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修改课件_第1页
病句修改课件_第2页
病句修改课件_第3页
病句修改课件_第4页
病句修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1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分析与提示单元概述从教材的整体设计来看,第五单元是苏教版的九上与九下两册中“读书系列学会读书”的一个构成单元。单元主题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强调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对作品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评价。同时在了解文学评论的基本写法的基础上尝试写简短的文学评论。教学目标 = 1 * GB3 同一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它,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树立起这样的观念,克服单一的片面的僵化的思维模式。 = 2 * GB3 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对作品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评价。 = 3 *

2、GB3 能借助于作品评论等资料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 4 * GB3 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理解雪等作品中含义丰富、深刻的句子。 = 5 * GB3 能准确地概述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 6 * GB3 了解文学评论的基本写法,尝试写简短的文学评论。 = 7 * GB3 能由自然界熟悉的事物形成独特的感悟,并能运用适当的形式加以表达。课时安排雪(一课时)四人谈(二三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 (三课时)诵读欣赏延安纺车抒怀(一课时)专 题“我心中的语文”(二课时)雪学习目标1根据写作年代和背景,读懂雪;理解作者笔下南方雪和北方雪的不同及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感受文

3、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品味文中精炼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学习对比的写法。3领会作者对雪的喜爱,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对生命的赞颂,以及其直面惨淡人生的顽强战斗精神。一、导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赞过雪花,有多少称赞雪花的诗句名垂千古,谁能说出关于雪的诗句呢? 今年冬天常州也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相信同学们仍记忆忧新,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雪景,同时谈谈对雪的感受. 面对这银白的世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雪,去感悟鲁迅笔下的雪景。检查预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磬口 忙碌 脂粉奁 灼灼 嘻笑 褪尽 朔方 凛冽(明确:磬口(qng) 忙碌(l) 脂粉奁(Iin) 灼灼(zhu) 嘻笑(

4、x) 褪尽(tu) 朔方(shu) 凛冽(lnli) )作者简介: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雪一文选自散文集野草。写作背景: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命政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逆,不屈服的勇士。野草共收录了鲁迅的散文诗句23篇,是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在北京所作.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

5、国, 那时鲁迅正生活在北洋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京。眼前“大风吹雪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作者记忆中,对故乡有许许多多回忆。那记忆是温暖的,是美好的。正如江南的雪,雪中美好的景色,让人回味和留念。故乡永远是鲁迅温暖的家,美好的理想是鲁迅永远的向往和追求。北国,是鲁迅现在生活的地方,现实严酷的环境,作为战士,故乡固然十分美好,让人眷恋,但现在更需要坚定、勇敢、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正因为如此,才有雪中描写的绝妙的雪景图。文体介绍:本文是散文诗,它是介乎诗与散文之间,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

6、代抒情文学样式.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意境,诗的情绪和幻想;从形式上看,它和散文不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形式比较自由。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朗读,请同学们边听边展开想象,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两幅什么样的雪景图?这两幅雪景图各有什么特点,分别是怎么描写的?明确:一幅是充满温情,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江南雪景图。一幅是昂扬向上、飞腾旋转的江北雪景图。江南的雪:富于生机、孕育生命、易于消逝北方的雪:孤独坚硬、不粘连、蓬勃奋飞江南雪景图:总特征:滋润美艳之至 具体描绘: 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中隐青的梅花 深黄磬口的腊梅 冷绿杂草在

7、雪下 丰富的想象: 确乎没有胡蝶 蜜蜂嗡嗡闹着 塑雪罗汉的孩子北方雪景图: 总特征: 冰冷的、坚硬的、孤独的、灿烂的 具体描绘: 形:如粉如沙不粘连 景:屋上地上枯草上 神:旋风里蓬勃奋飞 曰光里灿灿发光 天宇下旋转升腾2.你觉得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有不同之处吗?作者一反对江南雪景描写时温婉、缠绵的笔调,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再是有脉脉温情的恬淡、和平、安宁的图景,而是一幅雄浑、苍凉的画卷。两幅图形成鲜明的对比。3.这两幅图相比较作者更喜欢哪一幅雪景图,为什么?作者从哪句话中表明?北方雪景图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不屈的精神,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 暖国的雪

8、缺乏“冰冷和坚硬”,是一种单调,是一种不幸。“灿烂”是指“北方的雪”,它的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先赞赏的。 4.你更喜欢哪一幅雪景图,你觉得作者只是在写雪吗?其中有没有更深层次的意思?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江南的雪象征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把北方的雪象征为一种不甘沉沦,昂扬向上,执著抗争精神,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江南的雪是一种温润、宁静的美,但还需要北方的雪在孤独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精神。三、揣摩语句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冰冷的”“坚硬的”强调了雪的不屈的精神,是灿烂的,是值得赞赏的。

9、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形容江南雪的什么特点?)这里是指江南的雪孕育着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它成为了雨的精魂。4、作者在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承接中间嵌入一个“但是”,有什么意味?作者在看似不需要转折处嵌入一个峻急的“但是”,更加明确了作者的情感倾向,是鲁迅独特的语言风味的体现。四、结合背景探究

10、主旨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记忆中的故乡江南的雪景,从作者对孩子们堆雪人一段的描绘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理想中温暖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幅是现实中居处的朔方的雪景。从作者的描绘来看,表现作者对现实中搏击严寒的力与光的赞颂。说到这里老师很自然的会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作者要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请同学们在刚才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讨论后明确:作者在黑暗中渴求光明,在严寒中向往温暖,虽身处孤独而永不颓丧的伟大品格和战斗精神。(鼓励学生有创意表达,不求统一答案)布置作业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诵,下节课检查。2、自学四人谈,要求:扫除阅读中的文字障碍,结合

11、每篇文章的课后练习理解文章。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好标记。板书设计雪鲁迅南方的雪景 北方的雪景 滋润美艳、绚丽有趣不能持久 但是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独立斗争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现实中搏击严寒的光和力的赞颂 主旨:黑暗中渴求光明,在严寒中向往温暖,虽身处孤独而永不颓丧的伟大人格和毫不退却的战斗精神 雪四人谈学习目标1.能分别找出四篇文学评论的基本观点,并能说出作者提出观点的角度。2.能从四篇文学评论中归纳出文学评论的一般创作手法。3.模仿四篇评论的写法尝试写简单的文学评论。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读文章,找观点,比较鉴别,谈体会。一、 教学导入我们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

12、一部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对于雪这篇文章,四个作家有四种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四种看法与观点。二、初读课文、领会文意学生自读四篇评论文章。要求:大体领会每篇文章的意思,有疑问的地方划下来及时问老师或同学。三、找出观点、辨微观点请同学找出每一篇评论作者要表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对雪发表评论的?并比较四篇文章有何异同. (评论一部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雪四人谈中,几位作者对雪的理解和鉴赏,既有许多共同的认识,也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请你联系课文说说,有哪些共同的认识,有哪些不同的见解。)把刚才所找观点根据自己的理解

13、完成下表:文章观点角度不同点相同点读雪需要联想鲁迅的内心世界深刻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矛盾鲁迅的内心世界具有时代特征时代特征文如其人灵魂的柔软和坚硬这种内心世界是鲁迅灵魂的“柔软和坚硬”的体现鲁迅的内心世界是鲁迅的性格特征人性特征简洁精纯的雪江南的雪表现了鲁迅的欢快情绪;朔方的雪表达了鲁迅悲壮的心理语言角度对两种雪都赞美一切景语皆情语雪的独特之处鲁迅抒发了渴望暖春,渴求光明、憎恶严冬、憎恨黑暗的思想感情艺术魅力、艺术成就对南方的雪是赞美的,对北方的雪是憎恶的结论这四位作家对雪的理解和鉴赏,切入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有许多共同认识。同中有异,异中存同。四、研读课文、分析讨论1.雪写了两幅雪景,一幅是江南

14、的雪,一幅是朔方的雪,作者对这两幅雪景有无褒贬之处?为什么?2.“江南的雪”作者采用了工笔彩绘的写法,“朔方的雪”作者采用写意泼墨的写法,这样工笔与写意结合有什么好处?3.以四人谈为例,说说你对“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体会。4.在这四篇谈雪的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最好能说出一、二点真知灼见)5.你对鲁迅的雪有没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说出来给同学听听。五、总结归纳、探究方法学习了鲁迅的雪和后面四篇评论文章,请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要想写好一篇文学评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教师及时总结和归纳如下要点。基本要点:认真研读作品,占有丰富的材料。(前提、基础)有真知灼见。(避免

15、人云亦云,肤浅平淡)确定恰当适宜的角度。(防止大而空)重视写作技巧,讲究语言。(不能抽象干瘪的说教)行文时笔墨要集中,语言要简洁。(忌语言拖沓)结构要明快。(不可勉强、画蛇添足)要有文学评论味。(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利用前面一节课学习的关于文学评论创作的一般方法,再一次读原文雪重新选择某个角度写一篇关于雪的文学评论。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文学评论家对鲁迅的散文诗雪的评论文章,我们还了解到了写好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今天,我们就想让大家来展示一下我们自己的写作才华,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小文学评论家吧!二、当场习作及展示修改1.以“我看雪”为话题,重新选择某个角

16、度写一篇关于雪的文学评论。(350-400字)尽管每个人对同一部作品的看法可以不一样,但一旦选择了某个角度就应该相对固定,围绕该主题进行写作评论。同学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李允经的原文来写。 雪是一篇艺术 魅力很强的散文诗雪是一篇艺术魅力很强的散文诗。鲁迅说过:“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作为野草之一的雪,艺术技巧是相当高超的,艺术表现也是十分出色的。它的成功之处,似乎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探索。一、谋篇独特。无论写哪种文体的文章,都要先想想应该怎样写,也就是说要“谋篇”,要构思,或者说要打打腹稿,使文章或者作品在结构上独具匠心。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白茫茫封盖大地。应当怎样来写它,并通过对它的艺术

17、描写,来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感受和抒发作者在现实生活中酝酿的某种感情呢?这自然会因人而异。如前所述,鲁迅的雪,赞美的重点是“朔方的雪”。朔方的雪有什么特点呢?也不外是“如粉,如沙”,“大风吹雪盈空际”。那么,仅仅写这些特点就能表现雪的主题思想吗?显然是困难的,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在“谋篇”上一番工夫。雪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不仅仅写了“朔方的雪”,而且运用想象,扩大了艺术的视野,把它和“暖国的雨”“江南的雪”作了对比描写。作者说:“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这是先拿“暖国的雨”和“朔方的雪”作对比,或者说是以前者来衬托后者

18、。相比之下,朔方的雪不仅幸运而且有一种优越感了。这就隐约地流露了作者对它的战斗丰姿的喜爱和赞赏。然而全文对“暖国的雨”,也仅仅是这样一个挑战性的发问,此外,便不再多用笔墨来看,占全文的大半。但就全篇来看,这依然是一种对比,或者说是一种衬托,是以南雪的柔美来进一步衬托北雪的壮美,从而巧妙地抒发了作者那种渴想暖春,渴求光明;憎恶严冬,憎恨黑暗的思想感情。对比和衬托是一种艺术手法和技巧。在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见到艺术家把人与人、事与事、景与景作对比,并在这种对比描写中表达自己的倾向和爱憎。散文诗雪正是以对比和衬托的艺术手法来“谋篇”,使作者的感情沿着对“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艺术描写

19、,由低潮走向高潮,由平静走向热烈。三、想象丰富。文艺的特点是以形象反映生活。在抒情作品中为了赋予抽象的思想感情以生动鲜明、具体可感的形象,作家需要驰骋想象托物取喻、借景传情。鲁迅在雪中,恰当地把“滋润美艳”的南雪比作“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突出了它的柔美。江南的春天是在二三月,古人云:“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但作者却借助想象迫不及待地把“蜜蜂们”请了出来:“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在写到朔雪旋转、升腾、奋飞的时候,作者把它比作“包藏火焰的大雾”,“弥漫太空”,接着又说它竟“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种力透纸背的神来

20、之笔,不正是诗人想象高度发挥的产物吗?三、哲理深刻。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往往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作品常常充满朴素而深刻的哲理。雪的开头和结尾就因为富有哲理意味而发人深思。作者对于雨和雪的的思辨性的描绘实在是耐人寻味的。通篇写雪,劈头却从雨着墨,而结尾又落脚到雨,这是诗意盎然、意味深长的。孤独的朔雪是“死掉的雨”便将转化而为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发挥着它战斗的品格,因而它是“雨的精魂”。战斗将迎来百花吐艳的春天,周而复始,而是已经赋予它时代和社会意义上的一种质变和升华。这就巧妙地寄寓了作者积极向上、战斗光明的精神,也使作品收到了首尾照应、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2.成果展示先把自己的作品在小组内交

21、流汇报,每一个人都要汇报。汇报完后小组讨论决定那些更贴近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的同学作为本小组的参赛作品。老师选择3-5篇文章在大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3.大家一起来修改 在全班展示的作品,首先请所在小组评一评,然后全班同学再来评价修改.总结:今后大家要知道,我们对同一篇文章不能用一种固定的眼光来看,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要合情合理。文学评论其实就是把自己的认识写出来。课后学习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尝试对作品进行多个维度的解读,不能人云亦云。综合学习和探究教学目标评论一部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了解如何挖掘作品含蓄的内容后面隐藏的思想;学习如何在写作中展开联想和想象。教学课时:2

2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师用投影打出如下探究问题你原来是怎样理解雪的思想内容的?读了几篇评论文章后,你是否产生了新的认识?如果有,说出来和同学交流,如果没有,听听同学们的见解。评论一不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雪四人谈中,几位作家对雪的理解和鉴赏,既有许多共同的认识,也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请你联系课文说说,有哪些共同的认识,有哪些不同的见解。这几篇文章中有些内容的表达十分含蓄,言尽而意未尽。比如:读需要联想说“在雪的背后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已经成熟到呼之欲出的地步了”,可是“那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是什么呢?作者没有直接说。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似乎只

23、是在评论鲁迅先生的人格,作者对雪中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石怎样理解的呢?似乎也没有说。你能根据自己对有关文章的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吗?好的文章,既要有宽阔的思想境界,也要锤炼字句,重视表达。从鲁迅的雪及相关的四篇评论中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辑录在一起并反复诵读,体会起表达的好处。二、阅读相关文章思考上面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看书。把自己的想法用简要的语言记录下来。准备好小组在小组中发言的内容。三、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对这四个问题,比较简单的问题在组内解决。把疑难问题,或解答得不够完整的问题作为小组内问题拿到大组交流。三、大组讨论交流问题第1、4个问题比较简单,教师带领学生重点研究问题2、3文章相关内容

24、要去重点学习。明确如下:第2题:这四位作者对雪的理解和鉴赏,尽管切入的角度各不相同,但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认识。这共同的认识是:雪通过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描绘,表达(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绪,体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但究竟是什么样的思想情绪,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四位作者的见解又是不尽相同的。王蒙读需要联想,认为鲁迅的内心世界“深刻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矛盾”,也就是说这种内心世界是鲁迅灵魂的“软弱和坚硬”的体现,着眼于鲁迅的性格特征。斯妤的简洁而精纯的雪尽管谈的只是雪的语言特色,但斯妤的原文我读鲁迅先生的来看,她认为“江南的雪”表达了鲁迅的“欢快的情绪”,而“朔方的雪”表达了鲁迅“悲壮的心理

25、”。而李允经的的独特之处,认为鲁迅抒发了“渴想暖春,渴求光明;憎恶严冬,憎恶黑暗”的思想感情。在这四人中,王蒙与黄蓓佳的见解属于一类,都是从“文如其人”的角度谈的,他们都认为雪体现了鲁迅的两种性格特征。但王蒙认为两种性格特征是:“美艳而又不免脆弱的童年、青春与坚强又不免孤独的战士和公民”。而黄蓓佳认为这两种性格特征是:“灵魂的柔软和坚硬。”前者着眼于时代特征,后者着眼于人性特征。这又是同中有异。斯妤和李允经的见解又都属于一类,都是从“景语皆情语”的角度谈的,他们都认为雪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斯妤认为鲁迅对“南方的雪”“朔方的雪”都是赞美的,而李允经却认为鲁迅对“南方的雪”是赞美的,而对“朔方

26、的雪”是憎恶的。这也是同中有异。第3题:这些问题看似没有直接回答,其实都在文中间接地有了解答。读需要联想认为“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就是作者的“内心世界”及其所表现的“时代和社会的矛盾”;灵魂的柔软和坚硬在评论鲁迅先生人格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江南的雪的理解,认为江南的雪寄托了鲁迅对故乡和美好童年的牵挂,表现了他灵魂中柔软的一面,朔方的雪,因为他是一个斗士。第二课时 作文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雾、霜、雷、雨等),以这种自然现象为题材写一篇文章,最好能对所描写的某种自然现象寄托独特的感受,写作中要努力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得不满意,可以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请几位同学对自己的习作进行简要评论

27、。风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散文诗不少于300字,其他形式的诗歌不少于16行。写作指导:第一题:1、培养学生运用多样化思维分析事物与问题的能力;(重点) 2、倡导学生运用多样化思维知道自己的写作实践,实现写作的个性化。概念介绍要展开联想和想象需要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维方式,因此又叫多向思维或辐射性思维。请你来思考:你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有一天,你在路上捡到一个漂亮精致的眼镜盒,你很想知道眼镜盒里面装着什么,可是你无论如何也打不开它。于是,你不停地想象。那么,眼镜盒里面究竟可能有什么呢?请你说一说你的奇思妙想。1、学

28、生思考并发言:2、教师进行勉励性总结,并结合下面的一则材料引出本课探讨的主题。我国曾经召开过一次研究创造的会议,会上,日本的创造学家村上信雄拿出一把曲别针,同时提出一个问题:这些曲别针有什么用途?现场的一位中国学者说有三十多种,村上信雄自己证明有三百多种,大家为他热烈鼓掌。这时台下有人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明天将发表一个观点,证明这些曲别针可以有亿万种用途。这个人叫许国泰,他提出的这个方案后来被称为魔球现象。根据他的论证,曲别针有相同的质量可以做各种砝码;作为一个金属物,曲别针可以和各种酸类及其它的化学物质产生不知多少种新物质;曲别针可以变成1、2、3、4、5、6、7、8、9和加减乘除,

29、可以变成英文、拉丁文、俄文,于是,天下所有语言能够表达的东西,曲别针都可以表达。二、明确进行多样化思维的注意点: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尽量多角度观察,全方位思考;比较鉴别,选择最优;和自己的感情和生活对接;避免怪诞,不牵强附会;不越过价值底线三、案例分析(一)运用多样性思维分析下面的材料,你能得出什么样的见解?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子内储说上1、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言:2、教师进行鼓励性总结并出示一些观点和学生观点互相补充:v 人要有真才实学v 没有真本领只能被淘汰v 齐宣王的“大锅饭”、“平均主义”为南郭

30、处士的“混”提供了条件v 湣王的“考核制”让南郭处士失去了“混”的条件v 乐师们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心态给南郭处士的“混”提供了便利四、案例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见解。 一位哲学家给弟子们上的最后一课是在长满杂草的旷野里,哲学家说:“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有的说用铲子,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在田里撒上石灰,有的说把草根挖出来就行了。弟子们说完后,哲学家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这里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眼前是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哲学家去世后,弟子们在整

31、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满庄稼。1、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言:2、教师进行鼓励性总结并出示一些观点和学生观点互相补充:v从哲学家教育弟子的角度看:“身教重于言传”v 从弟子的角度看:“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领悟到最高深的智慧”v 从长满杂草的野地看:“消除不良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让知识充实自己五、案例分析(三):人生是什么?这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请你用多样性的思维展开想象,并且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说说你的独特理解。例句: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要用激情和毅力跑完。人生像一副扑克牌,拿到好牌不一定会赢,要看你怎么出牌。人生是一粒沙,只有通过贝壳的

32、孕育和磨砺才能成为珍珠。学生对上面这篇文章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把这些启示运用到作文题1的思维中去。要根据学习的文章鲁迅的雪,借鉴作者的写法,在写作中展开合理的想象。赋予这些自然想象以情感,由景语过渡到情语的描写。写好文章后自己多读几遍,然后同学间互相读,提出修改意见。第二题: 解题:“风,有自然界的,有人类社会的”提示各种可写点。可写具象之风,如春夏秋冬风、狂风、和风可以选择其中某个点或某几个点来写作,或描写,或说明,或抒议。但是,由于受客观限制,写出的内容有较大的局限性,思想内涵难有新意。可写抽象之风(风俗、风气),如民风、不正之风、攀比风、崇洋风这些是“风”的转意,派生意,或是比喻义或是引

33、申义等。这样写就需要借助联想、想象思维。但是由于它有很强的主观性,作者赋于它主观内容,即通过联想,想象来写,可写性强,也较能出新。构思:写抽象之风,就要善于联想,化虚为实和化大为小。具体来说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其一,善于联想,化虚为实。联想是由当前的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客观事物与大脑联结功能在心理活动的反映。本文构思,就应由“风”展开联想,通过思考“风”的含义或比喻义来搜寻与之相似的社会现象。其二,化大为小,选择你最擅长的最熟悉的一两点来写。“风”这个联想物可以联想到的社会现象很多,不要想到几点就写几点。否则,面面俱到,没重点,分数反而不高。假如你是选两三点写成散文的,如你引用诗句

34、写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风,也可以,但必须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否则,这样的文章没有一个中心统帅。形散神散,学生要表达什么中心,杂乱无章。其三,联想角度。如何从话题去联想,选择较佳的内容呢?可从四个角度来思维:即家庭、学校、国内社会、国际社会。 如:从家庭生活的角度:“风”的含义是风气,风尚。联想思维。想想我的家庭有什么事,可以让我心里受到震撼的感悟的呢?你可以把“风”与家庭和睦和谐的事联系起来想,写出“和谐的家风”的内容,你可以把“风”与家庭中孝敬老人,爱抚儿孙联系起来想,写出“尊老爱幼之风”的内容,把“风”与家庭与家庭间相帮相助,联系起来想,就可以写出“和睦民风”等内容的文章。从学习生活的角度

35、:“风”的含义是风气,风貌。联想思维:想想我们班级学习是什么风貌,把“风”与同学习风气联系起来;从校园里流行的穿着服装,把”风”与“校园流行风”联系起来. 构思好以后,选择一个角度来写,写好以后多读几遍,作好修改。同桌之间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全部写好后小组间推选出优秀作品到大班交流。诵读欣赏 延安纺车抒怀学习目标1.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义。2.能联系自身经历体验“劳动以后收获的愉快”从而确立热爱劳动的观点。3.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说出作品的语言风格。课前了解作者简介:吴伯箫(1906313-19828.10)原名吴熙成,山东莱芜人。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同年开始文

36、学创作,发表了处女作白天与黑夜。1931年大学毕业,曾在青岛大学、山东教育厅工作。这时期发表的散文结集为羽书。1938年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曾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教育厅长。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抗战胜利后任联大中文系副主任,1951年任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1954年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著作书目:羽书(散文集)1941,文化黑红点(散文集)1947,东北 潞安风物(报告文学)1947,香港海洋书屋 出发集(散文集) 1954,新文艺 烟尘集(散文集)1955,作家北极星(散文集)1993,作家忘年(散文集)1981,百花吴伯箫散

37、文选1983,人文翻译书目:波罗的海(诗集)德国海涅著,1957,新文艺课时安排 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如果在假期当中有某段时间让你一直重复去从事某一样机械的劳动,你心里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请说一说。(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老师对各种说法都给予一定评价。)今天我们要跟大家学习的这篇文章中所描绘的劳动在老师看来就是一种机械的劳动,老师怎么也想不通,这样一种机械的劳动怎么被作者写的如此之美。你能在大声朗读后告诉老师原因吗?初读文章尝试解答老师疑问 学生纷纷给出答案,对于这些答案,老师不作出对错的评价。提醒同学们要想正确、深入了解文章的主旨应当结合该文章中所涉及的背景

38、以及作者写作时的背景。联系背景再读文章,纠正自己的结论(1)抗战时期的陕北生活背景:蒋介石对陕北根据地延安进行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于是1942年延安展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本文所写的是军民们开展纺线竞赛的场面。当时每人一辆纺车,要想穿衣服就得自己纺线。(2)本文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61年2月,当时国家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应该如何对待面临的困难,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作者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向人们介绍延安的革命传统,宣传延安的革命精神,旨在激励人们革命的斗志,激励人们以饱满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夺取胜利。此时作者写了记一辆纺车(穿)等一组散文,其中还有菜园小记(

39、吃)窑洞风景(住)歌声(精神生活)。学生结合背景探究、交流并明确:纺线本来是原始的手工劳动,是很辛苦的。但在作者笔下却如此优美。这正是因为作者本人参加过当年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他认识到劳动“本身成了第一需要”的意义,克服困难本身也是一种享受。这里诗化的、个性化的文笔精华正是作者劳动价值观的反映。三读文章品味语言风格教师指导语:刚才我们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对普通的在我们看似机械的劳动怀有特殊的情感。其实作者能把普通的劳动写得如此之美,另外一个原因就应该归结于作者的表达技巧了。请同学们再读文章告诉老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学生读文章,品味语言。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注意对语言的品

40、味应当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用词造句等方面的内容去考查。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并明确:这两段文字作者运用诗化的语言将很平凡的劳动写得充满诗意。语言上质朴、明朗而优美。比如作者用“成熟的肥桃”和“果树”上的“果实”比喻沉甸甸的“线穗子”,用“白鹤晾翅”“舞蹈”描写纺线的姿势,把特定时代的纺线劳动美化到了极致;以“骑士对战马”“射手对良弓”为喻,形象地表达了纺线人对纺车的深厚感情适当拓展顾及全文教师指导语:有人说,读文要顾及全文。文笔精华是节选的片段,只有把它放入整篇文章中学习才能真正理解其精华,请同学们阅读记一辆纺车从而能对节选的文字进一步进行诵读欣赏。

41、专题 我心中的语文教学目标:1对照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回顾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基本情况,小结取得的成绩,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2. 梳理自己掌握的语文知识,评价自己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已经具备的语文能力。3总结语文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提供帮助。4进一步认识学好语文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进一步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总结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基本情况,小结取得的成绩,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回顾初中语文学习生活,进行感性回味和记述。课前准备:1搜集和整理:准备一份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整理出初中语文六册课本中要求背

42、诵的诗文篇目;收集整理三年来练笔的本子2统计和测试:统计认识的字数,能背诵的诗文篇数,三年里阅读的书刊及字数、练笔的字数;从书报中选择一篇文章,阅读一遍,测算每分钟能读多少字;根据平时作文课上的情况,测算写作速度。教学过程:一、 导入:你还记得进入七年级后上第一堂语文课的情景吧?那时学的是为你打开一扇门,它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现在,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即将结束,通过这个专题,我们将对三年的语文学习作出回顾、总结和思考。二、自我检测、评估按照七至九年级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作自我检测、评估,按照各项提示,衡量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课本中的评估题。教师小结:随机抽取十名学生,统计得分情况,做出抽样小

43、结。三、填写自我评估表在评估表完成的情况下,学生自评、互评,完成自我评估表。四、在完成自我测评的基础上写一份“自我小结”教师小结: (1)抽取学生自我小结,总结归纳有普遍性的得失。(2)寄语:同学们,你们手上的这份资料,是沉甸甸的,它是你三年来的学习成果,是你语文水平突飞猛进的见证,希望你们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弥补自己所不足的,温故知新,好好总结,在不久后的中考中,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走近自己的理想。三年的语文学习,有苦有乐,充满感想,也有体会要倾诉,今天就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初中语文学习的点点滴滴。从下列若干题中选择二至三题,也可以自己另外拟题,作一篇短小翔实、生动活泼的口头作文。五、我的语

44、文趣事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曾经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让人捧腹,有的让人苦恼、思量,但过去之后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三年学习的点点滴滴。(2) 学生交流讨论,各自谈谈语文学习中的苦与乐。小结:学习生活丰富而多彩,苦与忧,笑与泪,得与失,回味却都是笑意盈然,即将告别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活,怎么不叫人依依不舍?六、我的语文情结语文的学习与我们朝夕相伴,有的同学喜爱语文因为语文引领他走向文学的殿堂,使他更好地表达自己更了地认识世界;而有的同学却并不热衷于文学,将自己的兴趣放在偏重精确的理科,那么你对语文抱着怎样的情结呢?(1) 教师从各方面展示语文的功能,激发学

45、生情感。(2)学生交流、讨论,各自谈谈自己对语文的感情。小结:有人说语文是工具,有人说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更有人说,语文就是生活,在我而言,语文是陪伴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热爱语文吧,因为语文是一扇门,引领我们走向更丰富的生活的大门。七、我的语文感悟语文是一门集大成的学科,在语文的学习中,是否激起你思维的火花,使你举一反三,如有神助,获得智慧的启发?学生交流、讨论,各自谈谈语文学习中的启发和感悟。小结:果然是文采斐然,你们的发言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正是如此,思考使我们的语文学习插上了高飞的双翅,翱翔在理性的天空。 今天,我们充满感情地回顾了初中语文学习中点点滴滴,这些都播下了我们思考语文、研究语文的种子,希望你们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利用语文。八、布置作业1. 收集本课的优秀文章,汇编成“回味语文”的小集子,自行设计有语文味儿的封面。2. 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