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的有序训练_第1页
高三作文的有序训练_第2页
高三作文的有序训练_第3页
高三作文的有序训练_第4页
高三作文的有序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作文的有序训练 一、计划有序 1、制订计划的依据: 高考要求 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 2、备考四步: 上学期三步:重在巩固写作的基本能力 下学期第四步:升格训练第一步:分文体特点,进行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写作指导(上学期中段考前)记叙文重点训练 如何选择素材(详) 如何设计波澜起伏的情节(略) 如何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详)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略)如何选择素材挖掘生活中的独到体验反对道德说教老师爱生如子,抱病坚持讲课,到医院给学生补课;母亲勤劳善良,关心爱护我反对政治演绎不要直接与政治挂钩,不要宏观写今昔对比反对抽象空洞要有生活实感,有细节反对重复滥调中考受挫、一模失利,编流行故事(父母离

2、异) 如何设计情节反映事物的本质与意义 (1)全文记叙一件完整的事,从一件事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在完整的叙述过程中,辅以一些小事件进行烘衬。朱自清的背影 不平坦、不寻常的事是首选,挫折、惨苦、曲折、痛苦、困惑,重点不是在成功、鲜花,而是鲜花与成功背后的艰辛、痛苦、矛盾、分歧、牺牲、失去的欢乐、不屈的抗争。只要写得真切、具体,最容易感人,升华主题。(2)围绕一个中心,记叙多件事,在满足中心的前提下选择事件,时间跨度不能大,空间转移不宜多,头绪不能复杂。莫泊桑的项链如何设计情节线索(时间、感情、事理、实物等) (1)“三”字方针:以三组镜头、三个地点、三次对话、三张照片、三段回忆、三个小标题等来

3、代替“流水账”。(对容易“结构混乱”者很有效)(2)采用倒叙把结局或最激动人心的场面放在开头,然后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慢慢道来。(3)用日记体把整篇文章的内容按时间先后分为几块,每块冠以日期、天气,合起来是个完整的故事。(4)用书信体文章主体是记叙文,而“外壳”是一封信。(对容易“文体不明”者很有效)如何进行描写 仅有一般叙述,没有具体描写,文章就不会生动感人。重点写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最能表现人物个性、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内容,略写或省写只起交代或衔接作用的内容。 (1)设计若干细节。或是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形态动作、脸部表情,或是事情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定氛围的某个场面,等等。 细节一定要真实,要有

4、生活气息。 (2)恰当运用修辞。可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叙述中的议论、抒情在文章中的作用阐释/引出话题揭示/深化主题衔接/区分层次与话题主题相配合实切中事件本质深、真画龙点睛点到即止精议论文训练重点 分论点的设置 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如何利用课内素材(一材多用) 如何说理(搭建观点与材料的桥梁) 如何扣题散文训练重点 最佳(最易掌握)结构(并列式)第二步: 按照具体写作过程和技巧,重点训练(中段考后期末考试) 如何审题立意 (分命题、话题、多角度材料作文) 如何写好主体部分 (主体框架、主体段落) 如何做到中心突出第三步: 按照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要求印发例文,根据自己的

5、特长确定自己的可发挥之处。 经过三轮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的作文指导,学生在写作基本功方面得到巩固,并有了较大的进步。第四步: 第二学期,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吸取信息里的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升格训练。 二、辅导有序1、基础班: 重在审题、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等,保证每个差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第一阶段,命题、话题作文形式,先读标准范文,再模仿写提纲,再点评。第二阶段,审题难度不大的多角度材料作文,直接写提纲,再点评。辅导有序2、提高班: 主要是分专题突破,如何拟题、开头如何快速入题、首尾如何呼应、段落中心句的拟写、添加事例或分析、修改片段使之更有文采、补写文章中的一段等。通过一题多文的例文欣

6、赏,给他们一定的技巧指导,以期在写作中能灵活运用,提高写作层次。三、素材储备与运用有序 素材的储备1、人有我有大众化(1)老师整理好的课内素材(2)老师整理好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和颁奖辞2、有新意个性化(1)自己摘抄新闻类事件并发表评论(2)利用寒假上网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1、思考下列几种关系并找出相应的事实论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2、搜集下列人物的生平或主要事件、性格中的闪光点或缺陷、成就、影响、相关典故等。(自选15人左右)历史人物:孔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川端康成、马克思、爱

7、因斯坦、爱迪生、诺贝尔、梵高、贝多芬;(外)文学形象:勾践、刘邦、项羽,三国故事,红楼梦水浒传中的人物,阿Q、简爱、于连、巴黎圣母院的美丑对立。3、阅读美文,如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读者*文摘名作欣赏等。三、素材储备与运用有序 素材的运用1、一文多材(聚合思维)训练1:围绕“恒心毅力”(逆境成才)写一段话,至少运用三个论据。训练2:为“残缺是美”寻找三个论据,构成论据的并列。 2、一材多用(发散思维)训练3:从苏轼的事例提炼三个不同的关键词。训练4:以司马迁的事例为论据,提炼三个不同的分论点。3、推荐鉴赏择生与择死(思维的深刻性)四、固定作业有序 调动学生的积累,优化思维品质,提升语言

8、表达水平,把语言表达、写作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1、围绕一个主题,剪接组合一个个相关的典型事例或生活画面;2、每个论据之后,要紧扣主题作精要的议论,也可以在几个论据之后集中议论。段落组合模式1论据并列式议论散文的框架和结构组合方法首次升格一般议论文到议论性散文议论文的三重升格 为“残缺是美”寻找论据,使之构成论据的并列。1、维纳斯失去了双臂,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想象,这是美。2、史铁生、张海迪身残志坚,带给人们优美的文学作品,这是美。3、霍金尽管全身瘫痪,但他的时间简史却超越了时空,这是美。段落组合模式2分论点并列式 1、从一个中心话题中分解出若干个分论点(一般三个);2、按一定逻辑顺序依次放在

9、每一段的开头,形成排比段形式。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以“诚实就是财富 ”为中心论点从“是什么”角度展开构思: 分论点1: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分论点2:诚实是处事的原则。 分论点3:诚实是求知的惟一途径。 以“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为中心论点从“为什么”角度展开构思: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分论点2: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分论点3: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以“坚持就是胜利”为中心论点从“怎么办”角度展开构思:分论点1:坚持需要韧性。 分论点2:坚持需要不坠之志。分论点3: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的

10、孤独。分论点4:坚持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 以“涵养”为话题,从“是什么”角度分论点1:涵养是面对成功时不狂妄、不自傲,而是放远眼光,总结经验,面向未来。分论点2:涵养是面对失败时不气馁、不畏惧,而是冷静头脑,吸取教训。分论点3:涵养是面对邪恶、龌龊时不是无谓的愤怒,而是冷静的智慧的批判、抵抗。二次升格灵活组装主体段 以“涵养”为话题,从“为什么”角度分论点1:有了涵养,自己就会充实、坦荡、快乐。分论点2:有了涵养,就受人尊重、信任、景仰。分论点3:人人都有了涵养,社会就会安定、健康、文明进步。 以“涵养”为话题,从“怎么办”角度分论点1:要有涵养,就要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灵,要有一种海

11、纳百川的胸襟,要有为祖国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志向。分论点2:要有涵养,就要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分论点3:要有涵养,就要高扬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前进。分论点4:要有涵养,就要不断读书丰富人文素养。 以“人要有涵养”为中心论点分解分论点,采用:1、递进式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2、对照式结构正面反面 选择最切题、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结构和分论点组合。二次升格灵活组装的办法分论点1:有涵养,面对批评和颜悦色,洗耳恭听,虚心接受。分论点2:没有涵养,面对批评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一意孤行。 以“人要有涵养”为中心论点的对照式结构分论点并列式 播种希望才能有耐心 播种希望才能坚忍 播种希望才能有自信 对比式

12、正播种希望如何 反不播种希望如何递进式 播种希望就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播种希望能提供奋斗的动力 播种希望需要树立远大的目标 为“我们应播种希望” 拟写分论点1、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2、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4、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5、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明确分论点的要求三次升格有文采的议论性散文1.相邻的句子能写成整句就写成整句。2.能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就运用。3.能用反问和感叹句式的就用反问和感叹。4.最具特色的(优美的或精辟的)语句,尽可能置于开头或

13、结尾,甚至独立成段。5.能用艺术家的例子就不用科学家的。谨记写议论散文不要为追求文采而滥用修辞,不要为追求内容丰富而滥用材料,一定要切合主题选择适合的素材和修辞手法。 只有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为人处世,才能有心境的悠然、处世的洒脱。陶潜淡泊名利,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太白乐观自信,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东坡心胸旷达,才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洒脱” 洒脱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洒脱是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洪应明的“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是徐志摩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洒脱”

14、三次升格的有效方法模仿陋校铭模仿刘禹锡的陋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翻得快,卡通传得勤。谈笑有商场,往来游戏厅。可以谈恋爱,发短信。有音乐之盈耳,无作业之劳形,老师无奈何,家长徒操心。众人云:“混个文凭。” (某校园流行文化)练:模仿鱼,我所欲也的开头: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切合题意的基本要求1、实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提供话题或材料要有实质的本质的联系和契合,而不是貌合神离。2、明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提供话题或材料要有明显的相似语句。3、

15、全扣:作文的标题、开头、主体段落、结尾等都要体现命题意图。 升格如何扣题 扣题方法1、字面重复点题法 在某些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字面相同的句子重复标题或者中心,反复点题。2、似曾相识点题法 在行文过程中,似曾相识的词语、句子反复出现,点题的形式每次都有变化。3、浓墨重彩点题法 在结尾一段或几段文字点题。方法(以06一模“辨”为例) 1、用近义词: 辨认、辨识、辨别、辨析、辨明、分辨、辨出、辨清 2、选例时从辨是什么、为什么辨、怎样辨、辨的结果等层面上突出辨。3、注意扣题的层次 国家体操队选手桑兰在一次比赛中失手,永远坐在了轮椅上。对一个花季少女,这是多么大的打击!未来的道路该怎样走,确实需要认

16、真辨一辨。 是心安理得地接受众人的关心与同情,在一天天的哀叹中老去,还是勇敢面对现实? 桑兰辨清了自己的处境,辨明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毅然选择了做体育节目主持人,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点燃生命之火,点亮另一段人生。 正因为她能辨清困境,辨明前进的方向,在人们心中永留她那充满活力的笑脸。 升格如何扣题以“理性的力量”为话题病文1:“西安事变”中,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并没有向其他人主张的那样处死蒋介石,而是审度国内外形势才决定放他回去,只要他答应抗日。 在“西安事变”中,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并没有像其他人主张的那样纯粹感性地从党派斗争的角度出发要处死蒋介石,而是冷静地思考,理性地审度国内外的

17、形势,决定只要他答应抗日就放他回去。假如没有这一理性的决定,国共两党就没有第二次合作,也就不能建立全国统一的抗日联盟,也就没有抗战的胜利。历史有力地证明:是理性的力量挽救了中华民族。病文2:理性是对事物的正确认知,人们总是把理性摆在首位,甚至忘却了自己的不幸。杜甫高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而忘却了自己官场上得不顺;苏轼勤政爱民,忘却了自己被贬的不幸;居里夫人研究镭,而忘却了工作的艰辛。升格如何扣题 理性是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它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使人忘却了自己的不幸,认识到自己的任务和重托。 杜甫官场上不得志,但是他并没有放浪形骸麻醉自己,而是理性地认识到关

18、注民生的任务,高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一肚子委屈,但作为父母官的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勤政爱民,精心治理黄州;居里夫人研究镭时条件恶劣,要炼两吨的矿渣,工作非常艰辛,但是她没有沉迷于抱怨之中,科学家的理智使她牢记自己的任务,终于发现了镭,为科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1)“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不愿自我沦落,乃是一种高尚的坚持,孤独的光荣;(2)坚守原则,不阿权贵,节操高尚;(3)独善其身,在黑暗社会保持清洁的精神;(4)被放逐而著离骚,说明人类处于困境中往往转向精神价值的追求; (5)忠君忧国,热爱国家的典范;(6)怀才不遇,人

19、才的悲剧,是政治的悲剧;(7)执着追求人生价值,离开政治,又做诗人;(8)投汨罗而死,是用死亡证明生命不可妥协的价值; 升格如何深入挖掘素材(屈原) 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成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河滚滚的波涛。 于是你用生命代价作出了自己心灵的选择,而且从未有过悔意。你披散的长发和放声的狂吟,就已经全无遮掩地宣泄出你的任性和倔强。你不管别人诧异的眼光,你只一心一意地构筑那个神秘的美丽幻境。 其实你很天真,惟其如此,你做出的选择,才是最接近生命本质的。话题1心灵的选择 谁能不犯错误?谁能不受挫折?不要为过去

20、的错误或挫折而伤感,不要有思想包袱,要坚强面对现实。屈原高风亮节,纯洁无瑕,令人敬佩,他对自己的人生理想十分执着。然而,屈原“坚”而不“韧”,多年流放之后,他跳了汨罗江。没有一个人是一贯正确的,没有哪种人生永远一帆风顺,面对自己的错误或外部的打击,我们必须坚韧。屈原的悲剧告诉我们:人,必须坚韧地面对未来。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上,我们必须学会坚韧,甚至忍辱负重,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无比坚强的人。路漫漫其修远兮,以天下为己任,屈原啊,你何必自杀!话题2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升格议论文如何说理 1、假设说理法用假设性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假设性的分析,正例反说,反例正说。这是最简单易行的说理方法,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

21、。例:其实,历史已不止一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信了扁鹊之言,他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假如当初马谡采纳了王平的建议,他又怎能遗恨街亭而伏诛于武侯麾下?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如果我们共产党人不听取李鼎铭先生的意见而精兵简政,又何以能变成贵州的“小老虎”而吃掉庞然大物的“东洋驴”?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练:请在横线上添加假设说理的句子。 欧立希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 。由此看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新药的问

22、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希仅仅试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试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就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胜利。2、转折说理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转折复句,或以对称句出现,或以排比句出现。因分句间语意相反,特别适用于用来论证矛盾的对立统一,要全面看问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哲学命题。例: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

23、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有一副郎平的“铁榔头”,却怠于无数次的扣杀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羡鱼和结网 练:在横线后续写两个转折说理的句子。 如果每一个成员都以集体利益为重,紧紧团结在集体的周围,那就可以做出一个人所力不能及的事业,就可以所向无敌。蚂蚁可以算是十分弱小的昆虫,但数以百万计的蚂蚁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吞没一座村庄; ; 。团结就是力量。个人的力量再大,与集体的力量相比也是渺小的。 一滴水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无数水滴汇成的洪流却能够一泻千里,势不可当;一棵草的生命

24、是渺小的,但漫山遍野连成一片的草原却显得生命顽强,生机盎然。 3、条件说理法前后两部分间具有条件与结果关系时,用条件复句构成排比句或对称句。例:勤学苦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方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张海迪“当代保尔”的称号,也才有了“通五经、贯六艺”的这位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不也曾数十年辛勤耕耘慨而叹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能补拙是良训”吗?由此可见,碌碌无为与大有作为之间差的就是一个“勤”。勤,有如一架彩桥,把人们从无知引向有知,从有知引向有

25、才,从有才引向有为4、因果说理法使用因果关联词,可构成排比。例: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千秋万代传颂,盖因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盖因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权、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它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毕升、祖冲之之所以永远为人民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享用不尽的发明创造。谁建树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筑起了一座人生的纪念碑。5、对比说理法不仅仅是指作文里一正一反的例子,也指举一个含有正反两种因素的

26、例子,举完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以对照性分析。例:正反两例对比:阿斗与李世民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太宗李世民-才有后人盛赞的“贞观之治”。这一切都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 6、引申说理法由所举论据里面看到了一定的苗头或可能性,设想出某种结果,朝结果引申。例:缪贤心胸开阔,他发现蔺相如的才德,并不因为他出生卑贱而瞧不起他,而是不怕群臣嘲笑,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得以出使秦国。蔺相如此去吉凶难料,虽然他有勇有才,但未必能旗开得胜,若是此去非但没有换回秦国的城池,连“天下所共传宝”的和氏璧也被秦国夺走了,辱没了赵国的威名,(看出苗头)那么赵王一怒之下,恐怕不只是杀了蔺相如一个了事,连缪贤也将因推荐庸才之过而受到牵连。(引申结果)但缪贤并不惧怕这些,他识才敢用,非常信任蔺相如,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把蔺相如推荐到赵王面前。若非出于对国事的关心,是难以做到的。 练: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材料,围绕“为国不顾个人安危”,运用引申说理法写一段话。 邹忌的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