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新人教版_第1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新人教版_第2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新人教版_第3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新人教版_第4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附参考答案一专题解读本专题主要复习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巩固、发展、强化直至衰亡的演变过程,是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的重量级专题,在中考中很大的比例。主要有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和演变;中央机构的演变;地方机构的演变等。二考点点击西周的分封制;法家韩非子的思想观点;秦朝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唐太宗改革政治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中央集权强化的措施;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等。三思路导引1、中央机构的演变: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秦朝)一中书省(元朝)一六部和殿阁大学士(首辅制度)(明朝)一军机处(清朝)2、地方机构的演变:

2、分封制(西周)一郡县制一州县制(隋唐)一行省(元朝)一三司(明朝)四知识梳理1.目的:拘了巩罔统治西周肆封制芬封内容:土地和平民、奴隶分封N嫌:周天子的荼屑.功臣等诸侯义執月臥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据土魯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件战作麻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时,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规定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由皇帝派官员管理。西汉时,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

3、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样就逐步解决了侯国问题,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汉武帝还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创办太学,以儒家的经典为主要教材,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唐太宗合并州县,减少官多民少的弊端;唐玄宗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宋璟为相;重视对地方官吏的考核。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就始于元朝。行省制度的实行,巩固了中央政权,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管辖。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集权,明太祖改革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创立了加强君主集权的诸项制度,主要概括为:两废

4、三设一改革。即: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办理朝政;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制度,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及军政;设立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后来又参与决策,形成内阁制度;设立不受法律约束的锦衣卫,直接对皇帝负责,监视、侦查臣民的活动;改革科举制度,限定科举考试的内容为“四书五经”,限定考试的形式,用“八股文”作答,只能陈述指定的观点,不许发挥自己的见解。清朝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处设立后,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清朝还大兴文字狱,从思想上控制人们,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妄谈政治。9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

5、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五典例精析例1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礼乐制D中央集权制解析:解此题的两个关键要素是:制度的实行时间“西周时期”;制度的内容“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两个要素准确掌握其一即可判断是分封制。答案:B例2.秦朝和元朝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分别是()科举制行省制B.科举制中央集权制C.郡县制行省制D.郡县制丞相制解析:此题前后知识联系,考查对重大事件的理解、分析能力。秦朝和元朝都是古代史上两个重要朝代,都开创过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秦朝的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一直沿用到今天,而元朝的行省制度奠定了

6、今天省级行政区的基础。分析四个选项,C项是正确的。答案:C。例3.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B.明清的君主专制C.浅议焚书坑儒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解析:本试题设计巧妙,通过设置一个情景:小华找资料写论文,引出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相关知识的考查。这样看来,试题要求从三本书里找出它们共有的历史元素(历史现象)。思考作答时,注意抓住相应的时代及关键词来理解,如“康雍乾”“军机处”“文字狱”等,综合分析,再结合各个选项,即可推断出准确答案。答案:D。六.针对训练“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7、、“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右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他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他废除丞相,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山东泰山、峄山、琅琊台等地都有秦始皇巡行天下时的碑刻遗存,这些石碑上的文字应该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楷书4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许多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A.长安B.洛阳C.咸阳D.开封5目前

8、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建立省级行政区制度最早在()A.秦朝B.元朝C明朝D清朝皇帝皇帝丞相图_图二C唐朝D明朝7.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8.图1:=(汉)坐而论道A.封建制度的完善C.社会文明的进步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宋)站议时政图3(清)跪受笔录B.生活习惯的变化D.君主权力的强化6.如右图所示,从图一到图二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A秦朝B汉朝西周行分封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清朝设军机处A.B.C.D.从明太祖朱元璋废

9、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社会秩序动荡C.军政实现合一边疆防御巩固D.皇权高度膨胀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请回答:(1)请写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名称。(2)西汉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3)元朝政府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4)明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许多措施,请你列举其中一条。清朝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七中考演练场(2011广

10、东湛江)右图为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行政机构示意图,它所反映的制度创立于朝。图中一职对皇权的威胁最大,后来被朱元璋彻底废除了。丞相太尉A周御史大夫B秦汉丞相D.唐都出现了盛世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2011深圳)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的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BCD(2011山西)山西简称“晋”下列选项与“晋”的来历相关的是()A.大禹治水B.西周分封C.晋楚争霸D.商鞅变法(2011孝感)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

11、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B.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D.国家的产生和发展(2011泰州)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明太祖废除丞相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实行八股取士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B.C.D.(2011梅州)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林抖二枢密院材科一太尉-中牺直辖地呈帝丞相郡一县皇帝中书省-朝代组织机构”-划史仃作用明朝A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清朝B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L行中书省1主统明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在地方上设立什么机构标志着我国现行省级行政区划制度的开始?(3)请补充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参考答案C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