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木材学笔记_第1页
的木材学笔记_第2页
的木材学笔记_第3页
的木材学笔记_第4页
的木材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史 上 最 全 的 木 材 学 笔 记第一章木材宏观构造第一节树干的组成研.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针叶树)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乂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多子叶植物。而两者中的木本称为阔叶树。林奈双命名法(乂称两段命名法)。属名+种加词+变种名考,裸子植物就是针叶树,被子植物就是阔叶树。(X)(但这话反过来是可以的:针叶树是裸子植物,阔叶树是被子植物。)树木可分为树根,树干和树冠三部分。各自作用:树根:支持立木于土地上,保持树木垂直,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物质,储藏备用养料。 树干:一方面把水分和矿物质通过边材从到树木,一方面把养料沿韧 皮部送至树木,并与树根共同

2、支撑树木。树冠:把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养分以及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 制成碳水化合物,同时呼吸,蒸腾。树冠的范围是由树干上部第一个大活枝算起,至树冠顶梢为止。考 边材:水分矿物质运输韧皮部:养料运输树木的生长是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高生长是顶端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将新长出的细胞留置在下方,生长点向 上抬高。直径生长是形成层分生活动的结果,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次生韧 皮部。研 10米高的树,钉子钉在2米处,当树长到20米高时,钉子在哪儿?(主要就是 考高生长是顶端分生,和己分生细胞无关。)名词解释.初生长(高生长)VS次生长(直径生长)考.树木开始直接生长的

3、标志是形成层向外生成次生韧皮部,向内生成次生木质 部。直径生长主要是侧向加粗分生组织,所形成的组织为次生组织。次生组织主要加强树干对外界的应力。(注意,次生组织的作用。)考大题.树木生长的详细过程树干的四个部分: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了解.树皮:贮藏养分,防止树木生活组织受外界湿度剧烈变化或机械损伤的影响。分为内皮(活皮),外皮(死皮),占树干总体的6%-25%。作为原木识别的主要依据形成层: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肉眼不见,由具有细胞分裂机能的细胞构成, 向内分裂次生木质部,向外分裂次生韧皮部。木质部:初生木质部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次生木质部起源于形成层的逐年分裂, 占绝大部分,是木材的主

4、体。考木质部明显多于韧皮部的原因。壮龄树的树干由90%的木质部和10%的韧皮部组成。髓:由薄壁细胞组成;功能:在树木生长初期,贮存养分供给树木生长。髓与初生木质部共同组成髓心。髓心组织松软,强度低,易开裂,在附近多节,质 量要求较高的木材,不允许带有髓心。名词解释偏心材:树木受生长环境影响,髓偏离中心而移向一侧。髓vs髓心考一切组织均起源于形成层。()形成层是产生木材的源泉。()髓的形状和大小可作为鉴别木材的特征之一。(X)(是髓心,而不是髓)最外层的生长层是最新的木质部。()木材的三切面(注意图1-2三切面及主要宏观构造如断续的射线)三切面的定义:横切面:与树干纵轴或木纹方向相垂直的切面(该

5、面用作砧板,铺路木砖);径切面:与树干纵轴或木纹方向相平行,沿树干半径所作的切面(该面用作地板、 木尺、乐器用处的共鸣板);弦切面:与树干纵轴或木纹方向相平行,与树干半径相垂直,与年轮相切的切面。(该面用作家具,桶板,甲板)理解板厚的中心线与年轮的切线,两直线所成夹角大于60度,称为径切板,小于3 0度,称为弦切板。名词解释斜切板:夹角介于30度和60度之间的,也称半径切板或半弦切板。考.通常用弦切板用作乐器的共鸣板。(X)(径切板的用处)研.以水曲柳为例,画出径切面和弦切面示意图(主要是导管槽,水曲柳晚材导管 呈星散状排列,书上有特别提到,旋切单板美观)或比较水曲柳和水青冈的弦切面 花纹(一

6、个是导管的作用,一个是粗木射线的作用)。第二节木材的宏观构造 (归纳总结哪些是横向细胞,哪些是轴向?哪些一定存在,哪些是可能存在,联系微观构造,厚壁&薄壁及作用。)宏观构造指在肉眼或扩大镜下能观察到的构造和外貌特征,分为构造特征和辅助 特征两大类。(注,原木的材表特征也属于宏观构造范畴,作为识别参考依据。)心边材理解 .木材中心边材颜色有显着差别的,称显心材树种(心材树种)。心边材颜色无明显差别,但含水率有差别的,称隐心材树种(熟材树种)。心边材颜色无明显差别,且含水率无差别的,称边材树种。树木在幼龄时期全部由边材构成。边材的宽度与树木在林分里的优势程度有关,活力大的树木有较宽的边材。在 树木

7、内部,树冠的边材最宽,向下到树干基部宽度减小。*掌握树木从边材到心材的转变过程:1生活细胞失去作用2细胞壁中水分大大减少 3营养物质自细胞中移去4导管中侵填体形成5细胞壁中浸提物质沉积6纹孔处于闭锁 状态名词解释假心材(伪心材):某些心边材颜色无明显差别的树种,菌类寄生,使 木材变色,中心部分成为假心材,山杨最易形成。vs隐心材内含边材:在心边材有明显差别的树种中,心材部分偶现材色较浅的环带,称为 内含边材。是由于菌类或气候影响形成的,在栋木中常见。髓心vs髓斑(树木生长过程中,形成层受到昆虫损害后形成的愈合组织) 考看不到髓心的树种,称为隐心材。(X)(心边材颜色无明显区别,但在立木 中心材

8、含水率较低:如云杉属、冷杉属、山杨、水青冈等。)所有树种的边材含水率都是高于心材的。(X)(我国东北次生林中的水曲柳, 柞木,白桦正好相反。)以新采伐的木材颜色作为识别依据,识别较为准确。()(树木初伐后,心材 无色或浅色,暴露相当时间后,心材中有机物质氧化,变为深色。) 边材的宽窄,为鉴定木材的特征之一。(V)生长轮,早晚材 理解在同一树木中,其垂直分布大致是越近树基年轮越窄,越近树梢年轮越宽, 水平分布大致是越近髓心年轮越宽,越近树皮年轮越宽。(从生长速度分析) *在木材利用上,以横切面上垂直年轮方向1cm内年轮的树木来估计木材的物理力学 性质。一般来说,针叶树材以每厘米内年轮树木均匀者强

9、度为大,而阔叶树材的环 孔材则是年轮越宽,强度越大。在一个年轮内,早材至晚材的转变程度是识别针叶树材的重要特征之一。生长轮的形成是缘于外界环境变化造成木质部的不均匀生长现象。*软松(早晚材缓变)华山松红松 锯齿状加厚 瘤层单维管束松亚属硬松(早晚材急变)马尾松油松双维管束松亚属如何区别软松和硬松软松是松属中的单维管束松亚属,一般早晚材缓变,射线管胞内壁平滑,无锯齿 状加厚出现,瘤层存在于管胞表面角隅处。而硬松是双维管束松亚属,早晚材急变, 在射线管胞的径切面内壁上,有锯齿状加厚,瘤层普遍出现于管胞内表面和纹孔缘, 纹孔室表面,纹孔膜等处。软松商品名为红松,硬松商品名为松木。理解晚材率晚材率的多

10、少是衡量木材强度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主要是衡量针 叶树材和阔叶树环孔材*因为对于散孔材和半散孔,早晚材转变不明显。),晚材率 越高,密度越大,木材强度越大。晚材率计算公式:(晚材宽度/年轮宽度)X100%。晚材率自髓心向外逐渐增加,但达到最大限度后便开始降低,所以,年轮越靠近树皮,晚材率越小(对老龄木而言)。名词解释假年轮:由于菌害,气候原因,致使同一生长周期内,形成两个或更多 年轮,其中不完整的年轮称为假年轮或伪年轮。考.靠近树干根部的横切面上的年轮树木,可以代表树木年龄。(X)(必须加上幼苗年龄)针叶树材的早晚材差别显着,故其轮界线较阔叶树材明显。() 在散孔材中,生长在温带和寒带的树种,

11、其轮界线仍然比较明显。()管孔导管分子的横切面称为管孔。椭圆形管孔的径向直径大于弦向,但管孔大小以弦 向直径为准。管孔的分布类型是识别阔叶树材的重要特征之一。导管分子在纵切面上呈细沟状,称为导管槽。导管槽是形成木材花纹的主要因子之一。导管内通常含有侵填体和树胶等内含物。侵填体:横切面呈泡沫状,纵切面管槽内呈有光泽的薄膜,是识别阔叶树材的特征 之一。树胶:肉眼观察呈不定形的褐色或红褐色的胶块,无光泽。阔叶材称为硬材,针叶材为软材,这里的硬材和软材是作为木材商品上的名称。()软材的硬度都要小于硬材。(X)(红豆杉,紫杉较硬,白杨,泡桐,巴塞木 较软。)轴向薄壁组织(也称木薄壁组织)轴向薄壁组织对宏

12、观识别木材具有重要的特征意义,是阔叶树材的重要特征之一。注,是组织,不是细胞。结合第三章导言*轴向薄壁组织是树木生长时的贮藏养分的组织(在边材中贮存养分),也是构成花 纹的主要因子之一,但其本身会导致木材的开裂和强度的降低。木射线木射线是木材中唯一呈辐射状的横线排列组织。木射线在横切面呈细线辐射状,反应宽度和长度。在径切面呈或断或续的丝带状或片状,反应其长度和高度。在弦切面呈短竖线状或纺锤状,反应其高度和宽度。木射线在树木生长时起横向输导和贮藏养料的作用。某些宽木射线的木材,其径切面常呈现银光纹理(也称银光花纹名词解释),构 成美丽花纹,适作家具和细木工材料。*木射线的优缺点:优:1有利于横向

13、渗透2限制木材径向变形和提高木材径向抗压强 度缺:1木射线是薄壁细胞组织,强度低2木材干燥时,常沿木射线 开裂名词解释髓射线:从髓心放射出来的射线vs木射线:位于木质部vs韧皮射线:位于韧皮部 初生木射线(始于髓心,直至树皮)vs次生木射线(不连接髓心, 始于木质部,直至树皮)波痕:木射线或轴向细胞叠生排列所形成的,乂称布格纹或叠生构造。(只有阔叶材具有。)考针叶材木射线均为单列木射线,宏观下宽度极细。(X)(后半句是对的,前 半句错了。要区别细不代表是单列,概念混淆。但针叶树材木射线均为极细。)胞间道(也称细胞间隙道):由分泌细胞围绕而成的长形细胞间隙树脂道:是泌脂细胞所围成的充满树脂的孔道

14、,为某些针叶树材所特有,晚材中最为明显具有树脂道的树种,其木材易于燃烧且热力较高,但不利于油漆,且易遇热渗油,受伤树脂道:由2个或以上的树脂道组成,位于早材部分,常出现在年轮开始生 长处,呈短切线状排列。在春季采割松脂时,易形成受伤树脂道,所以轴向受伤树脂道常分布于早材内名词解释.正常树脂道vs受伤树脂道:树木受机械损伤,菌害气候等影响,凡破 坏树木正常生理活动的,均足以引起受伤树脂道。注意.具有树脂道,说明具有树脂细胞。但不具有树脂道的树种,同样也有树脂细 胞。(如柏木杉木)考.松科六属木材的树脂道在横切面上呈浅色小点,观察须凭借显微镜(X (松 属木材树脂道大而多,无需显微镜。)正常树脂道

15、为针叶材正常生理现象,轴向树脂道都只是星散分布在年轮中(X)(后半句是错的,也有断续切线状分布。)受伤树脂道的生成,不仅发生在具有正常树脂道的树种中,也可能发生在无正常 树脂道的树种中。()通常根据有无正常树脂道和树脂香气的大小,将针叶材分为有脂材和无脂材两 类。(X)(前半句分类标准是对的,分为脂道材(松科六属),有脂材(无树脂 道但有树脂香气,流出树脂的,如柏木杉木),无脂材。)名词解释脂道材vs有脂材木材的颜色和光泽,滋味颜色:木材的颜色作为木材的识别特征之一。木材细胞本身无明显颜色,但因细胞内含有各种色素及其他,致使木材呈现各种颜 色。填空同一树种的木材,也因木材干湿,空中暴露的久暂,

16、有无腐朽及树龄,部位 等的不同而不同。识别木材要看新切削材面的颜色。长期至于阳光下的木材,由于风化和氧化作用,会变为浅灰色,长期贮存于水中的 木材,由于鞣质和铁盐的作用,材色会变深。(所以,锯解木材含鞣质多的湿材, 板面会出现黑色斑纹。)*木材初期腐朽的标志:马尾松边材常带青变色,水青冈变 为浅黄色,桦木变为淡红褐色,色木常有杂色斑纹。*木材的漂白方法:双氧水(30%) 100克,水100克,氨水(25%)20克混合涂在木材 表面。光泽:木材的光泽多呈现于纵切面上,横切面上不易看见。填空光泽反应木材细胞壁的化学组成特点,也反映着木材树种间的差别和树木生 长状况。同颜色一样,观察木材的光泽,应该

17、在新切削纵切面上进行。滋味:是可溶物质沉淀或积聚在细胞内或细胞壁上所致,与细胞壁本身无关。考由于心材中沉淀物较多,所以木材的心材滋味较边材显着。(X)(引起滋味 的物质是可溶性的,在边材细胞内可以呈溶液状态,所以边材显着。)木材结构纹理,花纹结构:木材细胞直径越大,结构越粗。直径越小,结构越细。阔叶材以导管的弦向直径为标准,针叶材以管胞的弦向直径为标准。斜纹理可分为以下几种:螺旋纹理,交错纹理,波浪纹理和皱状纹理。第三节木材识别1树木分类知识三名法:属名+种加词+命名人或属名+种加词+变种名。在科学研究和市场贸易中,必须要求木材名称是拉丁学名。研2成为商品材的特点:1多年生2须具直立多年生主茎

18、3生长过程中不断生存新木 质层和树皮层,使主茎直径逐渐增大。第二章木材细胞壁第一、二节细胞壁的微观构造细胞壁的超微结构在结构上可以分出细胞壁的层次,是因为各层的化学组成不同和微纤丝的排列方向 不同。胞间层:主要由木素和果胶质物质组成,高度木质化。在成熟细胞中很难区分出胞 间层。初生壁:细胞增大期间形成的壁层,也是高度木质化次生壁:在细胞成熟以后形成的壁层,细胞体积不变,向内加厚。当细胞腔内的原生质体停止活动,次生壁就停止沉积,细胞腔形成中空。细胞壁的厚薄主要由次生壁中的S2层厚度决定。胞间层初生壁PS1S2S3 (有时不存在)瘤层分层含量木素果三大素木素三大素三大素纤维同S2存在于胶多素多某些

19、针叶树材杉科各层厚度1% (0.1um)1%-22% (0.5um)70%-90% (5um)2%-8%(0.1um)角度无角度无规则50-70度10-30度60-90度其他无纤维素无规则交叉网状考当木材切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以见到胞间层,初生壁,S1,S2,S3层。(X) (胞间层和初生壁的分界很难区分,所以镜片观察只能见到复合胞间层)分析次生壁较初生壁规则的原因理解初生壁多呈不规则的交错网状,而次生壁往 往比较有规则。细胞生长过程中,微纤丝由横向改变为纵向的过程。(主要是在初 生壁形成过程中的)细胞生长过程中,微纤丝沉积在细胞壁内壁,并随着细胞壁的 伸展而改变其排列方向。刚开始的时候,微

20、纤丝是沿着细胞轴横向平行围绕,这样 限制了细胞的侧面生长,于是细胞伸长,微纤丝的方向就逐渐趋于与细胞长轴平行。研试以管胞和纤维为例论述壁层结构理论 (把上面全部讲一遍)纤丝单元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粗纤丝(光学显微镜虽然不能直接观 察到微纤丝,但可间接地知道微纤丝的排列方向。)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10 -30 nm微纤丝(微纤丝间大约10nm空隙,木素及半纤维素聚集于空隙中)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基本纤丝纤维素的最小组成单元是基本纤丝。基本纤丝一一微纤丝一一纤丝一一粗纤丝一一薄层一一细胞壁层结晶区(微晶)纤维素分子链平行排列,在x射线衍射图反应是高度结晶非结晶区(无定形区)纤维素分子链排列

21、疏密程度减少,分子链间形成较大间隙考通常在微纤丝可以通过x射线图看到结晶区和非结晶区,二者逐渐过渡,无明显界限。(X)(混淆概念:结晶区与非景区是构成基本纤丝的,并不是微纤丝。)微纤丝倾角的测定方法(考过的)将细胞壁脱木素后,再用碘处理,其间隙往往有碘 的针状结晶。碘结晶的长度方向即显示微纤丝的排列方向,即倾角大小。第三节细胞壁上的特征纹孔次生壁上的凹陷结构,也就是次生壁在增厚过程中所遗留的局部未增厚的部分。相邻细胞间的水分和养料通道。纹孔的利用1在立木中,纹孔是相邻细胞间的水分和养分通道。2在加工过程中,对木材干燥,胶粘剂渗透和化学处理剂浸注有较大影响。3木材识别纹孔是细胞壁上的重要特征,在

22、木材显微识别上有重要作用。Ps填空渗透性的相关因素:纹孔管孔侵填体木射线心边材纹孔由纹孔腔 纹孔膜和纹孔口三部分组成纹孔腔:一个纹孔从纹孔膜到细胞腔的全部空间(纹孔室+纹孔道)纹孔膜:一对纹孔之间的隔膜,由两个细胞的初生壁间层所组成纹孔口:通入细胞腔和纹孔室的空口纹孔塞:纹孔膜中央的加厚部分纹孔环:纹孔膜的边缘纹孔缘:拱形次生壁纹孔室:纹孔膜和纹孔缘之间的空间纹孔道:细胞腔和纹孔室之间的通道纹孔内口:纹孔道通向细胞腔的开口(注:通向细胞腔的是内口,通向纹孔 的是外口)根据纹孔腔的形状不同,将纹孔分为单纹孔和具缘纹孔。单纹孔:特点是纹孔腔的宽度内外大致相等,常见于薄壁细胞,厚壁细胞中仅见于 韧型

23、纤维具缘纹孔:(乂称边壁孔或重纹孔)主要存在于木质部的组成分子中,指在次生壁 增厚时骤然收缩,纹孔膜被环形次生壁环抱的纹孔。理解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到的是纹孔环,纹孔塞和纹孔口三个环中的任意两个 环,和剖面无关,是因为焦距的问题。所以改变焦距,就可以看见三个环中的任意 两个。早材看不出外口内口,易形成闭塞纹孔原因:早材管胞壁较薄,所以纹孔缘没有明 显加厚,看不到内外口,另纹孔塞较为柔软,所以易发生闭塞纹孔。填空半具缘纹孔存在于早材管胞与射线薄壁相交的交叉场纹孔(鉴别针叶树材的 重要特征之一),轴向薄壁细胞与管胞之间,射线薄壁细胞与射线管胞之间,单纹 孔对的纹孔膜上发现有原生质痕迹的小孔。导管间

24、具缘纹孔的不同形状和排列是鉴别阔叶材的重要特征。名词解释盲纹孔:在薄壁组织中,纹孔靠近细胞间隙,或其他部位的细胞壁上, 单纹孔仅在一侧,另一侧不显出凹陷构造。分歧纹孔vs筛状纹孔内含vs外延(显微镜下的观察,不一定纹孔环是最大的那个环,也有 可能是纹孔外口。考如果某些薄壁细胞没有真正意思上的加厚,那么也就没有显着纹孔。() 纹孔道通向纹孔室的开口称为纹孔外口。()具缘纹孔一般构造较单纹孔要复杂,其中具缘纹孔都有纹孔塞结构。(X)(纹孔塞是针叶材管胞的特有结构,在阔叶材中是没有纹孔塞的,但也有例外。)螺纹加厚次生壁内表面上,由微纤丝局部聚集而形成的屋脊状凸起。聚集覆盖于S3层上,呈S型或Z型缠绕

25、。通常,螺旋倾角与细胞腔直径大小呈反比。螺纹加厚常出现于针叶材管胞,射线管胞,也可以存在于某些阔叶材的导管,木纤 维,导管状管胞等厚壁细胞中,偶见于薄壁细胞。(推:螺纹加厚一般出现在厚壁 细胞中)螺纹加厚的有无,显着程度,形状等均可作为鉴别木材的参考依据。名词解释区别螺纹加厚和螺纹裂隙螺纹加厚螺纹裂隙倾斜度小于45度大于45度发生不问只在S3层穿透次生壁至复合胞间层存在树种多发于厚壁细胞任何生长不良的针叶材(应压木)识别价值有无说明螺纹裂隙只发生于针叶材。瘤层无定形,一般存在于细胞腔和纹孔腔内壁。瘤层是区别针叶材中一些科属及亚属的重要标志。第三章木材的显微构造导言木材细胞:轴向细胞:由纺锤形原

26、始细胞产生径向细胞:由射线原始细胞产生全部横行细胞存在于木射线中考木射线是木材中唯一的横行细胞(X)(木射线是组织,不是细胞。)木材细胞在立木中的作用:机械支持,输导和贮存,分泌。细胞形态可分为纤维状(管胞,木纤维)和非纤维状两大类。木材中只有导管分子是唯一相通,呈孔状的。弦向直径,因为径向直径从早材到晚材变化由大到小,无参考意义。第一节 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1、管胞90%平均长度3-5mm,长宽比100: 1,平均直径40um。早晚材管胞比较试比较早晚材管胞构造特点,并结合各自作用加以分析长度纹孔弦向直径胞壁厚度断面形状端部形状作用早材小多基本相等小多边形径钝弦尖输导晚材大少大扁平状径尖弦尖机

27、械支持管胞上的纹孔主要分布在径面壁上,且集中于管胞两端。考由于管胞从早材到晚材变化增厚,故针叶材早晚材转变度都明显。(x)(早材到晚材变化,但实为年轮界限明显。而早晚材转变有的急变,有的缓变。)2、轴向胞壁细胞(因为常含深色树脂,乂称树脂细胞)三类胞壁细胞:射线薄壁细胞,分泌细胞,轴向薄壁细胞。部分针叶材中不存在轴向胞壁细胞3、泌脂细胞树脂道0.1-0.7%树脂道的组成:管胞,泌脂细胞,死细胞,伴生薄壁细胞名词解释拟侵填体(树脂道填充物)vs侵填体联系p3,软松,硬松。画出具拟侵填体的横向树脂道和纵向树脂道示意图拟侵填体泌脂细胞死细胞伴 生胞壁细胞(和泌脂有空隙)管胞/射线管胞(注拟侵填体,以

28、及横向树脂道的射 线管胞和纵向树脂道的管胞不要忘画)创伤树脂道可发生在全部针叶树种。4、木射线7%木射线中包含的细胞种类:射线薄壁细胞,射线管胞和泌脂细胞。射线管胞:存于松科五属交叉场纹孔:在径切面上,由射线薄壁细胞和轴向管胞相交区域内的纹孔式,通常 在早材部分。类型:窗格状,松木型,云杉型,杉木型,柏木型。(考各种类型特点及名词解释第二节 阔叶材1、 导管(水青树,昆栏树无导管)20%早材鼓形,晚材圆柱形和矩形。同管胞一样,测量直径以弦向直径为准。根据管孔的分布状态,分为环孔材,散孔材,半散孔材。组合,分为单管孔,复管孔,管孔链,管孔团。考名词解释复管孔vs管孔链(后者形状不变,前者端头仍为

29、圆形,中间扁平状。)穿孔:两个导管分子之间底壁相通的空隙(源于纹孔膜的消失)穿孔板:连接部分的细胞壁单穿孔根据穿孔膜的消失,穿孔分为:进化导管和导管之间的纹孔,梯状穿孔程度为木材鉴定的重要特征之一复穿孔网状穿孔趋高纹孔排列形式:梯状纹孔麻黄穿孔长度近似导管直径对列纹孔互列纹孔螺纹加厚环孔材常见晚材,散孔材早晚材都有。导管内含物:侵填体形成过程只形成于导管与薄壁组织的相邻之处,是在薄壁组织 具活力时,由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或射线薄壁细胞经纹孔口挤入导管,以至填塞细 胞腔而形成。名词解释红橡vs白橡(白橡具侵填体,透水性好,适做桶材船舶用材)第四章联系力学性质木材的化学性质第一节粉末状,颗粒状木材的

30、化学组成纤维素一-微骨架结构一钢筋(骨架作用)赋予木材弹性和强度木质素结壳物质一混凝土(硬骨作用)赋予木材硬度和刚性半纤维素-填充物质一细铁丝(粘结作用)赋予木材剪切强度填空木材中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次要成分为抽提物和内含物。考在针叶材中,心边材差异较大,而阔叶材则差异较小。()zty13第二节每个晶胞具有4个葡萄糖基纤维素纤维素的结构单元是葡萄糖基(吡喃型D-葡萄糖基)重复单元是二糖单元(二者注意区分研纤维素分子结构式纤维素的物理结构,及氢键与吸湿机理、差异干缩、吸湿滞后及力学强度等的相互 关系试从天然纤维素晶胞模型的角度说明木材各向异性的基本原因模型a轴:氢键(因为距离短)

31、b轴:共价键c轴:范德华力因此纤维素的力学强度在各轴方向上 也不同,这是木材各向异性的基本原因。a轴:径向b轴:顺纹方向c轴:弦向结晶区与非结晶区:水分只能进入非结晶区,因为结晶区中无自由羟基。试写出纤维素的吸湿过程1非结晶区的羟基以氢键的形式结合水分子(使其具有极性)2水分子以范德华力吸附水分子(有了第一步,才有第二步。)试从纤维素的吸湿机理解释木材的横向与纵向的差异干缩 水分只能进入非结晶区 的分子链之间及结晶区的表面,因此水分的增减会引起链分子间距离的增多或减小, 从而导致纤维素的横向膨胀或收缩,而纤维素的轴向尺寸却无明显变化。试从纤维素的角度分析木材力学强度为什么在纤维饱和度下随水分子

32、的减少而增 加?纤维素大分子间形成氢键。“有效羟基说”,更好理解试从纤维素的吸湿机理解释吸湿滞后的原因吸湿过程中发生的润胀破坏了氢键, 游离出羟基吸着水。在解析过程中,部分羟基重新形成氢键,但受到内部阻力的抵 抗,已被吸着的水分不易蒸发,形成的氢键较少,吸着水的量也相应较多。在吸 湿过程中,由于部分羟基和羟基之间形成相互间的氢键结合,当开始吸着水分时, 一些氢键结合分离,但是另一部分仍然保持氢键结合状态,因此木材中能吸着水分 的有效羟基数目减少,从而降低了由吸着达到的平衡含水率,而解吸不存在这个问 题。木材干燥过程中,初期水分较易蒸发,而后期因为水分与木材间的氢键,导致较难 干燥。研考过干燥过

33、程中,水分从25%降至20%和从10%降至%5哪个需要热量大纤维素的微细结构在原细纤维的周围存在半纤维素,而由原细纤维所组成的微纤 维周围存在木质素。因此,微纤维只有在脱木质素后才能观察到,原细纤维在半纤 维素水解后才能观察到。纤维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反应基团:苷键,羟基)木材水解制取酒精:纤维素在酸性溶液中受热水解,引起苷键断裂,最后水解产 物是葡萄糖,发酵得酒精。纤维素与浓碱反应,生成碱纤维素纤维素的热解纤维素的酯化和酷化纤维素分子中基环上的羟基的氢被酸根取代生成酯。好处: 吸湿性降低,体积稳定性,耐湿性,耐腐性,耐热性和耐磨性均有所改善。(木素 也可以进行乙酰化处理,因为也含羟基。)第三节

34、 半纤维素(分子量较低的非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针叶材:主要己糖阔叶材:主要戊糖考通过碱液处理的木材细胞壁中所抽提出的非纤维素聚糖类,统称为半纤维素。(X)(果胶和淀粉等不属于半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命名方法:首先列出支链的糖基,当含有多个支链时,将含量少的支链 排在前面,将含量多的支链排在后面,而将主链的糖基列于最后,并于支链糖基前 加“聚”字,如聚C糖B糖A糖。研比较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异同点(徐永吉书P67)半纤维素在木材加工过程中的变化1在高温处理中的变化2在水热处理中的变化3与 纤维板生产工艺的关系半纤维素的一些特点:1在“三大素”中吸湿性最强2在“三大素”中耐热性最差3在“三大素“中最易分

35、解第四节 木素(不是单一物质,而是一群物质)结构单元:愈疮木基丙烷(针叶材为主)、紫丁香基丙烷(阔叶材为主)、对羟基 苯丙烷主要功能基:甲氧基(-OCH3),羟基研木材细胞中的木素绝大多数分布在胞间层内。(X)(木素在胞间层中占三大素的浓度比例最高,但S2层厚度占绝大多数,所以绝大多数木素在S2层中)名词解释云杉硫酸木素vs云杉碘酸木素云杉硫酸木素:用硫酸法从云杉中分离 出来的木素云杉碘酸木素:用高碘酸钠处理云杉木材后得到的木素分离木素的溶解度取决于是否具有空间结构,分子量大小,所含的功能基。“三大素”中只有木素有颜色。木素的颜色反应木素的颜色反应可以作为鉴定木材组织中或机械纸浆中有无木素存在

36、的一种可行方 法。第五章木材的物理性质第一节水分 立木中水分是树木生长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也是树干输送各种物质的载体,以树液 形式出现。水分存在状态:自由水 细胞腔细胞间隙纹孔腔(游离水,毛细管水)吸着水(结合水)存在于细胞壁中微纤丝基本纤丝间隙 木素内部 间隙纹孔膜小孔和羟基结合化合水 温度达到使木材破坏,才会逸散(不属于物理性质,对物 理性质无影响)吸着水按其在细胞壁内的位置和接着方式的不同分为:(1)表面束缚水-OH以氢 键结合水分子在微毛细管的最内表面一水分子膜水层厚度(0-6%)(2)被吸束缚 水以范德华力吸附在表面束缚水的表面多分子层水膜(6-15%)(3)凝结水由微 毛细管张力所凝

37、结的水(15-30%)影响凝结水的数量的因素:1微毛细管直径2相对 湿度无论是大毛细管内的自由水,还是微毛细管内的吸着水,都受到毛细管张力的束缚, 只是张力与毛细管直径成反比。自由水并非都是液体形式,包括液态水和腔内水蒸气两部分。研在木材干燥过程中,大毛细管中的水分移除完后,再蒸发微毛细管中的水。(X)这只能针对单个细胞,对于整块木材是错的。含水率测定方法:重量法 蒸馏法 电测法 微波法吸湿的根本原因:空气中的水蒸汽压力大于木材表面水蒸汽压力时,木材从空气中吸 水。(注)木材的吸湿性不仅指吸湿,包括解吸。平衡含水率随相对湿度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增加而减少。解释为什么纤维饱和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38、温度升高,被吸附水分子动能增加, 易摆脱束缚,另被吸附水分子在木材表面停留时间短,吸附能力减弱。所以温度升 高,被吸附的水减少。关注表述,参照木材干燥。细管间隙变小,胞壁紧密,强度增加。另:纤维素分子链中的自由羟基互相连接, 形成氢键增加强度。)水分的移动:纵向水分移动速度较横向大,横向中径向大于弦向。水分移动的驱动力:含水率梯度1水蒸气压力差(水蒸汽扩散自由水)2微毛细管 张力差(液态水移动 吸着水)解释为什么针叶材水分速度大于阔叶材?尽管阔叶材乂专司输导的导管,但板材的 水分主要靠横向传导,而木纤维直径较管胞小,纹孔小而少,所以阔叶材水分传导 困难。水分移动速度:针叶材软阔叶材硬阔叶材 第

39、二节干缩湿涨名词解释干缩vs湿涨(注:干缩湿涨都是发生在纤维饱和点下的,这个条件不 能忘)短而宽的射线比长而细的射线更能减少径向干缩,但随密度的增加,这种能力减弱。差异干缩机理纵向远小于横向:1纤维素纵向吸水几率远小于横向。(非结晶区 纤维素长宽比)四条理由2微纤丝主要是横向干缩每条都是由前一条推出3细胞的纵向干缩远小于横向干缩来4木材的纵向干缩远小于横向干缩弦向大于径向:1木射线2早晚材 晚材胞壁实质多干缩大;径弦向的串并联3纹孔纹孔主要存在于径面壁上减少径向胞壁实质;并使微纤丝绕过纹孔,倾角增大,干缩减少 (细胞壁厚度方向上的干缩与纹孔无关)影响因素:密度晚材率 树种(针叶材干缩小于阔叶材)涨缩三大后果:1尺寸改变2开裂(应力)3翘曲变形(含水率不均,干缩各向异性)提高尺寸稳定方法:1表面涂饰2高温干燥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