷沓而来,她不禁泪湿枕巾,是那么不容易说清原由的眼泪。你们会嘲笑这种眼泪吗?全体:不会。生1:那泪是真情的流露,所有的情感都倾泄出来了,是很动人的泪。师:没有人会嘲笑这种眼泪,对于这位满载荣誉与美德的老人,我们满心是尊敬而仰慕。这位冰清玉洁的老人,当她不躁不烈地喊出一无所有的心声时,万万没想到她还有一个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我们一起把全文的最后一-段文字朗读一遍。(全体朗读)师:其实那个家不就-宜藏在她心灵的最

55、深处吗?当白发老人与天真少女融成了一体,冰心老人的这些回家梦是否从根本上否定了她一生的漂泊旅程呢?全体:不是。师:为什么?师:当然不是。如果冰心老人始终没离开过早年的那个家,那么今天的回家梦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在一般意义上,家是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这就是冰心老人的这篇散文我的家在哪里。她的那个家就在曾经和父母、弟弟一起居住过的地方。文字简约,表达深切。对于散文创作,我们能不能从中学到些什么。生1:用朴实的语言来写。生2:从生活出发,只有在生活中你认真地去观察体会才会有真情实感。师:说得很到位,二位是认真思考了的。从事散文创作,我们来看看冰心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是怎么说的:(板书:

56、“对于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感情.”)师:对于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感情。写“家”的人很多很多,同学们手头上也有张抗抗、周国平、尤今写的“家”,结合文章中你喜欢的句子,结合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你们对家的认识,你们渴望的、理想的家是什么样的。11.拣麦穗教学目标:.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仔细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之美。.体会文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教学思路:整体感悟一研读赏析深入探究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57、3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提高审美赏析能力。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教学课时:两课时.导语:a.继冰心之后,中国文坛又出现了一位熠熠闪耀的女作家张洁。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的文章如一幅“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洁的散文拣麦穗,一起来走进张洁。b.作者简介: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她的作品以浓烈

58、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作者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字词积累:字音:拣麦穗(sul)磕(k。)碰戏谑(xue)害臊(sao)山坳(ao)蹒跚(pdnshan)b.词义:戏谑:开玩笑;步履:步行,步伐;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艰难的样子。约莫:推测,估计。企望:期盼,盼望。死乞白赖:纠缠个没完。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1.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请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结合文章

59、标题思考:谁拣麦穗?在拣麦穗时她们有着什么样的梦?梦实现了吗?两者对梦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线,暗线).第一部分:直接入题,叙写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幻梦以及幻梦破火,姑娘们拣麦穗或姑娘们的梦想;第二部分:回忆“我”童年拣麦穗的幻梦以及得到温爱,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或我的梦;第三部分:卖灶糖老人的离去,“我”渴望爱的幻想破灭,卖灶糖的老汉去了或梦幻的破灭.“我”:和姑娘们;我:嫁卖灶糖老汉姑娘们:换取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梦想破灭;我:寄托对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姑娘们:麻木、顺受.明线:拣麦穗;暗线:爱。汇成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四.赏析全文.A.精读第一部

60、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1、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引导:a.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讲解: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惆怅)。而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个天真烂漫幼女纯真的爱心。对比描述两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美梦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反差。b.总领全文,并贯穿全文,为下文写“我”儿时幼稚,纯真的梦作铺垫。B.请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