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外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地理试题(理科)(解析版)_第1页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外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地理试题(理科)(解析版)_第2页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外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地理试题(理科)(解析版)_第3页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外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地理试题(理科)(解析版)_第4页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外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地理试题(理科)(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理科)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年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 据图推测,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A. 由南向北递减B. 由北向南递减C. 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D. 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2.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是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是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A. B. C. D. 【答

2、案】1. D 2. B【解析】【分析】【1题详解】从图中看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D正确。故选D。【2题详解】太阳辐射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是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正确;地球火山爆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辐射能量,是地球上大气、水及生物生存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而地震、火山喷发来自于地球内部。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 图中甲为( )A. 地表B. 软流层C. 莫霍面D. 古登堡面4. 下列叙述中,正确是( )A. 距离

3、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B. 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C. 山地、高原的地壳比平原的地壳薄D. 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答案】3. C 4. D【解析】【分析】【3题详解】地壳厚度不均,一般来说,陆地地壳厚度大,海洋地壳厚度小。在陆地上,地表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根据图中信息,大体可判断曲线甲与地形曲线呈正相关,曲线甲为表示地壳厚度的曲线,而地壳是位于莫霍界面之上的部分。因此甲为莫霍界面。C项正确。A项、B项、D项,从甲所处的深度可知,其不可能代表地表、软流层和古登堡界面,故A项、B项、D项错误,故选C。【4题详解】由上题可知,甲代表莫霍界面,故甲界面之上的部

4、分为地壳。读图可知,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即陆地地壳厚度大,海洋地壳厚度小。在陆地上,地表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D项正确。A项、B项、C项,地壳厚度不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山地、高原的地壳不一定比平原的地壳薄。地壳与距离海洋远近没有绝对的关系,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地壳的厚度分布规律,一般地,陆地比海洋的地壳厚度大。大气地球的保护伞,完成下面小题。5. 关于大气成分及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B. 水汽能够吸收地面辐射C. 氮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 氧是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6. 一架飞机从南极长城站飞往我国海

5、口,高度一直保持在12千米,那么这架飞机是从( )A. 对流层飞往平流层B. 对流层飞往对流层C. 平流层飞往对流层D. 平流层飞往平流层【答案】5. B 6. C【解析】【分析】【5题详解】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A错误;水汽能够吸收地面辐射,B正确;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是臭氧,C错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D错误。故选B。【6题详解】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而变化,其中低纬度地区对流运动旺盛,对流层厚度为17-18千米,中纬度为10-12千米,高纬度为8-9千米,因此一架飞机从南极长城站飞往我国海口,一直保持在12千米的高度,应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故选C。【点睛】本题考

6、查知识点为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属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较容易。7. 目前,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植树造林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植被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植树造林会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不符合题意;目前世界上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从而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符合题意;新能源公交车使用过程中,不会直接排放二氧化碳,因此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有可能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符合题意;森林、草原等

7、植被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森林和草原开垦成农田,植被固定的二氧化碳减少,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读“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地面辐射B. 为大气辐射C. 为大气逆辐射D. 为太阳辐射9. 大气升温的直接原因是受( )A. 的影响B. 的影响C. 的影响D. 的影响10. 大气中二氧化碳持续增加会导致( )A. 增加B. 减少C. 增加D. 增加【答案】8. C 9. D 10. C【解析】【分析】【8题详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错;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少量吸收

8、,B错;为大气逆辐射,C正确;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D错。故选C。【9题详解】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和直接热源,图中表示地面辐射的是,D正确;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少量吸收(只有少量吸收,所以不是主要热源),为大气逆辐射(主要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故选D。【10题详解】大气中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大气中二氧化碳持续增加,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即增加,C正确;大气中二氧化碳也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区部分,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所减少,即减少,增多,AB错;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其总体变化不大,D错。故

9、选C。【点睛】注意:大气也会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如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也会吸收红外线,但是根据太阳辐射的电磁光谱,紫外区和红外区所占的能量较小,可见光的能量占据太阳辐射的主要部分。同时,近地面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和直接热源,而太阳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11. 判断此时P地的风向()A. 西北风B. 东南风C. 西南风D. 东北风12. 甲、乙、丙、丁四地中的气压可能与Q地相等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11. A 12. D【解析】【11题详解

10、】图示P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可判断为西北风,A正确。【12题详解】图示等压距为2.5 hPa,则Q外围等压线数值可能是1 005 hPa或1 007.5 hPa;再运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法,可判断Q数值可能是1 002.5 hPa1 005 hPa或1 007.5 hPa1 010 hPa;与图中丁处数值可能相等,D正确。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 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 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 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 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

11、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D. 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14. 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A. 地下水补给湖水B. 跨流域调水C. 水库D. 海陆间大循环【答案】13. C 14. D【解析】【分析】【13题详解】上图所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A正确;库区水域面积增大,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A正确;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温度较高,降水增加,夏季温度较低,降水减少,C错误;水库能够调节径流,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D正确。本题要求选不会造成的影响,故选C。【14题详解】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

12、角度看,实现了海陆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其作用类似于海陆间大循环,D正确;地下水补给湖水、水库、跨流域调水没有体现出海陆间的物质迁移、能量转化,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水循环的环节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15. 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A. 密度、温度、盐度B. 盐度、温度、密度C. 温度、密度、盐度D. 密度、盐度、温度【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曲线由低纬向高纬数值减小,表示海水温度,是由于从低纬向高纬太阳辐射差异导致的。曲线由副热

13、带海区向两侧减小,表示海水盐度,表示海水密度,故选A。【点睛】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在道路两侧布置植被浅沟,这些浅沟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并在其表面种草覆盖。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6. 城市布置植被浅沟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城市地表径流B. 减少城市内涝C. 增加城市自来水供应量D. 增加停车场面积17. 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城市中的水循环环节( )A. a减少B. b减少C. c减少D. d减少【答案】16. B 17. B【解析】【分析】【16题详解】读图分析,布置植被浅沟,截留了部分地表径流,一方面减少了径流集中造成的城市内涝,同时使部分雨水进入城市雨水管

14、网或集水池,成为水资源保留下来,因此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是收集雨水和减少城市内涝,A错误、B正确;植被浅沟截流的雨水不能直接用于城市自来水供应,C错误;植被浅沟不能用于停放车辆,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读图可知,a为蒸发,b为地表径流,c为下渗,d为地下径流;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蒸发a增强,地表径流b减弱,下渗c增加,地下径流d增加。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水循环原理的应用,需要结合图中信息和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判断。读下面两幅太平洋中低纬海区海水等温线图,其中实线表示等温线,虚线表示洋流,完成下面小题。18. 关于图中洋流的位置、流向、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15、)A. 是寒流,位于北半球B. 是寒流,位于南半球C. 洋流均向南流动D. 位于大洋东岸,位于大洋西岸19. 关于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洋流流经沿岸地区,降温减湿,气候冷干B. 洋流与暖流交汇处,形成海雾,影响航行C. 洋流受离岸风影响,海水上泛,形成渔场D. 洋流与寒流交汇处,海水搅动,形成渔场【答案】18. B 19. C【解析】【分析】【18题详解】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因此处洋流均自南向北流,结合等温线数值可知为北半球暖流,洋流为南半球寒流,A、C错误,B正确。中低纬海区大洋东岸为寒流,而为暖流;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为暖流,而为寒流,D错误。故

16、选B。【19题详解】由上一小题可知,为暖流、为寒流。暖流流经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气候暖湿,A错误;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海雾,影响航行,而为暖流,B错误;材料显示该海域为太平洋中低纬海区,则为秘鲁寒流,受离岸风影响,海水上泛,形成秘鲁渔场,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掌握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关系。埃及白沙漠除了有雪白色的沙子外,还有众多高耸的白垩岩(石灰岩的一种)屹立其中,仿佛巨大的蘑菇群,因此又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地质奇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 形成图中蘑菇状白垩岩的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侵蚀B. 风力沉积C. 风力侵蚀D. 流水

17、堆积21. 图中地貌常见于我国( )A. 东北平原B. 青藏高原C. 四川盆地D. 塔里木盆地【答案】20. C 21. D【解析】【分析】试题考查风力侵蚀作用【20题详解】图中蘑菇状白垩岩的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C正确。故选C。【21题详解】图中地貌为风蚀蘑菇,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常见于我国塔里木盆地,D正确。故选D。【点睛】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下图为某地河

18、流、湖泊发展的四个阶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 四个阶段由先到后的排序是 ( )A. B. C. D. 23. 仅考虑河流作用,与阶段相比,阶段河流 ( )A. 水流速度变快B. 输沙能力增强C. 洪涝灾害多发D. 河流冰期延长【答案】22. B 23. C【解析】【22题详解】河道最初是平直的,后来随着泥沙的淤积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成为曲流,在曲流处,水的惯性影响下,逐渐自然裁弯取直,形成河与湖分离的状态,四个阶段由先到后的排序是。B正确。故选B。【23题详解】河道越弯曲,水流的侧蚀能力越强,堤岸越易发生崩塌,越易发生洪涝灾害,与阶段相比,阶段图中的河流弯曲,水流速度变慢、输沙能力减

19、弱、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河流冰期不变,故选C。24. 在河流入海口,形成的沉积地貌一般是()A. 冲积扇B. 冲积平原C. 三角洲D. 黄土谷地【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在河流入海口,由于河流流速减缓及海浪顶托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了河口三角洲地貌,选C。【点睛】堆积地貌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包含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扇形堆积体,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区。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

20、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下图示意四种地貌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 图示四种地貌的成因相同的是( )A. B. C. D. 26. 形成黄土高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B. 流水侵蚀C. 风力沉积D. 冰川沉积27. 图地貌的成因是( )A. 流水溶蚀B. 流水堆积C. 风力侵蚀D. 风力堆积【答案】25. B 26. C 27. A【解析】【分析】【25题详解】图为沙丘地貌,属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图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因流水的侵蚀作用而成;图路南石林属喀斯特地貌,是因流水的侵蚀作用(化学溶蚀)而成;图挪威峡湾海岸是冰川侵蚀而成。因此图示四种地貌的成因相同,故选B。【2

21、6题详解】形成黄土高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沉积。主要是第四纪冰期干冷气候条件下的风力沉积物。在干冷的气候条件下,位于黄土高原西部的大陆内部地区气候更为干旱,大片沙土裸露,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搬运大量沙尘至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风力减弱而沉积,年复一年,最终形成厚厚的黄土堆积。故选C。【27题详解】图路南石林属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厚层的石灰岩,在地壳运动的抬升过程中,多次遭受地下水、地表水沿岩石裂隙进行溶蚀,最后形成了组合类型多样的石林地貌景观。故

22、选A。【点睛】第二小题易错选成B,解答时应注意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而成,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我国东北平原土壤肥沃,南方地区土壤相对贫瘠。但近年来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 造成东北平原土壤肥沃的主导因素是( )A. 成土母质B. 生物C. 气候D. 地貌29. 保护与恢复黑土肥力的有效措施是( )A. 秸秆还田、少耕、休耕B. 大力植树造林抵御寒潮危害C. 全面禁止一切耕作活动D. 大量使用化肥增加土壤肥力【答案】28. C 29. A【解析】【分析】【28题详解】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有机质

23、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植物生长,因此草原、森林等植被覆盖率高,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又因为东北平原所处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动植物残体不易腐烂,所以大量腐殖质堆积使东北平原的土层呈现黑色的样貌。因此造成东北平原土壤肥沃的主导因素是气候。C正确;A、B、D项与黑土肥沃有关,但不是主导因素。故选C。【29题详解】“秸秆还田、少耕、休耕”,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风蚀、水蚀等,A正确;大力植树造林,利于抵御寒潮危害,但不能恢复土壤肥力,B错误;该地是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全面禁止一切耕作活动”不合理,C错误;“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D错误。故选

24、A。【点睛】第一小题解答时应注意题干要求选择的是“主导因素”读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图中植被喜光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甲乙丙丁B. 甲丁丙乙C. 乙丙丁甲D. 丙乙甲丁31. 森林的“层”越多,说明( )气温越高 降水量越多气温越低降水量越少A. B. C. D. 【答案】30. B 31. A【解析】【分析】【30题详解】在森林中外层光线最强,由于植物遮挡,越往下光线越少;植物有喜光植物和耐阴植物,外层是喜光的高大的乔木,最下面是耐阴的一些草本植物。图中植被喜光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丁丙乙,故选B。【31题详解】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

25、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故选A。【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层结构,植物为了获取阳光而形成的;水热条件越好越有利于植物生存,雨林群落高大茂密。32. 下列各项防御和减轻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措施中,比较可行的有( )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恢复植被,实施护坡工程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对于防御和减轻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以加强科学研究,及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同时,恢复植被,实施护坡工程,减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频次,正确;大量开采山石会加剧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错;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成

26、本太高,并不现实可行,错。故选C。【点睛】33. 关于寒潮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低温会造成农作物冻伤、冻死B. 农田病虫害减少C. 可以使电力电信设施毁坏D. 沿海大风会掀翻船只【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寒潮带来的低温会造成农作物冻害,使电力设施毁坏,寒潮带来的大风会掀翻船只,ACD对。农田病虫害减少会使作物增产,不是寒潮的危害,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当大家还在讨论共享单车时,共享电单车已悄然来到我们如皋市民身边!目前,已有近千辆共享电单车在如皋市区投放使用。右图为市区某共享电单车的一处投放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4. 共享单车运营商在运营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27、(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卫星导航数字地球A. B. C. D. 35. 共享单车带来的影响有( )市民出行更加方便节省资源、减轻城市污染可替代城市公共交通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A. B. C. D. 【答案】34. A 35. C【解析】【34题详解】查找附近的可用单车,需要定位采用了全球卫星导航技术,而测定单车出行路线及单车地点需要分析,采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因此正确。遥感主要应用于资源勘查与灾情监测;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

28、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因此排除。故选A。【3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共享单车已悄然来到我们如皋市民身边,已有近千辆共享电单车在如皋市区投放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同时减少了私家车的出行,节省资源,减轻了城市污染。但是共享单车也会给道路带来拥堵,尤其是在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的城市;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有限,不可能替代城市公共交通。正确,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共2道小题,共30分)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9年1月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并培育出第一株被子植物嫩芽。下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1)对“嫦娥四号”运行产生严重干扰的太阳活动是_、_。(2)“月面微型生态圈”模拟地球外部圈层特点,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_。在月球上,“月面微型生态圈”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3)材料中提到的被子植物,主要盛行于_(填写地质年代)。这个地质年代出现一次大冰期,称为_大冰期。(4)与地球相比,简述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的原因。【答案】(1)耀斑 日冕物质抛射 日珥(2点,顺序可调换)(2)生物 太阳辐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