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四全球产业转移课件_第1页
产业布局四全球产业转移课件_第2页
产业布局四全球产业转移课件_第3页
产业布局四全球产业转移课件_第4页
产业布局四全球产业转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讲产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产业活动的区位因子与区位理论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区位决策与企业迁移跨国公司与全球产业转移第1页,共50页。四跨国公司投资与全球产业转移(一)跨国公司、全球化与地区发展相互关系(二)跨国投资主要理论(三)跨国公司投资区位因素分析(四)全球产业转移解析纺织服装汽车电子(五)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第2页,共50页。Global ShrinkageFlow SpaceThe Death of Distance第3页,共50页。第4页,共50页。全球化跨国公司起推动作用;其势力不断增强是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最明显标志地区发展影响全球化作用的深度与广度改变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静态:国家与地

2、区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状态动态:相互作用过程和进程投资区位所在国家发展环境、地方的产业基础和制度环境、企业组织形式及各种行为主体的作用地区能否从全球化中受益,取决于其因应全球化而进行调整和创新的能力第5页,共50页。(二)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雁行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第6页,共50页。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20世纪60年代初期,学者们认为资本跨国界流动与国际贸易遵循同样的原理,即是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差异引起的。Hymber等人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解释FDI(Foreign direct inv

3、estment)(Hymer,1960),认为由于跨国公司具有特定的垄断优势,包括企业的规模经济、知识和技术优势、配送网络、产品多样化、集聚优势、信用优势等,所以它能够弥补在国外经营的额外成本,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经营。 第7页,共50页。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 Theory)Rugman等人将Coase的交易成本理论推广到跨国公司,提出了跨国投资的内部化理论(Rugman,1980)。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世界商品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善,阻碍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高效运营。促使跨国公司创建自己的内部市场,以克服外部商品、要素、信息市场的不完善,通过交易成本的内

4、部化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第8页,共50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9页,共50页。纺织钢铁汽车新材料与电子等第10页,共50页。折衷理论(OLI)Dunning则认为已有的几种理论是相互补充的,故提出了FDI的折衷理论,即各地生产要素的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内部化经营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以及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是资本跨国流动的原因。Dunning在随后的研究中不断地对折衷理论进行补充,认为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不仅要考虑传统的要素及生产成本,同时更重视交易成本、动态的

5、外部经济、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等因素(Dunning,1995,1998,2000)。 第11页,共50页。第12页,共50页。美国作为受欢迎的FDI目标国的地位不断强化。尽管美国吸收FDI已经有很多年了,但这些流入的投资只是该国向外直接投资的一个极小部分。即便是在1975年,美国流出的投资也比流入的投资额高4.5倍。此后,随着来自于欧洲、日本、以及最近一些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对其海外直接投资的地理中心进行重新定位,美国作为FDI目标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到2000年,美国的FDI比率(FDI输出/FDI输入)基本上等于1.0:从流入和流出投资的角度来看已呈现完全的平衡。第13页,共50

6、页。欧洲一直是投资流入的一个重要磁场。西欧占世界流入投资总量的比重在1975-1985年间快速下滑(从占世界的41%下降到33%)。但到2000年,它占的比重再次回升到40%。这一复兴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解释为1992年为实现单一欧洲市场的议程,以及最终创立了欧元区。非欧洲企业由于担心未来出现一个“堡垒欧洲”,所以都努力想在单一市场中获得一个直接的席位。对于所有主要的欧洲国家(英国除外),他们对外直接投资的超过一半是投向其它的欧洲国家。例如,1985年,意大利对外直接投资的49%位于欧洲。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比重增加到69%;同期德国由44%增加到60%;荷兰由40%增加到55%;法国由58

7、%增加到60%。与之相比,英国的比重由28%增加到38%。第14页,共50页。日本的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呈现“反常”的特征虽然日本流出的投资增长很快,但流入国内的资本增长非常有限。事实上,其流出/流入投资比率1990年的20.5。1990年日本占世界流出直接投资的总量11.7%,而仅吸纳了世界流入直接投资的0.5%。 (2000年FDI比率为5.2)随着贸易摩擦的发生,日本直接投资帐面上的这一巨大不平衡引起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商业界和决策者的广泛关注。中国的“反常”特征?第15页,共50页。哪些行业吸引FDI?制造业中有三大类行业涉及大量的跨国公司投资:技术上更先进的行业例如,医药、计算机、科学

8、仪器、电子、合成纤维大批量、中等技术的消费品行业例如,汽车、轮胎、电视机、电冰箱为品牌商品提供大批量产品生产的消费品行业例如,香烟、软性饮料、盥洗用品、快餐食品这些行业需要高水平的技术知识以及资源(包括人力的和金融的两方面)。这些行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很高并且适合跨国公司大规模运营。外商直接投资已经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低成本、低技术的制造业转向资本、知识和技术更加密集的产业。第16页,共50页。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动因分类第17页,共50页。第18页,共50页。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利弊解析? 产业结构转换? 产业组织变化? 产业布局调整? 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率等第19页,共50页。(三)跨国投资的

9、微观区位选择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减少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效仿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集中于边界地区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第20页,共50页。秦皇岛市外商投资因素分析第21页,共50页。1.纺织服装业的全球转移产业链结构与变化纺织业格局变化服装业格局变化转移的机制(四)全球产业转移第22页,共50页。1.纺织服装业的全球转移纺织与服装业体现了当今全球经济所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 纺织与服装业是最早实现全球化的制造业;也是在所有行业中,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地理上最分散的行业。 第23页,共50页。1.1 产业链结构与变化1.2 纺织

10、与服装业地理格局变化1.3 转移的机制第24页,共50页。?Buyer-driven production chain纤维分解第25页,共50页。纺织与服装业产业链特点纺织制造业的普遍发展趋势是资本密集程度越来越高,大型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纺织业相比,服装业依然在组织上相对零散,在技术上相对简单。外包是特别重要的经营方式。设计和剪裁工序可以和缝纫工序完全脱离,而缝纫工序更是国际外包的对象。非常典型的由消费者主导型的生产链第26页,共50页。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纺织与服装行业发生了几次大范围的区域转移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从北美和西欧转移到日本。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从日本

11、转移到香港、台湾和韩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从香港、台湾和韩国转移到中国大陆、东南亚和斯里兰卡。20世纪90年代:转向美洲(集中在美国、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目前,东亚作为服装联合生产综合体的地位得到调整和加强,同时其它区域(特别是美洲和欧洲)的服装生产综合体也得到加强。第27页,共50页。转移的机制劳动力成本的差异需求及运营模式的变化国际贸易协定的影响第28页,共50页。劳动力成本差异在纺织与服装生产中,劳动力成本无疑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纺织与服装业是现代经济中劳动力最密集的行业,而劳动力成本是生产成本中最具地理差异性的要素。 第29页,共50页。劳动成本较低的生产商的主要优势

12、在于,依靠低价大量销售标准化服装,而不是注重式样的时尚服装。这两者的主要差别之一是产品周转率。时尚服装的产品周转率很高,反映了特定顾客群的喜好。对这些特定市场的空间临近很重要,这有助于解释许多发达国家的服装制造公司何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也部分解释了某些低成本国家接近主要消费市场的相对优势(例如,接近美国的墨西哥、加勒比海国家,接近西欧的中欧、东欧、地中海沿岸国家,以及接近日本的亚洲各国)。第30页,共50页。零售业革命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和英国各自经历了一场“零售业革命”。这场革命的结果是,针对特定市场的服装零售商迅速涌现,如盖普(Gap)、利姆(Limited)、利兹科莱伯恩(L

13、iz Claiborne)等。欧洲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以英国专业化零售连锁店,如莱斯特(Next),随着基戈索(Jigsaw),DKNY,佐拉(Zara),H&M等公司的兴起,这种趋势强化。零售商开始注重特定的细分市场(如特定年龄和收入群体),服装零售的性质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第31页,共50页。零售连锁店不断增强的影响力在服装行业,市场需求越来越被大型跨国零售连锁商的销售政策所支配。在美国,如沃尔玛(Wal-Mart),西尔斯(Sears),洁妮(J. C. Jenney),代顿哈德森(DaytonHudson)和 卡玛(K-Mart)等大公司占据了服装销售的很大份额。日本的代尔(Daier

14、),大丸百货(Mitsukoshi)和伊藤洋华堂(Ito Yokado);德国的嘉士达(Karstadt),考夫霍夫(Kaufhof),奎乐邮购公司(Schickendanz);法国的家乐福(Carrefour);英国的玛莎百货(Marks Spencer),都是服装销售界的巨头。第32页,共50页。所有发达国家的服装市场都在某种程度上经历了这些变化,这对纺织与服装制造商具有深远影响。大型零售连锁商的购买力高度集中,对纺织与服装制造商施加了强大的影响力。当市场主要由大众市场的零售商支配时,需要的是低成本、标准化服装的长期生产。随着市场个性化的加强,时尚变化越来越频繁,制造商必须更快地对零售商的

15、需求和服装款式作出响应。在这种背景下,完成订单的时间变得与成本同等重要。第33页,共50页。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英国生产商面临一些亚洲生产国的低价进口商品,分别与亚洲出口国协商签订了“自愿”协议,在一定时期限制进口。到1962年,这种协议扩展为长期协议(Long-term arrangement),以监管棉纺织品的国际贸易。长期协议的目的是鼓励棉纺织品国际市场的有序发展,为发达国家改造国内棉纺织品行业提供机会。协议规定,如果任何棉纺织品产地的出口扰乱了或可能扰乱进口国的市场,进口国可以对该产地实施进口限制。1973年,制定了一个范围更广的贸易协定:欧洲国家加入进来,协议的覆盖范畴增加了人造纤

16、维和其它非棉制纤维。这就是第一个多重纤维协定(MFA)。协议规定,通过协商确定配额,严格限制纺织与服装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的数量。对每一项不同的产品都详细制定了配额。如果配额已满,将不准再进口该国/地区的此项产品。MFA经历了四次再协商和扩展(分别在1977年、1982年、1986年和1991年) 第34页,共50页。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与服装受到的限制不断加强,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逃避这些限制的行为也在不断增加。逃避行为有多种形式。例如:如果一个生产国/地区某种产品的配额已满,就转向其它产品;伪造原产地商标(违法行为);将部分生产转移到非MFA签约国或配额未满的国家。第35页,共50页。

17、2 汽车工业的全球转移汽车工业全球格局生产的转移转移的机制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第36页,共50页。在最后组装之前有三个主要生产过程:车身制造、零部件制造、以及发动机和变速箱制造。 第37页,共50页。过去四十年,世界汽车工业地理的变化: 1960年,被美国以及欧洲所主导,但是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引人注目的成长为主要汽车生产国。(日本自己汽车生产量的增长、其汽车出口量的增长,以及它在海外特别是美国和英国汽车生产的增长)。三个快速增长区域:在北美,墨西哥近来迅速成长为主要的汽车生产国,加拿大也持续增长。在欧洲,西班牙成长为主要生产国。在亚洲,韩国几乎从零成长为重要的生产国。马来西亚、泰国以

18、及中国台湾和大陆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第38页,共50页。 三个快速增长区域:在北美,墨西哥近来迅速成长为主要的汽车生产国,加拿大也持续增长。在欧洲,西班牙成长为主要生产国。在亚洲,韩国几乎从零成长为重要的生产国。马来西亚、泰国以及中国台湾和大陆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第39页,共50页。在上述三个主要区域之外,汽车工业部门主要是利用进口部件进行简单的组装。澳大利亚和巴西例外。俄罗斯和东欧等前苏联国家的汽车工业正处于变革阶段。东欧的汽车工业正在融入欧盟之中。 第40页,共50页。()转移的机制分析需求的变化生产组织方式国家的作用企业战略的影响第41页,共50页。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进程五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第42页,共50页。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奥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克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