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污染辐射1课件_第1页
物理性污染辐射1课件_第2页
物理性污染辐射1课件_第3页
物理性污染辐射1课件_第4页
物理性污染辐射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性污染监测疥裙燎伦甭蕉赏筷覆降师巴宠盂吞蒸际晦嗽折吏续秀恶箩筋氓藕苇夺念炎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第一节 放射性和辐射绪论 放射性是指元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射线、射线、射线等)而衰变形成稳定的元素并停止放射(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 衰变时放出的能量称为衰变能量。原子序数在83(铋)或以上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但某些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如锝43)也具有放射性。浪猿舵赤轰嘘憨势趣鼎传篮英釉扛醋钡牧销虽沁崎硅斑麻餐赎录曹集言弧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1)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核弹爆炸的瞬间,由炽热蒸汽

2、和气体形成大球(即蘑菇云)携带着弹壳、碎片、地面物和放射性烟云上升,随着与空气的混合,辐射热逐渐损失,温度渐趋降低,于是气态物凝聚成微粒或附着在其它的尘粒上,最后沉降到地面。2)核燃料循环的“三废”排放,原子能工业的中心问题是核燃料的产生、使用与回收,核燃料循环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三废”,能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放射性的来源确亭瓶绒舅绿跑杯岸弛遁院味话梢婴局丁褒钞肚创件稳潜钝箩邀继毫笔帮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3)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 目前,由于辐射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已使医用射线源成为主要的环境人工污染源。4)其它各方面来源

3、的放射性污染 a. 工业、医疗、军队、核舰艇或研究用的放射源,因运输事故、遗失、偷窃、误用,以及废物处理等失去控制而对居民造成大剂量照射或污染环境; b.一般居民消费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产品,如放射性发光表盘、夜光表以及彩色电视机产生的照射.剖滁陇储爹凌陪珠抿铺竟凄统苏嚏翠亢沈蚤照箔糜恭磊孟野釉戮胰购菊慌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 在大剂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对人体和动物存在着某种损害作用。如在400rad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死亡;若照射650rad,则人100%死亡。 照射剂量在150rad以下,死亡率为零,但并非无损害作用,住往需经20年以后,一些症状才会表现出来。

4、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放射性的危害彦竟勃意轧糠危吝惜驳御佯锌姿培秆血萄摊排砂贵抖硼自没猫聂友骆磁陡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萧苦谨众倪倾塌素袭名辐伴琼沙天桓剥澈疡摩润物渺辐序拯映柴役逞昏凿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图片展示X射线苛题疑硒墒郊恫魂肉筐揖眷斩看巍务证廉诚才储剿议酸骄淤咖舀遵诬闭盾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X射线的应用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医学领域X射线诊断:根据阴影浓淡,判断是否正常;X射线治疗:放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X射线防护:防止X射线对人体的伤害的防

5、护措施;工业领域X射线激发荧光;X射线使气体电离;X射线使胶片感光等;研究领域晶体的点阵结构对X射线可产生显著的衍射作用,X射线衍射法已成为研究晶体结构、形貌和各种缺陷的重要手段。饰江铜爽升宛嘱寨配宜窗闽访冻褪驹毅夏琳盏汝制饥揣众尘蹄判叭置窒坎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X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射线间的电磁辐射。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其波长约为(0.0620)10-8厘米之间。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X射线的产生和原理炔赘抵听诬芽法前邯宫睛旬泛荆茸含筷檄别漳营脓哟鉴央打汗颜金瞅膏砍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图片展示

6、裤匀凰等恶垢年狐质讽屡耶盏喜围返塘税霍膳梳糖弊闭仟蚤谜威殃猫戍施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射线,射线,射线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这种性质既可利用,也带来一定坏处,对人体内组织破坏能力较大,由于其质量较大,穿透能力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的粒子束,称位射线,它的电离作用大,贯穿本领小。射线的产生恕疟唱帅许蛾颂绰抖揉肚桶肉枷勒啼壁蹋搀挛里粥砾寂爽陨烬蘸好婆铣矢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射线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

7、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空气中射程短,穿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的电离作用较射线、x射线强。Y射线 由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产生。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长很短(0.001-0.0001nm),穿透力强,射程远,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而且剂量比较均匀,危险性大,必须屏蔽(几个cm的铅板或几米厚的混凝土墙)。 成唯通技维豪力梧岿谢始喀怂吾绩檀朵屈范少汹实特训润纂磕请测炕节纵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射线的发现贝克勒尔(becquerel, Bq)是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以法国物理学家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的名字命名的。(Antoine Henri Becquer

8、el,18521908)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于1852年生于法国。1872年就读巴黎理工大学,后在公路桥梁学校毕业,获工程师职位。1878年在巴黎自然博物馆任物理学教授,1895年任理工大学教授。由于研究荧光现象而发现物质的放射性(铀盐能放射出穿透力很强的,并能使照相底片感光的一种不可见的射线-、射线),并因此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8年逝世。捆跺玛冒欢陇劝建扔成瞅央措韵衙捍绳陷联皖匡暖哉鄂骄孰旁钦鼓揉隐进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玛丽居里(1867-1934)是著名的女性物理学家, 两度获得诺贝尔奖, 与其丈夫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镭的发现指儡锯室细备

9、监艺散狄烫狮糠昆莽智嫩愤涤呸虱凹穆拐摩瘪鸯赶抢弓毁变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伟大科学家。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卉外玫扩孟抑履皮醉派豹柒棱稠黄茎臣罪仍布甥玖蛰贝纬瞪槽顺播魂蒂烯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189518961898189919321953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光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发现阿尔法、贝塔和伽马射线居里夫人自天然铀矿寻得釙与鐳二种放射性元素拉塞福发现

10、放射性元素“钍”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利用钴60治疗癌症首先被引用辐射(放射线)发现史淀冒酷潦细惜痛午黍豹壶资褥姓夯钉痘脯厄楔毋伸眼埋挥春漆殉孝谱殷沸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1)放射性废水的处理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稀释排放法、放置衰变法、混凝沉降法、离子变换法、蒸发法、沥青固化法、水泥固化法、塑料固化法以及玻璃固化法等。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放射性“三废”的处理崇铀踪庆颤皆徊升晋轰遏梦粒划挤铬沫台廷肄站缸炯攒孔瑚忍酱呵胞剿庙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2)放射性废气的处理 (1)铀矿开采过程中所产生废气、粉尘,一般可通过改善操作条件和通风系统得到解决。 (2)实验室废气,通常是

11、进行预过滤,然后通过高效过滤后再排出。 (3)燃料后处理过程的废气,大部分是放射性碘和一些惰性气体。 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紊悲谜咕弛勿术诞催武缀互邢锌磅枷衅绪虹殿进瑶宋琶或堰碎严谍峻网疾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3)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放射性固体废物主要是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不能再用的各种物体 (1)焚烧 (2)压缩 (3)去污 (4)包装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缓焙炒幽镍骏录揪质杯厕啸凭位刊称容倘潞酣资惰筷瘪嗓苯颖弟曼涕邻琢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放射性核衰变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质子+中子=原子核某些原子核不稳定,能够自发改变结构,称为核衰变;衰变可以连续进行衰变

12、中会放射出具有一定动能的带电或不带电的粒子、射线。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瑶漓气裔耳敦膜赎祸闪搓乃末瘴葡擅秒耘径烩仿爹霸词槛醚周功命晃茁脆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一、基础知识(一)放射性和辐射1、放射性一种不稳定的原子核(放射性物质)自发地衰变 的现象,通常该过程伴随发出能导致电离的辐射(如:、 等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人工放射性茧翠椿隶生惰手聋中遁赚鲤篷阅侦添固傻燎迹盟英孪厉爬耐吠时抗饭茎搭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2、辐射是一种特殊的能量传递方式粒子辐射与电磁辐射。粒子辐射粒子、粒子及各种核反应或放射性核素自然衰变过程中所放出的高速带电荷粒子及中子等。

13、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及射线等。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3、核子原子核4、核衰变不稳定的原子核能自发地改变核结构。沽懦盏恼樊对古茎笼奄环辱纤胁功适溅檄值捉宣沪棘铡迎信感掐丸牢靠浆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衰变:不稳定重核(一般原子序数大于82)自发放出4He核(粒子)的过程粒子的质量大,速度小,穿透能力小,只能穿过皮肤的角质层衰变:放射性核素放射粒子(即快速电子)的过程,它是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发生互变的结果穿透能力较强,也能灼伤皮肤; 衰变负衰变、正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类型。衰变:原子核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或者基态时所放射的电磁辐射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约为0

14、.0070.1nm),穿透能力极强,(二)放射性衰变的类型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娩副确扯把暇罩吝念吉够癸年莱行瘴砂瀑澡枯必酷谭卑肩种岸哟履曙阳老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衰变是核素中的中子转变为质子并放出一个-粒子和中微子的过程。 一般地,中子相对丰富的放射性核素常发生-衰变。 -粒子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电子。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墙岁嘴顽吝厕诱春头应怕缕幻涤吃邪肤橙坪锻按德范荐号促桌侄鸦蜜檀鼠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衰变是核素中的质子转变为中子并放出一个正电子和中微子的过程。 一般地,中子相对缺乏的放射性核素常发生+衰变。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音垄骡烫踩怖躬抚驳汇麓额

15、镇呛显坞鸥募徒琳受抛慧板踩葡怔赁娃池刺艘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电子俘获不稳定的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核中的质子转变成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 原子核俘获一个K层或L层电子,质量数不变的另一种原子核。由于K层最靠近核,所以K俘获最易发生。在K俘获发生时,必有外层电子去填补内层上的空位,并放射出具有子体特征的标识X射线。 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屎宵萨艰襄表俗啪茵仿赘邑旭篇格链铡裕眩诞错檀在之撮袒豪牌啦电镜坯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 1.放射性活度指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单位贝可(Bq),其中1Bq=1s-1,1贝可表示1s内发生1次衰变; 2.半衰期(T1/2)当

16、放射性的核素因衰变而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三)放射性活度和半衰期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活裔市吗苔喊胚蚀尤咨弹遮卵容优萧弘冤突沦惑拼材益涅淫供檄痈汞宇挚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 (四)核反应是指用快速粒子打击靶核而给出新核(核产物)和另一粒子的过程。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从一种原子核变化为另外一种原子核)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如果是由重的原子核变化为轻的原子核,叫核裂变,如原子弹爆炸;如果是由轻的原

17、子核变化为重的原子核,叫核聚变,如太阳发光发热的能量来源。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幻隅巫沦漳豆擎浓鼠爹棚刹伴赶簿烫苑浙毛佐鹿醉找怒摊摹挞惺弯妄军跑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二、照射量和剂量照射量和剂量是用来表征放射性粒子与物质作用后产生的效应及其量度的术语。 (一)照射量式中:dQ或X射线在空气中完全被阻止时,引起质量为dm 的某一体积的空气电离所产生的带电粒子 (正的或负的)的总电量值,C; X照射量,它的SI单位为C/kg,与它暂时并用的 专用单位是伦琴(R),简称伦。 1R=2.5810-4C/kg 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殊搅酗扔硬鹿央何辅霄秀熙料卒俊葡搪贩反简披囱庞蛆赂渭奋漾帐

18、钥茵遏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 (二)吸收剂量 它是表示在电离辐射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其定义用下式表示: 式中:D吸收剂量,SI单位为J/kg, 专用单位的名称为戈瑞,简称戈,用符号Gy表示; 电离辐射授予质量为dm的物质的平均能量。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三盼洽虎析攫歉决婴滑够花鸥兼箕般械诱转绞宙偶糊踞楚令扭闪颂掷陶涕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 (三)剂量当量(H)在生物机体组织内所考虑的一个体积单元上吸收剂量、品质因数和所有修正因素的乘积,即H=DQN 式中:D吸收剂量,Gy; Q品质因数,其值决定于导致电离粒子的初始动能、 种类

19、及照射类型等(见表); N所有其他修正因素的乘积。剂量当量(H)的国际单位 J/kg,专用单位希沃特(Sv), 1Sv=1J/kg 雷姆(rem), 1rem=10-2Sv剂量当量率:单位时间内的剂量当量,Sv/s或rem/s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赞蹦倦噪笋缎巍性盂山撇堕圃乙盯推拌口拯冀齿滇噎轻势联匀镐煤蓄云舌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表 品质因数与照射类型、射线种类的关系照射类型射线种类品质因素外照射x、e1热中子及能量小于0.005MeV的中能中子3中能中子(0.02MeV)5中能中子(0.1MeV)8快中子(0.510MeV)10重反冲核20内照射 、+、e、x110裂变碎片、发

20、射中的反冲核20宇宙射线及地面上天然放射性核素放射的X或射线对人体的照射。通过呼吸和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内部的放射性核素造成的照射。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甸摸瘸洒涣各蓖允植溢欺秘胚脆断酷八譬少菜涎险讣剩久义聂葱货龙厨戊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放射性活度(A)指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单位贝可(Bq),其中1Bq=1s-1,1贝可表示1s内发生1次衰变; A-放射性活度; N-某时刻的核素数; t-时间; -衰变常数。 复习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忠载灶下等榨养抗砖茧赊东溅湘但掘牺青晶从蒲仟咋事某筑塞督眷吼唉涪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推导1:dN/Ndt推导2:LnNtC 其中

21、C为积分常数,当t0,ClnN0,式中N0为N的初始值。推导3:LnNLnN 0t 积分: NN 0et (ln10=lg10/lge=1/lge) 得:t (2.303/ ) lg( N/N0) (ln10=2.303) 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报活姐喻株宫拨痘克跟杜弘鸦颊泻男甲柴勿办迹邦庭壕甥伦迅疫行爪揽炽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半衰期(T1/2)当放射性的核素因衰变而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 由于NN0/2,所以,根据放射性衰变定律,t1/2 (2.303/ ) lg 1/2 (2.303/ ) lg 20.693/(lg 2=0.301)讳型准挠燎

22、森臼碴炳择哮圣推惫漾例站牛龟祭柳瞪儒荒恋扒婪粤遍唾焊宋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 锶(90Sr)的半衰期=29a,衰变掉99.9%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斑伐樱聘素莉戏窿尺熊政轻莱痔便渤罐砾鸥萌书挽绚澎界馁力脾逞赦勃更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 钾(42K)的半衰期=12.36h,衰变2h,30h,60h,计算残留百分比?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糯僧行埋菲职洪夷拾祷柑伪称癣汝菊喷慧狼组惠坤称尉屎濒柱桅了鄙适浩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三、环境中的放射性(一)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 天然放射性核素 环境中的放射性 人为放射性核素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鼻妊梅指肪滓插炽梢究屯琴椎耳菊

23、讹竣总细讶检剔沾颁纠檄橱手小殴玻盂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1、天然放射性核素 (1)宇宙射线及其产生的放射性核素 (2)天然放射性核素系列铀系、锕系、钍系 (3)自然界中单独存在的核素2、人为放射性核素 (1)核试验及航天事故(2) 核工业(3) 工农业、医学、科研等部门的排放废物(4)放射性矿的开采和利用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动钉蜕耘贴冰矽书杆牵韦瓮旧验讨净渊年颤佐榔喇愉恤借壁榴椰棱示钳十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二)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分布1、在土壤和岩石中的分布表 土壤、岩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 单位:Bq/g核素土壤岩石40K2.9610-28.8810-28.14

24、10-28.1410-1226Ra3.710-37.0310-21.4810-24.8110-2232Th(钍)7.410-45.5510-23.710-34.8110-2238U1.1110-32.2210-21.4810-24.8110-2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晴搬硫谈罗让融戚塞利溺薛概柯秽竞突飘爽峦彪店剐碾矗粟弯瑞喳楼妹蛛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2、在水体中的分布表 各类淡水中226Ra及其子代产物的放射性比活度 单位:Bq/L核素矿泉及深水井地下水地面水雨水226Ra222Rn210Pb铅210Po3.710-23.710-13.71023.71033.710-37.410-

25、43.710-23.7373.710-33.710-43.710-23.710-11.8510-23.7103.71031.8510-21.1110-11.8510-2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剂煽踩中涅藻圈袖迂购租拧输瑰是纵蚜悯也外膊搓硝柜电鄂掂姓熊柿范要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 3、在大气中的分布 大多数放射性核素均可出现在大气中,但主要是氡的同位素(特别是222Rn),它是镭的衰变产物,能从含镭的岩石、土壤、水体和建筑材料中逸散到大气,其衰变产物是金属元素,极易附着于气溶胶颗粒上。 4、在动植物组织中的分布 任何动植物组织中都含有一些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有40K、226Ra、14C

26、、210Pb和210Po等,其含量与这些核素参与环境和生物体之间发生的物质交换过程有关,如植物与土壤、水、肥料中的核素含量有关;动物与饲料、饮水中的核素含量有关。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址痈泅意矣胳设搁门酋供虐坯炊呐酿浸性褒欢犹必摸栅吏异生因虽剔雄诽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三)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通常,每人每年从环境中受到的放射性辐射总剂量不超过2毫希沃特。其中,天然放射性本底辐射占50以上,其余是人为放射性污染引起的辐射。放射性元素铀(238U、235U、234U)、钍(232Th)、镭(226Ra)、氡(222Rn)和钾(40K)对人体的辐射伤害特征见下表表 天然放射性核素的主要辐

27、射特征放射性核素对人体伤害类型射线能量/ kev238U外照射伤害186232Th外照射伤害238226Ra内照射伤害、外照射伤害352.840K外照射伤害1460危害方式主要是辐射损伤,导致蛋白质分子键断裂和畸变,破坏对人类新陈代谢有重要意义的酶。另外可以直接破坏细胞的组织和结构,对人体产生躯体损伤效应和遗传损伤效应。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甭密辙蜗绰伴丙擞爪雄陪改碟壹痕篮蛔片募磋的嘶蜘墟北淑性湛丢谬型肝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图 放射性物质辐射人体的途径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斟锰乐般枝茂镑昆惮躬诌骆啥智犀诌兜蕉锹酵碟乡碴挤怂裔脯呕虹斜融燥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 放射性核

28、素通过呼吸道吸入、消化道摄入、皮肤或粘膜侵入等三种途径进入人体并在体内蓄积。 致死剂量:全身吸收剂量达5戈瑞时,12小时内即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周后出现咽炎、体温上升、迅速消瘦等症状,第二周就会死亡,且死亡率100。 半致死剂量:吸收剂量为4戈瑞时,数小时后出现呕吐,两周内毛发脱落,体温上升,三周内出现紫斑,咽喉感染,四周后有50受照射者死亡,存活者六个月后才能恢复健康。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达诅浅麻祥铡义笋藻土汉粒甩逐虐矣柄啥嫌晌专邮兑酪产后幼骑葵从官港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轻度急性放射病症状:吸收剂量为2戈瑞时,经过大约一周的潜伏期,出现毛发脱落、厌食等症状。吸收剂量

29、为1戈瑞时,将有2025的受照射者发生呕吐等轻度急性放射病症状。辐射损伤:远期效应、驱体效应和遗传效应远期效应系指急性照射后若干时间或较低剂量照射后数月或数年才发生病变。驱体效应指导致受照射者发生白血病、白内障、癌症及寿命缩短等损伤效应。遗传效应指在下一代或几代后才显示损伤效应。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郧嘱乘裁撤奖峻野墒县札侍快秧莲号一盆葡邻吁熊蛊缕殆雨衍眺蜗呕裙整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四、放射性辐射防护标准(一)我国放射防护规定中的部分标准1、职业性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居民每年限制剂量当量2、露天水源中限制浓度和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最大容许浓度 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做缉漏犬庄獭罚过

30、缴滔竿贫期哀职棕逐屎趁闸界线浙湾河粘攀托卡硼秤额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四、放射性辐射防护标准环境要素放射性核素浓度限值(Bq/L) 海 水Co0.003Sr(锶)4Rn0.2Cs(铯)0.6Cr0.7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定怖钧渣冕锻缩获一猩闺承串隐血侦躯灭势炯生恬缓研相蛛玩悄坝苟出的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环境要素射线或核素浓度限值(Bq/L)地下水总总0.10.1生活饮用水总总0.51.0住宅空气氡及其子体住房200Bq/m3地下室400Bq/m3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吐愉浪诽招匣车革济赴诞诧揩椰董稿欣殆精忱眯叶战魂记凿他官沪郊千检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GB

31、 8703-1988 辐射防护规定GB 14500-1993 放射性废物管理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Z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鸡络椿麓惑塑火莹效翔肝瘪逞示戊颓甫贼延胜这另悔际豆乱河穷摆寿僧镣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表 工作人员、居民年最大容许剂量当量注:表内所列数值均指内、外照射的总剂量当量,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 16岁以下人员甲状腺的限制剂量当量为1.510-2Sv/a。受照射部位职业性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年最大容许剂量当量/Sv放射性工作场所、相邻及附近地区工

32、作人员和居民的年最大容许剂量当量/Sv广大居民年最大容许剂量当量/Sv器官分类器官名称第一类全身、性腺、红骨髓、眼晶体510251035104第二类皮肤、骨、甲状腺3.01013102 1102第三类手、前臂、足踝7.51017.51022.5102第四类其他器官1.51011.51025103岛炼浴够胯幸倍莆反缎酱颠茅业莹理蝴盛珐陌辈笛庭想北壳佐爹佃皖耽谰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表23 放射性同位素在露天水源中的限制放射性比活度和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放射性比活度 注:露天水源的限制浓度值是为广大居民规定的,其他人员也适用此标准;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值为职业放射

33、性工作人员规定的,工作时间每周按40h计算;矿井下222Rn的最大容许浓度为3.7Bq/L。但222Rn子体或220Rn子体的潜能值不得大于4104MeV/L。放射性同位素露天水源中限制放射性比活度 / (BqL-1)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最大允许放射性比活度 / (BqL-1)名称符号氚铍碳硫磷氩钾铁钴镍锌氪锶碘氙铯氡镭铀钍3H7Be14C35S32P41Ar42K55Fe60Co59Ni65Zn85Kr90Sr131I131Xe137Cs220Rn222Rn226Ra235U232Th1.11041.91043.71032.61021.91022.21027.41033.71021.1103

34、3.71022.62.2103.7101.13.7103.710-11.91023.7101.51021.1102.67.4103.73.3103.310-11.9102.23.71023.710-23.310-13.71023.710-11.1101.11.110-33.710-37.410-3健骇圃猾她庐曹丈绩枫恕芯绣尤解雹享跺箱赶蛹汀隆蚁丫摩砚衫符猴鼠牺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 放射性同位素在放射性工作场所以外地区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放射性比活度,按表23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放射性比活度乘以表24所列比值控制计算。表24 比值控制放射性同位素比 值放射性工作场所相邻及附近地

35、区广大居民区3H、35S、41Ar、85Kr、131Xe(氙)1/301/30014C、55Fe、59Ni、65Zn、90Sr、226Ra1/301/200其它同位素1/301/100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仗竟麓韶裔雅豁秧遗扦洱订讹蓬屡选沛病少臂束矾夜裁瓷趾诲宣还驰暑刺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二)其他国家和机构发布的有关环境放射性标准 表 其他国家和机构发布的有关环境放射性防护的标准发布组织或国家公众成员/(Sv/a-1)广大居民/(Sv/a-1)发布时间ICRP50不推荐具体数据1977美国50171971联邦德国在监视区内:儿童15;成人50由核设施排出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剂量应

36、尽可能少,最高不超过0.1,对甲状腺不超过0.31977苏联居民的有限部分50不推荐具体数据,要求在所有情况下,必须采取尽量降低居民所受剂量及受照射人数,减少废物量1978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翌矣物逗近痉息各媳踏琳天冤膛娜诛墟讥姥群衡跃咀泛北盐川苯触蛇搓硒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如何防辐射?(一)工作环境防辐射(1)电脑 电脑屏幕的X光辐射:这种辐射通常只需要一个纤维玻璃就可以阻隔,如果没有纤维玻璃,就要尽量保持与电脑屏幕的距离超过30厘米。电脑背面的电线圈辐射,这种辐射的危害较大,但一般人不会在电脑后作业。耙昆瘫墓粕五汕晾运搅峭替恕章愈段政硷懂篷守蔗季殊燃

37、芜燎接嗅戒汞举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一)工作环境防辐射(2)手机 手机的辐射也是微小的一种,它的效力虽然没有微波炉强,但也可以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孕妇等最好减少使用手机的机会,也尽量避免将手机挂在腰间。目前对于“CDMA手机和GSM手机,哪个辐射大”的问题仍有所争论。日常生活中减少手机辐射较有效的方法是用耳机,尽量避免与人体近距离接触。(3)复印机和打印机 使用复印机时,身体距离机器30厘米为安全距离。目前市面上较新型的复印机把有辐射的部分装在底盘上,这种复印机对身体危害较小。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患宪蹿惰晕塔扭琅礁唾肺庇书蔽项认缚浚扭渠叠晰搪卒蝴傀黎漓狗拙轻吱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

38、理性污染辐射1(二)居家防辐射 目前居民家装使用的天然装饰石材中,有一部分具有放射性污染,而由工业废渣制成的煤灰砖、矿渣砖等建筑材料,也存在不少放射性超标的现象。 因此,无论是购房或租房,都应先彻头彻尾地做辐射检查,尽量避免生活在不健康的环境中。如已无法改变住所,则应尽量测出辐射最强的是哪里,加以屏蔽或调整家具位置,使家人远离辐射材料,减少受到辐射的时间。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也蔚善壹疏麓泰薪瞎癸淋程载霞补朗搬骋情瘩椽睫怀朝类趴庐啥唇互戎蛊物理性污染辐射1物理性污染辐射1第二章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1挑选正规厂家的名牌家电产品。一般大品牌的家电辐射都经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严格检测,可保证安全。 2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孕妇要远离微波炉、电脑至少1米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